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经济逻辑、发展历程及实践反馈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各国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进而推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本文从全球经济一体化、货币、资本市场全球化、信息技术兴起等方面分析会计国际化的经济逻辑,进而探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发展的历程,最后列举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趋同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经济逻辑;发展历程;实践反馈
1引言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各国之间加强了经济间的交流与合作.会计作为为投资者与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信息的商业语言,其作用日渐凸显.但各国因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国制定的会计准则不可能统一,一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为了更好地开展国际贸易活动,加强与他国经济业务进行合作,吸引更多资源,增强自身竞争力,许多国家或者区域机构协调自身会计准则规定,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由此提上日程.
2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经济逻辑
2.1全球经济一体化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等技术的革新,各国之间贸易往来愈发频繁,商品、服务、原材料、劳动力等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愈发普遍,国际分工体系愈发完备.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显著成效便是跨国公司的出现与发展.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子公司,便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投资.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国际合作,并且当地劳动力、原材料、市场等方面的有利资源被充分利用,使得资源配置的效率大幅度提升,促进了各国之间商品贸易的联系,提高了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加快了国际资本一体化进程.另外,国际贸易催生国际会计.正是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为充分利用各国资源,衍生出跨国公司.但各国因经济环境、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的差异使得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同,从而导致各国对相同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程度不尽相同,使得同一家跨国公司在不同地区设立的子公司编制的报表不完全相同,给决策与管理带来不小的困难,从而也给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带来很多困难.因此,跨国公司为增强其对设立在外的子公司的管理控制能力,迫切需要相对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保障各个子公司编制的报表格式.同时,各跨国公司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会利用各国会计差异谋取利润,对当事国来说是一种损失.为了尽可能挽回损失,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实现会计准则国际化有利于维护本国合理利润,维护国家利益.
2.2货币、资本市场全球化
在进行国际投资时,投资者为追求最大利益,减少资金融通成本,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经营方式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依靠自由资本进行投资扩张的模式,采取适应当下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在现代市场经济下,银行信用体系迅速发展,成为许多大型企业公司融通资金的主要渠道.同时通过银行信用的作用,使得许多跨国公司愈发依赖金融资本进行国际投资,进而促使它们在世界各个证券市场上进行融资活动,达到资本国际流动的目的,以此保证自身资金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国际性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壮大,不仅解决了跨国公司的全球性资金融通问题,进一步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更是推动了货币、资本全球化.不过,因为各国的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报表编制、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规定不尽相同,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有效降低各国企业会计信息双重披露的成本,缩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距,使得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就显得尤为重要.
2.3信息技术兴起
随着互联网、卫星通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信息的储存与传播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信息获取量大幅度提高以及知识使用效率的提升,使得信息使用者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多样,操作更加便捷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大众的知识储备,有利于会计从业者学习提高自身职业水平.同时,随着交通运输技术的不断更新变革,对于掌握先进技术的专家人才而言,这样便于他们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流合作,使得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会计技能得以推广与传播.而对于需要接受技能培训的人员来说,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技术的革新有利于引入技术性人才以及先进的设施,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进而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社会团体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互通有无,相互借鉴与学习,有利于提升整体从业者职业能力,从而保障会计信息质量.扩展到一个国家整体行业领域,在沟通与学习的过程中,各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更加便利地取长补短.
3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历程
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到今天,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成立到20世纪末.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具体制定情况,又可以将这一阶段具体划分为3个分阶段:
(1)第一个分阶段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权威还未树立,此时国际会计准则处于初始制定阶段,没有被欧洲共同体、美国等在国际贸易中占绝对比重的地区或国家的会计权威机构接纳,因此认可度不高,所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也不具备具有法定效力,影响力十分有限.在此期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加强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合作,共同推动国际会计的发展.
(2)第二个分阶段是八九十年代,国际间的经济业务往来更加频繁.但因各国会计准则差距带来的国际贸易的不便愈发凸显.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抢占国际市场、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各国寻求解决方案,积极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交流合作,使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认可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与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合作的机会激增.因此这段时间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特征是调整国际会计可比性,发表了《意向说明-----财务报表可比性》.
(3)第三个分阶段是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期,此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与各国的准则制定机构合作愈发密切.此时处于制定核心会计准则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从本世纪初期至今.2001年成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继续协调国际会计准则的工作.设立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保证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客观性.此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经替代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流程一般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面向会计职业团体、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汇总反馈的信息,再组织研讨小组进行商榷.在此过程中,充分参考在国际上能够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专业团体或机构的建议,保证制定出的财务报告准则更加合理、有效、客观、具有指导意义.然后需要经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的批准方可生效.同时,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并有权任命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担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成员,以便于制定的国际会计具有普适性与客观性.通过这种严谨、有效的制定流程,使得最终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与可信度,有利于维护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同时也保证了信息的客观性与真实性.除此以外,理事会保留对会计准则的解释权,从而消除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国际会计准则里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与时俱进.近几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重视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话语权,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以此打破发达国家对制定国际规则的垄断地位,谋求自身合法权益.因此,目前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制定机构在注重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合作的过程中,增加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准则制定的参与度,照顾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更加注意国际准则相关各方需求的平衡,协和各方合法权益.
正是因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对于各国自身会计准则在制定时更严密、运用时更有效并且有利于保障参与双方实现双赢等优势使得许多国家开始接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4美、中、澳、欧盟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实践反馈
4.1美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情况主要取决于美国政府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态度.
1996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宣称,将考虑使用国际会计准则,并且愿意帮助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步伐.在此之前,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不认可国际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在美国国内的企业一律使用美国会计准则.此次态度的转变也反映出美国为保障自身利益做出的探索与让步.同时美国的表态也反映出当时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而国际会计准则在协调各方经济摩擦的作用已显有成效.2002年9月,在举行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会议.会议上表示,它们应进行合作并咨询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组织,进而推动国际会计趋同.
美国由原先反对国际会计准则到后来慢慢接受并采纳其相关意见到现在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制定的工作.它的态度的大幅度转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明智的做法是及时地适应这种状况,而不是孤注一掷地逆时代潮流行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体现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实现会计国际化有利于保障本国经济利益.同时,美国的表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国家对待会计国际化的态度.另外,美国会计准则凭借其较为完善的准则体系,对国际会计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此或多或少地影响其他国家.
4.2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1992年中国颁布《企业会计准则》.该份会计准则是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做法的基础上颁布的.同时,它的颁布与实施预示着我国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时期.此后,30多条具体会计准则被陆续颁布并执行,进一步完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
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物,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同时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为了清除对外贸易的障碍,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完善的过程,主动配合开展一系列活动.中国在公开表明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相关工作地同时,自身身体力行,主动调整本国会计准则,为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与等效采取相关措施,积极配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分派的相关任务,参加国际相关机构组织的各种活动,为推广会计准则国际化付出自己的努力.2010年,中国财政部再一次以书面的形式明确表示中国会计准则将继续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2014年财政部又一次对现行的具体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进行较大调整,促进了与国际会计趋同的步伐.
中国虽然因为历史等因素导致入世较晚,但凭借着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而中国会计准则的进步更是可喜.虽然目前中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一些规定上还有差异,体系还不够完善,但未来可期.在制定完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虽然会借鉴国际普遍做法,但绝不照搬照抄.例如,对于可选择的处理方法,财政部在制定的时候会结合本国国情与本国会计行业需求,慎重地挑选最合适的方案.也正是这种谨慎、负责的态度使得中国近年来会计体系进步显著.
4.3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2004年6月,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AASB)正式发布了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澳大利亚准则(EEIASB).
为保证本国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澳大利亚政府并非全盘接收,澳大利亚会计住呢委员会仍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有取舍地调整既定的会计准则使其满足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些国际会计准则为了方便国际协调,尽可能适用于各种情况,所以在制定时规定的要求比较灵活多样,允许几种方法并存,因此许多可以选择的处理方法并非国际认可的最佳实务.另外,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些规定仅供参考,许多选项不适合本国企业的发展或者不符合本国会计原则的规定,因此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特意阐述了本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国际会计准则中允许多种处理方法并存的态度.声明中明确表示会充分考虑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同时会有选择性地保留原本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另外,国际会计准则并非绝对地完整、齐全,对经济业务的规定仍会有缺漏,并且国际会计准则服务于国际会计需求,规定相对笼统、简洁也情有可原.从各个国家角度来看,各国不可避免地会有特殊的经济业务需要处理.因此具体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会计准则应尽可能地面面俱到,此时国际会计准则就可能不适用了.因此与澳大利亚的环境尤其相关的准则,国际会计准则无对应地规定,但澳大利亚会计准则会予以保留.澳大利亚这种支持会计趋同,但是不盲目跟风的态度是的它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以后,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已较好地实现国际化,国际影响力逐年增强.
4.4欧盟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欧盟作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广国际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欧洲会计准则委员会一直以来都认可与支持会计准则国际化.2002年6月,欧盟部长级理事会通过了《欧盟财务报告战略:未来走向》,标志着欧洲委员会规章《关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运用》正式成为欧洲的法律在成员国中实施,体现了欧盟成员进一步认同国际会计准则,在国际会计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此外,欧盟还颁布以下措施促进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1)修订相关指令,认同国际会计准则.欧洲委员会于2002年5月提出了对第4号指令、第7号指令等的修订建议,以便彻底更新会计指令的结构.2003年,欧盟正式认可了在欧洲采用绝大多数现行国际会计准则.
(2)建立有效的准则执行的监督体制.欧洲委员会已对执行的会计标准作了重要分类,欧盟证券监管委员会(CESR)作为咨询委员会提出执行建议.
欧盟在国际事物中拥有很高的话语权.它支持并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权威性与知名度,进而影响其他国家对待会计国际化的态度.此外,欧盟成员国里有许多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经济发展较为完善,本身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较高,使得欧盟成员国整体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比较完善,质量较高.加之许多大型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属于欧盟成员国,更增加了欧盟在进行国际会计准则商讨谈判时的筹码.因此,在推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中,欧盟作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5结语
随着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信息因有利于维护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从而日益突出.保障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另外,跨国公司的兴起、货币与资本市场国际化也促使国际会计趋同成为必然.经过40多年的发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与采纳,会计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加强与各国或地区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交流合作,以此相互融合、相互协调,进而实现双赢,更和谐地推动会计国际化进程.另外,为了消除各国之间因会计准则差异造成的经济发展“瓶颈”,各国也应积极沟通与交流,提升会计人员水平,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步伐,从而促进世界经济和会计行业的持续健康长效发展.
下一篇:试论国际会计趋同对我国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