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控制问题研究
马克思关于簿记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的论断,说明了反映和控制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反映职能发挥的比较好,而控制职能则处于讲的少、做的更少的状态。在信息技术向经济管理领域快速渗透的今天,一方面,会计的反映职能已为计算机取代,可以说,信息技术环境解放了会计人员的双手,使他们有精力、有条件去关注、履行会计原本就有的职能,即会计控制。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工作的重心从经营成果的反映,向经营过程的控制转移创造了技术条件。
会计控制是指以保护资产安全、防范舞弊行为,以及保障会计报告真实完整为目的的控制系统,是与多种管理控制手段结合,运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类活动上的控制,其目的在于提高经营活动投人产出的效率,并由此提高企业价值。会计控制的范围很广泛,具体来说,其控制内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实施会计控制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对会计控制提出了严峻挑战。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给会计控制带来了新难题,为一些人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提供了条件。由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比手工操作下隐蔽性高、防范困难,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控制和自控能力就十分必要。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在信息技术应用程序中,增加会计控制功能,并按此思路来进行设计和开发,从而使会计反映和控制两大职能平衡发展。
1.信息技术环境对会计控制的影响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取得蓬勃发展,企业管理从传统管理转向信息化管理。这种变革,一方面对传统会计控制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会计控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并推动着会计控制理论和实践向纵深发展。信息技术的深人应用,必将对会计控制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由于工具、载体、账务处理、会计组织等发生了根本变化,会计控制也由人工控制变为人和计算机共同控制,使得会计控制更为复杂,要求更加严密。电算化会计信息控制,除计算机本身的一般控制外,主要是指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控制。输入控制是指对数据采集和系统输入的控制,由于目前数据的采集和输入必须有人参与,而数据输人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处理和输出的结果,因而对电算化会计的输入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不是一个单项的信息系统,而是ERP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ERP的核心。所以,会计信息系统不是专门作为一个系统开发的,而是与企业的生产、销售、人事、管理等子系统之间紧密结合,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以“供需平衡”为目的,以计划为中心思想,并将各管理职能紧密集成。ERP系统的原理就是将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共享,达到最佳的企业运作状态。同时,会计系统又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及成本会计三者于一体,体现了计划、控制、预测和决策的思想。会计子系统向有关的信息使用者传递了需要的信息,为会计实时控制理论出现提供了可能,同时也要求传统会计控制理论适应管理方式的改变,发展为实时控制。
再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由于ERP对会计控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会计控制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在传统会计环境下,一方面使得会计流程远离业务流程:信息采集是在经济业务活动发生之后进行的,不仅没有在业务发生时实时采集,而且采集的信息仅仅是对会计账表有用的信息;信息加工远离业务活动,财务人员在加工信息时,仅仅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排序、汇总、过账,而很少考虑会计信息和业务活动的关联性;财务报告并非直接可用,必须经过若干后台加工后,才能提交到使用者手中。传统会计流程不能适应现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严重影响了信息的质量,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用性和实时性正在逐步失去其真正的价值。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会计流程必须更新,会计控制应包含对企业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控制,并涵盖企业经济活动从起点到终点的全方位的控制。
会计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会计控制系统要想有效发挥其在企业经营活万方数据动过程中的控制作用,必须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子系统充分集成。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控制,完成从在传统会计控制向会计实时控制的飞跃。
2.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控制的内容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控制系统是由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是针对企业价值运动而建立的开放型监控体系。为此,在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必须大力开发会计控制的功能,扩展数据库,建立以多种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为主的方法库和模型库。在进行会计控制功能的开发时,会计人员应熟悉业务,对市场和国家政策了如指掌,清楚控制点,系统控制什么、用什么会计方法控制和怎样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现代企业可以看作是各种职能、各种业务处理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集合体,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和目标的系统。为保证系统的配合和协调,保证企业经营方针和系统最优化目标的实现,需要采用一系列会计方法,通过计划、预算、内部控制、分析、稽核、报告等手段,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控制。一般而言,会计控制具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本身的控制;另一方面是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和过程的控制。
2.1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本身的控制
控制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必须使其符合会计准则和各种会计法规的要求,保证会计信息能真实、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保障各利用会计信息所进行的判断和决策不被误导,即,我们所说的“对会计工作本身的控制”。在实施这一控制时,所设计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应具有防护性能和自动补偿性功能,即,会计信息在输入、处理、输出过程中,均有相应的事先控制予以检查。同时,一旦发现某一处理环节有误,应有相应的补救措施予以纠正。信息技术环境下,对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的关键,一是就会计控制的要求,即确定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点;二是确定计算机硬件设备、开发工具及应用程序是否能达到会计控制的要求。会计工作制度体系和配套措施,是维护与保持会计控制系统稳定、髙效运转的有力保证。企业会计控制系统结构图见图1。
2.2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和过程的控制
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和过程的会计控制系统,由预算控制系统、业务控制系统和评价控制系统等组成。其中,业务控制系统又由货币资金控制系统、实物资产控制系统、对外投资控制系统、工程项目控制系统、采购与付款控制系统、筹资控制系统、销售与收款控制系统、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和担保控制系统等9个子系统构成。其运行程序为:预算控制系统编制预算目标和标准,将其传达给业务控制系统;业务控制系统根据目标,确定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措施,并进行严格的内部会计控制;评价控制系统结合会计控制目标,对以上两个过程的控制情况进行评价检验,并将评估报告反馈给系统,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系统将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再重新作用于整个系统,以实现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和过程的实时控制,实时控制的内容包括:日常业务处理中的审批、审核等合规性控制;责任会计、全面经济核算、存货控制、预算控制、标准成本控制等从体制到具体业务内容的效益性控制。这类控制有如下特点:有明确的控制标准,针对控制标准进行比较、评判,及时剔除不合法、不经济的行为因素,及时修正;具有广泛的业务规范。利用信息技术将会计流程、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使会计流程嵌人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实时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然后将会计实时控制的方法,主要是预算控制、标准成本控制、责任会计控制等先进的会计控制方法,嵌人会计信息系统,变会计的事后核算为事中控制,适时控制为实时控制,充分发挥会计实时控制的力度和质量,以实现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确保价值增值的目标。企业的所有资源简要地说,包括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ERP也就是对这三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利用现代企业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监控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此外,会计控制系统是一个反馈控制过程,反馈控制是会计控制中运用最为广泛,而且十分有效的方法。预算控制系统和业务控制系统就是操作过程,通过评价控制系统对其进行监测计量,然后同控制目标进行对比,将比较结果反馈给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并进行相应调节。反馈控制是面向未来的控制,以基本会计信息及分析、预测信息为中介,通过一系列的信息分析与处理规范和控制未来决策与行为。反馈控制包括内部反馈控制和外部反馈控制两部分。内部反馈控制是包括股东、投资者、债权人、管理机关等多方面参与的涉及单位及社会未来效益的控制。这类问题往往缺乏对其信息质量的深人考察和研究,问题自然也最多,然而毫无疑问,这一方面必然成为今后会计发展的一个最具挑战性的关键领域。整个系统运行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3结语
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使会计控制的范围从财务领域延伸到了经营管理领域。会计控制系统功能对未来会计发展有深刻的影响。首先,企业要适应会计控制的要求,建立全新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体系,会计的基本功能是控制,一切会计理论和实务,都应该从控制的要求出发去规划。其次,会计不应该只是一个以事后反映为主的记录系统,也不会是一个规则的分析、预测系统,社会复杂多变的性质,必然要求会计系统适应控制的要求,具有快速反应和灵活的特性。因此,建立完善的会计控制体系,在会计工作组织上,吸收预算会计、责任会计和全面经济核算的合理成分,从控制的目的出发,紧密结合各职能部门和总体控制的需要,建立完善的会计控制体系,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体现出实时控制与反馈控制并重的特点。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采用灵活的宏观控制形式,大力简化制度规范,突出会计控制的质量特征,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及时性和有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