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电算化与计算机审计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5-07-06 11:59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为达到有效的内部控制而采取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程序,必然对传统的审计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制定与新情况相适应的计算机审计准则,以利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与此同时,计算机审计准则的制定和计算机审计的开展将会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计算机审计是会计电算化的产物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实施了会计电算化,审计线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中断甚至消失。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传统的账簿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由存储会计信息的磁盘和磁带取而代之,因此,肉眼所见的线索减少。此外,从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到财务报表的输出,这中间的全部会计处理集中由计算机按程序指令自动完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中断甚至消失。传统的查账方法,对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已不完全适用。为了能够有效地审计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审计的要求,使系统在处理时留下新的审计线索,以便审计人员在电算化条件下也能跟踪审计线索,顺利完成审计任务。
2.对审计内容的影响。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变,但由于电算化的特点,审计的内容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诸如手工会计系统中因疏忽大意而引起的计算或过账错误的机会大大减少了。但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人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式处理有关的会计事项,错误的结果将是不堪设想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可能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些舞弊程序大量吞没企业的财物。系统的处理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安全可靠,都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有关。这是在传统的手工审计中所没有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另外,当一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后,要对它进行改进,这比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困难得多,代价也要昂贵得多。因此,除了要对投入使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外,应提倡在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审计人员要对系统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
3.对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与传统手工会计系统相比,在许多方面发生变化,必须采用新的审计技术方法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例如,传统的记账方法是每登记一笔账,便可以从账上看到相应一笔记录,而电子计算机却不能每登记一笔记录就打印一笔记录,供工作人员阅读,一般是经过一个阶段,于一个月或一句打印一次。平时,记录输入到计算机以后,在尚未打印以前,若想看这些记录,只能凭借机器阅读,倘若想同时在几笔记录中对照查看,则很难做到。这样一来,审查取证的方法,对证据进行检验和审核的方法必须相应的改变。又如,传统的手工记账一般可以从字迹上辨认出登记人,从而明确责任,但是计算机只能提供统一模式的输出资料。没有记录人的笔迹,无法从记录上辨认登记人,这可以使在电算化的记录中建立、更新、消除一切资料而不留半点痕迹,就需要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职责的划分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
4.对审计作业手段的影响。在手工会计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一般都是手工操作。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如果仍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来进行审计,是很难达到其审计目标的。因此,审计人员的作业手段也应由手工操作向电子计算机转变,即审计人员应掌握电子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把电子计算机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
5.对审计人员的影响。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更复杂,审计人员只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胜任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的。因此,设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令依据以及其它的审计依据外,还应掌握一定的电子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此外,在审计组织中,还应培养一批计算机审计的系统开发人员,从事设计和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的工作,建立自己的计算机审计系统。
6.对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影响。各国的审计界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人员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审计报告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等。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审计对象和审计线索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的技术和手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显然,应在原有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计算机审计人员培训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开发的审计准则、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应用软件标准等。否则,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由此可见,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必然影响审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传统的手工审计已不能适应电算化的新情况和新要求。因此,开展计算机审计势在必行。
二、计算机审计对会计电算化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由于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对计算机会计系统并不太熟悉,也没有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停留在绕过计算机审计阶段。因此,很多问题不易发现,计算机犯罪案件也有所增加,这种现状妨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计算机审计准则的制定和计算机审计的开展将会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护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性。计算机审计要根据计算机审计准则,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程序,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中的计算机硬件和财会软件进行审计,即对其安全、可靠、稳定、合法、管理等方面进行审计。这样一来,通过计算机审计可以揭露问题,为被审计单位提出安全方面的建议,保证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性。
2.保证会计电算化环境中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计算机审计要根据计算机审计准则,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程序,对会计电算化环境提供的数据是否正确、公正和安全进行审计。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计算机输入非法数据,篡改会计数据或破坏磁介质中的会计数据等舞弊犯罪行为,提高会计电算化环境中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3.促使会计电算化中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计算机审计要根据计算机审计准则,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程序,包括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中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进行研究和评价,指出内部管理和控制薄弱环节,提出改善意见,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中内部管理和控制。
一、计算机审计是会计电算化的产物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实施了会计电算化,审计线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中断甚至消失。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传统的账簿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由存储会计信息的磁盘和磁带取而代之,因此,肉眼所见的线索减少。此外,从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到财务报表的输出,这中间的全部会计处理集中由计算机按程序指令自动完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中断甚至消失。传统的查账方法,对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已不完全适用。为了能够有效地审计电算化的会计主体,在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审计的要求,使系统在处理时留下新的审计线索,以便审计人员在电算化条件下也能跟踪审计线索,顺利完成审计任务。
2.对审计内容的影响。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变,但由于电算化的特点,审计的内容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诸如手工会计系统中因疏忽大意而引起的计算或过账错误的机会大大减少了。但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人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式处理有关的会计事项,错误的结果将是不堪设想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可能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些舞弊程序大量吞没企业的财物。系统的处理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安全可靠,都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有关。这是在传统的手工审计中所没有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另外,当一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后,要对它进行改进,这比在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困难得多,代价也要昂贵得多。因此,除了要对投入使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外,应提倡在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审计人员要对系统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
3.对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与传统手工会计系统相比,在许多方面发生变化,必须采用新的审计技术方法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例如,传统的记账方法是每登记一笔账,便可以从账上看到相应一笔记录,而电子计算机却不能每登记一笔记录就打印一笔记录,供工作人员阅读,一般是经过一个阶段,于一个月或一句打印一次。平时,记录输入到计算机以后,在尚未打印以前,若想看这些记录,只能凭借机器阅读,倘若想同时在几笔记录中对照查看,则很难做到。这样一来,审查取证的方法,对证据进行检验和审核的方法必须相应的改变。又如,传统的手工记账一般可以从字迹上辨认出登记人,从而明确责任,但是计算机只能提供统一模式的输出资料。没有记录人的笔迹,无法从记录上辨认登记人,这可以使在电算化的记录中建立、更新、消除一切资料而不留半点痕迹,就需要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职责的划分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
4.对审计作业手段的影响。在手工会计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一般都是手工操作。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如果仍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来进行审计,是很难达到其审计目标的。因此,审计人员的作业手段也应由手工操作向电子计算机转变,即审计人员应掌握电子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把电子计算机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
5.对审计人员的影响。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更复杂,审计人员只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胜任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的。因此,设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令依据以及其它的审计依据外,还应掌握一定的电子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此外,在审计组织中,还应培养一批计算机审计的系统开发人员,从事设计和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的工作,建立自己的计算机审计系统。
6.对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影响。各国的审计界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人员标准、现场作业标准、审计报告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等。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审计对象和审计线索发生了重大变化,审计的技术和手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显然,应在原有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如计算机审计人员培训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开发的审计准则、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应用软件标准等。否则,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由此可见,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必然影响审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传统的手工审计已不能适应电算化的新情况和新要求。因此,开展计算机审计势在必行。
二、计算机审计对会计电算化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由于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对计算机会计系统并不太熟悉,也没有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停留在绕过计算机审计阶段。因此,很多问题不易发现,计算机犯罪案件也有所增加,这种现状妨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计算机审计准则的制定和计算机审计的开展将会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护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性。计算机审计要根据计算机审计准则,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程序,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中的计算机硬件和财会软件进行审计,即对其安全、可靠、稳定、合法、管理等方面进行审计。这样一来,通过计算机审计可以揭露问题,为被审计单位提出安全方面的建议,保证会计电算化环境的安全性。
2.保证会计电算化环境中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计算机审计要根据计算机审计准则,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程序,对会计电算化环境提供的数据是否正确、公正和安全进行审计。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计算机输入非法数据,篡改会计数据或破坏磁介质中的会计数据等舞弊犯罪行为,提高会计电算化环境中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3.促使会计电算化中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计算机审计要根据计算机审计准则,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程序,包括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中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进行研究和评价,指出内部管理和控制薄弱环节,提出改善意见,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中内部管理和控制。
上一篇: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