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综合性分析评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2 13:44
摘要: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建立在对财务指标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评价基础之上。首先,确定标准财务比率和理想会计报表,然后通过财务比率分析法和指数分析方法,对照标准比率和理想报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符合或接近标准比率和理想报表的企业财务状况较好,反之则较差。
关键词:财务;比率;会计报表;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074-02
单独分析会计报表中任何一项财务指标,难以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了全方位地了解企业经营理财状况,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系统的、合理的评价,就必须进行相互关联的综合性分析,采用适当的标准进行综合性评价。
1.标准财务比率的作用。在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如果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与本企业的历史资料比较,只能看出自身的变化,无法知道在激烈竞争中企业所处的地位;与同行业或其行业的个别企业进行比较,只能看出与对方的区别,而对方并不一定最好,与之不同也未必不好。有了标准财务比率,可以作为评价一个企业财务比率优势的参照物。以标准财务比率作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更容易发现企业的异常情况,以便于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
2.标准财务比率的确定方法。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统计方法,即以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结果作为标准。这种方法是假设大多数是正常的,社会平均水平是反映标准状态的,脱离了平均水平,就是脱离了正常的状态。二是采用工业程序法,即以实际观察和科学计算为基础,推算出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评价标准。这种方法假设各变量之间有其内在的比例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可以被认识的。在实际操作中,经常综合使用上述两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目前,标准财务比率的建立主要采用统计方法,工业程序法处于次要地位。
3.标准财务比率的资料收集。美国、日本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政府机构定期公布各行业的财务方面的统计指标,为报表使用者进行分析提供帮助,我国目前尚无这方面的正式刊物。在各种统计年鉴上可以找到一些财务指标,但行业划分较粗,且是新会计制度实施前的指标口径,不适合当前的报表口径。因此,可用《
(一)理想损益表
会计报表综合分析的目的。是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企业财务状况作为企业财务实力的综合表现,在许多情况下,很难予以定量揭示,这就给综合分析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不进行定量分析,其结论往往主观性较强,说服力不够,进行定量分析,又会使分析结论不切合实际,很难具有理想的实标价值。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有待于财务分析技术方法的改进和补充;另一方面也依赖于财务状况理论的突破性进展。
(二)会计报表综合分析的方法
1.财务比率分析。一是计算财务比率所依据的会计报表资料不一定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尽管会计报表是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设计的,它们合乎规范,但不一定反映企业的客观实际。如,报表数据未按通货膨胀或物价水平调整;非流动资产的余额是按历史成本减折旧或摊销计算的,不代表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的摊销等是主观估计的,未必正确;财产盘盈或坏账损失等非常或偶然的事项,可能会歪曲本期的净收益。二是不同企业对同一会计事项处理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使它们的财务比率可比口径有误差。介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只能在限定意义上使用财务比率,不可将其绝对化,这也是在运用财务比率进行报表分析时所必须注意的问题。
2.指数分析方法。它是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对各种财务比率标注重要性的等级,以便定量地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在评价财务状况时,根据各项指标对财务状况的决定程度不同,标注重要性等级,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指数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一是选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各项指标。通常可选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本利润率、负债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利息保障倍数、销售增长率等。因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选择评价指标时也应有所不同,对分析期财务状况影响较大的指标都应选入。二是根据重要性程度,对各种比率标注重要性系数,并使各系数之和等于1。三是确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如果企业各项财务比率的实际数达到了标准值,便意味着财务状况最优。四是计算确定企业分析期各项财务比率的实际数值。五是计算求出实际比率和标准比率的百分比,即相对比率。六是用相对比率乘以重要性系数,求出各比率的评分,即综合指数,并求出各比率综合指数的合计数,即总评分,以此作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依据。如果综合指数合计为1或在1左右变动,则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达到标准要求;如果大于或小于1,则表明实际财务状况偏离了标准要求,详细原因应进一步分析查找。编辑
关键词:财务;比率;会计报表;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074-02
单独分析会计报表中任何一项财务指标,难以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了全方位地了解企业经营理财状况,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系统的、合理的评价,就必须进行相互关联的综合性分析,采用适当的标准进行综合性评价。
1.标准财务比率的作用。在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如果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与本企业的历史资料比较,只能看出自身的变化,无法知道在激烈竞争中企业所处的地位;与同行业或其行业的个别企业进行比较,只能看出与对方的区别,而对方并不一定最好,与之不同也未必不好。有了标准财务比率,可以作为评价一个企业财务比率优势的参照物。以标准财务比率作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更容易发现企业的异常情况,以便于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
2.标准财务比率的确定方法。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统计方法,即以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结果作为标准。这种方法是假设大多数是正常的,社会平均水平是反映标准状态的,脱离了平均水平,就是脱离了正常的状态。二是采用工业程序法,即以实际观察和科学计算为基础,推算出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评价标准。这种方法假设各变量之间有其内在的比例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可以被认识的。在实际操作中,经常综合使用上述两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目前,标准财务比率的建立主要采用统计方法,工业程序法处于次要地位。
3.标准财务比率的资料收集。美国、日本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政府机构定期公布各行业的财务方面的统计指标,为报表使用者进行分析提供帮助,我国目前尚无这方面的正式刊物。在各种统计年鉴上可以找到一些财务指标,但行业划分较粗,且是新会计制度实施前的指标口径,不适合当前的报表口径。因此,可用《
会计报表综合分析的目的。是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企业财务状况作为企业财务实力的综合表现,在许多情况下,很难予以定量揭示,这就给综合分析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不进行定量分析,其结论往往主观性较强,说服力不够,进行定量分析,又会使分析结论不切合实际,很难具有理想的实标价值。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有待于财务分析技术方法的改进和补充;另一方面也依赖于财务状况理论的突破性进展。
(二)会计报表综合分析的方法
1.财务比率分析。一是计算财务比率所依据的会计报表资料不一定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尽管会计报表是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设计的,它们合乎规范,但不一定反映企业的客观实际。如,报表数据未按通货膨胀或物价水平调整;非流动资产的余额是按历史成本减折旧或摊销计算的,不代表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的摊销等是主观估计的,未必正确;财产盘盈或坏账损失等非常或偶然的事项,可能会歪曲本期的净收益。二是不同企业对同一会计事项处理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使它们的财务比率可比口径有误差。介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只能在限定意义上使用财务比率,不可将其绝对化,这也是在运用财务比率进行报表分析时所必须注意的问题。
2.指数分析方法。它是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对各种财务比率标注重要性的等级,以便定量地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在评价财务状况时,根据各项指标对财务状况的决定程度不同,标注重要性等级,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指数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一是选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各项指标。通常可选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本利润率、负债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利息保障倍数、销售增长率等。因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选择评价指标时也应有所不同,对分析期财务状况影响较大的指标都应选入。二是根据重要性程度,对各种比率标注重要性系数,并使各系数之和等于1。三是确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如果企业各项财务比率的实际数达到了标准值,便意味着财务状况最优。四是计算确定企业分析期各项财务比率的实际数值。五是计算求出实际比率和标准比率的百分比,即相对比率。六是用相对比率乘以重要性系数,求出各比率的评分,即综合指数,并求出各比率综合指数的合计数,即总评分,以此作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依据。如果综合指数合计为1或在1左右变动,则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达到标准要求;如果大于或小于1,则表明实际财务状况偏离了标准要求,详细原因应进一步分析查找。编辑
上一篇:对丰富我国政府会计计量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浅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