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5-07-02 13:45
【论文关键词】会计 实践教学体系 模式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最重要主体教学之一,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高职建设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层面、三项保障、四个统一和五个环节”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模式。
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重要主体教学之一,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就业的接口,是学生养成良好会计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它的成功与否是直接关系会计专业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院”)申办和建设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本文对构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相关研究。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是由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它能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概括为5部分内容:即一个目标、两个层面、三项保障、四个统一和五个环节。
一、一个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正确定位的依据,也是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作为能对社会经济管理的发展产生实际作用的会计专业,社会对其人员要求的基本标准是具有会计手工和电算化的双重操作能力,具有会计和会计电算化职业资格证书。在此基础上,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两个层面
(一)校内实训
作为会计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内实训室通过实时安排,在指导老师带领下通过校内会计模拟实训,比如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审核和传递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实现人机并行,进行财务分析和以学生所做会计业务为基础实现学生之间相互审计等多项实践内容,可以有效缩短会计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培养学生对所学会计理论及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提高其相应的专业技能,为将来顺利完成校外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并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二)校外实践
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可以安排学生在第六学期到校外进行实践,通过参加校外各个实习基地会计专业岗位实习、会计专业毕业实习、会计制度设计、企业会计岗位主要业务流程设计和调查研究等多个实践环节,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掌握真实的会计业务,熟练运用各种会计处理、分析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相互交融为一体,并在完成任务的活动过程中将二者自然、和谐地结合起来。同时,在此过程中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三、三项保障
为保证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高效性,根据实践教学规律及其特点,必须强化3个方面的建设:
(一)实训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最重要实施者,教师水平的高低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实践教学专业技能的确定、计划的安排、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或选取、教学过程的组织等都离不开教师。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训教师队伍培养模式,不断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具备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的“双师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显得尤其重要。
(二)实训教材
实训教材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物质保证,它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承载主体,也是施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依据。实训教材的选取应将职业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放在首位,根据实践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涵盖本专业各项核心技能的基本内容,实现层次性、整体性和有效性的和谐统一,以满足会计实践教学的需要。
(三)实训教学条件
实训教学条件具体是指在实践教学运行过程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把实践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它是决定实践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应从职业性、整体性、开放性、先进性和服务性等方面提高建设层次,实现实训教学效益最大化。
四、四个统一
(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会计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制定与组织,都是从专业培养要求、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的。因此,一方面,会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必须相互结合和渗透,实践教学应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要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孤立、形式化地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或只片面强调会计理论教学的倾向;另一方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必须统一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础理论教学达到“必须、够用”,实践教学达到“必须、实用”。
(二)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统一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过程实质上是在传授专业知识,加强实践能力训练的同时,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结合在一起,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反映企业的实际需要,在满足基本技能培养的前提下,重点突出会计实务处理、会计软件应用、审计、财务分析等核心技能的训练。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加强对学生在为人处世、团队协助、会计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三)硬件和软件相统一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然涉及到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统一,实践教学体系不仅需要有硬件的物质支撑,而且更需要软件的充实。硬件建设相对简单一些,其建设应在满足客观需要的前提下重点突出特色;软件建设则是难点和重点,其核心是体系的文化内涵建设。例如,我院在进行实训硬件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了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按会计工作流程组织教学、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过程的结合、校企合作等先进文化内涵建设。可以想象,只有好看的教学硬件而没有内涵先进的“软件”,只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践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内实训是实践教学主体,课外实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课内各种会计实训同时,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加大课外实践的分量。如,通过成立会计兴趣小组、举办会计竞赛等多种模式,积极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空间,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分析、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五、五个环节
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以会计职业活动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和会计规范为标准,重点突出核心技能,体现“五个环节”。即课堂实训、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5个环节的内容体系。
(一)课堂实训
课堂实训是指在进行理论课学习的同时边讲边练、当场指导的实训,其设置是按照“必须、够用、实用”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重点围绕会计基本应用能力、财务软件应用能力和财务分析应用能力等课程,有计划地设置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商业会计、审计、财务软件应用、财务管理等课堂实训课程。通过课堂模拟学习,巩固知识,培养具体的操作技能。
(二)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是学生从事会计职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属专业共性技能,主要包括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企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基本技能训练,强化会计专业学生对基本技能熟练应用和掌握。
(三)专业技能实训
专业技能是会计从业者在会计工作中应具备的技能,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根据学生就业的岗位需求而设计的专业技能,属于专业方向性技能。例如,可在教学中安排商业会计模拟、纳税申报、审计、财务软件等1—3周不等的专业技能实训,实现从实训模拟到实际应用的过渡。
(四)专业综合实训
专业综合实训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素质以及专业后续发展能力而将几门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所进行的实训,它属于专业拓展性技能实训,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例如,融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知识为一体的企业会计实训,集会计实务和电算化为一体的人机并行实训等,通过一整套会计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际会计职业岗位中的会计处理、操作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职业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
(五)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最能体现“工学结合”、“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等教育特色,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专业技能”人才的最好方式。学生带着毕业设计任务进行校外顶岗实习,提供真实情境下的技能演练机会,实现技能运用的“零距离”。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如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等),有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可使他们熟悉工作环境,及早融入企业。
总之,构建一个完善、有效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完成必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助于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断促进会计专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s].199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s].1999.
[3]曲洪山.加强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管理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4]郑春龙.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5]石红.信息化视角下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4).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最重要主体教学之一,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高职建设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层面、三项保障、四个统一和五个环节”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模式。
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重要主体教学之一,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就业的接口,是学生养成良好会计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它的成功与否是直接关系会计专业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院”)申办和建设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本文对构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相关研究。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是由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它能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概括为5部分内容:即一个目标、两个层面、三项保障、四个统一和五个环节。
一、一个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正确定位的依据,也是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作为能对社会经济管理的发展产生实际作用的会计专业,社会对其人员要求的基本标准是具有会计手工和电算化的双重操作能力,具有会计和会计电算化职业资格证书。在此基础上,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两个层面
(一)校内实训
作为会计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内实训室通过实时安排,在指导老师带领下通过校内会计模拟实训,比如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审核和传递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实现人机并行,进行财务分析和以学生所做会计业务为基础实现学生之间相互审计等多项实践内容,可以有效缩短会计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培养学生对所学会计理论及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提高其相应的专业技能,为将来顺利完成校外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并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二)校外实践
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可以安排学生在第六学期到校外进行实践,通过参加校外各个实习基地会计专业岗位实习、会计专业毕业实习、会计制度设计、企业会计岗位主要业务流程设计和调查研究等多个实践环节,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掌握真实的会计业务,熟练运用各种会计处理、分析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相互交融为一体,并在完成任务的活动过程中将二者自然、和谐地结合起来。同时,在此过程中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三、三项保障
为保证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高效性,根据实践教学规律及其特点,必须强化3个方面的建设:
(一)实训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最重要实施者,教师水平的高低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实践教学专业技能的确定、计划的安排、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或选取、教学过程的组织等都离不开教师。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训教师队伍培养模式,不断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具备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的“双师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显得尤其重要。
(二)实训教材
实训教材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物质保证,它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承载主体,也是施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依据。实训教材的选取应将职业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放在首位,根据实践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涵盖本专业各项核心技能的基本内容,实现层次性、整体性和有效性的和谐统一,以满足会计实践教学的需要。
(三)实训教学条件
实训教学条件具体是指在实践教学运行过程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把实践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它是决定实践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应从职业性、整体性、开放性、先进性和服务性等方面提高建设层次,实现实训教学效益最大化。
四、四个统一
(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会计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制定与组织,都是从专业培养要求、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的。因此,一方面,会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必须相互结合和渗透,实践教学应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要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孤立、形式化地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或只片面强调会计理论教学的倾向;另一方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必须统一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础理论教学达到“必须、够用”,实践教学达到“必须、实用”。
(二)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统一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过程实质上是在传授专业知识,加强实践能力训练的同时,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结合在一起,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反映企业的实际需要,在满足基本技能培养的前提下,重点突出会计实务处理、会计软件应用、审计、财务分析等核心技能的训练。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加强对学生在为人处世、团队协助、会计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三)硬件和软件相统一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然涉及到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统一,实践教学体系不仅需要有硬件的物质支撑,而且更需要软件的充实。硬件建设相对简单一些,其建设应在满足客观需要的前提下重点突出特色;软件建设则是难点和重点,其核心是体系的文化内涵建设。例如,我院在进行实训硬件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了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按会计工作流程组织教学、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过程的结合、校企合作等先进文化内涵建设。可以想象,只有好看的教学硬件而没有内涵先进的“软件”,只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四)课内和课外相统一
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践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内实训是实践教学主体,课外实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课内各种会计实训同时,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加大课外实践的分量。如,通过成立会计兴趣小组、举办会计竞赛等多种模式,积极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空间,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分析、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五、五个环节
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以会计职业活动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和会计规范为标准,重点突出核心技能,体现“五个环节”。即课堂实训、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5个环节的内容体系。
(一)课堂实训
课堂实训是指在进行理论课学习的同时边讲边练、当场指导的实训,其设置是按照“必须、够用、实用”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重点围绕会计基本应用能力、财务软件应用能力和财务分析应用能力等课程,有计划地设置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商业会计、审计、财务软件应用、财务管理等课堂实训课程。通过课堂模拟学习,巩固知识,培养具体的操作技能。
(二)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是学生从事会计职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属专业共性技能,主要包括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企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基本技能训练,强化会计专业学生对基本技能熟练应用和掌握。
(三)专业技能实训
专业技能是会计从业者在会计工作中应具备的技能,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根据学生就业的岗位需求而设计的专业技能,属于专业方向性技能。例如,可在教学中安排商业会计模拟、纳税申报、审计、财务软件等1—3周不等的专业技能实训,实现从实训模拟到实际应用的过渡。
(四)专业综合实训
专业综合实训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素质以及专业后续发展能力而将几门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所进行的实训,它属于专业拓展性技能实训,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例如,融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知识为一体的企业会计实训,集会计实务和电算化为一体的人机并行实训等,通过一整套会计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际会计职业岗位中的会计处理、操作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职业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
(五)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最能体现“工学结合”、“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等教育特色,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专业技能”人才的最好方式。学生带着毕业设计任务进行校外顶岗实习,提供真实情境下的技能演练机会,实现技能运用的“零距离”。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如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等),有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可使他们熟悉工作环境,及早融入企业。
总之,构建一个完善、有效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完成必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助于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断促进会计专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s].199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s].1999.
[3]曲洪山.加强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管理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4]郑春龙.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5]石红.信息化视角下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4).
上一篇:企业合并国际比较浅析
下一篇:浅议如何实施反倾销规避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