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论现行预算会计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6-02-27 14:40

  按照《预算法》的要求,各级政府需要编制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政府财政部门对国家预算资金进行有效的分配、管理和监督,同时有利于政府各部门统一掌管、调剂本部门预算资金以及完成政府所赋予的各项职责,另外还有利于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部门预算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及效益进行全面的监督。

 

  一、预算会计概述

 

  ()预算会计的构成

 

  目前我国的会计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预算会计适用于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会计是以预算(政府预算和单位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以预算收支核算为重点,用于核算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分配领域中的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非营利组织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会计体系。预算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单位预算会计是指根据单位性质的不同,具体分为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是执行单位预算,办理单位预算收支的专业会计。由于单位预算是同级总预算的组成部分,所以,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和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也就成为同级总预算会计的分支和基础部分。财政总预算会计按照一级政府设一级预算的原则,每一级政府都在财政部门设立财政总预算会计,具体包括中央政府财政部设的中央总预算会计,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设的省总预算会计,设区的市(自治州)财政局设的市州I)总预算会计,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旗)财政局设的县总预算会计和乡()财政所设的乡()总预算会计。

 

  ()预算会计的特征

 

  (1)组织目标不同。预算会计提供公共物品,具有非营利性。(2)核算内容不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监督一预算为基础,以预算收支为主要核算内容。(3)核算原则不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掌握和拥有资源会因外部或内部特定目的需要而受到限制,会计核算要求在资产总额等于负债与净资产总额基础上,强调固定基金与固定资产总额对应,强调专款专用。

 

  二、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分析随着政府预算改革的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如何运用会计核算及时、完整地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尚存在着若干问题,现分析如下。

 

  ()预算会计核算范围不完整

 

  由于政府的预决算的主要任务是向公众提供政府预算的收支计划和执行情况,所能传达的预算会计信息非常有限,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资金的运动状况,其中就包括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险基金以及政府的债权、债务、产权,没有或没有完整地纳入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不核算政府的基本建设拨款。现行预算会计对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不予记录和确认。另外政府的债权、债务、债务资产等财务状况不能得到全面的反映,在预算编制比较粗放的情况下,其传达的信息就更为有限,从而也就造成了政府财务状况透明度不高的情况。

 

  ()收付实现制存在局限性

 

  直以来,预算会计主要是为预算资金分配与使用服务的,以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基本上能够满足预算收支管理的需要。但是随着预算会计环境的变化,运用这一核算基础,使得某些会计事项无法在当期确认,其局限性也逐渐显露出来,如(1)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政府的负债状况,不利于防范财政风险。由于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支付作为确认当期收入和支出的依据,在这种记账基础下,财政支出包括以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并不能反映那些当期虽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政府债务,使政府的这部分债务成为"隐性债务",政府的财务状况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2)不利于正确处理年终结转事项,造成会计信息不实。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经常会遇到预算已安排,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年并未支出的情况,如果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处理,容易造成当年结余不实,影响了预算信息的真实性。

 

  ()预算报表设计缺乏合理性现行预算会计报表设计缺乏合理性,反映的信息缺乏全面性和充分性。我国现行的预算报告反映的信息还不十分完整,会计报告着重反映预算执行结果,未提供一套能综合反映财务资源和负债情况的财务报告。如部门预算表中对编制单位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情况无相关反映。基本人员经费支出的预算表仅能反映单位需要多少资金来满足人员支出,到底满足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行政事业类项目支出预算表和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预算表中,对项目支出的信息仅反映投资总额和资金安排情况,未反映项目内容和简要的实施计划,无法全面了解项目全面的情况。

 

  ()缺乏部门预算的绩效考核机制目前,尽管部门预算改革在全国各级广泛推开,但没有建立对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和项目绩效的考核机制,部门预算的编制质量如何,部门决算同年初部门预算的差异程度有多大,鲜有人对此进行详细考究,从这个角度看,部门预算改革还不够深入和彻底,形式上的改革恐怕要多于内容上的改革。同时,部门预算特别是项目支出预算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评、追踪问效机制,在具体编制过程中,由于项目缺乏可比性,可行性论证也不够充分,难以作到分轻重缓急排列次序。

 

浅论现行预算会计的完善


  三、改革和完善预算会计的建议()拓展预算会计核算范围

 

  中国目前的预算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政府的预算和决算形式来间接地传达给立法机关与公众的,传达的信息非常地有限。为了满足广大信息使用者日益扩大的信息需求,充分揭示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情况,防止出现潜伏的财政危机,建议在现有核算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对相关内容核算,如首先在政府预算会计中充分揭示政府所拥有的债权债务;其次,在政府预算会计中增加核算反映政府承担管理社会保障资金的有关内容;最后,在政府预算会计中还应增加反映各级人民政府对国有资产产权及收益权管理和履行受托责任的状况,即把国有资产的价值运动也纳入预算会计核算范围。

 

  ()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会计信息不仅能够评价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而且能够证明政府及其机构利用财政资源的受托责任的执行情况,帮会计信息使用者准确评价政府及其机构的绩效、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情况,进而正确作出经济资源最佳配置的决策;准确反映政府为其政务活动提供资金的情况,评价其融资及偿债能力以及政府部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效率。当然,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作为两种会计确认基础并不是完全对立、排斥的,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共同存在,而且在预算会计业务核算中其实也已经有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实践经验,但并不成熟。所谓的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是指在现有收付实现制基础上,按照权责发生制原理,对预算会计事项有选择、有步骤地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予以确认和计量,建立较为合理、完善的预算会计核算基础。所以结合国情,中国在引入权责发生制时,可以先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等到条件成熟时再向完全的权责发生制过渡。

 

  ()合理设计预算报表,提高信息的全面性和充分性

 

  借鉴国外好的设计报表来调整我国的部门预算。例如:德国财务报告的结构根据支出类型会计的格式,政府活动的结果会单独列出来(即政府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异),它反映了财务效率。美国财务报告中专门设计了一张预算比较表,将可用于拨款的金额和拨款合计以"初始预算数额、最终预算数额、实际执行数额、实际执行与最终预算的差额"等四项目分别列示,并要求对差额情况进午说明,该表格的设计可将政府收支的预算情况直观反映出来,有利于报告使用者准确、清晰地了解预算的执行情况。同时,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建立严格的报告制度。主要包括各单位要按规定定期向主管部门报送本单位预算执行的报表和详细的文字说明材料;各单位要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规定的期限,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送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报表和详细的文字说明材料;财政部门要每月向本级和上一级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各级政府要在每一预算年度内至少两次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推行绩效预算模式

 

  财政部门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预先制订绩效目标,将效益的评价结果同各部门的考核奖惩制度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真正得到贯彻,为提高部门预算执行力提供监督保障。为此,应制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部门经费与绩效评估直接挂钩,把部门应达到的绩效指标与试销这一指标所需要支付的货币量联系起来,变纯粹的财政拨款关系为完成任务与提供相应资金条件关系,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在这种预算模式下,通过绩效评价实现对资金的到位情况、使用情况、项目的效益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那些无绩效或部门经费与绩效不匹配的部门必然凸显出来。这就为财政合理削减支出及政府机构和人员精简提供了依据,也使真正重要而且绩效高的部门能获得更多的预算拨款,最终实现预算资金的有效配置。

上一篇:论我国预算会计改革

下一篇:浅谈权责发生制下预算会计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