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发布时间:2023-12-11 05:37

  摘要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是改革改制的一个重点,对维持其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会计控制中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满足改制需求。本文就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展开讨论,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改进建议


  我国经济经多年不懈努力,取得较大进步,随着而来的事业单位改制改革也陆续发展。内部会计控制逐渐在事业单位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逐渐被重视起来,希望通过会计控制掌握企业资金流动情况,做到更稳定且更有效的发展。所以,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不足,找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一、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生产效益


  我国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业或单位有所不同,因为其本质特点,事业单位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运转提供保障。面对激烈地市场竞争,内部会计控制可以依据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特点,及时有效的调节内部管理系统。在事业单位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可以通过定期财务核实和审查,确保会计完整性和真实性,帮助事业单位的生产效益的提高[1]。


  (二)有利于帮助事业单位降低经营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事业单位改制改革速度也越来越快,事业单位在为市场化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由于有的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不完善,造成事业单位内控审计结构形同虚设。在事业单位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加强监管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帮助事业单位保障制度的合法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从事业单位的各个层面,进行制度上的监督和管理,帮助事业单位降低运营风险。


  (三)有利于实现事业单位的经营目标


  内部会计控制对事业单位业务发展、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控制,并依据市场变化进行指导调节,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有序稳定,所以,为了实现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转,就必须重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各项措施的落实,利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帮助事业单位经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2]。


  二、当前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分析


  (一)事业单位对内部会计的控制重视不足


  一般情况下,我国事业单位工作比较稳定,是很多人向往的工作场所。所以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很容易忽视单位资金管理,有的地方事业单位甚至认为仅靠国家财政拨款不亏损就是单位的最好状态。在这种严重忽视会计内部控制的意识下,还有的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单位内部资金分配不够合理、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对待工作不够严格,在做事时积极性不足,有的事业单位甚至忽略财务内控管理,甚至造成公款私用、贪污和侵占公共财产的现象。


  (二)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效率的保证。会计控制的核心“对工作进行合理分工,规划财务相关”,但是,现阶段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制度不合理过着严重缺乏,使得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过于散漫,整个单位内部的财务事宜随意性很大。有的事业单位缺乏书面上的明确规范,在开展财务工作时,没有科学的参照标准给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埋下隐患,掩盖了事业单位真实的财会信息,造成事业单位整体财务管理内控意识薄弱。


  (三)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过于混乱


  事业单位的资产类别比较多,有国家财政拨款,有单位生产经营效益以及社会慈善捐赠等等,但是由于事业单位对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长时间得不到重视,使得单位的很多资金管理没有具体名录,如果年岁久远,就会出现没有记录的资金使用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就会影响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的管理和清算,给其财务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还有一部分固定资产,因为缺少资金管理意识,随着时间而增长就会出现空账单,转移内部资产,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带来很大漏洞,甚至存在较大危险[3]。


  (四)事业单位人员岗位分配不合理


  我国事业单位很多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编制岗位有限,招收的人员数量是固定的,鉴于事业单位岗位分配情况,在会计内部控制的各个岗位上会缺乏工作人员,编制人员数量少,导致会计内部控制的人员岗位分配不到位,有的单位甚至还会出现“一人多岗”等情况。事业单位人员岗位分配不合理还表现在很多单位聘请“临时工”,也就是“编制外工作人员”,造成各个岗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低下,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内控落实与贯彻[4]。


  三、事業单位改进会计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建议


  (一)提高事业单位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和关注


  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的责任人要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因此,作为单位的领导层和管理层,需要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提高事业单位全体人员的财务内控意识。首先,通过宣传让单位全体人员认识到事业单位运行的特殊性,认识到内控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制度贯彻和实施,增强他们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其次,消除内部会计控制人为控制的影响,依据内控机制的工作需要,从财务内控管理风格和管理理念上开始转变,优化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环境。最后,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让他们能本着对自己工作负责的态度去处理工作事宜[5]。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相关制度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效率,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意义重大。甚至可以说,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相关制度为高效开展业务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首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深入研究国家已颁布的有关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政策和法规,比如《会计法》等,采用具体细致的条文开展各项清查工作,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建立合理明确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次,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为有效预防各种类型违法行为,还需要对事业单位的领导、会计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划分,清晰各自职能范畴,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控制,减少人为因素对内部会计控制效率的影响。


  (三)合理规划事业单位人员与岗位关系


  为了减少事业单位“冗员”和“不作为”等现象,可以根据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需求,选聘人才,通过引进内部会计控制理念,促进每一位会计、财务人员业务提高,帮助事业单位实现人才转型。同时,加强内部会计人员的相关培训,(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在业务活动之中发挥其他们的敏锐嗅觉,实现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与此同时,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岗位意识,合理规划事业单位人员与岗位关系,发挥每个管理人员的长处,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可以适应事业单位改制改革的发展[6]。


  (四)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监督与管理


  相较于其他单位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都有着极强的政策性,所以,强化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监督与管理,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政策学习,在有效、平等的交流环境中,让会计人员可以在企业中独立工作。其次,加强内部监督,单位纪检监察部门要建立风险防范的预案,定期对内部的各项费用进行内部审计。最后,加强会计活动监督,在实施内部监督时,偏向于内控运行的深入探索,通过提高内部机构的监督控制手法,相关负责人还需要重视会计监督职能的权威性,减少资产清算不合理、应付差事现象,通过组织监督来规范资产清算与盘点问题,对相关违法违规事项造成的损失,要及时查找责任人,并进行弥补,减少因监督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7]。


  四、结语


  在事业单位改制改革的大洪流下,如何实现事业单位自身的经营目标,并且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是每个事业单位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为了贯彻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就需要不断完善单位内制度、加强监管、重视人才,通过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的控制工作,及时掌握单位内资金流动情况,有效地去控制和防范并最大限度地化解改制改革带来的风险,盡可能地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控制最低,帮助单位实现自身社会价值,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上一篇: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分析

下一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会计控制强化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