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金融工具及其计量属性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5-10-06 12:01
70年代以来,各国放松了对市场利率、外汇利率的管制,而加强了金融市场(指表内反映的金融工具)的管制。为了转移或消除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及摆脱政府的金融管制,许多企业与金融机构创造了种类繁多的新的金融工具,例如:票据发行变利、互换交易、外汇期权、外汇远期等。现代科学技术又为创新金融工具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70年代末,创新金融工具的使用规模迅速扩展,在金融市场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所谓的“金融工程时代”到来了。
创新金融工具大都是表外业务,根据现行关于报表要素的定义,人们无法从财务报表上直接了解企业所从事的金融交易以及所面临的风险,大量确定的未实现损失和收益无法得到反映。创新金融交易不象传统的金融交易那样在一个时点即可完成,这种交易从合约签订到对冲再到交割或换回原资产,都要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其间创新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动在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传统财务报告中根本无法反映出来,美国众多金融机构破产前的财务报表所报告的财务状况与业绩均良好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可见,历史成本必定不能成为创新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其最大优点——可靠性已不复存在,这样的财务报告是无法帮助使用者正确决策的。
那么,创新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应是什么呢?本文试从理论与现实这两个角度加以论述。
(一)理论透视
由于许多创新金融工具都具有所谓的“杠杆效应”,即允许投资者以相对少的成本完成大于成本数倍的交易额。它给投资者带来丰厚报酬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例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结算风险等。基于此,决策者最需要的就是能使他们作出正确决策的信息,相关性在这里应成为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因此,应以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来选择创新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这是选择计量属性的最基本的理论前提。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较倾向于以目的性基础来确定计量属性。它要求通过计量所生成的信息符合信息需求者的主观需要。由于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以它为计量属性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于使用者的需求较历史成本更为相关,能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预计、比较和评估未来现金流动金额、时机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因此,从理论角度看,创新金融工具应选择公允价值尤其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其计量属性。
(二)现实调和
在实务中,计量属性不仅要从理论上找到依据,它的确定还应考虑到诸多非理论因素,例如经济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科技先进程度、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等等。以下作具体分析: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计量属性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国家、社会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程度、融资方式、物价稳定程度等都会影响到财务会计所采用的计量属性。例如,美国的资本、金融市场极为发达,投资者的利益受到高度重视,公允价值的采用也就有了现实的基础。但金融机构因担忧在表内反映创新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为其计量属性会引起政府的管制及影响其资本充足率,所以它们对公允价值会计并不持赞成态度。
2、政治法律因素。此因素对计量属性的影响一般是间接的。高度集权的国家选用会计方法时,主要考虑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且多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企业权益为中心的国家则认为会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求生存、求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信息需求,它们的会计规范主要由民间制订。
3、现代科技的先进程度。现代科技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公允价值应用于创新金融工具提供了技术条件。技术手段落后的国家,是不可能在实务中采用对通讯条件和信息处理技术要求较高的公允价值会计的。
4、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难度较大的公允价值能否被选为创新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从目前来看,公允价值里较具操作性的是现行市价和类似信用风险与特征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市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是创新金融工具的唯一选择。其中,在理论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最理想的计量属性,因为它所提供的信息与决策者的需求最为相关。但是,基于可靠性和可操作性考虑,目前宜采用现行市价作为创新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问题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环节,它是无法也是不容回避的。我们相信,随着金融工具的飞速发展,其交易量将会超过第一、二产业,到那时金融工具的计量将成为财务会计的中心问题,再有了先进的技术条件和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显著提高,公允价值将会无可争议地成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对此,我们拭目以待。《财会月刊》·卢美珍
创新金融工具大都是表外业务,根据现行关于报表要素的定义,人们无法从财务报表上直接了解企业所从事的金融交易以及所面临的风险,大量确定的未实现损失和收益无法得到反映。创新金融交易不象传统的金融交易那样在一个时点即可完成,这种交易从合约签订到对冲再到交割或换回原资产,都要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其间创新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动在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传统财务报告中根本无法反映出来,美国众多金融机构破产前的财务报表所报告的财务状况与业绩均良好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可见,历史成本必定不能成为创新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其最大优点——可靠性已不复存在,这样的财务报告是无法帮助使用者正确决策的。
那么,创新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应是什么呢?本文试从理论与现实这两个角度加以论述。
(一)理论透视
由于许多创新金融工具都具有所谓的“杠杆效应”,即允许投资者以相对少的成本完成大于成本数倍的交易额。它给投资者带来丰厚报酬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例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结算风险等。基于此,决策者最需要的就是能使他们作出正确决策的信息,相关性在这里应成为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因此,应以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来选择创新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这是选择计量属性的最基本的理论前提。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较倾向于以目的性基础来确定计量属性。它要求通过计量所生成的信息符合信息需求者的主观需要。由于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以它为计量属性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于使用者的需求较历史成本更为相关,能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预计、比较和评估未来现金流动金额、时机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因此,从理论角度看,创新金融工具应选择公允价值尤其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其计量属性。
(二)现实调和
在实务中,计量属性不仅要从理论上找到依据,它的确定还应考虑到诸多非理论因素,例如经济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科技先进程度、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等等。以下作具体分析: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计量属性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国家、社会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程度、融资方式、物价稳定程度等都会影响到财务会计所采用的计量属性。例如,美国的资本、金融市场极为发达,投资者的利益受到高度重视,公允价值的采用也就有了现实的基础。但金融机构因担忧在表内反映创新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为其计量属性会引起政府的管制及影响其资本充足率,所以它们对公允价值会计并不持赞成态度。
2、政治法律因素。此因素对计量属性的影响一般是间接的。高度集权的国家选用会计方法时,主要考虑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且多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企业权益为中心的国家则认为会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求生存、求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信息需求,它们的会计规范主要由民间制订。
3、现代科技的先进程度。现代科技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公允价值应用于创新金融工具提供了技术条件。技术手段落后的国家,是不可能在实务中采用对通讯条件和信息处理技术要求较高的公允价值会计的。
4、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难度较大的公允价值能否被选为创新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从目前来看,公允价值里较具操作性的是现行市价和类似信用风险与特征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市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是创新金融工具的唯一选择。其中,在理论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最理想的计量属性,因为它所提供的信息与决策者的需求最为相关。但是,基于可靠性和可操作性考虑,目前宜采用现行市价作为创新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问题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环节,它是无法也是不容回避的。我们相信,随着金融工具的飞速发展,其交易量将会超过第一、二产业,到那时金融工具的计量将成为财务会计的中心问题,再有了先进的技术条件和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显著提高,公允价值将会无可争议地成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对此,我们拭目以待。《财会月刊》·卢美珍
[责任编辑:编辑部]
上一篇:对企业环境成本应用的一些探讨
下一篇:浅议衍生金融工具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