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路管理会计体系内容与原则研究
1 铁路管理会计概念与含义及组成
1.1 管理会计概念。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指: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1.2 管理会计的含义:是通过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统计以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各个责任单位和整个企业日常的和预期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出的信息进行规划、控制、评价和考核,并且帮助企业管理当局对保证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作出最有决策的一整套信息系统。
1.3 管理会计组成。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组成部分。我们研究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演进,是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审视管理会计各个阶段的变化和发展,结合考察管理会计研究焦点的演变及未来管理会计工作的变动趋势,试图从中得出对管理会计学术研究和实务运用有益的启示[1]。
2 铁路管理会计起源
管理会计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早期企业管理层对内部计量的运用。当时的纺织、铁路、钢铁业等企业为了衡量内部生产过程的效率,在市场交易信息之外,开始对企业内部特定管理信息提出要求。1855年,新英格兰的利曼(Lyman)纺织厂以复式簿记为基础,首创了一套成本会计制度,它所提供的成本会计信息,能反映产品成本、工厂布置变化影响和对原棉收发的控制情况。
铁路公司代表性的成本会计方法,主要包括记录和汇总现金交易,编制汇总成本财务报告,进行营业统计等。19世纪80年代起,铁路公司的成本会计方法被更大规模的销售企业、钢铁公司等所采用并加以发展。销售企业按部门和地理区域统计关于销售周转的明细情况,并编报类似于后来收入中心所用的业绩报告。而钢铁公司对协调、控制所需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发展,将铁路业早已采用的会计凭单制度加以引进,并将成本报表作为控制工具,如卡耐基(Andrew Carnegie)钢铁公司将成本报表用于业绩评价、质量检查、副产品决策、销售定价等方面。但这时的成本控制还只集中于直接人工和材料,很少注意到间接制造费和资本成本(如折旧和利息费用等[2]。
3 铁路管理会计体系内容
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它是一门指导企业经营者如何提升业绩和经济效益的管理技术(内部会计),管理会计报告用于内部管理者,不同的商业环境需要不同的管理会计体系,这与财务会计大大不同,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战略目标等不同的经营环境需要个性化的管理会计系统!从事管理会计应用人员(经济师\会计师\管理师等) ,需要对企业生产销售采购物流等全部经营情况全盘掌握,商业知识渊博,帮助决策和指导业务经营[3]。
铁路管理会计体系内容。包括会计管理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档案、会计管理等。
3.1 会计管理体制,董事会领导下的董事长负责制,还是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机构设置,机构职能及分工,对分支机构的会计管理等。
3.2 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设置,职责分工,内部控制,轮岗要求,会计交接,从业资格,任职要求,学习培训,考核奖励等。
3.3 会计核算制度。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薄,财务报,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等等。
3.4 会计监督。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善性以及本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
3.5 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
3.6 会计管理体制。会计管理体制就是一定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介入会计活动,对会计活动进行干预、干涉、控制所作出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上的安排,以及据此所制定的一系列会计规范。这一定义所要强调的是以下三点:其一,会计管理体制是一定的国家或地区在判断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选择;其二,任何会计管理体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干预、干涉、控制会计活动;其三,会计管理体制具有动态性,即它可以根据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革。
4 铁路管理会计原则
4.1 决策有用性原则。这一原则分为首要质量特征和次要质量特征两个层次
1)首要质量特征
(1)相关性原则。要求在收集、加工处理、提供信息时,要充分考虑信息用户的需求以达到决策有用性。
(2)可靠性原则。是指确保管理会计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忠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
2)次要质量特征
(1)一贯性原则。是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方法应保持一贯,便于不同期间信息可比。
(2)可比性原则。是指能使信息用户从两组经济信息中区别其异同的质量特征。
4.2 提供信息的约束原则
1)成本效益原则。指提供管理会计信息带来的效益高于需要花费的成本。
2)重要性原则。指管理会计信息对管理者做出决策或对责任单位进行业绩评价等将会构成重要影响。
3)民主性原则。进行各项决策分析和编制预算时,应遵循目标管理的原则,实行参与制的民主管理方式,即走群众路线。
4)灵活性原则。这一原则包括诸多方面。
4.3 针对用户的质量原则
1)可理解性原则。是指信息用户对传送的信息能弄清楚的能力。
2)可接受性原则。是指信息用户对已出现问题的说明与计量标准的认可程度。
3)激励性原则。是指信息用户与组织之间为保证“目标一致性”所做出的努力[4]。
总之,保持管理会计的职能是必要的,这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同时要不断的更新管理会计的使用范围和内容,使它能够随经济的前进而不断进步。
下一篇:针对管理会计的定量分析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