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电算化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8-21 13:40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高科技的浪潮正以强劲的势头席卷全球,而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更是最强的先导。在全球信息化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正引发着一场会计领域的深刻变革。

  一、对“电算化”概念的理解

  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是一门融系统工程学、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边缘科学,其目的是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以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工作取代传统的手工记账、算账及报账,以及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实现会计工作方式的变革。它是使会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目前,我国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仅是对手工会计系统记账、算账及报账全过程的模仿,仅仅是一个粗浅的仿真系统。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将逐步实现电算网络,即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会计信息化。

  所谓会计信息化是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整,并据以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从而弥补了单机工作中出现的如数据传送时间长、资源不能共享、信息交换不畅、信息使用者查看数据资料不方便等诸多问题。

  二、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任何理论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条件,会计理论也不例外。传统会计理论是工业时代发展起来的,它是与工业时代的会计环境紧密相连的。而今天,随着人类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技术时代的迈进,随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使会计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和工业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传统会计理论体系的重新审视,预见其对会计工作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在会计基本理论中,会计假设最为重要。既然会计所依存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动和发展,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基于工业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会计环境假设,在目前则面临着挑战和改革的压力。

  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所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它为确定特定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和进行的业务提供了基础。从而也为规定有关记录和报表所涉及的范围提供了基础。传统会计主体的选定有两个可以依赖的基础:一是根据能控制经济资源,承担义务并进行经营运作的经济单位来确定;二是根据特定的个人、集团或机构的经济利益的范围来确定。这一基础隐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即公司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了网络公司。它是一种临时结盟体,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网络公司属于“虚拟公司”,它可以由各个相互独立的公司将密切联系的业务划分出来,经过整合、重组而形成,同时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或业务发展,不断调整结盟体的成员公司,甚至经常解散或重新构建。由于其生产设施多为临时租用或与其他生产机构实行短暂联盟,在生产某一产品时具有同一经济利益的团体又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靠性,从而导致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的产生,使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中所强调的单个的、独立的企业实体己不能适应计算机网络上各自独立法人企业所组成临时联盟体的新情况,这一传统假设已不再能为网络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提供基本的支持。因此,将有“围墙”的会计主体理论运用于无边界的现代企业,似乎不再合适了。

  由于对会计主体认识上的差异,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会计处理和会计报告方式,所以,我们应对会计主体假设有一个认识上的深化,以确保会计工作适应经济发展,服务于经济发展。会计主体假设应由过去强调单个绝对实体的信息使用观转向网络时代的相对主体信息使用观,使其成为一个开放性的主体假设。只要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联合体,不管其究竟由多少个部门或多少个独立的企业组成,都可将其视为会计主体。网络公司的各个企业之间也存在不同的职能分工,如同单个不联盟企业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一样,为着相同的利益目标而开展高效的运作,所以将其视为一个会计主体。因为依据重要性原则,会计主体控制的资源应理解为公司中的主要资源——智力资源,承担的义务则应是其主要义务——智力资源的充分应用和合法应用。

  这都是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虚拟公司中表现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成为贯穿整个虚拟公司生产过程的主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虚拟公司具有不确定性,但选择其作为会计主体也无可厚非。

  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所谓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假定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被清算或破产。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所持有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或转换,其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清偿。在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中,持续经营假设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愿望和目的,旨在解决企业的资产计价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许多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都与持续经营假设相关,如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都是基于该假设而提出并与该假设相配合和适应的。

  在互联网络非常普及的环境下,企业间的联系因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紧密,网络公司作为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临时性的联盟体,可能时而膨胀,时而缩小,还有可能立即解散。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费用与收入的配比原则变得不能切合实际,不能正确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上这些都对相对稳定实体的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挑战,使对企业主体自身以及外部关联企业的持续经营状态的估计和假定都面临着考验,特别是基于历史成本计价原则、配比原则等基本会计原则而揭示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现状,使财务报告成为例行的形式,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会计人员所提供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更大的压力。同时,企业的兼并或分立,资产重组或剥离将变得更加频繁,这就意味着按传统的假设,已经难以判断一个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持续经营的静态观,已经受到了来自动荡不确定因素的挑战。

  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标准术语

下一篇:自动转账分录的定义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