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中国特色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断想
发布时间:2015-08-24 15:18
研究中国特色的会计问题离不开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本文从对近一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活中发生的有关事项的研究和思考中得出了对会计的中国特色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几点看法。 (一) 1、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是中国会计学会提出的会计理论研究的目标。中国会计学会“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专业委员会继1999年12月在长沙召开第一次研讨会后,又于2000年末召开第二次研讨会。迄今为止,对于中国会计是否存在本国特色,以及是否存在“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等相关问题,仍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赞成,有人怀疑。不少人认为,不应当将中国会计落后的东西视为中国特色。也有人认为,中国只要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即可。 2、距第6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发表15年之后,经过反复研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0年2月11日发布了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ofFianncialAccountingConceptsNo.7,SFAC7)《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UsingCashFlowInformationandPresentValueinAccontingMeasurements)。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自1998年4月把“折现”(Discounting)改称“现值”(PresentValue)项目列入其工作计划,经过两年多的研究,预计将在近期发布现值问题大纲(IssuesPaper)。 在我国目前已发布的10个具体会计准则中至少有6个涉及现金流量及其现值问题。但我国准则讲解中均明确规定暂不采用现值。 3、2000年6月21日,朱镕基总理以国务院287号令的形式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该条例于2001年1月1日实施。它系统地规范了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编制、对外提供、法律责任等重大方面。作为《会计法》的配套法规,与《会计法》一样,该条例的宗旨仍在于提高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其发布和实施被誉为“提高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信息质量的重大举措”。其中,为了达到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目的,条例着重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中六个会计要素的定义,强调了“未来经济利益可能流入(出)企业”这一资产(负债)的基本特征在资产(负债)定义中的重要性。 4、2000年10月9日至11日,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会议强调,制定并顺利实现“十五”计划各项目标,必须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二) 1、中国会计肯定是有特色的,而且这种特色将永远存在。因为各国会计的特色是由其环境的特色决定的;各国会计环境不同,而且永远也不会完全相同。但各国环境也是会变化的,所以各国会计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色。特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一个阶段可称之为特色的东西在其他阶段可能就不再是特色。各国环境永远不会完全相同,但可能在某些方面(例如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也就是说,各国会计的特色会相对越来越少,但永远不会完全消失。 2、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必须强调用快速发展的眼光。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应该站在宏观而不是微观层次上进行审视,应从社会整体而不是从具体方法进行考察”(刘玉廷,2000),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这样看到的只是截至目前的中国的会计特色(如政府行为的绝对影响),看不到哪怕是不远的将来的中国的会计特色(比如:市场行为影响的不断扩大,政府行为影响的不断缩小),这是不利于指导中国会计的发展的,也不是我们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初衷。因此,我们还必须用快速发展的眼光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在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今天更是如此。因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面对国内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无疑也是我们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和其他会计问题的指导性文件。快速的发展必将导致快速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而这也意味着现值(公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计量在我国实施的大环境将很快具备。作为会计理论界,目前的任务就是以快速发展的甚至是跨越式的思维来思考中国的会计问题,既要总结过去和现在(这是必要的),更要看到将来。也就是说,快速发展还意味着研究的前瞻性,只有这样,理论才能指导实践而不至于拖实践的后腿。虽然前瞻性与先进性不是同一概念,但也并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概念。只要我们研究的前瞻性是适应形势的快速发展需要的,是适应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的,这样的前瞻性就可以同时也具备先进性。其次,我们也可以从微观层次上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这至少可以成为一种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的方法。因为即使同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许多具体方法上也是千差万别的。否则,国际(别)会计的研究就少了“半壁江山”,“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也将名不副实。作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今后5到10年内,应该在注重中国实际的前提下,把发展作为主题,把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作为根本出发点。 3、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的一种表现)与相关性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要只强调一个而忽略另一个。的确,有的会计信息更具真实性特征(如资产的历史成本),有的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特征(如资产的现行成本);有的会计信息表面上更具真实性特征而实际上更具相关性特征(如按我国上述新条例核算的资产金额),有的会计信息表面上更具相关性特征而实际上更具真实性特征(如现值和公允价值)。国务院颁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宗旨是为了提高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为此,条例重新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中六个会计要素的定义并规范了财务会计报告的提供对象。虽然该条例表面上没有着重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从其字里行间仍可看出,它主要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已被淘汰或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是一种现在时空意义上的物质真实,但因不能带来“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因而不是一种未来时空意义上的经济真实。从资产中剔除掉这样的设备,使得会计信息同时具有了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即具有了相关性。它是通过提供相关性来提高真实性。没有现值,明天到期的$1000现金流量和10年后到期的$1000现金流量看起来不存在物质差异,但它们存在经济差异。现值计量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反映一组未来现金流量之间的经济差异以便为经济决策提供更相关的信息。表面上,现值计量是为了追求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实际上,它首先是为了追求会计信息的经济真实性。它是通过提供真实性来提高相关性。所以,我们不要给人造成我们只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的误解,我们实际上是完全可以双赢的。我们认为,包括修订会计要素定义在内的重大举措只不过是亟待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开始;为了尽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结果理性(更具可靠性和相关性),必须尽量实现会计信息的程序理性,即尽量消除由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准则所决定的产生会计信息的程序中的非理性。这里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在适当的时候取消会计准则中与公允价值计量目标相冲突的对现值计量的禁令,等等。有人可能认为,现值计量复杂、主观性很强,因为要估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折现率,而修订前后的资产定义在实际计量的复杂程度和主观性方面变化不大。实际上,修订后的资产等定义也加上了主观判断,不仅要预计有无本来经济利益(未来现金流量)的流入或流出(确认),而且往往还要估计其具体金额(计量)及其现值。它同样涉及职业判断,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出现从另一个角度提升了现值概念的重要性及其在我国运用的可能性,只是许多人现在还意识不到这一点。 上一篇: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与启示 热门论文热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