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若干理解

发布时间:2015-07-23 10:32

  摘 要:会计信息的核心是真实性。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信息,是广大债权人、投资者等进行经济决策的依据。其真实性可靠与否,直接影响广大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特点、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监督;会计人员素质

  1 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信息对它的使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实客观性。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故意失真和非故意失真。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比较容易克服和纠正。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的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帐。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防范和察觉的失真行为。

  2 会计信息失真的特点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特点可归类概括如下:(1)虚增利润、掩盖亏损。有30%的企业存在虚增利润或掩盖亏损的现象,其中在国有企业浮夸现象更为突出。(2)设置账外账、私设“小金库”。有17%的国有企业存在此类问题,表明国有企业存在逃避银行监督、躲避宏观检查的现象。(3)侵占流转税款。国有企业违纪单位逃避刚性较强的流转税情况十分严重,加强流转税征管刻不容缓。(4)隐瞒利润、逃避企业所得税。占17%的国有企业存在此类问题,表明国有企业侵占国家税款的现象严重。(5)基础管理薄弱、财务管理混乱。1%的国有企业存在虚增利润或掩盖亏损的现象,加强对国有企业的会计管理基础工作的检查仍不能忽视。

  3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3.1 内在因素

  (1)会计凭证方面。在信息领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如果输入的东西是垃圾,那么产出的也只能是垃圾。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当前,我国尚无一种有效的发票管理办法,从而发票管理秩序混乱,这就使虚假原始凭证的出现成为可能。虽然原始凭证在进入会计信息系统时要受到会计人员的审核,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贯采用“领导先批示,会计后审核”的凭证审核程序,使原始凭证能否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决定权不在于会计人员,而在于单位领导者。在这种程序下产生的会计信息,自然注入领导者的主观意愿,其真实性也大打折扣。正是由于发票管理混乱和凭证审核程序的不合理,致使虚假原始凭证进入会计信息系统,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人员方面。①知识素质不高。一方面,部分单位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这使得部分滥竽充数者混迹于会计队伍之中;另一方面,在“会计热”的影响下,众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办会计专业,扩招会计专业学生,而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均是有限的,这种情况必然造成学校的教育产品——会计人员知识素质不高。②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一般说来,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同会计信息质量成正比。然而在现实中,因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却十分普遍。一些会计人员为了保住饭碗、提高工资、分到住房等原因昧了良心作假帐。③业务素质不高。一方面,在一些会计基础薄弱的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量太少,因而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另一方面,部分单位忽视了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新的会计知识和会计处理方法得不到传授和应用,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自然很难提高。④法律素质不高。在那些低学历上岗甚至是无证上岗的会计人员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懂经济法等会计相关法律的“法盲”;在业务素质较好的会计人员中也存在知法犯法的情况。

  (3)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从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体看,企业的会计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是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企业经营者服务并随着企业经营者的意志而改变。从企业外部对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看,社会中介审计及政府审计监督受人力、财力的限制以及其事后监督性质的局限,未能查出所有违法违纪行为,这也是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4)业绩及“利益驱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主要来自政府的委派和任命,政府对企业经营者主要的监督和管理方式是签订“目标责任书”,因此,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既是一项经济业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完成任务及创造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着经营者的仕途。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者与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密切相关,难免就会产生粉饰会计信息的动机。

  3.2 外在因素

  (1)政府行为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调节和控制通过市场以间接方式进行,而目前政府管理企业的错位机制仍然盛行,政府的行为规则还未达到市场经济规则办事的要求,很多地方还是直接管理企业,对企业指手画脚,结果往往使企业领导随着政府转。另外,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未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而是同政府干部一样采用行政考核的办法,并着重考核上缴税利多少,致使企业经营者为了过关,效益好时将利润打“埋伏”,完不成任务时就假造利润,这种掺杂政府行为表现群体活动的会计造假对法制建设的危害最为严重。另外,社会经济环境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也不容忽视,例如各级行政部门的乱收费,乱摊派,最终必然落在企业的肩上,致使企业若不堪言。

  (2)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是指国务院财政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办的查帐业务。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和有关部门对单位实行的国家监督,以及由注册会计师承办的社会审计,构成了会计监督的整体,共同为社会经济活动服务。但目前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由企业主管部门实施,而主管部门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对所属企业采取保护主义,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

  (3)会计环境变化与会计方法变化的不同步性。会计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会计核算难以准确地提供价值运动的信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运动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如物价变化和随机事件的发生等,都会对价值运动的流量、流向发生影响。我国会计核算的规定,原则上又是相对稳定的,而当客观环境变化后,在客观上会计就不能同步跟踪反映,这就必然产生会计信息反映的误差和失真,市场越是不稳,竞争越是激烈,这种误差和失真度就越大。

  (4)会计法规的严肃性不够。应当承认这几年我国在会计法规体系的建设方面是取得了很大成绩的,但执行起来不够严肃。

  4 有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点建议

  (1)严格发票监管。我国应借鉴国外发票管理的一些办法,建立购销双方相互制约的机制,积极推行凭发票退税制度和计算机联网开票制度。对单位的大宗物品的购置、维修、处理等经营活动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杜绝虚开、多开、套开发票产生虚假原始凭证,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

  (2)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第一,提高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第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素质。会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并熟悉会计处理程序,精通会计法规,会计制度,能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分流,对于既不能胜任工作又无培养前途的会计人员,可分流到其他岗位;对新进财会人员要严格把关,不具备要求,不得进入会计部门工作。另一方面,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其知识不断更新,适应生产经营的要求。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健全会计管理制度。公司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这包括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等措施;其次,要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代理人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第三,要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就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措施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第四,要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第五,要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制约机制,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第六,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

  (4)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和管理人员薪酬制度。目前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经理人员业绩的评价多是财务指标,这必然会助长其道德风险,粉饰公司财务报告。为解决这一问题,这些公司应对现行的业绩评价方法予以修改。我们在这里给出美国董事协会的业绩评价因素如下:①领导能力,②战略规划,③经营业绩,④继任规划,⑤人力资源管理,⑥与股东和所有当事人进行有效的沟通,⑦与外部关系,⑧与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

  (5)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如前所述,政府在制定政策、制定会计制度等方面容易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因此,政府应该积极转变职能,该由市场进行调节的,决不过多干预;在制定会计制度时应考虑多方利益,实现公平合理。还应该深入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从制度上根治会计造假。

  (6)加大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力度。新《》虽然对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作出了明确规定,尤其是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和财政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实施再监督,但更关键的是如何实施监督职能。财政、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应每半年对会计单位的账证联合审查一次,年终再经审计机关或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年审。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7)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理论。一方面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应提高到“会计管理和信息论”上来,而研究信息的计量、获取、传递、贮存和反映,其主要任务在于求得信息的可靠性和高效率。一切管理的基础是信息,一切管理的变革都是为了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实现信息的高速流动、及时、准确地给决策提供信息,使各个环节少出偏差。只有在这种理论支配下,才会促使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确保会计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在现行《》中还规定不详,对此应进一步修正、完善。

  (8)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强化法制监管。一是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法规,并对违法行为规定明确具体的惩治措施,同时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因使用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损失,明确造假单位、中介机构、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赔偿责任和比例,以便受害人依法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获取赔偿,以此达到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和惩罚违法违规者的目的;二是加大惩罚和执法力度,重点处罚相关责任人。切实贯彻实施《》及相关的会计法规、规章,对检查出来的造假行为,要把处罚重点放在处理相关责任人个人身上,大幅提高会计造假成本,要让造假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使其不敢以身试法,以次从源头上遏止造假行为。三是规范中介机构行为。要加强对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对知情不报或参与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中介机构,除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及经济处罚外,该取缔的要予以取缔,相关人员一定时间内甚至终生不得继续从事原有职业,情节严重的应追究事务所和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使其协助制止造假行为。

  参考文献

  [1]陈汉文.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02,(4).

  [2]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经济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李仲虎. 会计信息失真及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防范 [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4,(3).

上一篇:无形资产新旧准则的变化与比较

下一篇:“稳健”的德国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