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小学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

小学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小学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

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 方法 ,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是帮助求助者解除心中疑虑的人。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篇1 浅谈运用系统脱敏及认知疗法的心理咨询治疗案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名男初中生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的实践,结合咨询过程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运用系统脱敏及认知行为疗法对求助者的焦虑症状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成功说明了系统脱敏及认知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效果评估问题。 一、一般资料 魏某,男,初中二年级学生。身高1.68米,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父母为大学教师,家庭和睦。小学学习成绩优秀,但小学升学考试时由于突然发高烧受影响而未能进入重点中学。父母对其要求一直比较严格,对他这次考试失利批评较多。此后每逢考试必紧张、焦虑、不安,总觉得自己又要考不好了。尤其近半年,就一直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的氛围中,时常感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常常想到中考问题,感觉更加强烈,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在每次模拟考试的前几天就开始坐立不安;经常做有关考试的梦,并且梦见成绩不理想。常会设想:如果这次考试成绩又不好怎么办。临近考试时胃部不舒服,想上厕所的次数也比平时多;当听到开考的铃声时,心跳马上加速。考试时,如果监考老师来回走动或注视自己,便无法答题;常常发现考试时自己的手指或双腿在发抖;考试时经常会看错题目。为此感到很痛苦,希望能在中考前克服这个问题。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魏某说:“考试前我会非常紧张,前几天就会连续失眠,。睡不着觉,考试时经常因为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心跳得厉害,头很痛。计算马虎看错题等毛病也出来了。我非常着急,每次都在 学习方法 上找原因,找来找去问题还是存在。”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1、 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求助者面色苍白,身体瘦弱,讲话时双腿不停抖动,双手紧握,多数时候低头,声音小而略微颤抖,有时抬起头,双眉紧皱,表情痛苦。 2、 父母主诉:近一个时期,孩子吃饭不多,与父母老师很少交流,朋友交往也较以前少了,只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学习。不愿提到考试,一提到就显得有些烦躁了。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内向,情绪低落,为学习和考试而焦虑,为自己的前途焦虑,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焦虑,生理机制紊乱,身体虚弱。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试结果和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家族史以及典型心理与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理性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诊断: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是非病理性的情绪反应属于心理问题范畴,是由考试引发的焦虑状态。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求助者心理活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稳定,且引起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小学升学考失利这一现实刺激,其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未达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故属于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主要表现: 1、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存在认知偏差。 2、生理机制紊乱,如生物钟紊乱、食少、身体虚弱等。 3、在社会因素中父母缺乏 教育 引导孩子的正确观念及方式,在学校中缺少朋友,缺少教师对他的学习方式,考试方法的指导。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①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②减少考试焦虑程度。③保证正常的饮食、睡眠,改善身体虚弱状况。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①改变求助者的升学观,从侧面影响父母的升学观。②改变求助者在学习方法、方式上的不良认知。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①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于考试的焦虑。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个性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由考试产生适当的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焦虑并且出现了较严重的情绪、生理、行为反应,这就是有心理问题了。贝克的理论中有几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及规则。所谓共同感受就是指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实际上就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如果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一工具,对外界信息不能做出适当的解释与评价,就会造成认知歪曲,从而导致错误观念并最终引起不适应的行为。当人们错误的判断、推理和思维形成自动化的反应即“自动化思维”时,思维过程中一些错误观念形成固定习惯并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评。贝克还认为个体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规则行事也会使其行为不能与现实环境相协调,从而导致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贝克认为,改变功能失调的情绪和行为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修改不正确的及功能失调的思维。咨询师教给求助者如何通过一种评价过程来确认这些歪曲的和功能失调的认知,教给求助者识别观察和监督自己的想法与假设,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自动想法。 ②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源于对动物的试验性神经症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末,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在实验室中电击小铁笼中的猫,多次实验之后,只要看见那只铁笼即使不受电击,猫都会出现明显的植物神经反应。他将这只猫禁食几天,然后送回放着鲜鱼的铁笼。虽然猫极度饥饿却不肯吃鱼。沃尔普认为这是猫对实验环境产生了泛化的防御性条件反射的缘故,即产生了实验性神经症。而后沃尔普给猫喂食并将其由远即近渐渐接近实验室。猫能进食起初并不十分自然,但不久便适应了。最后猫回到铁笼也能平静生活了。沃尔普认为这是交互抑制的作用。猫进食后得到一种满足和快意,这种满足和快意可以抑制焦虑紧张反应。对于人类来说,肌肉松弛技术就有对抗焦虑的作用。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2、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⑴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⑤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分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⑵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④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 咨询收费:每次100元人民币 心理测验收费:《症状自评量表SCL-90》60元 《焦虑自评量表SAS》50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大致分为三阶段 (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二)心理帮助阶段; (三)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第一次咨询 2006年12月10日 目的: ①了解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学资料) 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③确定主要问题 ④探寻求助者的改变意愿 ⑤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 ①会谈法 ②心理测验 过程: 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②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 ③求助者做韦氏成人智力测验,焦虑自评测验(SAS),抑郁自评测验(SDS)。 ④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结合初步印象给予初步分析, ⑤布置作业:让求助者回家后,回忆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对他影响较大的人或事。 (二)心理帮助阶段 第二次咨询 2006年12月17日 目的: ①加深咨询关系 ②评定主观焦虑程度 ③学会放松训练 方法:行为治疗(系统脱敏疗法),认知治疗(认知矫正)。 过程: ①反馈上次咨询的作业,认为小学升学考试失利及之后父母的批评指责态度可能是造成他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 ②通过简单说明,让求助者学会衡量自己的焦虑程度,并尽可能给出一个相对恰当的评分。评分通常以五分制为度量单位。0分、1分、2分、3分、4分、5分焦虑依次递增,0分是安宁平静;5分则表示极度焦虑不适。 ③放松训练 让求助者坐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都处于舒适的位置,由咨询师口述指导语,此方法可让求助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并掌握要领,之后可回家自行练习。 ④布置作业。 回家后做放松训练,争取达到全身完全放松,并运用自如。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分支,自1978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健康心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充分共享。健康心理学在维持和改善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评估和诊断健康;完善和改进健康防治体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心理的论文 范文 一: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 教育 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在于改善人们生活,发现自身更多美好的品质,并激发出自身的积极力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己在国内开展了二十多年,然而很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依然定位于防治性层面上,以此解决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目标,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而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能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单元,可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1],使其养成出众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重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生成更加积极的力量,将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视为最重要的教学使命。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应对困境与挫折的能力,最终为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一,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回归最为本质的教学目的,如此一来,也可以更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意义。毋庸讳言,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偏离了实际的教育目标,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生采用“人文主义”关怀,更加重视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以助其形成积极的人格。毫无疑问,积极人格,更加有利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融洽共处。在积极心理学的依托之下,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并且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唤起学生潜在内心的心理素养,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社会责任意,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第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存在正负两个方向[2]。一般意义上,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其要点,就在于妥善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问题症状,而并未把教育的重点安置在学生积极品质的锻炼上来。有鉴于此,高校唯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可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系统,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实现教育目标。

第三,建设健全优质的教育环境。可以肯定,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能够推动许多事情的良性展开,并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同样,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也有着本质的推动意义与现实作用。随着外在教育环境中推动积极体验的形成,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将环境的外在作用安置在学生的内在心理,也可以使学生的积极人格也两种作用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第一,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学生之间在心理素质层面上是相同,但又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基于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基本一致,也给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教育环境作用之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尽相同,学生与学生间的客观差异可以说普遍存在。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正是倡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在原本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健全。因此,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期帮助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有必要最大限度上利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开展一些咨询活动还有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第二,树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如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在既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只是单方面地关注对消极层面的教育。因而,高校所有的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是只是单一地围绕着一些消极环节进行衍伸,其中消极层面,主要是指对学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治疗。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为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即提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教育,从源头上遏制消极情绪的产生,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就获得了极大地丰富,更加关注积极层面。当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必须要依托于学生、教师、校方这三个环节的共同努力。细化来说:学生应当重视和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实现不断积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加全面地向学生展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而课外活动中也需要关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校方在这其中的作用是将工作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三,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教师必须要充分体现其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的 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也就一定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积极地学习与掌握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积极心理学,自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过渡到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惟其如此,教师在开展自身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就不在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通过积极的教学治疗手段,更好的树立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过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主要是以“解决问题”当成教育的唯一目标,而单方面的“解决问题”,显然充满了很强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必要向积极的方面进行个性,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使得关注信息更为立体化。也只有真正的消除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12(04):151-154.

[2]覃梅芳.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2(04):220-22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二: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介绍了省级精品课程“普通心理学”的建设理念、改革 措施 和建设成果,旨在为同类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人才培养

2001年教育部为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出台了4号文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精品课程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先导项目在各高校启动,形成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模式。“普通心理学”课程2011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三年的建设周期中,课程团队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六大要素,即内容建设、队伍建设、 教学方法 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建设、机制建设[1],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突出整体性:从人才培养整体工作出发,科学定位课程

“普通心理学”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后续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精神方面发挥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在课程建设之初,团队成员就达成共识,即不是孤立地将“普通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而是将课程建设紧密服务于人才培养,为整个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团队认真厘清了三个关系,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二是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三是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通过对三个关系的科学梳理,确立了“普通心理学”的课程地位,即奠定整个专业学习的基础,是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程建设全程始终突出精品课程在专业内部建设的辐射作用。

二、体现先进性: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强化专业精神培养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学者指出,精品课程要有“一流的教学内容”,即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始终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前沿性[2]。不仅如此,从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看,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一门科目在某地某时应该有一个为自己的利益供欣赏的善”,“如果一个科目从来没有因其自身而被学生欣赏过,那么它就无法达到别的目的”[3],因此,“普通心理学”精品课程不仅关注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的作用,还十分关注是否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启迪,在优化教学体系与内容方面做了大胆的革新与尝试,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四方面的特征:

1.兴趣性。心理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但很多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都不同程度地对其抱有不正确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导致刚接触“普通心理学”、面对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时,感觉抽象、枯燥,根本没有想象的有趣。因此增强课程的趣味性、稳定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是“普通心理学”课程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并引入“课前三分钟———奇妙的心理效应”、“任务驱动学习———解密自己最感兴趣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与我———分析自己的心理现象”等环节和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感受心理学的魅力,解答生活中的心理谜题,发现心理学的科学价值,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专业学习真正满足学生求知和自身成长的需要。

2.专业性。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定[4],是一个专业立足和生存的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最朴素的目标。专业性的培养渗透于专业课程学习全程,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肩负着专业性培养的使命。“普通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性定位于两方面,一是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都要进行深度解析,区分“专业理解”和“ 经验 理解”的不同;二是培养专业的 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用专业的语言去阐述和解释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气质、夯实专业基础。

3.实践性。为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将实验教学部分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单独开设,由两名青年教师承担实验教学,撰写了独立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中专门设计了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综合性设计实验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课程内实践环节的建设,设计了“你来讲”、“心理问题研究”等环节,由学生从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结合教材、作业和资料查阅,分小组合作承担部分内容的讲授,开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探索,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4.延伸性。为夯实专业基础,体现“宽基础”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建设中还注意到教学内容的延伸性,即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向下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注重专业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贯穿“心理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同时强调心理学作为一门“幸福学科”,对学生自身发展、成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价值;向上延伸是与研究生考试相结合,把近几年的 考研 内容引入教学,一方面深化教学内容,一方面为部分考研学生提前奠定基础;在中间层面将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建立延伸联结,凸显“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性。

三、凸显有效性:遵循教与学的规律,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体系与内容整合优化后,紧接着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往“普通心理学”的开课时间在第一学期,因课时较大,恰逢学生刚入大学,还处于高考后的松懈状态, 学习方法 、习惯等均不适应,所以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最初学习的挫败对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打击不容小视。课程团队以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将整合后的“普通心理学”分为两段开设。一方面分解了学生刚入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体现了教与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边教学边对学生进行 学习方法指导 和资源利用的指导,帮助学生改变中学时期机械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形成。这一改革收到良好效果,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下降,整体成绩普遍提高,有效保护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尊心,极大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

四、彰显科学性: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以评促学教学评价

在教与学过程中发挥着诊断、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师生明确教学进度、 反思 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式。但长期以来,教学评价被机械地视为“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5],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习动机激发、教与学的反思、学习策略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动态的、过程性的因素,导致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问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教学价值生成相脱离,其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为彰显评价的功能,切实发挥评价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内在于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对教学的动态引领作用,从2012年起“普通心理学”课程逐渐摸索并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并将此模式全程贯穿、渗透于课程教学中,及时反馈,效果明显。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以人为本,关注“当下的教学”,将对成绩目标的关注转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同时,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对教学有更多的付出和责任感,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和督促者,更多思考的不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如何教好”,怎样不断创新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而言,虽然考试的压力有所减轻,但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学生不再被当做“知识的口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随时关注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课堂表现,积累学习与评价“资本”。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对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发挥教育性:丰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延伸学习优质的课程资源

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又承载着学生知识建构、意义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功能,同时兼具人文教育与丰富精神世界的价值。大学校园充满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网络、图书馆以及各种信息源,但很多学生不仅不会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更不具备这种资源意识。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问题更为突出。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十分重视课堂和课外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作用,不断积累和建立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目前教学资源建设涉及五个系列,包括经典心理学影片、国外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必读书籍、网易名校公开课以及“普通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视频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学习、阅读空间,同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与关联这些资源,在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资源学习之间搭建起桥梁,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专业学习内涵,提升专业学习品味,挖掘学生专业学习潜力,强化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使专业学习丰富而充实,彰显了专业的魅力和大学生活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44.

[2]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83.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秉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8.

[4]孟现志.高等教育的专业性[J].教育研究,2009,(2):94.

[5]张曙光.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诠释[J].齐鲁学刊,2012,(4):7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精选相关 文章 :

1.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两篇

2. 3000字心理论文范文

3. 心理学论文范文1500字

4. 心理学论文范文

5.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6.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小学生心理咨询论文范文

现在有许多的事情影响着我们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最近接连发生的校园惨案、如今的升学压力。无时不在影响着我们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生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征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征文篇1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为自己描绘了桃花源般的精神家园。我们以为你的内心阳光明媚,我们以为你的人生桃花朵朵开。可我们没有想到,你会作出那样的选择!多少人为你握腕叹息,多少人暗中为你哭泣。你,一个满腹经纶的旷世奇才,为世人留下美丽的诗篇,自己却长眠于冰冷的铁轨。可悲可叹,海子。我们读懂你的诗句,却读不懂你内心的忧郁。或许,你忧郁的眼睛常常诉说着你对生活的不满,对情感的无奈。可是,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内心世界展现给你的亲人或朋友?难道是对他们的不信任?或是,孤独的你已经习惯于孤独地咀嚼自己的孤独?我们不明白,你可以写出无数的经典之作,却不能道出你内心的苦闷?我们也不赞同,你用轻生的方式来倾诉你哭泣的内心。 有人说,你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但我说,你是一个内心封闭的人。内心封闭使你看不到外面的阳光,使你只会一个人躲在阴暗的角落独自饮泪。 现在,回想已随风而去的你,我们只有感叹。 最近,我常常想,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固然重要,但拥有健康的心理更重要。否则,健壮的身体毁于一念之差是瞬间的事。相反,身体残缺,内心完美,却可以活出美丽的人生。你看07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丽姐”——李丽,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年轻时好不容易与轮椅说再见,可一场车祸又逼她不得不与轮椅长期作伴。试想,遭受这样不幸的命运,有多少人能坦然地面对?有多少人能够笑着去选择崭新的生活?有的人,或许只会整天以泪洗面,怨天尤人,甚至走轻生之路。我们的丽姐她说不,她穿上漂亮鲜丽的衣服,以“丽美人”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她要告诉人们,不幸的遭遇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道路,但健康积极的心态也可以改变不幸的命运。她认为,面对生活的磨难与挫折,坚强的意志诚然重要,但健康的心理又岂能忽视?因此,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学生和服刑人员,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她每天为很多人的心理健康而努力工作,她在努力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塑造美丽的人生。 我们比李丽幸运,因为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那我们又应该怎样去面对自己的人生?那些因为一时挫折而一蹶不振的人,那些因为所谓的失恋而自暴自弃的人,那些垂头丧气,脸上总是阴云密布的人,想想我们的丽姐,或许会有新的改变吧。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征文篇2 现在有许多的事情影响着我们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最近接连发生的校园惨案、如今的升学压力……无时不在影响着我们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在就让我们来讨论讨论小学生的学习压力。 我认为应该不要分什么名校,如果说哪个孩子上的是名校,就认为他很好,说他将来一定有出息。而恰恰相反的,如果哪个孩子没上名校,就认为他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这是肯定的吗?我们常看到一些高智商的犯罪,犯罪分子不就是人们心目中从小长大的小天才吗?而没拥有知识渊博的人,不也照样成为英雄吗?因为有了什么名校,父母都希望我们将来有出息,也不管我们愿不愿、适不适合,给我们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我们小学生的周六、周日已经成了正常的上课时间,让我们没有了属于自己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双休日也成为了我们小学生痛苦的两天。好希望不再有什么培训班,还给我们自己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我们没有了压力,学得轻松,成绩一定更优秀。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征文篇3 在五月如花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周。本次活动以“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各种活动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活动的形式活泼多样,学生在节目表演、知识抢答、诗朗诵中受到启示。 “心灵感应”活动是以合作为主题的团体心理游戏,培养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在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体验成长。团体心理游戏包括:心有灵犀,价值大拍卖,走出压力等。其中“心有灵犀”使在没有语言交流并戴上眼罩的情况下进行的数字接。游戏过程中需要每个队员都能心平气和,互相尊重,相信身边的人,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断摸索成功的途径,不断达到心灵的默契。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团队精神和心灵相犀的重要性,多与身边的人沟通理解。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份子,只要共同努力,达成共识就能创造奇迹。 “人生感悟”是同学们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教训的总结,通过与他人分享促进共同的发展。心理健康手抄报比赛提高广大同学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更多的接触,了解心理健康。开展“心灵之约”交友会,“心理小课堂”比赛。每一项活动都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平台了解,关注,参与心理健康。 我们学校一直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班同学刘怡,原来成绩很好,在这段时间里,成绩却是一路下滑,而且下课不再和同学玩耍。老师和同学都觉得不对劲,经过老师调查,原来是她的父母离婚了。生活的阴影笼罩了她,老师经常找她谈心,并在学习上给她帮助。通过老师一次次的开导和同学们的帮助,刘怡终于摆脱了心理阴影,重新变得活泼开朗,成绩也逐步上升。 生命需要呵护,健康需要帮助。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心与健康同行,快乐与成长相伴,使每位同学的明天更美好!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征文篇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小学时期和初中时期是青少年成长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做好铺垫。 生活中到处都是无形的压力,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又怎样去面对这些无处不在的压力,心理良好的人与心理脆弱的人,处理压力的方法有着天壤之别。比如,两个心理素质不一样的人,受到委屈,心理好的人就会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可能今天他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儿,或许,明天他心情会好些。”而心理脆弱的人就会怨天尤人,近而抱怨别人。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我现在就读的共和学校就是一所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辅导课,心灵咨询室等,所以每个学生,每天在学校生活得非常愉快。 上学期我校曾举办过心理剧表演,在这些表演中反映出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不良行为,因为一些小事,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所造成同学之间的一些隔阂,而在这些心理剧中同学们提出了有效化解这些矛盾的办法。所以我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青少年有着很大的帮助,一个健康的心理让我们一步步走向阳光,而有时我们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他人的灌溉,爱护。学校就像一棵树要我们用爱心去培植他。 心理健康教育是世界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对现在个体的发展重要,而且对未来乃至一生的发展都具有基础性作用,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相关作文: 1. 关于心理健康的作文800字 2. 大学生心理健康作文1500字以上 3. 大学生心理健康作文 4. 心理健康的作文 5. 小学生心理健康征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利用家校协同方式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工作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1对象与 方法

1.1调查对象:选择我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先进(标兵)单位复评检查的中小学校,学校分别是高(职)中10所,初中9所,小学7所,共26所。其中1所高中,市区学校11所,农村学校15所。每所调查学校随机抽取师生6名作为访谈被试,被试来源与分配情况是小学4~6年级,每个年级师生各2名;初、高中每个年级师生各2名。师生各156名,男女比例为1∶1。1.2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编制了《侨乡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建设、师资队伍、教学、咨询、宣传与普及与教研等。其中机构建设包括功能室与相关制度建设;教学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与 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团体辅导等;宣传与普及包括讲座、板报、校园广播栏目及社团活动等;咨询包括功能室开放、专(兼)职教师值班状况和咨询记录;教研包括学生心理测试与档案建立、课题研究和教育论文发表等。问卷经过相关专家评定、修改后,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信度,能真实反映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状况。访谈法,制定了师生对心理咨询辅导行为和态度的访谈提纲,随机抽取所检查学校部分师生,在指定地点进行访谈。1.3调查实施与数据处理:正式调查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的工作人员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先进单位复评检查中进行,研究人员对被检查学校根据实际状况认真填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问卷,然后由研究人员在检查中核对和评定,保证所采集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最后统一收回调查问卷。抽样访谈是根据事先拟好访谈提纲进行面对面的交谈,研究人员作好信息收集记录。调查研究分3组,时间2d,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6份,抽样师生共156名。对所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侨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状况:所抽样的26所中小学中,100%都建立了组织领导,58%建立了功能场室机构,42%有专业和开展教学工作,50%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服务,81%开展宣传及普及工作,58%组织开展教研工作,31%总体工作开展较好。2.2侨乡中小学师生对心理咨询辅导的行为与态度:中小学生抽样中,84.6%认为进行心理咨询是有意义和必要的;26.9%接受过心理咨询辅导;43.5%认为有需要时找不到心理老师;28.8%不敢去心理咨询;23.1%怕别人嘲笑;8.3%担心患有神经病。教师抽样中,90.4%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有意义有必要;43.6%兼职心理咨询辅导;46.2%认为自己不会咨询辅导;75.0%认为忙,没有功夫;12.8%认为不是自己分内的事;5.1%认为自己都需要咨询辅导。2.3侨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差异比较:在抽样的26所学校中,城区82%建立了功能场室,9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活动,91%定期开放功能室,100%有咨询记录,82%安排教师值班,82%建立了心理档案,91%开展了课题研究和相关论文撰写,有73%有专业教师。而乡村地区以上指标分别是40%、33%、20%、53%、33%、47%、53%和20%,两区域χ2值分别是4.547、13.095、13.595、8.474、9.758、6.205、5.488和7.867(P<0.05),城区学校功能室、社团活动、咨询工作、研究工作和专业教师5个方面显著高于乡村学校。其他指标,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学段学校在功能室建设、计划与总结、开展讲座、定期开放功能室、咨询记录、教师值班、心理测试与档案、课题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和专业教师配备等方面的百分比,小学分别是28.5%、42.9%、28.6%、14.3%、42.9%、14.3%、14.3%、14.3%、42.9%和0,初中分别是55.6%、66.7%、44.4%、44.4%、44.4%、55.6%、44.4%、55.6%、66.7%和44.4%,高中分别是80.0%、90.0%、100.0%、80.0%、100.0%、80.0%、90.0%、90.0%、90.0%和70.0%。以上指标χ2值分别是4.487、5.338、10.575、7.283、8.607、7.171、9.988、9.697、6.872和11.250(P<0.05)。功能室建设、计划与总结、开展讲座、定期开放功能室、咨询记录、教师值班、心理测试与档案、课题研究、教育论文和专业教师等方面高中高于初中,初中高于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抽样学生中认为心理咨询辅导有意义有必要、去心理咨询怕自己真的有神经病态度上城区87.9%和4.8%,乡村82.2%和12.1%,χ2值分别为0.935和2.149,城乡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敢去咨询、怕别人笑和需要时找不到心理老师这3点行为和态度上,城区15.2%、10.7%和27.2%,乡村39.2%、32.2%和53.3%,χ2值分别是10.453、10.023、8.213(P<0.05),乡村显著高于城区。接受过心理咨询辅导的城区48.5%,乡村11.1%,χ2值为27.033,P<0.05,城区高于乡村。在不同学段上,认为心理咨询有意义有必要、接受过心理咨询辅导和需要时找不到心理老师的行为态度上,高中高于初中,初中高于小学;不敢去咨询,初中高于小学,小学高于高中;怕自己有神经病,小学、初中和高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怕别人嘲笑的态度,初中高于高中,高中高于小学。

3讨论

3.1侨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点:侨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和常规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上述调查结果显示,所抽样学校均建立起了以校长或德育副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近年在创建教育强市、文明城市工作的推动下,一半以上的学校建立起了比较标准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室,配备了专业教师。有一部分学校摸索出自己的特色和路子,建立起较规范、系统的教育模式。从2010年以来,开平市加大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A、B、C证的培训力度,到目前为止,持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证8名,B证185名,C证5700名,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2所,地市级示范学校5所,县市级示范学校12所[2]。成立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示范课、教研论文评比、宣传与普及等工作得到了快速推进。侨乡中小学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抽样师生认为进行心理咨询是有意义和必要的,相当一部分学生(26.9%)接受过心理咨询服务,不敢去咨询和对心理咨询服务有偏见或误解的认识比例较低。相当一部分教师(43.6%)兼职心理咨询辅导工作。观念、行为和态度积极的变化,主要原因是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各种矛盾交错反映在师生身上,使其成长过程中出现较多的迷惘和困扰,师生主、客观上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增加,而且还与教育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素质的提高,对人类精神疾病认识和精神生活质量关注提高有关。3.2城乡和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有差距:侨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在城乡间,小学、初中和高中间存在一定差距。上述结果显示,城区学校在功能室、社团活动、咨询工作、研究工作等常规工作和专业教师配备显著比乡村学校好。乡村部分学校建立了功能室,从规模和数量上都比不上城区,有些工作还不规范。城乡间这种差异,主要还是因为城乡间教育发展不均衡所致。上述结果还显示功能室建设、常规工作及师资配备高中比初中好,初中比小学好,这差距主要可能是与本地区教育不发达,教育关注的重心在初、高中有关。3.3城乡和各学段间学生对心理咨询辅导的行为、态度有差异:城乡间、各学段间学生在心理咨询辅导行为与态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上述结果显示,不敢去咨询、怕别人嘲笑和需要时找不到心理老师这3点行为和态度上,乡村学生比城区比例高。城区接受过心理咨询辅导的学生比例高于乡村,归根结底是教育发展不平衡所致,专业教师主要集中在城区条件较好的学校,乡村学校较少,特别是偏远的学校更缺少。认为心理咨询有意义有必要、接受过心理咨询辅导和需要时找不到心理老师的行为态度上,高中比例高于初中,初中高于小学;不敢去咨询,初中比例高于小学,小学高于高中;怕别人嘲笑的比例初中高于高中,高中高于小学。原因首先是小学、初中专业教师少,宣传、普及不够,其次是不规范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可能还与学生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和对心理咨询偏见和误解有关。结论与建议:①主要结论:侨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和常规工作近年得到了较快发展。中小学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但城乡和各学段间发展不均衡。专业教师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领导和教师观念滞后,特别是仅有的专业心理教师没能专职教学,功能室没有正常开放。浪费了教学资源,同时打击了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严重抑制了本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②建议: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转变观念,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师生成长服务的一项基本教育内容;落实国家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要求;增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为骨干,以省、市示范学校为龙头,带动并促进本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品质,特色发展。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是至为重要的环节,以课堂为主 渠道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精心呵护,避开心理受到伤害,从多角度把握学生心理,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环境;学生心理;沟通

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进步的阶梯。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但是嫉妒、依赖、压力等等,这些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各种心理反映,往往是不易觉察的,表现在小学生身上常常就出现:厌学贪玩,好斗生非;不讲诚信,说谎作假;好逸恶劳,浪费无度;不爱公物,是非不分;心胸狭窄,不够谦让等现象。究其根本,主要在于心理教育功能的确实。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心灵健康成长

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疏导学生心理必须有一个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拥有良好学习氛围的学校环境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令学生身心愉悦、陶冶学生的情操首先要有一个的良好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一角放几盆花草,让学生赶到舒心怡神;教室的环境布置要注意色彩与内容的相互搭配;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倡导学生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提高。老师要精心组织这样的学习合作小组,在课外根据学生兴趣、能力、学习情况,采取差异互补、自愿结合的原则,组成互助小组,每个人可以提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包括学习、生活、兴趣、心理、情感等,让大家共同讨论,提出自己的解释。另外,建立优生和后进生“一帮一”的学习组织活动,老师鼓励督促,推动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转化。

(二)拥有和谐乐观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更是培养孩子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品质兴趣的重要的场所。人是大自然中唯一懂得暗示的动物,孩子又最善于仿效,所以大人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暗示的意义具有强大的干扰力。不良和错误的教育方式、生活方式,都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些父母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兴趣、 爱好 一概不知,对孩子的优良表现从来不闻不问,但对待孩子的错误,却非常在意,殴打起孩子毫不含糊。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往往暴躁,对学习兴趣不高,并经常与周围的人发生矛盾。所以,学校要通过开办家长会、建立 家庭教育 研究会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宣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让家长明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单方面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全面、长效的过程,效力有时候超越了学校教育的范畴。大多数家长都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普遍思想开拓,接受信息快捷,他们更善于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只要学校引导,教师引导,家长一般都会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家长如何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呵护学生的心灵成长:要让家长树立一个教育信念:呵护孩子的心灵,培育孩子心灵的成长比读书考试更重要。老师要主动积极的联系家长,相互密切配合,做好训诫与勉励双管齐下的教育,不能学生在学校受到老师批评,在家里又受到家长变本加厉的批评,伤害孩子的心灵,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老师批评后,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及时疏导孩子的情绪,化解心理的忧虑,分析老师批评的原因,鼓励孩子改正错误缺点,乐观面对老师的批评,让他们觉得家庭是温暖的,父母的怀抱是温馨的。老师和家长要把握好批评与鼓励宽容的尺度,不能过分严厉,也不能过分宽容。健康阳光乐观的性格不可能在训斥与溺爱中形成,适度的批评和表扬比严厉的处罚或物质的奖励更能有效促成孩子优良品性的形成,表扬孩子与约束批评孩子的不良行为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批评与鼓励并行是奠定孩子愉悦人生的基础。

2.家长必须认真倾听孩子的诉求:家长要以平等和关爱的姿态和孩子对话,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孩子的心理,要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诉求的机会,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疏导。特别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和孩子多交流,鼓励他们大胆说话,说错了也不要紧。家长不能以任何理由忽略孩子的存在,更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和孩子感情、思想的交流,尤其父亲必须要有耐心和爱心,和孩子一起游乐,一起学习,一起散步锻炼,关心他们的关注的问题,及时引导他们的情感和认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正确引导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人都是社会的个体,在引导孩子接近自然陶冶淳朴性情,关爱自然生态的同时,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孩子的服务意识与合作协作的意识,比如夏令营,比如社区公益活动,比如校与校之间的联谊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等,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培养孩子的健康完善的人格。

二、老师要注意自己的楷模形象?

小学生最善于模仿,善于崇拜,在他们心灵中教师的形象是伟大的,在他们看来老师是慈爱、知识、公信、道德的代言人,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是社会的最高标准,是他们仿效学习的楷模。小学生会在某些行为发生的第一时间被“洗脑”。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衣着整洁,精神振作;语言要亲切、自然,可以批评,但不能辱骂;行为要热情大方,经常关爱帮助学生,不体罚学生,为学生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一)对待学生要真诚平等

一切伤害莫过于心灵伤害,尤其老师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巨大。一旦学生的心理上经常受到老师或同学的伤害,他们就容易走向极端,会变得冷漠孤僻偏执,处理关系容易冲动,偏离理性轨道,容易产生攻击性、报复性、破坏性等,以此发泄心理受到伤害的不满。为了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要以平等真诚的姿态对待学生的失误,尽量减少对学生心理的伤害。遇到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来深思,认真倾听学生的诉求,仔细观察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寻找与学生沟通的话题,在沟通中寻找学生发展的基石。

(二)让嫉妒心理远离学生

对学生来说,嫉妒心理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影响学习。同班同学之间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由嫉妒引起的。例如:别人的分数高了,就说提前知道答案,或者老师提前辅导过等,这就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反感,大家都想躲开他,不愿与他交往,逐渐被孤立。又如因嫉妒他人成绩而“打小 报告 ”,散布谣言,从而给自己造成不良的影响,导致人际关系氛围不好,于是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在班上打架斗殴,沦落为问题生等。因此,教师要及时适时地帮助他们。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机会,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定位。教育学生要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正视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发现并开拓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开创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要转移学生的嫉妒心理。小学生嫉妒心理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出现学习差距引起的,如果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差距产生原因,发掘弥补差距的动力,把嫉妒心理转化为积极努力的精神,每个阶段给自己确定一个奋斗目标,不断奋进,随着学习进步,嫉妒心理也会慢慢弱化,逐渐消失。

(三)多角度引导学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引导,为人师者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要能够从多方面去把握学生,从多角度去引导学生。对“管不了的学生”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解决。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惩罚批评容易使人产生人格、自尊受到损害的自觉心理,为了获取人格的尊重,人们常常会采取对抗的方式反对处罚批评。小学阶段的学生发展成捣乱生,大多数情况都是因为老师过度处罚批评,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造成的。所以,老师对待“管不了的学生”应该首先要从尊重他们人格的角度入手,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创造适宜其展示自我优点的平台,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对他寄予的厚望,体会成功的幸福,促进其进步。

2.采取多元的教育方式。对于上课学习不投入,爱做小动作甚至打架爆粗的学生,教师一味采取批评的方式有时候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但如果面对学生不同的问题教育的方式一成不变。久而久之师生都会失去耐心和信心。老师不妨根据他的情况,找出深层原因,分析原因,从尊重关心的角度,从帮助寻找学习策略的角度入手,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不断的给予正面的激励,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促使他提高学习热情,树立自信,让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慢慢树立自己是个成功者的意识,这样慢慢会步入学习的正轨。

3.要学会保护学生隐私。创设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心理测试、治疗的环境和氛围,运用合理而巧妙的“保密方法”,要对测试的真实、可信度提供保障。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实效性,让学生毫无顾虑地说出自己的心声,及时做好__。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尽可能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老师要正确认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当今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应努力对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创设更好的校园、班级、家庭等外在环境,合理运用教材内容、和谐师生关系,重视精神环境的建设。大数据时代的基层教育,对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结合的教育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时,应尽量做到家校结合、师生结合、家长和老师结合,巧妙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进行不同层面、不同方法的心理健康干预,寻求最适合学生个体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尽可能减少学生内心的矛盾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今后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许会采用多种途径和多样化的方法,这有待教育专家和基层教师进一步学习研究。基层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梳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阳光的发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相关 文章 :

1.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3. 浅谈小学生教育心理健康论文

4.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5.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

6. 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论文

心理咨询师工作论文范文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 方法 ,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 范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如下:

题目 :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 报告

摘要 :张某,女,14岁,初二学生,因不满意心脏手术后胸口留有瘢痕,担心变丑和别人议论而抑郁、焦虑。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可排除重性精神病;根据引发症状的冲突为常态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根据求助者的内心痛苦程度、病程不足3个月、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坏,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经和求助者商量后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疗法,使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 思维方式 有所认识, 逐步引导求助者实施自我行为训练,缓解抑郁、焦虑的消极情绪, 最终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促进了求助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 : 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张某,女,14岁,初二学生,身高153 厘米,独生女。自幼患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但发现较晚,于半年前的寒假时行开胸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恢复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身材适中。父亲经商,母亲是公务员。家庭关系和睦,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均健在,但不同住。家族中无先天性心脏病史,亦无精神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出生在本市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自幼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接受能力强,能歌善舞。入学后,学习成绩优秀,并担任班干部,同学关系融洽,喜欢 体育运动 ,尤其是喜欢 游泳 ,并是校游泳队成员,多次获得校内、校际游泳比赛名次。父亲英俊挺拔、性格沉稳、宽容、有耐心;母亲身材丰满、精明强干,是一名国家干部,性格较急,好指挥,有时说话不太注意方式。小时侯长相、身

材随父亲,常被周围人夸长得漂亮。母亲也很喜欢把她打扮得时髦漂亮,并喜欢领她出去串门,喜欢听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漂亮,常常以此为豪。从4岁时起开始学习舞蹈和游泳,是所在幼儿园和小学的文体骨干。小学二年级时被选入市 儿童 合唱团,并到欧洲去演出。平时在课余和假期里坚持练习舞蹈和游泳。但自从去年一次体检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后,父母因为担心,向学校申请免体育课,并不再让她上舞蹈班,更不允许她去游泳。半年前的寒假做完手术后,遵医嘱继续免体育课三个月。休息完三个月后,她第一次去游泳时,发现很多人用异样的眼光盯着她的胸口看。原来她心脏手术后胸口正中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刀疤,上起脖子稍下方,下至肚子上方。由于她还是瘢痕体质,以至于露在泳衣外的一段瘢痕高高隆起在皮肤表面,象一条小指般粗的暗红色的肉虫子一样趴在胸口,非常显眼!也非常难看!敏感的她感到非常难堪和自卑!此后,她要求父母带她到很多家大医院,包括整形美容医院去看看有没有办法可以消除瘢痕,并且不惜为此又做了一次瘢痕去除手术,但效果不甚理想,胸口仍有一道明显的瘢痕,只不过比先前的稍微小了一些。从此,她心情很低落,有自卑感,再也不去游泳了,上个月甚至退出了校游泳队,也没有心情学习舞蹈了。

3.精神状态

求助者衣着整齐,穿的是衬衫和长裤,而不是裙子。举止得体, 待人有礼貌。注意力能集中,言语清楚,思维敏捷。情绪低落,对别人的注视敏感。

4.身体状态

自幼体健, 在发现先天性心脏病之前未患过严重躯体疾病。手术后修养了三个月,体重明显增加。近来由于手术瘢痕问题,情绪低落,郁郁寡欢,食欲不佳,并且睡眠质量下降。

5.社会功能

学习成绩没有明显下降,仍担任班干部,对音乐、舞蹈、体育等文体课兴趣明显降低。同学之间关系尚好, 有两个要好的朋友。和父母关系尚融洽,有时埋怨父母为何非要给她做手术。

6.心理测验分:E 36 N 62 P 33 L 26,人格内向不稳定,温和。

SCL-90:总分148 分,强迫症状2.0 抑郁2.4 焦虑2.5 人际关系2.3 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2。以抑郁和焦虑症状为主。

SDS 标准分:59分,有轻度抑郁。

SAS 标准分:63分,有中度的。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心烦,焦虑,自卑感很强,伴夜间恶梦,易醒一个多月。

求助者主动要求父亲陪伴来咨询,并向咨询师陈述了自己的情况:

最近一个多月来越来越觉得自己手术后变丑了,胸口的瘢痕像一条红色的大肉虫子一样在自己身上爬,而且感觉瘢痕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由此感觉非常烦恼和焦虑。晚上经常做恶梦, 好像有什么东西压在胸口一样,容易醒。早晨醒后感觉头晕脑胀,易疲劳,精神不容易集中。日常学习和生活能够正常应付, 但自觉效率有所下降。自己认为起因是去游泳时,发现很多人用异样的眼光盯着看她胸口上露在泳衣外的一段瘢痕,敏感的她感到非常难堪和自卑!加上瘢痕去除术后效果不理想,胸口的瘢痕成了她心头永远的痛,想到以后这个瘢痕将伴随她一生,经常心中长叹老天为何对我如此不公平?有时还埋怨父母。从此,她心情很低落,自卑感严重,再也不去游泳了,上个月甚至退出了自己最喜欢的校游泳队,也没有心情学习舞蹈了。自从术后第一次去游泳后,求助者再也没有穿过裙子,而且不论什么天气,都穿着高领T恤或衬衫长裤。本来她和同学们关系都很融洽,一次她看见班里的几个女同学围在一起小声地议论着什么,就走过去想听听她们在说什么,结果大家看见她来了就突然散开不说了,似乎是在议论什么有关于她的事情,敏感的她非常伤心,她认为她们肯定是在议论她的瘢痕问题。此后,一有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什么事情,她就觉得是在说她。她对此感觉非常受打击,并耿耿于怀,逐渐和同学们疏远了。加上母亲对自己的游泳和舞蹈的期望本来很高,这样一来后非常失望。经常唠叨:“唉,白白学了这么多年

!你为什么要放弃游泳和舞蹈呢?那瘢痕并不影响你啊,你真是太任性了”之类的话,这使得求助者心理压力很大,非常自卑。停止游泳和跳舞后,她基本上没

有什么运动量,每天放学后早早回家,做完作业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吃零食,心情郁闷的时候更是如此,很快她的体重又增加了十余斤。她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感到更加的烦恼和焦虑,但同时又不知怎么办才好,越是烦恼的时候越不想动,越想吃东西,可吃完后又非常后悔,感觉非常苦恼。她经常尝试节食减肥,每天早晨吃一个鸡蛋,一袋奶,中午一两米饭半份菜,晚餐只喝一碗粥,不吃肉类。但每每晚上饿得睡不着,半夜偷偷猛吃零食,吃完后又有强烈的自责和羞耻感。如此折腾了一段时间,去称体重,体重不但没减轻反而倒长了几斤,她心中沮丧极了。前不久,她和母亲一起上街时碰到了母亲的朋友,朋友阿姨惊讶地说“你女儿怎么这么胖了,我差点没认出来!以前可不是这样啊”。母亲接过话不经意地说“可不是吗,人家都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我家的这个可好,是越来越胖,还整天的不运动,只知道看电视吃零食,白花那么多钱和时间学了那么长时间的游泳和舞蹈了。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说完母亲把她支到一边和朋友阿姨聊起天来,她在一边看见阿姨听母亲说的时候,不时拿眼睛瞟她。她知道母亲肯定又把她的事说给阿姨听了,心中不禁有些怨恨母亲。同时羞的无地自容,自己跑回了家。从这天起,她再也不愿意和父母一起出门,也不愿去公众场合。一到上舞蹈、音乐、体育课时,她总是想方设法不参加,甚至有时候撒谎。不愿意在同学面前特别是异性同学面前跳舞、游泳,好象大家都看着自己的体貌缺陷,大家都觉得自己丑,而这样会损害自己的尊严。无法回避时,总感到别人在注视自己,觉得不自在、很尴尬。不愿意听别人议论身材长相之类的话题,而当别人议论时又怀疑是在议论自己。对这些事前思后想,上课容易走神,学习效率也好象降低了,现在马上就要上初三面临中考了,功课压力大,担心会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由此感到烦恼、焦虑、抑郁。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状态,找回从前的自己,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将来。迫切希望咨询师可以帮助自己,改善自己的心境状况。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1.咨询师观察

求助者由父亲陪伴,身材偏胖,发育正常;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皮肤白皙。梳着运动头,着衬衫长裤。进咨询室时显得很紧张,坐下后心神不定,低着头不

敢与咨询师对视,不主动说话。在咨询师询问后开始叙述,言语条理清楚,回答切题,语调适中,定向准确。整个叙述过程注意力集中,思维反映较敏捷,智能记忆好。情绪波动大,有时落泪,对咨询结果有良好期望。

2. 父亲的反映

这孩子最近不爱说笑了,老躲着人走。和母亲关系冷淡,母亲一说话马上走开,避免和母亲对话。现在脾气很怪,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吃饭。爱看电视,以前最爱看舞蹈节目,现在只要有舞蹈一定会换台。学习很用功,早晨很早起床,但是效率下降,经常走神。总爱穿高领T恤或衬衫长裤,以前爱穿的裙子都收起来了。对外界事情不关心,总是唉声叹气,有时候自己偷偷流泪。跟老师和同学沟通后,发现在学校也是越来越懒散,不愿意上游泳、舞蹈课,甚至有撒谎现象。上 其它 课也不积极回答问题,但是家庭作业能及时完成,班干部的工作也愿意承担。

四、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状态的评估与诊断

根据综合收集求助者的资料,求助者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诊断依据如下:

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求助者的消极情绪是由客观的社会事件(显性或隐性)引起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求助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个性相对稳定,其个性没有发生明显根本的改变。有自知力,为自己所陷入的心理状态担忧,主动求助,迫切希望解除烦恼、焦虑,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所以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该求助者表现出烦恼、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很强烈,反应只局限于对身体手术后瘢痕不满意,害怕他人看见自己这个缺陷这个范围内,没有影响 逻辑思维 ,智能记忆等,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1个多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性心理问题。

(二)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判断精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主客观世界反映不协调,常常表现出幻觉、忘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个性发生根本改变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主客观世界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助;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 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还不十分严重,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少于2 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反应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精神运动不安,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烦恼为主要症状,但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1 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四)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因先天性心脏病行开胸手术治疗,术后胸口留有瘢痕,又因瘢痕体质致瘢痕较为明显,本属术后常见现象。但是由于青春期的女孩自我意识的兴趣首先表现在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上,再加上手术前形象较好,术后由于瘢痕影响形象,前后反差较大,产生焦虑情绪。

2、社会性原因:

(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如因瘢痕问题放弃游泳,退出校游泳队,连带放弃学习舞蹈。

(2)家庭的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父亲宽容,但忙于工作,缺乏沟通;母亲虚荣心强,缺乏理解,对求助者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有较大影响。

(3)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如被同学背后议论,很少和老师沟通。

3、心理原因:

(1)存在明显的非理性观念和错误的思维方式。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想要获得周围人每一个人的认同,尤其是母亲的喜欢和赞赏。存在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夸大自己的不足或缺陷。

(2)被烦恼、焦虑、自卑情绪所困忧,自身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人际关系上采用回避方式,减少与人的交往,即使是与亲密的家人和朋友也缺乏交流,变得孤独,加速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

(4)个性特征:争强好胜,苛求完美。敏感、多疑、易受外界影响,虚荣心理强。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商定,确立以下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缓解烦恼、抑郁、焦虑的情绪,减轻自卑感。

(二)近期目标:

1、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首先,咨询师运用专业知识,使求助者正确认识到术后瘢痕不可避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瘢痕的隆起会逐渐变平,颜色也会逐渐变淡,以至于变得不那么明显。其次,使求助者合理看待周围人对自己胸口瘢痕的评价,促进求助者与周围人的正常 人际交往 。

2、SD S 测试标准分从60 分降到53 分以下

3、SA S 测试标准分从62 分降到50 分以下

(三)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i寻求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和原理

为实现咨询目标,拟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

1、 合理情绪行为疗法。

该疗法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和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 困扰。如果某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能愉快的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非理性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具体方法是: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使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的非理性观念的关系。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由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和不适行为。[3]

2、认知行为疗法

此疗法具有以下特点: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障碍的结果;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改变;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 教育 性治疗。这种疗法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式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咨询师教给求助者如何通过一种评价过程来确认这些歪曲的和功能失调的认知,使求助者学会把他们的想法和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区分开来,了解到认知对求助者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影响,使求助者学会识别、观察和监督自己的想法与假设,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自动想法。

(二)说明、确定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三)商定咨询时间、费用

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左右,预计进行6-7次咨询。免费。

八、咨询过程

(一)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阶段(第1-2次咨询)

1.第1次咨询:

采用摄入性会谈收集求助者的有关资料,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精神状态、行为特点以及求助动机,咨询师通过共情、理解、关注等技术与求助者初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其感到被尊重、被接纳。指导她作相关的心理测验EPQ 、SCL-90、SDS、SAS,做出评估和诊断,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2.第2 次咨询:

巩固咨询关系,与求助者共同确定咨询目标,制定 实施方案 ,介绍咨询方法、原理及过程,签订书面协议。举例说明认知行为疗法,ABC 理论,使求助者认识到A、B、C 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去思考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认知模式。

(二)实施心理帮助的咨询阶段(第3-5次咨询)

1.第3 次咨询

根据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通过提问、引导求助者回忆幼儿园、小学时代被周围亲人长辈、邻里朋友夸赞

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 辩论 。使求助者领悟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自己应该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责;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自身存在的各种症状。要求求助者回去以后完成三道家庭作业。一是继续思考咨询师本次咨询所说的话,分析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作好记录。二是让她从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中挑选几个有代表的人物做一次小调查,让他们把对自己的印象写下来,要求在50 个字以上。三是去医院询问一些有 经验 的医生,自己胸口的瘢痕会不会一直象现在这样?如有可能,去访问一些手术后时间比较长的人,看看他们现在的瘢痕情况。下次咨询时带给咨询师看。

2.第4 次咨询:

检查评估求助者的家庭作业。实际反馈的结果是:求助者对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比较到位,领悟得比较好。求助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周围人对她的印象很好,大多对她的品行、学习成绩等方面评价

高,喜欢和她交往,在体象印象方面周围人写了很多这样的内容: “清秀”“健美”、 “身材匀称”、“漂亮”、“可爱”、“气质好”等。求助者对实际验证的这个结果感到高兴,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她发现大家并没有嫌弃讨厌她的意思。此外,通过去医院咨询医生和访问手术后时间比较长的人,得到的答复也很让她满意,发现事情不象自己想像的那么夸张和糟糕。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分析作业,通过进一步辩论,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缓解。继续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记录自己一周中每天的主要情绪和行为,并进行自我分析,找出其支撑的信念,并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学习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并建议下次咨询邀请母亲同来。

3. 第5次咨询:

在咨询师指导下,求助者和母亲进行了良好的沟通。求助者向母亲提出了心中的疑问:“如果我真变胖,变丑了,您还喜欢我么?如果我放弃了游泳和舞蹈,真的会让您失望吗?” 得到母亲真诚的肯定回答后求助者落下了喜悦的泪珠。“那您为什么那样说我?”母亲动情的回答:“我从小要强,你外婆也总是对我要

求的非常严格,我和你爸爸现在已经意识到了我们的教养方式对你的影响,我们会尽力改变我的不合理信念,多和你交流。原谅妈妈,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求助者发自内心的愉快的笑了。

(三):巩固与结束阶段(第6-7 次咨询)

这个阶段咨询的目的主要是 总结 、巩固、提高。

1. 第6 次咨询:

分析家庭作业,巩固前几个阶段所取得的结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和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并对求助者的沟通技巧予以指导,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能利用学到的心理知识、方法技术应对今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2.第7 次咨询:求助者反映与同学交往轻松些了,能坚持去上体育课。重新加入了校游泳队,并重新开始学习舞蹈。认识到原来的一些想法的确不合理、不现实,对自我的认识有偏差,有歪曲,自述近来情绪好多了。咨询师和求助者全面回顾和总结整个咨询过程,帮助求助者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把咨询中获得的方法,体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测验,对照咨询开始时的测验情况,评估咨询效果。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咨询师评估:

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基本消除或缓解了抑郁、烦恼、焦燥的情绪。求助者在认知、情绪、行为模式上出现了积极变化,人际关系改善,自我认识趋于合理,能适当地评价自己。

(二)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自述心情好转很多,与母亲关系明显改善。与同学打交道或出现在公众面前不再觉得尴尬。认为以前的许多想法是自寻烦恼,现在感觉轻松了很多。

(三)心理测验结果:

SCL-90 总分129 分,总分下降了20分,各因子分均小于2,属于正常范围 SDS 标准分36分属于正常范围,说明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已缓解。

SAS 标准分42分属于正常范围,说明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已经明显缓解。         参考文献:

(1)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249-323。

(2)许又新.神经症[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8- 76.

(3)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114-129。

(4)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86-97.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相关 文章 :

1.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范文2篇

2.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范文2篇(2)

3.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2篇(2)

4.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两篇

5.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两篇(2)

6. 爱情心理论文

心理咨询师是为人们解决心理问题的专家,是患有心理疾病人员的朋友。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心理咨询师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摘 要:心理咨询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兴起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心理咨询已取得了初步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中国心理咨询的行业需求和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等几方面,分析了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心理咨询;发展

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 方法 ,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服务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目前该行业在西方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各方面的技术和条件也很成熟。但是,心理咨询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中国心理咨询行业需求

中国心理咨询需求量明显增多,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体所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由此导致的心理问题也正不断地凸显出来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据统计在我国13亿人口,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高达1600多万;在我国34亿的未成年人中,有28%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39%是中度心理问题,01%存在严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没有得到及时解决[1]。2002年11月,我国首次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有25万人死于自杀,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而每年自杀未遂的人数高达200万。在15~35岁人群死亡原因中,自杀成为第一原因[2]。在中国,目前保守估计,大概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3]

按照美国每100万人中有1000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比例算的话,在我国每100万人中只有24人。因此,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心理咨询师仍有476万的缺口。

二、我国心理咨询发展现状

(一)我国心理咨询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我国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让人担忧,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学历背景为心理学的仅占总体的348%[4]。从专业背景上来看,我国的心理咨询师大多不是学习心理学专业的,而是其他专业或是社会工作人员,他们只是对心理学感兴趣,或者只是为了自身职业发展的需求而考了咨询师职业证书。他们只接受了短期的心理学方面的培训,专业素养与严格意义上的咨询师的从业要求相差较大。这与国外心理咨询员一般要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并且经过长达5年以上的专业训练相比,差距甚大。

(二) 传统 文化 对心理咨询发展的影响

心理咨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它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又受制于社会的文化背景。我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其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在价值观、 思维方式 、行为风格等方面影响着我国国名的心理[5]。由此导致了某些西方的心理咨询的理论并不适用于我国的国民。因为这也决定了我国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发展方向。

(三)专业 教育 力度不够

我过现在总共1731所普通高校中,目前只有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建立了心理学院,不到100所大学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其中没有一所高校有心理咨询的专业,只是把其作为一门学期课程来教授。即便是在应用心理学中,只有26所高校于2006年招收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而最后会从事专业心理咨询的人员则是少之又少。因此虽然我国对心理咨询的需求量很大,但真正具备专业心理咨询能力的人员却十分匮乏。

三、我国心理咨询发展前景

(一)心理咨询的职业化和正规化

2001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和中国心理学会,宣布正式启动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批准、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使中国的心理咨询工作获得了合法的地位。2002年,卫生部出台了“心理治疗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开始针对医疗卫生系统内部“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和考核。2005年又正式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这些都为我国的心理咨询行业的职业化和正规化奠定了基础。

(二)心理咨询形式的多样化

传统心理咨询的形式主要以门诊式为主,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社会对心理咨询需求的不断扩大,心理咨询的形式也将发生更大的改变和扩充。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心理咨询的形式包括:电话咨询、宣传咨询、信函咨询、现场咨询、以及以比较多的人为对象的团体咨询等。而笔者相信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现有的形式将更加健全和完善同时也相信将有更丰富的形式产生。

(三)心理咨询的本土化

我国现有的很多心理咨询的方法、理论和技术大多引进于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这些方法、理论和技术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人民的心理。因此对于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呼声在中国心理学界收到了重视。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些中国咨询师创建的一些适合中国文化的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其中包括朱建军的意象对话疗法和钟友斌的认识领悟疗法都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心理咨询的本土化离不开中国心理咨询师人才的培养,因此首先在高校应加大对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其实还应做好以下三点:首先加强对心理咨询师的正规培训和学习要求。在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方面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国内的要求和国外的要求之间的差距之大。为了中国心理咨询的正规化和专业化我们必须提高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学习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训出合格的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其次,加强对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督导培训。随着心理咨询行业的蓬勃发展,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督导培训与自我成长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可惜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心理督导机制仍没有建立起来。最后,加强对心理咨询培训机构的培训机制的资质鉴定。当前在我国心理咨询的培训机构比比皆是,培训者只要交几千块钱就可以参加培训。而培训机构大多以盈利为目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培训机构为了增加收益,大大降低了培训对象的资质要求,而且培训的周期也只有一个多月,这就直接导致了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偏低。因此加强对心理咨询培训机构的资质鉴定势在必行。

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有着很好的发展空间,但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去不断完善和改进的事情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 王枉盛,丁新革,中学生抑管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3.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谁来为自杀设道防线.2003

[3] 曾大兴,陈统奎.心理咨询面临职业化尴尬、南风窗.2004.16

[4] 秦漠等.国内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及工作状况调查[J].心理科学.2008,31,(5):1233-1237.

[5] 王昌盛.我国心理咨询的发展现状分析.考试周刊.2009年第30期

摘 要: 各地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实效性不强,如果能积极探索高校临床分类心理咨询的工作模式,提高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效能,那么就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高校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模式 工作效能

自上世纪80年代心理咨询在我国高校出现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至今我国高校心理咨询逐渐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各高校都已经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加大队伍建设,落实经费,努力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各地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实效性不强。很多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并不受“宠”,一些高校的心理咨询甚至成了应景和摆设。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高校心理咨询的本土化,构建适合我国国情校情的心理咨询模式,对于提高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效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对心理问题学生实行分类咨询管理

通过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根据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分类管理和治疗。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为健康心理和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和精神障碍,而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可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分为五大类。

1.第一大类为心理发展咨询:针对绝大多数健康心理的大学生,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认识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择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等。

2.第二大类为情绪障碍咨询:主要针对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人际关系、情绪等方面的适应不良而出现的烦恼、忧虑、困惑等提供帮助。

3.第三大类为心理疾病咨询:主要针对有神经症症状的学生,帮助有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来访者挖掘病源、指导对策、解除危机。

4.第四大类为心理危机干预: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有心理危机的大学生个体或群体的一种短期的帮助行为,其目的是及时对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发生危险的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

5.第五大类为精神障碍学生的筛查、诊断和转诊。

二、促进心理咨询师分级、分类的专业化发展

国家新标准规定心理咨询师职业分三个等级,分别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合理配备各个级别的心理咨询师,实行心理咨询的督导制度。

高校心理咨询师坚持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之路,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专科心理咨询师选拔、培训、考核和监督机制。打一个形象的比喻,过去病人看病,只知道去内、外科,一个大夫可以从头看到脚,而现在病人看病,都会选择治疗某一种病的专家。因此,“万金油式”的医生几乎不复存在了,而现在“万金油式”的心理咨询师还满地都是。心理咨询领域同样需要各类专业型的心理咨询师提供不同类别心理服务,心理咨询师队伍同样面临着分工和专业化发展问题。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应率先走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化发展道路,构建发展机制、制定激励政策,使每一位心理咨询师都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自己的特长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如:发展咨询师、情绪障碍咨询师、焦虑症心理治疗师、抑郁症心理治疗师、强迫症心理治疗师、神经衰弱心理治疗师等,并通过学习培训和 经验 的积累,逐渐发展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在一定的范围和领域内稳步提升,使学生有选择地有效地进行心理咨询。

三、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效果评估机制

心理咨询有咨询目标,有进入,有高潮,有收尾,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也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咨询单元。但许多咨询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因而需要将每次咨询有机联系起来,使之成为整个咨询环节中的一环,一环套一环,形成一个完整的咨询整体。这就要求能够对每次的咨询作评估 总结 ,以提高下一次的咨询实效。咨询效果评定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进行。

1.主观评价,即来访者自我改善的主观感觉或对现实世界看法发生改变的情况。比如,求助者认为自己现在不再害怕原来害怕的事物了,原来无法接受的现实现在开始接受和正视了,对自我的满意度也上升了,等等。

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比如,开始正常上学、上班,与他人交往状况得到改善,工作、学习效率提高,等等。

3.行为评价,即亲人、朋友、师长和其他了解治疗前后情况的人对患者行为改善的认可。

4.量表评估,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某些心理症状量表如SCL-90、SAS、16-PF等的分数得到改善。在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中,量表是最客观且科学的。

5.咨询师的评定,根据咨询师的观察,求助者的情绪、认知等方面有进步, 自我评价 更乐观,积极面对困难,等等。

通过以上评价对每次咨询进行评分,提出下一步的咨询 措施 。

四、强化心理咨询后续干预措施

咨询的效果常常不能立竿见影,须依靠当事人和咨询者的后续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咨询者的对当事人后继干预是关键。对当事人效果评价目的是要认知和把握当事人咨询后的心理状况,从而能有效实施后继干预。

如何进行后续干预,应视当事人心理问题性质及心理改变情况而定。构建“联络―反馈―支持―监控”相结合有效的后继干预模式。具体说,可通过以下方面实施:(一)保持后续联络。与当事人保持定期联络能及时掌握有关信息,这有助于实施干预和监控。(二)给予当事人及时的咨询效果反馈。咨询者对当事人进行科学的效果评估,并将效果反馈给当事人,能使当事人自我认知能力加强,是一种积极强化的手段,能提高当事人自我改变的信心和勇气。(三)构建当事人周围能实施心理援助的社会支持系统。当事人的心理问题通常和周围的人和事息息相关,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当事人,较高的社会支持能增强其免疫力,而较低社会支持对心理恢复具有负面影响。当事人通过与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的沟通和群体活动,有机会表达和倾诉,并获得心理援助,对于消除和缓解其心理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四)加强后续监控。有些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是复杂的,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需加强后续的检查与监控,如学生网络成瘾症的治疗,需要后继的有效监控才可能戒断。而当事人的有些心理问题具有突发性,如:抑郁症,可能随着天气和应急事件会有所改变,存在自杀危险,后继监控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在最短时间里对其实施及时的危机干预。

高级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

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 方法 ,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是帮助求助者解除心中疑虑的人。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篇1 浅谈运用系统脱敏及认知疗法的心理咨询治疗案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名男初中生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的实践,结合咨询过程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运用系统脱敏及认知行为疗法对求助者的焦虑症状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成功说明了系统脱敏及认知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效果评估问题。 一、一般资料 魏某,男,初中二年级学生。身高1.68米,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父母为大学教师,家庭和睦。小学学习成绩优秀,但小学升学考试时由于突然发高烧受影响而未能进入重点中学。父母对其要求一直比较严格,对他这次考试失利批评较多。此后每逢考试必紧张、焦虑、不安,总觉得自己又要考不好了。尤其近半年,就一直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的氛围中,时常感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常常想到中考问题,感觉更加强烈,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在每次模拟考试的前几天就开始坐立不安;经常做有关考试的梦,并且梦见成绩不理想。常会设想:如果这次考试成绩又不好怎么办。临近考试时胃部不舒服,想上厕所的次数也比平时多;当听到开考的铃声时,心跳马上加速。考试时,如果监考老师来回走动或注视自己,便无法答题;常常发现考试时自己的手指或双腿在发抖;考试时经常会看错题目。为此感到很痛苦,希望能在中考前克服这个问题。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魏某说:“考试前我会非常紧张,前几天就会连续失眠,。睡不着觉,考试时经常因为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心跳得厉害,头很痛。计算马虎看错题等毛病也出来了。我非常着急,每次都在 学习方法 上找原因,找来找去问题还是存在。”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1、 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求助者面色苍白,身体瘦弱,讲话时双腿不停抖动,双手紧握,多数时候低头,声音小而略微颤抖,有时抬起头,双眉紧皱,表情痛苦。 2、 父母主诉:近一个时期,孩子吃饭不多,与父母老师很少交流,朋友交往也较以前少了,只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学习。不愿提到考试,一提到就显得有些烦躁了。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内向,情绪低落,为学习和考试而焦虑,为自己的前途焦虑,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焦虑,生理机制紊乱,身体虚弱。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试结果和躯体疾病史,精神病家族史以及典型心理与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理性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诊断: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是非病理性的情绪反应属于心理问题范畴,是由考试引发的焦虑状态。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求助者心理活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稳定,且引起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小学升学考失利这一现实刺激,其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未达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故属于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主要表现: 1、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存在认知偏差。 2、生理机制紊乱,如生物钟紊乱、食少、身体虚弱等。 3、在社会因素中父母缺乏 教育 引导孩子的正确观念及方式,在学校中缺少朋友,缺少教师对他的学习方式,考试方法的指导。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①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②减少考试焦虑程度。③保证正常的饮食、睡眠,改善身体虚弱状况。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①改变求助者的升学观,从侧面影响父母的升学观。②改变求助者在学习方法、方式上的不良认知。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①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于考试的焦虑。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个性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一般情况下由考试产生适当的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焦虑并且出现了较严重的情绪、生理、行为反应,这就是有心理问题了。贝克的理论中有几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及规则。所谓共同感受就是指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实际上就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如果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一工具,对外界信息不能做出适当的解释与评价,就会造成认知歪曲,从而导致错误观念并最终引起不适应的行为。当人们错误的判断、推理和思维形成自动化的反应即“自动化思维”时,思维过程中一些错误观念形成固定习惯并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评。贝克还认为个体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规则行事也会使其行为不能与现实环境相协调,从而导致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贝克认为,改变功能失调的情绪和行为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修改不正确的及功能失调的思维。咨询师教给求助者如何通过一种评价过程来确认这些歪曲的和功能失调的认知,教给求助者识别观察和监督自己的想法与假设,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自动想法。 ②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源于对动物的试验性神经症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末,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在实验室中电击小铁笼中的猫,多次实验之后,只要看见那只铁笼即使不受电击,猫都会出现明显的植物神经反应。他将这只猫禁食几天,然后送回放着鲜鱼的铁笼。虽然猫极度饥饿却不肯吃鱼。沃尔普认为这是猫对实验环境产生了泛化的防御性条件反射的缘故,即产生了实验性神经症。而后沃尔普给猫喂食并将其由远即近渐渐接近实验室。猫能进食起初并不十分自然,但不久便适应了。最后猫回到铁笼也能平静生活了。沃尔普认为这是交互抑制的作用。猫进食后得到一种满足和快意,这种满足和快意可以抑制焦虑紧张反应。对于人类来说,肌肉松弛技术就有对抗焦虑的作用。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2、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⑴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②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②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③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④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⑤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分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③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⑵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①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②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③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①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②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③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①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③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④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 咨询收费:每次100元人民币 心理测验收费:《症状自评量表SCL-90》60元 《焦虑自评量表SAS》50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大致分为三阶段 (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二)心理帮助阶段; (三)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第一次咨询 2006年12月10日 目的: ①了解基本情况(包括人口学资料) 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③确定主要问题 ④探寻求助者的改变意愿 ⑤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 ①会谈法 ②心理测验 过程: 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②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 ③求助者做韦氏成人智力测验,焦虑自评测验(SAS),抑郁自评测验(SDS)。 ④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结合初步印象给予初步分析, ⑤布置作业:让求助者回家后,回忆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对他影响较大的人或事。 (二)心理帮助阶段 第二次咨询 2006年12月17日 目的: ①加深咨询关系 ②评定主观焦虑程度 ③学会放松训练 方法:行为治疗(系统脱敏疗法),认知治疗(认知矫正)。 过程: ①反馈上次咨询的作业,认为小学升学考试失利及之后父母的批评指责态度可能是造成他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 ②通过简单说明,让求助者学会衡量自己的焦虑程度,并尽可能给出一个相对恰当的评分。评分通常以五分制为度量单位。0分、1分、2分、3分、4分、5分焦虑依次递增,0分是安宁平静;5分则表示极度焦虑不适。 ③放松训练 让求助者坐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都处于舒适的位置,由咨询师口述指导语,此方法可让求助者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并掌握要领,之后可回家自行练习。 ④布置作业。 回家后做放松训练,争取达到全身完全放松,并运用自如。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分支,自1978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健康心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充分共享。健康心理学在维持和改善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评估和诊断健康;完善和改进健康防治体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心理的论文 范文 一: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 教育 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在于改善人们生活,发现自身更多美好的品质,并激发出自身的积极力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己在国内开展了二十多年,然而很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依然定位于防治性层面上,以此解决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目标,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而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能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单元,可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1],使其养成出众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重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生成更加积极的力量,将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视为最重要的教学使命。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应对困境与挫折的能力,最终为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一,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回归最为本质的教学目的,如此一来,也可以更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意义。毋庸讳言,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偏离了实际的教育目标,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生采用“人文主义”关怀,更加重视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以助其形成积极的人格。毫无疑问,积极人格,更加有利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融洽共处。在积极心理学的依托之下,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并且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唤起学生潜在内心的心理素养,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社会责任意,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第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存在正负两个方向[2]。一般意义上,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其要点,就在于妥善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问题症状,而并未把教育的重点安置在学生积极品质的锻炼上来。有鉴于此,高校唯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可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系统,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实现教育目标。

第三,建设健全优质的教育环境。可以肯定,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能够推动许多事情的良性展开,并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同样,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也有着本质的推动意义与现实作用。随着外在教育环境中推动积极体验的形成,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将环境的外在作用安置在学生的内在心理,也可以使学生的积极人格也两种作用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第一,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学生之间在心理素质层面上是相同,但又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基于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基本一致,也给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教育环境作用之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尽相同,学生与学生间的客观差异可以说普遍存在。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正是倡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在原本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健全。因此,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期帮助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有必要最大限度上利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开展一些咨询活动还有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第二,树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如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在既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只是单方面地关注对消极层面的教育。因而,高校所有的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是只是单一地围绕着一些消极环节进行衍伸,其中消极层面,主要是指对学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治疗。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为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即提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教育,从源头上遏制消极情绪的产生,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就获得了极大地丰富,更加关注积极层面。当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必须要依托于学生、教师、校方这三个环节的共同努力。细化来说:学生应当重视和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实现不断积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加全面地向学生展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而课外活动中也需要关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校方在这其中的作用是将工作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三,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教师必须要充分体现其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的 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也就一定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积极地学习与掌握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积极心理学,自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过渡到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惟其如此,教师在开展自身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就不在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通过积极的教学治疗手段,更好的树立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过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主要是以“解决问题”当成教育的唯一目标,而单方面的“解决问题”,显然充满了很强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必要向积极的方面进行个性,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使得关注信息更为立体化。也只有真正的消除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12(04):151-154.

[2]覃梅芳.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2(04):220-22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二: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介绍了省级精品课程“普通心理学”的建设理念、改革 措施 和建设成果,旨在为同类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人才培养

2001年教育部为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出台了4号文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精品课程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先导项目在各高校启动,形成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模式。“普通心理学”课程2011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三年的建设周期中,课程团队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六大要素,即内容建设、队伍建设、 教学方法 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建设、机制建设[1],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突出整体性:从人才培养整体工作出发,科学定位课程

“普通心理学”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后续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精神方面发挥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在课程建设之初,团队成员就达成共识,即不是孤立地将“普通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而是将课程建设紧密服务于人才培养,为整个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团队认真厘清了三个关系,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二是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三是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通过对三个关系的科学梳理,确立了“普通心理学”的课程地位,即奠定整个专业学习的基础,是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程建设全程始终突出精品课程在专业内部建设的辐射作用。

二、体现先进性: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强化专业精神培养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学者指出,精品课程要有“一流的教学内容”,即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始终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前沿性[2]。不仅如此,从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看,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一门科目在某地某时应该有一个为自己的利益供欣赏的善”,“如果一个科目从来没有因其自身而被学生欣赏过,那么它就无法达到别的目的”[3],因此,“普通心理学”精品课程不仅关注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的作用,还十分关注是否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启迪,在优化教学体系与内容方面做了大胆的革新与尝试,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四方面的特征:

1.兴趣性。心理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但很多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都不同程度地对其抱有不正确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导致刚接触“普通心理学”、面对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时,感觉抽象、枯燥,根本没有想象的有趣。因此增强课程的趣味性、稳定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是“普通心理学”课程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并引入“课前三分钟———奇妙的心理效应”、“任务驱动学习———解密自己最感兴趣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与我———分析自己的心理现象”等环节和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感受心理学的魅力,解答生活中的心理谜题,发现心理学的科学价值,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专业学习真正满足学生求知和自身成长的需要。

2.专业性。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定[4],是一个专业立足和生存的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最朴素的目标。专业性的培养渗透于专业课程学习全程,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肩负着专业性培养的使命。“普通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性定位于两方面,一是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都要进行深度解析,区分“专业理解”和“ 经验 理解”的不同;二是培养专业的 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用专业的语言去阐述和解释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气质、夯实专业基础。

3.实践性。为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将实验教学部分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单独开设,由两名青年教师承担实验教学,撰写了独立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中专门设计了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综合性设计实验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课程内实践环节的建设,设计了“你来讲”、“心理问题研究”等环节,由学生从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结合教材、作业和资料查阅,分小组合作承担部分内容的讲授,开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探索,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4.延伸性。为夯实专业基础,体现“宽基础”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建设中还注意到教学内容的延伸性,即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向下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注重专业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贯穿“心理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同时强调心理学作为一门“幸福学科”,对学生自身发展、成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价值;向上延伸是与研究生考试相结合,把近几年的 考研 内容引入教学,一方面深化教学内容,一方面为部分考研学生提前奠定基础;在中间层面将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建立延伸联结,凸显“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性。

三、凸显有效性:遵循教与学的规律,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体系与内容整合优化后,紧接着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往“普通心理学”的开课时间在第一学期,因课时较大,恰逢学生刚入大学,还处于高考后的松懈状态, 学习方法 、习惯等均不适应,所以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最初学习的挫败对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打击不容小视。课程团队以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将整合后的“普通心理学”分为两段开设。一方面分解了学生刚入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体现了教与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边教学边对学生进行 学习方法指导 和资源利用的指导,帮助学生改变中学时期机械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形成。这一改革收到良好效果,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下降,整体成绩普遍提高,有效保护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尊心,极大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

四、彰显科学性: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以评促学教学评价

在教与学过程中发挥着诊断、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师生明确教学进度、 反思 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式。但长期以来,教学评价被机械地视为“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5],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习动机激发、教与学的反思、学习策略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动态的、过程性的因素,导致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问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教学价值生成相脱离,其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为彰显评价的功能,切实发挥评价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内在于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对教学的动态引领作用,从2012年起“普通心理学”课程逐渐摸索并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并将此模式全程贯穿、渗透于课程教学中,及时反馈,效果明显。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以人为本,关注“当下的教学”,将对成绩目标的关注转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同时,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对教学有更多的付出和责任感,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和督促者,更多思考的不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如何教好”,怎样不断创新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而言,虽然考试的压力有所减轻,但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学生不再被当做“知识的口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随时关注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课堂表现,积累学习与评价“资本”。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对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发挥教育性:丰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延伸学习优质的课程资源

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又承载着学生知识建构、意义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功能,同时兼具人文教育与丰富精神世界的价值。大学校园充满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网络、图书馆以及各种信息源,但很多学生不仅不会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更不具备这种资源意识。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问题更为突出。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十分重视课堂和课外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作用,不断积累和建立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目前教学资源建设涉及五个系列,包括经典心理学影片、国外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必读书籍、网易名校公开课以及“普通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视频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学习、阅读空间,同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与关联这些资源,在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资源学习之间搭建起桥梁,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专业学习内涵,提升专业学习品味,挖掘学生专业学习潜力,强化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使专业学习丰富而充实,彰显了专业的魅力和大学生活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44.

[2]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83.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秉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8.

[4]孟现志.高等教育的专业性[J].教育研究,2009,(2):94.

[5]张曙光.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诠释[J].齐鲁学刊,2012,(4):7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精选相关 文章 :

1.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两篇

2. 3000字心理论文范文

3. 心理学论文范文1500字

4. 心理学论文范文

5.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6.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大全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 方法 ,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 范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如下:

题目 :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 报告

摘要 :张某,女,14岁,初二学生,因不满意心脏手术后胸口留有瘢痕,担心变丑和别人议论而抑郁、焦虑。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可排除重性精神病;根据引发症状的冲突为常态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根据求助者的内心痛苦程度、病程不足3个月、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坏,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经和求助者商量后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疗法,使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 思维方式 有所认识, 逐步引导求助者实施自我行为训练,缓解抑郁、焦虑的消极情绪, 最终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促进了求助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 : 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张某,女,14岁,初二学生,身高153 厘米,独生女。自幼患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但发现较晚,于半年前的寒假时行开胸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恢复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身材适中。父亲经商,母亲是公务员。家庭关系和睦,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均健在,但不同住。家族中无先天性心脏病史,亦无精神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出生在本市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自幼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接受能力强,能歌善舞。入学后,学习成绩优秀,并担任班干部,同学关系融洽,喜欢 体育运动 ,尤其是喜欢 游泳 ,并是校游泳队成员,多次获得校内、校际游泳比赛名次。父亲英俊挺拔、性格沉稳、宽容、有耐心;母亲身材丰满、精明强干,是一名国家干部,性格较急,好指挥,有时说话不太注意方式。小时侯长相、身

材随父亲,常被周围人夸长得漂亮。母亲也很喜欢把她打扮得时髦漂亮,并喜欢领她出去串门,喜欢听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漂亮,常常以此为豪。从4岁时起开始学习舞蹈和游泳,是所在幼儿园和小学的文体骨干。小学二年级时被选入市 儿童 合唱团,并到欧洲去演出。平时在课余和假期里坚持练习舞蹈和游泳。但自从去年一次体检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后,父母因为担心,向学校申请免体育课,并不再让她上舞蹈班,更不允许她去游泳。半年前的寒假做完手术后,遵医嘱继续免体育课三个月。休息完三个月后,她第一次去游泳时,发现很多人用异样的眼光盯着她的胸口看。原来她心脏手术后胸口正中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刀疤,上起脖子稍下方,下至肚子上方。由于她还是瘢痕体质,以至于露在泳衣外的一段瘢痕高高隆起在皮肤表面,象一条小指般粗的暗红色的肉虫子一样趴在胸口,非常显眼!也非常难看!敏感的她感到非常难堪和自卑!此后,她要求父母带她到很多家大医院,包括整形美容医院去看看有没有办法可以消除瘢痕,并且不惜为此又做了一次瘢痕去除手术,但效果不甚理想,胸口仍有一道明显的瘢痕,只不过比先前的稍微小了一些。从此,她心情很低落,有自卑感,再也不去游泳了,上个月甚至退出了校游泳队,也没有心情学习舞蹈了。

3.精神状态

求助者衣着整齐,穿的是衬衫和长裤,而不是裙子。举止得体, 待人有礼貌。注意力能集中,言语清楚,思维敏捷。情绪低落,对别人的注视敏感。

4.身体状态

自幼体健, 在发现先天性心脏病之前未患过严重躯体疾病。手术后修养了三个月,体重明显增加。近来由于手术瘢痕问题,情绪低落,郁郁寡欢,食欲不佳,并且睡眠质量下降。

5.社会功能

学习成绩没有明显下降,仍担任班干部,对音乐、舞蹈、体育等文体课兴趣明显降低。同学之间关系尚好, 有两个要好的朋友。和父母关系尚融洽,有时埋怨父母为何非要给她做手术。

6.心理测验分:E 36 N 62 P 33 L 26,人格内向不稳定,温和。

SCL-90:总分148 分,强迫症状2.0 抑郁2.4 焦虑2.5 人际关系2.3 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2。以抑郁和焦虑症状为主。

SDS 标准分:59分,有轻度抑郁。

SAS 标准分:63分,有中度的。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心烦,焦虑,自卑感很强,伴夜间恶梦,易醒一个多月。

求助者主动要求父亲陪伴来咨询,并向咨询师陈述了自己的情况:

最近一个多月来越来越觉得自己手术后变丑了,胸口的瘢痕像一条红色的大肉虫子一样在自己身上爬,而且感觉瘢痕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由此感觉非常烦恼和焦虑。晚上经常做恶梦, 好像有什么东西压在胸口一样,容易醒。早晨醒后感觉头晕脑胀,易疲劳,精神不容易集中。日常学习和生活能够正常应付, 但自觉效率有所下降。自己认为起因是去游泳时,发现很多人用异样的眼光盯着看她胸口上露在泳衣外的一段瘢痕,敏感的她感到非常难堪和自卑!加上瘢痕去除术后效果不理想,胸口的瘢痕成了她心头永远的痛,想到以后这个瘢痕将伴随她一生,经常心中长叹老天为何对我如此不公平?有时还埋怨父母。从此,她心情很低落,自卑感严重,再也不去游泳了,上个月甚至退出了自己最喜欢的校游泳队,也没有心情学习舞蹈了。自从术后第一次去游泳后,求助者再也没有穿过裙子,而且不论什么天气,都穿着高领T恤或衬衫长裤。本来她和同学们关系都很融洽,一次她看见班里的几个女同学围在一起小声地议论着什么,就走过去想听听她们在说什么,结果大家看见她来了就突然散开不说了,似乎是在议论什么有关于她的事情,敏感的她非常伤心,她认为她们肯定是在议论她的瘢痕问题。此后,一有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什么事情,她就觉得是在说她。她对此感觉非常受打击,并耿耿于怀,逐渐和同学们疏远了。加上母亲对自己的游泳和舞蹈的期望本来很高,这样一来后非常失望。经常唠叨:“唉,白白学了这么多年

!你为什么要放弃游泳和舞蹈呢?那瘢痕并不影响你啊,你真是太任性了”之类的话,这使得求助者心理压力很大,非常自卑。停止游泳和跳舞后,她基本上没

有什么运动量,每天放学后早早回家,做完作业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吃零食,心情郁闷的时候更是如此,很快她的体重又增加了十余斤。她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感到更加的烦恼和焦虑,但同时又不知怎么办才好,越是烦恼的时候越不想动,越想吃东西,可吃完后又非常后悔,感觉非常苦恼。她经常尝试节食减肥,每天早晨吃一个鸡蛋,一袋奶,中午一两米饭半份菜,晚餐只喝一碗粥,不吃肉类。但每每晚上饿得睡不着,半夜偷偷猛吃零食,吃完后又有强烈的自责和羞耻感。如此折腾了一段时间,去称体重,体重不但没减轻反而倒长了几斤,她心中沮丧极了。前不久,她和母亲一起上街时碰到了母亲的朋友,朋友阿姨惊讶地说“你女儿怎么这么胖了,我差点没认出来!以前可不是这样啊”。母亲接过话不经意地说“可不是吗,人家都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我家的这个可好,是越来越胖,还整天的不运动,只知道看电视吃零食,白花那么多钱和时间学了那么长时间的游泳和舞蹈了。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说完母亲把她支到一边和朋友阿姨聊起天来,她在一边看见阿姨听母亲说的时候,不时拿眼睛瞟她。她知道母亲肯定又把她的事说给阿姨听了,心中不禁有些怨恨母亲。同时羞的无地自容,自己跑回了家。从这天起,她再也不愿意和父母一起出门,也不愿去公众场合。一到上舞蹈、音乐、体育课时,她总是想方设法不参加,甚至有时候撒谎。不愿意在同学面前特别是异性同学面前跳舞、游泳,好象大家都看着自己的体貌缺陷,大家都觉得自己丑,而这样会损害自己的尊严。无法回避时,总感到别人在注视自己,觉得不自在、很尴尬。不愿意听别人议论身材长相之类的话题,而当别人议论时又怀疑是在议论自己。对这些事前思后想,上课容易走神,学习效率也好象降低了,现在马上就要上初三面临中考了,功课压力大,担心会进一步影响学习成绩,由此感到烦恼、焦虑、抑郁。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状态,找回从前的自己,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将来。迫切希望咨询师可以帮助自己,改善自己的心境状况。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1.咨询师观察

求助者由父亲陪伴,身材偏胖,发育正常;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皮肤白皙。梳着运动头,着衬衫长裤。进咨询室时显得很紧张,坐下后心神不定,低着头不

敢与咨询师对视,不主动说话。在咨询师询问后开始叙述,言语条理清楚,回答切题,语调适中,定向准确。整个叙述过程注意力集中,思维反映较敏捷,智能记忆好。情绪波动大,有时落泪,对咨询结果有良好期望。

2. 父亲的反映

这孩子最近不爱说笑了,老躲着人走。和母亲关系冷淡,母亲一说话马上走开,避免和母亲对话。现在脾气很怪,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吃饭。爱看电视,以前最爱看舞蹈节目,现在只要有舞蹈一定会换台。学习很用功,早晨很早起床,但是效率下降,经常走神。总爱穿高领T恤或衬衫长裤,以前爱穿的裙子都收起来了。对外界事情不关心,总是唉声叹气,有时候自己偷偷流泪。跟老师和同学沟通后,发现在学校也是越来越懒散,不愿意上游泳、舞蹈课,甚至有撒谎现象。上 其它 课也不积极回答问题,但是家庭作业能及时完成,班干部的工作也愿意承担。

四、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状态的评估与诊断

根据综合收集求助者的资料,求助者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诊断依据如下:

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求助者的消极情绪是由客观的社会事件(显性或隐性)引起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是统一的;求助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个性相对稳定,其个性没有发生明显根本的改变。有自知力,为自己所陷入的心理状态担忧,主动求助,迫切希望解除烦恼、焦虑,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所以可以排除精神病。

2、该求助者表现出烦恼、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很强烈,反应只局限于对身体手术后瘢痕不满意,害怕他人看见自己这个缺陷这个范围内,没有影响 逻辑思维 ,智能记忆等,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1个多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性心理问题。

(二)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判断精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主客观世界反映不协调,常常表现出幻觉、忘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个性发生根本改变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主客观世界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助;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 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还不十分严重,无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少于2 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反应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精神运动不安,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烦恼为主要症状,但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1 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四)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因先天性心脏病行开胸手术治疗,术后胸口留有瘢痕,又因瘢痕体质致瘢痕较为明显,本属术后常见现象。但是由于青春期的女孩自我意识的兴趣首先表现在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上,再加上手术前形象较好,术后由于瘢痕影响形象,前后反差较大,产生焦虑情绪。

2、社会性原因:

(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如因瘢痕问题放弃游泳,退出校游泳队,连带放弃学习舞蹈。

(2)家庭的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父亲宽容,但忙于工作,缺乏沟通;母亲虚荣心强,缺乏理解,对求助者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有较大影响。

(3)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如被同学背后议论,很少和老师沟通。

3、心理原因:

(1)存在明显的非理性观念和错误的思维方式。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想要获得周围人每一个人的认同,尤其是母亲的喜欢和赞赏。存在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夸大自己的不足或缺陷。

(2)被烦恼、焦虑、自卑情绪所困忧,自身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人际关系上采用回避方式,减少与人的交往,即使是与亲密的家人和朋友也缺乏交流,变得孤独,加速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

(4)个性特征:争强好胜,苛求完美。敏感、多疑、易受外界影响,虚荣心理强。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商定,确立以下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缓解烦恼、抑郁、焦虑的情绪,减轻自卑感。

(二)近期目标:

1、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首先,咨询师运用专业知识,使求助者正确认识到术后瘢痕不可避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瘢痕的隆起会逐渐变平,颜色也会逐渐变淡,以至于变得不那么明显。其次,使求助者合理看待周围人对自己胸口瘢痕的评价,促进求助者与周围人的正常 人际交往 。

2、SD S 测试标准分从60 分降到53 分以下

3、SA S 测试标准分从62 分降到50 分以下

(三)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在达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最终i寻求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和原理

为实现咨询目标,拟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

1、 合理情绪行为疗法。

该疗法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和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 困扰。如果某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能愉快的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非理性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具体方法是: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使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及其与自身的非理性观念的关系。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由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和不适行为。[3]

2、认知行为疗法

此疗法具有以下特点: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障碍的结果;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改变;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 教育 性治疗。这种疗法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式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咨询师教给求助者如何通过一种评价过程来确认这些歪曲的和功能失调的认知,使求助者学会把他们的想法和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区分开来,了解到认知对求助者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影响,使求助者学会识别、观察和监督自己的想法与假设,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自动想法。

(二)说明、确定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三)商定咨询时间、费用

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左右,预计进行6-7次咨询。免费。

八、咨询过程

(一)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阶段(第1-2次咨询)

1.第1次咨询:

采用摄入性会谈收集求助者的有关资料,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精神状态、行为特点以及求助动机,咨询师通过共情、理解、关注等技术与求助者初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其感到被尊重、被接纳。指导她作相关的心理测验EPQ 、SCL-90、SDS、SAS,做出评估和诊断,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2.第2 次咨询:

巩固咨询关系,与求助者共同确定咨询目标,制定 实施方案 ,介绍咨询方法、原理及过程,签订书面协议。举例说明认知行为疗法,ABC 理论,使求助者认识到A、B、C 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去思考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认知模式。

(二)实施心理帮助的咨询阶段(第3-5次咨询)

1.第3 次咨询

根据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通过提问、引导求助者回忆幼儿园、小学时代被周围亲人长辈、邻里朋友夸赞

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 辩论 。使求助者领悟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自己应该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责;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自身存在的各种症状。要求求助者回去以后完成三道家庭作业。一是继续思考咨询师本次咨询所说的话,分析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作好记录。二是让她从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中挑选几个有代表的人物做一次小调查,让他们把对自己的印象写下来,要求在50 个字以上。三是去医院询问一些有 经验 的医生,自己胸口的瘢痕会不会一直象现在这样?如有可能,去访问一些手术后时间比较长的人,看看他们现在的瘢痕情况。下次咨询时带给咨询师看。

2.第4 次咨询:

检查评估求助者的家庭作业。实际反馈的结果是:求助者对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比较到位,领悟得比较好。求助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周围人对她的印象很好,大多对她的品行、学习成绩等方面评价

高,喜欢和她交往,在体象印象方面周围人写了很多这样的内容: “清秀”“健美”、 “身材匀称”、“漂亮”、“可爱”、“气质好”等。求助者对实际验证的这个结果感到高兴,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她发现大家并没有嫌弃讨厌她的意思。此外,通过去医院咨询医生和访问手术后时间比较长的人,得到的答复也很让她满意,发现事情不象自己想像的那么夸张和糟糕。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分析作业,通过进一步辩论,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缓解。继续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记录自己一周中每天的主要情绪和行为,并进行自我分析,找出其支撑的信念,并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学习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并建议下次咨询邀请母亲同来。

3. 第5次咨询:

在咨询师指导下,求助者和母亲进行了良好的沟通。求助者向母亲提出了心中的疑问:“如果我真变胖,变丑了,您还喜欢我么?如果我放弃了游泳和舞蹈,真的会让您失望吗?” 得到母亲真诚的肯定回答后求助者落下了喜悦的泪珠。“那您为什么那样说我?”母亲动情的回答:“我从小要强,你外婆也总是对我要

求的非常严格,我和你爸爸现在已经意识到了我们的教养方式对你的影响,我们会尽力改变我的不合理信念,多和你交流。原谅妈妈,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求助者发自内心的愉快的笑了。

(三):巩固与结束阶段(第6-7 次咨询)

这个阶段咨询的目的主要是 总结 、巩固、提高。

1. 第6 次咨询:

分析家庭作业,巩固前几个阶段所取得的结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和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并对求助者的沟通技巧予以指导,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后能利用学到的心理知识、方法技术应对今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2.第7 次咨询:求助者反映与同学交往轻松些了,能坚持去上体育课。重新加入了校游泳队,并重新开始学习舞蹈。认识到原来的一些想法的确不合理、不现实,对自我的认识有偏差,有歪曲,自述近来情绪好多了。咨询师和求助者全面回顾和总结整个咨询过程,帮助求助者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把咨询中获得的方法,体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测验,对照咨询开始时的测验情况,评估咨询效果。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咨询师评估:

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基本消除或缓解了抑郁、烦恼、焦燥的情绪。求助者在认知、情绪、行为模式上出现了积极变化,人际关系改善,自我认识趋于合理,能适当地评价自己。

(二)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自述心情好转很多,与母亲关系明显改善。与同学打交道或出现在公众面前不再觉得尴尬。认为以前的许多想法是自寻烦恼,现在感觉轻松了很多。

(三)心理测验结果:

SCL-90 总分129 分,总分下降了20分,各因子分均小于2,属于正常范围 SDS 标准分36分属于正常范围,说明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已缓解。

SAS 标准分42分属于正常范围,说明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已经明显缓解。         参考文献:

(1)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249-323。

(2)许又新.神经症[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8- 76.

(3)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114-129。

(4)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86-97.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相关 文章 :

1.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范文2篇

2.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范文2篇(2)

3.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2篇(2)

4.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两篇

5.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两篇(2)

6. 爱情心理论文

健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分支,自1978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健康心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充分共享。健康心理学在维持和改善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评估和诊断健康;完善和改进健康防治体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心理的论文 范文 一: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 教育 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在于改善人们生活,发现自身更多美好的品质,并激发出自身的积极力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积极心理学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己在国内开展了二十多年,然而很多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依然定位于防治性层面上,以此解决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为目标,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而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能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单元,可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1],使其养成出众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重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生成更加积极的力量,将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视为最重要的教学使命。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应对困境与挫折的能力,最终为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一,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回归最为本质的教学目的,如此一来,也可以更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意义。毋庸讳言,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偏离了实际的教育目标,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生采用“人文主义”关怀,更加重视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以助其形成积极的人格。毫无疑问,积极人格,更加有利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融洽共处。在积极心理学的依托之下,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并且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唤起学生潜在内心的心理素养,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社会责任意,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第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存在正负两个方向[2]。一般意义上,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其要点,就在于妥善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问题症状,而并未把教育的重点安置在学生积极品质的锻炼上来。有鉴于此,高校唯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可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系统,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实现教育目标。

第三,建设健全优质的教育环境。可以肯定,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能够推动许多事情的良性展开,并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同样,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也有着本质的推动意义与现实作用。随着外在教育环境中推动积极体验的形成,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将环境的外在作用安置在学生的内在心理,也可以使学生的积极人格也两种作用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第一,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学生之间在心理素质层面上是相同,但又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基于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基本一致,也给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教育环境作用之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尽相同,学生与学生间的客观差异可以说普遍存在。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正是倡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在原本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健全。因此,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期帮助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有必要最大限度上利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开展一些咨询活动还有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第二,树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如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在既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只是单方面地关注对消极层面的教育。因而,高校所有的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是只是单一地围绕着一些消极环节进行衍伸,其中消极层面,主要是指对学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治疗。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为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即提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教育,从源头上遏制消极情绪的产生,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就获得了极大地丰富,更加关注积极层面。当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必须要依托于学生、教师、校方这三个环节的共同努力。细化来说:学生应当重视和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实现不断积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加全面地向学生展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而课外活动中也需要关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校方在这其中的作用是将工作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三,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教师必须要充分体现其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的 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也就一定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积极地学习与掌握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积极心理学,自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过渡到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惟其如此,教师在开展自身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就不在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通过积极的教学治疗手段,更好的树立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过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主要是以“解决问题”当成教育的唯一目标,而单方面的“解决问题”,显然充满了很强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必要向积极的方面进行个性,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使得关注信息更为立体化。也只有真正的消除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12(04):151-154.

[2]覃梅芳.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2(04):220-22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二: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介绍了省级精品课程“普通心理学”的建设理念、改革 措施 和建设成果,旨在为同类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人才培养

2001年教育部为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出台了4号文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精品课程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先导项目在各高校启动,形成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模式。“普通心理学”课程2011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三年的建设周期中,课程团队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六大要素,即内容建设、队伍建设、 教学方法 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建设、机制建设[1],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突出整体性:从人才培养整体工作出发,科学定位课程

“普通心理学”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后续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精神方面发挥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在课程建设之初,团队成员就达成共识,即不是孤立地将“普通心理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而是将课程建设紧密服务于人才培养,为整个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团队认真厘清了三个关系,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二是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三是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通过对三个关系的科学梳理,确立了“普通心理学”的课程地位,即奠定整个专业学习的基础,是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课程建设全程始终突出精品课程在专业内部建设的辐射作用。

二、体现先进性: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与内容,强化专业精神培养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学者指出,精品课程要有“一流的教学内容”,即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始终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前沿性[2]。不仅如此,从教学内容的内在价值看,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一门科目在某地某时应该有一个为自己的利益供欣赏的善”,“如果一个科目从来没有因其自身而被学生欣赏过,那么它就无法达到别的目的”[3],因此,“普通心理学”精品课程不仅关注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的作用,还十分关注是否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启迪,在优化教学体系与内容方面做了大胆的革新与尝试,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四方面的特征:

1.兴趣性。心理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但很多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都不同程度地对其抱有不正确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导致刚接触“普通心理学”、面对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时,感觉抽象、枯燥,根本没有想象的有趣。因此增强课程的趣味性、稳定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是“普通心理学”课程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精心设计并引入“课前三分钟———奇妙的心理效应”、“任务驱动学习———解密自己最感兴趣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与我———分析自己的心理现象”等环节和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感受心理学的魅力,解答生活中的心理谜题,发现心理学的科学价值,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专业学习真正满足学生求知和自身成长的需要。

2.专业性。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定[4],是一个专业立足和生存的根本,也是人才培养最朴素的目标。专业性的培养渗透于专业课程学习全程,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肩负着专业性培养的使命。“普通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性定位于两方面,一是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都要进行深度解析,区分“专业理解”和“ 经验 理解”的不同;二是培养专业的 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用专业的语言去阐述和解释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气质、夯实专业基础。

3.实践性。为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将实验教学部分从理论教学中剥离出来,单独开设,由两名青年教师承担实验教学,撰写了独立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中专门设计了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综合性设计实验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课程内实践环节的建设,设计了“你来讲”、“心理问题研究”等环节,由学生从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结合教材、作业和资料查阅,分小组合作承担部分内容的讲授,开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探索,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4.延伸性。为夯实专业基础,体现“宽基础”的课程价值观,课程建设中还注意到教学内容的延伸性,即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向下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注重专业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贯穿“心理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同时强调心理学作为一门“幸福学科”,对学生自身发展、成长的重要作用和积极价值;向上延伸是与研究生考试相结合,把近几年的 考研 内容引入教学,一方面深化教学内容,一方面为部分考研学生提前奠定基础;在中间层面将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建立延伸联结,凸显“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性。

三、凸显有效性:遵循教与学的规律,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体系与内容整合优化后,紧接着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往“普通心理学”的开课时间在第一学期,因课时较大,恰逢学生刚入大学,还处于高考后的松懈状态, 学习方法 、习惯等均不适应,所以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最初学习的挫败对专业学习积极性的打击不容小视。课程团队以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将整合后的“普通心理学”分为两段开设。一方面分解了学生刚入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体现了教与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边教学边对学生进行 学习方法指导 和资源利用的指导,帮助学生改变中学时期机械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的知识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形成。这一改革收到良好效果,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下降,整体成绩普遍提高,有效保护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尊心,极大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

四、彰显科学性: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以评促学教学评价

在教与学过程中发挥着诊断、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帮助师生明确教学进度、 反思 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完善教学方式。但长期以来,教学评价被机械地视为“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5],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习动机激发、教与学的反思、学习策略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动态的、过程性的因素,导致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问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教学价值生成相脱离,其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为彰显评价的功能,切实发挥评价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内在于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对教学的动态引领作用,从2012年起“普通心理学”课程逐渐摸索并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并将此模式全程贯穿、渗透于课程教学中,及时反馈,效果明显。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以人为本,关注“当下的教学”,将对成绩目标的关注转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同时,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对教学有更多的付出和责任感,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和督促者,更多思考的不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如何教好”,怎样不断创新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而言,虽然考试的压力有所减轻,但对学习过程的投入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学生不再被当做“知识的口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随时关注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课堂表现,积累学习与评价“资本”。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对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发挥教育性:丰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延伸学习优质的课程资源

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又承载着学生知识建构、意义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功能,同时兼具人文教育与丰富精神世界的价值。大学校园充满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网络、图书馆以及各种信息源,但很多学生不仅不会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更不具备这种资源意识。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问题更为突出。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十分重视课堂和课外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作用,不断积累和建立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目前教学资源建设涉及五个系列,包括经典心理学影片、国外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必读书籍、网易名校公开课以及“普通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视频等,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学习、阅读空间,同时教师还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与关联这些资源,在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资源学习之间搭建起桥梁,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专业学习内涵,提升专业学习品味,挖掘学生专业学习潜力,强化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使专业学习丰富而充实,彰显了专业的魅力和大学生活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44.

[2]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83.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秉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8.

[4]孟现志.高等教育的专业性[J].教育研究,2009,(2):94.

[5]张曙光.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诠释[J].齐鲁学刊,2012,(4):71.

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精选相关 文章 :

1.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两篇

2. 3000字心理论文范文

3. 心理学论文范文1500字

4. 心理学论文范文

5.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6.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 索引序列
  • 小学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
  • 小学生心理咨询论文范文
  • 心理咨询师工作论文范文
  • 高级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
  •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大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