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国际航空杂志空军

国际航空杂志空军

发布时间:

国际航空杂志空军

目前国内最大的3家航空公司是:南方,东方,国际.目前飞机量是:292/199/167,3本杂志主刊分别叫:《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之翼》,其他的航空公司都可以忽略,太小了!除非你是当地人,那就不说了!比如你是厦门人,可能更偏向厦门航空,如果不是,建议不用考虑那些!还有一个就是《中国民航》,不过这个是民航总局的刊物,他们没有实体的,都是让各个航空公司派发的,效果不好!而且价格基本是前面3家的2倍!想做广告么?想知道更详细的给我发消息,我就是做这个!^-^

。。航空公司名字+杂志、还有很多。。要看你是在国内航班还是国际航班。。

东方航空杂志中国民用航空杂志 新华航空杂志 深圳航空杂志 南方航空 杂志 航空知识杂志 国际航空杂志 西南航空杂志等...

航空知识北航办的,创刊时间早介绍的知识都很基本,是入门级的,而且军航民航各占一半航空世界中航办的,介绍的知识有一点深,以军航为主,民航主要集中在中航自己的产品上其他的杂志有的没影响力,有的太专业里面全是论文,看都看不懂

国际航空杂志2020空空导弹

麻雀空空导弹是战后美国研制并装备使用的第二个空空导弹,也是世界上装备使用最为广泛的一个中距空空导弹系列。与当时分别由休斯飞机公司和美国海军军械试验站自筹资金研制的“猎鹰”和“响尾蛇”空空导弹不同,该弹是唯一由军方主动投资发展的空空导弹。

美国军方决定发展这种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是出于其冷战战略考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冷战时代的到来。世界的政治地理格局发生剧变,出现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军事态势,苏联在1953年试验成功氢弹,英、法步其后尘,先后有了原子弹和氢弹,更加剧了核军备竞赛。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唯一有效地运载核炸弹的工具是远程战略轰炸机,唯一有效地抗击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工具是截击机,而具有全天候、远距拦截能力的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则是截击机的有效武器。

当时,美国海军航空局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空空导弹发展计划,要求其M数达到3、射程达到31.5千米、65千米;但为加快研制进度,要求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研制一种雷达型空空导弹,即将该航空局已经取消的“云雀”地空导弹用的雷达波束制导系统,用到现有的12.7毫米口径航空火箭弹上,要求其最大射程至少达到2千米、最小射程不超过305毫米,能够拦截M数1的空中目标。这种导弹的关键是波束制导控制系统,故美国海军航空局选择从事该系统研制的斯佩里公司为主承包商,于1946年5月开始研制该导弹。

限于当时电子器件水平低,大量采用电子管,12.7毫米口径航空火箭弹的弹体容积不够,斯佩里公司于1947年3月提出增大弹径,否则减小射程。美国海军航空局于同年5月选择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研制203毫米弹径的新弹体,而斯佩里公司作为主承包商仍负责系统工作,并继续研制雷达波束导引头,同年7月该项目被正式命名为“麻雀”项目。

“麻雀”系列导弹是美国研制的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该系列的研制工作于1946年始,至今发展了十个型号?由于不断改进使导弹的性能不断提高,各型导弹的性能也不尽相同?其射程从开始的8千米增加到46千米?

最新的型号为AIM-7M,其射程为46千米,速度3.5马赫,可全向攻击?弹长3.60米,弹径203.2毫米?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具有下视下射能力?该弹出口到十多个国家?图中白色的导弹为挂在F-15战斗机上的“麻雀”空空导弹?

麻雀”(AIM-7)空空导弹是战后美国研制并装备使用的第二个空空导弹,也是世界上装备使用最为广泛的一个中距空空导弹系列?与当时分别由休斯飞机公司和美国海军军械试验站自筹资金研制的“猎鹰”和“响尾蛇”空空导弹不同,该弹是唯一由军方主动投资发展的空空导弹,研制单位是美国斯佩里公司和雷锡恩公司?

美国军方决定发展这种雷达型中距空空导弹,是出于其冷战战略考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冷战时代的到来?

世界的政治地理格局发生剧变,出现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军事态势,苏联在1953年试验成功氢弹,英?法步其后尘,先后有了原子弹和氢弹,更加剧了核军备竟赛?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唯一有效地运载核炸弹的工具是远程战略轰炸机,唯一有效地抗击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工具是截击机,而具有全天候?远距拦截能力的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则是截击机的有效武器?

当时,美国海军航空局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空空导弹发展计划,要求其M数达到3?射程达到31.5km(中距)?65km(远距);但为加快研制进度,要求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研制一种雷达型空空导弹,即将该航空局已经取消的“云雀”地空导弹用的雷达波束制导系统,用到现有的12.7mm口径航空火箭弹上,要求其最大射程至少达到2km?最小射程不超过305mm,能够拦截M数1的空中目标?

这种导弹的关键是波束制导控制系统,故美国海军航空局选择从事该系统研制的斯佩里公司为主承包商,于1946年5月开始研制该导弹?

限于当时电子器件水平低,大量采用电子管,12.7mm口径航空火箭弹的弹体容积不够,斯佩里公司于1947年3月提出增大弹径,否则减小射程?美国海军航空局于同年5月选择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研制203mm弹径的新弹体,而斯佩里公司作为主承包商仍负责系统工作,并继续研制雷达波束导引头,同年7月该项目被正式命名为“麻雀”项目?

1948年1月,位于木古角的海军航空导弹试验中心开始导弹试验,同年8月首次无动力试飞,到1951年共进行了100多次试射,1951年投产,1952年12月3日F-3D首次成功拦截“恶妇”舰载战斗机,1955年6月开始服役,装备舰载战斗机F-3D?F-7?该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M-N-2“麻雀”,1962年统一编号为AIM-7A,1962年停产,共生产2000枚?

由于该弹采用三点导引波束制导体制,载机雷达必须不断照射导弹和目标,限制了载机的机动;而导弹必须不断机动,以便始终处于载机-目标的视线上,导引精度差,且只能尾追攻击,加上早期战斗机装备的制导雷达AN/APG-51B,是当时夜间战斗机装备的标准的射击雷达AN/APG-51A的改进型,其波束必须随动于光学瞄准具,要求目视识别?瞄准目标,因此不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只有AN/APG-51的全天候改进型—AN/APQ-51以及F-4H装备的AN/APQ-50,才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但性能水平很低,难以拦截中程高空超音速轰炸机和携带电子对抗设备的远程轰炸机?歼击轰炸机?

为满足美国海军舰载截击机全天候?全向拦截空中高速目标的要求,美国海军航空局于1955年同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签订合同,在“麻雀”Ⅰ基础上研制采用主动雷达制导的中距空空导弹,编号和命名为AAM-N-3“麻雀”Ⅱ,1962年统一编号为AIM-7B,拟装备该公司新研制的F-5D舰载截击机,采用由AN/APQ-50改进而来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机载截击雷达AN/APQ-64?

由于海军航空局于1956年退出该截击机项目,“麻雀”Ⅱ仅完成试验性研制,生产样弹共100枚,到1958年该主动雷达型导弹及其火控系统项目最终被取消?在实施“麻雀”Ⅱ计划的同时,美国海军航空局于1955年同雷锡恩公司签订合同,研制半主动雷达制导的中距空空导弹,1956年接收斯佩里公司在布里斯托尔的生产“麻雀”Ⅰ的工厂,1958年1月开始服役,1959年停产,共生产2000枚,编号和命名为AAM-N-6“麻雀”Ⅲ,1962年统一编号为AIM-7C?

从50年代初开始,在“麻雀”ⅠAIM-7A基础上发展成为包括AIM-7B/7C/7D/7E/7E-2/7F/7G/7H/7M/7P/7R型号?并划分为三代产品的中距空空导弹系列,还改进扩展为包括RIM-7E/7H/7M/P型号在内的舰空导弹系列?

由于受半主动雷达制导体制的限制,“麻雀”空空导弹系列的固有的共同缺陷,是不具有“发射后不管”能力,使载机在发射导弹之后不能立即退出攻击而降低生存力,也不具有“多目标攻击”能力,使攻击相同数目敌机需要出动更多架次的载机而易遭更大损失?

因此,在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麻雀”空空导弹的生产线将关闭,“麻雀”空空导弹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走到尽头,现役和库存的“麻雀”空空导弹各型号将逐渐被第四代中距空空导弹—“阿姆拉姆”AIM-120A所取代?

该系列各型号导弹采用相同的全动式弹翼控制的气动外形布局,头部呈尖锥形,细长弹体呈圆柱形,4片全动式切梢三角形弹翼位于弹体中部,4片固定式三角形安定面位于弹体尾部?

全动式弹翼起控制舵作用,其中一对弹翼可差动偏转,起横滚稳定作用;固定式安定面起纵向稳定作用?弹体采用模块化舱段结构,但在具体结构上,由于该系列各型号导弹的改进发展程度不同,存在着相当差异:

“麻雀”ⅠAIM-7A分为3个舱段,弹头为引信/战斗部舱,弹体中部为制导控制舱,弹体中后部为固体火箭发动机舱,3个舱段用螺钉连接?由于采用雷达波束制导,其制导控制舱内装的是陀螺仪?加速度计?天线和接收机?计算装置?伺服机构?电瓶和高压能源?

导弹发射后1s,由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组成的自动驾驶仪控制飞行,导弹进入机载雷达AN/APG-51B的制导波束后,自动驾驶仪与伺服机构断开,天线和接收机接收制导波束信号,计算装置据此计算出导弹相对于制导波束等强信号区的偏移量,通过伺服机构使全动式弹翼偏转,使导弹返回等强信号区,制导波束随动于机载光学瞄准具视线,从而引导导弹飞行所瞄准攻击的空中目标,制导飞行时间20s?

“麻雀”ⅡAIM-7B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其舱段布局和内部结构与“麻雀”Ⅰ不同;“麻雀”Ⅲ导弹采用半主动连续波或脉冲多普勒雷达制导,其舱段布局和内部结构与“麻雀”Ⅰ/Ⅱ不同,分为5个段舱,从前到后为导引头?自动驾驶仪和电源?液压舵机和液压能源?引信/战斗部?固体火箭发动机,但其具体结构随各自型号不同亦有较大区别?

按作战性能水平,“麻雀”系列空空导弹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AIM-7A,只能用于尾追攻击;

第二代AIM-7C/7D/7E/7E-2,具有一定的全天候?全向攻击能力;

第三代AIM-7F/7M/7P/7R,具有全天候?全向攻击?上视/上射和下视/下射能力?

最大射程5~8km(AIM-7A)

24km(AIM-7C)(迎头)

20~26km(AIM-7D)

22~26km(AIM-7E)

29km(AIM-7E-2)

40km(AIM-7F)

45km(AIM-7M/7P)

最小射程1500m(AIM-7E)

600m(AIM-7F/7M/7P)

最大速度M2.2(AIM-7A/7B)

M2.5~3(AIM-7C/7D)

M3(AIM-7E/7E-2)

M3~4(AIM-7F/7M/7R)

使用高度15000m(AIM-7C)

20000m(AIM-7D)

150~18000m(AIM-7E)

18000m(AIM-7E-2)

20000m(AIM-7F/7M/7P)

最大过载30g

制导系统雷达波束(AIM-7A)

主动雷达(AIM-7B)

半主动连续波雷达(AIM-7C/7D/7E/7E-2)

半主动脉冲多普勒加连续波雷达(AIM-7F/7G/7H)

半主动脉冲多普勒雷达(AIM-7M/7P)

半主动雷达加被动红外双模制导(AIM-7R)

引信无线电近炸引信(AIM-7C)

半主动多普勒雷达近炸引信(AIM-7D)

半主动雷达近炸引信MK5.35(AIM-7E/7E-2)

主动雷达近炸引信(AIM-7F/7G/7H/7M/7P)

战斗部高爆炸药(AIM-7A/7B)

高爆炸药,重27kg(AIM-7C)

高爆炸药,重30kg(AIM-7D)

连续杆,重32kg(AIM-7E/7E-2)

连续杆,重40kg(AIM-7F/7M/7P)

动力装置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重148kg(AIM-7A)

160kg(AIM-7B)

173kg(AIM-7C)

178kg(AIM-7D)

195kg(AIM-7E/7E-2)

227kg(AIM-7F)

230kg(AIM-7M/7P)

弹长3.80m(AIM-7A)

3.66m(AIM-7B/7C/7D/7E/7E-2/7F/7G/7H/7M/7P/7R)

弹径203mm

翼展70mm(AIM-7A)

100mm(AIM-7B/7C)

102mm(AIM-7D/7E/7E-2/7F/7G/7H/7M/7P/7R)

您好!给你一些数据作对比吧,目的是让你迅速了解两者的优缺点和差距。至于详细介绍嘛,楼上复制的资料已经很全面了。F-22是美军的主力战机,用于取代F-15执行空战任务。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空战!武器装备有中距空空导弹AIM-120C,近距空空导弹AIM-9X,其中AIM-9X是响尾蛇家族的最新改型,具有90度离轴发射能力,是近距格斗中可怕的利器。歼-10的主要任务也是空战,武器包括国产中距空空导弹SD-10,俄罗斯中距空空导弹R-77PD,国产近距空空导弹霹雳系列,以色列近距空空导弹怪蛇系列。相比之下,俄罗斯的Su-30/32/34、美军的F/A-18“大黄蜂”、中国的歼轰7“飞豹”主要用于对地和对海攻击;俄罗斯的米格-31主要用于截机。F-22属于重型战斗机,机长18.92米,翼展13.56米,机高5.00米,机翼面积78.80米。歼-10属于轻型战斗机,机长14.57米,翼展8.78米,机高5.3米,机翼面积40平方米。相比之下,美军的F-15、俄罗斯的Su-27系列属于重型战斗机;美军的F-16、俄罗斯的米格-29、法国的幻影-2000、法国的阵风、欧洲战斗机EF-2000“台风”等属于轻型战斗机。F-22外型设计有利于无线电波沿着机身溜走而不反射,加之其武器全部内置(尽管机翼下也可添加外挂架,但一般不使用),并涂有吸波涂料,雷达反射面积(RCS)只有0.04平方米。歼-10也采用了大量的吸波涂料,机身很多部分采用的特殊隐身材料是歼-10成本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歼-10在研制过程中有关专家对它的隐身性煞费苦心,终于使得武器全外挂的歼-10雷达反射面积小于0.1,这个数据也是同类型战机中最小的。相比之下,臭名昭著的F-117雷达反射面积是世界最小的0.01(比F-22还小是因为体积本来就小),B-2为0.1,Su-27在5—6之间,Su-35超过7,老式米格-21虽然体积娇小,RCS却达数十。F-22装有两部引擎(双发),型号是F-119-PW-100,最大加力推力达到约157千牛,装有二元推力矢量喷口(意思是喷口能朝两个方向转动,一般飞机的喷口是不能转动的)。歼-10只装有一部引擎(单发),其型号有两种,一种是俄罗斯的AL-31FN(用于Su-27系列),俄方为适应歼-10较细的机身对AL-31FN进行了改造。另一种是国产的WS-10A。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喷口叫小的是安装AL-31FN的歼-10,喷口较大的是安装WS-10A的歼-10。AL-31FN的最大加力推力为122千牛,WS-10A是125。相比之下,几乎所有的重型战斗机都装有两部引擎,轻型战斗机中“阵风”、“台风”和米格-29等为双发,F-35、F-16、幻影2000等为单发。目前世界战斗机引擎推力最大的是俄罗斯出产的AL-41F,最大加力推力为196千牛,遗憾的是着款引擎迄今为止没有装备任何一种战机,仅在验证机上使用过。俄罗斯另一款用于米格-31的引擎最大加力推力为156千牛。Su-37的AL-37FU最大推力147千牛;轻型战斗机的引擎最大推力普遍在80千牛左右。目前除F-22以外,全世界仅有俄罗斯专用于表演的Su-37和印度的Su-30MKI的引擎装有推力矢量喷口,而且是三元喷口。F-22的雷达是世界第一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GP-77,对RCS3的目标探测距离接近300km,能同时跟踪30个以上目标并引导攻击其中8个。AGP-77以其卓越的功能完全可以代替执行预警机的部分任务。歼-10的雷达有俄罗斯的甲虫M脉冲多谱勒雷达和国产1403相控阵雷达。甲虫M对RCS3的目标探测距离约为130km,1043能达到160,两者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4个(追10打4)。相比之下,对RCS3的目标探测距离“阵风”能达到300;米格-31在260,追10打4;Su-35的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也差不多有两百多,Su-27的N001M脉冲多谱勒雷达勉强100。N011M追20打6,N001M追10打2;幻影2000和F-16差不多120,追10打2。F-22的能在引擎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以1.58马赫(音速的1.58倍)的速度作超音速巡航。歼-10号称在一次试验中进行过不开加力的超音速巡航,实战型应该不具备这一能力。相比之下,目前现役战机中仅有F-22能进行不开加力的超音速巡航,注重速度的米格-31也只能在局部加力的条件下进行2.35马赫的超音速巡航。巡航速度与极限速度是不同的,极限速度是指战机在不挂载任何武器、引擎加力开到最大、油耗高得不可思议的情况下飞行过程中曾经达到过的最大速度,Su-27能达到2.35M,米格-31能达到2.5;而巡航速度则是在全面战备状态下的稳定速度。F-22的空战推重比超过1.5;歼-10相信能达到1.3;相比之下,Su-27勉强1.0,幻影2000为0.85。

霹雳9号空空导弹是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完成定型试验的新型空空导弹。该导弹为鸭式气动布局,导弹头部呈半球形,舵面是双三角形,弹翼为梯形。导弹装有一台双推力固定火箭发动机,制导方式为红外被动寻的制导,主动微波引信、高性能炸药战斗部。制导舱、引信舱、发动机舱有卡环相连接。

该导弹的发射方式有3种,一种是瞄准具瞄准方式;再一种是离轴发射方式;第三种是雷达随动方式。飞行员接收到截获目标的信号后,可即时发射。霹雳9号导弹的作战高度有了提高,达到了21000米,最小射程为500米,最大射程为15000米。

霹雳9号空空导弹的设计要求是,在制导引导中,要达到“发射后不管”的标准。这就要求导弹必须采用非线性控制与滤波技术,主动雷达引导和自适应数字式自动驾驶仪。还要采用信息处理与控制的数字化,系统仿真技术、红外和雷达背景辐射技术,抗各种干扰技术等。通过努力,研究人员解决了这些高技术难题,使新研制出的霹雳9号空空导弹,真正具备了“发射后不管”的性能。

在该导弹的研究过程中,技术人员们还通过新技术的植入,提高了导弹截获目标的概率和夜间截获能力。使数枚导弹分别截获数个目标,这就自然扩大了对敌攻击的有效范围。

霹雳9号空空导弹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小批量生产。由于使用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又生产出改型产品,如PL-9地对空导弹、PL-9舰对空导弹等。这种新型导弹先后在巴黎和新加坡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参加了公开展出。通过展出,使西方国家认识到中国研究导弹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了中国国防科研能力的国际影响。

国际航空航天杂志

《数字军工》

大凡军事爱好者都或多或少地看过或拥有军事类的杂志。

对于这些刊物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好是坏,大家早有论断。

估计每一位军事发烧友都是从《航空知识》、《舰船知识》、《兵器知识》这三大知识开始的。

想当年,市面上仅此三家而已,若想多看一点都很难找到其他的杂志。

而今杂志多了,但挑选的余地依然不大。

多数朋友对三者颇有微辞,认为它们经常老调重谈,毕竟它们只是科学普及型杂志,要顾及多数菜鸟的特点。

对于比较资深的军事爱好者,《兵器》(原名武器)、《现代兵器》、《现代舰船》、《国际航空》、《坦克装甲车辆》等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前面三个外,后者是专门的航空杂志,近年又不断分化出《航空制造工程》、《航空科学技术》、《无人机》等,除了一些军事航空内容外,有相当篇幅是民航。

因此,除了几个别的飞机发烧友外,一般的、还算是比较资深的军事爱好者是不会购买、阅读的。

在老牌的杂志苦苦挣扎之际,一些新兴的杂志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航空史研究》、《航空航天博览》、《海陆空天惯性世界》、《军事历史》、《航空周刊(月末版)》在红火了一阵之后,除了前者,即陈朴办的《航空史研究》消失外,另外三本还在苦苦支撑。

《航空航天博览》在前些年嫁接台湾省的《军事家》(英文名译为《全球防御》),只是里面的内容不符合大陆读者的口味。

至于《海陆空天惯性世界》(又名《防务》),说句实话,里面还真有文章可读。

例如,离子鱼、管带、挥戈、钱锟、高智等人的文章多属上乘之作。

不知销量为何上不去。

近年来,《国际展望》、《舰载武器》、《兵工科技》、《航空世界》《航空档案》异军突起,大有重新洗牌之势。

《国际展望》由原来的讲述国际关系的刊物,摇身一变成了比较受欢迎的军事刊物。

《舰载武器》、《兵工科技》依托资源与价格优势,在初级爱好者当中颇受欢迎。

《航空世界》1999年创刊后,因版面设计等问题,差一点玩完。

后来经东北的“大嘴巴鳄鱼”输血,挺过了难关,被《国际航空》杂志社重新收回。

贤庭居士在此重点谈谈《航空史研究》、《航空档案》。

提起《航空史研究》,就不能不谈及陈朴。

正是陈从原来的《武器》到了《航空史研究》后,才由一本从未见诸世面的小杂志,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刊物。

可惜好景不长,在出版到第87期后,便人间蒸发,读者们看到的也就是72~87期罢了。

后来陈朴创办了《战场》,但出版几本后,竟连他本人也不知去向。

《航空档案》在一年前的销量也不行,待大名鼎鼎的王辉到了该杂志社后,情况有了改观。

新设计的版面让人耳目一新,更可喜的是,资深航空迷盼望已久的,具有力度、深度的好文章、好杂志终于面世了。

涌现出了辛文、离子鱼、江雨、老毕、张明德、高智、潘文林等作者及其作品。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该杂志连篇累牍地刊登了屠基达院士的《超七史话》,成为研究FC-1枭龙战斗机的史料。

该刊在关注大型飞机方面走在了同侪的前面――多数军事、航空类杂志对此反应迟钝,反倒是相《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等作出了专题报道。

杂志类:航空知识 环球军事 军事家观察站报纸类:中国国防报

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板块活动剧烈地带 岩石层断裂 形成地震 火山喷发也会诱发地震 人为原因:修筑拦水大坝(水利工程的大坝)也有可能诱发地震——只不过这种情况很少罢了!中国四川省汶川县12日发生里氏8.0级地震,宁夏、云南、重庆等10多个省区市以及越南和泰国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中外专家和机构对此次地震成因作了初步分析。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青藏高原研究专家王二七对汶川地区地质构造比较熟悉,5月上旬刚去过汶川地区。他分析说,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虽然龙门山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说,这次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过去几百年里这一断裂带附近多次发生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但是龙门山主体并没有强烈的活动,直到这次地震的发生。断裂自东北向西南沿着四川盆地的边缘分布,长300公里至400公里,宽约60公里,沿断裂青藏高原推覆在四川盆地之上,由于蓄积的应力超过了岩石强度的临界点,龙门山断裂带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 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消息也认为,这次地震的震中和震源机制与龙门山断裂带或者某个相关构造断层的运动相吻合,地震是一个逆冲断层向东北方向运动的结果。从大陆尺度上来看,中亚和东亚的地震活动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冲撞欧亚板块造成的。 美国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教授郦永刚告诉新华社记者,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多发区内的活动断层,来自青藏高原深部的物质向东流动到四川盆地受阻,向上运动,两者边界即为断层面。如果断裂每年运动数厘米,每隔50米至70米,积聚的应力和能量就能产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由于震源较浅,而且震源机制为向东的逆冲运动,加上震区土质松软,地震波向东能传播很长距离,使得远至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人都普遍有震感。 英国地质勘测局地震监测和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布赖恩·巴普蒂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从地质构造上看,这次地震与喜马拉雅碰撞带有关,“显然是东北-西南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发生挤压作用的结果”。 法国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质学家保罗·达波尼耶对媒体说,大约50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后俯冲到后者的下面,由此形成了青藏高原

国际航空杂志主编

航空知识北航办的,创刊时间早介绍的知识都很基本,是入门级的,而且军航民航各占一半航空世界中航办的,介绍的知识有一点深,以军航为主,民航主要集中在中航自己的产品上其他的杂志有的没影响力,有的太专业里面全是论文,看都看不懂

北航武哲校长好。武哲,男,1957年2月10日生,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中共党员。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飞行器设计专业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现任东莞理工学院副校长,任期两年。武哲教授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隐身技术专业组组长,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委员兼飞机专业组副组长,全国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航空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飞机总体专业分会委员,工程力学杂志编委、国际航空杂志编委,航空知识主编等职。

从哪方面对比? 《国际航空》是一本拥有40余年历史的官方出版物, 以其广泛、深入的内容吸引着广大读者,尤其是相关领域的决策者。她不仅报道航空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还为决策者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务, 从企业的计划和管理、后勤保障、技术支持到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等,她在决策者心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深得民航运输业管理人员、 工业界领导人和高级工程人员以及政府要员的喜爱。 浏览网网友综合评分: 92分 《航空周刊》是目前国内唯一一种航空信息性周刊,专门跟踪和报道世界航空工业和科技发展动态,及时、准确的将大量新信息和实用技术介绍给读者,让人们了解和掌握世界航空。其主要介绍航空工业、世界民航、飞行器、空中力量、推进技术、设备与武器、市场与商情、图片新闻等。 浏览网网友综合评分: 70分由此可以看出,《国际航空》比《航空周刊》要好。

不是核心的,查出来的结果显示当中,没标注是核心。

如果是核心的话,在核心刊那里会标注的。

国际航空杂志电子版

。。航空公司名字+杂志、还有很多。。要看你是在国内航班还是国际航班。。

等我有航班得时候 给你看看我们西南航空的杂志 我也不记得了

目前国内最大的3家航空公司是:南方,东方,国际.目前飞机量是:292/199/167,3本杂志主刊分别叫:《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之翼》,其他的航空公司都可以忽略,太小了!除非你是当地人,那就不说了!比如你是厦门人,可能更偏向厦门航空,如果不是,建议不用考虑那些!还有一个就是《中国民航》,不过这个是民航总局的刊物,他们没有实体的,都是让各个航空公司派发的,效果不好!而且价格基本是前面3家的2倍!想做广告么?想知道更详细的给我发消息,我就是做这个!^-^

乘坐国航总部的飞机,有《中国民航》和《中国之翼》 乘坐国航西南公司的变成《西南航空》

  • 索引序列
  • 国际航空杂志空军
  • 国际航空杂志2020空空导弹
  • 国际航空航天杂志
  • 国际航空杂志主编
  • 国际航空杂志电子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