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13日,我校开展了一二年级学生非纸笔测试活动。本次测试活动以乐学闯关的形式进行。共设“读一读”“算一算”“想一想”“选一选”“背一背”五个环节。各环节内容综合本学期语文、数学、美术、传统文化等科目的相关知识,通过体验式游戏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1、 总体情况 活动中一、二年级的教师交换测试,参与测试的老师认真落实评价标准,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孩子们个个精神饱满,从容应对,努力地展示自我。测试现场各环节衔接紧凑,从待考到考试再到考后的活动组织,整个过程秩序井然。老师最后综合每项成绩,给每个学生的非纸笔测试总评成绩。此次非纸笔试题立意朴实,选材寓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试题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是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过程性于一体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评价方式。 本次口语测评,比较真实的反映了一二年级学生的口语水平,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内容,背诵古诗,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少部分学生还能够做到有感情地朗诵。数学测试中,绝大多数学生能快速读懂题目并作出回答。在整个测试中,大部分学生能做到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口齿清楚,表达流畅。 同学们特别喜欢这种新颖的测试方式,高高兴兴进考场,欢欢喜喜出考场,这样的考试让他们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孩子减了负,家长和老师心情也轻松多了。 二、存在问题 1.背诵课文 个别学生前后鼻音不分,如:评、邻等;有的平舌音、翘舌音不分,尤其容易将翘舌音读成平舌音音节。有的同学在背诵时语速太快,发音不到位,个别同学有漏题、背错诗句现象。 2. 数学计算 有个别同学说话声音太小,反应比较慢,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三、今后措施 1.提高口语交际认识 教师和学生要正确认识朗读、口语的重要性。口语交际教学不仅仅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它除了具备听话、说话的能力外,还有与人交往能力、待人处事能力等。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并想方设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口语交际教学,使学生真正具备口语交际本领。 2.改进日常评价的方法 日常评价学生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鼓励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还可以鼓励多个学生一起上台交流,创设口语情境,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比赛游戏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非纸笔测试是一种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不进行纸笔测试而采取的一种补充性的评价方式。一个非纸笔测评项目下来,不仅进行了多学科考察,还有多素养维度的考核。对孩子来说可以激活孩子大脑临场发挥能力。纸笔测试法的优点和不足1、是一次能够出十几乃至上百道试题,考试题目的取样较多,对知识技能的考核的信度和效度高。2、可以大规模地进行分析,因此费时少,效率高,被测试者的心理压力小,较易发挥水平,成绩评定比较客观。其不足表现为:不能全面地考察被测者的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组织管理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等。非纸笔测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可以开发孩子的智慧和智商。
为了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既发挥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又发挥评价的反馈和调控功能,我校将二年级的非纸笔测试工作与红色革命精神传承进行有效对接,2021至2022学年上学期二年级非纸笔测评工作以“星火相传跟党走”主题。在“星火相传跟党走”测评主题引领下,创设“争当文明小红军”“红船之旅”“井冈山挑粮”“胜利会师”四个板块的场景,对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学科进行情境体验式测评。现将本次二年级非纸笔测试工作陈述如下。 一、评价目标根据学校育人目标,各学科核心素养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二年级上学期各学科教学目标,制定六门学科评价目标如下。 (一)“争当文明小红军”板块(道德与法制)评价目标:1、公共场所讲秩序、不打闹,讲礼貌、不喧哗2、注意安全不拥挤;3、公共场所讲卫生等文明行为习惯。 (二)“红船之旅”板块(语文)评价目标:1、第一站“红船图书馆”:读书做标记、阅读、积累、分享与交流的习惯;2、第二站“红船句子饭店”:识字量测查;3、第三站“红船对子茶楼”:积累和运用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楹联;4、第四站“红船背诵擂台”:必背古诗篇目的背诵情况;5、第五站“红船交流会”:口语表达与交流的能力、看图说话能力。 (三)“井冈山挑粮”板块(数学)评价目标:1、第一关“获取粮食”:两位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表内乘法的计算、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2、第二关“山路崎岖”:用“厘米”作为测量单位测量实物、认读钟表中几时几分(五分或整十分)的时刻、辨认直角、锐角、钝角;3、第三关“羊肠小道’:认识人民币,能正确使用简单的(几元几角)人民币购买物品;在购买物品的过程中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三个对象的6种排列顺序。 (四)“胜利会师”板块(体育、美术、音乐)评价目标1、节目一——“小红军练兵场”(体育):快速奔跑能力、积极进取的态度;2、节目二——“我是小小炊事员”(美术):捏、揉、搓等泥塑的基本技能,观察、捕捉事物特征和手、脑协调的立体造型能力;3、节目三——“胜利会师把歌唱”(音乐):有节奏的演唱能力。
论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与提问的问题及对策新村完小 张子文在当今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活动设计往往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时候教师的提问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不能真正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数学思考,致使教学有效性、实效性、高效性得不到很好的实施,具体表现如下:1.难易失调 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充分了解,把他们估计得过高或者过低,所设计的问题在难度上要么过大,要么过小。过大时,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常使全场沉默无言,教师不得不把问题分解,化难为易,使学生重新入轨。再者就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顺畅,把教学内容肢解成许多小问题,师生一问一答,教师问得从容,学生答得流畅,整齐划一,实质上很多问题没有思维价值,严格讲不能叫做问题。也正是这些虚假问题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思维通道,限制思维的方向和路线,带有去“问题化”的倾向。以上两种情况都无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当的训练,使其停在无法思考、不用思考的状态下,自然谈不上启迪、诱导和开发了,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越俎代庖 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充分考虑和讨论的时间,就让他们回答,学生答不上来。此时教师不是想办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整思考的角度,换个说法矫正学生的思路,而是急急忙忙讲出答案,把学生应该做的工作取而代之。结果自己劳神费力设计的问题不解自破,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其学习情绪,造成学生的思维懒惰。时间长了,大家都不愿意回答问题,越是难题越是如此,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提高有害无益。3.口头禅现象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充斥课堂。学生回答“是”能代表发自内心的认同,学生回答“对”,能表明其思维的清晰明朗。这样的问题只能折射出教师教学的肤浅,高明的教师是用心沟通的而无需通过“是不是”“对不对”来寻求自我满足。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从小学会察言观色,试想:学生不回答“是”“对”又能怎样说呢? 4.去数学化 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去甚远,尤其是不恰当的情景创设,造成的结果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导致教学始终在数学的外围盘旋,没有让学生触摸到数学的本质,没有了“数学味”。 要提高问题设计与提问的质量,教师应在授课前和授课中分别做好三个把握,上课前的三个把握为: 1、把握好教材 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理解编者的意图,弄清单元章节的构成及其地位,掌握训练的基本要求,从而能够脉络清晰地分出重点、难点,从教学目的出发,以重点为突破口,设计出恰当的问题。这样使好的问题既有利于揭示数学本质,又有利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2、把握好学生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乃至班风班貌等有一个细致的了解,熟悉各方面的情况,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结合实际,学生才能适应,乐于接受。目的就是让好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把握好课型 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课型,不同要求,不同的训练重点来设计问题,而不是千篇一律,从而达到因材施教。新授课上,教师要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设计问题,促使学生思索,探究新知识。练习课教师提的问题要有恰当的角度、幅度和坡度,复习课教师提的问题要有挈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功能,问题应从大处入手,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便于形成知识网络。 授课中要注意三个把握: 1、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间距离”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是一讲到底,也不是一问到底,精讲巧问,处理好提问的节奏,安排好提问的时间距离,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和问题进行零距离接触,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更透。例如:教学《圆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半圆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扇形,然后剪开,重新拼合,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老师只需设计两个问题即可:(1)请大家认真观察,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圆形有哪些联系?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比较宽松的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学生要说的很多,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抓住两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中等生只是在语言条理上差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说出一二来。这样便有利于学生理解,发现形变面积不变,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原来圆的半径。(2)完成上述的发现后,老师可以再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上面的发现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那么,圆的面积又该如何计算?”由于学生明确了两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全可以对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加工、整理,进而独自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2、把握好课堂提问的“空间距离” 课堂上要处理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在提问时,恰当的近距离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亲切的期待。因此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或者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更为重要的是处理好学生和问题之间的空间距离,所提的问题范围不能过于空洞,也不能过于狭窄,既不能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也不能太直太露,让学生无需思索就可回答,使提问失去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心中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情况,在他们的知识最近发展区提问,对浅问题、直问题从较隐蔽的角度提问,拉开问题与学生的距离,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对大问题难问题则需要大题小问,难题浅问,通过问题分解来缩短学生与问题的空间距离。 3、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心理距离” 首先,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老师提问不要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语气可以平缓一些,态度和蔼一点,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再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误,不要责备,更不能讽刺挖苦,允许学生出错,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上来,教师要多加鼓励,让他别着急,一想再回答。只有学生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敢想敢说敢做,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 其次,教师要控制好学生和问题之间的心理距离,好的问题既有挑战性,又是大多数学生经过思维努力后能够解决的。这样的给学生“似曾相识又陌生”的感觉,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由于学生在知识基础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同一个问题与不同的学生之间心理距离是不同的,老师提问也不能“一刀切”,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可让优秀生来回答,对于难度一般的题目可以让中等生来回答,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后进生来回答,让人人学有所得,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如:在教《圆的面积》一课时,可按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设计不同的问题“(1)阅读课本,你能按课本图示把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吗?他们之间有何关系?(后进生做答)(2)阅读课本,你能根据操作实践,说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吗?(中等生回答)(3)你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优等生回答)这样的问题,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水平,使他们能够各有所获。 再次,好的问题不但具有开放性,还要兼顾差异性。开放性,即目标是聚合的,思维是发散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差异性,即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个性化的解答,让每一个学生都进行深入的思考。
为了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既发挥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又发挥评价的反馈和调控功能,我校将二年级的非纸笔测试工作与红色革命精神传承进行有效对接,2021至2022学年上学期二年级非纸笔测评工作以“星火相传跟党走”主题。在“星火相传跟党走”测评主题引领下,创设“争当文明小红军”“红船之旅”“井冈山挑粮”“胜利会师”四个板块的场景,对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学科进行情境体验式测评。现将本次二年级非纸笔测试工作陈述如下。 一、评价目标根据学校育人目标,各学科核心素养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二年级上学期各学科教学目标,制定六门学科评价目标如下。 (一)“争当文明小红军”板块(道德与法制)评价目标:1、公共场所讲秩序、不打闹,讲礼貌、不喧哗2、注意安全不拥挤;3、公共场所讲卫生等文明行为习惯。 (二)“红船之旅”板块(语文)评价目标:1、第一站“红船图书馆”:读书做标记、阅读、积累、分享与交流的习惯;2、第二站“红船句子饭店”:识字量测查;3、第三站“红船对子茶楼”:积累和运用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楹联;4、第四站“红船背诵擂台”:必背古诗篇目的背诵情况;5、第五站“红船交流会”:口语表达与交流的能力、看图说话能力。 (三)“井冈山挑粮”板块(数学)评价目标:1、第一关“获取粮食”:两位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表内乘法的计算、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2、第二关“山路崎岖”:用“厘米”作为测量单位测量实物、认读钟表中几时几分(五分或整十分)的时刻、辨认直角、锐角、钝角;3、第三关“羊肠小道’:认识人民币,能正确使用简单的(几元几角)人民币购买物品;在购买物品的过程中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三个对象的6种排列顺序。 (四)“胜利会师”板块(体育、美术、音乐)评价目标1、节目一——“小红军练兵场”(体育):快速奔跑能力、积极进取的态度;2、节目二——“我是小小炊事员”(美术):捏、揉、搓等泥塑的基本技能,观察、捕捉事物特征和手、脑协调的立体造型能力;3、节目三——“胜利会师把歌唱”(音乐):有节奏的演唱能力。
1月12日、13日,我校开展了一二年级学生非纸笔测试活动。本次测试活动以乐学闯关的形式进行。共设“读一读”“算一算”“想一想”“选一选”“背一背”五个环节。各环节内容综合本学期语文、数学、美术、传统文化等科目的相关知识,通过体验式游戏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1、 总体情况 活动中一、二年级的教师交换测试,参与测试的老师认真落实评价标准,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孩子们个个精神饱满,从容应对,努力地展示自我。测试现场各环节衔接紧凑,从待考到考试再到考后的活动组织,整个过程秩序井然。老师最后综合每项成绩,给每个学生的非纸笔测试总评成绩。此次非纸笔试题立意朴实,选材寓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试题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是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过程性于一体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评价方式。 本次口语测评,比较真实的反映了一二年级学生的口语水平,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内容,背诵古诗,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少部分学生还能够做到有感情地朗诵。数学测试中,绝大多数学生能快速读懂题目并作出回答。在整个测试中,大部分学生能做到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口齿清楚,表达流畅。 同学们特别喜欢这种新颖的测试方式,高高兴兴进考场,欢欢喜喜出考场,这样的考试让他们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孩子减了负,家长和老师心情也轻松多了。 二、存在问题 1.背诵课文 个别学生前后鼻音不分,如:评、邻等;有的平舌音、翘舌音不分,尤其容易将翘舌音读成平舌音音节。有的同学在背诵时语速太快,发音不到位,个别同学有漏题、背错诗句现象。 2. 数学计算 有个别同学说话声音太小,反应比较慢,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三、今后措施 1.提高口语交际认识 教师和学生要正确认识朗读、口语的重要性。口语交际教学不仅仅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它除了具备听话、说话的能力外,还有与人交往能力、待人处事能力等。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并想方设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口语交际教学,使学生真正具备口语交际本领。 2.改进日常评价的方法 日常评价学生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鼓励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还可以鼓励多个学生一起上台交流,创设口语情境,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比赛游戏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非纸笔测试是一种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不进行纸笔测试而采取的一种补充性的评价方式。
保护环境 节约用纸 李钇伶 地球,是一个有很多资源的世界。随着我们人类科技的进步,我们用去了许多的资源,但是,我们人类不懂节约资源的话,会使地球的资源减少……“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唐代诗人白居易对生态资源与人类生存关系的这种清醒认识,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我们生活的时代,正面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约、环保已迫在眉睫。我们每个人手里都紧握着珍贵的“资源”,掌握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命脉”。纸的发明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目前我国生产的纸约有500种。现在,我们生活中有必需文具——纸。纸,处处可见:课本、作业本、草稿本等等,很多很多。可是,很多同学浪费纸张,乱丢纸张的行动在校园可随处可见。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节约用纸。 节约用纸也就是植树造林 从学习中到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纸,而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等植物的纤维,但由于人们盲目的砍伐。现在树木也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人人有责,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节约用纸”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说,比起节约水电来似乎遥远了一点。很少有人清楚节约用纸和保护生态环境有什么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用纸,用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的纸。你统计过吗?你每天要用多少张纸?你一星期要用多少纸?你一个月乃至一年要用多少张纸?结果是惊人的。一张纸从何而来?纸是由树“变”来的。一棵树往往需要长几十年才能被人类利用。人类是无情的,电锯声中,几十年长成的大树轰然倒地。那些木材,运往造纸厂,变成了一张张纸。纸给人类带来了方便,但同时给森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树木不仅可以用来造纸,还可以提供木材。大面积的森林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士流失,净化空气。如果没有树木,就没有氧气,那人类也就无处安身。森林的消失危害巨大:黄土高原上原本覆盖着成片的森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林海,泛着绿色的波涛。但是,由于人们的破坏,现在黄土高原已真正成为只有黄土的高原,大地脱去了外衣,裸露出了黄色的皮肤,是那样令人痛心。而且,由于没有树木,大量的泥土流失,导致黄河含沙量极高。如此大的危害,人类怎能无动于衷?植树造林迫在眉睫。 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森林能够吸收有害物质,森林能够保持水土,森林能够涵养水源,树冠像一把张开的伞,可以截留10~20%雨量。5万亩森林贮水量相当于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许多人都拎着工具去植树。我国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上升。这是人类改过自省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但是,虽然森林覆盖率上升,但仍然很低。所以,植树造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人类永远的任务。现在已步入夏季,虽然已经过了植树的最好时节,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播散“节约用纸”的种子,种植“植树造林”的树木,等到来年春天,这些树木已发了芽,长高了。我们可以拿着工具到户外去,将树木的种子播散到土地上,精心呵护它们,让祖国大地充满绿色! 节约从每一张纸做起 多用一张纸能花多少钱?难免有人会这样嘀咕。其实,节约就等于创造财富。我曾经在《新民晚报》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目前,我国每生产一吨纸就要耗费7棵大树、100立方米的水。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跃2700吨纸、27万吨水。只要多数企业能接受双面复印和集约福音,A4的纸化肥最起码节约一半。这是多么惊人的消息呀!你节约用纸吗?你知道如何节约用纸吗?很多人用纸只用一面,用完后就扔掉了。他们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数不尽的纸,也不在乎这一两页的空白纸。但是,这是多大的浪费啊!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浪费,那这个世界还会有森林吗?所以,为了保护森林,保护绿色植物,我们要努力做一个节约的人。用纸要尽量最大限底地利用它,而且还要想方设法地回收利用。 从相关资料了解到:每节约5000张A4的纸就等于节约1立方米木材,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一年就节约4745亿张纸,一棵二十岁的树可造3000张A4纸,如果这样算来就可少砍伐1581666棵树,“1581666”这个天文数字多么振奋人心啊!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节约用纸也就是植树造林。 节约用纸,是保护地球资源的一个好办法,但是,我们应该怎样节约资源呢?我这里有几个节约用纸的小窍门,大家不妨试一试: 1、 白纸、作业本正反两面都可以写字、画图、计算等,用过的纸可以用来折纸,比较节约。 2、 折纸折得不好,可以重新拆掉,重新折,不要随便丢掉。 3、 在家里擦手可用毛巾,少用餐巾纸。 4、 在外面吃饭用餐巾纸擦嘴时,尽量将纸充分展开,减少用纸得张数。 5、 喝水用茶杯,不用一次性纸杯。 6、 废报纸、废书可以回收,不要随便扔掉。 7、 硬卡纸碎片不要丢掉,可以用来装饰别的东西。 以上就是我平时节约用纸的方法,只要你留心,还可以找到很多节约用纸的小窍门。 同学们,一页纸就是一页金,举手投足间珍惜一张纸,就等于造林一片。你是否远离了一次性纸杯、一次性木筷?你是否用纸的背面写过字?你是否用旧挂历纸包过书皮?你是否把废纸与垃圾分开处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做起,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节约一张纸,挽救的可能是一棵大树,甚至整个森林......节约不仅是美德,更是责任。 “俭以养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以节俭为值得彰扬的美德。生活中杜绝浪费之事人人可为,可以节约之处到处都是。如果我们与13亿同胞一起行动起来,真正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它所汇集的力量将不仅是我们国家走向未来的支撑,也是我们民族对于地球和人类的馈赠。来吧,为了明天的明天,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节约!最后,我想说一句话,大家都应该记着的,就是:节约用纸,是大家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创造节约型社会。
记得经过科学验证,一张纸应该不可能对折1000次
推荐一本论文。叫做《古老的艺术之折纸设计的秘密》或《折纸设计的秘密》。作者是美国物理学家Robert J·Lang。全英文。里面详细解释了各种折纸所包含的的数学、物理知识。被誉为“折纸界的圣经”。
数学论文1、小学数学论文的组成 小学数学论文具有类型多样、形式活泼等特点,有的侧重于经验的总结,实验结果的阐述,包括实验过程、手段、方法和结果的记录;有的侧重于理论性的研究,包括对研究课题的提出,对研究成果的分析、推导、论证和应用等。但不论哪类论文,主要由标题、摘要、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标题就是论文的总题目,是文章基本内容的缩影,古人云:“立片言以居要,乃全篇之警策。”所以拟定标题应该力求简短、明确、质朴、醒目,既要防止太冗长,又要避免太概括,使人不明了;既要防止文不对题或过于陈旧,又要避免追求新颖、空泛而没有实际的内容。 摘要一般包括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成果或价值等,便于读者迅速了解全文的概貌。所以摘要应简明扼要,引人入胜,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且能独立使用。 前言也称引言或绪言,一般包括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或起点,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手段,研究的意义或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对研究的意义或价值应力求实事求是,既不可拔高,也不可贬低或过分谦虚。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作为表达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部分,所占篇幅较大,有时还必须辅以必要的小标题,应力求概念清晰,论点明确,论证严密,论据充分,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创新性,同时条理要清楚,文字应通俗简明。 结论是对正文中所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出基本点,这是课题解决的答案。结论作为理论分析和实验的逻辑发展,是论述的概括集中和升华,由局部到一般,由具体事实、经验,上升到理论概括,是整篇论文的归宿,所以应力求完整、准确、鲜明,还应如实指出本理论的使用范围和成果的意义,以及本文尚未解决的问题和继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是反映作者严肃的科学态度和研究工作的依据,其中包括撰写该论文所参考的书籍(作者姓名、书名、版次、页数、出版者、出版年份)或期刊(作者姓名、标题、刊物名称、卷或期、页数、年份)。 2、小学数学论文的撰写过程 第一步,选题、选材。 要想写什么内容的文章,无论是理论探讨方面,还是教材教法方面和解题方法技巧方面,以及教学经验总结方面,对阐述问题的深度、广度等,要心中有数,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主题性。 无论选择哪方面的内容与具体题材,都必须力求具有先进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根据文献检索方法,尽可能多地查阅资料,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其次,深入钻研这些文献资料,看看能否得到进一步启发,有无新的见解。尽管选题可能重复,类似的题材较多,但也可以从不同侧面结合不同实例,根据不同对象写出一定的新意来,使观点更明确,方法更有效,使其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更强。第三,选题要从实际出发,题目大小、题材的深度和广度要恰当。 第二步,拟纲、执笔。 论文选题确定后,就要注意写好提纲,这是写好文章的基础。首先,要将内容、结构布局好,要拟定一个写作提纲,准备分几个部分,各个部分集中讲几个问题,这些部分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如何,都需要进一步精心设计,使其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其次,要注意各种文章的特点。写理论性的文章,最好能再确定大小标题,叙述上力求论点明确,可信度强,便于别人借鉴;写教材分析方面的文章,应进行比较,提出改进意见或提示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等。 第三步,修改、定稿。 修改是文章初稿完成后的一个加工过程,它包括对论文文字的修饰,以及科学性的推敲等。论文初稿形成后,应从头至尾反复地阅读,逐句逐段推敲,审核一下文中的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严谨,计算是否正确等。一篇好的小学数学论文,应该是数文并茂。就是说,既要有好的数学内容,又要有好的文字表达。所以,文字的工夫对数学论文来说很为重要。数学论文,贵在朴实,少用浮词,免得冲淡文章的中心,文字应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用词应准确简炼,表达完整,特别是中心内容一定要阐述透彻清楚。此外,书写要规范,题号、图号、标点也要正确。修改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只有对文稿反复推敲、修改,才能消除不应有的错误。只有经过反复修改加工,文章的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 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很有趣的,每一个图形都互相依存,但也各有千秋。例如圆。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r2,因为半径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例如,“一个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上,这道题目先迷惑大家,让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让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天平。 其实,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并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2=92∏+62∏=117∏,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2=152∏=225∏,所以,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是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 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圆周率“π”的由来 很早以前,人们看出,圆的周长和直经的比是个与圆的大小无关的常数,并称之为圆周率.1600年,英国威廉.奥托兰特首先使用π表示圆周率,因为π是希腊之"圆周"的第一个字母,而δ是"直径"的第一个字母,当δ=1时,圆周率为π.1706年英国的琼斯首先使用π.1737年欧拉在其著作中使用π.后来被数学家广泛接受,一直没用至今. 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一位德国数学家评论道:"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做为衡量这个这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古今中外很多数学家都孜孜不倦地寻求过π值的计算方法. 公元前200年间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首先从理论上给出π值的正确求法.他用圆外切与内接多边形的周长从大、小两个方向上同时逐步逼近圆的周长,巧妙地求得π 会元前150年左右,另一位古希腊数学家托勒密用弦表法(以1 的圆心角所对弦长乘以360再除以圆的直径)给出了π的近似值3.1416. 公元200年间,我国数学家刘徽提供了求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体现了极限观点.刘徽与阿基米德的方法有所不同,他只取"内接"不取"外切".利用圆面积不等式推出结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后,祖冲之在圆周率的计算上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求得"约率" 和"密率" (又称祖率)得到3.1415926<π<3.1415927.可惜,祖冲之的计算方法后来失传了.人们推测他用了刘徽的割圆术,但究竟用什么方法,还是一个谜. 15世纪,伊斯兰的数学家阿尔.卡西通过分别计算圆内接和外接正3 2 边形周长,把 π 值推到小数点后16位,打破了祖冲之保持了上千年的记录. 1579年法国韦达发现了关系式 ...首次摆脱了几何学的陈旧方法,寻求到了π的解析表达式. 1650年瓦里斯把π表示成元穷乘积的形式 稍后,莱布尼茨发现接着,欧拉证明了这些公式的计算量都很大,尽管形式非常简单.π值的计算方法的最大突破是找到了它的反正切函数表达式. 1671年,苏格兰数学家格列哥里发现了 1706年,英国数学麦欣首先发现 其计算速度远远超过方典算法. 1777年法国数学家蒲丰提出他的著名的投针问题.依靠它,可以用概率方法得到 的过似值.假定在平面上画一组距离为 的平行线,向此平面任意投一长度为 的针,若投针次数为 ,针马平行线中任意一条相交的次数为 ,则有 ,很多人做过实验,1901年,有人投针3408次得出π3.1415926,如果取 ,则该式化简为 1794年勒让德证明了π是无理数,即不可能用两个整数的比表示. 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曼德证明了π是超越数,即不可能是一个整系数代数方程的根. 本世纪50年代以后,圆周率π的计算开始借助于电子计算机,从而出现了新的突破.目前有人宣称已经把π计算到了亿位甚至十亿位以上的有效数字. 人们试图从统计上获悉π的各位数字是否有某种规律.竞争还在继续,正如有人所说,数学家探索中的进程也像π这个数一样:永不循环,无止无休……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
期中试题一班别: 姓名: 得分: 一、填空。(20分)1、( )的 是27;48的 是( )。2、比80米多 是( )米;300吨比( )吨少 。3、 1/5和( )互为倒数,( )的倒数是它本身。4、( )∶( )= 9÷( )= 5、18∶36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18∶36的比值是( )。6、( )比20米多20%,3吨比( )千克少40%。7、一种商品提价10%后,再降价10%,现价是原价的( )%。8、小丽的妈妈在银行存入8000元,按年利率2%计算,存满三年后,应得本息( )元。9、一项工程,甲、乙合做需10小时完成,甲单独做14小时完成,乙单独做需( )小时完成。10、一种学习机出厂时经检验240台合格,10台不合格,产品的合格率是( )。二、“认真细致”填一填: 1、公顷的是( )公顷。 ( )米的是100米。2、小时=( )分 千克 =( )千克3、:的比值是( );把1.2米:75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4、在 里填上“>”、“<”或“=”。 5、=( )÷ 15 = 6、读一本科技书,每天读它的,( )天可读完这本书的一半。7、一袋大米50千克,第一周吃掉了它的,还剩( )千克。8、如右图,用(2 , 3 )表示A点的位置,则用( , )表示B点的位置。 三、对号入座。(12分)1、一个比的比值是 ,如果把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3倍,这时的比值是( )。 A、 B、 C、 2、李冬坐在教室的第二列第四行,用数对(2,4)来表示,王华坐在第六列第一行,可以用( )来表示。 A、(1,6 ) B、(6,1) C、(0,6)3、一辆汽车小时行驶30千米,行1千米需要多长时间,列式是( )A、 B、 C、 30 D、 30 4、有30本故事书,连环画是故事书的,连环画有 ( )。 A、36 B、30 C、25 5、一袋土豆,吃了它的 ,吃了30千克,这袋土豆原有( )千克。 A、20 B、50 C、18 6、一个数的加上23,和是37,这个数是( )。 A、35 B、24 C、150 四、做一做。 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各点的位置。(6分)A( ) B( ) C( ) D( )E( ) F( ) G( ) 五、计算题要仔细。1、直接写得数。(8分) ×16= 12÷ = 0.3× = ÷ = 1÷ =× ÷ = × ÷ × = 0× + =2、能简算的要简算。(24分)48×( + )÷ 23- × ÷ ×7+ ×115÷[( + )× ] ×99+ x = (解方程)六、解决问题。(20分)1、王叔叔家养鸡20只,养的鸭比鸡多,鸭比鸡多多少只? 2、一辆客车从A地开往B地,行了全程的80%, 这时距B地52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姐姐和弟弟共给“希望工程”捐款300元,其中姐姐是弟弟捐款钱数的 。姐姐和弟弟各捐款多少元? 参考答案:一、1、45 20 2、120 1800 3、5 1 4、3 7 18 5、1:2 6、 7、< > < 8、20二、1、0.3 250 2、24 0.375 3、 1.125 4、< < =5、6 8 6、24 4200 7、99 8、8480 9、35 10、96% 三、A B C C B B 四、A( 5,9 ) B(2,7 ) C( 9,7) D( 4,7 ) E( 4,3 ) F( 8,3 ) G( 8,7 )五、1、12 2、72 5 10 75 17 x=六、1、20 答:略2、52(千米) 答:略3、解:设弟弟捐款x元,则姐姐捐款x元。由题意得: X+x=300 解得:x=180 姐姐捐款180元 答:略
这个没人会知道老师一年一换,自己好好复习吧!我祝你得个好成绩
小学生数学报能力检测卷2012年秋学期苏教版六年级(上)第五单元一、填空1. 3:2 3:52. 3:4=9:12=18÷24=16分之12=0.75(填小数)3. 644. 乘三5. 1.25:1 1/46. 6/13 7/137. 1:20 1:218. 13分之5 13分之89. 3:5 5:810. 3:2 3:2 4:911. 3012. 200克 1000克二·选择题1.A 2.C 3.B 4.C 5.C三、计算(略)四、操作题(略)五·解决问题1.3+4=7 1120/7=160(元) 160*3=480(元)........男生 160*4=640(元).........女生3.(1):30×500=15000(克)=15千克 (2):60÷30×1=2(克)4. 48÷2=24(厘米) 7+5=12(份)24/12=22*7=14(厘米)..............长2*5=10(厘米)............ 宽10×14=140(平方厘米)...............面积5. 3+4+5=12(份) 72/12=6(元) 6*3=18(元)................王家 6*4=24(元)................ 张家 6*5=30(元)............李家6. 405÷4.5=90(千米) 5+4=9(份) 90/9=10(千米) 5*10=50(千米).......... 客车 4*10=40(千米)............ 货车六、思维拓展(我们从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