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5-07-04 10:03
[摘要] 面对社会接连出现的会计失信案件,会计诚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提供诚信、可靠的会计信息成为我们研究的焦点。本文试从影响会计诚信的因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挽救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 会计信息 会计诚信 探索
会计信息是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之下,真实、公允地反映一个会计主体经营活动的财务资料。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的根本保障。一个会计主体其从经营活动开始到会计的核算、反映,到cpa的审计,到公司董事会的对外公布。在会计信息的形成、传输的流水线上,每一个角色都对会计信息的反映承担着各自的责任。目前国际、国内会计工作中,虚假、歪曲的会计信息已让社会公众触目惊心。2002年10月据美国审计总署(gao)的研究报告显示:1997年1月到2002年6月因财务舞弊或不规范会计问题而重编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约占全部上市公司10%,且呈上升趋势;2002年舞弊给美国造成经济损失约6000亿美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国家会计学院2002年调查结果显示69.85%人认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不可信。一场会计职业道德的诚信危机已袭卷到与会计相关的各个行业。本文试从影响会计诚信的因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挽救途径方面进行探索。
一、造成会计信息诚信度降低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的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信息的前提
一般来讲会计信息的制造者都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由于多数不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WWW.lw881.com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可依主观意愿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二)、利益驱动的低成本使会计诚信受到严厉的挑战
目前,我国对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从而削弱了法律效力。由于经济处罚必须由股东权益来支付,也就是由投资者为公司的造假“埋单”,很少追究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个人责任。对造假者来说惩处的不到位即造假成本的低廉,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不惜牺牲股东利益,冲破道德底线进行造假。
(三)、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诚信度低的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有:1、企业改制的不彻底。目前的国有股仍占绝对控股地位,“一股独大”现象严重,零星“散户”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对大股东形成约束。2、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表现为缺乏必要的机制来约束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以维护股东的利益。过分突出董事长的地位和作用,削弱董事会的集体权利等。
(四)、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造成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当企业的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企业利益,通过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单位领导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其实这种内部审计机构,往往不能被企业真正所接纳,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同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会计规范体系也不完善,而企业又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即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报酬,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在许多情况下,各方利益经常发生冲突。投资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的微观利益,政府则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国家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造假的产生。而我们国家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助涨了造假的气焰。由于社会审计监督和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等法律监督机制尚未完备和充分发挥作用,使得会计人员常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二、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中,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公司董事会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并负有怎样的会计诚信义务:
(一)会计人员的诚信
会计人员应立足于本职工作,操守为重,坚守准则。同时,应做到财务工作的合法、合理性,账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按时编制财务报表,及时、真实、客观的反映会计信息。但是,从会计人员手中出来的会计信息却是失真的主要表现。会计人员就是这信息的操纵者吗?肯定的回答是令人质疑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做假
这主要是受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处于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密切相关。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因为这种从属性往往不以会计人员的主观愿望为转移,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调查显示,当前普遍发生的做假问题,大部分会计人员是没有主观故意的,如果他们没有接到授意、指使、强令,那么自己是不会主动造假的。虽然也有些会计人员因缺欠职业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人所造成的。如国内闻名的“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等,都是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和策划下造假的。这些曾号称是中国绩优股的企业,竟然统统是造假大王。这些案例从表面上看是会计人员不良职业道德的表现,其实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
2、政府管理部门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位和缺位。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地下达经济增长指标,或者国有企业扭亏任务,或其他任务,逼着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
3、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私欲不断膨胀,削弱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部分会计人员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不顾一切地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最终以身试法,甚至走向断头台。
4、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
有的会计人员墨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同时,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他们既谈不上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了。
从一起起令人瞠目结舌的造假案件中,不难发现,巨额的会计造假往往是单个的会计人员难以操纵和控制的。会计人员往往并非心甘情愿造假,而是由于其身份地位和权力的限制,依赖于单位负责人而不得不违心地制造、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形成了“站得住,顶不住;顶得住,站不住”的局面。像安然这只财务黑箱,为了虚造利润、捉襟见肘地维持持续下跌的财务状况,对巨额的关联方交易遮遮掩掩,众多的分析师和为之欢呼雀跃的人都搞不清其每年的财务利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被董事会或高级管理阶层操纵和控制的财务信息代表并反映这一阶层的意志。
当然,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在这信息的反馈链上也有无可脱卸的责任。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除了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之外,还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以操守为重,坚守准则是会计工作者的立业之本。
(二)注册会计师的诚信
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警察”,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可靠性,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健康发展。但由于审计工作难以避免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就难以确保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信息就一定真实可靠。公众的期望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之间的差距使注册会计师承担越来越大的风险。人们往往夸大了注册会计师在经济生活中查错妨弊的作用,对他们的工作求全责备。
我国自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以来,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二者亦步亦趋且相互依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事业从起步不断走向成熟。然而在我国审计制度和准则不断向国际审计准则靠拢和接轨的同时,符合标准的制度和准则在实际工作中进展缓慢。从1998年,中国注册会计师进入全行业“脱轨改制”以来,会计事务所的压力日益加大。一方面会计事务所的数量剧增,另一方面,原“五大”会计事务所抢走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为了赢得客户,恶性杀价成了国内会计业一种普遍的竞争手段。但在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取舍,是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成本,简化审计程序,有的甚至成了走马观花的形式,使出具的审计意见带上了很高的风险性,也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失去了有效的保证。
诚信是注册会计师的立业之本。独立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这要求注册会计师诚实信用,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保持其职业身份上的独立性,这是其外在公信力的根本所在。然而,注册会计师失去其独立性的造成的惨痛教训已经很多了。在“安然事件”中,安达信严重丧失了其应有的独立性和诚实信用,在安然神话的编制过程中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助吹了安然神话。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灵魂,而诚信是独立性的基石。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相对于经济的发展显得落后,要使广大执业人员树立起现代审计意识,学会现代审计技术,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和后续教育,通过提高注册会计师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其独立性和执业质量。
(三)管理当局的诚信
据coso的研究报告显示:83%的会计报表舞弊涉及公司的ceo和cfo,大多数报表舞弊行为均有公司管理当局的高管人员参与。“两权分离”是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在实现两权分离的过程中,企业股东希望资本盈余的最大化和管理当局希望得到最大的回报的矛盾难以调和。经营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虚列成本、虚计收入、虚报盈余,一系列企业的短期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管理当局应对广大股东负有诚信义务,而利益的冲突使经营管理者的诚信水平难以提高。在安然事件不久后华尔街又投下了另一颗重磅炸弹。世通的cfo苏利文,这位“会计天才”和“电信英雄”的假账丑闻,使假账事件不断的华尔街再度风波高涨,也使美国整个电信行业面临着困惑。自身利益的驱动,做点小小的账面文章便使几十亿的利益流入私人腰包。曾经叱咤风云的商界天之骄子,从此光辉的商海生涯涂上了难以洗涤的污垢。而中国的企业家们,也是不是该有所深思,并引以为戒呢?
(四)公司董事会的诚信
公司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应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保证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真实、客观,并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保证管理当局的经营效率,监督、评估和审核其经营绩效,而不是为了少数几个控股股东和董事会成员的利益,歪曲、虚报财务信息。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早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现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一片不景气的状况,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其财务信息的不透明,引起的人们的忧虑。据中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1998年,八成以上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1999年,有九成以上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剔除客观失真原因,占较大的是为了偷逃税款。有些公司为了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存在,瞒天过海、浑水摸鱼、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从而达到隐瞒销售收入、虚增销售成本、多提待摊费用、截留利润、偷逃税款的目的。有些公司为了上市,大肆包装财务数据,有的甚至聘请一些会计高手来伪造账目,以实现“最近三年内净资产平均收益率在10%以上,计算期内任何一年都超过6%”的配股资格线。有些意识不强,经营不景气的上市公司,面临社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停止上市的危机,为保持上市壳子,在账上大做文章。
会计信息真实客观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经营管理及广大投资者的决策,势必影响市场经济的有效健康发展。会计信息面临一场职业性的危机。从根本上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文化手段,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严肃财经纪律,才能真正确保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有效的发展。而整个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计诚信也成了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道德规范,各执业阶层的人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应该负有的诚信义务,以使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的尽快建立、健全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综述
厦门大学 黄世忠 黄京菁
2、 aicpa 2002 sas 99 consideration of fraud in a financial statement audit
3、 coso 1999 fraudulent finanial reorting 1987-1997 an analysis of companies
[关键词] 会计信息 会计诚信 探索
会计信息是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之下,真实、公允地反映一个会计主体经营活动的财务资料。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的根本保障。一个会计主体其从经营活动开始到会计的核算、反映,到cpa的审计,到公司董事会的对外公布。在会计信息的形成、传输的流水线上,每一个角色都对会计信息的反映承担着各自的责任。目前国际、国内会计工作中,虚假、歪曲的会计信息已让社会公众触目惊心。2002年10月据美国审计总署(gao)的研究报告显示:1997年1月到2002年6月因财务舞弊或不规范会计问题而重编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约占全部上市公司10%,且呈上升趋势;2002年舞弊给美国造成经济损失约6000亿美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国家会计学院2002年调查结果显示69.85%人认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不可信。一场会计职业道德的诚信危机已袭卷到与会计相关的各个行业。本文试从影响会计诚信的因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挽救途径方面进行探索。
一、造成会计信息诚信度降低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的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信息的前提
一般来讲会计信息的制造者都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由于多数不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WWW.lw881.com这就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可依主观意愿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二)、利益驱动的低成本使会计诚信受到严厉的挑战
目前,我国对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从而削弱了法律效力。由于经济处罚必须由股东权益来支付,也就是由投资者为公司的造假“埋单”,很少追究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个人责任。对造假者来说惩处的不到位即造假成本的低廉,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不惜牺牲股东利益,冲破道德底线进行造假。
(三)、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诚信度低的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有:1、企业改制的不彻底。目前的国有股仍占绝对控股地位,“一股独大”现象严重,零星“散户”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对大股东形成约束。2、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表现为缺乏必要的机制来约束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以维护股东的利益。过分突出董事长的地位和作用,削弱董事会的集体权利等。
(四)、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造成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企业自我约束能力。当企业的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企业利益,通过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单位领导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其实这种内部审计机构,往往不能被企业真正所接纳,基本上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同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会计规范体系也不完善,而企业又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联结点:即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报酬,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在许多情况下,各方利益经常发生冲突。投资者、管理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的微观利益,政府则从全社会角度考虑的是实现国家资源最优配置的宏观利益。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造假的产生。而我们国家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助涨了造假的气焰。由于社会审计监督和会计咨询、服务体系等法律监督机制尚未完备和充分发挥作用,使得会计人员常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二、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中,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公司董事会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并负有怎样的会计诚信义务:
(一)会计人员的诚信
会计人员应立足于本职工作,操守为重,坚守准则。同时,应做到财务工作的合法、合理性,账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按时编制财务报表,及时、真实、客观的反映会计信息。但是,从会计人员手中出来的会计信息却是失真的主要表现。会计人员就是这信息的操纵者吗?肯定的回答是令人质疑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做假
这主要是受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处于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密切相关。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因为这种从属性往往不以会计人员的主观愿望为转移,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调查显示,当前普遍发生的做假问题,大部分会计人员是没有主观故意的,如果他们没有接到授意、指使、强令,那么自己是不会主动造假的。虽然也有些会计人员因缺欠职业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还是手握大权的幕后指使人所造成的。如国内闻名的“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等,都是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和策划下造假的。这些曾号称是中国绩优股的企业,竟然统统是造假大王。这些案例从表面上看是会计人员不良职业道德的表现,其实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
2、政府管理部门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位和缺位。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地下达经济增长指标,或者国有企业扭亏任务,或其他任务,逼着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
3、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私欲不断膨胀,削弱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部分会计人员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不顾一切地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他们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最终以身试法,甚至走向断头台。
4、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
有的会计人员墨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同时,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他们既谈不上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了。
从一起起令人瞠目结舌的造假案件中,不难发现,巨额的会计造假往往是单个的会计人员难以操纵和控制的。会计人员往往并非心甘情愿造假,而是由于其身份地位和权力的限制,依赖于单位负责人而不得不违心地制造、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形成了“站得住,顶不住;顶得住,站不住”的局面。像安然这只财务黑箱,为了虚造利润、捉襟见肘地维持持续下跌的财务状况,对巨额的关联方交易遮遮掩掩,众多的分析师和为之欢呼雀跃的人都搞不清其每年的财务利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被董事会或高级管理阶层操纵和控制的财务信息代表并反映这一阶层的意志。
当然,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在这信息的反馈链上也有无可脱卸的责任。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除了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之外,还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以操守为重,坚守准则是会计工作者的立业之本。
(二)注册会计师的诚信
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警察”,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可靠性,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健康发展。但由于审计工作难以避免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就难以确保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信息就一定真实可靠。公众的期望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之间的差距使注册会计师承担越来越大的风险。人们往往夸大了注册会计师在经济生活中查错妨弊的作用,对他们的工作求全责备。
我国自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以来,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二者亦步亦趋且相互依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事业从起步不断走向成熟。然而在我国审计制度和准则不断向国际审计准则靠拢和接轨的同时,符合标准的制度和准则在实际工作中进展缓慢。从1998年,中国注册会计师进入全行业“脱轨改制”以来,会计事务所的压力日益加大。一方面会计事务所的数量剧增,另一方面,原“五大”会计事务所抢走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为了赢得客户,恶性杀价成了国内会计业一种普遍的竞争手段。但在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取舍,是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成本,简化审计程序,有的甚至成了走马观花的形式,使出具的审计意见带上了很高的风险性,也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失去了有效的保证。
诚信是注册会计师的立业之本。独立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这要求注册会计师诚实信用,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保持其职业身份上的独立性,这是其外在公信力的根本所在。然而,注册会计师失去其独立性的造成的惨痛教训已经很多了。在“安然事件”中,安达信严重丧失了其应有的独立性和诚实信用,在安然神话的编制过程中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助吹了安然神话。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灵魂,而诚信是独立性的基石。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相对于经济的发展显得落后,要使广大执业人员树立起现代审计意识,学会现代审计技术,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和后续教育,通过提高注册会计师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其独立性和执业质量。
(三)管理当局的诚信
据coso的研究报告显示:83%的会计报表舞弊涉及公司的ceo和cfo,大多数报表舞弊行为均有公司管理当局的高管人员参与。“两权分离”是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在实现两权分离的过程中,企业股东希望资本盈余的最大化和管理当局希望得到最大的回报的矛盾难以调和。经营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虚列成本、虚计收入、虚报盈余,一系列企业的短期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管理当局应对广大股东负有诚信义务,而利益的冲突使经营管理者的诚信水平难以提高。在安然事件不久后华尔街又投下了另一颗重磅炸弹。世通的cfo苏利文,这位“会计天才”和“电信英雄”的假账丑闻,使假账事件不断的华尔街再度风波高涨,也使美国整个电信行业面临着困惑。自身利益的驱动,做点小小的账面文章便使几十亿的利益流入私人腰包。曾经叱咤风云的商界天之骄子,从此光辉的商海生涯涂上了难以洗涤的污垢。而中国的企业家们,也是不是该有所深思,并引以为戒呢?
(四)公司董事会的诚信
公司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应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保证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真实、客观,并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保证管理当局的经营效率,监督、评估和审核其经营绩效,而不是为了少数几个控股股东和董事会成员的利益,歪曲、虚报财务信息。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早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现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一片不景气的状况,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其财务信息的不透明,引起的人们的忧虑。据中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1998年,八成以上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1999年,有九成以上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剔除客观失真原因,占较大的是为了偷逃税款。有些公司为了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存在,瞒天过海、浑水摸鱼、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从而达到隐瞒销售收入、虚增销售成本、多提待摊费用、截留利润、偷逃税款的目的。有些公司为了上市,大肆包装财务数据,有的甚至聘请一些会计高手来伪造账目,以实现“最近三年内净资产平均收益率在10%以上,计算期内任何一年都超过6%”的配股资格线。有些意识不强,经营不景气的上市公司,面临社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停止上市的危机,为保持上市壳子,在账上大做文章。
会计信息真实客观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经营管理及广大投资者的决策,势必影响市场经济的有效健康发展。会计信息面临一场职业性的危机。从根本上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文化手段,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严肃财经纪律,才能真正确保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有效的发展。而整个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计诚信也成了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道德规范,各执业阶层的人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应该负有的诚信义务,以使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的尽快建立、健全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综述
厦门大学 黄世忠 黄京菁
2、 aicpa 2002 sas 99 consideration of fraud in a financial statement audit
3、 coso 1999 fraudulent finanial reorting 1987-1997 an analysis of companies
上一篇:略析会计准则的制定权
下一篇:浅议产权会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