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苜蓿地土壤物理性质研究论文

苜蓿地土壤物理性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苜蓿地土壤物理性质研究论文

园林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园林植物与其它事物一样,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一方面,环境中的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等因子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重要的生态作用;另一方面,园林植物对变化的环境也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和多种多样的适应性。在进行园林绿化或植物造景时,应充分考虑环境中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1、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是综合的,也就是说植物是生活在综合的环境因子中,缺乏任一因子,植物均不能正常生长。 2、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它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如光照强度的变化,常会直接引起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从而引起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主导因子在整个生态环境中,虽然各生态因子都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缺一不可的,但对某一种植物,甚至植物的某一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往往有1-2个因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起决定作用的因子就称“主导因子”。如热带兰花大多是热带雨林植物,其主导因子是高温高湿,仙人掌是热带草原植物,其主导因子是高温干燥,这两种植物离开高温都要死亡。又如高山杜鹃,在引种到低海拔平地时,空气湿度是存活的主导因子。一、不同生境中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1、棕榈科植物绝大部分种类都要求生长在温度较高的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地区,如椰子、油棕、皇后葵、假槟榔、鱼尾葵、散尾葵、袖珍椰子、槟榔等;2、落叶松、云杉、冷杉、桦木等则要求生长在寒冷的北方或高海拔处; 3、桃、梅、木棉、三角梅、印度橡胶榕、小叶榕、大叶榕等要求生长在阳光充足之处; 4、铁杉、金粟兰、紫金牛、六月雪、野扇花等喜欢蔽荫的环境; 5、杜鹃、山茶、栀子花、黄桷兰、含笑等喜欢酸性土壤; 6、柽柳、真柏、锦鸡儿则能生长在盐碱土壤上; 7、砂枣、龙血树、光棍树在干旱的荒漠上能顽强生长; 8、荷花、睡莲、萍蓬草、石菖蒲等生长在湖泊、池塘中。二、环境中生态因子的变化,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变化环境中生态因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周期性变化之中。因此,不同的环境能影响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变化。如长日照能使唐菖蒲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另一方面,环境还影响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变化,很多药用植物从野生引种栽培后变化较大,如欧乌头(Aconitumnapellus)的根在寒冷的气候下变得无毒;杜仲向阳的叶片含杜仲胶60%左右,而阴面的叶片含胶量仅为3%-4%等。一般认为,在气候温和、湿润地区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各部分的物质形成以淀粉、碳水化合物合成为主,而在气温较高和土壤比较干燥、光照充足的地区,有利于蛋白质等的形成。主要生态因子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一、温度温度是影响园林植物的重要因子之一,它不仅影响着植物的地理分布,而且还制约着植物生长发育的速度。 1、温度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作用。每种植物的生长都有最低、最适、最高温度,称为温度的三基点。一般地,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为4-36℃。但是,不同植物及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差异较大。热带植物如槟榔、椰子等要求日平均温度在18℃以上才能开始生长;亚热带植物如香樟、小叶榕、印度橡胶榕、竹等在15℃左右开始生长;暖温带植物如桃花、紫叶李、梅花等在10℃,甚至不到10℃就开始生长,温带树种紫杉、云杉、白桦在5℃就开始生长。一般植物在0-35℃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上升,生长速度加快,随温度降低,生长速度减缓,但是,当温度超过植物所能忍耐的最低和最高温度极限时,植物的部分器官即受害甚至全株死亡。在实际生活中,低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较为突出,它使植物遭受寒害和冻害。寒害指气温在0℃以上植物遭受的伤害,寒害多发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冻害指气温低于0℃时导致的植物伤害。当然,冻害的为害程度视极端低温值、低温持续的天数、降温速度而异,也与植物的抗性大小有关。在相同的低温条件下,降温速度越快,植物受伤害越严重,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受伤害的程度越大。土壤低温对园林植物的危害也较大。 2、温度对园林植物开花的影响温度对园林植物开花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花芽分化方面。此外,温度对花色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原因是花青素和色素的形成与积累受温度的控制,温度适宜时,花色艳丽,反之则暗淡。 3、温度与植物景观在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时,应尽量提倡应用乡土树种,控制南树北移、北树南移,或经栽培试验可行后再用。如椰子在海南岛南部生长旺盛,结果累累,到了北部则果实变小,产量显著降低,在广州不仅不结实,甚至还有冻害;又如凤凰木原产热带非洲,在当地生长十分旺盛,花期先于叶开放,引至海南岛南部,花期明显缩短,有花叶同放现象,引至广州,大多变成先叶后花,花的数量明显减少,甚至只有叶片不开花,大大影响了景观效果。在园林实践中,由于不同园林植物对温度的适应,因此应注意落叶与常绿树种的搭配,四季开花植物的搭配,做到四季有景、季季有花,以体现温度变化与植物景观的关系。二、光照光对园林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质三个方面。 1、不同光照强度要求的植物生态类型根据植物对光强的要求,传统上将植物分成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居于这二者之间的耐荫植物。阳性植物:要求较强光照,不耐蔽荫,在全光照下生长良好,否则枝条纤细,叶片黄瘦,花小而淡,开花不良,在自然植物群落中,大多为上层乔木。如木棉、橡皮树、银杏、紫薇、木麻黄、椰子、杨柳、棕榈及多数一、二年生草本植物。阴性植物:多原产于热带雨林或高山阴坡及林下,一般需光度为全日照的5-20%,不能忍耐过强光照。在自然植物群落中常处于中、下层,或生长在潮湿背阴处,如红豆杉、肉桂、珠兰、中华常春藤、三七、人参、黄连、吉祥草、宽叶麦冬、蕨类、一叶兰、兰花、文竹等。耐荫植物;一般在充足光照下生长最好,但亦有不同程度的耐荫能力,需光度在阳性和阴性植物之间,大多数植物属于此类,如罗汉松、竹柏、栾树、君迁子、桔梗、白芨、棣棠、珍珠梅、杜鹃、山茶、八仙花、七叶树、五角枫等。 2、园林植物耐荫性在植物配置与造景中的应用在植物配置与造景时,对温度、水分、土壤因子都可以通过适地适树以及加强管理、换土等措施来满足和控制,而植物的耐荫性,只有通过对各种树种及草本植物耐荫幅度的了解,才能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科学地配植,组成既美观又稳定的人工群落。根据经验来判断植物的耐荫性是目前在植物造景中的主要依据,但是极不准确。根据研究: 1、杜鹃在进行配置与造景时,宜植于林缘、孤立树的树冠正投影边缘或上层乔木枝下高较高、枝叶稀疏、密度不大的地方; 2、山茶花配植于白玉兰树下,则花、叶均茂,早春红、白花朵相继而开。 3、广玉兰树下不适宜配植山茶花; 4、垂丝海棠配植于桂花丛中、香樟树下及建筑物北面均开花茂盛。另外,在园林实践中,也有通过调节光照来控制花期以满足造景需要,例如:一品红为短日照植物,正常花期在12月中、下旬,为了使其在“十一”开花,一般在8月上旬就开始进行遮光处理,每天见光8-10小时,可以用来在国庆布置花坛、美化街道以及各种场合造景。三、水分水分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无论是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还是植物体内进行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都必须在水分的参与下才能进行,水也是影响植物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等的重要生态因子。1、空气湿度与植物景观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起很大的作用。在自然界,在云雾缭绕、高海拔的山上,有着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的观赏植物,它们长在岩壁上、石缝中,或附生于其它植物上,这类植物没有坚实的土壤基础,它们的生存与较高的空气湿度休戚相关。如在高温高湿的热带雨林中,高大的乔木上通常附生有大型的蕨类,如鸟巢蕨、岩姜蕨、书带蕨等,它们呈悬挂下垂姿态,抬头远望,犹如空中花园;2、水与植物景观不同的植物种类,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水分环境中,形成了对水分需求关系上的不同生态习性和适应性。根据园林植物对水分的要求,可以将其分为水生、湿生、中生、旱生四个生态类型。(1)水生植物景观水生植物生活在水中,有的沉水,有的浮水,有的挺出水面,因此,水面景观很不同。现列举园林水生植物如下,见表2-2-1。植物名科别特性适宜水深(m)菱菱科一年生浮叶水生草本3.0-5.0莲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0.5-1.5睡莲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0.25-0.35萍蓬睡莲科多年生浮水草本浅水凤眼莲雨久花科多年生水生草本0.3-1.0慈姑泽泻科宿根水生草本0.10-0.15水芋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0.15以下蒲草香蒲科多年生宿根草本0.3-1.0水葱莎草科多年生挺水草本沼泽或浅水莼菜睡莲科多年生宿根草本0.3-1.0水芹伞形科多年生沼泽草本0.3-1.02)湿生植物景观在自然界中,这类植物的根常没于浅水或潮湿的土壤里,要求空气湿度较高,在干燥的环境中常生长不良,在植物造景中可用的这类植物有落羽松、池杉、水松、垂柳、旱柳、枫杨、乌桕、白蜡、三角枫、柽柳、夹竹桃、榕属、马蹄莲、水杉、海芋、龟背竹、广东万年青等。3)旱生植物景观旱生植物多原产于热带干旱或荒漠、沙漠地区,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我国常见抗旱树种有仙人掌类、小叶杨、小叶锦鸡儿、雪松、杨树、榆树、胡颓子、侧柏、桧柏、黄连木、合欢、君迁子、紫穗槐、紫藤、皂荚等,这些植物是旱生景观造景的良好树种。四、空气空气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和物质条件,这两种气体直接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与开花状况。在园林实践中,对植物景观影响较大的是一些有害气体,它们直接威胁着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在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时,要因地制宜,选择对有害气体有抗性的园林植物,五、土壤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基质,一般栽培园林植物所用土壤应具备良好的团粒结构,疏松、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良好,并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和适宜的酸碱度。 1、土壤物理性质对植物的影响土壤物理性质主要是指土壤的机械组成。理想的土壤应是“疏松、有机质丰富、具有保水、保肥力强,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城市土壤具有极大的特殊性。(1)城市内由于人流量大,人踩车压,增加了土壤密度,降低了土壤透水和保水能力;(2)土壤被踩紧实后,土壤内孔隙度降低,土壤通气不良,抑制了植物根系的伸长生长;(3)城市内一些地面用水泥、沥青、铺砖等铺装,封闭性大,留出树池很小,也造成土壤透气性差,硬度大;(4)大部分裸露地面夏季吸热较强,提高了土壤温度。所有这些因素都是植物生长的不利因素2、土壤不同酸碱度对园林植物的影响自然界中土壤酸碱度是受气候、母岩及土壤中的无机和有机成分、地形地势、地下水和植物等因子所影响。据我国土壤酸碱性情况,可把土壤酸碱度分为5级:pH<5.0为强酸性;pH=5.0~6.5为酸性;pH=6.5~7.5为中性;pH=7.5~8.5为碱性;pH>8.5为强碱性。根据园林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可以分为三类:(1)酸性土植物。在酸性土壤上生长较好,一般pH<6.5,这些植物在碱性土或钙质土上不能生长或生长不良,他们多分布在高温多雨地区,如杜鹃、山茶、白兰、含笑、珠兰、茉莉、八仙花、肉桂、棕榈、印度橡胶榕、栀子花、油茶等。(2)中性土植物。在中性土壤上生长最佳的种类,绝大多数园林植物属于此类。(3)碱性土植物。在或轻或重的碱性土壤上生长最好的种类,也包括少部分园林植物能忍耐一定的盐碱,称为耐碱土植物,如仙人掌、玫瑰、柽柳、白蜡、木槿、紫穗槐、木麻黄等。土壤中含有游离的碳酸钙称钙质土,有些植物在钙质土壤上生长良好,称为“钙质土植物(喜钙植物)”,如南天竹、柏木、臭椿等。六、生物相关性与植物造景某些植物如同水火不相容一样不能共同生存,一种植物的存在导致其它植物的生长受到限制甚至死亡,或者两者都受到抑制。当然,也有部分植物种植在一起,会互相促进生长。因此,在设计人工植物群落种间组合进行植物配置与造景时,要区别哪些植物可“和平共处”,哪些植物“水火不容”。下面介绍一些植物相克或相生的例子。1、相克(1)黑胡桃(Juglansnigra)不能与松树、苹果、马铃薯、番茄、紫花苜蓿及各种草本植物栽植在一起,而能与悬钩子共生。(2)苹果树行间种马铃薯、芹菜、胡麻、燕麦、苜蓿等植物,苹果树的生长会受到抑制,因为马铃薯的分泌物能降低苹果根部和枝条的含氧量,使其发育受阻;但苹果园种南瓜可使南瓜增产。(3)刺槐、丁香、薄荷、月桂等能分泌大量的芳香物质,对某些邻近植物有抑制作用。(4)榆树与栎树、白桦不能间种。(5)松树与云杉不能间种。(6)银华幼苗根部如与壮龄树接触,幼苗死亡。(7)风信子、稠李抑制某些植物的生长。(8)丁香与铃兰、水仙与铃兰、丁香与紫罗兰不能混种。(9)甘蓝与芹菜不能混种。(10)如果把果树种在各种花卉旁边,各种花就会凋谢。(11)桃树与茶树不能间种,否则茶树枝叶枯萎,桃树周围亦不能种植杉树,否则不能成材。(12)松树不能与接骨木生长在一起。 2、相生(1)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系分布扩展有利。(2)皂荚、白蜡树与七里香在一起,可促进种间结合。(3)黑果红瑞木与白蜡树在一起有促进作用。(4)葡萄园种紫罗兰,结出的葡萄香味更浓。(5)桃核与山楂间种可以互相促进,山楂的产量比单种高。(6)牡丹与芍药间种,能明显促进牡丹生长。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紫花苜蓿根系发达,入土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部充分发育。 用作播种紫花苜蓿的土地,要于上年前作收获后,即进行浅耕灭茬,再深翻,冬春季节作好耙耱、镇压蓄水保墒工作。水浇地要灌足冬水,播种前,再行浅耕或耙耘整地,结合深翻或播种前浅耕,每亩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为底肥。

苜蓿是苜蓿属(Medicago)植物的通称,俗称“三叶草”(三叶草亦可称其他车轴草族植物)。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是牲畜饲料。种植方法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中性或微碱性沙壤土。PH值差异大时,应人为调整到适宜的PH值(PH7—8)。2、整地:种草地全耕,耕深30cm,碎土、挖平、开墒,墒间沟深20cm。田地四周开挖排水沟,沟深40cm。3、种子处理:将根瘤菌按种子用量的1%加水制成菌液洒到种子上,加钙、镁、磷肥或细干土充分搅拌均匀即可。4、播种播种期:一年四季均可以播种播种量:1—1.2Kg/亩。播种方法:开墒拉线条播,墒宽1.5m,行距20cm,播幅5cm,每墒播6行,播后镇压。5、田间管理:苗期精细管理,人工拔除杂害草,并开展中耕除草,每次刈割后应立即进行中耕除草。6、施肥:底肥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钙镁磷50公斤,一次施完。追肥每次每次刈割后根据土壤肥力情况,灌溉后撒施。7、灌溉与排水:晴天播种后立即灌溉,但水不能漫过墒面,出苗后灌溉可漫墒。雨季则应充分利用墒间沟和田地四周的排水沟排涝,避免造成弱苗或死苗。8、利用:播种后40天左右,作第一次除杂性刈割,留茬5cm左右;当牧草长至初花期时刈割。

(1)选地与整地苜蓿草对土壤虽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最好是选择土层较深厚、排水良好的+性或微碱性砂壤土或粘壤土。整地是种植苜蓿百宿的一个关健环节,百秸种子小、芽顶土力弱、苗期生长缓慢,地整得不细易造成缺苗、断条和草荒。在弃耕地上,于秋天破茬打垄,随后进行多次镇压,达到土细无坷垃、土层坚实墒情好,以备播种。在弃耕田或荒坡地上,为防止水土流失,应春夏过后开荒,并随翻随耙压。第二年早春顶浆打垄,并要进行镇压保墒。机械平播时可以不打垄,但是要求土壤平整细碎。(2)施肥苜蓿草是一种比较喜肥的牧草,在瘩薄土地上虽然能够生长,但是产量低,因此在瘠薄地上种植百宿时施些厩肥和磷肥,对提高草产量有显著作用。厩肥和磷肥最好结合整地施人,若能分期施,则在每次割草后施人,对促进再生、增加产草量效果更大。追肥以施氮肥为主,一般每亩可追施硫胺10千克。(3)种子与播种播种期苜蓿的播种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很难一致。在土层薄、降雨少、无霜期短的干旱地区应在早春顶凌播种,即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佳,最迟不要超过6月上旬,否则不能安全越冬。有灌溉条件时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较好。种冬小麦的地区,苜蓿与冬小麦可同时播种。秋播苜蓿杂草危害小,但当年不能受益。播种方式主要分为条播、穴播、撒播3种。条播又分窄行条播和宽行条播,根据栽培目的、播种农具与地形条件等,选择不同方式。窄行条播,主要以产草为目的,多采用机械播种,一般行距15~20厘米,此法播种青草产量高,但产籽量衡宽行播种,一般采用畜力播种,行距40~50厘米,留种田或干旱地区多采用此种方式;穴播,种子少或以采种为目的时采用此法,让每个植株很充分发育、开花结荚、种子饱满、产籽量高;撒播,主要用于人工改良牧场、沟壑、河滩及公路两旁,其播种量一般比条播大2~3倍。播种量播种量一般每亩需0.75~1千克,收草者宜高,收种者宜低。种子处理首宿种子硬实率约占10%~20%,新收的种子硬实率达25%~65%,经过秋冬贮藏后可以大为减少,随贮藏年限硬实率也逐渐减低,种子发芽力可维持10年以上。硬实种子的种皮细胞致密,不透水,直接播种不易吸水,发芽率很低,所以除晒种外,在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将种子掺人1/6左右细沙,其沙粒与种子大小接近,在碾子上碾磨,擦伤种皮,促进种子吸水发芽。也可采用温水浸种,将种子放在50℃~℃的温水中浸泡15~16分钟,然后晾干播种。播种深度与覆土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是保苗的关健。一般土壤播种深度2~3厘米,在干旱条件下,则应深开沟,浅覆土,在水分不足的土壤以覆0.5~1厘米为宜,在水分适宜时以0.3~0.5厘米为宜。注意镇压保墒,力求一次播种保全苗。(4)田间管理①当年播种的苜蓿,因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所以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看住草荒。②越冬前的管理及越冬防护措施冬前培土保墒,便植株根颈处在湿土层内,是越冬防护的主要措施。具体办法是春铲、夏稍、秋末培土。地势低洼、春季积水的地方,要注意排水。③二年以后的苜蓿田间管理比较简单,在早春萌芽以前除去地上枯枝落叶,以利提高地温,加速返青,促进生长。有条件的地方还应灌水施肥。此外,每次收割后要进行一次锄草和松土。④防治病虫害苜蓿经常发生的虫害主要是蚜虫、潜叶蝇、盲椿象。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加水1000倍液喷洒防治,潜叶蝇可用40%乐果乳剂加水3000~5000倍液喷洒防治,盲椿象用敌敌畏加水1000~2000倍液喷洒防治。病害有锈病、褐斑病、白粉病。锈病使用波尔多液、萎锈灵或敌锈钠进行化学保护,褐斑病喷洒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防治,白粉病可用石硫合剂、多菌灵等药物防治。寄生病兔丝子可用鲁保一号药剂防治。⑤收获苜蓿一般在开花初期,即开花率达10%~30%时收割为适宜,此时产量高、草质好。收割太早产量低,过迟茎秆木质化和落叶降低品质。苜蓿播种当年一般可收割1~2次,二年后每年可收割3~4次。干旱地区播种当年生长量小,一般不能收割。 (1)选地与整地苜蓿草对土壤虽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最好是选择土层较深厚、排水良好的+性或微碱性砂壤土或粘壤土。整地是种植苜蓿百宿的一个关健环节,百秸种子小、芽顶土力弱、苗期生长缓慢,地整得不细易造成缺苗、断条和草荒。在弃耕地上,于秋天破茬打垄,随后进行多次镇压,达到土细无坷垃、土层坚实墒情好,以备播种。在弃耕田或荒坡地上,为防止水土流失,应春夏过后开荒,并随翻随耙压。第二年早春顶浆打垄,并要进行镇压保墒。机械平播时可以不打垄,但是要求土壤平整细碎。(2)施肥苜蓿草是一种比较喜肥的牧草,在瘩薄土地上虽然能够生长,但是产量低,因此在瘠薄地上种植百宿时施些厩肥和磷肥,对提高草产量有显著作用。厩肥和磷肥最好结合整地施人,若能分期施,则在每次割草后施人,对促进再生、增加产草量效果更大。追肥以施氮肥为主,一般每亩可追施硫胺10千克。(3)种子与播种播种期苜蓿的播种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很难一致。在土层薄、降雨少、无霜期短的干旱地区应在早春顶凌播种,即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佳,最迟不要超过6月上旬,否则不能安全越冬。有灌溉条件时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较好。种冬小麦的地区,苜蓿与冬小麦可同时播种。秋播苜蓿杂草危害小,但当年不能受益。播种方式主要分为条播、穴播、撒播3种。条播又分窄行条播和宽行条播,根据栽培目的、播种农具与地形条件等,选择不同方式。窄行条播,主要以产草为目的,多采用机械播种,一般行距15~20厘米,此法播种青草产量高,但产籽量衡宽行播种,一般采用畜力播种,行距40~50厘米,留种田或干旱地区多采用此种方式;穴播,种子少或以采种为目的时采用此法,让每个植株很充分发育、开花结荚、种子饱满、产籽量高;撒播,主要用于人工改良牧场、沟壑、河滩及公路两旁,其播种量一般比条播大2~3倍。播种量播种量一般每亩需0.75~1千克,收草者宜高,收种者宜低。种子处理首宿种子硬实率约占10%~20%,新收的种子硬实率达25%~65%,经过秋冬贮藏后可以大为减少,随贮藏年限硬实率也逐渐减低,种子发芽力可维持10年以上。硬实种子的种皮细胞致密,不透水,直接播种不易吸水,发芽率很低,所以除晒种外,在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将种子掺人1/6左右细沙,其沙粒与种子大小接近,在碾子上碾磨,擦伤种皮,促进种子吸水发芽。也可采用温水浸种,将种子放在50℃~℃的温水中浸泡15~16分钟,然后晾干播种。播种深度与覆土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是保苗的关健。一般土壤播种深度2~3厘米,在干旱条件下,则应深开沟,浅覆土,在水分不足的土壤以覆0.5~1厘米为宜,在水分适宜时以0.3~0.5厘米为宜。注意镇压保墒,力求一次播种保全苗。(4)田间管理①当年播种的苜蓿,因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所以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看住草荒。②越冬前的管理及越冬防护措施冬前培土保墒,便植株根颈处在湿土层内,是越冬防护的主要措施。具体办法是春铲、夏稍、秋末培土。地势低洼、春季积水的地方,要注意排水。③二年以后的苜蓿田间管理比较简单,在早春萌芽以前除去地上枯枝落叶,以利提高地温,加速返青,促进生长。有条件的地方还应灌水施肥。此外,每次收割后要进行一次锄草和松土。④防治病虫害苜蓿经常发生的虫害主要是蚜虫、潜叶蝇、盲椿象。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加水1000倍液喷洒防治,潜叶蝇可用40%乐果乳剂加水3000~5000倍液喷洒防治,盲椿象用敌敌畏加水1000~2000倍液喷洒防治。病害有锈病、褐斑病、白粉病。锈病使用波尔多液、萎锈灵或敌锈钠进行化学保护,褐斑病喷洒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防治,白粉病可用石硫合剂、多菌灵等药物防治。寄生病兔丝子可用鲁保一号药剂防治。⑤收获苜蓿一般在开花初期,即开花率达10%~30%时收割为适宜,此时产量高、草质好。收割太早产量低,过迟茎秆木质化和落叶降低品质。苜蓿播种当年一般可收割1~2次,二年后每年可收割3~4次。干旱地区播种当年生长量小,一般不能收割。1)选地与整地 苜蓿草对土壤虽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最好是选择土层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或粘壤土。整地是种植苜蓿的一个关健环节,苜蓿种子小、芽顶土力弱、苗期生长缓慢,地整得不细易造成缺苗、断条和草荒。在弃耕地上,于秋天破茬打垄,随后进行多次镇压,达到土细无坷垃、土层坚实墒情好,以备播种。在弃耕田或荒坡地上,为防止水土流失,应春夏过后开荒,并随翻随耙压。第二年早春顶浆打垄,并要进行镇压保墒。机械平播时可以不打垄,但是要求土壤平整细碎。 2)施肥 苜蓿草是一种比较喜肥的牧草,在瘠薄土地上虽然能够生长,但是产量低,因此在瘠薄地上种植苜蓿时施些厩肥和磷肥,对提高草产量有显著作用。厩肥和磷肥最好结合整地施入,若能分期施,则在每次割草后施入,对促进再生、增加产草量效果更大。追肥以施氮肥为主,一般每亩可追施硫胺10千克。 3)种子与播种 ① 播种期 苜蓿的播种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很难一致。在土层薄、降雨少、无霜期短的干旱地区应在早春顶凌播种,即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佳,最迟不要超过6月上旬,否则不能安全越冬。有灌溉条件时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较好。种冬小麦的地区,苜蓿与冬小麦可同时播种。秋播苜蓿杂草危害小,但当年不能受益。 ② 播种方式 主要分为条播、穴播、撒播3种。条播又分窄行条播和宽行条播,根据栽培目的、播种农具与地形条件等,选择不同方式。窄行条播,主要以产草为目的,多采用机械播种,一般行距15~20厘米,此法播种青草产量高,但产籽量低;宽行播种,一般采用畜力播种,行距40~50厘米,留种田或干旱地区多采用此种方式;穴播,种子少或以采种为目的时采用此法,让每个植株很充分发育、开花结荚、种子饱满、产籽量高;撒播,主要用于人工改良牧场、沟壑、河滩及公路两旁,其播种量一般比条播大2~3倍。 ③ 播种量 播种量一般每亩需0.75~1千克,收草者宜高,收种者宜低。 ④ 种子处理 苜蓿种子硬实率约占10%~20%,新收的种子硬实率达25%~65%,经过秋冬贮藏后可以大为减少,随贮藏年限硬实率也逐渐减低,种子发芽力可维持10年以上。硬实种子的种皮细胞致密,不透水,直接播种不易吸水,发芽率很低,所以除晒种外,在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将种子掺入1/6左右细沙,其沙粒与种子大小接近,在碾子上碾磨,擦伤种皮,促进种子吸水发芽。也可采用温水浸种,将种子放在50℃~60℃的温水中浸泡15~16分钟,然后晾干播种。 ⑤ 播种深度与覆土 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是保苗的关健。一般土壤播种深度2~3厘米,在干旱条件下,则应深开沟,浅覆土,在水分不足的土壤以覆土0.5~1厘米为宜,在水分适宜时以0.3~0.5厘米为宜。注意镇压保墒,力求一次播种保全苗。 4)田间管理 ①当年播种的苜蓿,因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所以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看住草荒。 ②越冬前的管理及越冬防护措施 冬前培土保墒,使植株根颈处在湿土层内,是越冬防护的主要措施。具体办法是春铲、夏耥、秋末培土。地势低洼、春季积水的地方,要注意排水。 ③二年以后的苜蓿田间管理比较简单,在早春萌芽以前除去地上枯枝落叶,以利提高地温,加速返青,促进生长。有条件的地方还应灌水施肥。此外,每次收割后要进行一次锄草和松土。 ④防治病虫害 苜蓿经常发生的虫害主要是蚜虫、潜叶蝇、盲椿象。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加水1000倍液喷洒防治,潜叶蝇可用40%乐果乳剂加水3000~5000倍液喷洒防治,盲椿象用敌敌畏加水1000~2000倍液喷洒防治。病害有锈病、褐斑病、白粉病。锈病使用波尔多液、萎锈灵或敌锈钠进行化学保护,褐斑病喷洒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防治,白粉病可用石硫合剂、多菌灵等药物防治。寄生病兔丝子可用鲁保一号药剂防治。 ⑤ 收获 苜蓿一般在开花初期,即开花率达10%~30%时收割为适宜,此时产量高、草质好。收割太早产量低,过迟茎秆木质化和落叶降低品质。苜蓿播种当年一般可收割1~2次,二年后每年可收割3~4次。干旱地区播种当年生长量小,一般不能收

土壤质地论文参考文献

海南岛土壤的水平地带性不明显,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

因海南岛地势中高周低,无论成土条件,或是土壤分布,均以中南部山地为中心向四周递变。

中国地质调查局始于2004年的《海南岛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日前结束,首次在海南岛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面积达9545平方公里,占全岛总面积的28%以上,其相对值和绝对值在中国都是最高的。

硒对人体具有良好的生理保健功能,并有益于人体健康长寿。海南岛土壤不仅富硒比例在全国是最高、面积最大,也是最清洁的,因此,海南可开发天然、优质、无污染的富硒农产品,提升农产品品质。

扩展资料

海南是位于中国最南端的热带岛屿型省份。根据中国国务院2010年1月4日公布的《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海南省将充分发挥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使海南岛成为中国重要的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地区。

海南省已规划了全岛富硒水稻、富硒薯类、富硒水果、富硒槟榔等的适宜性种植区。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海南岛发现中国迄今面积最大的富硒土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南岛

环境问题是现代人们生活发展的重要问题,面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恶化,需要集合现代环境保护标准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发展重要意义。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工程的硕士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环境工程的硕士论文篇1 试论我国灾害信息管理现状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频发,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从台风引发的水灾到由污染引起的雾霾,每年我国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加,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政府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很重视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减灾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加大了资金投入和制度建设,使我国灾害信息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能及时报送灾害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数据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增强了灾区人民战胜灾害的信心。 一、我国灾害信息管理制度 我国的灾害信息管理制度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点:(1)政府部门统一领导,主要指的是政府部门统一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灾害管理法规,政府部门实施对灾害管理指挥和决策职能。(2)部门分工负责,主要指的是政府的各个灾害管理职能部门,在行使各部门职责的同时,密切的配合,由于灾害的种类存在着差异,导致分工不同,有的部门负责救灾的管理,有的部门负责灾情的搜集等等。(3)上下分级管理,主要指的是中央主要负责的是国家特大救灾问题的决策,以下的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灾害管理事宜,同时根据灾情的大小,来明确上下各级的职责。 二、我国灾害信息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灾害信息管理的现状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 1.灾害信息的收集方法比较原始。我国目前在地方发生灾害的时候,灾害信息的收集主要是依靠当地农村的村级干部往乡镇口头报告,然后乡镇和县市逐级向上汇报,关于灾害情况的程度也一般是依据人工的目测或者估计得到,灾害信息的采集方式比较原始。 2.灾害信息的处理方式比较粗糙。在一般的情况下,如果灾情不是非常严重,或者灾情的时间比较紧急,县市级部门对于乡镇的灾情汇报情况很少去核查,知识简单的处理一下就开始上报,同时在汇报的时候会夸大或者减小灾情的统计情况,灾害信息的处理方式比较粗糙。 3.灾害信息的储存方式比较简单。在我国一般的农村和乡镇的部门,很少有积累灾情档案的习惯,即使在县市级的相关部门,纸质材料和灾情录像的资料也非常少,这样一来灾情的统计就会出现问题。 4.灾情信息传递的途径相对落后,目前乡镇对于上级的灾情汇报,传递信息的途径无非是电话或者传真,很少有使用电脑进行汇报,由于电话传真的效率相对较低,导致的灾情信息传递的途径相对落后。 三、我国灾害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灾害信息关系中,灾情的及时准确发布是工作的重点,也是救灾工作展开的关键,影响灾害信息发布的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下面来展开分析: 1.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当前灾害信息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目前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经过了多次修改,但是其灾情采集的时限、指标与基层部门还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地方,灾情的处理和发布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从上到下的灾情指标不统一,从而增加了灾情信息交流的难度。 第二方面主要体现在地方利益上,一些受灾的地区由于考虑到了自身的利益,在上报灾情信息的时候故意瞒报一些重要的信息,这样一来对于地方救灾的投入就能减少,然后从上级那里能够得到更多的救灾资金。同时当前的救灾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对个人的救灾补助标准偏低,群众在受灾的时候,一间房屋的倒塌得到的救灾补助仅仅为该房屋造价的7%,因此一些贫困的受灾地区为了缓解救灾资金与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得不夸大灾情。 2.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基层的灾害信息管理人员缺乏,在我国,乡镇这一级的灾害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民政助理员来负责,而且民政助理员还有其他的工作要负责,县级民政部门负责救灾工作的也一般不超过3人,这些工作人员不但要承担一定的救灾工作,还需要从事灾后的低保、灾情的报送等工作,于是很多工作就来不及核查,只是主观的判断。第二方面是灾害信息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从乡镇级别到省市级的灾害信息管理人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从事灾害信息管理的时间以及对专业技术的培训情况都会对灾情的送报和处理灾情的效率产生影响,特别是乡镇和县级单位的相关人员,如果出现差错,将会导致整个救灾工作的处理出现问题。第三方面是灾情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技术低下。灾害信息采集的方法和处理设备的先进性对于灾情的准确报送和灾情的处理至关重要,当前灾情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技术低下主要体现在灾害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加工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方案,然后灾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的相关设备配置不合理,采用计算机与人工结合的灾害信息处理方式平均比例只有80%。 四、我国灾害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综合当前我国灾害信息管理的现状,其发展趋势可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建立灾情信息专报网络。开发专用的数据库,其中包括灾情的背景数据库、救灾工作的数据库等,这样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灾害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处理,并且需要建立灾害信息直报渠道,第一时间上报灾情信息,灾情信息的传递网络需要24小时保持畅通,建立起联网工作。 2.对灾害信息的统计方法形成统一标准。进一步完善灾害统计制度,同时根据救灾工作的需要,对灾害统计的方法进行改进,灾害的统计报表需要重点体现在房屋损坏数量、受灾群众的数量,政府救助情况等,这样不但便于核查,同时还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 3.建立起灾情的核查机制。首先要做的是规范灾情核查的程序,即由县市级核查乡镇级,由乡镇级核查村级单位,一步一核查,明确职责,然后是规定灾情核查的内容,一般的核查内容主要包括核查报告和评估报告两部分,然后对于每一个部分需要明确其核查的重点。 4.建立起灾害的救灾绩效考核。考核的内容首先要突出的是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受灾群众在灾害期间是否存在温饱、医疗等方面的困难,然后考核是的各级救灾单位的救灾物资发送情况,要做到专款专用,切实的保障受灾群众的自身利益,对于救灾款项的公示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公布,公开透明,最后需要做的是完善救灾信息的档案管理问题,对于每一次灾害发生的情况,都要及时的更新在灾害管理的数据库中,以备后需。 五、小结 近几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但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也得不到保障,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灾害信息管理的现状,分析了一下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出现的原因,最后对于我国灾害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加以分析,期望为我国的灾害信息管理工作尽一点微薄之力。 关于环境工程的硕士论文篇2 浅谈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关系 摘要: 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看似是毫无关联的两种工程技术,但是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却非常紧密,具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等作用,是处在共生状态下的两套工程体系,而他们之间的有机融合所产生的效应,对人类、社会、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他们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加快他们两者之间有机融合的脚步,是推动现代可靠性工程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从环境工程的概述与可靠性工程的概述开始进行分析,从而对他们的基本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进而对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研究,实现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环境工程;可靠性工程;关系 1环境工程的概述 1.1环境工程的内容 环境工程是提升环境质量、研究防治环境污染并从事该项工作的科学技术,与不同领域中的环境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如生物学中的生态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卫生学、环境医学等领域,但是其根本还是以对环境污染源的治理为主。同时环境工程也是一门复杂、庞大的技术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治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措施研究、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废物资源化技术、发展少害或无害的闭路生产系统、改革生产工艺等方面。环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环境污染源,促进良好环境效果的提升,争取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环境工程发展的主要方向。 1.2环境工程的发展 19世纪50年代初期,从英国伦敦发生霍乱疫情发生起,人们才开始对饮用水进行消毒与过滤,从而真正拉开了环境工程的序幕,当时的环境工程还被称为卫生工程,主要包含环境卫生、垃圾处理、给水和排水工程、水分析等内容,在当时环境工程的成立与实施,对霍乱、伤寒等水媒病发生概率的降低,获得了颇为显著的效果。环境污染是从人类进行活动的开始而逐渐同步的。自然环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这中自净能力发挥需要污染物的数量不超过环境维持正常状态的范围,但是一旦超出环境容量,必将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平衡。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冲击非常严重,造成的环境污染局面也非常严峻,同时,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与健康的恶劣影响也逐渐鲜明,致使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性质从卫生工程低水平过渡到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工程。环境污染最主要的源头是工业生产中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人类生活等污染物的排放,而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控制与管理,也成为了环境工程的最基本任务 2可靠性工程的概述 2.1可靠性工程的定义 可靠性工程是一门与提升产品或系统在自身寿命周期时间内可靠性相关联分析、设计、试验的工程技术。而产品可靠性是在规定或是有限的时间内,受规定条件影响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的实现与发挥出特定标准范围功能的能力。而影响可靠性能力的主要因素不仅包含规定的使用条件,如维修条件、环境条件、设备条件、试验条件等因素条件,还包含设计技术,如分析、总体设计、分项设计等因素。 2.2可靠性工程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对电子设备可靠性开始进行研究,从此拉开了有组织地进行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序幕,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电子设备等产品的可靠性技术已经向机械、建筑等不同行业延伸,而技术所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建筑工程、工业生产等都需要可靠性工程技术的支持,才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通过上述对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两者概述的分析,我们能够从中总结出他们两只之间的紧密联系,可靠性工程中可靠性能力的提升会受到他所在地域环境条件的影响,提升或降低该项工程建设的可靠性,而工程可靠性的不稳定或不符合标准,将使各项产业生产或工作效率不达标,如建筑工程、工业生产、水利工程等可靠性的不合格,不仅会直接导致建设或生产质量的降低,还会增加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量,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环境工程防止污染的有效性。此外,可靠性工程中可靠性能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改善周遭恶劣环境的质量情况,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两者之间具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等作用,而他们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3.1可靠性工程是环境工程的客观要求 良好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它不仅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等方面所需物质的来源,也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自然环境条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与环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可靠性工程建设是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主要途径,同时,由于各地区环境情况的不同,很多从环境中获得的物质所需,还必须通过可靠性工程建设才能够得以实现,如水源短缺或是水污染严重等环境情况而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这种可靠性工程建设能够弥补自然环境中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改善周围环境,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或是弥补当地资源匮乏的环境情况,这从本质上符合了环境工程的基本内容,因此,可靠性工程是环境工程的客观要求。 3.2环境工程所保护的良好环境是可靠性工程的重要保障 从可靠性工程的定义中就能够看出,产品可靠性能力发挥的是成度高低与规定环境条件的影响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只要在符合标准的良好环境中,可靠性的发挥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而环境工程是以提升环境质量为己任,以防治环境污染为根本的一种科学技术,对环境质量提升与环境保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人类不断破坏环境的今天,环境工程存在的重要意义也更加突显,而他改善环境的有效性也终将决定可靠性工程中其可靠性能的提升与发挥,因此,环境工程所保护的良好环境是可靠性工程的重要保障。如建筑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都会对需要工程建设地区进行实地勘察,会考虑周遭环境中气候、湿度、水资源、地质等各项环境因素。 3.3可靠性工程对环境工程的不利影响 可靠性工程建设,虽然会弥补周遭环境中的不足,但也会对周遭环境中其他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降低环境工程管理与防治的有效性。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例,展示可靠性工程对环境工程的不利影响。首先,对水资源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库采取的节流会影响下游河道的水资源流量,致使周围水位逐渐下降,而在对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时,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不在水资源分配的计划当中,受到分配者的忽视,因此,水利工程作用发挥的过强,会直接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影响水质的同时也会使河流自净能力的降低,出现湖泊、池塘干涸等环境问题,增加环境工程的工作量。其次,对土壤条件的影响,一是改变土壤质地,出现土壤沼泽化情况,影响土壤肥力,不再有利于农作物的自然生长;二是污水的排放过量,超出水体环境容量,影响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情况的出现。 4结束语 通过对环境工程与可靠性工程两者之间关系的深入了解,我们能够充分看出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他们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将会发挥出他们共同的作用与优势,提高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发展现代可靠性工程的良性建设,促进人类、社会、国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超,梁宇生,杨坤,等.风沙区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及防治策略[J].煤炭技术,2016(05). [2]刘丛,马利民.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 [3]郭庆功.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合理治理研究[A]//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 [4]秦彩霞.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探讨[J].江西建材,2016(15). [5]周志帮.水利工程与地质环境相互影响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4). 猜你喜欢: 1. 大学环境工程方面毕业论文免费 2. 大学环境工程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3. 大学环境工程毕业论文 4.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样板

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典型土壤为赤红壤(又称砖红壤性红壤)。赤红壤是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带至热带地区,包括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海南省的几乎全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度之间。 赤红壤地区的生物气候特点是:气温较砖红壤地区低,年平均气温为21~22℃,>10℃的积温在6500~8000℃之间,年降水量在1290~2000毫米之间,全年雨量分配比较均匀,干湿季节变化不很明显。天然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雨林,沟谷内常有部分热带植物,且向南逐渐增多。林内也有攀缘植物及附生植物。目前,赤红壤上的天然林大部分已被破坏,成为疏林草地。赤红壤富铝化作用弱于砖红壤。

最简单的回答酸性红壤

土壤营养物质检测论文

我在土壤科学这本学术期刊上看到,有分析土壤有机质分布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有的写修复技术,有的分析土壤有机质分析技术和应用……这些你都可以参考学习下

铁铝土过去曾称富铝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具有明显脱硅富铝化特征的土壤系列,由于都分布在我国水热条件最优越的地区,所处地形又以低山、丘陵、台地为主,故其开发利用价值高,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土壤资源。 砖红壤 赤红壤 红壤 黄壤 [编辑]淋溶土目前的淋溶土纲,主要为湿润森林土壤系列。 黄棕壤 黄褐土 棕壤 暗棕壤 白浆土 灰化土、漂灰土和棕色针叶林土 [编辑]淋溶土目前的淋溶土纲,主要为湿润森林土壤系列。 黄棕壤 黄褐土 棕壤 暗棕壤 白浆土 灰化土、漂灰土和棕色针叶林土 [编辑]淋溶土目前的淋溶土纲,主要为湿润森林土壤系列。 黄棕壤 黄褐土 棕壤 暗棕壤 白浆土 灰化土、漂灰土和棕色针叶林土 [编辑]半淋溶土该土纲是在半湿润至班干旱气候下形成的具有钙积特征或盐基饱和的土壤系列,但因其所处的热量条件各不相同,各自的土壤性质有很大的变化。 燥红土 褐土 灰褐土 黑土 灰色森林土(灰黑土) [编辑]钙层土是我国温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至干旱地区的草原土壤系列,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 黑钙土 栗钙土 栗褐土 黑垆土 棕钙土 灰钙土 [编辑]漠土又称荒漠土,是漠境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我国漠境地区面积很大,约占全国面积的五分之一。由于气候极端干旱,年降雨量少,漠土的基本特点是:地表多石砾,具有多孔状的漠境结皮;有机质含量低,碳酸钙含量高,而且表聚性强;普遍含有石膏和较多的易溶性盐;存在较明显的残积粘化和铁质化染色的红棕色紧实层,以及土体浅薄等。 灰漠土 灰棕漠土 棕漠土 [编辑]初育土是指发育程度低、层次分化不明显的幼年性土壤,其性状受母质岩性的深刻影响。 紫色土 石灰(岩)土 火山灰土 磷质石灰土 黄绵土和红粘土 风沙土和龟裂土 新积土、粗骨土和石质土 [编辑]半水成土和水成土半水成土:河流一级阶地上,底土产生潴育化,地表长有草甸植形成潮土。 草甸土 潮土 砂礓黑土 灌淤土 黑土 白浆土 水成土:山前交接洼地可、河间洼地、以及地下水露头处。长期或季节性积水,地表生长水生及喜湿植被,形成沼泽土。 [编辑]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前者含有过多的易溶性盐,后者土壤胶体吸附有显著数量的交换性钠,均能对作物产生危害。 盐土 碱土

土壤渗水性对植物的影响研究论文

要知道现在高中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单性的问题,对现在的现实现象来说,有两种植物是生长在不同环境的,梗系完全在水里并且还可以生长的有红树,还有一种是在旱地和大地上的,一是仙人掌,二是想杨树,冲天杨,都是。要是你问的是后者那就是不能在完全成活的,因为植物有两个地方呼吸一是它的叶子二是它的梗系,如果梗系在没有常换水的时后就会死,常换水并且给点营养就可以活,所以说土壤积水植物是会死的!不知道我给的答案是不是你想要的,还有不知道的问我!

植物吸收水分的方式有两种:吸胀作用(未形成液泡)和渗透作用(形成液泡后)。吸胀作用(imbibition)亲水凝胶吸附水分子,并使其膨胀的过程。为非生命的物理过程。植物组织中含有很多这类物质如纤维素、果胶物质、淀粉和蛋白质等,它们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在未被水饱和时,就潜伏着很强的吸水能力。最明显的例子是风干种子,因为其内贮存着大量蛋白质或淀粉。蛋白质与水结合的趋势大于淀粉,因此,豆类种子吸胀作用极为明显。吸胀物体由于吸附水分子而膨胀,其压力是很大的,如将干种子塞满岩石裂缝,借其吸水产生的吸胀压力能使岩石破裂。吸胀作用是没有液泡的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如生长点的细胞、干种子细胞等,原理是细胞中有大量亲水性物质,这些亲水性能够从外界吸收大量的水分,活细胞、死细胞都能通过吸胀作用吸收水分。渗透作用是具有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原理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内外的溶液存在着浓度差,水分子就可以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原生质层扩散到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溶液渗透压的高低与溶液中溶质分子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溶液中溶质分子物质的量越多,渗透压越高,反之则越低。在比较两种溶液渗透压高低时以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分子的物质的量为标准进行比较。如果溶质分子相同,也可以质量分数比较。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的细胞一定是一个活细胞。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验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的最佳实例是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一次施肥过多引起“烧苗”,是由于土壤溶液的浓度突然增高,导致植物的根细胞吸水发生困难或不能吸水。盐碱地里大多数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的原因之一也是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腌制的鱼、肉等不易变质,是由于高浓度的盐溶液使细胞等微生物失水死亡。

植物根部需要进行呼吸作用,积水会导致呼吸作用受阻。

三七灰土对绿化的影响:并不能够阻挡植物腐烂,但却可以提前预防。三七灰土中是含有大量的三七草木灰的,草木灰除了可以作为农家肥给植物补充营养外,还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其作用相当于药烧碱,能够较好的提前预防因病菌造成的植物腐烂,且较为温和没有副作用,但不能与农家肥混合使用。除此以外,其还可以消灭害虫,如蚜虫等。三七灰土本身就是后期渗水后会密实的,这种情况都会发生。直接施工水稳。三七土指的就是石灰与黄土配合的土。三七土夯实以后,它具有一定的硬度与强度,但没有韧性,不能抗折,也不能抗弯曲,只能承受上部给的压力或重量。三七土夯过以后,它已经基本干燥,干燥后就具有了脆性,若又用夯在上边夯,势必将其打酥,震裂,甚至成粉状,这时的三七土就完全没有了它的硬度与强度了。所以已经夯过了的三七土不能再行夯。灰土虚铺厚度为150-250mm,夯实后约100~150mm厚,如果设计无要求,300厚灰土应分两次碾压,压实系数不小于0.93-0.95。

土壤地理学毕业论文

浅谈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 高一年级448班 刘子屹 [摘要] 对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发生的原因和预防进行了分析,指出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形成是与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并探讨如何预防河北阜平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为其防治提供思路真正做到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不破坏生态平衡。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泥石流 生态平衡 原因 防治 [引言] 2012年7月河北保定太行山部分县遭受严重水灾北京、保定涞水野三坡、涞源县等地骤降暴雨并发生泥石流抵御暴雨洪涝、防止泥石流侵袭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家乡阜平县水土流失一并严重防止泥石流刻不容缓为避免灾情重演关键要树立环保意识保护植被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经济的同时严控开山、平谷严禁砍伐植被同时造林工程要合理保持河道畅通清洁净化环境。人人有防涝意识人人从我做起防灾避险才会换来往日山青水秀的乡村美景。 [正文]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是生活中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美好期许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家乡河北阜平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初中之前的每个假期我都会和父母一起回去那时候的家乡是我的乐园是我对山水大自然最初的记忆。初中毕业之后再次跟随父母回到了老家却与我印象当中的“青山绿水”大相径庭土黄的山坡因为开矿被挖去了大半干枯的河道被大片房屋占据原来上山的小路已因为植被的减少而变得土质松散而被废弃一下雨便为“泥沙俱下”山上的雨水没有了小草树木的拦截没有了山谷沟底的积流公路便成了“河道”一场雨后泥沙淤满道路昔日宽阔的“沙滩河面”变成了垃圾堆积的“窄沟”。 这种景象让我不禁联想到前一阵子发生在河北涞水、涞源等地的水灾继而爆发的泥石流如果现在的情况还不加以制止那么我的家乡不就会成为下一个“涞水”下一个“涞源”吗因此为了避免灾情重演树立自我防护意识我通过网络、书籍、新闻报道等渠道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华北地区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灾害发生的条件、原因、破坏力和如何防范等情况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而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 两者都有着具大的破坏力。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并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如2012年7月21日保定市涞水县野三坡暴雨导致山体滑波泥石流严重公路、大桥被冲毁造成特大洪灾。7月23日河北涞源县遭遇56年来最大降水村内一片汪洋。因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使交通全部断交数以万计群众被困三个自然村夷为平地。强降雨导致的泥石流共造成该县14人死亡2人失踪大量财物被毁损失惨重。 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灾害发生的原因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点 一、自然原因 1、岩石的风化还有霜冻对土壤形成的冻结和溶解造成的土壤松动。华北地区的太行山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型季风区,区内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燥多大风,夏季湿润多雨,四季分明的气候使区内物理风化作用强烈霜冻对土壤形成的冻结和溶解造成的土壤的松动作用明显。 2、易滑(坡)的岩、土分布区。如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土的存在再加上本区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质环境相对脆弱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暴雨多发或异常的强降雨短时间内可提供充足的水源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华北地区每年7月份~8月份为雨季,该时间段是暴雨和特大暴雨最为集中的时期而其中90%左右的泥石流灾害发生在7月20日~8月10日之间泥石流暴发周期与洪涝灾害的周期同步。 二、人为原因 1、山体破坏修建高速公路、水渠以及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或其它工程建筑的不合理开挖对山体造成的破坏。据有关资料研究区目前华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0126km2,占山区总面积的58.05%左右不是最新数据地表侵蚀的自然过程已遭到严重破坏,人为侵蚀加剧这会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造成山体滑坡。家乡近年来兴起煤炭运输热和开矿热沿路都是加油站、煤场、矿场“山丘被随意挖去沟谷被随意填平”经济是发展了人们是富裕了楼房是高而多了可随之而来的是“满目创痕”的群山、灰蒙蒙的天空、黑秃秃的大地。山体因爆破严重遭受破坏灾难不久也将会来临。 2、滥伐乱垦近年来,随着乡村人口的增长,加上当地管理水平的偏低,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日益增强,不少地方竞相侵占沟道致使河道变窄滥伐树木、破坏植被使坡体失去保护破坏了山体稳定性,使其蓄水能力大大降低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松散的固体物质有利于雨水等水体的入渗从而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 。在家乡让人迷恋的枣林已不再被人重视而是被随意砍伐往日的溪流已变为泥浆泥沙。“青山绿衣”被一层层剥掉裸露的大山已经不起风雨。 通过对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发生原因和条件的了解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防治而且就家乡而言迫在眉睫。 一、树立防灾避险意识 政府大力宣传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危害性让人们认识到现在的错误提高科学素养加强人们防范意识做到出现险情应会自救。 二、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坚决禁止不合理开挖和滥伐乱垦等行为在村庄附近种植一定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形成、降低其发生频率而且即使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 三、合理规划 从长远的观点看绝大多数沟谷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因此在村庄选址和规划建设过程中房屋不能占据泄水沟道也不宜离沟岸过近已经占据沟道的房屋应迁移到安全地带。拓宽河道可以避免或减轻因泥石流溢出沟道而对两岸居民造成的伤害。政府出台措施努力引导小型煤矿科学选址不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破坏了自然坏境实施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中共十八大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重视生态安全的“动员令”。 报告明确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因此要人人树立环保意识和防灾避险意识尤其是我们的政府要把“乌纱红章”和“蓝天绿地”挂钩。家乡水土流失严重防止泥石流刻不容缓。相信在政府的引领下在家乡人的努力下水土流失情况会日益好转泥石流山体滑坡会日趋消失山还会更青水还会更秀 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到执行都会发生更大变化。 [参考文献] 1、 王昕.泥石流沟危险度的模糊评判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 李泳.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问题J.山地学报 3、 《中共十八大报告

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及介绍 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及介绍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现代地貌学,环境演变,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计量地理学,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10~12周。地质学实验,地貌学实验,气象与气候学实验,水文学实验,植物地理学实验,土壤地理学实验,沉积学实验,地理模拟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 地理科学专业应届就业率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中,83%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16%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8.4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地理科学专业发展前景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3%,27%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78,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薪酬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1年薪酬指数 72%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8%。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22,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2年薪酬指数 68%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4%。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0,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3年薪酬指数 61%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3%。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8,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全球化指数 39%的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完全能够”或“比较能够”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认为“不太能够”和“完全不能”适应全球化竞争需要的毕业生为11%。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全球化指数为6.70,与其他专业相比,全球化指数为中等偏上。资料来源:

.....网上不是很多么?

  • 索引序列
  • 苜蓿地土壤物理性质研究论文
  • 土壤质地论文参考文献
  • 土壤营养物质检测论文
  • 土壤渗水性对植物的影响研究论文
  • 土壤地理学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