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精细油藏研究的论文

精细油藏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

精细油藏研究的论文

张世明孙业恒宋道万戴涛王成峰

摘要纯化油田西区沙四段上亚段纯化镇组为典型的低渗透断块油藏,经过30多年的开发,区块暴露出部分油井含水上升快和区域开采不平衡的矛盾,剩余油分布规律也纷繁复杂。文章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从精细地质模型建立、历史拟合认识、开发效果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描述、开发方案调整等方面开展研究,深入分析低渗透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的潜力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开发调整措施,现场实施表明效果明显。该研究方法对其他开发中后期低渗透断块油藏的开发措施调整有所借鉴。

关键词低渗透断块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开发调整纯化油田

一、引言

纯化油田西区属于高压、低饱和、岩性复杂、层多且薄的层状低渗透断块油藏,主力开发单元纯2断块及纯69断块,含油面积8.2km2,石油地质储量978×104t,其中数值模拟研究的10个主力小层石油地质储量为616×104t,占77.2%。该区于1965年试采投产,1987年注水采油,1988年进行加密调整,1990年细分层系开发;截止1998年末,油井综合含水73.3%,区块采出程度20.1%。受构造、断层、岩性以及油水井井网和井况的影响,开采过程中暴露出平面原油动用不均衡,局部油井含水上升快,整体开发效果变差的矛盾,导致该区剩余油分布零散,后期的开发调整难度很大。本文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手段,建立精确描述油藏复杂断裂系统的地质模型,通过精细历史拟合加深并修正对区块动、静资料的认识;深入分析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综合多侧面、多指标剩余油分布的定量描述,寻找后期开发最佳潜力点;结合区块开采矛盾和地质特点,采用顺序优化法进行措施调整的诸因素分析,优化出最佳开发方案。现场实施效果证明,该研究方法对于开发中后期低渗透断块油藏的开发措施调整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二、三维精细地质模型描述

复杂断块油藏的最大特点是断层多,断裂系统复杂。各种纵横交错的断层将整个区块切割成多个相互独立的油藏,从而造成区块内各断块油藏间含油气富集程度的差异及油水关系的复杂变化[1]。另外,受平面岩性及纵向夹层的影响,储集层空间非均质变化严重。因此,精确描述油藏地质特征,建立三维精细地质模型是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

1.断裂系统描述

油藏数值模拟区纯2断块及纯69断块沙四段上亚段纯化镇组油藏是一个被四周断层切割遮挡的封闭型、多油组、多油水系统的低渗透、低饱和压力断块油藏,含油区呈东西长、南北窄的条带状。封闭油藏内部发育12条走向各异、规模不同的断层,其中各主要断层要素情况见表1。数值模拟建模过程中,为了精确描述该区复杂的断裂系统和起伏多变的构造形态,采用了非常规的角点坐标技术,即用不规则多边形单元网格块的8个顶点的坐标取代常规的矩形网格块中心点坐标,实现网格线沿任意走向的断层线划分,从而合理描述油藏微构造形态及断层[2]。由于各断层上下盘存在10~100m不等的落差,利用沿断层线的节点劈分技术,先劈分后插值,精确刻画断层两侧构造的突变。地质研究表明,受构造运动和沉积的影响,各断层对流体的运移存在不同程度的封堵作用。为反映断层的这种特征,采用方向传导系数描述断层封堵性,并结合动态历史拟合修正其封堵程度。

表1纯西区断层要素表

2.储集层非均质性描述

沙四段上亚段岩性由砂岩、碳酸盐岩和泥(页)岩组成,且10个主力小层均由多种岩性混合组成,这就决定了该区储集层空间上的严重非均质性。另外,由于10个主力砂体沉积岩性组合的不同,导致砂体平面展布的差别,部分砂体的部分井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尖灭。建模中对储集层非均质性的精细描述体现在:①根据沉积与断裂的年代关系,依据100多口井的井点二次测井解释分层结果,在不考虑断层影响的情况下插值形成孔隙度、渗透率储集层参数场;②各层砂体尖灭线与有效厚度零线之间视是否存在油水井的注入与产出情况区别对待。有则将该区井点周围网格节点激活,否则置死;③根据纵向隔夹层发育状况,利用其垂向传导系数进行描述,同时通过单井开发指标的拟合进行其局部修正。

3.油藏油水系统描述

受断层及岩性的影响,沙四段上亚段油藏油水关系复杂。同一开发单元的不同砂体和同一砂体的不同区块,其油水界面均不相同[1]。根据地质认识,研究区共有23个独立的油水分布系统,为此,模型描述应做到:采用对油藏分区的方法,分别指定各平衡区的压力系数、油层深度、油水界面位置等平衡参数,合理反映流体空间分布状态;运用多油藏整体模拟技术,对纵向10个砂体的23个油藏整体建模,精确模拟油藏、井筒、高低压层间流体的流动,定量描述流体交换。

三、开发历史拟合及认识

纯西区沙四段上亚段油藏生产历史长,油水井工作制度变换频繁。根据断块油藏复杂地质特征及后期开发综合调整要求,本次模拟采用三维三相数值模拟软件,建立100×50×10共50000个节点的网格模型。在该区分层、分区及总地质储量重新核算的基础上,对全区及119口油井的开发指标进行了历史拟合,拟合时间从1965年9月到1998年12月。由区块综合指标拟合结果(图1)可以看出,拟合精度较高,119口井含水量拟合符合率达87%。通过历史拟合过程中动、静资料的综合修改调整,结合拟合后对油、水产出及分布的定量分析,得到如下认识。

图1区块含水量和累积产油变化曲线拟合对比图

1.动态资料的认识

按照物质平衡原理,封闭油藏油水两相流动条件下的物质平衡公式为[3]: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Np——累积产油量,104m3;

Wp——累积采水量,104m3;

Wi——累积注水量,104m3;

△P——总压差,MPa;

Co——油压缩系数,1/MPa;

Ct——总压缩系数,1/MPa;

Vp——总孔隙体积,104m3;

Boi——原油初始体积系数;

Bw——水体积系数。

由物质平衡分析可以看出,在物质平衡中累积产油、累积产水和累积注水量起主要作用,而弹性项所占比例很小。实际的动态资料显示,区块累积注水 465.8×104m3,累积产油266.4×104m3,累积产水165.1×104m3,模型按封闭油藏计算目前地层压力比原始压力高近4MPa(区块超注101.5×104m3),与地层总压降为8~9MPa的实际压力相差甚远。通过油井的含水拟合结合实际的水井注水状况,发现纯69断块水体边缘的注水井存在注水漏失,纯2断块的纯2-3及纯35井区也存在注入水漏失。为此,对相关水井进行了注入水量修正(表2)。

2.流体性质的认识[4]

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对流体性质变化的刻画通常只考虑压力的影响,而忽略了注水开发中温度对流体性质的影响。通过纯西区单井的含水拟合结合动态分析发现,实际含水变化曲线与计算曲线具有明显的规律,即区域水淹初期投产的油井其投产初期含水计算偏高,而区域水淹中后期投产的油井其投产初期计算含水偏低,且整个区块含水后期系统偏低。上述现象通过系统调整岩石相渗曲线发现不敏感,而调整油水粘度比则反映明显。这说明该区原油粘度随水淹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而模型所用原油粘度为整个开发期的平均值,其高于水淹初期值、低于水淹后期值。该区实际地层温度测试表明,随注水进行,目前地层温度比投产初期下降5~15℃,温度和压力的下降导致原油轻质成分减少,原油密度、粘度增大。如纯36-15井流物化验分析,CH4含量由91.31%下降到77.21%,C4Hn由0.47%上升到3.37%。实际资料与拟合基本一致。

表2水井注水修正情况表

3.断层封闭性的认识

断层的封隔状况是断块油藏描述的重要内容之一,单纯的静态参数或动态参数分析很难准确判断,尤其是部分封闭的断层。通过动、静结合的数值模拟综合模型结合历史拟合,可以较准确地判定断层的封闭性,即:①根据断层两侧实际的油水井注采对应关系曲线,分析油井产水来源;②大幅度调整油井所对应的断层另一侧的水井注水量,进行灵敏度实验;③修改断层方向传导系数,拟合油井含水,确定断层封闭性。

如位于区块边水区34号断层北部的纯69-1井,其对应的注水井为34号断层以南的纯71-4、纯71井。按原始地质模型(34号断层不封闭)计算该井含水量居高不下,实际含水量却很低。大幅度减小纯71-4及纯71井注水量后纯69-1井含水量明显降低,因此判断34号断层封闭。

4.天然能量的认识

油藏西部具有面积较大的边水,准确描述水体能量大小可为开发方案部署及预测奠定可靠的基础。数值模拟研究可通过水体能量大小与生产动态关系试算法确定水体大小。当历史拟合工作结束后,改变边水体积甚至去掉边水再计算,发现水体的存在与否对区块整体压力状况及边部油井的含水影响不大。即使水体存在,30多年的开采水线推进距离不到50m,可见该区边水能量较小,对开发影响很小。

对于数值模拟区这样一个被断层封闭的圈闭,在区块注水开发前完全依靠弹性能量开采,其累积产油量与压降呈线性变化。根据纯2断块及纯69断块的累积采油与压降动态关系曲线(图2)计算两区块弹性产率分别为3.83×104t/MPa和1.45×104t/MPa。观察注水前两曲线形态发现,纯2断块直线末端上弯,纯69断块直线末端下弯,由弹性产率定义式分析认为,弹性开采期纯69断块流体向纯2断块渗流,两断块间断层不完全封闭,从而修改了以往认为两断块间完全封闭的认识。

图2纯2断块、纯69断块累积采油与压降变化关系曲线图

四、油藏开发潜力分析

建立在历史拟合基础上的油藏剩余油分布定量描述是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重点。纯西区沙四段上亚段油藏储集层非均质严重,没有形成规则的注采井网,加上30多年的开采部分油水井井况老化,因而平面及纵向剩余油分布零散而复杂。为此,从储集层油水运动规律分析入手,由面到点描述剩余油分布特点,寻找油藏开发潜力点。

1.油水动态运移规律

由于平面断层封堵性和储集层非均质性,以及砂层组内纵向各小层间连通部位的影响,生产过程中发生层间及断块间油水的交换,导致采出程度与动用程度的差异。纵向上,在注水开发过程中连通的油层,因重力的分异作用会发生水沉油浮的现象,这是引起流体交换的主要原因;另外,纯一砂层组各小层渗透率高,砂层组内储集层渗透率呈正韵律分布,而纯三砂层组渗透率低,砂层组内储集层渗透率呈复合韵律分布,因而纯一砂层组内的油水交换程度较纯三砂层组小。平面上,复杂的断裂系统及储集层岩性非均质的影响,削弱了油井的注水受效程度;由于注采对应关系的不完善,使得注入的水并没有起到完全驱替原油的作用,而是绕流或窜流至生产井底被产出,导致实际的存水率低,驱替效果差(表3)。

2.剩余油分布规律

纵向及平面油水运移规律分析表明,动用程度差的区域剩余油相对富集,是后期开发的潜力区域;存水率低的区域注水受效程度差,是后期调整的重点区域。综合分析该区剩余油富集区具有以下分布规律。

(1)动用中等或动用较差的剩余油层

首先是因纵向连通油层间的油水交换,导致上部油层采出程度高但动用程度低,剩余油相对丰富,如 、 层。其次是原始地质储量丰富的油层如 ,虽然其相对采出程度大于1,但其剩余储量占总剩余储量的43.33%,仍是主要的潜力层。另外,因层间非均质性的干扰,低渗透层水驱启动压力高,合注井的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窜流,导致低渗透层水驱程度弱,剩余油饱和度高,如 、 。这些层往往砂层厚度薄,剩余储量丰度较小,但也是挖潜的主要后备阵地。

表3纯2断块、纯69断块油水运移情况表

(2)动用程度较大油层的平面剩余油滞留区

该类剩余油滞留区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注采系统不完善造成的剩余油区,如纯63-10、纯2-22、纯36-10等井区。二是封闭断层附近的水动力滞留区,如纯63-X8、纯96-3、纯2-X21、纯2-39等井区。三是构造高部位水动力滞留区,如纯71-8井西部区域。四是平面水窜造成的剩余油区,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即高低渗透的渗透带共存区,水沿高渗带窜流或绕流,如纯71-26、纯71-3等井区;平面注水失调,形成注水“通道”,如纯36-1与纯36井区等。

通过以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分析,结合分层剩余含油饱和度、剩余储量丰度的定量指标场,圈定最有利的潜力区,为方案调整指明方向。

五、方案优化调整及预测

影响纯西沙四段上亚段油藏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是油藏构造、断层、岩性,主要开发因素是井网及油水井制度。因此,方案设计从层系挖潜、井网完善、注采平衡调整及油井提液四方面入手,优化最佳开发措施。

1.方案设计思路

常规的数值模拟方案优化设计往往只注重对单因素的评价分析,孤立的讨论每一个因素的影响,然后把各单因素分析的最佳结果组合在一起构成最佳方案。这样忽略了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脱离了实际,操作性差。本次研究采用顺序优化法,按照分步讨论、逐步优化的思想,把上一因素的优化结果方案作为下一因素对比优化的基础,不仅科学实际,而且可操作性强。

2.调整措施研究

(1)基础方案(图3)

图3各预测方案含水量与采出程度对比曲线图

保持现有井网和油水井生产制度不变,定液生产,限定单井最大经济极限含水 98%,计算 12年。结果表明,12年末区块采出程度为23.0%,含水93.5%,压力上升到49.85MPa。基础方案暴露的最大问题是开发井网不完善,对剩余储量控制程度差。

(2)井网调整

针对基础方案的突出问题,结合剩余油分布,进行井网调整,主要措施有:油井开发层系调整,即卡堵合采井的高含水层,对单采或分层系开采的油井依据井点剩余油状况实施补孔上返;老井侧钻,即对目前水淹程度高的高含水井或产能低的井依据井周围剩余油的分布实施侧钻;补充新井,即对油井控制不到的剩余油富集区钻新井。措施共涉及19井次,其中补孔7井次,卡封3井次,老井恢复生产2井次,老井侧钻4井次,新钻井3井次。计算表明,井网调整增加采出程度1.53%,净增油14.89×104t,效果明显;但区块整体注采比偏大,且区域不平衡。

(3)注采平衡

针对井网调整中的注采不平衡矛盾,对区块不同井区进行注采关系调整,主要措施有:油井转注和水井恢复注水;加强欠注井区的注水强度,提高油井产能;减小超注井区的注水量,防止暴性水淹;适当加强区块水体边缘注水井注水量,保持断块的平稳开采。措施共涉及22井次,其中油井转注3井次,水井恢复注水2井次,加强注水15井次,减小注水2井次。经计算表明,注采平衡调整后,区块再次增加采出程度1.62%,含水降低5.65%,净增油15.93×104t。可见,区块注采不平衡矛盾突出,调整潜力大。

(4)油井提液

根据低渗、稀油油藏的特点,结合岩石流体性质分析,当含水超过70%以后,依据相对渗透率曲线测算的无因次采液指数逐渐上升。而区块目前综合含水已至70%,因此数模开展高含水油井提液增油可行性研究。在以上注采平衡的基础上对部分油井提液,主要措施方向有:对注采较完善且注水状况好的区域的高含水油井实施提液;对注水充足区域的中低含水油井视油井产能适当提液,但幅度较小;新钻井、侧钻井及恢复生产的老油井不提液;地质条件差、井况差的油井不提液。措施共涉及油井33口,其中高含水油井22口,中低含水油井11口。提液后保持区块注采比为1.0。计算表明,提液可增加采出程度0.7%,含水提高1.69%,可见区块有一定的提液潜力。

(5)注采比优化

在综合调整的基础上整体提高水井注水量,保持区块注采比为1.1。通过计算表明,加强注水后并没有增加采油量,相反采出程度降低0.65%,含水上升1.85%,开采效果变差。因为加强注水会加剧水的突破,加速油井含水上升。

3.措施效果综合评价

由图3可以看出,在井网调整及注采平衡基础上的油井提液方案开发效果最好。通过方案优化计算,发现目前区块注采关系不平衡的矛盾最突出,调整潜力最大;其次为井网调整,油井提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油量,提液后的加强注水对区块开发不利。

六、应用效果分析

1.根据剩余油调整老区井网

利用井网调整措施结果,在剩余油富集区的构造高部位及井网控制程度差的区域钻新井、侧钻井、更新老井,投产6口井,平均单井日产油8.6t,初期增油能力51.6t/d,含水49.1%,效果较好。

2.局部完善注采井网、平衡注采关系

对局部井网不完善的区域进行注采调整,新钻注水井一口,转注油井3口(纯63-6、纯71-31、纯69-19),使周围9口油井见效,初期日增油18.6t。加强注水3口,周围对应7口井受效,初期日增油15t。调配水井45井次,见效井15口,其中纯69断块8口,日增油12.4t,纯2断块7口,日增油18.4t。

七、结论

应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建模技术描述纯西区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的断裂系统和储集层非均质分布,通过历史拟合加深了对油藏生产动态、流体性质、断层封闭性、边水能量等多方面的认识,合理反映区块实际地质特征。

通过油水运移定量分析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由点及面地描述了纯化油田西区沙四段上亚段低渗透断块油藏的开发调整潜力方向。

措施调整综合研究表明,目前区块注采关系不平衡的矛盾最突出,调整潜力最大;其次为井网调整,油井提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油量,提液后的加强注水对区块后期开发不利。

主要参考文献

[1]程世铭,张福仁等.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谭保国,戴涛等.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建模技术.见:杜贤樾,孙焕泉,郑和荣主编.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第二辑).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3]苏云行,艾广平等.杏树岗油田杏四-六面积西块油藏模拟研究.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18(4):28~32.

[4]陈永生著.油藏流场.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王延忠贾俊山孙国隋淑玲黄文芬魏明

摘要高含水期水驱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是开发工作实施挖潜措施、提高采收率的基础。本文对近几年在剩余油描述方面攻关的最新成果进行了粗略的总结。重点介绍了首次综合采用5种计算剩余油并形成软件系统的油藏工程计算方法,及首次用于剩余油定量计算并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流线模型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孤东油田七区西进行了应用,并将计算的结果分别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生产动态实际进行了检验,证明比较可靠。通过利用油藏工程计算方法、流线模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剩余油的综合分析研究,提出的提高采收率的挖潜措施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剩余油高含水期定量油藏工程方法流线模型方法油藏描述孤东油田

一、引言

高含水期的精细油藏描述的剩余油分布研究,是实施挖潜措施、提高采收率的基础。搞清高含水、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并进行定量计算,目前仍然是世界级难题。

胜利油区通过四期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已形成了剩余油描述的系列配套技术。总结完善这些剩余油描述方法,特别是在井与井之间剩余油分布研究、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油藏工程计算方法和流线模型方法,并编制了软件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以满足矿场计算快速、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要求。本文重点介绍数值模拟方法、油藏工程计算方法和流线模型方法在孤东油田七区西剩余油描述中的应用,并对其计算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对比。根据对剩余油的描述,提出了具体的提高采收率的挖潜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矿场应用效果。

二、剩余油描述方法研究

目前,我国主要油田的开发大多进入高含水阶段,地下流体分布日趋复杂,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因此,确切了解剩余油储量及其分布范围,对于油田的调整、挖潜、提高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油藏描述从宏观向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描述向预测的方向发展,剩余油的研究也开始从以大地构造、沉积旋回、沉积相为基础的分布趋势研究,向以微构造、沉积时间单元、层内非均质等微基础的定性描述发展;从以地质、测井手段为主的综合定性解释逐步向以精细数值模拟、水淹层测井解释以及油藏工程参数计算为主的定量描述方向发展[1~5]。

综合国内外剩余油描述技术的发展,从学科上细分,剩余油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地震方法、生产测井及测试分析方法、检查井资料分析方法、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地质综合分析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流线模型方法、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方法等八大类方法[1~5]。

胜利油区进行剩余油定量描述的方法主要有数值模拟方法、油藏工程计算方法、流线模型方法、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和动态监测方法。其中数值模拟方法和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比较成熟,计算机化程度高,而油藏工程计算方法和流线模型方法是我们近几年经过不断攻关,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下面主要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1.油藏工程计算方法

油砂体是油田开发的基本单元,具有较为确定的含油范围和石油地质储量,是地下油、气、水存储运移的统一体,而井筒则是它与外界联系的通道。因此,可以根据单井生产数据,采用油藏工程方法计算某一生产时刻的该井的剩余油饱和度、剩余储量等。

根据目前油田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期的事实,结合矿场应用的需要,油藏工程计算选用了水驱特征曲线法、渗饱曲线法、无因次注入采出法、物质平衡法、水线推进速度法等5种方法[1,4,5]。

1)渗饱曲线法

水驱油实验中岩样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的综合反映。根据储集层性质及油井含水率可直接求得目前含油饱和度,但是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只是反映了储集层应具有的渗流特征和应达到的理想效果,而开发过程中作业措施、注入采出比的变化以及井点之间的相互干扰都能影响到流体的实际流动状态。因此,结合反映实际生产状况的水驱特征曲线,求生产井出口端含油饱和度及其他剩余油指标可以更可靠地反映地下流体分布状态。

(1)水驱特征曲线制作,求A1、B1

作lgWp-Np关系曲线,得回归方程: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2)相对渗透率比与含水饱和度曲线制作,求A2、B2

作 曲线,得回归方程: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3)求水驱控制储量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4)求生产井出口端含水饱和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5)求剩余油饱和度、剩余可采储量、可动油饱和度、剩余可动储量

剩余油饱和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剩余可动油饱和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剩余水驱控制储量: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水驱控制储量采出程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kro、krw——油、水相对渗透率;

Soi——原始含油饱和度,小数;

So——剩余油饱和度,小数;

Sorr——残余油饱和度,小数;

Som——剩余可动油饱和度,小数;

Sw——含水饱和度,小数;

Swi——束缚水饱和度,小数;

N——水驱控制储量,104t;

Nr——剩余水驱控制储量,104t;

Np——目前累积产油量,104t;

Wp——目前累积产水量,104m3;

R——水驱控制储量的采出程度,%;

A1、A2、B1、B2——回归系数。

2)水驱特征曲线方法

根据童宪章研究成果,水驱油田到了高含水期,大部分油井都可作单井甲型水驱曲线,其形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根据该曲线可计算单井水驱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等。

作lgWp-Np曲线,得回归参数a,b

水油比计算: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水驱可采储量: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剩余水驱可采储量: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Qo、Qw——产油量、产水量,104t;

a、b——回归系数;

fw——含水率,小数;

fmax——极限含水率,小数;

NR——水驱可采储量,104t;

NRr——剩余水驱可采储量,104t;

Nr——剩余水驱控制储量,104t;

WOR——水油比;

WORmax——最大水油比。

3)物质平衡法

可用简化了的物质平衡法根据累积产油量估计平均剩余油饱和度。

水驱控制地质储量: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剩余油饱和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剩余可动油饱和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剩余水驱控制地质储量: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剩余地质储量丰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A——计算单元面积,km2;

Boi——原油体积系数;

G——剩余水驱控制地质储量丰度,104t/km2;

h——有效厚度,m;

φ——孔隙度,小数;

ρo——原油密度,g/cm3。

4)无因次采出注入法

油井注入量、采出量与采出程度有如下关系: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19)-(20)得: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当 时,R为水驱失效时的采出程度,即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则剩余采出程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另外,将(22)代入(19),可得水驱失效时的累积注入量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极限注入倍数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当含水进入特高含水期后,采出程度与注入倍数有下列关系式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则剩余采出程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即可根据累积注入量求出剩余采出程度。但该值为最终含水率100%时的剩余采出程度,因此与最终含水率98%时的剩余采出程度相比,数值偏大。

剩余可采储量丰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Wi——累积注入量,104m3;

Vi——注入倍数,PV;

Re——水驱失效时的采出程度(相当于最大采收率),%;

Rc——剩余采出程度,%;

Wi,max——最大累积注入量,104m3;

Vi,max——最大注入倍数;

a1、a2、a3、b1、b2、b3——回归系数。

5)水线推进速度法

对于纵向上韵律性变化较大的河流相沉积储集层,层内动用程度大小不一、水淹状况差别较大,因此进行层内不同韵律段的剩余油研究,摸清剩余油分布规律,对剩余油的挖潜极为重要。根据达西定律求出注入水在不同段上的推进速度,然后根据水驱速度与产量的关系,分析每个相对均质段采出程度及储量动用情况,可得到剩余储量及剩余油饱和度值。

根据达西定律,注入水在平面上的推进速度可表示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注入水在垂向上的推进速度可表示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Vpi、Vzi——注入水在平面、垂向上的推进速度,mm/s;

Krw——水的相对渗透率;

Kpi、Kzi——油层平面、纵向渗透率,μm2;

rw、ro——水、油比重,小数;

μw——水粘度,mPa·s;

φi——油层孔隙度,小数;

α——地层倾角,(°);

Sor——残余油饱和度,小数;

Sor——原始含油饱和度与残余油饱和度之差值,小数;

——压力梯度,MPa/m;

Pe——近似于L处的注水井的压力,MPa;

Pw——油井井底压力,MPa;

L——油水井井距,m。

平均水线推进速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相对水线推进速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根据达西定律,产量q与速度和厚度的乘积Vh成正比,故可通过水线推进速度导出分层产量贡献系数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则每个相对均质段的分层产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同理,有分层储量系数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分层储量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则分层剩余储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其中,N可用原始地质储量、水驱控制储量或水驱可采储量。

剩余油饱和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剩余可动油饱和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Vi——分层相对水线推进速度,m/d;

hi——有效厚度,m;

αi——储量系数;

βi——产量贡献系数;

Ni——储量,104t;

Nri——剩余储量,104t;

qi——产量,t/d;

i——分层号;

∑Q——研究目的层的累积产量,104t。

油藏工程计算方法是定量计算井点剩余油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最大特点是紧密与油藏生产动态相结合,数据文件要求相对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于矿场人员进行计算分析。上述方法虽然在油藏工程研究中经常应用,但计算机化程度比较低,不仅影响了动态分析的效率和精度,而且在剩余油的认识方面也受到了局限。在孤东油田七区西剩余油描述研究工作中,首次把这5种方法综合起来编制成软件系统,进行动态分析和剩余油研究,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

2.流线模型方法

流线模型技术开始提出和应用于剩余油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是除数值模拟之外定量研究井间剩余油的一种新的方法,它具有允许节点多、运算速度快、研究周期短的特点。运用流线模型的目的是便于现场推广应用,弥补大型数值模拟须借助计算机工作站而完成的不足,在微机上实现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

1)流线模型的研究思路

先求出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压力场和速度场,然后求出流体的流动轨迹即流线,最后求出任一流线在任一点的饱和度值。通过流线模型计算,可以求得井间任一点的含油饱和度、剩余油饱和度,从而确定驱油效率、可动油饱和度、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等参数。

2)流线模型求解的基本步骤。

(1)计算压力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在上式三维两相压力方程中忽略了重力和毛管力。

式中:q——对于生产井为产液量,对于注水井为注水量,m3;

Cf——地层岩石有效孔隙体积的压缩系数,MPa-1;

λ——流度。

(2)计算速度场

网格界面上的速度分量根据Darcy公式计算: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Vx、Vy、Vz——不同网格x、y、z方向上的速度分量;

P——不同网格上的压力值;

x、y、z——不同方向上的网格坐标值。

(3)计算流线轨迹及其时间长度坐标。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T——流线的时间长度坐标;

l——流线的长度;

x、y、z——质点的坐标。

(4)计算饱和度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τ——任意时刻流线上的位置;

τo——时间为to时流线上的位置。

目前已成功地在微机上实现了该方法从数据准备、模型建立、历史拟合到程序计算的计算机一体化。

三、剩余油定量描述方法在孤东油田七区西的应用

胜利油区前两期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中剩余油定量描述的主要方法是数值模拟方法,并辅之以水淹层测井精细解释方法和动态监测方法。

在孤东油田七区西剩余油分布研究中,剩余油定量描述的主要方法较以前增加了流线模型方法和油藏工程计算方法,并发展和深化了数值模拟方法。

对剩余油的定量描述,不仅采用油藏工程方法全面计算了每个井点的剩余油指标,而且重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和流线模型方法从剩余油饱和度、剩余可动油饱和度、采出程度、剩余储量丰度、剩余可动储量丰度以及剩余可动油饱和度与剩余可动储量丰度的综合图、单井层剩余油分布等八个角度来定量的描述剩余油,并找出了每个小层剩余可动油饱和度与剩余可动储量丰度均较高的剩余油富集井区。下面分别从方法本身的计算应用和矿场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1.计算方法的应用

1)剩余油定量描述的主要成果

(1)油藏工程计算方法

渗饱曲线法:定量计算了孤东油田七区西12个主要小层1014井次的井点剩余油数据,主要包括每个小层井点的剩余油饱和度、井区的水驱控制储量、剩余可采储量等指标。根据计算结果找出了剩余油富集井区,其中剩余油饱和度大于50%的井442口,单井平均剩余油饱和度57.5%,其剩余可采储量315.6×104t,单井平均为0.714×104t。

水驱特征曲线法:定量计算了孤东油田七区西12个主要小层1085井次的单井水驱曲线,主要包括每个小层、每个井点的剩余油饱和度、井区的水驱控制储量、剩余可采储量等指标,并根据计算结果找出了剩余油富集井区。

(2)流线模型方法

首次采用该方法在孤东油田七区西进行了推广应用,计算了54~61层系54、55、61三个小层的流线分布、压力场分布、剩余油饱和度、剩余可动油饱和度、驱油效率、剩余储量丰度等指标,通过其分布图反映出平面上剩余油分散的特点,但仍有部分区域剩余油较富集。统计剩余油饱和度大于50%的井区剩余可采储量为197.7×104t,占总剩余储量的58.3%。

(3)数值模拟方法

在孤东油田七区西的剩余油描述中,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四套层系27个时间单元的剩余油分布情况。据计算结果剩余含油饱和度大于50%、剩余可采储量丰度大于0.8t/m的井区557个,其中41~51层系138井区,54~61层系165井区,62+65~8、63+4层系254井区。总剩余可采储量为665.7×104t,平均每个井区的剩余油饱和度为60%,剩余可采储量1.2×104t。

2)剩余油定量描述成果的可靠性分析

在上述剩余油定量描述的三种主要方法中,数值模拟动静结合,是定量描述剩余油最完善、最系统的方法;流线模型相当于简化的数值模拟,特点是计算速度快、计算机化程度高;而油藏工程计算方法主要从动态入手,定量计算井点的剩余油,特点是简单方便、矿场可操作性强。由于后两种方法应用的条件相对简单,特别是流线模型方法是首次在胜利油区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油藏工程计算方法也是首次进行全面系统的应用,因此对于其准确性应充分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生产动态实际进行检验,以利于今后的推广使用。

(1)油藏工程方法计算成果检验

与动态监测资料对比 由于孤东油田七区西储集层非均质严重,相距百米甚至数十米的井之间生产状况都可能大不相同。而检查井、C/O测井、多功能测井等均为井点检测,解释结果代表性受到约束,故不宜直接用于单井计算结果的检验。将渗饱曲线法单井计算得到的10个小层的平均饱和度值与相应的多功能测井的10个小层的平均饱和度值比较,平均相对误差7.2%,考虑到多功能测井本身的代表性,认为计算结果尚为可信。

与数模结果进行对比 统计7个主力小层61口井剩余油饱和度大于50%以上的可比井的饱和度值:渗饱曲线法计算的平均饱和度值为58.1%,数模计算的平均饱和度值60.7%,计算结果比较接近,认为渗饱法计算结果较为可靠。

(2)流线模型方法计算成果检验

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 采用流线模型计算孤东油田七区西54~61层系54、55、61三个小层的平均剩余油饱和度分别为46%、48%、50%,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别为45%、46%、49%,两者比较接近。另外,流线模型计算的不同剩余油饱和度范围内的面积比例百分数与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也比较接近(表1)。

表1流线模型与数值模拟计算剩余油饱和度成果对比表

(3)生产动态检验

高、低含水井标定:对1998年12月生产54~61层系的105口油井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生产55层含水率大于等于99%的油井5口;生产55层含水率小于等于90%的油井有4口。分别将这5口高含水井和4口低含水井在采用流线模型计算的剩余可动油饱和度分布图上标定,发现5口高含水井均位于剩余可动油饱和度较低的部位,4口低含水井均位于剩余可动油饱和度较高的部位,反映出其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剩余油分布规律。

(4)取心井检验

分别利用近期取心的7-J1井和7-28-J255井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分析:1996年9月取心的7-J1井55层的剩余油饱和度为45.0%,采用流线模型计算的当时的剩余油饱和度为46.5%;1997年8月取心的7-28-J255井54层的剩余油饱和度为38%,采用流线模型计算的当时的剩余油饱和度为40%。由此可见其计算结果与取心井分析数据还是比较接近的,计算方法比较可信。

通过上述对油藏工程计算方法和流线模型方法计算成果的分析表明:其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较为接近,经生产动态检验和取心井检验较为符合。

鉴于上述两种定量描述剩余油的方法相对简单,并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因此对于没有进行大规模数值模拟的油田或区块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矿场的可操作性强。

2.矿场应用效果

根据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和剩余油的定量描述成果,在孤东油田七区西提出新井措施12口,补孔改层等老井措施278井次,预计可增加可采储量154.8×104t,提高采收率2.67%。

已经实施的挖潜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从1999年开始,截止到2000年12月,共打新井10口,完成补孔改层等老井措施共154井次,新井及老井措施累计增油82162t。

四、结论

本文在剩余油定量研究方面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油藏工程研究中,首次综合了5种方法进行剩余油的定量计算,并编制成软件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流线模型方法是定量计算剩余油的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首次在孤东油田七区西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的计算效果。数值模拟作为剩余油定量计算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在历史拟合的精度和剩余油的定量研究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剩余可动油饱和度与剩余可动储量丰度综合图、单井层剩余油富集区的成果表已成为数值模拟定量描述剩余油的重要内容。

本文虽然在剩余油定量描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随着油田开发的进一步加深,剩余油的分布更加零散,开采难度进一步加大,对剩余油定量描述的方法和描述的精度要求更高。今后剩余油的描述必须进一步向剩余油描述成果网格数据一体化和计算机自动化发展。真正做到剩余油描述的定量化、动态化、三维可视化和网格数据一体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一伟.陆相油藏描述.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杜贤樾,孙焕泉,郑和荣主编.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3]杜贤樾,孙焕泉,郑和荣主编.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第二辑.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4]郎兆新.油藏 工程基础.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1.

[5]CR史密斯等编.岳清山等译.实用油藏工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日本对精油的研究现状论文

日本精油可以帮助改善肌肤状况,改善皮肤粗糙、缺水、暗沉等问题,还可以改善头皮屑、抗衰老、抗炎症、抗菌等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绷,晚上不容易入睡,或是睡不着时,不妨试试闻一点薰衣草精油助眠。根据日本精神神经科教授研究指出,睡觉时在床角脚放沾有薰衣草 精油的面纸或化妆棉,可以缓解压力,让大脑充分休息,有助于帮助入眠。但要特别注意精油的用量,以免过度刺激,造成反效果。薰衣草香精油启动α波让脑部充分休息根据日本杏林大学学院精神神经科教授古贺良彦,在一项研究香味与睡眠的相关的实验中,使用精油进行实验,并在其著作《睡得好人不老》一书中指出,根 据自己所进行的研究发现,人体五感当中的嗅觉讯号,可以直接传送到掌管喜好的大脑边缘系统(Iimbic system)之中。这项实验以α波(脑部稳定活动时,由枕部所发出的脑波)为临床实验的指标,结果发现使用薰衣草香的精油后,所测得的α波数值最高,也就是说,「薰衣草香具有让脑部休息的功能」。注意薰衣草精油使用量避免过度刺激古贺良彦教授表示,使用薰衣草精油助眠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把几滴薰衣草精油滴在面纸或化妆棉上,散发出薰衣草香淡香的即可。接着,再把含有薰衣草精 油的面纸或化妆棉放在床脚处就行了。摆放的位置不适合距离头部太近,如果将散发香味的物品放在枕头旁,很容易会因为刺激过于强烈,而难以入眠。太过浓郁的精油香味对于高龄者来说,容易有过度刺激的问题,因此在使用时,必须特别注意精油的使用量及放置处,以免过度刺激,造成反效果难以入眠。薰衣草香乳液按摩全身舒缓紧绷肌肉洗完澡后,也可以用薰衣草香气的身体乳液按摩全身,不只可以舒缓紧绷的肌肉,薰衣草残留的淡淡香味,也有助于入眠。相反的,柠檬等柑橘类香气则具有提神作用,因此睡前应避免接触此类香味。研究:薰衣草精油提升午睡睡眠质量此外,根据元培科技大学2013年12月1日出版的元培学报第20期其中的一篇论文「薰衣草精油对吸菸男大生午睡睡眠质量之研究」指出,研究证实使 用薰衣草的实验组,浅眠期减少,快速动眼期增加,让生理处于降低肌肉张力、放松和恢复的状态,同时清醒次数相对减少,睡眠期内睡着时间增加,进而提升午睡 睡眠效率和改善睡眠质量。

即时没有用过,大部分小伙伴应该都听说过精油吧!比如薰衣草精油缓解失眠、薄荷精油缓解头痛、洋甘菊精油消除黑眼圈等等,但对于精油怎么来的,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功效,想必心里还是有疑问。那么今天就来系统得说说,精油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怎么起作用的?#精油#

1. 精油是怎么制成的呢?

精油来源于植物,具体来说是花,叶,种子,果实,树,草六类来源。

比如,大家都有所耳闻的薰衣草精油,就是从薰衣草中提取而来的。

那么怎么才能从植物中提取出精油呢?#香氛#

简单来说,用的是水蒸气蒸馏法和冷压法。(涉及到技术层面的东西,对于小白来说会比较难懂,这里就不做过多解释啦)

(水蒸气蒸馏法)

2. 精油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途径1:生理方式

精油成分在呼吸的同时进入口鼻,通过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部,经肺部粘膜吸收进入血管,作用于各内脏。另外,从皮肤经过血液到达全身各部位。皮肤表面覆有皮脂膜和多种构造的角质层,一般物质无法简单进入。但芳香成分的分子构造较小,通过植物油和大量水分稀释过的精油涂抹在皮肤上,就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了。芳香成分不仅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还可以通过血管循环到全身,作用于各个组织。

途径2:情绪调节方式

大部分精油成分的传递方式,是经过鼻子,化学成分被鼻腔内侧上皮组织上的嗅毛吸收。在这里,芳香成分被感知,之后被置换成信号传递到大脑:与喜乐哀怒感情密切相关的边缘系统,以及与记忆相关的海马体和视神经床下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精油可以改善人情绪的原理。#幸福感#

3. 精油真的有用吗?

当然有用。

精油的作用,最主要的是抗菌,镇静降血压,改善皮肤健康,缓解癌症疼痛等等,但是绝对不包括隆鼻之类的效果。在国外,精油的地位远远大于国内,在英国芳香疗法起源的地方,精油是在医保范围内的服务项目,包括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等等。

2009 年,瑞士人民已经超过 67% 的赞成票通过,将芳香疗法使用精油作为“辅助医疗”纳入第一层级的健康保险中。国外关于精油医学研究的文献数不胜数,光薄荷精油的研究就有超过 500 篇。但是,精油是液体黄金,难免存在一定造假的情况,所以要选择正规的购买途径。

4. 能用精油解决的两个小问题

比如薰衣草精油,可以有效起到安眠作用,对压力非常大的人群来说,这是很好的。在睡觉前一个小时左右,尝试使用香氛机,并且在香薰机中加入 3 滴薰衣草精油,可以让你度过平静的夜晚。(当然,国外有研究证明,基本有 50% 的人不喜欢薰衣草精油的气味,如果你是不喜欢的那类,就不要强求自己使用薰衣草精油喔,可以换成罗马甘菊精油等其它舒缓精油)。

扩散精油将通过非常小的分子释放到空气中而起作用,可以直接通过鼻孔吸入,并且它们会行进到大脑,能够穿过血脑屏障(人体吸嗅通路),从而进入到人体的血液循环发挥作用。所以,其实如果你懒得使用香薰方法,将薰衣草精油分别涂抹一滴在左右手虎口处,靠近鼻孔吸入也有同样的效果喔(请勿大面积涂抹薰衣草精油以免导致低血压)。

5.熬夜后遗症

熬夜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第二天头痛等,那有没有什么精油能同时解决这个问题呢?薄荷精油。将薄荷精油局部应用于额头,能有效缓解头痛。在 1996 年的一项研究中,在安慰剂对照的双盲交叉研究中,分析了 41 例患者(和 164 例头痛发作)。头痛开始 15 分钟和 30 分钟后,薄荷精油局部应用。

参与者在记录中报告疼痛缓解,薄荷精油被证明是普通头痛治疗的良好使用品。薄荷精油处理后也没有报告不良副作用。薄荷精油含有最多的化学成分就是薄荷醇,大家都知道风油精吧,它甚至闻名中外,据说很多留学生送给教授的礼物都是这个。它主要的成分也是薄荷中提取出来的薄荷醇,味道很提神,薄荷精油具有同样的提神效果,困倦的时候涂抹两滴在太阳穴,效果就非常好。

熏衣草:熏衣草能肩负起很多重要的任务,用起来也方便。它是自然的杀菌、消毒剂,具有抗忧郁、镇定和解毒的功能,可促进康复,预防伤疤,它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伤口的细胞经过它的刺激后,会加速再生,帮助身体恢复。 茶 树:茶树的抗菌作用比石炭酸强过百倍,然而它对人类却不具任何的毒性!它具用抗病毒、抗菌的特性,效果显著,因此能被用在多种病症上。例如金钱癣、晒伤、面疱、香港脚、牙疼、脓漏以及其他的毛病。 薄 荷:它是一种绝佳的消化剂,能帮助呼吸系统的循环,而且还是硝烟、抗菌剂。由于具有这些特性,薄荷是用来医治下列毛病的最佳精油:消化不良、胀气、口臭、流行性感冒、黏膜发炎、静脉曲张、头痛、偏头痛、皮肤刺激、风湿、牙痛、疲劳等。薄荷还能让老鼠、跳蚤和蚂蚁退避三舍呢! 洋甘菊:洋甘菊的精油有好几种,德国洋甘菊最是出类拔萃,由于富含天蓝油胫,其美丽的深蓝色,更显出它的特别;罗马洋甘菊也丝毫不逊色,尤其合适用来治疗紧张及失眠。不过,有一种摩洛哥洋甘菊Chamomlie Maroc(Ormenis multicaulis)却不是真的洋甘菊,不能当作药用。洋甘菊可以用来治疗包括晒伤在内的灼伤、手癣、气喘、面疱、花粉热、痢疾、扭伤、反胃、发烧以及进上、忧郁等症状。 尤加利:尤加利是一种很了不起的精油,用途繁多而且有效。夏天它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凉爽,冬天它能帮助御寒。其具有防炎、防腐、抗虫、利尿、止痛和除臭的功效。它治疗咳嗽和感冒的特效一直为人所称道,在治疗膀胱炎、念珠菌、糖尿病和晒伤的效果也是同样的好,同时它也是兽医的好帮手,可以把它当作除虫剂来使用。 天竺葵:它能让冻疮很快的消退,用作护肤时,我们的皮肤看起来会很有光泽,最重要的是,它能治疗子宫内膜异立,并对月经问题、糖尿病、血液问题和喉咙发炎、滋补神经是很好的镇静剂,天竺葵对癌症的帮助也非常大,最基本的,它可以协助病人放松心情,减轻病痛。 迷迭香:迷迭香能国振奋我们的身心,因此很适合在早上淋浴时使用,其具有治疗肌肉扭伤、关节眼、风湿、忧郁、疲劳、记忆力衰退、偏头痛、咳嗽、流行性感冒、糖尿病和其他的毛病,同时它也是护发,治疗面疱和蜂窝组织炎的良方,能够帮助美容。 百里香:抗过滤性病毒、驱虫、抗军以及利尿是它的显著功能,但在使用时可要小心,如果使用太多会刺激甲状腺和淋巴系统。在还没被稀释前,千万别把它擦在皮肤上。 柠 檬:柠檬对淋巴系统而言,它有滋补的作用;对消化系统则具有激励的功效。它能帮助你减肥,消除蜂窝组织炎并防止皱纹。由于它能够加强复方精油的功效,因此在调油剂里可以发挥很大的功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芳香物质用于医药并加以系统研究的国家之一,中医自古就有“芳香开窍”的理论,并在临床上万能地运用。有资料表明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熟悉并运用芳香药物治病,名医扁鹊、华陀等都有用芳香物质——麝香等让病人“起死回生”的本领。明朝时民间已盛行用芳香(精油)植物治疗疾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载。 土耳其民间自古以来利用玫瑰及其产品用于医治皮肤病、肠胃病、眼病、呼吸道病、妇科病等。 古希腊和罗马人也知道使用一些新鲜或干燥的芳香植物,使人镇静、止痛或者兴奋精神。 欧洲民间在古代就用酒花枕来治疗失眠症。 同中医学一样,芳香植物和精油很早以前就在希布克拉底斯医学和阿由尔贝达等传统医学中被大量使用着。希腊时代传说中的香料“麦厄菜翁香”据说可以治“任何炎症”,认为“温木孛的花精对消化不良有效,葡萄叶子做的香料可用于净化精神,白堇做的香料对胃有益”。古希腊医师们把各种芳香物质作为药来使用,依靠芳香物质薰蒸便是他们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17、18世纪精油的蒸馏技术大为进步,是精油大量用于医药、化妆的时代。19世纪中叶开始,精油与药用植物一样,是不被人们当作治疗药物的时代,可是科学进步反过来又证明了精油的医疗效果。巴黎巴斯德研究所襄布鲁等人的研究报道:鼻疽和黄热病的细菌,使用芳香油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杀灭。据报道最有效的是:肉桂油、麝香草油、苦艾油、马鞭草油、薰衣草油、广藿香油、当归油、杜杉油、白檀油、柏木油等。 法国医生金·华涅以体液病理学说作为根据,在治疗中采用精油,并且以几种精油形成中心治疗物质,治愈是依靠激发肌体本身的治愈力来达到的。 贝莱彻的著作将药物芳香疗法置于有根据的位置,解除了公众对精油疗效的疑虑。因为早期的“精油和芳香植物治病”基本上都建立在经验之上,有些经验不能完全被证实。在对精油抗微生物有效性的广泛作用进行分类中,贝莱彻引进了香气指数,它是将精油在一大批临床病例中抗不同微生物中等有效性测量数平均而得,按香气指数值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牛至油、百里香油、肉桂油、丁香油、白千层油、玫瑰油、松木油、小茴香油、薰衣草油、香桃木油。这些都是常用于治疗疾病的天然精油,其中牛至油的香气指数值为0.873,香桃木油为0.250,表明牛至油的综合杀(抑)菌能力最强也最有效。 单单用古希腊的体液病理学说和抗微生物作用来解释精油作为未来的全能药物是不够的。中医学说认为不论何种疾病,都要循着“扶正祛邪”、“固体培元”的途径,标本兼治,不可一味偏重局部、而忽略了人体原有正常协作与防卫机序的维护与恢复。从最近古十几年来对精油治病菌的研究成果看,各种动植物提取出来的精油(包括树脂、浸膏等)除了广谱的抗病菌作用、止痛作用、解毒作用、愈创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及内分泌作用、促进血行作用、调整血压作用、健胃整肠作用及各种直接的治疗作用和激发肌体本身的治愈力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在精油治疗过程中,从鼻子进入大脑的香气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最高司令部”,使得大脑及时调动全身的防御和自卫体系,扑灭病症,达到“扶正祛邪”、“固本培元”,并使人体长期处于周围环境协调的平衡的状态中,用于疗病的精油本身无毒无害,用量又极少,而且起作用后立即被人体排除,无任何残留毒性且能清除“宿便”(日本医学界认为人在摄取食物维生时免不了会在体内积存一些体内毒素,称为“宿便”,是影响人体健康、生病和不能享受长寿的根源,如能将它清除,人便不会得病,活到理论上的125-175岁,报道过许多植物精油都能清除“宿便”),这才是精油将成为未来“万能药物”的真正原因

中药精油提取研究进展的论文

在医学领域中,中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临床中药学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患者为主体,研究中药或其制剂在人体内的作用及机制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随着西药临床药学在各医疗机构的深入,临床药学在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及作用机制研究等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但是,由于中药与西药在结构、配伍、功能主治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西药临床药学在中成药、中草药方剂方面的应用捉襟见肘,故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药学为背景的临床中药学应运而生[1-3]。临床中药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处于摸索阶段,本单位于2015年成立临床中药学硕士招生点,且于当年成功招生,现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方案及 经验 做一归纳 总结 ,以供同仁参考引智。

1 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

与西药临床药学类似,临床中药学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具有临床及科研能力的临床中药师为最终目标的学科,而为满足临床的需求,临床中药师需具有中医学、中药学及科研等多重 教育 背景及能力,故临床中药学的培养对象需至少具有中医学或中药学的本科教育背景,在培养过程中,需掌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化用药的 方法 与手段,并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问题、解决问题为最终培养目标[4-6]。

2 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

2.1 培养时限及安排

本学科的培养时限为3年(6学期),第1学期于校本部完成理论课的学习,第2学期至第5学期于本单位着重进行临床实践及科研,第6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及答辩,即“1+4+1”的培养模式。

2.2 培养方式

本学科由研究生导师、医院药学部门及行内专家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及培养。自研究生入学始,导师组根据培养方案、课题背景及个人特点讨论并制定培养方案,并于研究生完成理论课学习后开始实施。研究生需定期向导师组汇报学习及课题进展情况,导师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或纠正,并组织专家进行开题、中期汇报、答辩等环节。

2.3 理论课培养方案

本学科的理论学习目标旨在思想政治端正的前提下,拥有基本的科研思路及专业理论知识,故将课程分为3种类型: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见表1。公共必修课进行政治思想、自然辩证法及英语的学习;专业必修课进行科研思路及科研统计方法的培养;专业选修课则是根据研究方向的需求及个人兴趣,个性化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储备(至少选修3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临床中药学正处于萌芽阶段,其课程类型并不丰富,无法满足各个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摄取,故允许研究生于其他教育部直属院校修习相关专业选修课,成绩合格后,学分亦予以承认。此举不仅满足了各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更能促进该学科的迅速发展与完善。

2.4 临床实践培养方案

2.4.1 总体要求与目标 临床中药学是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的学科,故需本专业研究生亲身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去,这是整个培养历程中的重头戏,故临床实践的总学程为24个月(4学期),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着重实践的原则,以研究生毕业后具备临床中药学实践技能及自主解决中药学问题的能力为总体目标,参照西药的《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临床实践培养,由导师及轮转科室的临床教师对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培养[7-9]。

2.4.2 实践内容与安排 本学科临床实践主要分为2个阶段,各阶段学程均为12个月。

(1)通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需研究生在医院药学部门各岗位轮转完成,其包括门诊药房、中草药房、病房药房、药库、药检室、制剂室等部门,旨在通过实践,熟悉并掌握临床中药师的主要职业技能。

①门诊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呈报方法及流程与“精、麻、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与流程;需了解“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

②中草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草药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熟悉至少100种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特点,特殊饮片的管理方法与流程;了解煎药规程、操作及设施维护,煎药成品的质量控制技术。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

③病房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常用中成药的名称、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与审核医嘱、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麻、精、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药房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及维护,需了解病区基数药品的管理办法。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

④药库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与保管方法,中成药采购、贮存工作流程和要求,特殊药品的贮存方法;需熟悉药品价格信息管理,医院药事制度及药品采购管理规程;需了解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

⑤药检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药品的质量管理方法及常用医院制剂检验方法;需熟悉药品质量控制工作的内容及流程,“药品管理法”及《中国药典》中关于药品质量检测的相关内容,需了解药品质量问题追踪流程与评估 报告 。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

⑥ 制剂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熟悉中药煮提操作方法,中药前处理、提取、精制、制剂成型等技术;需了解中药材炮制方法,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需至少完成10个批次的制剂配制,需至少进行1次日常设配的维护。

(2)专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分别在临床中药学室与各临床科室完成,研究生通过在临床中药学室的学习,掌握临床中药师的基本工作流程与技能,再根据各导师的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选择某个临床科室,进行较为深入的临床中药学专科实践。在导师与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日常医疗活动,培养临床思维及处理临床中药问题的能力。

①临床中药学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审核医嘱及干预技能,治疗药物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中药的治疗原则或治疗指南,药物信息检索和评估,药物咨询,患者教育,药历书写,与医护患的沟通技能;需熟悉药学监护计划的制定与 实施方案 ,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临床中药学室工作内容和流程;需了解药学查房,临床会诊及病例讨论。

② 临床科室培养方案 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或临床需要,将研究生派往相关临床科室,通过与医生、护士、患者的交流,发现及解决临床中的中药问题,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提高对临床中药学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力,同时通过专业化中药学服务,规范临床用药,促进医生与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

2.5 科研培养方案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中药问题,确定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于第三至第四学期在学院内进行开题考核,考核专家小组主要就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及临床实用价值三方面进行评议。

根据考核专家小组的意见,进一步修改选题内容并制定详细的科研计划后,深入基层现场和中药学工作第一线,围绕中药临床应用研究与评价、个体化用药与实践、药物安全性与用药安全等方面展开研究,最终获得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一定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或解决方案,并撰写毕业论文

3 思考与设想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它们均以“人”作为主体,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即为培养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更能推动该学科的迅猛发展[10-12],对于临床中药学这一新兴学科更是如此。该学科的建设始终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临床中药师作为出发点及最终目标,只有专业人才的输出与配置,才能真正规范临床合理用药,而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实践及对研究生的“帮、传、带”中,又可促进该学科向规范化、合理化发展。就本单位对该学科的建设方案,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设想。

3.1 整合教学资源,扩大培养规模

诚然,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现阶段正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公认的、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流程,故在本阶段的第一要务即为整合现有的全部临床、教学、科研资源,努力为研究生提供一个丰富、正规、严谨的培养环境,供其在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基础上,开拓眼界,无缝接轨临床。第二方面,各医科院校应开设临床中药学专业,扩大招生份额,使本专业的人才数量呈梯度增长,以免出现人才断层。第三方面,应加速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在个别单位形成优势学科,迅速推动该学科的建设。

3.2 政策适度支持,规范培养模式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没有政府卫生部门及各医疗单位的支持会举步维艰,而临床中药学能够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是有目共睹的,故望决策者们加大对该学科的建设,以促进其快速发展[13-15]。另一方面,临床中药学应参照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于较有专业实力的三甲医院设立临床中药师培训基地,选拔各基层单位的中药师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培训,结业后对考核合格者颁发临床中药师证书,以规范各单位的临床中药学工作。此外,还应大力开展各种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这一方面可以迅速扩大临床中药学的培训范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单位中药师的技能提高及专业延伸。

3.3 吸纳多学科知识经验,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临床中药学本属一交叉学科,是中医学、中药学、西药临床药学、循证医学及临床科研等多学科结合的产物,故该学科的建设不应仅局限在现有师资的教学上,应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充分汲取其他学科优势,同时也丰富了本学科的内容与深度,本单位的理论课跨校选课即是在此方面的一大突破!

当然,临床中药学的立身之本乃传统中医药理论,故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该学科必须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围绕中成药配伍、中西药复方制剂与中西药配伍、中草药剂量与煎服法、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用药咨询及中药宣传与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并以临床用药咨询、中成药处方点评为切入点,规范医护患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中药。

3.4 结语

诚然,本单位于2015年刚刚开展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其各个方面的建设均在摸索,恰恰与临床中药学在国内的现状相一致,但我们相信,通过大家不断的探索、挑战与尝试,最终会摸索出一条适合临床中药学快速发展的特色之路;临床中药师也会随着在临床的发光发热得到医生、护士、患者的信赖与支持!望同仁们共同努力,共铸临床中药学明日之辉煌!

浅谈中药学发展的前景

继承和发展是前提,发展是最好的继承,中药学发展离不开中西医药学结合。然而,无论是中药学发展还是中西医药学结合,在当前都还存在一些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其中既有理解的问题,也关系到科学观念的转变。现以中药学科学探讨对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1中药学现代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1.1中药西药化

以往所进行的中药学科学研究,大多探讨的都是中药西药化。因为无论它们是怎样表述的,其核心都是从现有的中药中寻找、分离及提纯所谓的“有效成分”或化学单体,其针对的大多都是西医学的疾病,而这不正是西药的发展历程吗?如青蒿素、黄连素等,大都失去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原则,我国《药典》也已将它们归入西药收载。中药西药化也许是新西药发现或创制的一条捷径,然而,其作为中药发展之路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一,从已有的中药西药化的结果来看,其虽然有成功的范例,但与整个中药的数量比较就显得非常之少。其二,从西药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西药的发展本身就似乎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迷宫”。鉴于已有药物的临床毒副作用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人们忍痛地否定了一批又一批药物的使用价值,不断寻求合成新的药物。

1.2中西药合用

中西药合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于中药辨证与西药辨病治疗侧重和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中西药合用在很多情况下都收到了好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中西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临床适应症也各有不同,在没有合适的结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当今西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强势,中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弱化的条件下将它们合用,不仅难免发生用药理论和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与偏差,而且亦会常常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甚或导致严重的临床毒副反应发生。

2中医药学科特点认识

2.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观念。然而,由于在“单因素线性分析” 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现代医药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都将这一点忽略了。如现代医药学不仅注重对疾病发生的每一种因素的单独认识与把握,其虽然也用复方,或在处方中也常有两种以上的药物使用,但多是针对不同“病因”而各自为战的大拼盘;其也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其多局限于两种药物之间。而中医药学辨证施治不仅在诊断上强调要“四诊合参”,形成一个整体“证候”,而且在治疗上,也是采用君臣佐使理论将其多味中药组成为一个整体处方来进行试验与观察的。如研究发现,龙胆泻肝汤与关木通加六味地黄丸及关木通加滋阴药的配伍,能显著减少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加利水药与关木通加清热药,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减少不显著;而关木通加甘草与关木通加附子,均可显著地增加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经过炒焦、与滑石粉炒和与麦麸炒后,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1]。当代名医用附子,李可最大量一昼夜达600克,祝味菊最大量在45克,姜春华用9克,而李翰卿则用0.3克治愈过心衰的患者,其间最大相差达到2000倍,而都取得了“起沉疴”的临床疗效[2]。这用传统科学的理念是无法理解的,对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2整体并不等于宏观

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的一大优势,但整体并不等于宏观。后者只是对宏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前者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使整体具有了“非线性”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复杂性科学的特点;从而使其整体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其物质的构成,而且更是由物质之间的关系与构成方式来决定的。如“蝴蝶效应”只能在特定的复杂气象条件下产生;由于中药的配伍、剂量与炮制等不同,使其处方的作用有很大区别等等。那么,中药学发展不仅要重视其有效成分等物质性研究,更不能忽视对其复方配伍、炮制及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等的认识。中药的疗效与毒性,既不能唯成分而论,也不能简单地依据剂量的大小来确定;而是要综合考虑其辨证施治、处方配伍与药材炮制等诸多因素。

2.3整体认识需要微观化但必须转变科学观念

整体认识不仅需要微观化,而且可以随着认识方法与观察指标的微观化而微观化,只是要以复杂性科学的观念为指导。这是因为:(1)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不断需要新指标、新方法与新药物来提高、发展与丰富其水平、能力与手段。如有人将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X光、B超等)称为“放大眼”,把听诊器等叫做“放大耳”,它使我们看到和听到了以往未能见到的现象。再如温病学向称湿温缠绵难愈,因湿邪重着黏腻,湿与热合,如油入面;但诸如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等湿温类温病,今天已知并非“缠绵难愈”,因为用特效抗生素治疗,多能迅速遏制病情[3]。(2)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或对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虽然说传统上以宏观指标与天然的动植物药物为主;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每一次随着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引进,都给其临床疗效与辨证施治规律的认识带来了飞跃与发展。中医药学现代研究既要重视对每一种因素、每一种药物甚或单体物质的作用特点与规律的认识,更不能忽视对中药复方综合作用、处方配伍、剂量与炮制,尤其是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引进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辨证施治(证候状态分析与处理)规律,以更好地丰富与发展中医药学。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为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制药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 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的 教学 方法 探索 》

摘要:从课程的准确定位、多元化教学、补充新的中药制药工艺技术以及全面评价等四个方面论述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方法,提高专业课的授课质量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药制药工艺学;中药现代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编号:1674-9324(2014)22-0069-02

我过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中药现代化,旨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综合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和手段,提供“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中药产品。这既是提高中药竞争力和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药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中药现代化,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不仅需要科研院所的努力,更需要中药企业的积极参与。针对中药制药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提高中药的质量和竞争力,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对于实现中药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中药制药工艺涉及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环节:中药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和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其中本文所讨论的中药制药工艺主要是指中药原料药的生产工艺,涉及中药的前处理、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工艺、浓缩工艺和干燥工艺,这也是决定现代中药质量的关键环节[1,2]。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研究的对象是中药,涉及中药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药工程等多门专业课的综合理论知识。中药制药工艺学与化学制药工艺学和生物制药工艺学的相通之处在于对现代制药技术的采用,但中药制药工艺又具有自身的显著特色: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新技术和手段的应用要围绕中医药理论进行,若离开这个基础,就成为植物药或天然药物。因此,在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中,要在中医药理论这个基础上,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提取纯化工艺。

一、准确定位

中药制药工艺学是专业性课程,针对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的学生开设。所以在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工程中,要以专业性、技术性为导向,突出这门课的应用性。这门课以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程学课程为基础,突出其综合性以及在日后中药生产中的桥梁作用。中药制药工艺学的落脚点是工艺技术,不能过于强调其基础原理。

二、多元化教学

虽然中药制药工艺学目前的发展总体上较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有所差距,但仍有不少发展良好的中药制药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实现了中药生产的升级换代。同时积极吸收现代化学制药与生物制药领域的先进技术,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在保证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实现中药的现代化生产。这就需要高校为企业输送既懂传统中医药理论,又掌握现代制药工艺的专业人才,这对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特别是中药制药工艺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该课程的教学,要立足课本,但也要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多种资源提高教学成效。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网络资源,特别是国际上植物药生产的工艺的相关资料,对于提高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质量非常重要。目前,限于课堂教学条件限制,学生不能从教材上直观地感受工艺过程。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选用一些直观、说明生产流程的视频讲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药材的精油章节,可以利用flash演示加热、汽化、冷凝过程,同时播放水蒸气蒸馏提取薰衣草精油的视频,这比教材的示意图更加直观和富有吸引力。等视频网站有动态表现生产工艺的flash和视频资料,可以直观地表现工厂车间的生产流程和原理,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化实践教学。工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药制药工艺学这门课之前,会有专业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让学生在车间里最直接地认知中药生产工艺,同时,车间操作人员的现场操作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工艺流程、参数设置的理解。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将理论学习与基本训练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切不可将见习或实习简单化、形式化,在开始实习前,老师要和车间的带教老师沟通好,在保证学生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要让学生对生产流程有深入的了解,最好有一定的亲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利用学校的中试车间,让学生分组分批完成实验任务,让每个小组(3~4学生)都独立地完成提取、纯化、浓缩、干燥以及压片或灌装胶囊的中药制药流程。该课程配套的实验分为两部分:一次是集中实验,统一学习操作技能;一次是进入到中药或生药方向的课题组中,跟随研究生做实验,要求每位学生从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等环节中,挑1~2种练习。这部分实验需要和各课题组的负责人沟通好,虽然实行起来有难度,但效果较好。

三、充分吸收最新的工艺技术

目前所采用的教材对新技术、新工艺有所更新,但仍不充分。但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和研究院所的共同努力下,一些中药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采用比较积极,引进了一批较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工艺。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补充已经被企业采用或行将被企业采用的新的技术或手段。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膜分离(浓缩)技术。比如一些中药企业采用无机陶瓷膜工艺代替传统的醇沉工艺,减少生产环节,缩短生产周期;减少乙醇使用量,对中药有效成份基本无截留,除杂彻底;无机膜性质稳定,再生方便等特点。与纤维滤膜组合使用,即可以延长滤膜的使用寿命,又可以提高药品品质。但关于无机陶瓷膜的介绍以及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在目前的教材中较少,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及时补充到讲课材料中,使学生接触到代表中药制药工艺发展方向的新技术。采用有机超滤膜精制中药多糖类成分,较传统的水提醇沉工艺具有得糖率高、工序简省的优点,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生产工艺。以香菇多糖的制备为例,可以从超滤原理、多糖分子截留、多糖的组成等几个方面介绍有机膜超滤工艺在中药多糖制备工艺中的应用。同时利用flash动画模拟超滤过程,多糖的电镜测定等手段直观的对比膜过滤与传统工艺的不同,让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全面评价教学效果

中药制药工艺学是一门突出技术工艺的专业课,不能当作理论课来讲授,在考察学生时也应兼顾课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考察环节中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实验课环节,考察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中药制药工艺的理解。笔者在学习结束后设置了中药制药工艺学综合实验:银杏总黄酮的提取及滴丸制备,涉及微波、超声以及传统煎煮等不同的提取工艺,采用UV和HPLC定量法,考察不同工艺对总黄酮的提取效率的影响。比较大孔吸附树脂柱、膜分离以及醇沉工艺对总黄酮部位质量的影响。让学生不仅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锻炼工艺设计的能力。

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是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在坚持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现代的技术,特别是源于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领域的先进技术,对于提升中药的生产水平至关重要,毕竟,目前中药制药领域新技术的独立创新成果较少。在设置中药制药工艺学实验课时要兼顾中药学、中药制剂等传统学科和生物学、材料学、波普学等现代技术。既懂传统中医药理论,又掌握现代制药工艺的专业人才,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依赖,也是生产现代中药的重要保障。所以,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要立足课堂,联系实践,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实际工艺设计能力的工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平.中药制药工艺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5.

[2]潘林梅.加强对中药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工程综合技能的培养[J]. 教育 教学论坛,2013,(38):95-96.

[3]李淑清,李淑霞.《制药工艺技术》课程特色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29-130.

《 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应用的分析 》

摘 要:如今,人们对于中药制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使中药制药面临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先进科学技术与专业设备出现在中药制药市场中。然而,我国目前中药制药领域中,高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中药制药生产的效率,还能够有效保障药品的安全卫生质量,对于中药制药行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具体介绍了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总结 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新技术;中药制药;应用;分析

目前,高新技术受到了中药制药领域的高度重视,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药过程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就我国目前高新技术水平而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可总体来说尚不成熟,在实际的中药制药领域的应用中,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使得药品质量无法得到充足的保障,严重影响了中药制药的生产效率,这无疑会对中药制药领域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本文以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的应用为主要内容,加少了几种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提出一些自身的观点,仅供参考。

1 高新技术在中药制药工程中的应用与分析

1.1 泡制全浸润工艺与装备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中药的认识只存于表面,并不了解中药具体的制药过程。但是,在实际的中药的生产过程中,制药工艺非常繁琐,难度较大,这也导致大多数中药在制药过程中发生一些问题,使得药品的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次,中药浸润工序是整个中药制药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制药人员必须要对浸润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充分保证药品的质量。因此,我们可以将先进的高新技术与设备应用到中药的泡制全浸润工艺中,以此来简化复杂的制药工艺,从而有效的降低制药生产工作的难度。此外,制药人员要对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分别处理,更根据药物的性质采取适合的制药工艺,并制定合理的浸润时间。

1.2 动态提取技术

结合目前我国中药制药生产过程现状而言,其中还存在很多的弊端,尤其是在进行重要药物的提取过程中,制药人员依旧延续了传统陈旧的提取方法,施工设备也非常滞后,这就导致药物的提出率不高,并不能发挥很好的治疗效果,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中药制药领域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药的使用率,达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呢?那就必须将动态提出技术应用于中药制药的生产中,并对滞后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这样不仅能够充分保障药物的提出率,还大大提高了药物的使用率,使得我国中药制药领域真正满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1.3 仿生技术

仿生技术是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模拟人口服给药及药物经胃、肠运转的原理,将药物研究与分子药物研究相结合,为经消化道给药的中药制剂设计的一种新的提取工艺技术。中药材粉末在一定的pH酸性水溶液提取,然后再用一定PH碱性水溶液提取,选择pH的最佳值和其他一些辅助条件和工艺参数。它主要是以生物学的相关理念为基础,从而对药物特性进行相应的分析,通过人体环境模拟的办法,来对中药药物生产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而且在药物提纯的过程中,人们也可以采用仿生技术来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使得药物在提取的过程中,药材的利用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1.4 生物酶技术

与上述仿生技术使用一样,生物酶技术是借鉴了生物工程技术的酶工程技术来实现对中药的提取。生物酶是一种具有特殊催化性质的高效催化剂,大多数酶的主要构成成分是蛋白质,利用这项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多数植物中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靠生物酶的作用才能实现将其溶解出来,同时还可以借助酶的运输将药物的有效成分作用于细胞内部发挥药效。另一方面中药材在经过提取后其中还是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如大分子的多糖、蛋白质、胶质类等,这些物质通过生物酶的催化都会将其降解而挥发出去。但是在使用生物酶技术时要注意,由于中药材包含的领域十分的广阔,包括了植物、动物、矿物质等物质,生物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物质。

2 中药制剂应用高新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2.1重要活性成分或药物配比的关系

一种中药的发现,其中活性成分和要用部位的确定和使用,使之进一步成为确定的药物很重要,但是研究清楚每一味中草药植物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的种类、用药部位之间的量效关系在医学研究领域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研究和最终各项理论的确定为人类利用中药开拓了广泛的药物资源。目前,我国中医中药药性和药味组成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是从哲学的辩证态度的分析进行的,缺乏相关药物之间量效方面的深入研究。因此,我们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中医中药理论和处方方剂的基础上,要从理论研究与实验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发展和研究。

2.2 中药产品的内在质量和技术含量问题

目前我国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农药超标、化学成分过多等质量问题,这些药品一旦投入市场中,将会极大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还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后果不堪设想。虽然现代中药制药领域中引入了更多的高新技术和施工设备。但是,中药产品内在质量问题仍是中药制药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不断加强和完善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水平,促进中药制药领域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中药制药行业要高度重视中药产品内在质量和技术含量问题,对于农药超标和化学成分较高的中药药材进行分析调查,充分保障药物的使用质量,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从而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病痛情况,为我国中药制药行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2.3 应用现代检测技术控制

为了提高中药制药产业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大力发展想指纹图谱技术和其他的相关控制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未来应采用更加先进的高新技术,例如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并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联用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高新技术的出现,对于中药制药领域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中药制药的生产效率,还充分保障了药物的质量,减少了繁琐的制药工序,打破以往传统的中药制药生产方法,采取更多先进的制药技术,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及时对制药设备进行优化和更新,使其能够充分满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对药物内在质量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根据不同类型的药物,采用适合的高新技术,确保药物能够起到绝佳的治疗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新技术水平,促进中药制药领域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廷明,来庆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发展与应用现状浅析[J].硅谷,2011,8(05):22.

[2] 徐少萍,何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4(02):45.

[3] 王成东,杨华登,季晓. 先进萃取技术及装备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J]. 机电信息. 2008(11)

有关中药制药专业论文推荐:

1. 关于中药毕业论文

2. 生物制药技术论文范文

3. 生物制药专业论文范文

4. 中药学本科论文

5. 生物工程论文范文

6. 有机化学教育论文

芍药花精油提取研究论文

菊花:菊花茶,茉莉花:茉莉花茶,最有名的是桂花,吴刚捧出桂花酒。桂花糖,桂花糕,桂花茶,桂花可适用可各色糕点是因为身虽蔫而质不变,蕊虽干而香不退。友友们大可品尝而一饱口福。当然采下即可口食的鲜花当称是映山红了,满山遍野的映山红花,采下后去掉喇叭花中的花蕊,当即可送入口中细嚼品尝,多吃不误,野外饿得荒的话充饥胜过其它野菜,因为此花瓣可以生吃,补充肌体暂缺营养。

第一,桂花桂花盆栽,桂花历来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桂花的寓意特别好,家里养桂花人前显富贵,高考中蟾宫折桂是古人对于桂花美好的期许,所以桂花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家里养盆桂花,不仅清香扑鼻,而且他的株型也非常漂亮雅致。放在阳台边待到开花时节花朵紧凑浓香四溢,人见人爱。所以南方地区很多人在家门口以及家里都栽着桂花树,但是冬天寒冷的,北方地区就只能盆栽桂花了,盆栽桂花现在非常畅销,过年的时候买一盆,有的桂花能够四季开花,比如四季桂花花朵清香扑鼻,还能做成桂花糕之类的美食,酿成桂花酒,做成桂花茶集观赏与食用一体,实在是美丽又养人的花。第二,金银花,金银花是鼎鼎大名的受人欢迎的中草药花,金银花的药用价值非常突出,在感冒药中常掺有金银花的成分,很多老中医也喜欢在家里养盆金银花,金银花开花清香,花色多样,第一天白色,第二天就会变成黄白两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家里养一盆,让家里温暖喜庆,花香四溢,花朵密集。第三,茉莉花,茉莉花不必多说,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名花,老中医都喜欢在家里养盆茉莉花,开花不仅清香扑鼻,而且还可以做成茉莉花茶,大半个中国人都喜欢喝茉莉花茶,也是世界闻名的饮料,在家里养盆茉莉花,开花时把花摘下来晾干,来泡茶,香气扑鼻,浓香四溢,自己种的茉莉花,喝起来特别的有滋味。第四,百合花,百合花开花浓香四溢,繁花似锦,硕大优雅,它的花朵,特别娇嫩姹紫嫣红,花大色艳,在家里养一盆,可以当成鲜切花,插在花瓶中观赏十几天的时间,还能当成盆栽花栽种,在阳台等阳光充足的地方。如果家里有个小院儿,种一些可以食用的百合花,比如卷丹百合,卷丹百合不仅开花漂亮,花朵上带有斑纹,而且生长起来非常泼辣,一长一年,年年开花,能长一大片花,他底下的中巧儿就是我们经常熬粥的百合,使用这种百合熬成的粥和汤水,有着润肺止渴,安神宁心的功效。第五,菊花,菊花是秋冬季节里开花的主力军,菊花开花不仅漂亮,而且清香扑鼻,鲜艳夺目,花朵娇嫩,流光溢彩,对热爱传统文化的中老年人来说,还是一种精神意义的象征,菊花与梅、兰、竹被称为四君子,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是人格和气节的写照,比如陶渊明独爱菊花。菊花还是一种有名的中药材,常喝菊花茶,有的散风清热,清肝明目,消毒消炎等很多作用。第六,薄荷,薄荷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提起薄荷来,很多人不以为然,因为薄荷太泛滥,太常见了,但是薄荷是一种对人身体特别有益的花草,我们经常吃的薄荷糖薄荷酒以及用的薄荷味儿的化妆品,口香糖等等都是以薄荷为原料,所以他还是特别养人的一种绿植,放在阳台上养一盆,不仅可以散发着特殊的香气,这种香气能够净化空气,驱蚊逐虫还可以促进睡眠。第七,玫瑰花,这里说的并不是花店卖的鲜切花玫瑰,那种大多都是用的观赏型月,我们说的玫瑰是可以食用的玫瑰,其实真正的玫瑰花型并不漂亮,而且小刺密密麻麻并不适合拿来当作鲜切花,但是玫瑰的作用很大,玫瑰花茶,玫瑰精油,玫瑰糕点等等都是用的,可以食用的玫瑰制作的。第八,牡丹花,牡丹花是我国的国花,也是中国历来的传统名花,它的寿命特别长,可以养成几万年的花束,自古以来是帝王将相富贵人家的最爱。富丽又堂皇,在家养一盆,雍容又华丽,国色天香,色香味俱美,十分大气。牡丹作为观赏花卉,让人赏心悦目,而且还可以做成中药材,甚至可以食用,古书曾记载,牡丹花能食用吃法,各种各样煎着吃,炸着吃,还能做汤,味道醇香鲜美,此外,很多酒店将牡丹花作为鸡鸭鱼肉大餐的点缀装饰品,让客人既能饱口福,还能饱眼福。喜欢的话,家里养一棵,不仅雍容华丽,国色天香,还能给家里带来好运灵气,最重要的是还能食用呢。

可食用的花卉如下: 1。春季: 春季可食用花卉很多,如白玉兰、玫瑰、月季、石斛花、紫葳、梨花、中国杨花、侧柏叶花、金银花、紫花地丁、槐花等。玉兰花可炒肉片,侧柏叶花,连枝带花采来,置瓮中用宣纸封藏,至盛夏碾作细末,用以煮汤、泡茶,色翠、香远。??? 2。夏季:在夏季可食用花卉品种繁多,包括百合、薄荷花、白莲、茉莉、珠兰、玳玳、晚香玉、黄花等等。用百合花炒鱿鱼,十分有名。以嫩嫩的薄荷花、叶煮水,配入熟绿豆、红枣,加白糖,制冷,乃消暑上等佳品,且有补虚作用。??? 3。秋季:秋季常食用花卉是菊花、南瓜花、木槿花和桂花。将刚开放的甘白菊花摘下,放入肉丝、海米或鸡蛋汤内,或用来熘鸡脯肉、鸡丝,均有独特的清雅风味。甘白菊还可酿酒、入药、制成食品,有醒脑降火的功效。??? 4。冬季:可食用的花卉有腊梅花、墨兰、梅花、家养山楂花等。比如,梅花撒在成菜或汤上,香味馥郁,撩人食欲。 用墨兰炖汤也别有风味。经蒸馏炮制,饮用露浆的花亦不少,紫苏花、佛手花、野蔷薇、牡丹、芍药花、桅子花、玉簪花和兰花等不下30种。 。2. 中国本土可食用的花草都有哪些有白玉兰、玫瑰、月季、石斛花、紫葳、梨花、中国杨花、侧柏叶花、金银花、紫花地丁、槐花等。玉兰花炒肉片,白玉兰、玫瑰、月季花蕾,还可用来做蜜饯。石斛花,做凉拌菜相当可口。江淮民间常将紫葳花、刺槐、梨花过一下沸油,放糖来吃;或拌面入笼蒸,再添精盐,麻油,食来清香宜人。金银花可炒肉片、肉丝或泡茶。紫花地丁叶苦、花香,用水浸泡一日,再入沸水中浸烫后,做成咸米粥食用。槐花用开水烫一下,制成馅,和面做饼,其清香宜人是其他菜不能相比的。用鲜花作为食品,不仅健身还能美容。据专家介绍,鲜花食品含有氨基酸、铁、锌、碘、硒等十多种微量元素,14种维生素,80余种活性蛋白酶、核酸、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吃”的花卉有紫苏、木瓜、紫甘蔗、欧李、慈姑等,其中黄岑、射干、薄荷等还有药用价值有白玉兰、玫瑰、月季、石斛花、紫葳、梨花、中国杨花、侧柏叶花、金银花、紫花地丁、槐花等。3. 食用花卉包含哪些类植物不少花卉,不仅根、茎、叶、花以及果实可观赏,还可供食用、制药、酿酒和提取香精等。据不完全统计,可食用的花卉约97个科,100多个属,180多种。真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现简介如下:珠兰原产亚热带地区,属金粟兰科,常绿小灌木。茎节明显直立或匍匐状,喜温暖湿润遮荫的环境,喜肥怕寒冷。叶对生椭圆形,边上有钝齿。9月到10月开粟米样的小黄花极香,花和根状茎可提取香精油,并可熏茶,有名的“珠兰香茶”就是把黄色的鲜花掺入茶叶中熏制而成。根状茎还可制药。荷花原产我国南部,属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喜温暖和强光,也耐寒。地下茎肥大呈圆柱形的藕,横生于水底污泥中。叶片盾圆形全缘或波状。6月到8月开粉红或白色花有香味。花谢后莲蓬里结出莲子。莲子除含淀粉外还有蛋白质、脂肪、天门冬素及蜜三糖等,有补身安神之功效,用它制成莲蓉月饼和八宝莲子粥,极为可口。藕可生食也可熟食,生食的藕身肥大,肉质脆嫩,水分多而甜,并有清香。还可用糯米填塞孔内,煮熟后切片食之,香糯俱有美不可言。藕可制淀粉,藕粉是用藕身制成的纯正产品,它较其它淀粉质地细腻,色泽美观,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尤其适用于老、弱、病、幼食用,为一种清血安神的滋补佳品。藕节、荷花瓣、莲蓬、荷叶等都可制药,全身是宝。玫瑰原产我国,属蔷薇科,落叶灌木。茎上密生毛刺和倒刺,叶由5到9片小叶组成的复叶,叶面多皱纹。它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喜光照爱通风,忌阴湿怕积水。4月到6月间陆续开花,有紫、红、白等色,又分单瓣和重瓣。干花可制药、做玫瑰酥糖、玫瑰月饼、玫瑰甜羹等。用花瓣熏制“玫瑰红茶”。旧社会进贡皇上的“玫瑰贡酒”,就是用玫瑰花精制而成。它还可提取香精油等。万年青原产我国,属百合科,常绿宿根草本。茎粗短,节处生根,披针形叶质地厚硬全缘。喜阴怕烈日,肉质根怕积水,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土壤。5月到6月开黄绿色小花。它是观叶观果的名贵花卉。根状茎和叶片可制药,有清热解毒,强心利尿之功能。万寿菊原产于墨西哥,属菊科,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多分枝,叶对生羽状深裂。喜阳光和肥土。6月到10月间开红黄色或橙黄色小花。花和叶可制药,有清热化痰,补血通经,去瘀生新之功能。4. 可食用的鲜花有哪些常见可以食用的花:菊花、玫瑰、茉莉、桂花、荷花、樱花、兰花、金针花、油菜花、康乃馨、花椰菜、洛神花,栀子花等。

薰衣草味香。1、薰衣草常被用来作为香包、洗衣液、精油等产品的制作原料,芍药不能,香味比较清淡。薰衣草味香。2、薰衣草花可以制成干花,香味持续时间长,芍药花不能制成干花,香味持续时间短。

智能精细管理方法研究论文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电力工程的建设管理中,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建设施工的质量、保证建设人员的安全,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对于电力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摘要: 在电力工程的建设管理中,精细化的模式更容易发现建设施工中的问题,方便进行施工缺点的补漏,不至于等到验收的时候在修正或者重建。并且实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工程进度,保证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本文就电力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探讨,就目前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问题;对策

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1.1管理模式落伍

电力施工建设具有工期长、成本大、规模较大的特点。因此施工管理相对难度就较大。管理的过程依据工程项目也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在传统的工程建设中,管理模式较为粗糙,不具备相应的规划和条例,缺少必要的管理,导致工程建设中各种问题时常发生,影响了整体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1.2管理目标失控

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成本越大施工质量应该是越好。但是,在施工建设中经常发现各种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投入资金进行修缮,这就是施工管理目标失控的表现。与此同时,工程建设中,工期不能按时完成、组织管理的不协调、项目或者设计的变更等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成本,经常会在施工的其他方面缩小开支,一旦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质量问题。

1.3管理制度落实问题

按照相关的工程建设条文以及工程项目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科学的、高效的管理模式,保证管理的规范化和公平。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失误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管理的水平较差,人员分配不合理,工作态度不端庄,责任心差,导致管理问题时有发生,影响整个施工的进度。

1.4合同管理水平较低

合同是施工建设的重要保证和依据,它对各方都有一定的约束力度,加强合同的管理是保证施工建设质量的重要前提。在很多的施工项目中,合同管理不受重视,条款内容都不清楚就开始施工,约束力度不够,造成一些列的经济问题。

1.5信息传递不够及时

管理工作需要跟进施工进度,有时候信息的传递不及时,会对管理产生很大影响。就目前而言,信息传递的过程较复杂,正确性较低,等信息传达到相应的部门时,可能已经迟误。信息失去了原有的价值。管理不能根据现实的施工进度进行安排,造成管理的不合理,发生工程的延误等。

2、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措施

2.1对于质量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1)做好招标、设计、准备阶段的管理

在招投标阶段,必须严格遵守“三公”选择,需要一一审核投标单位的资质,采用合理的招标措施,选择具有相应工程设计能力并且价格适宜的单位,签订严谨、全面的承包或者委托合同,从而能够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有可靠的依据。在设计阶段,施工现场的地质勘察、水文情况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需要由委托的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完成,从而为设计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的避免了因设计原因而造成的工程变更、以及质量缺陷等问题,提高了设计水平,并且降低了管理的难度。在准备阶段,需要严格的管理各项准备内容,对于设备,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停工或者安全事故,防止工程延期以及安全风险,必须做好设备调试与维护的工作,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人员,为了能够提高人员的能力,确保项目建设的高效以及安全,需要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对于技术,为了能够保证技术交底工作的有效性以及全面性,为后期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任何与技术相关的一方必须参与到会审工作,规范技术交底流程。对于材料,对材料质量的检验必须引起重视,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型号、类型、数量等。

(2)加强工程施工以及质量验收管理

首先,为了能够确保施工能够按着设计的工资流程进行,所有的施工都能够符合相关的操作规范,避免违规操作造成的质量隐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着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管理。其次,为了确保发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改正,避免不合格的工程蒙混过关,在质量验收的过程中,在对各项分工程、施工技术进行验收时,必须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设计图纸的要求,并且做好相应验收记录,形成验收表单。最后,为了预防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情况的发生,确保隐蔽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监理部门必须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

2.2对于进度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在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的精细化管理的工作中,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对工期进行指导管理,在对工期进行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的情况以及类似工程经验,并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工期进度指导计划,除此之外,对于特殊情况而言,需要明确的在进度计划中做出特殊的标准,从而能够为建设周期控制、具体项目进展计划编制提供主要依据。其次是管理进度计划,在各个部门进行制定具体项目的进度计划时,必须结合工程的整体情况、施工安全以及部门实际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考虑,并且以指导工期作为基础,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各阶段进度,并且进行整合做到及时上报。最后是管理计划调整,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着规定的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当出现不可抗拒因素并且产生了影响,需要对计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计划还需要经过基建部门、业主项目部门的审核批准,避免因进度因素而影响工程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施工建设是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高电力建设的管理水平,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现阶段我国电力发展所欠缺的。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建设施工的质量、保证建设人员的安全,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对于电力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影响。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在电力建设的应用,促进电力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用长效激励机制推动精细化管理——郑州市公园绿地管理经验[A];中国公园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2]杨沛霆;精益管理与皖北煤电[A];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优秀论文集[C];2008年

拓展:财务管理下电力工程论文

1、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工程项目的竣工决算报告,是正确核算供电企业新增资产的重要依据,在工程已竣工且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财务上应按规定将工程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对于工程项目中发生的借款费用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予以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而这些相关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工程项目的财务核算常常不能严格办理,导致年末资产虚高、利润虚增致或使当期资产虚低、利润虚减等等。

2、加强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建议

2.1加强制度建设,落实经济责任考核

供电企业在工程财务管理中,要加强制度建设,这是做好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要将各项管理制度具体化,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制定项目法人财务管理责任书,由项目法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和组织协调,严格执行工程签证程序,同时将其实施情况与经济责任考核挂钩,促进项目法人承担起相应的财务管理责任,才能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有效抑制工程随意变更问题,形成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闭环,确保将工程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2.2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工程物资管理力度

在供电企业的电力工程管理中,对电力工程项目应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效益性。全面落实项目预算管理,重点抓好工程测算、结算、决算的财务管理工作,保障对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对工程支出的预算控制,做到支付工程款时依据充分,手续完整,程序合规;而工程物资管理是供电企业工程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物资管理是整个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供电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工程物资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要创造条件满足工程物资分类储存、分类管理的要求,要严格执行定期盘存制度,做到工程物资账实相符。

2.3建立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的电力建设具有投资大、技术含量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使电力工程合同管理具有其特殊性。电力施工合同的生命期长,受外界影响大,同时合同本身常常隐藏着许多难以预测的风险。由于电力建设投资大,合同金额也比较大,因此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做到合同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明确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各部室的职责分工和权限,规范各类合同签定的程序和格式,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办法,健全限额合同事前审计,重大合同全过程参与的监督机制,有效防范因合同签订不规范而引起的纠纷。

2.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有效推进项目核算控制

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财务管理,其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掌握工程项目的施工流程、工程预算、成本核算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为此,财务人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判断意识,方能有效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在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应参与工程项目的`决策,利用专业知识为企业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利于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做好工程项目的闭环管理。财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依法合规支付款项,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项目资金运行的安全、高效;必须确保工程财务决算的真实性,进一步降低电力工程项目实际成本,实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自动化发展下的电力工程论文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范围

在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依托电子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对电网数据、电网结构等信息进行集成,在确保电网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自动完成监测、保护、控制等功能的自动化系统,其范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是指从变电站出线到用户用电设备的馈电线路自动化,馈线自动化的内容包括正常情况下的用户检测以及运行优化和资料测量;事故检测以及故障隔离、恢复供电控制等。主要功能包括:远端控制、远端监测、故障隔离、无功补偿以及电压调整等。

1.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变电站自动化是把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运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完成对变电站的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自动化系统。可以完成收集数据和信息的工作,并能够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和判断功能,完成监视和控制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和操作。其主要功能有:继电保护、数据采集、变电站运行控制、日常信息事件记录、特殊事故报警等。

1.3配电管理系统涉及供电企业运行管理、用户服务以及设备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它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中枢,是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中心。配电管理系统由地理信息、自动化实时环境、综合性数据库等多个系统为基础,包括配网自动化(DA)、故障投诉管理(TCM)、自动作图(AM)和设备管理(FM)、配电工作管理(DWM)、负荷管理(LM)、配网分析系统(DAS)等多个子系统。

1.4电力通信系统

电力通信自动化也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由于电网的终端节点比较繁多大,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也较高,在电力通信系统方面有无线、微波、电缆、光纤等多种方式,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是当前电力通信系统的主流。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成效

随着电网建设和改造的逐步深入,全面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已经成为了必然的需要。在新技术、新需求、新网络的共同推动下,电力网络自动化领域正在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变化展。新一代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智能化程度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电力系统智能化、操作人性化、管理合理化的人工智能正在逐步替代人工经验,电力系统自动化正在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发生故障时的作用更加明显。在某段线路发生故障时,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迅速判断出故障区域并完成隔离故障区域、查找原因和恢复故障等作用,在缩短停电时间,尽最大可能减小停电面积等方面发挥作用。电网一旦出现主变电站失压、母线故障、超高压失压等高压侧障碍,自动化系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完成负荷批量转移,可以在供电安全的情况下,通过遥控操作将障碍影响区的负荷转移到正常线路上去,从而避免大面积停电现象的发生。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正常运行时的作用更加明显。在电网正常运行中,电网的负荷分布并非是是完全均衡,极不均衡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不均衡问题不仅严重降低了电线路以及设备的利用率,同时还会导致线损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通过优化运行的方法把负荷灵活地完成从重负载以及过负载成功地转移到轻负载的馈线上,有效地提升负荷率,增强电网的有效供电能力。此外,电力系统自动化还能够可以实时遥控配电网开关完成网络重构以及电容器投切,用少量的投入就能够实现电网运行方式的改善和网损的降低。

3、新技术推动下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3.1功能分层分布的趋势

电力自动化系统一般分为主站、子站、馈线等三个层次。层与层之间多般采用光纤以太网和光纤环网方式连接。电力线载波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通信方式,过去电力线载波主要用于传输高频保护信号以及语音通信,在多节点、大容量的通信要求下,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为此配电载波已经不再采用阻波器,而是基于扩频原理,推出了二代载波技术,可在比较低的信噪比下工作,通信能力也有了提升。最新的载波技术则是依托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PS),具有更加强大的实时解码功能,具有更加理想的通信服务能力,在未来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3.2电力自动化系统保护趋势

在馈线的保护方面,电网通常没有稳定方面的问题,过去大多认为馈线故障的解决实效性并不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于用电可靠的依赖更强了,确保供电可靠性成为了电网的重点工作之一。馈线故障隔离和恢复成为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要求,系统保护成为了发展趋势之一。

3.3主站一体化发展趋势

随着电力的高速发展,电力企业内部平台不统一、专业平台功能单一,系统之间不能实现互联和共享的问题开始凸现。改变这种电力自动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分散和单一问题已经是一种迫切的需要,目前主站一体化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包含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配电管理系统、高级应用软件包以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馈线自动化和通信系统的平台统一、高效、综合化的系统平台将是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4、结语

电力系统自动化要遵循实用性和可发展性的原则,向资源共用和信息可享方向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一场技术革命,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相信电力系统自动化必将为电力行业的腾飞插上翅膀。

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方法探究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概念

精细化是管理的新方向论文联盟,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精、准、细、严为特征,致力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是加强管理、提升效率的必经之路。

二、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内容与要求

要想推进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抓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定岗定责,权责对等。要按照“定岗、定责、定标准”的要求,健全办公室工作的责任体系。所谓“定岗”,就是要根据办公室工作职能和流程,科学设置工作岗位。所谓“定责”,就是要明确界定岗位职责,确定工作衔接的节点和程序,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所谓“定标准”,就是要按照局部功能最优化、整体功能最大化的要求,将各项管理标准具体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形成岗位工作规范。在优化流程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体系,从机制上保证权责一致,是推行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点。

二是优化流程,保障有序运作。建立科学简约、清晰明了的工作流程,是推进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要借鉴现代管理理论,健全和优化办公室各项工作流程。要根据办公室职能,建立信息调研,使各项工作均依流程运行。在流程设计中要做到目标明确,环节清晰,努力实现各环节间的“无缝衔接”,有机配合,信息共享,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既提高效率又减少出错率。

三是实行考核评议,提高绩效。要合理确定考核标准。对那些程序性、易于量化的工作,尽可能设计量化指标;对那些非程序性、主观因素较强的工作,设计必要的定性评价的指标。要采取科学的考核方法。充分运用行政管理信息系统,自动选取并生成相关工作指标。对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辅之以必要的人工方式,人机结合,提高考核效率。坚持综合考核和分类考核相结合,通过综合考核对办公室整体职能发挥情况进行全面评价,通过分类考核对办公室重点工作进行单项评价。

四是完善制度,夯实基础。要健全从政务服务到事务管理,从外部协调到内部运转等办公室各个方面的工作制度,避免出现管理真空。要推动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决策评估等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提高辅助决策质量。要进一步完善督促检查制度,提高执行力。要对现行制度进行认真清理,保留合理的,补充必要的,废止过时的,形成完善、管用、有效的制度体系。有了制度,关键是要不折不扣地抓好制度的落实。

五是强化保障,要改进手段。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实现流程运转、工作评价的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是推进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要根据拓展范围、优化流程、全程监控的要求,推进综合行政办公信息系统建设。

三、如何做好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办公室干部队伍,是推进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

一要增强把握规律的意识。办公室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注意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推进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无从谈起。要增强创新意识,工作不能因循守旧,必须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增强精益求精的意识。坚决克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

二是要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多占有第一手信息资料,拿出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供领导参考。要提高统筹协调的能力,充分发挥综合部门的优势,善于从全局思考、筹划、安排和处理问题。以构建和谐团队为目标,营造宽松和谐的办公室工作环境。

三是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推动实践工作。推进办公室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管理实效。要认真学习借鉴现代管理理论,掌握现代管理方法,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拓宽管理思路。比如,学习借鉴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及时发现办公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的措施,达到不断优化的效果。学习借鉴零差错管理的方法,在办公室工作中坚持零差错标准,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是全体人员要树立起良好的工作作风。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措施的落实,要靠扎实的作风来保证。(1)要爱岗敬业。做好一项工作,热爱是前提,奉献是基础。提高办公室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必须要热爱办公室工作,甘于奉献,尽职尽责,充满激情地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2)要雷厉风行。办公室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机关、整个系统的效率,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效率意识,努力做到闻风而动,雷厉风行,决不允许出现办事拖沓、推诿扯皮等影响工作效率的行为。(3)要清正廉洁。办公室人员在领导身边工作,代表着领导和机关的形象。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模范遵守廉政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要严谨细致。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办公室的每项工作,诸如发一份文件、打一个电话,都可能对全局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职责程序和规范要求,努力做到有百密而无一疏。(4)要牢固树立“细节决定成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理念,把重视细节作为一种素质,一种修养,一种工作态度,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从细微之处见精神、见水平、见魅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对于监狱系统的实际工作已变的越来越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监狱规范化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监狱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思考》

摘 要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监狱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监狱精细化必须认真处理好“精”、“细”、“严”、“实”四个方 面相 辅相成的关系,重点始终坚持监管改造工作“法制化”、“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本质要求。同时,决策者的决心和把握好精细化的“度”事关精细化实施的成败和成效。

关键词 监狱管理 精细化 监管改造工作

推行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趋势。引进和着力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和 措施 ,是适应监狱法治和社会行刑文明的需要。它对于进一步强化监狱管理,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增强监狱整体执法水平和执法效益,进一步发挥监狱在法治、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

一、监狱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一)精细化管理是当代社会政治文明语境下监狱管理的必然选择和必经过程

精细化管理最先源于 企业管理 学,是 企业运营 管理科学化、有序化的一种管理系统,它的内涵在于要求管理达到一种资源协调、组织优化、运转持续平稳、绩效明显的状态。

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学说,“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提出,具有双重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一方面,它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的一种反拨和刷新;另一方面,则是根据被管理者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化弱点而做出的技术性、建设性设计,使管理的质量和效益能更加显著。

监狱管理以人为中心,组织过程集任务执行(刑事执法、监狱管理)、情感转化(改造罪犯、重塑社会人格)和社会角色履行(彰显社会正义、帮助罪犯回归社会)于一体,管理的基点也是针对人所共有的惰、贪和粗等弱性特点,因而,也必须要通过精准的“管”(监督和控制)与细致的“理”(指导和服务)作用于监狱警察和罪犯两个主体,来实现监狱监管改造的组织目的。

新中国监狱的管理史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拘役所,近百年来的探索,运用实践了许多方式,大体上呈现了由人治向法治,由强制到契约,由粗放向精细转向的趋势,在现代社会政治文明、法治文明的引导下,监狱越发注重人权保障,越发重视监狱行刑与管理的社会效益。因而,精准地执行刑罚,细致地改造罪犯,保持常态化的罪犯改造质量,是当代监狱必然的追求。

在此背景下,监狱引进和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和措施,是要将已知的一些科学 管理知识 与监狱行刑管理相衔接,试图在监狱运行中通过准确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使监狱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更加协调,各个部位运转能达到最佳结合,从而使监狱行刑的法律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

借鉴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原理,监狱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更具有特色。所谓“精”,就是去劣求优,不断提炼监狱管理的精到,提高监狱行刑的精准,从而找到解决监狱改造罪犯的最佳方案;所谓“细”,就是由粗入微,由表及里,探究根由,从而找到罪犯罪由与改造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细”是精细化的必然途径,“精”精细化的应然结果,“化”是精细管理所要求达到的一种相对持久的状态。这种状态一要形成体系。包含监狱管理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刑罚任务的执行过程;二要保持常态。即,监狱管理形成持续的、稳定的体系和模式。

(二)精细化管理是提高监狱管理质量,推进监狱准确执法的有效途径

管理是监狱全部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监管改造工作的成效源于管理的质量。监狱机关借鉴和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是简单的概念移植,而是实践工作的迫切需要。

监狱安全工作需要精细化管理。保持安全稳定是监狱最基本的政治与法律责任。在监狱运行过程中,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得到安全保障,每一项工作也都必须能保障监狱安全。因此,监狱的每一项制度都要完善,每一个从事监狱工作的人都要得力。监狱的制度之间,工作之间,警察之间,以及三者之间都必须是无缝衔接,达到协调运转的状态。传统粗放式管理的突出缺陷就是往往只只强调最优,对明显存在的缺陷视而不见。精细化管理则恰恰是要求我们从最薄弱处入手,强调缝隙间的紧密,不允许出现任何人为的疏忽、明显的缺陷。

监狱准确履行职能需要精细化管理。监狱执法是是一项极其严肃工作,不仅关系到国家法治的声誉和法律的威信,更涉及到执法对象的切身利益和社会法治秩序构建。精细化管理要求每项工作都要精密周到,每项关于安全防范的制度都要细致入微,每项 教育 矫治方案要精致到由表及里。在制度与制度、工作与工作、部门与部门、人与人之间都要“化”为一体,融合无间,最大限度地保证执法工作的严肃性,避免不应有的失误和差错。

监狱全面质量建设需要精细化管理。国家政治文明和社会发展形势要求监狱必须提高执法和改造罪犯质量,强化监狱全面质量建设刻不容缓。适应这一要求,监狱管理必须从理念到方式上都要由随意化向规范化, 经验 型向科学型,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其中,精细化是举足轻重的一环。运用精细化管理系统推进监狱管理,从监狱管理的每个细节入手,促进监狱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监狱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监狱精细化管理是指在监狱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精益求精。即,做到“精”、“细”、“严”、“实”。四个方面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都不能反映精细化的本质要求。

(一)精在谋划

1.工作思路精确恰当。对于监狱单位来说,能否保持生机活力,实现监狱工作的安全、准确和文明,主要取决于工作思路是否恰当。“思路精确恰当”是指:谋划精,判断准:第一是夯实基础,落实制度,充实保障,努力向基础要安全,向制度要质量,向保障要监狱管理特色。第二是实中求稳,稳中求精,精中求特,以不变(制度化)应万变,以时间(快节奏)换空间,以技术(信息化)求效率。可以说,没有情况清,就不会有判断准,没有判断准,也就不会有谋划精。

2.工作目标精准明确。保持目标的精确与管理的精细化之间密切关系。目标是旗帜,旗帜鲜明,精细化才有动力;目标是引领,引领正确,精细化才有方向。目标并非越高越好,关键在于既切合实际,又催人奋进。最好设置在“跳一跳摘桃子”的临界状态。做到大目标能鼓舞人心,小目标能给人信心,循序渐进,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地不断向前推进。

3.工作流程精细巧妙。工作思路一旦确定以后,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执行力好坏就成为一个关键的因素。实践证明,即使在一个全部由高学历、高素质人员组成的群体里,而且人人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但假如工作流程设计得不合理、不精巧,其执行力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事倍而功半。在目前监狱警察总数缺口较大的情况下,要注重了对各项工作实际运行流程的科学设计,做到以精胜难、以巧驭繁。

4.工作保障精细周到。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利益的摩擦、 思维方式 的碰撞和技术手段上的裂痕。需要高度重视服务保障工作,千方百计消除监狱警察的后顾之忧,努力弥补各种硬件设施、基础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创造一个能令广大监狱警察心悦诚服、主动参与精细化管理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监狱要多想多做上级领导要求,监狱监狱警察拥护,罪犯积极参与的工作;多想多做有利于监狱稳定,改造增效,监狱警察得益的工作;多想多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监狱警察得到全面进步,罪犯得到全面改造的工作。

(二)细在过程

管理本身就是过程。精细化管理,重在怎样使整个过程精细起来。

1.健全工作操作细则。精细化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念,必须嫁接在一套与具体实践工作相匹配的操作细则上。对监狱各项工作制定流程说明和实践操作指导书,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监狱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这样既可以防止管理随意性,又可以逐步实现规范化。每次都精细一点,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就能不断提高。

2.重视工作规范细节。监狱管理,功夫在日常琐事与执法细节。要求管理方案滴水不漏,执行过程一丝不苟。譬如监舍物质“四定置”、“四定位”、“四室规范”等一系列管理规定,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了罪犯生活的各个细微之处,这样,把整个管理过程都纳入到了精细化管理的体系之中,才能取得管理实效。

3.抓住工作推进细目。管理工作精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工作有没有推进细目。建立目标考核办法,设立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做到年度工作有行事历,月度工作有鉴定目录,每周工作有推进表,明确完成时间和责任人,保证监狱管理工作的顺畅运行。

(三)严在执行

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在于对各项制度、各项操作流程的严格遵守。监狱管理精细化也离不开对制度及流程的严格执行。

1.树立法制权威。新的管理制度的确立与实行,必须采取先僵化,再优化,再固化的强制措施,防止人性弱点带来的干扰,更要防止因人的幼稚创新改变制度原来的模样,要克服人的思维惰性和性格缺陷,不断地用机制来管理人,用制度来约束人,充分发挥严格是管理的热炉效应,保证 规章制度 的不折不扣地得到执行。

2.牢固确立三个体系。在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体系、检查考核体系和奖罚兑现体系。这三者之间不可或缺。切实发挥这“三个体系”对事、对人的管理约束作用,确保每一件事都有人管,每一个人都在被管理中。

3.及时 总结 和修订流程。执行的严格蕴含了对制度、流程的及时修订完善。一方面,通过严格的执行考核,发现制度及流程存在的问他,另一方面,通过对制度及操作流程的及时完善,进一步强化制度的科学性和流程的合理性,使监狱各项管理更加完善有成效。

(四)实在常态

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常态化是监狱管理的必然追求。

1.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是求实求是。推行精细化管理是要通过精细的形式和严格的管理的过程促进监管改造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首先要贴近实际。即贴近罪犯改造实际,贴近监狱警察工作实际,贴近监狱运行状态的实际,一切精细化行为都以监管改造工作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其次要符合监管改造工作本质要求。

2.精细化管理是渐进过程,核心在于保持管理的精细化常态。监狱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永远的追求,一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指导思想上不能有急功近利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原有管理基础,行为上始终保持循序渐进的科学状态;同时,要做到持之以恒。管理是工作过程,只要有工作任务,只要有监狱存在,就会有管理。始终如一地保持精细管理的心态,养成精细管理的行为习惯是提高监狱工作质量的根本要求。

三、监狱精细化管理的重点

实行精细化管理,关键在于 方法 的选择和组织过程中对象的取舍及保障措施的落实。推行精细化管理必须坚持服务于监管改造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是必须始终坚持监管改造工作“法制化”、“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本质要求。

(一)恪守法制化理念

法制化是治国理念,也是监狱工作的基本方略,推行精细化管理必须立足于法制化平台。

1.完善监狱管理制度,夯实监狱管理法制基础。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过程精确、细致、周到,实现这一要求的保证是各项管理都有明确的依据和规则。因此,详尽地制定各项制度规定,使监狱每一项工作制度都有法律依据,每一项任务都有制度支撑,保障监狱警察管理行为有法可依,考核有章可循。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断完善监狱管理制度,并保持与监狱发展同态,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基础要素。

2.坚持依法管理,保障管理流程合法。管理的要旨在于规范,规范的前提是依法。确保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依法办事是精细化方法得以延续的制度支撑。流程合法的涵义包括管理流程设计合法合理,管理过程严格按流程执行。必须做到“所有岗位都有工作标准,所有环节都有程序规范,所有事项都能考核到人,所有结果都能实行责任倒查”。

(二)坚持专业化道路

监狱监管改造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除了通常的行政管理以外,需要有法律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其他专业科学技术,走专业化道路是监狱监管改造工作的必然选择。

1.建设专业化的队伍。监狱管理,尤其是监管改造工作以人为对象,作用于人的思维意识,要求改变或部分改变人的已有意识和行为习惯,这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做精做细人的工作,需要利用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的专门工作,因而,需要大量拥有相应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如心理咨询师、网络工程师、安全工程师、专业教育矫正师等等。

2.设置专业化的部门。针对不同的罪犯人群对象,监管改造工作必须建立不同的管理和教育矫治部门,采取不同的矫治对策。这是监狱刑罚执行分类管理、分别施教的基本要求,是监狱管理有粗放到精细,教育改造由宽泛到微观的具体化。其实质是监狱管理的精细化。监狱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没有专业化的部门,就无法推动监狱工作的高效运转。

3.强化专业化训练。海尔总裁张瑞敏总结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监狱管理是一个庞杂的系统,由无数个细节结合起来,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害。其中,监管改造事监狱管理的第一位任务,要求必须把每一件工作做好做到位。加强对监狱警察的训练,把简单的一招一式训练到极致,这不仅是提高监狱警察岗位素质的需要,更是提高监管改造工作绩效的需要。

4.实施专一化流程。监管改造工作千头万绪,由于资源特别是警力资源有限,不可能一下子把精细化的所有工作一下子铺开,齐头并进推开,这是辩证法则的要求。必须建立专业化流程,正确评估面对的工作和基础,集中一段时间,按照流程专业化要求,集中解决一两个问题,依次推进,逐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运用科学化手段

精细化来源于对监狱管理规律的深层观察、准确分析和细致施行,依赖于监狱管理者务实的态度、恰当的载体和科学的方法。

1.务实是科学的态度。要求始终立足于监管改造工作现有的条件和运行状态,坚持实事求是,不断调整和深化管理措施,使管理更加符合监管改造工作规律,更能达到监狱行刑目的。

2.恰当是载体的科学性。管理越是深化,越是精准,越是需要科学的载体。信息化、数字化的实施就是精细化管理恰当的综合表现,信息化系统建设促进了管理手段的便捷、时效的快速和状态的安全,提升了管理的综合效益。

3.科学方法是精细化管理的方法选择。科学的方法能使精细化在管理中运用的效果成倍增长。譬如,改造质量评估的科学实施,不仅加强了教育改造的针对性,而且大幅度提高了罪犯的个案矫治成效。

四、监狱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本保障

除了警力、财力和制度等器物性保障之外,监狱管理精细化必须得到监狱决策者和执行者的全力支持,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并且始终把重点放在基层基础上。

(一)精细化成败取决于决策者的决心

监狱是集司法与行政为一体的特殊司法行政组织,管理职能在监狱运行中起着独特的作用,能否真正实行精细化管理,关键看监狱决策者的重视程度。

1.理念决定行为的实现。要实现精细化管理,难点不在能不能实现,而在于有没有这个理念和意识。有了这个理念,就会自觉地去制定相关的制度。而有了制度的约束,管理技术上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管理目标就有实现的可能。

2.决策者也是普通管理者。这是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前提。监狱的各级决策者必须身体力行,身先士卒,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放到普通一兵的位置上,深入到每个细节中,用其示范性的成效影响和带动全体监狱警察转变思想,调整行为,自觉实施管理的精细化。

3.结果要靠过程来保证。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执行的过程。布置任务仅仅是工作的起点而不是结束。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主要是重视了决策与部署,而忽视了事后的考核与事中的监督、检查。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予以精细化的管控和监督,使其整个过程都始终处于掌控之中。

(二)精细化的落脚点在基层基础

基层基础是监狱工作的起始点和落脚点,没有基层基础的管理精细化就没有监狱管理的精细化。

1.保障是精细化的基础。基层是具体的执行单位,既是管理的一线单位,又是保障无法自给的“困难”部位。要基层基础的精细管理,就一定要给予有力的保障。监狱决策,必须为基层着想,在布置任务的同时考虑好保障工作,在检查工作的同时落实好保障措施,在考核实绩时巩固好保障基础。

2.务实是精细化的根本。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工作状态,是一种实时性的过程。光说不做,或说得多,做得少,都不是实实在在的精细化管理。

3.创新是精细化的永恒动力。墨守成规、保守僵化是推行不了精细化管理的。要适应新形势,应对新局面,做出新成绩,就必须不断创新,锐意进取。否则,所谓的精细,只能是刻舟求剑似的的愚蠢或守株待兔似的迂腐。

(三)精细化绩效蕴藏于监狱警察的细心和耐心

监狱单位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监狱警察都同时具备双重身份:面对罪犯,是管理者;面对监狱,又属于被管理者。是负有管理职责、执法责任,并担任一定职务的管理人员,对监狱制度的制订与执行占据主导地位。精细化是一种工作态度和责任状态。思想是否重视,认识是否到位,是决定精细化能否真正做到的关键所在。没有一种用心操作、刻意追求的意识,精细化管理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时,细心和耐力是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长效保障。没有细心,精细化难以深化;没有耐心,精细化那一长远。生活中有一句话:“上山容易下山难。”因为认真,细心,上山容易;因为“大功告成”,心情放松,思想懈怠,下山难。其实,上山和下山走的都是同一条路,只是因为心情不同,态度不一样,所以就产生难易的差别。

(四)精细化关键在于把握好管理精细的“度”

精细化并非越精越细越好。精细化有一个适度、效能、恰当的科学标准,如果不恰当地夸张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就很容易流入庸俗化、琐碎化。最要紧的是要有一个成本观念。能用一元钱办成的事,决不多用一分钱。能够为基层和安全减负的,就要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十全十美”,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和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和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使高科技融入到各个行业,为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显着的效果。针对智能化图书馆的具体建设和管理进行分析,优化图书馆管理工作,为图书馆用户利用科技手段快速地进行查阅提供帮助,以此为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 智能化;图书馆;建设;管理;

引言: 在社会发展速度正处于不断加快阶段,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素质教育得到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图书馆对于人们知识的获取,以及自身修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使读书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良好风气,改进图书馆的精神面貌,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图书馆的作用。笔者提出智能化图书馆具体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开展形式,希望能够为我国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意义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能化图书馆的应用正在不断的发展、普及和强化,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属于智能化管理范围之内,主要是通过网络,实现人们在使用图书过程中的借与还等相关工作。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根据想查阅的书籍关键词进行图书的查找,这能够保证整个图书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变得更加的智能化,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读者所花费的时间。在整个智能化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化图书馆的使用,就可以有效避免图书馆内部存在的不规范的管理情况,从而达到资源的共享。所以,对图书馆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能够保证图书馆的管理摆脱传统的方式,整体管理水平得到优化。

2、智能化图书馆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智能化的管理

当前,我国部分图书馆所使用的书籍管理设备比较落后,对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融入和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对图书馆建设工作起到加强性的效果,相关人员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但是,这些建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传统管理模式与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形成了反差,智能化方法很难顺利融入其中,甚至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法,还制约着智能化的发展。面对传统管理方法,管理人员需要积极的对待,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部接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为传统管理工作开展中,相关的模式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一点对于图书馆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所具有的优点是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图书馆一天之内书籍借出的数量,也能够针对所借出的图书,进行人工的分类、记录,了解书籍借出后的质量问题等。在智能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也需要保证对智能化图书馆进行管理,还需要突出智能管理工作的优势。

2.2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影响智能化的管理

当前,在我国图书馆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传统的图书馆都有相应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在图书馆工作的时间较长,习惯性使用传统方法对借出和归还的书籍内容进行管理。因为长久使用这种管理方法,所以相关人员认为传统的管理方法依然适用于当前的图书馆,甚至有很多工作人员抵制智能化的管理方法,这也导致智能化图书馆的建设受到影响。再加上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中有部分人综合素质不高,很多工作人员并不具备利用高科技的能力,如果强行要求这些人员进行知识的学习,不仅无法提高智能化图书馆管理的效果,也会导致人员出现抵触的心理状态。所以,图书馆内部管理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智能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还需要相关人员给与足够的重视,并选择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工作人员,才能够提高图书馆建设的效果。

3、智能化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

3.1管理系统分析

在图书馆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想要真正提高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效果,一方面是需要对其中的资源性内容进行管理。因为智能化图书馆内部资源的管理,需要使用RFID系统,该系统由读写器、电子标签、管理系统等各个重要的内容所构成,可以为每一个光盘和文献都附上相应的识别码,这样不仅能够在图书的借阅过程中进行检索,也能够把典藏的书籍清楚地排列其中,让借阅人员利用这一程序,了解到图书当前的状况,也能够体现图书馆内部多样化的管理形式,利用这套系统就能实现图书馆内部的智能化;另一方面是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当前数字化发展是图书馆的大势所趋,图书馆逐渐向无纸化方向转变,还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变革,这也是目前最难达到的超高技术要求。由于图书馆正在向着全智能的方向转变,所以业务是多样性的,需要经过计算机进行加工和处理,这也能够为智能化图书馆发展提供便捷,使图书馆向着智能化和现代化方向推进。

3.2管理队伍建设

图书馆内部智能化的建设工作,不仅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内容,还需要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所以在当前我国智能化图书馆建设阶段,就需要加强整个管理队伍的建设,组建一支优秀的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才能够实现图书馆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管理人员的选择,要遵循相应的要求,适应和熟悉当前管理工作整体的系统,以及图书馆内部的具体结构,对于其中存在的异常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给予彻底解决。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以此保证人员整体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同时,不仅要求图书馆内的管理人员要熟悉与智能化图书馆有关的知识内容,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图书馆内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外在的形象。图书馆内部高层管理人员要具有足够的远见,这样才能够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建立起良好的预见性,管理层的决策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未来的发展。

4、结语

纵观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能够了解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已快速地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很多办公的场馆都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图书馆是信息高度集中的场馆,智能化发展也势在必行。

5、参考文献

[1]贾江虹.现代化公共图书馆发展管理的智能化路径探讨[J].传媒论坛,2019,2(21):140+142.

[2]王以婧.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10):70-71.

[3]林志军.大中型公共图书馆智能化系统建设述略-以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馆智能化系统建设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7):26-28.

  • 索引序列
  • 精细油藏研究的论文
  • 日本对精油的研究现状论文
  • 中药精油提取研究进展的论文
  • 芍药花精油提取研究论文
  • 智能精细管理方法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