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于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与创新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3-12-09 00:48

  摘要:预算会计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在提高管理质量、促进事业单位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从当前情况看,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故改革和创新预算会计制度非常重要。下面,本文从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存在问题出发,总结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对策,为日后工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创新


  预算会计承担着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核算等职责,以预算管理为工作重心,涵盖财政拨款、资金用途核实、付款等项目,因此,预算会计在强化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上意义重大。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经管理体系、预算编制和执行也发生变化,导致传统的预算会计制度不满足工作需求,故而,需革新预算会计制度,以提高资金利用率,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一、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预算会计核算不科学,无法实时管理资产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多使用收付实现制对会计进行核算,相关信息多在年度预算中审核,这种情况下,忽视着对资本的长期管理,给事业单位预算决策带来严重影响。并且,部分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理时方法也不恰当,缺乏对折旧的处理,虚报固定资产价值,影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由于缺乏对资产的实时管理,限制着对财务数据信息的调取,影响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信息失真,影响预算会计报告的完整性。


  2.未合理设置预算会计科目,无法真实反映单位新业务


  从我国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上看,多存在各种不合理的地方,需进行行之有效的改进。比如前几年购人固定资产时,要先向上级申请,批准后再拨付资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采购制度日益完善,如政府采购制度、国库收付制度等,这种情况下,以往的资金流向就会发生变化,故会计业务流程的处理也随之发生变化。若无法及时调整预算会计科目,也就无法正确处理、记录事业单位的新业务,导致财务信息失真现象频发。从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处理上看,由于多数单位并未正确计算无形资产寿命,也就没有办法摊销其年限,对事业单位的业务处理也就不合理,因为部分单位会将无形资产一次性的纳人当期费用中。


  3.会计核算分离,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时,还具备一定的经营性,不但有国家财政拨款,还有自营收人,使用独立的方法进行核算。对于修购基金、医疗基金等,提取时要直接列人支出,贷方以专用基金为由,借方以事业支出为由,当成社会保障费、设备采购费。实际上,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缴纳医疗费时也可进行支出处理,不能只使用专用基金。若在年终将修购基金、医疗基金作为财务支出的调节基金,并随意的调整支出范围,人为的控制结余,就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事业单位使用的会计制度不同,其基本建设借款也不同,如有的单位将基建借款用于基本建设上,往来账目报表上并未显示出借款痕迹,且从负债表上看,单位的借人资金为零,如此一来,也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4.预算会计报告体系不健全,限制着财务信息的获取


  从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表上看,多分为收人支出表、资产负债表两部分,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表基于资产、支出总和减去负债加净资产、收人编写,因此,该表格多反映着事业单位的资产动态和静态,并共同反映收人和支出,多数情况下其说明是没有针对理论进行指导的,所以表格的设计也就不合理。预算会计报告中的信息面比较狭窄,且信息的获取渠道也比较窄,再加上会计人员不了解资金流向,严重影响着预算工作的开展。


  二、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与创新对策


  1.完善会计核算内容,创新预算会计核算方式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收付实现制已不满足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核算要求,因此,必须将权责发生制引入其中,便于真实、完整的反映财务情况。为实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目标,需改进现行的预算会计科目,按部门进行科目设置,使其更好满足预算制度需求;根据事业单位情况增设二级、三级科目,拓展现有的会计核算范围,真实的反映预算管理情况。完善预算单位的预算会计,修订核算业务,创新核算方式;重设各账户的核算项目,优化固定资产核算,形成完善、科学的预算会计管理体系。


  2.加大对预算活动的监管力度,引人权责发生制


  根据因监管不严格引发的信息失真问题,事业单位管理者要加强对预算会计计划编制、执行期间的监控,将收人、支出纳人预算体系中,保证资金管理的规范性。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引人权责发生制,不但能全面、真实的反映资产、财务等情况,还能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基于权责发生制运作预算会计制度,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要作为本期费用、收益进行核算。对于金额比较大的资金流动,要加大监管、跟踪力度,保证每笔资金的使用都到位。合理使用先进技术,实时监控资金使用情况。另外,还要重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时刻遵循会计准则,在合适时机推人权责发生制,在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将收付实现制转为权责发生制。


  3.完善会计信息体系,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


  预算会计信息体系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若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体系不符合实际,或缺乏针对性,就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因此,必须根据事业单位的真实情况建立科学、完整的会计信息体系,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获取效率,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提升工作质量。从另一方面,预算会计信息体系的构件,还能弥补以往预算会计报告系统的不足之处,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促进事业单位发展。


  4.制定预算会计制度,重塑预算会计体系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缺乏适应财务环境的制度,导致财务核算混乱,影响核算质量。对预算会计体系的重塑,是革新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前提。故而,事业单位及相应部门应结合预算会计特征,构建一套完整的会计制度体系。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满足预算会计制度的革新需求,应综合考量事业单位的工作现状,尽最大限度的制定科学、合理且和国际接轨的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准则。与此同时,还要借鉴事业单位的革新经验,简化会计体系,打破行业壁垒,制定一套统一的会计制定。由于不同单位预算主体不同,还要制定针对性的会计体系,选用合适的核算方法,在遵循统一会计制度的情况下,从原则上规范核算工作,制定高效、规范化的核算制度,满足预算会计革新需求,提高预算会计核算的可比性。


  三、小结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中,科学、合理的预算会计制度在提高资金利用率、提升预算会计工作效率上意义重大。因此,应基于预算会计制度问题改革和创新预算会计制度,并完善会计核算内容,创新核算方式;健全会计信息体系,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加强对预算活动的监督、管理,引人权责发生制,促进事业单位发展。

上一篇: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部队单位会计的影响

下一篇:改革预算会计和构建政府会计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