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政改革的预算会计研究
我国的预算会计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发展起来的,自1998年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行预算会计的很多问题和局限性就逐渐产生和显现。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我国预算会计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了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并且,中国加入了WTO之后,各国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的加强,要求信息具有可比性,同国际会计的接轨也势在必行。
1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是在1997年进行了重大改革以后,从1998年1月1日起实行的。
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按照一级政府设一级预算的原则,每一级政府都在财政部门设立财政总预算会计,具体讲,财政总预算会计分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市(地、州)级、县(市)级、乡(镇)级财政总预算会计。单位预算会计按单位业务活动特点分为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单位预算会计根据机构建制、经费领拨关系和预算管理层次,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进行核算。我国1998年的预算会计改革,是一次根本性改革,在理论上和实际上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这次改革,使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体制的管理要求,更加趋于国际化和规范化。主要表现在:预算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财政预算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会计核算管理模式以制度为主,事业单位实行准则管理,会计要素结构以经济业务活动为依据,划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类;会计记帐方法实行借贷记帐法;会计核算基础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事业单位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报表的结构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必要的附表和会计报表说明书。
现行预算会计自实施以来,对适应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要,提高我国预算会计的整体管理水平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我国政府的会计核算进一步向国际惯例靠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现行预算会计的滞后性和局限性
现行预算会计的颁布和实施曾经一度对适应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需要,提高我国预算会计的整体管理水平起了积极作用,也为我国政府的会计核算进一步向国际惯例靠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逐步深化,新的收支分类方法的出现、政府集中采购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对预算会计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预算会计制度滞后于财政改革的现实,加上其本身存在一定弱点,现行预算会计的局限性也就越来越明显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现行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滞后于财政改革
实行收支分类、政府集中采购、国库集中收付等预算管理的改革改变了预算资金的流转、单位收支的确认,使得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发生了改变。
首先: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要求工资统发存、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管理等一系列财政制度改革中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相关的制度规定会作相应修改,而且,新的收支分类改革实行后,收入分类由原来的类、款、项三级变为分设类、款、项、目四级,支出经济分类体系,更加全面、规范,明细地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这就要求预算会计在核算内容上加以更加细化,全面反映预算单位的资金运动。
其次,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改变预算资金的流转,预算单位用于发放工资、购置固定资产、购买材料及服务等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不再由财政通过主管部门拨入用款单位,而是由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通过国库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给供应商或收款人,单位只见预算指标不见钱。这就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应当如何反映这一类业务?各单位集中存放在国库的预算结余资金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又如何界定?
2.2现行预算会计核算的内容未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动
现行预算会计范围过窄,难以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动。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当时政府资金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预算资金的分配,因此预算会计仅限于与预算资金收支有关的范围,并没有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运动及结果。
2.3现行预算会计体系未能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程监控
现行预算会计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者使用不同的会计科目来记录不同的财务交易与事项。就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在分散的基础上记录,也就是只记录本单位发生的财务交易与事项,这些记录既不实时提供给核心的财政管理机构,也无法向这些机构提供及时、全面和可靠的财务报告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2.4现行预算会计报表信息不完整,不透明
我国的预算会计报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财政总预算会计编制的会计报表,它主要由预算执行情况表、资产负债表等组成;另一个是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会计报表,它主要由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等组成。从目前来看,现行预算会计报表体系存在重大缺陷。
首先,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报表的信息不完整、不透明,缺少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情况,如总预算会计中缺少固定资产信息,社保基金等隐性债务未能体现。其次,缺少政府预决算财务报告制度。目前的预算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年度预算收支情况及结果,并没有提供更多的财务信息,缺少反映政府债权、债务等财务状况的报告制度,反映的信息过于简单。具体为:现行的预算会计报表没有充分反映政府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不利于对政府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以防范和降低财政风险,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
3我国预算会计改革设想
3.1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原则
立足于公共财政,坚持公共导向的原则,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财政管理体制变革的要求,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继承发扬立足国情,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保持预算会计体系的完整统一,提供的会计信息,满足各方面使用者的需要。
3.2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策略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首先,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以是否与国家预算有关系为标准,重塑我国预算会计体系。
其次,在近期,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改革的需要,针对当前迫切需要的问题,对现行预算会计加以规范、改进。
最后,在经济发展和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条件,推进预算会计与比较规范的政府与非营利会计的转换,建立起符合中国市场经济管理要求、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中国政府与非营利会计制度。
4我国预算会计的改革思路
4.1修订现行预算会计制度
第一、拓宽核算范围,全面反映、监督政府资金运动。将预算外资金纳入到预算会计核算。预算外资金分散在各个部门,具有规范、科学管理难度较大的特征。也就是说要将预算外资金的缴拨和会计核算,纳入到财政国库部门统一管理,取消顿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统一按预算内科目核算,建立起包含预算内外资金的大预算体系。
第二、将基本建设拨款纳入到预算会计统一核算。根据有关规定,企业的基本建设会计与其基本业务会计已经开始并轨。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拨款也要纳入预算单位会计统一核算,预算单位会计中增设相应科目核算基本建设资金。第三、修正财政支出确认基础,重新确定部分业务的收支。为适用财政改革需要,弥补收付实现制的缺陷,在会计核算基础上,笔者认为:在近期,我们有必要一方面在某些业务部分采用权责发生制,如采用权责发生制方法来处理一些预算已经安排,由于政策因素、项目进度、预算下达晚或其他一些原因引起的当年未能实现的个别事项的年终结转问题。
4.2与国际会计接轨,谋求建立政府与非营利会计体系
目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同国际会计接轨,我国正尝试构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标准体系,准备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起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协调的由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三大部分组成的会计标准体系。向政府与非营利会计的转变,不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预算会计模式的根本性改革。其中政府会计是应以政府活动为核算范围,凡是政府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就应该纳入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要求,借鉴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范围的一般规律,建立我国的政府会计体系。
4.3逐步实行权责发生制
作为政府会计基础转换的改革,不仅仅是政府信息处理技术的改革,而是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根本改革,它反映了一国的经济问题,甚至政治问题。因此,在引入权责发生制时要权衡政府会计基础转换的获益和代价。我国目前经济上正处于发展转型时期,法律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预算会计准则还未制订,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决定了我国在现阶段,只能是分阶段逐步推进。
4.4完善财务报告体系和审计制度
财务报告是一种全面的、系统地反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状况的核算方式,也是披露其综合信息的一种规范化途径,为了适应财政体制和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满足各方面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建立更全面的并且能与国际接轨的财务报告制度以及相应的审计监督体系,势在必行。笔者认为:作为未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财务报告,应当根据财政管理需要和市场经济发展,提高财务报告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化,政府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财政收支的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经营性业务的增加,推动世界各国政府和公共部门的变革,我国预算会计的改革也是顺应这一形势的需要。
鉴于预算会计环境的变化,我国预算会计的改革势在必行,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极为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渐进式的改革
上一篇:构建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