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ERP也要讲究个性化

发布时间:2015-09-30 10:02
  在ERP领域,有一条不成文的共识:ERP成功应用=有准备的企业+合适的软件+有效的实施,三者缺一不可。这其中,有准备的企业和合适的软件是ERP成功实施的先决条件。

  一般来说,企业成功实施ERP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好的做法便是先从全面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始,获得成功经验后,再扩展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全面管理信息系统。由此看来,财务管理的作用在管理软件(ERP)中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在各企业的产品线中,无论是素面朝天的财务软件,还是巧施粉黛的管理软件,财务其实都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而在各种关于管理软件或者ERP的市场统计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财务软件。一位老总曾开玩笑说,“大家都是打着‘管理软件’的旗号卖‘财务软件’”。

  反过来讲,管理软件核心部分——财务管理的缺陷,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管理软件系统实施的整体质量。但在事实上,在管理软件的大概念下,为单纯追求“管理软件”概念而忽视或放弃财务部分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如果市场上的ERP软件是屈指可数的,各自软件的特性又是界定分明的,企业对自己的需求也了如指掌,我们就不存在对产品选型讨论的必要性。现实的环境是,我们的企业虽然对ERP充满了渴望,但对它的了解却知之甚少,而市场上从SAP、Oracle、Baan、Movex、Scala、Qad等国外知名ERP软件,到中国本地的比如用友、金蝶、东软、利马等由财务、进销存或者CIMS系统转化而来的ERP软件,以至于市场上还在不断涌现的众多国内外ERP软件,要想从中找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那一款,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们听到过的很多关于ERP应用成功的分析,大多认为成功的关键并不取决于技术、资金以及所采用的软硬件平台,而在于企业的管理能否与ERP所体现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相融合的问题。

  ERP项目实施中的一句经验之谈叫做“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这句话说明了数据在项目实施中的重要作用。专业从事ERP项目实施服务的汉普管理咨询公司的资深顾问华正阳先生认为,ERP软件的选型虽然不能说对项目的成功起到怎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软件选型的重要性还是各不相同的。他从企业数据类型的角度解释了这个问题。

  不同的企业,基础数据的结构各不相同,对于那些数据属于通用类型的企业,ERP软件的选型从技术层面上看意义并不是很大,各种通用类型的软件基本都能适合企业的使用,项目的成功与否更多地来自技术之外的因素。而对于在数据结构上有特殊需求的企业来说,就必须挑选那种能满足企业特殊需求的软件。企业如果对自己的基本需求不了解,错误的软件选型直接就能导致项目失败。比如从事分销的企业,从各种ERP软件中都能找到分销的功能,但不同的软件对分销的支持力度有强有弱,企业如果对分销有更深层次的应用需求,就必须找准能针对需求的ERP软件,否则系统的运行就无法满足企业对于业务管理的根本要求。

  不同的企业,对软件的要求各有不同。国内外各种类型的ERP软件,从功能、性能、产品价格上都存在较大的梯度,如何才能找准最适合企业需求的那一款产品,对用户来说是个相当大的挑战。要想正确地进行ERP选型,有哪些共性的规律可以遵循,有哪些最关键因素企业最应该把握,怎样才能既采摘到美丽的ERP之花,又不被枝条上的利刺扎伤,汉普咨询的华正阳先生认为,核心的问题在于企业对自身需求的把握。用户只有充分了解自己行业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才能找到最匹配自己的软件。

  除了产品技术层面的选择之外,选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合作伙伴的选择。ERP供应商的实力决定着产品继续研发的能力和产品的前途,只有选择有实力的供应商的产品,才能保护用户的投资,保障用户享受产品的不断升级和良好的技术支持及服务。

  企业进行ERP选型时,自己的评估能力不足或希望获得更具指导性意见的时候,可以聘请咨询公司提供建议协助选型,这样往往能帮助企业更容易地获得适合自己应用的ERP系统,为后续的项目成功提供保障。

  总之,企业上马ERP系统,涉及到资金、时间、人力等多方面的投入。企业需要充分地进行自我分析,明确企业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明确企业的规模、生产类型以及对ERP系统的特殊需求,以此作为软件选型的基础。选型时,综合评估各种ERP系统的优劣势,最终作出正确的选择。

  企业信息化是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这已越来越成为普遍的共识,甚至已上升为政府的政策导向,但成功率低下这一客观事实却成为企业挥之不去的障碍。据1998年对美国ERP项目的统计结果表明,75%的项目宣告失败,其中28%中途撤消项目,另有47%的项目超预算和延期,因此分析和解决ERP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风险,对健康有效地推动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ERP实施成功的标志是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管理改善持续化。成功实施ERP会给企业带来看得见的效益,会使市场反应速度加快,产品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客户满意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总成本降低,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针对实施ERP过程的诸多矛盾和风险,本文站在企业的立场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精心筹划,搭建班子,统一认识。实施 ERP是一项深刻的管理革命,是一场耗资大、实施周期长、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进行战略规划,做好立项分析,包括对经费预算、过程控制、人力配备、组织保障等问题进行系统设计,明确实施目的,分解项目目标,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的专题项目组,选择并配备得力的受托人,进行层层动员,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对项目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对项目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要有充分的预估。凡事预则立,矛盾和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风险浑然不觉。

  第二,全面考察,选准软件供应商。企业要明确自身的目的与需求,作好自我分析与诊断,深人考察多家供应商及供应商服务的客户,必要时请管理咨询机构参与谋划和鉴别。企业要做好投入产出分析,注意成本的合理性。软件应为管理服务,而非管理适应软件,不能本末倒置。软件要适合于企业的流程,吻合度要高,这样才能减少二次开发量,保障实施周期,顺利进行BPR。供应商最好有同行业客户的服务经验,这样会降低实施风险,并能在软件编码体系等基础数据准备中大大缩短实施周期。同时要考察软件供应商的综合实力、实施人员素质及其后续服务的能力。选软件供应商如同选择婚侣,不可不慎,选好合作伙伴就成功了一半。 [责任编辑:编辑部]

上一篇: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策略

下一篇:在计算机网络化环境下会计的困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