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银行成本管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4 09:14
面向市场、走向市场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在特有的运行机制下,我国银行业逐渐形成了重信贷指标、轻内部管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增长的经营特点。这种经营方式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成本费用观念淡漠,忽视成本—效益的恰当配比。不仅经营人员忽视经营中的成本控制,即便是内部管理人员,也缺乏成本资料和必要的成本管理技术手段。在逐步面向市场的银行业改革进程中,伴随着上述积弊的消极影响的不断凸现,摆在银行面前的改革方向也同时明晰起来,即:如何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如何从分级式管理向集中式、扁平化管理转变,切实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和抗风险能力。这些问题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国外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看来,国外银行在其集团化的整体经营管理中,非常关心以下几点内容:注重分产品、分部门和分地区的盈利能力分析;以效益为中心,实现对产品、部门、客户乃至员工的成本收益分析;以盈利能力为中心,进行全行产品定价、计划预算管理、业绩考核;注重在翔实分析资料的基础上的金融产品创新;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建立银行管理信息化平台。这些都成为国外银行业在经营产品、服务观念、经营成果等方面领先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伴随着与国际大环境不断融合的总体趋势,国内银行业已经充分认识到竞争的紧迫性以及与国外先进银行的巨大差距,意识到银行业改革的必然性。可以看到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为首的众多银行机构已经着手开始这种改革。当然,这种改革从本质上讲将是一个长期、分阶段实现的过程。在改革的开始阶段,必须根据我国银行业的实际状况,首先依据管理会计的原则,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建立一个银行数据整合的管理信息平台,并根据银行业运营的现状,在管理信息平台上构建核算和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应该包括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核算、办公自动化、客户关系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预算管理、费用审批管理、费用归集和分摊管理以及成本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内容。借助这些信息系统的运行,银行将全面整合自历史以来相互独立、相对分散的业务和管理数据,为银行的决策支持随时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而从长远来看,开始阶段的成果将为改革的深入阶段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改革的深入阶段,银行的重点将是全面关注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完善、提升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顺利实现该阶段目标将使我国银行业在世界金融舞台上立于有利竞争地位。
我国银行业目前处于改革的开始阶段。根据我国银行业业务覆盖范围广、经营机构众多的特点,在现阶段,改革的重点非常明确,即: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完善银行大机业务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银行业在经营管理上的先进理念,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全行数据大集中的方式,运用管理会计的原理,全面管理分析银行的成本、收益状况,真正实现银行扁平化、集中式的管理,为银行的金融创新、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就银行管理会计的具体内容而言,核心的内容就是银行成本管理。银行对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产品价格确定一个合理而有竞争力的价位,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合理确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已经成为银行管理会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丰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如何确定它们的成本,也直接关系到这些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国外的商业银行通常还要求管理会计能够对客户的盈利能力给予分析和评价,以做出是否应该维持、增加或收缩与该客户的业务关系的决策。这些工作恰恰正是目前国内银行所欠缺、需要完善的环节。可以看到,要使银行管理会计真正发挥应有的效力,必须在加强成本分析和控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对利率/产品的定价机制,使成本管理工作切实落到提高银行经营效益服务这一目标上来。
虽然目前普遍存在着信息系统基础薄弱以及现有成本资料欠缺等因素的困扰,但是只要想真正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就绝不能忽视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否则,管理会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基础。在目前的情况下,知难而上,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中的成本观念,使成本控制的思想深入人心,扭转重经营轻成本的不良思维模式,是使成本分析与控制思想系统化的重要工作。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充分挖掘现有的银行会计所提供的成本资料为管理会计所用,形成制度化的运行机制也是可行的步骤之一。另外,对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在推行管理会计的过程前期,可以通过对经营收益与成本的配比分析来加以考核,以引导整个系统提高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实现成本控制的观念转变和系统化。
银行管理会计的另一个重心是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它是银行管理会计的重要方面。它以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把各个机构和部门划分为责任中心,围绕责任中心将会计信息与经济责任、会计控制同业绩考核相结合,形成银行内部严密的控制体系。在责任中心内部,由于核算范围相对缩小,便于成本资料的归集分析,也便于经济责任的区分和经营成果的考核。同时,这些相对对立而又内部统一的责任中心,也利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从而有利于整个银行系统内部转移价格定价机制的形成和完善。责任会计制度的推行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先在一家分支机构运行后,再逐步在全行推行,最终在成本分析和管理制度等配套制度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实现全面的管理会计制度。《金融电子》·李千里
从国外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看来,国外银行在其集团化的整体经营管理中,非常关心以下几点内容:注重分产品、分部门和分地区的盈利能力分析;以效益为中心,实现对产品、部门、客户乃至员工的成本收益分析;以盈利能力为中心,进行全行产品定价、计划预算管理、业绩考核;注重在翔实分析资料的基础上的金融产品创新;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建立银行管理信息化平台。这些都成为国外银行业在经营产品、服务观念、经营成果等方面领先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伴随着与国际大环境不断融合的总体趋势,国内银行业已经充分认识到竞争的紧迫性以及与国外先进银行的巨大差距,意识到银行业改革的必然性。可以看到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为首的众多银行机构已经着手开始这种改革。当然,这种改革从本质上讲将是一个长期、分阶段实现的过程。在改革的开始阶段,必须根据我国银行业的实际状况,首先依据管理会计的原则,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建立一个银行数据整合的管理信息平台,并根据银行业运营的现状,在管理信息平台上构建核算和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应该包括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核算、办公自动化、客户关系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预算管理、费用审批管理、费用归集和分摊管理以及成本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内容。借助这些信息系统的运行,银行将全面整合自历史以来相互独立、相对分散的业务和管理数据,为银行的决策支持随时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而从长远来看,开始阶段的成果将为改革的深入阶段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改革的深入阶段,银行的重点将是全面关注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完善、提升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顺利实现该阶段目标将使我国银行业在世界金融舞台上立于有利竞争地位。
我国银行业目前处于改革的开始阶段。根据我国银行业业务覆盖范围广、经营机构众多的特点,在现阶段,改革的重点非常明确,即: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完善银行大机业务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银行业在经营管理上的先进理念,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全行数据大集中的方式,运用管理会计的原理,全面管理分析银行的成本、收益状况,真正实现银行扁平化、集中式的管理,为银行的金融创新、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就银行管理会计的具体内容而言,核心的内容就是银行成本管理。银行对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产品价格确定一个合理而有竞争力的价位,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合理确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已经成为银行管理会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丰富,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如何确定它们的成本,也直接关系到这些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国外的商业银行通常还要求管理会计能够对客户的盈利能力给予分析和评价,以做出是否应该维持、增加或收缩与该客户的业务关系的决策。这些工作恰恰正是目前国内银行所欠缺、需要完善的环节。可以看到,要使银行管理会计真正发挥应有的效力,必须在加强成本分析和控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对利率/产品的定价机制,使成本管理工作切实落到提高银行经营效益服务这一目标上来。
虽然目前普遍存在着信息系统基础薄弱以及现有成本资料欠缺等因素的困扰,但是只要想真正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就绝不能忽视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否则,管理会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基础。在目前的情况下,知难而上,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中的成本观念,使成本控制的思想深入人心,扭转重经营轻成本的不良思维模式,是使成本分析与控制思想系统化的重要工作。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充分挖掘现有的银行会计所提供的成本资料为管理会计所用,形成制度化的运行机制也是可行的步骤之一。另外,对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在推行管理会计的过程前期,可以通过对经营收益与成本的配比分析来加以考核,以引导整个系统提高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实现成本控制的观念转变和系统化。
银行管理会计的另一个重心是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它是银行管理会计的重要方面。它以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把各个机构和部门划分为责任中心,围绕责任中心将会计信息与经济责任、会计控制同业绩考核相结合,形成银行内部严密的控制体系。在责任中心内部,由于核算范围相对缩小,便于成本资料的归集分析,也便于经济责任的区分和经营成果的考核。同时,这些相对对立而又内部统一的责任中心,也利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从而有利于整个银行系统内部转移价格定价机制的形成和完善。责任会计制度的推行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先在一家分支机构运行后,再逐步在全行推行,最终在成本分析和管理制度等配套制度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实现全面的管理会计制度。《金融电子》·李千里
上一篇:管理会计中机会成本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