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数据处理的几个阶段
发布时间:2015-07-02 14:55
摘要: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变,使财务管理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本文详细分析了会计核算数据处理的几个阶段。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网络会计
一、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使财务管理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
会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管理生产过程的需要而产生的即对劳动耗费及劳动成果所进行记录、计算、比较和分析的工具,它是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对大量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企业的投资作出正确的决策。
1.手工记账
手工记账是指会计人员主要靠人工进行对原始数据的收集、分类、汇总、计算等形式,通过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两种分类,采用日记账、明细账、辅助账、总账以及会计法规定的会计核算形式,采用“平行登记、错账更正、对账、试算平衡、结账、转账”等记账规则的运用,进行账目处理的会计核算体系。它在传统的会计处理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意义的会计工具主要是采用手工珠算核算,管理的主要工具也是算盘、计算器和经济统计图,只是财会部门非常专业化的大量的数据运算工作,与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完全脱节。
2.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领域,完成数据的自动化。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社会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会计电算化通过数据库存入或提取会计信息,打破了传统手工系统会计工作对会计事项分散处理的记账规则。会计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质量指标体系的运用,加强了会计核算功能运用计算机的算术和逻辑运算功能,在会计史上真正实现了人机对话,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会计电算化软体的开发及应用
会计软件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程序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使人脑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等会计职能真正实现了反映数据信息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大大缩短了会计信息处理的时间,真正实现了会计信
息处理的自动化,使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数字计算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减轻了劳动强度。
1.开发软件
软件的开发主要是为了应用于实际,这从根本上就要求我们软件开发的计算机编程人员与精通会计业务的专业人员共同研究程序,共同开发出一套适合于会计实际工作中的软件,进而达到为应用而开发。
2.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1)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认识的局限性。一些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工作没有实质上的认识,认为只是从“算盘”到计算机换算速度快慢之差,没有认知到是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2)会计软件模式的效益性。目前在整个财务软件市场中,用友软件或金蝶软件虽然开发的份额比较大,但也只是以软件开发公司经销商的利益为出发点,各自为营、互不兼容,在使用程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是为了用户的核算和报表使用方便,造成用哪种软件就只能接受该种软件操作的培训及使用单位初始建账、报表系统等方面的简单数据输入、输出的机械工作。形成现在这种只是对原始信息录入大量的经济信息,基本上只是单纯为了记账和以计算机技术人员为主的局面。这不仅可以说是一种人力物力上的浪费更主要地是阻碍了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速度。
(3)会计电算化实际应用没有深度和广度。我国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形势比较好,基本上完成了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记账的转变,但这仍旧滞留在财务核算方面,如只是简单再不能简单的工资发放、固定资产核算、报表编制等方面,还没有真正参与到财务管理方面的预测、决策、分析中。
(4)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差。会计电算化初期参加培训的人员,基本上是只能肤浅地记账、算账、不懂会计报表核算的“半路出家人”,他们只是机械地进行着对数据的分类录入,对计算机的应用不熟悉,即使进行了短期培训也效果不明显。
(5)会计信息安全问题的存在。目前,国内知名财务软件公司用友和金蝶为了方便财务人员纠正财务软件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在财务软件中设置了“反结账”模块。它违反了会计工作规范中对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修正的方法,执行反结账功能既不能像“红字更正法”那样能完全保留下的修改痕迹又影响了会计的真实性,同时也为舞弊行为提供了沃土。由于财务核算复杂同时设计了多个模块和多层次的核算,在财务信息处理上导致了数据错误,增加了财务软件使用中的风险,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人、硬件和软件三位的统一体,为了更好地在使用中的便利,还应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进行防范软件装配。
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化
我国财政部明确规定,到2010年止全国会计电算化的覆盖要有80%以上的基层单位。2005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明确指出它是会计电算化进步和发展的趋势。我们以计算机技术为平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会计处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场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会计管理革命,它使会计处理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但结束了手工记账的几百年历史,实现了记账、算账、报账电算化,而且逐步替代人工完成了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管理,从而真正实现了会计核算。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为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全面地会计信息,它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提法源于传统会计已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这一客观现实。由于以解放生产力和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强调了会计数理处理的规范化。会计信息化是管理信息系统化的要求,是会计信息网络化的前提。他们都是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和会计领域的结合,只是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2.会计信息化特点
信息时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信息环境的改善,促使了电算化向更高的领域发展。
(1)会计信息化电算化主要是服务于一个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把会计信息化的地位一下就提升到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子系统。
(2)会计信息除了应用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为管理层提供管理方面的信息,达到会计除了核算外的决策,分析职能,远远超过了电算化时只是对日常会计的基本核算工作,实现了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的自动化。
(3)会计电算化只强调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而会计信息化则成功于对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为各类报表的使用者管理提供多个报表。会计电算化业务具有一个单位的单机核算和局域网技术的局限性。
(4)会计是一个以内部控制为核算的经济活动的管理系统,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信息核算加工系统。
四、会计发展的终极阶段——网络会计
1.概念
网络会计分为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两种。狭义概念的网络会计仅指网络财务会计并未包括对内服务的管理会计,它是指基于相互协同形成的开放式网络环境,只是对企业所发生的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报告的会计活动,就是“网络+会计”;而广义概念的网络会计,指一切建立在相互协同形成的开放式网络环境之中的会计,它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内部审计三大分支,其子系统共同构成了网络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就像财务和会计两个不同概念一样,只是都赋予了新的外衣-“网络”。由于它们的侧重点不同,“网络会计”只侧重于对数据处理和实时监督及对外提供有用的信息;“网络财务”则是利用网络会计提供的信息制定财务计划,实施管理职能。
2.会计网络化的要求
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建立互联网结算,打破单一单位下的局域网络结算;实现会计软件的兼容性,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真正实行会计参与经济的分析和决策职能;强化财会队伍的业务水平建设,把会计人员真正培养成为既精通会计知识又懂得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理论和务实上充分练习迎接挑战。使会计、计算机、管理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充分投入到会计信息的工作中去;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工作建设,把安全隐患降至最低。努力做到会计信息化的具体操作者按程序操作,达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人和技术上过硬蹦能有效地阻止预防病毒和黑客的侵入,减少会计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系统故障风险。
综上所述,会计从最简单而又原始的“结绳计数”经过漫长的手工记账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会计电算化,到90年代提出的会计信息化的实现,经历了短短20年,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不仅是会计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更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务实的一次技术上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多学科、多专业的统一。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网络会计
一、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使财务管理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
会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管理生产过程的需要而产生的即对劳动耗费及劳动成果所进行记录、计算、比较和分析的工具,它是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对大量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企业的投资作出正确的决策。
1.手工记账
手工记账是指会计人员主要靠人工进行对原始数据的收集、分类、汇总、计算等形式,通过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两种分类,采用日记账、明细账、辅助账、总账以及会计法规定的会计核算形式,采用“平行登记、错账更正、对账、试算平衡、结账、转账”等记账规则的运用,进行账目处理的会计核算体系。它在传统的会计处理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意义的会计工具主要是采用手工珠算核算,管理的主要工具也是算盘、计算器和经济统计图,只是财会部门非常专业化的大量的数据运算工作,与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完全脱节。
2.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领域,完成数据的自动化。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社会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会计电算化通过数据库存入或提取会计信息,打破了传统手工系统会计工作对会计事项分散处理的记账规则。会计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质量指标体系的运用,加强了会计核算功能运用计算机的算术和逻辑运算功能,在会计史上真正实现了人机对话,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会计电算化软体的开发及应用
会计软件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程序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使人脑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等会计职能真正实现了反映数据信息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大大缩短了会计信息处理的时间,真正实现了会计信
息处理的自动化,使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数字计算中解脱出来,从根本上减轻了劳动强度。
1.开发软件
软件的开发主要是为了应用于实际,这从根本上就要求我们软件开发的计算机编程人员与精通会计业务的专业人员共同研究程序,共同开发出一套适合于会计实际工作中的软件,进而达到为应用而开发。
2.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1)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认识的局限性。一些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工作没有实质上的认识,认为只是从“算盘”到计算机换算速度快慢之差,没有认知到是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2)会计软件模式的效益性。目前在整个财务软件市场中,用友软件或金蝶软件虽然开发的份额比较大,但也只是以软件开发公司经销商的利益为出发点,各自为营、互不兼容,在使用程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是为了用户的核算和报表使用方便,造成用哪种软件就只能接受该种软件操作的培训及使用单位初始建账、报表系统等方面的简单数据输入、输出的机械工作。形成现在这种只是对原始信息录入大量的经济信息,基本上只是单纯为了记账和以计算机技术人员为主的局面。这不仅可以说是一种人力物力上的浪费更主要地是阻碍了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速度。
(3)会计电算化实际应用没有深度和广度。我国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形势比较好,基本上完成了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记账的转变,但这仍旧滞留在财务核算方面,如只是简单再不能简单的工资发放、固定资产核算、报表编制等方面,还没有真正参与到财务管理方面的预测、决策、分析中。
(4)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差。会计电算化初期参加培训的人员,基本上是只能肤浅地记账、算账、不懂会计报表核算的“半路出家人”,他们只是机械地进行着对数据的分类录入,对计算机的应用不熟悉,即使进行了短期培训也效果不明显。
(5)会计信息安全问题的存在。目前,国内知名财务软件公司用友和金蝶为了方便财务人员纠正财务软件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在财务软件中设置了“反结账”模块。它违反了会计工作规范中对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修正的方法,执行反结账功能既不能像“红字更正法”那样能完全保留下的修改痕迹又影响了会计的真实性,同时也为舞弊行为提供了沃土。由于财务核算复杂同时设计了多个模块和多层次的核算,在财务信息处理上导致了数据错误,增加了财务软件使用中的风险,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人、硬件和软件三位的统一体,为了更好地在使用中的便利,还应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进行防范软件装配。
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化
我国财政部明确规定,到2010年止全国会计电算化的覆盖要有80%以上的基层单位。2005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明确指出它是会计电算化进步和发展的趋势。我们以计算机技术为平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会计处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场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会计管理革命,它使会计处理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但结束了手工记账的几百年历史,实现了记账、算账、报账电算化,而且逐步替代人工完成了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管理,从而真正实现了会计核算。
1.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为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全面地会计信息,它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提法源于传统会计已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这一客观现实。由于以解放生产力和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强调了会计数理处理的规范化。会计信息化是管理信息系统化的要求,是会计信息网络化的前提。他们都是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和会计领域的结合,只是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2.会计信息化特点
信息时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信息环境的改善,促使了电算化向更高的领域发展。
(1)会计信息化电算化主要是服务于一个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把会计信息化的地位一下就提升到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子系统。
(2)会计信息除了应用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为管理层提供管理方面的信息,达到会计除了核算外的决策,分析职能,远远超过了电算化时只是对日常会计的基本核算工作,实现了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的自动化。
(3)会计电算化只强调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而会计信息化则成功于对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为各类报表的使用者管理提供多个报表。会计电算化业务具有一个单位的单机核算和局域网技术的局限性。
(4)会计是一个以内部控制为核算的经济活动的管理系统,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信息核算加工系统。
四、会计发展的终极阶段——网络会计
1.概念
网络会计分为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两种。狭义概念的网络会计仅指网络财务会计并未包括对内服务的管理会计,它是指基于相互协同形成的开放式网络环境,只是对企业所发生的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报告的会计活动,就是“网络+会计”;而广义概念的网络会计,指一切建立在相互协同形成的开放式网络环境之中的会计,它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内部审计三大分支,其子系统共同构成了网络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就像财务和会计两个不同概念一样,只是都赋予了新的外衣-“网络”。由于它们的侧重点不同,“网络会计”只侧重于对数据处理和实时监督及对外提供有用的信息;“网络财务”则是利用网络会计提供的信息制定财务计划,实施管理职能。
2.会计网络化的要求
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建立互联网结算,打破单一单位下的局域网络结算;实现会计软件的兼容性,促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真正实行会计参与经济的分析和决策职能;强化财会队伍的业务水平建设,把会计人员真正培养成为既精通会计知识又懂得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理论和务实上充分练习迎接挑战。使会计、计算机、管理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充分投入到会计信息的工作中去;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工作建设,把安全隐患降至最低。努力做到会计信息化的具体操作者按程序操作,达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人和技术上过硬蹦能有效地阻止预防病毒和黑客的侵入,减少会计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系统故障风险。
综上所述,会计从最简单而又原始的“结绳计数”经过漫长的手工记账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会计电算化,到90年代提出的会计信息化的实现,经历了短短20年,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不仅是会计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更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务实的一次技术上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多学科、多专业的统一。
下一篇:会计电算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