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展管理会计的十大难点
20世纪以来管理会计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和障碍呢?
会计学科的内容,改变了人们的会计理念。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开展管理会计会遇到了哪些困难本文认为,主要面临以下十大难点:
难点一: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到位。由于受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积极参与管理决策的意识还很淡薄,加之国家对管理会计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在我国理论界对管理会计有两种错误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管理会计的决策规划与控制职能只是对于营利组织而言,而对于非营利组织就不存在规划、决策与控制的问题,因此,在非营利组织不需要管理会计;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目前会计工作的重点是财务会计,开展管理会计会妨碍财务会计。其次,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知还存在着局限性,认为管理决策是管理部门的事,跟会计人员不沾边,甚至有些人认为,管理会计是西方人搞的理论,其理论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在中国没有实施的基础。最后,管理会计的操作过程复杂,理论上模糊,范围界定过宽,一些程序、标准未确定,根本无法搞,因而驻足不前。这种对管理会计认识的滞后和不到位严重阻碍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顺利开展。
难点二:管理会计的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由于管理会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规体系以适用于管理会计,已出台的法律、法规中涉及管理会计的内容几乎没有。众所周知,财务会计的最大特点是为了满足外界对会计主体作出正确决策的需要而提供规范化的会计信息。这一规范化的信息提供已成为会计人员的法定义务,这就可能使财务会计信息走向社会化、法制化的轨道。而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会计主体对内部信息的需求,而这一信息因人、因地、因组织而异,从而较难将其规范化。从目前我国发展来看,主要是将管理会计写进各种教科书中,形成相对统一的规范化内容,而这一规范体系并未得到法律上的认可,从而影响到实际执行的效果。因为缺乏强制性的约束,会计人员就可以有选择的自由,是否实行管理会计,完全听凭各自的需要或对其必要性的认识。
难点三:市场缺乏对高质量管理会计信息的需求。如果社会对管理会计的需求是有效的,则那些高质量管理会计信息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欢迎。而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管理会计,并不是一种自发的市场需要,只是政府管制机构模仿国际惯例的一个附属物。对管理会计服务的需求仅仅建立在政府强制的基础上,缺乏对管理会计信息普遍而有效的需求,则管理会计一定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管理会计不具有强制性,其应用与否以及应用程度如何完全取决于各个会计主体的内在意愿和要求。会计主体的内在意愿和要求来自经营者对管理会计的内在需求,而在我国,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相当混乱且不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内部人控制、道德风险等问题,如此以来企业内部就不会给经营者施加压力和动力,内部无压力,也无动力,不自觉应用管理会计在所难免。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外部政策的驱动是会计主体应用管理会计的动力源。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转化为会计主体的内部动力才是管理会计产生、发展和倍受重视的动力源。因此,管理会计能否真正成为企业内在的需求,取决于会计人员能否利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所在单位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难点四:规范化的管理会计标准难以确定。所谓规范化就是指人们将约定俗成的做法或明文规定的标准,系统进行科学的归纳总结,修订和完善,从而形成一系列被人们所公认并自觉加以执行的标准,这一过程和其产生的结果就是规范化。任何一门学科是否能够规范化,会很大程度影响到人们对该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在实践中的推广应用。管理会计作为一门新型的综合型的边缘性学科,由于其基本体系尚未形成,新领域层出不穷,研究范围“无限”扩大,从而导致规范化较差。管理会计规范化程度对管理会计应用有诸多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阻碍了管理会计通用软件的开发与推广使用。当今世界正处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应用的年代,任何学科不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必将影响其发展前途,会计学科也不例外。为了确保会计信息所具有的质量特征,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已经开始普及。财务会计主要通过制定会计准则的形式已基本实现了规范化,从而使得编制财务会计的通用电算化软件成为可能,并能够广泛应用于会计实践中。而管理会计由于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或会计准则,因而加大了编制管理会计通用软件的难度。同时,由于管理会计有关规划决策和业绩考核的方法大量应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模型及公式,仅仅靠会计人员手工计算不但成本高,也必然带来信息的滞后性。
难点五: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我国管理会计推广和使用不佳,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有很大关系,突出表现在:一是理论研究的兴趣不高,对已有的管理会计应用经验缺乏系统的总结和提高。尽管我国借鉴了西方管理会计的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许多比较成熟的做法,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发展,但总的来看,管理会计研究在我国明显不受重视。已有的管理会计的很多研究成果,也存在介绍性文章多,创新性少等问题。尤其是理论界对管理会计实践中已有的成功经验缺乏系统地研究和归纳总结,没有把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已严重影响到管理会计的普及和推广。二是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与系统应用。在管理会计实践中,企业领导人员由于各种体制原因根本不关注管理会计应用,或由于自身素质低,观念陈旧,只重视财务会计,而不重视管理会计。有些企业虽然也应用了一些管理会计的方法,但由于缺乏系统性,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作用也有限。三是缺乏协调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职业组织。由于没有管理会计的职业组织,致使理论界与实务界沟通的机会不多。理论界特别是高校的研究人员很难有机会深入到企业中开展调查研究,因而对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缺乏了解;实务界对学术界发表的科研成果往往感到理论性太强,与现实情况不符合。而在西方国家都设有专门的管理会计师职业组织,这些组织可以引导全社会的管理会计研究。因此,吸收有关力量组建职业组织,共同构建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操作规范,是我国管理会计领域的当务之急。
难点六:会计人才结构单一,人员素质难以胜任管理会计的要求。管理会计的综合性和专业性比较强,技术与方法复杂,会计人员只具备现代科学管理、数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求了解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在我国,会计人员的配置亦呈现出知识结构单一、技能素养差距大的非均衡特点,精通财务会计知识的人员占了大多数,而掌握管理学、社会学、技术经济、计算机、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则严重缺乏,这种人员配置状况已成为制约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关键因素。
难点七:管理会计缺乏重视外部环境的战略观念。外部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既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又可能成为企业经营的某种威胁。所以,管理会计应该指明企业所处的相对竞争地位,其提供的信息应该有助于企业进行竞争战略的调整,应该起到危机的预警作用。但传统的管理会计由于是以企业内部为视点,没有将企业内部的信息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从而无法提供企业战略所需的各种信息。例如,从市场份额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这种市场份额信息无疑会提高管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公司将这种有用的战略信息定期纳入其内部管理报告。而且,传统管理会计不能真正联系竞争对手来分析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因此,管理会计只有根据企业特点及所在行业的特点,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研究与判断环境变化对企业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提供相关的信息,并对可供采取的管理措施提出建议,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难点八:管理会计发育不成熟。管理会计的发育程度是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域地区)由于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管理会计无论在规模上,还是业务开展上都相对发达。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管理会计并不是一种自发的市场需要,而只是政府管制机构模仿国际惯例的一个附属物。对管理会计服务的需求基本上建立在政府强制的基础上,缺乏对管理会计信息普遍而有效的需求者。
难点九:管理会计的应用不能独立于财务会计。财务会计的信息应符合公认规范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法规的要求,这些会计规章要求人们采取“客观的、可验证的”程序,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中,不必精确计量已消耗的资源,而就单个产
品消耗的资源来说,每种产品的成本可能是不准确的,但就会计报表的准确而言,却必须是财务会计准则和公众所能接受的。从这一方面来说,就应保持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但是保持这两个系统的相互独立就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于是企业管理者进行内部管理时通常依据与外部财务报告来源相同的信息,传统管理会计变得完全依赖于财务会计,缺少诸如质量、可靠性、顾客的满意程度等一系列与企业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的指标,缺少对企业在竞争中的相对地位的分析,从而不能提供和分析与其竞争地位相关的成本、价格、现金流量以及资源需求等方面的会计信息。
难点十: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与探索不够。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管理会计学科的正确定位,而且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也有利于更新企业的管理理念。虽然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学科的分支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由于在其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重方法轻理论的现象突出,致使其至今尚未形成一套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我国对西方管理会计主要是进行翻译、介绍,结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建设成果还很少。任何一门学科是否具有完整严密的系统理论体系,是该学科能否独立成科并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该学科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推广运用的关键。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与探索不够突出表现在:一是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不完整。理论体系不完整表现在对象不清、目标不清、职能不清,理论体系缺乏明确的中心清晰的主线。
如长期以来,对管理会计基本问题争论不清,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基本假设、基本原则、管理会计对象等问题仍处在“百家争鸣”阶段,而这些恰恰是构成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二是学科体系不规范。学科体系不规范表现在学科内容包罗万象,主题不清。当前管理会计研究的领域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如战略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资本成本管理会计、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等等,新内容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三是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研究成果与管理会计的职能未能很好地结合,致使管理会计的研究系统性差,急功近利多。从目前管理会计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大多数研究只注重管理会计某一方面的研究,而将管理会计作为一个系统和一个整体来研究而形成的成果较少。相当一部分学者不能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或系统研究。四是在研究的方法上显得过于单一和陈旧。如果管理会计没有方法论上的创新,就很难有研究内容的拓展和更新。在学术界,管理会计研究的方法论一直滞后于管理会计现实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在:重视规范研究的方法,忽视实证研究方法;重视质的分析,忽视量的研究;习惯于静态描述,忽视动态分析。
上一篇: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管理会计的完善与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