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会计电算化政府管理对策
发布时间:2015-09-29 08:57
一、引言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会计科学和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普及和提高是企业信息化应用推广的重要方面。自我国电算化会计推广十多年来,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会计软件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软件,发展成为国产软件的主力军,且会计软件市场空前的繁荣,国产会计软件占这一市场90%以上。从我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的十几年的历史来看,我国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和引导,政府的推动引导起了关键的作用,但是随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推广的不断普及、市场的不断完善、政府和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力度加大、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的日益提高,政府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职能、管理作用将会有新的变化,政府在宏观管理的背景下对企业电算化会计的管理将越来越弱,最终完全走向市场化管理。
二、目前我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政府管理的背景分析
我国政府对电算化会计事业的管理主要是指财政部以及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市场等的管理。
(一)我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发展历史概况
十几年前,我国还是一个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社会,计划经济的特点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很强,企业是政府部门的附属品,因此,政府部门的推动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80年代初,我国领导人提出了“抓住机遇,迎接新技术革命”的号召,引起了全国的普遍响应,掀起了以微机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应用高潮。一时间似乎不配微机就有一点落后,许多单位微机配上了,但是没有应用,这就带来了80年代中期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的热潮,形成了政府部门“以点带面,推广会计电算化”的政策,推广会开了不少,但是发展依然比较缓慢。到了80年代末,我国财政部提出了发展通用会计软件的号召,提出了我国会计软件的“十条基本要求”,这是我国第一个会计软件的标准。这短短的十条,为我国会计软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财政部在推动通用化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商品化问题,会计人员在当时不接受商品化会计软件,不太承认软件的价值。1989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提出实行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制度,将“十条基本要求”作为商品化会计软件的评审标准,也是对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最低要求。
1994年又发布了《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使会计软件的标准更加细化。1995年,财政部在全国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参加培训的会计人员共200多万人,为会计电算化准备了人才。1996年,财政部又发布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为各单位应用会计软件的全过程提供了解决方案,为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在我国境内无论中资、合资还是外资公司,每年必须向有关部门上缴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表,一些国外软件由于在数据计算方法、计算口径方面的原因,以及本地化方面力度偏弱,根本无法编制完成这些报表,除了Daceasy会计软件外,其他品牌国外会计软件都不能在国内销售。
财政部1984年《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和1996年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给了会计软件开发很大的帮助,会计准则使统一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给会计软件的开发带来很大的便利。所以财务工作流程相对稳定,也是商品化会计软件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政府对我国会计人员电算化教育培训管理
我国政府对我国会计人员及在校学生的电算化会计的教育培训工作非常重视。从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教育系统首先开始进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教学试点,随后一些重点院校开始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方向,财科所等还招收会计电算化方向的研究生。对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的培训,财政部及各级财政厅(局)和行业主管部门为了推进我国电算化事业发展,制定了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培训目标,试行会计电算化上岗证考试,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目前在一些会计电算化应用较好的省、市大多数会计人员参加了初级培训,而且这些会计电算化应用较好的省、市都有一套培训管理办法和一些较好的培训基地,财会及管理软件协会组织也比较活跃,比如江苏省。还有一些专门的有关电算化会计的网站以及专业的电算化会计杂志,如、《中国会计电算化》等。
(三)政府对我国电算化事业的管理细分
我国政府对会计电算化事业的管理主要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电算化会计软件市场的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对各会计软件开发商的管理。为了促进电算化会计的应用普及,规范会计软件行业的行为、确保会计软件的质量、保护最终用户的合法权益,财政部及各级财政厅负责组织会计软件的阶段性评审工作,这就使得我国会计软件的发展初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国外财务软件进入我国之前,我国财务软件开发商有了近10年的黄金时间来发展自己。在国外财务软件进入我国的头几年,由于本地化和服务工作跟不上,使这些软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进入较早和发展比较快的个别软件,还是因为本地化和服务问题,断送了它们在中国的前途或阻碍了自身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SSA企业管理与控制软件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其价格在几十万美元,该软件在我国有上百个用户,应用成功的很少,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外国财务软件进入我国的时候,他们发现国产的财务软件已经占住了脚,这在软件领域是绝无仅有,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财政部门评审的我国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达200多家,且产品种类繁多,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拥有一定用户。这些用户为我国电算化会计的普及推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对会计软件市场的培育管理方面,我国财政部及各级财政部门从80年代中期至今下发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关于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财会软件数据接口标准》等相关文件。
另一方面,是对基层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的管理。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财政部及各级财政部门为了推广和普及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实现“到2000年,力争达到有40%~60%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基本会计核算业务方面实现电算化;其他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开展面应达到10%~30%。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的目标。财政部及各级财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有关《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 [责任编辑:编辑部]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会计科学和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普及和提高是企业信息化应用推广的重要方面。自我国电算化会计推广十多年来,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会计软件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软件,发展成为国产软件的主力军,且会计软件市场空前的繁荣,国产会计软件占这一市场90%以上。从我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的十几年的历史来看,我国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和引导,政府的推动引导起了关键的作用,但是随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推广的不断普及、市场的不断完善、政府和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力度加大、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的日益提高,政府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职能、管理作用将会有新的变化,政府在宏观管理的背景下对企业电算化会计的管理将越来越弱,最终完全走向市场化管理。
二、目前我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政府管理的背景分析
我国政府对电算化会计事业的管理主要是指财政部以及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市场等的管理。
(一)我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发展历史概况
十几年前,我国还是一个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社会,计划经济的特点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很强,企业是政府部门的附属品,因此,政府部门的推动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80年代初,我国领导人提出了“抓住机遇,迎接新技术革命”的号召,引起了全国的普遍响应,掀起了以微机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应用高潮。一时间似乎不配微机就有一点落后,许多单位微机配上了,但是没有应用,这就带来了80年代中期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的热潮,形成了政府部门“以点带面,推广会计电算化”的政策,推广会开了不少,但是发展依然比较缓慢。到了80年代末,我国财政部提出了发展通用会计软件的号召,提出了我国会计软件的“十条基本要求”,这是我国第一个会计软件的标准。这短短的十条,为我国会计软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财政部在推动通用化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商品化问题,会计人员在当时不接受商品化会计软件,不太承认软件的价值。1989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提出实行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制度,将“十条基本要求”作为商品化会计软件的评审标准,也是对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最低要求。
1994年又发布了《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使会计软件的标准更加细化。1995年,财政部在全国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参加培训的会计人员共200多万人,为会计电算化准备了人才。1996年,财政部又发布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为各单位应用会计软件的全过程提供了解决方案,为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在我国境内无论中资、合资还是外资公司,每年必须向有关部门上缴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表,一些国外软件由于在数据计算方法、计算口径方面的原因,以及本地化方面力度偏弱,根本无法编制完成这些报表,除了Daceasy会计软件外,其他品牌国外会计软件都不能在国内销售。
财政部1984年《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和1996年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给了会计软件开发很大的帮助,会计准则使统一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给会计软件的开发带来很大的便利。所以财务工作流程相对稳定,也是商品化会计软件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政府对我国会计人员电算化教育培训管理
我国政府对我国会计人员及在校学生的电算化会计的教育培训工作非常重视。从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教育系统首先开始进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教学试点,随后一些重点院校开始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方向,财科所等还招收会计电算化方向的研究生。对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的培训,财政部及各级财政厅(局)和行业主管部门为了推进我国电算化事业发展,制定了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培训目标,试行会计电算化上岗证考试,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目前在一些会计电算化应用较好的省、市大多数会计人员参加了初级培训,而且这些会计电算化应用较好的省、市都有一套培训管理办法和一些较好的培训基地,财会及管理软件协会组织也比较活跃,比如江苏省。还有一些专门的有关电算化会计的网站以及专业的电算化会计杂志,如、《中国会计电算化》等。
(三)政府对我国电算化事业的管理细分
我国政府对会计电算化事业的管理主要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电算化会计软件市场的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对各会计软件开发商的管理。为了促进电算化会计的应用普及,规范会计软件行业的行为、确保会计软件的质量、保护最终用户的合法权益,财政部及各级财政厅负责组织会计软件的阶段性评审工作,这就使得我国会计软件的发展初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国外财务软件进入我国之前,我国财务软件开发商有了近10年的黄金时间来发展自己。在国外财务软件进入我国的头几年,由于本地化和服务工作跟不上,使这些软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进入较早和发展比较快的个别软件,还是因为本地化和服务问题,断送了它们在中国的前途或阻碍了自身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SSA企业管理与控制软件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其价格在几十万美元,该软件在我国有上百个用户,应用成功的很少,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外国财务软件进入我国的时候,他们发现国产的财务软件已经占住了脚,这在软件领域是绝无仅有,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财政部门评审的我国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达200多家,且产品种类繁多,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拥有一定用户。这些用户为我国电算化会计的普及推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对会计软件市场的培育管理方面,我国财政部及各级财政部门从80年代中期至今下发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关于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财会软件数据接口标准》等相关文件。
另一方面,是对基层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的管理。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财政部及各级财政部门为了推广和普及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实现“到2000年,力争达到有40%~60%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基本会计核算业务方面实现电算化;其他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开展面应达到10%~30%。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的目标。财政部及各级财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有关《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 [责任编辑:编辑部]
下一篇: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