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2 13:45
摘要: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会计实务与理论产生很大影响,在实际运用中也有不少疑惑的问题,金融资产这一部分更是如此。首先在分析金融资产核算的理论基础上,比较
关键词: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资产减值;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066-02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企业会计准则总体上贯彻了资产负债观的思想,这表明
举例1,2005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从债券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的债券1万张,面值100元每张,票面利率3%,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年末支付利息,到期还本。
2006年,乙公司因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严重财务困难,但仍可支付利息。2006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下降为每张80元。甲公司预计会继续下跌。假定实际利率为3%。
分析:2006年减值的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20万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万
2007年应确认的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100万元-发生的减值损失20万元)*3%=2.4万元
借:应收利息3万
贷:投资收益2.4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6
这种处理方法是会计准则讲解以及cpa例题中的方法,本文认为符合会计理论的要求。因为资产减值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了变动,同时这种变动已经在损益表中体现出来,所以在资产减值后计算利息收入时,应考虑的摊余成本是减值后的金额为基础计算。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非减值性的公允价值变动时,同样假定前面没有资产减值。那么在公允价值变动后如何计算利息调整和投资收益,这在会计准则讲解和cpa例题中没有出现,通过比较不同的会计辅导书的例题,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的认为和上述例题发生减值后一样处理,也有以下的处理方法。把除减值外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考虑在摊余成本计算之内。
举例2,2005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从债券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的债券1万张,面值100元每张,票面利率3%,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年末支付利息,到期还本。
2006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下降为每张95元,该下降为暂时性的。假定实际利率为3%。
分析:2006年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万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万
2007年应确认的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100万元*3%=3万元
借:应收利息3万
贷:投资收益3万
这种处理方法在计算摊余成本时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金额。这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来看,不大符合实际的情况,因为此时公允价值为95万元,那么下一年的资金占用损益就应该以此来计算。
但是上述处理方法也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因为我们从上面三种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比较中可以看出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出现减值和非减值的公允价值变动中,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减值损失是进入当期损益,而公允价值变动不能进当期损益,而是直接进资产负债表。那么在公允价值变动后虽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变化了,但是有关未实现损益并不在损益表中体现,所以上述例题二中的处理方法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计算后续的利息收入也是有一定道理。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其计算基础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不符,那么其投资收益就不能真实反映其资金占用的损益。编辑
关键词: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资产减值;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066-02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企业会计准则总体上贯彻了资产负债观的思想,这表明
2006年,乙公司因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严重财务困难,但仍可支付利息。2006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下降为每张80元。甲公司预计会继续下跌。假定实际利率为3%。
分析:2006年减值的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20万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万
2007年应确认的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100万元-发生的减值损失20万元)*3%=2.4万元
借:应收利息3万
贷:投资收益2.4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6
这种处理方法是会计准则讲解以及cpa例题中的方法,本文认为符合会计理论的要求。因为资产减值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了变动,同时这种变动已经在损益表中体现出来,所以在资产减值后计算利息收入时,应考虑的摊余成本是减值后的金额为基础计算。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非减值性的公允价值变动时,同样假定前面没有资产减值。那么在公允价值变动后如何计算利息调整和投资收益,这在会计准则讲解和cpa例题中没有出现,通过比较不同的会计辅导书的例题,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的认为和上述例题发生减值后一样处理,也有以下的处理方法。把除减值外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考虑在摊余成本计算之内。
举例2,2005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从债券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的债券1万张,面值100元每张,票面利率3%,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年末支付利息,到期还本。
2006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下降为每张95元,该下降为暂时性的。假定实际利率为3%。
分析:2006年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万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万
2007年应确认的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100万元*3%=3万元
借:应收利息3万
贷:投资收益3万
这种处理方法在计算摊余成本时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金额。这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来看,不大符合实际的情况,因为此时公允价值为95万元,那么下一年的资金占用损益就应该以此来计算。
但是上述处理方法也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因为我们从上面三种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比较中可以看出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出现减值和非减值的公允价值变动中,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减值损失是进入当期损益,而公允价值变动不能进当期损益,而是直接进资产负债表。那么在公允价值变动后虽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变化了,但是有关未实现损益并不在损益表中体现,所以上述例题二中的处理方法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计算后续的利息收入也是有一定道理。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其计算基础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不符,那么其投资收益就不能真实反映其资金占用的损益。编辑
上一篇:浅谈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下一篇:浅谈中越会计规范体制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