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网络会计的优势、弊端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5-09-21 09:55
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与传统会计相比,网络会计既有优势,又有弊端,而弊端的克服有赖于采取正确的对策。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网络会计的优势
网络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充分性,改变了会计信息的载体和信息存储方式,加快了信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增强了信息的共享性,因而具有传统会计不可比拟的优势。
1.核算的充分性和信息的无纸性。传统会计核算的对象仅仅是一个独立的核算单位,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客户、供应商、行业经济、区域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变化,虚拟企业将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企业组织形式。缺少上述各个方面的重要信息,管理者、投资者和政府部门的投资和决策活动就无法进行。因此,网络会计的对象将扩展到相关客户、供应商及虚拟企业。传统会计受货币计量假设的限制,反映和披露的信息绝大部分是财务性的。大量非财务性信息,以及产生财务性信息所依据的会计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则被摒弃在外。网络会计下,以货币形式反映的价值信息更是不足以成为决策的主要依据。非货币性信息(经营业绩信息),如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应变能力、服务质量、虚拟企业创建速度等表现企业竞争能力方面的指标,更能代表一个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利用计算机储存量大这一特点,网络会计充分扩大了会计主表、附表、附注的信息容量,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传统会计由于受到核算范围、手段、数据载体及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提供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网络会计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扫除了手工处理信息成本高的障碍,提高了信息的质量。
2.信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传统会计下,受会计期间假设以及核算手段的限制,财会部门信息实时反馈能力不强,计划的执行情况,投资的获利情况等信息,一般要到会计期末才能从账上反映出来,而传递到用户手中更是需要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定期编制的财务报表可能在它发布之前早已失去作用。网络会计重点突破了速度问题,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转为实时。企业的生产、销售、人事、仓储等各业务部门借助于企业内部网可以将各种信息实时传输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可以随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回去,从而同各个部门处于随时的信息沟通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的反映与控制各类交易的职能。网络技术可动态跟踪企业每一项变动,并予以必要揭示。
3.信息的交互性、资源的共享性和传递的网络性。传统会计下,通用财务报表虽然能基本满足所有用户的共同需要,但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网络会计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利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生成不同的会计报表,从而满足更具体、更个性化的要求。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统计资料了解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为将来制定会计政策提供依据。
资源共享是网络会计特有的优越性。单机系统的独立性使它所拥有的各种软件、硬件资源只能限制在它自己占用。而网络会计除了服务器外,其他终端都可以共享服务器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并可进行实时处理,既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又减少了投资。另外,在网络环境下,在线数据库还包括了网上所有企业的信息,企业依此可以科学地进行预测和决策。因而,会计信息资源能做到充分共享。
所有会计信息的传递,包括电子单据、资金的支付和结算、会计报表等,都可通过网络进行,不受时空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克服了传统会计条件下的邮寄时间长,信息传递不及时的弊病。
二、网络会计的弊端
1.会计信息的非安全性。会计信息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其他要素(系统资源、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是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的关键,是网络会计安全的核心,是会计监督的安全保障。然而,由于下列一些因素的作用,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着实令人担忧。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各种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从而使系统间的数据流动性很大。但计算机系统本身是脆弱的,病毒的感染、计算机硬件的故障、用户的误操作等都会危及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会计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开放性不仅体现在会计的业务范围,会计的信息披露上,还体现在企业的决策数据上。网络会计系统的开放性与企业会计运作所要求的某些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产生了较大的冲突。网络会计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而这种功能又集中,即使发生微小的干扰或差错,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商业机密有可能在无形中向外开放,落人未被授权的人员手中,若被竞争对手获取则无疑是致命的。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递的一些私人信息有可能被未授权的人员所截获并非法使用、改动。黑客可能恶意攻击网络会计系统,通过非法截取、恶意修改,或通过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致使系统瘫痪,从而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跨地区、跨国传送的数据,安全问题更是难以保证。
随着会计信息的网络化,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信息的载体已由纸介质过渡到磁性介质和光电介质。这些介质的保存有较高的要求,易受到高温、磁性物质、剧烈震动的影响。再加上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换代频繁,隔代兼容的问题还未解决,因而档案能否安全保存的风险性还很大。
2.会计信息的非真实完整性。传统会计下,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和经济责任的明确是通过白纸黑字的会计记录、相关会计记录中的签字盖章、审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来确保的。而在网络会计中,在网络传输和保存中对电子数据的修改、非法拦截、窃取、篡改、转移、伪造、删除、隐匿等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网络计算机集成化处理促使传统手工会计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效力逐步削弱,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弱化。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大了审计取证难度,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3.会计从业人员的不适应性。网络会计下的会计从业人员应当熟悉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信息技术,掌握网络会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措施,了解有关电子商务知识和国际电子交易的法律法规,具备商务经营管理和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精通会计知识。目前,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还非常缺乏。大多数会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英文底子较薄、视野较窄、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限制了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前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的普及和有效利用。
三、网络会计的对策
为克服网络会计的弊端,应当构筑涵盖技术、法律及人才等措施的保障体系。
技术层面上,首先应当制定计算机机房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加强软、硬件维护,防止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信息丢失。同时应建立会计数据系统的防火墙,在企业内部财务网络和对外公开信息网络之间设立一道屏障,将病毒及非法入侵访问者抵挡在内部网络之外,从而保护内部信息。企业应重点加强对信息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和管理,以保证数据的合法性和正确性。数据在输入前都要经过检验,输入时应当适当分工,输入后进行必要的校验。使用无法复制的电子签章,认真做好核心数据的备份。对于信息流则普遍采用加密技术(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以有效地防止关联方和非关联方的道德风险。建立身份认证中心对有关的访问用户进行多层身份认证,如口令控制、指纹识别、面容识别等。采取了上述措施后,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实现物理意义开放的同时,就可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增加“免疫”能力,确保网络系统的可靠运行。
法律政策层面上,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才层面上,应提高财会人员、管理人员对电子商务活动和网络会计的风险防范意识,降低非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国家必须重视对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应当加快调整现行的会计教育体系,重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最后应加大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
一、网络会计的优势
网络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充分性,改变了会计信息的载体和信息存储方式,加快了信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增强了信息的共享性,因而具有传统会计不可比拟的优势。
1.核算的充分性和信息的无纸性。传统会计核算的对象仅仅是一个独立的核算单位,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客户、供应商、行业经济、区域经济甚至全球经济的变化,虚拟企业将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企业组织形式。缺少上述各个方面的重要信息,管理者、投资者和政府部门的投资和决策活动就无法进行。因此,网络会计的对象将扩展到相关客户、供应商及虚拟企业。传统会计受货币计量假设的限制,反映和披露的信息绝大部分是财务性的。大量非财务性信息,以及产生财务性信息所依据的会计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则被摒弃在外。网络会计下,以货币形式反映的价值信息更是不足以成为决策的主要依据。非货币性信息(经营业绩信息),如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应变能力、服务质量、虚拟企业创建速度等表现企业竞争能力方面的指标,更能代表一个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利用计算机储存量大这一特点,网络会计充分扩大了会计主表、附表、附注的信息容量,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传统会计由于受到核算范围、手段、数据载体及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提供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网络会计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扫除了手工处理信息成本高的障碍,提高了信息的质量。
2.信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传统会计下,受会计期间假设以及核算手段的限制,财会部门信息实时反馈能力不强,计划的执行情况,投资的获利情况等信息,一般要到会计期末才能从账上反映出来,而传递到用户手中更是需要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定期编制的财务报表可能在它发布之前早已失去作用。网络会计重点突破了速度问题,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转为实时。企业的生产、销售、人事、仓储等各业务部门借助于企业内部网可以将各种信息实时传输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可以随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回去,从而同各个部门处于随时的信息沟通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的反映与控制各类交易的职能。网络技术可动态跟踪企业每一项变动,并予以必要揭示。
3.信息的交互性、资源的共享性和传递的网络性。传统会计下,通用财务报表虽然能基本满足所有用户的共同需要,但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网络会计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利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生成不同的会计报表,从而满足更具体、更个性化的要求。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统计资料了解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为将来制定会计政策提供依据。
资源共享是网络会计特有的优越性。单机系统的独立性使它所拥有的各种软件、硬件资源只能限制在它自己占用。而网络会计除了服务器外,其他终端都可以共享服务器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并可进行实时处理,既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又减少了投资。另外,在网络环境下,在线数据库还包括了网上所有企业的信息,企业依此可以科学地进行预测和决策。因而,会计信息资源能做到充分共享。
所有会计信息的传递,包括电子单据、资金的支付和结算、会计报表等,都可通过网络进行,不受时空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克服了传统会计条件下的邮寄时间长,信息传递不及时的弊病。
二、网络会计的弊端
1.会计信息的非安全性。会计信息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其他要素(系统资源、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是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的关键,是网络会计安全的核心,是会计监督的安全保障。然而,由于下列一些因素的作用,网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着实令人担忧。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各种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从而使系统间的数据流动性很大。但计算机系统本身是脆弱的,病毒的感染、计算机硬件的故障、用户的误操作等都会危及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会计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开放性不仅体现在会计的业务范围,会计的信息披露上,还体现在企业的决策数据上。网络会计系统的开放性与企业会计运作所要求的某些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产生了较大的冲突。网络会计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而这种功能又集中,即使发生微小的干扰或差错,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商业机密有可能在无形中向外开放,落人未被授权的人员手中,若被竞争对手获取则无疑是致命的。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递的一些私人信息有可能被未授权的人员所截获并非法使用、改动。黑客可能恶意攻击网络会计系统,通过非法截取、恶意修改,或通过嵌入非法的舞弊程序,致使系统瘫痪,从而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跨地区、跨国传送的数据,安全问题更是难以保证。
随着会计信息的网络化,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信息的载体已由纸介质过渡到磁性介质和光电介质。这些介质的保存有较高的要求,易受到高温、磁性物质、剧烈震动的影响。再加上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换代频繁,隔代兼容的问题还未解决,因而档案能否安全保存的风险性还很大。
2.会计信息的非真实完整性。传统会计下,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和经济责任的明确是通过白纸黑字的会计记录、相关会计记录中的签字盖章、审计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来确保的。而在网络会计中,在网络传输和保存中对电子数据的修改、非法拦截、窃取、篡改、转移、伪造、删除、隐匿等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网络计算机集成化处理促使传统手工会计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效力逐步削弱,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弱化。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大了审计取证难度,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3.会计从业人员的不适应性。网络会计下的会计从业人员应当熟悉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信息技术,掌握网络会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应的维护措施,了解有关电子商务知识和国际电子交易的法律法规,具备商务经营管理和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精通会计知识。目前,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还非常缺乏。大多数会计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英文底子较薄、视野较窄、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限制了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前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的普及和有效利用。
三、网络会计的对策
为克服网络会计的弊端,应当构筑涵盖技术、法律及人才等措施的保障体系。
技术层面上,首先应当制定计算机机房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加强软、硬件维护,防止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信息丢失。同时应建立会计数据系统的防火墙,在企业内部财务网络和对外公开信息网络之间设立一道屏障,将病毒及非法入侵访问者抵挡在内部网络之外,从而保护内部信息。企业应重点加强对信息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和管理,以保证数据的合法性和正确性。数据在输入前都要经过检验,输入时应当适当分工,输入后进行必要的校验。使用无法复制的电子签章,认真做好核心数据的备份。对于信息流则普遍采用加密技术(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以有效地防止关联方和非关联方的道德风险。建立身份认证中心对有关的访问用户进行多层身份认证,如口令控制、指纹识别、面容识别等。采取了上述措施后,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实现物理意义开放的同时,就可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增加“免疫”能力,确保网络系统的可靠运行。
法律政策层面上,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才层面上,应提高财会人员、管理人员对电子商务活动和网络会计的风险防范意识,降低非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国家必须重视对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应当加快调整现行的会计教育体系,重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最后应加大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
上一篇:虚拟会计师事务所
下一篇:网络时代会计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