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跨越战略决策的陷阱

发布时间:2015-07-22 10:57
  企业老板的经营理念对于企业战略形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二十世纪的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有着这么一段话,“造成一些政策未被采纳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即得利益,而在于决策者成为观念的奴隶,不知道还有其他更好的政策”。而在公司的日常经营当中,公司战略的失败大多起源于经营者错误的观念和想法,导致企业越做越难,离成功越来越远。

  早以形成的刻板印象先入为主

  我们常常说,“前人的相信,今人的迷信”,很多企业的老板在制订企业的经营战略的时候,往往会依靠过去的经验,从一开始就会有某些先入为主的看法。在公司的战略规划中常见的刻板印象包括:

  ◆水平多元化一定能够带来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

  ◆垂直多元化或者同心圆式多元化最能发挥范围经济(economicsofscope)

  ◆复合式多元化可以说是减低企业风险最“浪漫”的想法。光是想象一个跨衣、食、住、行、育、乐的企业王国(杂货铺式集团),就会让许多老板兴奋不已。

  多元化是一般民营企业在有了一定的发展后都喜欢采用的战略,他们往往认为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在短期内扩大企业规模或者有着某种特殊的目的(例如为了激励管理人员)。但是他们忘记了他们涉足的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行业,基本上没有经验、人才和社会关系,只拥有一定的资金。而把资金投入一个未知的黑洞,对市场变化估计不足、仍停留在成功经验的简单复制上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带来财务危机。因此,时髦的“多元化”的做法很可能成为成功企业家的“滑铁卢”。

  多元化投资的表面特征是集团化、国际化、产业化,但是在实践中,除少数公司按即定方针实现了意图外,大部分民营企业则一改初衷,走向外延式扩张的集团化道路,以寻求规模发展来掩盖各种矛盾(例如由于企业老板的权力与信息的集中,在企业内部无法给予外部经理人员足够职位激励的情况下,就通过外部扩张的方法来实现),这就为后来企业的衰败埋下了致命的隐患。因此在当前,民营企业进行企业多元化投资的时候,结果往往是得小于失,不仅如此,而且还分散了企业老板管理原企业的精力。他们不想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却发现自己没有力气举起几个篮子。

  美国企业从传统上就很注重规模、范围经济。但是他们在八十年代也开始认识到“大而不当”的害处,纷纷走上“少元化”——“市场集聚”(corporatefocus)之路,企业再造的观点也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才提出来的。

  管理者的控制幻觉和类比推断

  有控制幻觉和类比推断的经营者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控制企业、把握市场的能力或者过分强调自己过去成功经验的重要性,有两种企业管理者容易有这样的行为:

  一种是由于在自己的管理下,企业持续成功,并且没有尝试大失败的企业家,如果再加上媒体的吹捧,他们往往会自以为是,洋洋得意,认为管理一通百通,成功的经验可以无限复制;另外一种是未曾尝过愁滋味的第二代企业家,他们往往认为成功是理所当然的。这些管理者的外在的表现就是:贸然踏入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兼并病入膏肓的企业,自认为必能百战百胜,或者能起死回生。

  这样的企业家们很多可能并没有什么很高的学历,但大多数具有销售或技术的背景,或者对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了如指掌。他们可能比下属更有智慧或者更有敏锐的直觉。典型的企业家更像整天忙碌的“办事员”而不是管理者。虽然他们阅读了目前管理方面的畅销书,但是他们可能并没有什么书本上的系统管理知识,他们一般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做事,不喜欢被约束,不喜欢细致的计划和预算。要对他们讲规范化管理,他们心里可能觉得空洞、不切实际,并且会说,“我以前这么做不也挺好吗,为什么现在要改变呢?”

  光凭直觉根本不足以做决策。在当前的企业战略决策中很常见的就是“跟风”现象。很多老板的经营战略所依靠的只是过去的经验——“我们过去也不就是这么做的?”;他们的依据仅仅是市场足够大——“市场这么大,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做呢”或者由于企业小,为了省钱不舍得找人去做市场调查和评估——“别人都做的这么好,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但是仅依靠这些现象,看不到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看不到企业之间不同的竞争优势,而贸然进行多元化投资,只会踏入企业决策的陷阱,一败涂地。

  解决之道——从“游击队”向“正规军”的转变

  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就在企业老板自己的身上,在此正本清源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其它的变革。“为了让别人改变,自己首先必须发生改变”。而企业老板的转变,也就意味着他们要重新进行组织权力的分配,重新的认识自己与别人:

  从企业老板的角度来说,他们必须改变思考的方式。老板首先要从个人心理上发生转变,束缚个人的控制欲。正确的了解自己。摒弃过去的观点,重新看待不断变化的市场与环境。其次,老板必须改变对风险与变革的态度。在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中,一般只应当承担可以预期的风险。并且必须有计划的对待企业的再投资和多元化扩张。

  从企业的组织机制来看,也必须发生改变——权力必须要分散而且要得到制约。这就意味着企业要从一种。管理和运行系统都不正规的“游击队”;阶段向重视并强调管理的“正规军”阶段转变。企业要有正规的、有计划的组织控制系统。因此必须调整企业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分工,严格执行层级管理。要有专门的部门与机构来评价再投资或多元化扩张的可行性。企业要有一系列正式的战略计划系统。—包括公司的战略规划系统、日常的经营计划系统以及应急计划系统,这样的战略计划系统可以由外部的管理专家来制定。但是,企业内部相关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定要完全参与战略计划的制定,而且要明确规定计划的执行时间、执行部门以及执行程序。

  从企业的战略决策方面来看,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是可以搞多元化的:企业所在的行业已是“夕阳产业”,将逐渐为时代所淘汰(如烟草业);企业所在的行业进入大批竞争者,主要产品将严重过剩,行业利润变的极为微薄甚至无利可图;企业具有开拓新产业的足够资金实力和人才储备;目前所在的产业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很成熟、很稳定;企业的管理到位,企业决策者有足够的精力从事新产业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因此,企业应该自觉的从创业成功中培育开发自身的核心能力,并在多元化过程中开辟相关领域,把握拓展的节奏,这才是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所必须充分注意的。

上一篇: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下一篇:推行企业责任会计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