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帐款投资的机会成本探讨
应收帐款管理是财务管理中流动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商业竞争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赊销是其中的手段之一。企业提供了商业信用,一般会增加销售收入,但同时会增加应收帐款投资的机会成本、坏帐损失和收帐费用;如果提供现金折扣,还会发生折扣损失。企业在改变销售政策或是在几种政策中作出选择时,要权衡增加的收益和相关的成本,作出正确的决策。
赊销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企业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现金折扣等。下文就应收帐款机会成本及其相关的信用期间资金成本等作些探讨和计算。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简言之,就是将一定的资源(包括时间、资本、智力等)使用在某一个机会上而放弃其他机会所引起的成本。它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但它是我们在决策中必须考虑的成本。应收帐款的机会成本是企业投在应收帐款上的资金按市场利率或投资者要求的最低报酬率所计算的利息(一般指年利息),有的文献也称之为应收帐款的应计利息或资金成本。现用1999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中的例子,说明如下:
[例]某公司现在采用30天按发票金额付款的信用政策,拟将信用期放宽至60天,仍按发票金额付款,即不给折扣,该公司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5%,其他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教材中作出如下分析:应收帐款应计利息的计算公式为: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金成本率。本例变动成本率为80%。因此改变政策后,应收帐款应计利息增加=[(600,000/360)×60-(500,000/360)× 30]×80%×15%=7,000(元)
笔者认为,教材中应计利息增加的计算,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似不正确。分析如下:
在放宽信用期后,应收帐款应收利息的增量即机会成本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与增加销售收入有关的应收帐款应计利息。在例子中,销售收入增加100,000(60,000-500,00O元,应收帐款的回收期为60天,所以与增加的销售收入相关的应收帐款增量为16,666.67元(100,000/360×60)。对于该部分应收帐款,公司增加的投资仅为其变动部分(例中已假设固定成本不因其扩大销售而改变)。因此,该部分应收帐款投资的机会成本按公式计算应为2000(16,666.67×80%×15%)元。
第二部分增加的应收帐款应计利息不与销售收入的增加直接相关,而与应收帐款的回收期延长相关。原来的那部分销售收入,即500,000元,在信用期为30天时,公司的应收帐款水平为41,666.67元(500,000/360×30);信用期延长后,公司应收帐款水平增为83,333.33(500,000/360×60)元。也就是由于应收帐款信用期延长,导致公司的应收帐款水平增加41,666.66(83,33.33-41,666.67)元。对于这部分应收帐款增加的应计利息应按41,666.66元的全部计算,不仅是其中的变动部分。因为,如果公司不改变信用期,这41,666.66元却可以更早地收回,而现在却要延期收回。所以,这部分应收帐款投资的机会成本为6,250(4,666.66×15%)元,不是5,000(41,666.66×15%×80%)元。
综上所述,应收帐款应计利息也即机会成本的增加为8,250(2,000+6,250)元,不是教材中的7,000元。教材中将改变信用期前销售收入相关的机会成本仅看成与其变动部分有关,没有将其全部成本,包括变动和固定部分,作为这部分应收帐款的资金成本,从而导致企业少计应收帐款的机会成本。这对于有大量应收帐款的企业,在分析应收帐款成本时,影响是比较大的。反之,若把所有的变动部分和固定部分都作为应收帐款的机会成本也是错误的。因为固定成本不变,用以计算因销售增加而增加的应收帐款(即上述第一部分应收帐款增量)的机会成本,其基数仅为变动部分,如将固定部分也计入,会导致企业多计应收帐款的机会成本。
据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应收帐款因信用期改变而导致收入与成本的增加,归纳如下:
(1)与增加的销售收入相关的应收帐款增量=赠加的收入/360)×回收期=16,666.67元。
(2)上项的应收帐款投资=(1)×变动成本率=3,333.33元。
(3)改变政策前原销售收入的应收帐款水平=原收入/360)×原回收期=41,666.67元。
(4)改变政策后原销售收入相关的现有应收帐款水平=(原收入/360)×现回收期=83333.33元。
(5)原销售收入相关的应收帐款水平增量=(4)-(3)=41,666.66元。
(6)应收帐款总的增量=(2)+(5)=55,000元。
(7)增加的机会成本=(6)×15%=8,250元。
正确地计算应收帐款的机会成本,对于应收帐(成本的分析和及时收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唐斌斌
上一篇:“会计魔术”靠什么来进行利润调节
下一篇:对我国会计监督现状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