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1. 企业财务风险及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内部、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使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目标而形成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是企业实际财务状况与财务目标发生负面偏离的可能性。财务风险作为一种危机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要求企业的经营者、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经常进行财务分析,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并进行及时、正确的财务风险决策。
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则是在既定财务目标下,根据风险的成因、特性,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防范风险,将其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管理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理财活动正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在进行投资、筹资、对外担保等理财活动中,在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风险无处不在,它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获利能力。有一些风险对企业来说,甚至可以带来致命的打击,必须尽早加以防范和控制。
2. 企业会计管理中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
2.1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不准
大多数企业往往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而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创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不仅股东要承担风险,而且债权人、职工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多个利益集团有关,只强调某一利益集团的利益而置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于不顾是不符合现代企业实际的,这只会加剧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2.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企业高层领导人坚守自盗。企业应收账款催收不力,应收账款周期过长,资金长期被占用。成本控制和核算不到位,盲目扩大生产,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产品大量积压,使营运资金周转不畅,使生产和销售脱节,从而引发财务风险。比如现在有一种经营方式叫负债经营。负债经营使一些企业借鸡生蛋,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成功。但债务规模过大也会带来风险。一旦企业生产经营出现较大失误,投入资金不能及时回收,无力到期偿债,企业就可能倒闭。
2.3企业财务信息失真
企业成本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乱计成本。不区分经营性支出和非经营性支出,将一些不能列入成本的非经营性支出如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等直接列入生产成本,从而严重违反有关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使成本增大,利润减少。第二,不区分成本核算对象,乱计成本。企业没有划清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成本界限,使各成本核算对象归集的成本不实。第三,不区分会计期间,乱计成本。企业没有划清本期与非本期成本之间的界限,没有严格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处理有关成本项目,使本期成本不实。第四,由于内部核算、管理制度上的欠缺、不完善使成本失真。
2.4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追求多元化经营模式,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减轻企业经营风险,这本无可厚非,然而,现实却让人们看到多元化经营使一些行业的“单项冠军”发生财务危机甚至濒临破产。究其原因,往往是简单地移植或采用原有的经验,孰不知不同的行业除了技术形态存在差异外,在财务管理上也存在巨大的不同,如盈利模式和销售方式的差别丝毫不逊于产业特点。一套班子,如果没有及时更换决策理念,万一投资失败,血本无归,并会产生连锁效应,造成更严重的财务风险。
3. 控制企业会计管理风险的具体对策
3.1明确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将转向“博弈平衡”的综合管理目标。
同时,还要建立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为基础的盈利能力、长期偿还能力、营运能力、发展潜力等为主要指标的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要远离财务风险,首先应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加快总资产的周转速度,提高主营收入。并研究以上财务指标对企业发展的重要程度,结合管理层的意见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
3.2加强财务控制,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 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系列管理方式,包括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会计、审计诸方面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财务管理的重点应由资金管理转向财务会计监督,进而转向以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为主形成的控制系统。通过对经济活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促使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3.3改进企业财务报告,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企业外部相关利益主体了解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重要途径。如果企业向外披露了不真实的会计信息,虽然暂时可能使得外部相关利益主体作出有利于企业的决定,但一旦企业获得了自身发展不需要的资金或是无法承担还债义务的借款,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使企业或是盲目投资,或是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这些都将加大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相反,如果企业能够对外披露真实的会计信息,则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财务环境,使企业的财务活动在平稳的状态下进行,减少财务风险。
3.4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正确防范财务风险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尚处于较低水平,财务管理无法从大局上对企业经营状况予以把握。企业要想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做到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效率,必须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
总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财务风险不可避免。加强和健全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的良性化运作,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深化企业改革,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优化我国的投资环境,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我国会计的现代化水平。
上一篇:浅谈企业管理会计的作用及强化对策
下一篇: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