对一起会计实例的分析
一、问题提出:
江山公司和多骄公司均为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17%的增值税率,均执行新《》,企业所得税率为25%。2009年~2011年,江山公司、多骄公司之间发生的交易事项如下:
1.2009年1月1日,江山公司发行2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市场价格为每股1.6元,取得多骄公司75%的股权。江山公司和多骄公司不具有关联关系。2009年1月1日,多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700万元,假定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评估后,只有无形资产价值增值,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公允价值为400万元。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
2.2009年江山公司向多骄公司销售100件A产品,每个不含税售价4元,成本2元。多骄公司2009年对外销售A产品20件,其余部分形成期末存货,当年底A产品每件可变现净值3万元,多骄公司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销售成本时结转。税法规定,企业的存货以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3.2010年多骄公司对外销售A产品40件,其余部分形成期末存货,当年底A产品每件可变现净值2.5万元。
4.2011年多骄公司对外销售A产品20件,其余部分形成期末存货,当年底A产品每件可变现净值回升为4.5万元。
二、问题要求:
1.判断合并类型并编制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注意该合并是否会产生商誉。
2.编制多骄公司2009年~2011年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与内部销售相关的抵消分录。
3.编制分录时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三、问题解答及分析:
1.由于江山公司和多骄公司不具有关联关系,该企业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2009年1月1日购买日的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32000000
贷:股本200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2000000。
注意:(1)按照《》的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应以支付合并对价的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都为3200万元,不存在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2)2009年1月1日,多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800万元,江山公司应享有的份额为2800×75%=2100(万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江山公司购买多骄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合并成本3200万元大于取得的多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100万元的差额为1100万元,不确认“商誉”,只有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才确认“商誉”;反之,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时,控股合并和吸收合并都确认“营业外收入”(即负商誉)。
(3)控股合并时,商誉不作账,不单独作为科目列示,而是包含在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中,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4)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会计上产生的商誉,税法并不认可,即商誉的计税基础为零,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两者之间的差额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因为确认该递延所得税负债会增加商誉的价值,若再考虑商誉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则会进一步加大商誉的价值,从而产生新的商誉,如此循环,不可穷尽,所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2009年相关会计分录:
(1)抵消多骄公司存货中包含的内部利润
借:营业收入400(100×4)
贷:营业成本240
存货160〔80×(4-2)〕。
(2)2009年多骄公司计提减值准备80×(4-3)=80(元)。作为集团公司,存货的可变现净值3元大于成本2元,不需要计提减值,所以合并报表应该抵消子公司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80〔80×(4-3)〕
贷:资产减值损失80。
(3)合并报表时的递延所得税分析方法一:从暂时性差异的变动来分析
个别报表存货的计税基础=80×4=320(元),账面价值=80×3=240(元),递延所得税=(320-240)×25%=20(元),合并报表存货的计税基础=80×4=320(元),账面价值=80×2=160(元),递延所得税=(320-160)×25%=40(元),合并报表应补提递延所得税40-20=20(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0
贷:所得税费用20。
2010年相关的会计分录:
(1)抵消A产品上年影响数: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160
贷:营业成本16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8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8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0〔(160-80)×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20。
(2)抵消40件未对外销售形成期末存货的产品本年影响数
借:营业成本80〔40×(4-2)〕
贷:存货80。
(3)抵消本期出售40件产品存货跌价准备
借:营业成本40〔40×(4-3)〕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40。
(4)2010年多骄公司对所剩40件存货计提减值40×(3-2.5)=20(元),集团公司可变现净值2.5元大于成本2元,不需要计提减值,所以合并报表应该抵消子公司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20
贷:资产减值损失20。
(5)合并报表时的递延所得税分析方法二: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增减分析个别报表递延所得税期初余额为20元,递延所得税期末余额=40×(4-2.5)×25%=15(元),冲回递延所得税资产5元。集团公司合并报表递延所得税期初余额为40元,递延所得税期末余额=40×(4-2)×25%=20(元),应冲回递延所得税资产20元。合并报表应冲回递延所得税资产=20-5=15(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1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5。
2011年相关的会计分录
(1)抵消A产品上年影响数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80
贷:营业成本8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60(80+20-4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6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20-1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5。
(2)抵消本期库存20件A产品内部销售存货中未实现的利润
借:营业成本40〔20×(4-2)〕
贷:存货40。
(3)2011年末可变现净值回升,多骄公司可变现净值大于成本价,所以子公司将2011年初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60元全部冲回,冲回时已销售的部分计入“营业成本”项目,未销售形成期末存货的部分计入“资产减值损失”项目。
借:资产减值损失30
营业成本3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60。
(4)合并报表时的递延所得税分析方法三:递延所得税余额与暂时性差异结合分析公式:合并报表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合并抵消存货未实现的利润+合并抵消存货跌价准备贷方-合并抵消存货跌价准备借方)×25%-合并抵消递延所得税借方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40元未实现的利润+60元存货跌价准备贷方-60元存货跌价准备借方)×25%-5元合并抵消递延所得税借方=5(元)。
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
贷:所得税费用5。
至此,由存货跌价准备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为零,存货跌价准备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也为零。
2011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为10元,全部是未实现销售期末存货内部收益产生的40元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所以,对于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消与存货跌价准备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抵消处理,只要理解方法一或者方法二的计算原理,从中摸索出方法三,灵活运用于实务与考试中,既准确又节省时间。
上一篇:医院实行科室预算管理的探讨
下一篇:试论行为财务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