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的原理及技巧
发布时间:2015-07-04 21:11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基础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净流量的一种动态会计报表。将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的正式会计报表,不仅是企业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的需要,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客观要求。1998年财政部推出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实施,在为报表使用者提供评价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的可靠信息方面,起到了较好作用,也使得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在具体编制中,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量之大和技术难度之高,则是人们所始料未及的。从实际运用情况来看,不论是在对准则理解,还是对实务的操作上,很多会计从业人员,在现金流量表的编辑方面都存在不少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现金流量表编制的质量。在人们对手工编制现金流量表倍感困难之时,借助计算机编制现金流量表就必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难度和工作强度。但是这更使一些现金流量表的的编制人员不去专心研究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原理,反而只依靠计算机系统的自动生成,使现金流量表的真实情况走了样。而只有正确地反映企业现金的净流量,才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正确的信息。
一、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基础
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具体地讲,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指从购买日起,3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较小的投资。
现金流量表有主表和附表,编制的方法,主表是用直接法,也就是直接根据每一个会计期间现金的流入和现金的流出,把每一笔发生的流入和流出归结到现金流量表的每个具体的项目中,这种方法是比较简单的,但工作量相对较大,而附表是主表的补充资料,编制的方法是用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点,计算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并且主附表编制的结果有以下几个关系式
1、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附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主表的净现金流量=附表的净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表编制的难点
目前多数资料都是说明用直接法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以及编制的难点解析,但对于更难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附表,研究的却颇少。笔者曾多年从事现金流量表编制及培训工作,在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人员培训的实践经验,发现大多数编制人员难于主附表平衡问题,尤其是用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财会人员最为苦恼之事,但准则与指南对此的规定与解释过于笼统,未详细阐述间接法原理,不利于财会人员深刻理解,在编制实务中造成许多误解和争议,使得多数财会人员不能彻底了解附表中的每一项目的含义。例如如何合理划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比如“财务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这几个损益项目,资产类“存货”、“经营性应收项目”、“待摊费用”和负债类“经营性应付项目”的这些附表项目的数据来源,部分财会人员生搬硬套,导致计算的结果与直接法不一致,而且很难查找原因。这些附表项目每一项不能正确理解,都会导致直接法与间接法计算结果不一致。
三、编制现金流量表附表的步骤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实践,感到编制现金流量表编制工作可分以下三步:
第一步: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净利润;
公式: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推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财务费用(仅仅是筹资、投资的利息支出部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损失-收益+投资损失-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
在上述公式中有的加上一些项目,也有的减去一些项目,其中加上这些项目的原因有
1、这些项目都是非经营活动的支出类项目
2、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减去了这些项目
3、现在需要把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净利润,所以要加上这些项目;
这里必须着重指出是财务费用这个项目,很多从业人员认为附表中财务费用的数据就是利润表上财务费用的数据,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在附表上财务费用这一项目的数据只是财务费用明细科目中反映的是筹资、投资的利息支出部分,其他数据均不在此反映。
减去上述公式中项目的原因有:
1、这些项目都是非经营活动的收入类项目
2、在计算净利润是地,已经加上这些项目
3、现在需要把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净利润,所以要减去这些项目
第二步:将经营活动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公式: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存货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的减少(减增加)+预提费用的增加(减减少)+经营性应付的增加(减减少)+递延税款的贷项(减增加)
以“+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为例,由“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表示加上以前未收回的现金,例如期初经营性应收账款800万元,期末经营性应收账款是500万元,说明收回以前经营性应收账款300万元现金。相反,就要减去,原因是期末经营性应收账款增加了,表明又增加了未收回的款项,但发性应收账款增加与营业收入有关,而营业收入又增加净利润,所以这些需要把这些没有真正收回的现金减去,符合现金流量表的原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式是建立在企业正常经济业务并且会计处理规范的前提之上,特别指出收入类科目发生全部记入贷方,费用成本类科目发生时全部计入借方。
在用间接法编制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只要是非经营性的就要剔除(加非经营性损失、费用,减非经营性收入)。2.只要是不增加或减少现金的要剔除(资产类的科目是用“期初-期末”,负债类的科目是用“期末-期初”)。3.有的虽然与损益无关,但属于经营性现金流量的要加上。4.有些经济事项涉及两个调节项月,注意不要重复调节或漏调。
为了更清楚的反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下面以表格的形式来说明现金流量表附表中每一项目的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现金流量表附表
附表项目 数据来源 取数类型 项目原理说明
净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补贴收入-所得税 收入类:贷方发生额
成本费用类:借方发生额 企业本会计期间产生的净利润
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借方发生额 加上这一项目原因是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核算是计入了营业外支出的明细科目中,而这些内容是投资活动产生的业务,但计算净利润时,是减去了营业外支出借方全部的发生额,我们计算附表的主要目的是要把净利润还原为经营活动的净利润。因为是投资活动使经营活动的净利润减少了,所以在这里需要加回来。
固定资产折旧 主营业务成本-折旧费
经营费用-折旧费
管理费用-折旧费 借方发生额 这些数据只能从损益类科目中取数,原因是真正影响净利润的指标
无形资产摊销
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借方发生额 同上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管理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借方发生额 同上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借方发生额 仅仅是筹资、投资的利息支出,不是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数据
处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营业处收入-处置固定资产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 收入贷方发生额,
支出借方发生额 加营业处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
减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
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损失
投资收益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加投资损失
减投资收益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 完成第一步骤
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 期初-期末 加:经营活动资产类科目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物资采购,原材料,物料用品,开发成本,低值易耗品,存货跌价准备,材料成本差异,燃料,包装物,材料成本差异,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代销商品款 余额方向在借方的:期初-期末
余额方向在贷方的:期末-期初 所有反映经营活动的都需要计算
经营性应收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收票据,应收国外账款,坏账准备,预付账款 期初-期末 这些项目必须是反映经营活动的内容,如果其下级明细科目中有反映非经营活动的,必须作相反的调整,即把此非经营活动明细科目“期末-期初”也计算在内
预提费用的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 期末-期初 减:经营活动中负债类科目的增加减减少
经营性应付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票据,应付账款,旅游结算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 期末¬-期初 这些项目更需要特别注意,下级科目有时往往反映是非经营活动的内容,需要把这些非经营活动明细科目的“期初-期末”也计算在内
递延税款的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 期初-期末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 完成第二步骤
一、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基础
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具体地讲,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指从购买日起,3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较小的投资。
现金流量表有主表和附表,编制的方法,主表是用直接法,也就是直接根据每一个会计期间现金的流入和现金的流出,把每一笔发生的流入和流出归结到现金流量表的每个具体的项目中,这种方法是比较简单的,但工作量相对较大,而附表是主表的补充资料,编制的方法是用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点,计算出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并且主附表编制的结果有以下几个关系式
1、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附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主表的净现金流量=附表的净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表编制的难点
目前多数资料都是说明用直接法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以及编制的难点解析,但对于更难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附表,研究的却颇少。笔者曾多年从事现金流量表编制及培训工作,在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人员培训的实践经验,发现大多数编制人员难于主附表平衡问题,尤其是用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财会人员最为苦恼之事,但准则与指南对此的规定与解释过于笼统,未详细阐述间接法原理,不利于财会人员深刻理解,在编制实务中造成许多误解和争议,使得多数财会人员不能彻底了解附表中的每一项目的含义。例如如何合理划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比如“财务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这几个损益项目,资产类“存货”、“经营性应收项目”、“待摊费用”和负债类“经营性应付项目”的这些附表项目的数据来源,部分财会人员生搬硬套,导致计算的结果与直接法不一致,而且很难查找原因。这些附表项目每一项不能正确理解,都会导致直接法与间接法计算结果不一致。
三、编制现金流量表附表的步骤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实践,感到编制现金流量表编制工作可分以下三步:
第一步: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净利润;
公式: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推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财务费用(仅仅是筹资、投资的利息支出部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损失-收益+投资损失-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
在上述公式中有的加上一些项目,也有的减去一些项目,其中加上这些项目的原因有
1、这些项目都是非经营活动的支出类项目
2、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减去了这些项目
3、现在需要把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净利润,所以要加上这些项目;
这里必须着重指出是财务费用这个项目,很多从业人员认为附表中财务费用的数据就是利润表上财务费用的数据,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在附表上财务费用这一项目的数据只是财务费用明细科目中反映的是筹资、投资的利息支出部分,其他数据均不在此反映。
减去上述公式中项目的原因有:
1、这些项目都是非经营活动的收入类项目
2、在计算净利润是地,已经加上这些项目
3、现在需要把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净利润,所以要减去这些项目
第二步:将经营活动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公式: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存货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的减少(减增加)+预提费用的增加(减减少)+经营性应付的增加(减减少)+递延税款的贷项(减增加)
以“+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为例,由“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表示加上以前未收回的现金,例如期初经营性应收账款800万元,期末经营性应收账款是500万元,说明收回以前经营性应收账款300万元现金。相反,就要减去,原因是期末经营性应收账款增加了,表明又增加了未收回的款项,但发性应收账款增加与营业收入有关,而营业收入又增加净利润,所以这些需要把这些没有真正收回的现金减去,符合现金流量表的原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式是建立在企业正常经济业务并且会计处理规范的前提之上,特别指出收入类科目发生全部记入贷方,费用成本类科目发生时全部计入借方。
在用间接法编制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只要是非经营性的就要剔除(加非经营性损失、费用,减非经营性收入)。2.只要是不增加或减少现金的要剔除(资产类的科目是用“期初-期末”,负债类的科目是用“期末-期初”)。3.有的虽然与损益无关,但属于经营性现金流量的要加上。4.有些经济事项涉及两个调节项月,注意不要重复调节或漏调。
为了更清楚的反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下面以表格的形式来说明现金流量表附表中每一项目的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
现金流量表附表
附表项目 数据来源 取数类型 项目原理说明
净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补贴收入-所得税 收入类:贷方发生额
成本费用类:借方发生额 企业本会计期间产生的净利润
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借方发生额 加上这一项目原因是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核算是计入了营业外支出的明细科目中,而这些内容是投资活动产生的业务,但计算净利润时,是减去了营业外支出借方全部的发生额,我们计算附表的主要目的是要把净利润还原为经营活动的净利润。因为是投资活动使经营活动的净利润减少了,所以在这里需要加回来。
固定资产折旧 主营业务成本-折旧费
经营费用-折旧费
管理费用-折旧费 借方发生额 这些数据只能从损益类科目中取数,原因是真正影响净利润的指标
无形资产摊销
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借方发生额 同上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管理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借方发生额 同上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借方发生额 仅仅是筹资、投资的利息支出,不是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数据
处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营业处收入-处置固定资产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 收入贷方发生额,
支出借方发生额 加营业处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
减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
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损失
投资收益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加投资损失
减投资收益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 完成第一步骤
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 期初-期末 加:经营活动资产类科目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物资采购,原材料,物料用品,开发成本,低值易耗品,存货跌价准备,材料成本差异,燃料,包装物,材料成本差异,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代销商品款 余额方向在借方的:期初-期末
余额方向在贷方的:期末-期初 所有反映经营活动的都需要计算
经营性应收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收票据,应收国外账款,坏账准备,预付账款 期初-期末 这些项目必须是反映经营活动的内容,如果其下级明细科目中有反映非经营活动的,必须作相反的调整,即把此非经营活动明细科目“期末-期初”也计算在内
预提费用的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 期末-期初 减:经营活动中负债类科目的增加减减少
经营性应付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票据,应付账款,旅游结算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 期末¬-期初 这些项目更需要特别注意,下级科目有时往往反映是非经营活动的内容,需要把这些非经营活动明细科目的“期初-期末”也计算在内
递延税款的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 期初-期末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 完成第二步骤
上一篇:某水务集团应收账款的管理初探
下一篇:浅谈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