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改革的思考及对策
预算会计是国家预算管理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以预算执行为中心的各项财政资金收支活动的专业会计。目前执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是从1998年起实施的《财政种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套预算会计制度总体上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了我国预算会计的整体水平,对我国的公共财政资金的管理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在预算会计管理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服务与供给型财政管理模式的预算会计体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国际交往的增加,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以不利于发挥预算会计的职能作用,不能充分适应预算管理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革,建立新的会计管理体系、新的会计核算方法。
一、我国预算会计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改革的新形式新任务要求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核算内容、资金流入与流出的确认、会计科目的设置与使用、会计信息等方面进行相应调整、充实、改革,以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财务活动的情况。就我国当前的预算会计制度整体而言,仍不全面、不完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础带来的问题在收付实现制下,会计核算生成的会计信息不能满足单位加强成本管理的需要,也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不利于政府的宏观决策。我国预算会计实质上只是财政收支会计,核算内容主要是财政资金的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没有覆盖全部会计要素,政府拥有的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和承担的负债(积欠的长期债务、拖欠的费用等)在报表中无从体现,无法反映政府公共资源的使用和配置状况的会计信息,使政府信息的使用无法了角解不利于政府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进行科学的宏观决策。特别是收付实现制所“隐藏”和积欠的隐性债务问题往往被忽视了。例如政府中长期国债中尚未偿还的部分、社会保险基金的缺口、养老金负债、地方政府欠发工资等等。这些容易夸大政府可支配的财政资源,造成虚假的平衡现象,给财政经济的持续、健康运行带来隐患,不利与政府的宏观决策和财政风险的防范。
(二)无法客观反映各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利于评价和考核各级政府的受托责任在当前的预算会计制度中,总预算会计没有核算和反映政府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虽然对固定资产进行了核算但对财政预决算报表中,有关固定资产方面的信息只是以独立报表的行为作为补充资料予以附列等等。对这些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可能失控,导致国有资产规模和数量信息失真。成本信息的失真不利于政府部门合理的激励机制。
因此,由于收付实现制会计确认基础本身的局限性,既不反映非现金资产存量的价值、负债,也不提供服务的成本核算,因而难以显示财务状况和财务效益的全貌,这种低质的财务信息所反映的会计责任狭窄,最终导致低水平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正因如此,财政部在1998年根据预算会计核算的特点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对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采用了不同的会计确认基础。即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这说明,一方面预算会计从总体上讲还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体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会计采用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体以权责发生制为补充的一种混合的会计确认基础,充分体现了灵活性。
二、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一)系统性和连续性相结合既要全面反映当年的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又要连续完整地反映财务运行的结果。所谓全口径预算管理,从部门来说相当于综合预算从总预算来说,社会保障预算、基金预算、资本预算都是其主要内容。同时预算会计必须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制度,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提供连续运行的财务会计信息。
(二)全面性和准确性相结合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提供的会计信息要满足各方面的需要。预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财税部门、审计机关和预算单位等。他们各自的职能不同,对预算会计信息的需求内容各有侧重。因此,预算会计在核算范围、科目设置、报表编制等方面,要体现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提供完整的会计资料,满足个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会计是经济管理的手段。这个手段的运用,要靠广大的会计工作者来操作,因此,预算会计制度的制定,既要考虑经济业务活动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加强管理,又要从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出发,简便易行。会计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如果基层会计人员不能适应,再先进、再科学的制度,也只能束之高阁。
(四)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借鉴、吸收国外经验相结合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善于根据国情进行自主创新、又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不断开拓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理所当然要体现这种精神。在总结和继承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吸收企业会计制度改革成果的同时,大胆借鉴西方国家政府会计改革中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科学内容。
三、对我国未来预算会计改革的几点思考
人类以进入21世纪,预算会计环境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进而引起政府及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在这种形式下,预算会计基础不仅要真实地反映政府及事业单位财务活动情况及财务活动状况,强调与国家预算保持一致;还要提供具有一定信息质量的财务信息,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客观公正地分析、评价政府及事业单位的受托责任,以实现预算会计的目的。另外,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预算会计体系,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要求会计信息通过会计的国际协调具有国际可比性。因此,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协调也是一个现实的迫切的问题。
(一)预算会计财务报告及其他信息的完善完善政府会计信息就要真正发挥政府会计的监督作用,会计报告就不应只提供给政府有关部门,更应提供给与政府服务和政府收入息息相关的广大社会公众。1998年开始实行的预算会计对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规定的比较具体而对财务报告的其他部分则不详,甚至有的方面比1998年以前实行的制度还简略。因此,完整的政府会计信息体系包括:及时地提供有关政府支出和成本的可靠信息,政府财务会计可规定预算收入名细表、预算支出名细表、预算外资金收入名细表、专用基金收入名细表、政府投资名细表等;及时进行内部审计和独立的外部审计,并编制审计报告,将会计体系与、现金和债务管理及审计系统相结合;及时报告有关非现金资源的信息,如资产、负债、人力资本等,报告有关政府政策后果的信息,编制政府各部门和政府整体的会计报告等。从而全面完善财务报告体系。
(二)循序渐进地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体系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进行会计确认基础的改革应充分考虑信息管理水平、运行投入成本及预算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等因素。因此,全面实施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的条件还不成熟,应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好经验,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进行。同时,在改革顺序上可在部分单位进行试点,逐步完善,成熟规范后加以推广到所有行政单位,最后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实行。政府会计引用则权发生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改革,它是政府预算与会计功能的根本性的变化,是一种适应现代政府管理要求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也是我国未来政府预算会计确认基础的发展趋势。
上一篇: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