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管理会计·锐调查

发布时间:2015-07-08 10:32

旺盛的需求了点燃了管理会计在中国的燎原星火。管理会计到底有多火热?会计人员对其的热情如何?在其黄金发展期到来之时,又有哪些冷思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步伐稳健、踏实前行?

管理会计在热浪中加速发展

流火七月,管理会计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浪。

近日,本报针对管理会计相关话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采访。从调查的情况看,管理会计的热浪让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他们反应不同却有着同样的热情。

七成会计人感受到管理会计升温

参与调查的七成会计人认为,他们已经明显感觉到了管理会计正在升温。企业的管理会计需求带动了会计人员对相关知识领域的关注和学习,而社会上相关媒体等机构的宣传也让会计人员嗅到了职业转型的契机。

而今年,更是被业界人士誉为中国管理会计“元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让越来越多的会计人了解到,发展管理会计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家工程。

这一次,作为我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财政部明确提出了我国管理会计的总目标:将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力争通过5年至10年左右的努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基本建成,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显著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显著繁荣,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明确的目标,让会计人的关注有了实实在在的动力。关注和学习管理会计的会计人越来越多,这也让管理会计培训市场反应热烈。

会计人更愿意在企业边干边学

调查显示,会计人对于学习管理会计知识的认同度很高。但对于学习的方式方法,大家的意见却各有不同。

我们为会计人员提供了4个选项,分别是:在企业里边干边学,最好有专家来现场指导;到专门的研究机构、院校集中学习、研讨;到国外或者其他企业单位去实地考察;考个资格证书,系统学习。

有五成以上的会计人选择了“在企业里边干边学,最好有专家来现场指导”,另有三成会计人选择“考个资格证书,系统学习”。

谈起资格认证,调查显示,九成左右的会计人认为国家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资格认证,会计人对国家设立相关资格认证的呼声渐高。

众所周知,在管理会计培训市场上,国内外的各种品牌机构众多,有些较为规范,有些也是鱼目混珠,本报提醒广大会计人员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一定要“擦亮眼”,选择正规机构参加学习培训。

会计人肯定管理会计优势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实践中一直都是个热门领域。尤其是在企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管理会计更是以其特有的优势备受企业青睐。

对于管理会计在企业的作用,会计人员投给“有助于企业预测市场前景;有助于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理清内部各部门间的责、权、利”选项的票数势均力敌。这也体现出了会计人员对于管理会计作用的肯定。

总会计师们抛出管理会计冷思考

在本次针对管理会计的调查中,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了企业财务负责人的意见。

经过访问调查,记者发现,财务负责人们对于管理会计的火热,似乎更愿意吹一些小凉风,为管理会计的健康发展增加了一些冷静的思考。

单独设立管理会计岗的比例不高

说起管理会计,人们往往会和降成本、提绩效等所谓与价值创造活动相关的“好事情”联系在一起。让人们以为传统的会计核算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管理会计的作用有被夸大的意味。

经过访问,记者发现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们对此却看得更平衡些。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朱晓强认为,课堂上教的管理会计方法并不是万能的,相反却是一些基础的方法,真正对企业有益的管理会计来自于企业的经营实践。而且,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实际上密不可分。

根据调查,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单独设立管理会计岗位的比例都不高。

据记者调查了解,目前,多数中央企业也没有单独设立管理会计岗位,但很多企业都开始尝试让财务人员同时具备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双重职能。

中化集团就是一家没有单独设立管理会计岗位的企业,但是其财务体系是按照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条线设的,前者是会计管理部,后者是分析评价部。

据介绍,其分析评价部是实施经营预算管理、监控运营动态及质量并对股份公司经营业绩进行内部分析评价的职能部门,是股份公司预算及评价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也没有设立单独的管理会计岗位,也是把参与管理、风险防范、价值创造等管理会计职能内化在所有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中。

“我认为,没有必要设立专职的管理会计,因为我们要求所有财务人员既是财务人员,又是管理者。”朱晓强表示。

相关理论有待在实践中延展

在2013年的中央企业财会职业技能大赛中,为数众多的中央企业把自己的管理会计实践案例拿出来展示分享,其中,有不少是关于业绩考核的案例。

众所周知,国家对于国有企业考核机制的变革,引发了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国有企业的密集实践和探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企业还创造性地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把考核的项目进行优化。

中纺集团总会计师曹兴武表示,为更好地反映经济增加值考核过程中资本的价值创造效率,中纺集团根据国资委经济增加值计算公式并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增设了“投入资本收益率“指标,创造性的将经济增加值的价值分析转化成为投入资本收益率的驱动因素分析,并以投入资本收益率指标的事前分解、事后分析作为价值分析的主导思路,将投入资本收益率逐级分解,充分挖掘影响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可控因素。

朱晓强也认为管理会计要体现价值,重要的是要与企业的实践结合。

他总结说,在建筑企业,管理会计主要的作用就是在过程控制中堵塞漏洞、节约成本,同时积极参与资本运作,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率与效益。此外,还要分析整合企业价值链条,挖掘材料采购和人员用工方面的规模效益,为企业创造价值。

显然,管理会计理论正在企业的实践和创新中不断走向完善。

人才缺口是企业隐忧

在调查中,总会计师们也表达了对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严重缺乏的担忧。

“传统会计人员要转型,必须要积极参与管理,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朱晓强表示。

根据此前的统计,国内企业超过85%的财务人士担任财务会计(核算会计)职位,他们80%以上的时间用于记录与核算,充当着“账房先生”的角色,大多数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师。

事实上,无论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界,管理会计人才缺乏的现状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强烈关注。

在此前召开的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要求3年至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师,这对于我国的管理会计人才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发展契机。

目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主要以高校教育为主,已有部分高校将管理会计列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另外,企业也逐渐开始重视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部分企业在在职培训中加入了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

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可喜的是,财政部已经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方式列出了“五步法”。

分别是:将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会计领军人才(后备)培养体系;推动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推动加强管理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

清大益讯: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会计新思路

“管理会计应帮助中小企业管理换挡、会计升级。”7月14日,清大益讯(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清大益讯”)董事长张驰轩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互联网与金融这两个现代要素的加速融合,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一系列金融工具和服务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带来了一场数据与信息的革命。中小企业逐渐意识到了财务数据的及时获取、分析规整已成为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

设置系统化的管理会计手段

张驰轩称,全面质量管理是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

当前,缺乏系统化的管理会计手段、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融资困难等诸多因素成为制约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帮助中小企业设置系统化的管理会计手段,是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为中小企业提供的第一个解决方案。”张驰轩表示,清大益讯作为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开拓者,专业提供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上市策略、挂牌辅导、数据研发、教育培训、管理软件、财务顾问、融资众筹、国际战略等服务。公司依托清华大学及校友会和众多清华EMBA股东背景,利用丰富的行业资源、市场经验以及专业的运营团队,为众多股交中心提供建设方案。同时,作为场外市场综合服务商,清大益讯以为中小微企业助力创新腾飞为己任,为众多中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化综合服务。

目前,清大益讯已辅导挂牌80余家企业。以华龙测试为例,通过清大益讯的前期辅导及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家2012年净利润仅100余万元的小企业在2013年5月成功挂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不到5个月就启动了定向增发,成功募集资金1210万元。

随着该企业成功挂牌及定向增发,华龙测试已经将清大益讯提供的专业金融软件OA应用到公司内部,进一步加速完善公司内部的管理。2013年,其净利润同比2012年增长近5倍,2014年在启动清大ERP和清大全员培训的基础上更上一步,预计利润将达到近2000万元,吹响了向主板市场进军的嘹亮号。

互联网金融模式正在颠覆着传统金融行业,越来越多的金融业务在互联网上得到传播和普及。现在,清大益讯也将着力于互联网金融领域,公司正通过已建立的清大众筹平台,将各类股权众筹、债权众筹及众筹转让项目通过互联网推向全世界。例如茂霖高科通过项目传播与宣传短短3天之内就筹措了500万元资金。“互联网众筹模式将是企业融资的新方向。”张驰轩认为,“这也是我们今后重点推广的新业务及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举措,同时也是中小投资者了解融资方案的新渠道。”

解决中小型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战略管理会计中,企业是主体,“信息”是客体。“解决中小型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清大益讯为中小企业提供的第二个解决方案。”张驰轩表示,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存在已久,而在融资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投资者和融资者的经济利益遭受不同程度的风险。

清大益讯目前已建立了中国场外数库指数。由清大数库研究院结合各场外市场的数据监测,利用独特的市场分析和研究模型精确化形成可读化的指数,量化场外市场的发展,为投资者和挂牌企业搭建起了了解桥梁。

对于投资者来说,通过了解场外数库提供的场外指数信息了解市场,进而熟悉行业概况以及寻找、筛选适合投资的目标企业;对于企业本身来说,通过清大益讯提供的场外数库的企业信息披露资料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盈利能力、负债偿还能力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凭借建立在场外数库基础上的场外数据研究等一系列信息指标及推荐指导,未来场外交易市场信息不对的问题将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同时市场的投资能力和融资效率将获得质的提高。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这不仅为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广阔的前景,更对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截至目前,通过清大益讯辅导后成功挂牌的80余家企业中,成功融资的企业除了之前提到的华龙测试,还有中国养老第一股盛泉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在2013年5月成功挂牌。6个月后开启定向增资,成功募集资金9900万人民币。此外,中国基因检测的开创者海南主健通过挂牌后利润增长近10倍,通过二级市场股份交易系统股价达到了近30元每股并以此为基准从银行取得了数倍于净资产的数千万贷款,为企业的飞跃发展注入了血液。

诸如注册在上海自贸区内的“清大益讯股权”这样的场外基金正开拓着基金新渠道发展的新领域。清大益讯在短短的一年里不仅成功帮助中国场外市场各类企业完成筹资3亿多元的并购重组和投融资管理业务,还专注于场外市场的投融资基金,在为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的同时,也拓宽了挂牌企业再融资的渠道。“这也是我们为中小企业提供的第三个解决方案。”张弛轩称。

上一篇:恢复国债期货市场的管理体制研究

下一篇:外汇管理体制下跨国公司的几个财务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