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历教育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会计学历教育;会计理论教育;会计实践教育;素质教育
[摘 要]会计学历教育是日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获取会计专业知识、接受会计专业教育的起点。随着高科技在各领域的运用,面对21世纪学科综合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会计专业培养的目标必须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通用型、智能型人才,会计学历教育改革必须重拳出击。
会计的学历教育,也称会计的在校教育,是日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获取会计专业知识、接受会计专业教育的起点,属于会计教育的基础阶段。当前我国的会计专业教育体系分为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五个基本层次。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面对21世纪学科综合化的发展以及入世后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现有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将很难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会计人员,必须加大对会计学历教育改革的力度。当今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是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通用型人才和智能型人才。为此,会计学历教育的改革必须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理论知识教育方面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无论何时,记账、算账都是会计人员应具有的基本功。只有会计人员基础扎实、功夫过硬,才能从基本业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其预测、决策职能,当好领导者的参谋。会计学历教育期间,要通过开设会计、审计、财务管理、财政金融等相关课程,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具备贴近市场的合理的知识结构。21世纪经济科学的发展特点是,各学科的分化与学科间的融合成为时代趋势。这就需要将多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多层次、多方位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财务会计方面,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信息处理机制的变化,财务报告内容的扩充,新的金融环境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增加,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成本核算方面,需要学生掌握产品的工艺技术及生产流程方面的知识;管理会计方面,需要学生掌握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随着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需要学生具备人力资源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等新兴会计学科的知识;入世后,进出口总量扩大,需要学生具备外经外贸知识及熟练的外语水平;财务软件的应用,需要学生具备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会计学历教育期间,应根据上述要求作好课程设置,使学生既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又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实践知识教育方面
刚走出校门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校学习成绩优异,却不能胜任实际财务核算工作,不知道如何与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打交道,自己没信心,领导不放心。不少学生不得不跟着“老会计”老老实实地再当上一两年“学徒”,有的甚至被调离会计工作岗位。这种现象直接反射出当今会计学历教育方面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教育脱离实践的弊端,学生在校期间并未真正学到相应的实践知识。大多数会计专业的实践教育环节相当薄弱,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实践知识教育,大多都是通过多年不变题目的“大型作业”和“课程设计”在课堂上完成的。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如果会计学历教育不能使学生获得应具备的实践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培养能力”则只能是口号而已。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改革。笔者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充分重视会计实践知识教育。从根本上理顺会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摆正会计实践教育在整个会计学历教育中的位置,切实认清会计实践教育在日后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明确会计实践教育是造就经济应用人才的有效途径。
构建科学的会计实践教育体系。构建新的科学的会计实践教育体系,要自始至终坚持“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的原则,使其有如下特点:第一,系统性。指所设计的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必须系统、完整,符合教学规律的要求,并且要符合学习记忆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第二,实践性。指新体系中的各种方法的应用,应是会计实务中发生的典型业务,经过理论加工而设计的。第三,超前性。是指新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要增设代表将来会计工作方向的成分。此外,为与当代科学技术和信息革命发展相适应,我们还应进一步探索建立以电算化为代表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以训练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和运用各项主要会计信息的能力。
上一篇: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新经济时代我国的会计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