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结合堆肥化、卫生填埋两种现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主要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以及通过分析开发出的新的微生物技术,指出了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高效的微生物技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 微生物 强化微生物处理技术 基因工程 ; 随着城市化进程在全球范围的加速,城市化带来的污染和人类聚居状况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 简称MSW)是在城市日常生活及为城市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方法主要包括卫生填埋(Sanitary landfill)、堆肥化(Composting)、焚烧(Incineration)三种,其中前两种处理方式均属于生物处理技术。具体来说,MSW生物处理技术就是城市生活垃圾中固有的或外添加的微生物,在一定控制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使得MSW中的不稳定的有机物代谢后释放能量或转化为新的细胞物质,从而MSW逐步达稳定化的一个生化过程。 1. 城市生活垃圾生物处理中主要的微生物。。。
突变与癌症的发生均包含细胞DNA损伤过程。人类细胞中的DNA每天都会由于外部(外源)和内部(内源)的代谢进程而遭受成千上百次损伤。细胞基因组的改变可能导致DNA转录过程出现错误,进而通过翻译过程影响到信号转导和细胞功能必需的蛋白质。如果有丝分裂之前这些基因组突变尚未完成修复,则还会进一步遗传给子代细胞。一旦细胞丧失了有效修复DNA损伤的能力,就可能发生三种反应: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 图1 )。细胞可能会衰老,即进入不可逆的休眠状态。2005年,多家实验室报道癌症细胞在体内和体外均会发生衰老现象,停止有丝分裂,阻止细胞进一步演化。细胞可能发生凋亡。DNA损伤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触发一条凋亡信号转导通路,迫使细胞进入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细胞可能会恶变,即出现永生化的性质并开始不受控制地分裂。 为了代偿细胞内可能发生的不同程度和类型的DNA损伤,细胞发展出多种不同的修复机制,包括错配、碱基切除,以及核苷酸切除修复机制。不同修复机制之间很少出现冗余处理。如果出现损伤过度,细胞就不再耗费能量来有效修复损伤之处,而很可能发展为凋亡或衰老。细胞能够有效修复的比例与细胞类型和细胞年龄等因素息息相关。 多年来,外源性损伤一直被认为是致癌DNA突变的首要来源。不过,Jackson与Loeb提出内源性DNA损伤也可能是致癌突变的重要来源 5 。来自环境与细胞的诱因均可导致相似类别的DNA损伤。 DNA会受到物理与化学诱变剂的影响。物理诱变剂主要源自各种放射源,其中包括太阳的紫外线(200-300 nm波长)。紫外线会生成共价键,将DNA链中相邻的嘧啶(胞嘧啶与胸腺嘧啶)碱基交联起来。电离射线(X射线)会在细胞中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制造活性氧(ROS)并导致双螺旋中的单链或双链断裂,从而引发DNA突变。化学诱变剂能够攻击DNA碱基上共价结合的烷基基团;能够促使DNA碱基发生甲基化或乙基化反应的氮芥类化合物即是DNA烷化剂的一个实例。前致癌物为一类化学惰性的前体物质,能够通过代谢反应转化为具有高度活性的致癌剂。这些致癌剂能够与DNA发生反应,形成DNA络合物,即附着在DNA之上的化学实体。苯并芘为一类多芳烃的杂环类物质,本身并非致癌物。但它可通过由细胞色素P450酶介导的两个连续氧化反应,生成苯并芘二醇环氧化物(BPDE),后者则是一种致癌代谢物,能够介导共价DNA络合物的形成( 图2 )。 内源代谢和生化反应也可能造成DNA损伤,但人们对其中的一些机制还知之甚少 6 。水解反应可能部分或彻底切割DNA链上的核苷酸碱基。连接嘌呤碱基(腺嘌呤或鸟嘌呤)与脱氧核糖磷酸链的化学键可能在脱嘌呤过程中自发断裂。哺乳动物细胞中每天发生约10000次脱嘌呤活动 7 。脱嘧啶活动(在胸腺嘧啶或胞嘧啶的位置丢失嘧啶类碱基)也可能发生,但频率要比脱嘌呤活动低20~100倍。 细胞中也会发生脱氨作用,即腺嘌呤、鸟嘌呤与胞嘧啶环上的氨基丢失,分别形成次黄嘌呤、黄嘌呤与尿嘧啶。DNA修复酶能够识别和纠正这些非天然的碱基,但未被纠正的尿嘧啶碱基在后续的DNA复制过程中可能会被误读为胸腺嘧啶,随之形成C→T点突变。 在细胞内,与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反应可以介导DNA甲基化。SAM是一类细胞内代谢中间体,包含一个具有高度活性的甲基基团。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甲基化发生在胞嘧啶碱基的胞嘧啶环5号位置上,进而形成了一个鸟嘌呤碱基,即序列CpG。突变错误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甲基化产物5-甲基胞嘧啶的自发脱氨基作用。氨基丢失导致形成胸腺嘧啶碱基,从而无法被DNA修复酶识别为异常碱基。这一碱基置换作用在DNA复制过程中被保留,形成C→T点突变(参见 图3 )。 正常的代谢进程会生成活性氧(ROS),后者会通过氧化作用修饰DNA碱基。嘌呤与嘧啶类碱基均会受到氧化作用的影响,最为常见的突变是鸟嘌呤被氧化为8-氧代-7,8-二氢鸟嘌呤,形成8-氧代脱氧鸟苷(8-oxo-dG)。8-oxo-dG能够与脱氧腺苷而非预期的脱氧胞苷相配对。如果这一错误未被错配修复酶识别并纠正,则随后复制出的DNA产物就会包含一个C→A点突变。ROS也可能会介导脱嘌呤、脱嘧啶作用以及DNA单/双链的断裂。 在细胞周期S期,DNA复制过程中还可能引入其他类型的基因组突变。复制模板DNA的聚合酶有少量但不可忽视的错误率,会将错误碱基按照沃森-克里克配对原则整合进合成链中,与模板DNA相配。化学上发生改变的核苷酸前体也可能被聚合酶整合进入DNA合成链,代替正常碱基。此外,聚合酶在复制含有大量重复核苷酸或重复序列(微卫星区域)的DNA区段时,容易发生“打滑(stuttering)”现象。这一“打滑”的酶学现象是由于链之间发生滑动所致,此时模板与复制链之间可能出现的滑动会导致两者之间难于对准。其结果是聚合酶不能准确插入模板DNA指定数量的核苷酸,导致子链中的核苷酸过多或过少。 单链与双链DNA可能发生断裂。单链断裂可能由DNA脱氧核糖磷酸酯链上的脱氧核糖基团损伤引起。断裂也可能发生在碱基切除修复途径中AP-内切酶1去除脱氧核糖磷酸基团之后的一个中间步骤 8 。发生单链断裂后,核苷酸碱基与脱氧核糖骨架都会从DNA结构中丢失。双链断裂经常出现在细胞通过S期传代过程中,此时DNA发生解螺旋并成为复制的模板,因此更容易发生断裂。 DNA修复机制 当细胞有能力进入凋亡或衰老状态时,这些细胞活动都可视为细胞做出的最后调整。对于任一种类的DNA损伤而言,细胞都进化出特定的方法来针对性地修复,或清除损伤类化合物。 O6-甲基化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DNA烷基转移酶)能够从DNA的鸟嘌呤碱基结构上剪切甲基和乙基加合物。这一反应并非催化(酶学)反应,而是化学计量(化学的)反应,每去除一个加合物,就消耗一个MGMT分子。经过基因工程改造而过表达MGMT的细胞对于癌症具有更强的耐受性,这很可能是因为它们能够消除大量的烷化损伤。Niture等人最近的一篇研究表明,使用半胱氨酸/谷胱甘肽促进药物与天然抗氧化剂可提升MGMT的表达水平 9 。 聚合酶-δ等含有校正活性的DNA聚合酶主要参与复制易错性修复。当检测到错误时,这些酶会暂停DNA的复制过程,回头去除DNA子链上的核苷酸,直至错误掺入的核苷酸消除后,再重新开始正向的复制过程。对Pold1基因双拷贝点突变小鼠的研究数据表明,相对于野生型或单拷贝突变小鼠,此类小鼠的DNA聚合酶-δ校准活性缺失,且上皮性肿瘤发病几率明显上升 10 。 错配切除修复(MMR)酶能够进一步纠正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校正活性未检测到的错误。MMR酶能够切除子链DNA上的错误核苷酸,并将母链DNA作为正确的模板,通过W-C配对来修复该链 11 。这一修复过程对于复制微卫星区域时所产生的错误至关重要,因为DNA聚合酶的校正活性不会检测出此类错误。在有限程度内,MMR酶类还能够纠正由DNA氧化或烷化所导致的多种碱基对异常。这些突变包括含有O6甲基化鸟嘌呤与8氧鸟嘌呤的修饰碱基对,以及致癌剂和顺式铂氨加合物 12,13 。人类错配切割修复基因MSH2和MLH1的突变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综合症有关 14 。 碱基切除修复与核苷酸切除修复 碱基切除修复(BER)过程涉及多种可切割和替换单一损伤核苷酸碱基的酶。由内源氧化和水解作用所引发的不良碱基修饰主要通过BER酶进行修复。DNA糖基化酶能够切割核苷酸碱基与核糖之间的化学键,释放完整的DNA核糖磷酸链,不过这一过程会形成一个无嘌呤或无嘧啶(AP)位点。8-氧鸟嘌呤DNA糖基化酶I(Ogg1)能够去除7,8-二氢-8-氧鸟嘌呤(8-oxoG),后者是一种由活性氧介导生成的碱基突变。人类OGG1基因的多态性与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患病风险相关。尿嘧啶DNA糖基化酶(另一种BER酶)能够切除胞嘧啶脱氨作用的尿嘧啶产物,防止之后形成C→T点突变 15 。N-甲基嘌呤DNA糖基化酶(MPG)能够去除大量发生了修饰的嘌呤碱基 16 。 由BER酶介导生成以及源自脱嘧啶和脱嘌呤作用的DNA AP位点,可被AP-内切酶1(APE1)修复。APE1能够切割AP位点上的磷酸二酯链的5'位置。这样DNA链就出现了一个3'-羟基基团与一个5'-碱性脱氧核糖磷酸基团。DNA聚合酶β(Polβ)基于相应的W-C配对原则向DNA链中插入正确的核苷酸,并通过其相应的AP水解活性去除脱氧核糖磷酸基团。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XRCC1)的存在对与III型DNA连接酶(LIG3)形成异源二聚体是必需的。支架蛋白XRCC1含有一个Polβ的非活性结合位点,从而将Polβ与LIG3酶一同带到修复位点 17 。与XRCC1和Polβ相互作用的Poly(ADP-核糖)聚合酶(PARP-1)是BER途径的必要组成部分 18,19 。修复的最后步骤由LIG3来完成,它将替代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基团与脱氧核糖磷酸骨架连接起来。这一途径被称为“短补丁BER” 20 。 另一条称为“长补丁BER”的替代途径能够置换最短2nt的核苷酸链。有报道表明该途径能置换10-12nt长度的核苷酸链 21,22 。长补丁BER需要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后者能够作为重组酶的支架蛋白 23 。其他类型的DNA聚合酶(可能包括Polδ和Polε 24 )用于形成寡核苷酸瓣状结构侧翼。已有的核苷酸序列被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所移除。寡核苷酸随后由DNA连接酶I(LIG1)连接至DNA上,填补缺口并完成修复工作 17 。有关短补丁与长补丁BER途径选择的确切细胞学机制仍处于研究阶段(参见 图4 ) 25 。尽管BER可通过长补丁途径替代多个核苷酸,但短补丁与长补丁BER都是由单核苷酸损伤引发的,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影响。核苷酸切除修复(NER)能够修复含至少两个碱基的核苷酸链损伤的,进而造成DNA结构的变形。除了修复较大DNA加合物和紫外线等引起的一系列外源性损伤外, NER还用于修复单链断裂 26 。 NER途径也可能用于修复氧化应激所致的损伤 27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20多种蛋白参与了NER途径,其中包括XPA、XPC-hHR23B、复制蛋白A(RPA)、转录因子TFIIH、XPB与XPD DNA解旋酶、ERCC1-XPF和XPG、Polδ、Polε、PCNA和复制因子C 28 。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ERCC1)基因的过表达与细胞的顺铂耐受性有关 29 ,ERCC1基因过表达的细胞也具有增强的DNA修复能力 30 。全基因组NER(GGR)能够修复整个基因组内发生的损伤,而特异性NER途径“转录偶联修复(TCR)”能够在活性RNA聚合酶进行转录的过程中对基因进行修复。 31 DNA分子中的双链断裂会导致基因组序列丢失和重排。此类断裂可以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或同源重组(HR),也称重组修复或模板辅助修复来进行修复。 当细胞处于S/G2阶段后期时,HR途径激活,模板被复制。这一机制基于与受损DNA区域通过着丝粒相连着一条相同或近乎相同的序列,该序列将作为修复模板。HR机制修复的双链断裂通常出现在复制机器试图通过一个单链断裂或非配对的位点,此时复制叉结构会出现折叠。 在细胞循环的其他节点,当姊妹染色单体不能作为HR模板时,细胞也可能启动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机制。与HR途径不同,当这些断裂位点出现时,没有相应的模板链可供参考,细胞不再复制断裂的DNA区域。在NHEJ途径中,Ku异源二聚体蛋白位于两条断裂DNA链的末端位置,在没有模板指引的条件下对其进行修复,因此可能会丢失序列信息。多种酶类参与了重连过程,其中包括连接酶IV,XRCC4与DNA依赖的蛋白激酶(DNA-PK) 32,33 。NHEJ具有内在的致突变性,因为这一机制有赖于两条需要连接的DNA片段的单链尾之间的偶然性配对(称为微同源,microhomologies)(参见 图5 )。在高等真核生物中,DNA-PK对于NHEJ修复是必需的,无论是主要机制还是替代性的备选机制(D-NHEJ)均是如此 34 。未来的应用 虽然DNA损伤是癌症细胞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持续性损伤却是临床癌症治疗的组成部分,用于迫使恶性细胞进入凋亡或衰老进程。此种疗法中,博来霉素、丝裂霉素、顺铂等诸多化疗药物都很有效,因为它们能够让比周围组织复制更快的癌症细胞发生进一步的DNA损伤。细胞DNA修复机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减少致癌突变从而帮助保持基因组的完整性;而在恶性细胞中,同样的机制却让细胞幸免于更多的DNA损伤以及持续发生不可控的生长。为了阻断癌症细胞中的这一存活机制,人们正尝试使用特定的DNA修复酶(包括MGMT、PARP和DNA-PK)的抑制剂来开展临床实验 35-38 。
真核生物的染色质以核小体(nucleosome)为基本单位、呈高度压缩状态组装在细胞核的有限空间里。为了顺利读取DNA编码的信息、完成基于DNA的生命活动,真核生物进化出高度复杂、精巧的染色质动态调控机制。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利用ATP水解能量调控核小体的位置和组成,在控制染色质结构、调控基因转录等DNA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SWI/SNF复合体在进化上保守,已有证据显示,SWI/SNF复合体在众多真核生物响应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浙江大学 马忠华 团队应邀于 Stress Biology 在线发表题为” Multiple functions of SWI/SNF chromatin remodeling complex in plant-pathogen interactions”的综述,系统总结了真核生物中SWI/SNF复合物的组成及其在调控基因转录、mRNA剪接和DNA损伤修复中的多种功能,并评述SWI/SNF复合物在调节植物免疫反应和真菌致病机制中的重要性。
核小体由146bp的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形成,是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转录、DNA复制和DNA修复的一个障碍。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利用水解ATP的能量移动、重组核糖体,调节染色质结构,进而调节转录元件对DNA的访问。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可分为四个亚家族:SWI/SNF、ISWI、CHD和INO80,其中SWI/SNF是染色质动态调控的最强关联调节复合物。
01
SWI/SNF复合物的组成及其功能
本文详细列举并类比了酵母、拟南芥、人类和线虫的SWI/SNF复合物组分的异同。不同物种SWI/SNF复合物的组分各异,通常含有9-12个亚基,其中ATPase活性亚基是SWI/SNF复合物的核心组分。本文以酵母ATPase活性亚基ScSnf2为源序列,对动物、植物、真菌共37个物种中的同源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并根据结构域将同源物划分为6组:①SNF2和BRG1;②CHR12;③BRM和SYD;④DDM1;⑤CHD1;⑥ISWI (图1)。
SWI/SNF复合体在DNA事件中主要功能可概述为:
①调控基因转录:由于缺乏DNA序列识别特异性,SWI/SNF通过转录调节子、组蛋白修饰因子或lncRNAs (long noncoding RNAs)指引,精准结合染色体的靶位点;
②调节mRNA剪切:SWI/SNF复合体通过调控RNA Pol Ⅱ延伸速率或通过招募mRNA剪切子参与调节mRNA剪切;
③参与DNA损伤修复:SWI/SNF复合体解构损伤DNA部位并招募DNA损伤修复元件(或被招募)参与调控DNA修复,组蛋白的磷酸化/乙酰化修饰在SWI/SNF复合体识别DNA损伤位点中发挥重要作用(图2)。
02
SWI/SNF复合物参与调控植物-病原体互作
虽然不能像动物一样趋利避害,在适应各种外界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植物进化出一套精妙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SWI/SNF在这一调控网络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本文系统梳理了SWI/SNF复合体在植物-病原菌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证据(图3)。
①SWI/SNF复合物调控植物免疫反应:一是通过参与植物激素信号途径。植物激素在植物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SWI/SNF参与植物激素信号途径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总结;二是通过抗性基因的转录、剪切、表达调控。
②免疫通路组分调节SWI/SNF活性和稳定性:SWI/SNF的稳定性和活性受翻译后调控,病原体入侵时,效应因子可以与SWI/SNF组分互作并激活SWI/SNF组分(图3A)。
③SWI/SNF复合物调控真菌致病性:在病原真菌中, SWI/SNF复合体调控真菌生长、毒性的基因表达。此外,病原体与植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病原体内SWI/SNF通过调控植物激素、ROS和RNS响应基因的表达,抵抗植物的激素、ROS和NRS防御,进而增强致病性(图3B)。
展望
SWI/SNF是染色质动态调控的重要调节器,其失调导致生物体的发育、胁迫反应响应的严重缺陷。相较于动物和植物,人们对真菌SWI/SNF复合体还知之甚少。本文系统梳理了真核生物中SWI/SNF复合体的组成和功能,有助于人们对病原真菌中SWI/SNF的理解。结合遗传学、蛋白组学、转录组学和其他高通量测序技术,进一步挖掘植物病原体SWI/SNF调控机制,将加深人们对植物-病原体互作的认识,有助于开发植物疾病的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Jian, Y., Shim, WB. & Ma, Z. Multiple functions of SWI/SNF chromatin remodeling complex in plant-pathogen interactions. Stress Biology 1, 18 (2021).
---------------------------------------------------------------------------------------------------------------------------------------------------------------------------------------------------------------I am a line ! Thanks! --------------------------------------------------------------------------------------------------------------------------------------------------------------------------------------------------------------
您好,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不是北大核心,它是一本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支持的国家级期刊,主要发表有关损伤修复和再生医学的研究成果。它的内容涉及损伤修复和再生医学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新药物、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等方面。
2006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创刊,2007年正式在国内公开发行。目前已被3家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全文版)》( 维普数据库)。主编孙永华教授,编辑部主任谷俊朝教授。编委会包括五位院士和国内其他从事损伤修复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要专家共168人。编辑部设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专家风采作为本刊的特色栏目,由从医生涯中的追忆与随笔漫谈治学之道、医德之风、为人之本,展现和弘扬我国医学工作者精神品质。自创刊以来,报道了包括4位院士在内的13位医德高尚的专家,图文并茂,语言清新自然,内涵丰富,寓教于中,感动了很多读者,为广大医学工作者精神世界的成长提供楷模和方向。(2)视频讲座及手术录像栏目每期刊登1-2段视频录像,内容包括专家讲座及配套课件、图像资料、手术演示录像,临床治疗前后跟踪报道等,视频画质、声音清晰,点击操作便捷,收到广大读者好评。
01 我与智齿的爱恨情仇
我原以为,自己一辈子也不会长智齿的。
直到两个星期前。
“啊~怎么这么难受,好想吼一嗓子啊!”我捂着肿得不像样子的半边脸,一边艰难地嚼着米饭,一边哀嚎道。
“哟~您老人家也有牙疼的时候呐!我记得,上次谁跟大家吹牛来着,自己的牙打生下来就没毛病?哎哟 ,我这记性不好,是~你吗?”不正经(对,就是上篇文章出现的那个无比欠揍的小子)十分不合时宜地插一嘴。
此时异常烦躁的我,听到他讲这么招人讨厌的话,便毫不犹豫地将这只“苍蝇”拎了出去。
啊~~世界瞬间清净了!(不正经:喂喂!作者!我抗议!怎么这篇文章我只露了一面啊,还没说几句就没我的戏了?你是公报私仇吧?我微笑道:对呀:))
02 一次忐忑的就诊经历
作为一个在医学书里浸淫了五年的人,我微微感觉不太妙。因为这种牙疼,真的难以形容。像胀痛,又像酸痛,一点一点蚕食着、折磨着快衰弱的神经。不仅如此,痛的时间还不分早晚,不分场合。难道,我竟然长了传说中的智齿? 决定,去看牙医。
惴惴不安地走进口腔科诊室,迎面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抬起头,扶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继而低下头看病历,温和地说道:“进来吧,小姑娘。”
我简单地说了一下症状和持续时间(一看就是学医的),便乖乖地躺到牙医专用的那种检查床上。
“来,小姑娘,啊~把嘴巴张大。”老爷爷说道,“以前牙齿疼过没有啊?”
仔细回忆了一下,我认真地回答:“从来没有,我的牙可健康啦~”
“医生,我系不系港了日使啊?”(翻译→人话:我是不是长了智齿啊?)趁着医生拿检查镜观察时,我心急火燎地问道。
老爷爷并没有立刻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仔细检查完之后,问我:“小姑娘,你今年多大啦?”
“22岁。”
“如你所想,确实是长了智齿。你的牙之所以会疼啊,是因为 阻生 的缘故。刚才看了一下,你的智齿呐,才露尖尖角,估计是被牙龈给挡住了。”
“这样吧,我先开点消炎药和漱口水,如果不管用的话,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03 智齿到底是什么
问题来了,智齿到底是什么鬼?
咱们先来看维基百科的定义:
以下本渣渣的翻译:
智齿(或称第三磨牙)是人类每侧齿列的三只磨牙之一 ,位置最靠后。
通常 在17~25岁之间萌出。多数成人有四只智齿,每边一只 (简单理解为 从门牙往后数第8颗,即上排牙的两侧和下排牙的两侧各一颗。 )但是有的牙齿们非常任性,想长3颗或5颗都可以的,多出来的牙叫赘生牙(没错,就是累赘的赘,非常形象~)。
智齿们又刁蛮又任性,不仅可以不按规定数量长,还可以影响其它牙齿(阻生时)。
04 关于智齿,你想知道的Q&A
读到这里,有些同学可能会问了:
哟~一看你就是骨骼清奇的少年,竟然能问出这么关键的问题。请往下看:
首先,在我们的祖先们还没学会耕种的时候,他们的食物主要是植物、坚果等。在那个时代, 第三磨牙(就是智齿啦)对磨碎食物大有帮助。因此吃草为生的祖先们有更大的颌骨,可以容纳更多的牙齿。
到了 距今约1万年前的农耕时代,聪明的祖先们学会了种植作物,人类的食物也变得更软了。颌骨也随之适应,越变越小,而牙齿的退化速度比颌骨要慢得多。
所以现今的人类颌骨早已进化到没有那么大空间容纳智齿了(智齿:呜呜,我做错了什么?!)
但是,没有空间的智齿们不甘心啊,还是一个劲儿地往上钻。
然而,牙龈会轻易答应吗?不会!所以智齿的头(牙冠)只能露出一点,甚至有的智齿永不见天日(完全埋在骨里,莫名有点心疼~)
早期仅感磨牙后区不适。炎症加重时,局部可有跳痛,波及咀嚼肌(又叫咬肌,把上下牙紧紧咬住,摸一摸脸颊两边最硬的部位就是的)时嘴张不大,嚼吃的和吞咽时会更痛 (这个绝对是亲身体会啊QAQ), 还可能出现口臭,这时你还可能会发烧、怕冷、头痛、便秘、不想吃饭 (当然啦,痛不欲生的时候谁还会想着吃啊,摔!)
虽然不想打击你,但还是要告诉你残忍的真相:并不是的。
据报道,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口腔科在2012年12月收治了一位 80岁高龄 的老爷爷,诊断为“ 右上颌第三磨牙部分萌出 伴牙周软硬组织感染及右上颌窦炎”(好长一串名字啊)。
这个年龄的老人萌出智齿可以说非常罕见了。(老爷爷:原以为这辈子都不会长智齿了T-T)
这个问题就十分复杂了。不过我可以偷偷地告诉你一个 好智齿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能够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智齿很少, 所以不满足条件的就要拔除。当然,这 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判断 ,你可别一拍脑门,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拿起钳子和锤子在家捣鼓。
有人又说了:
哎哟喂,我说你啊,可长点心吧~
智齿,它之所以叫智齿,并不是谁聪明谁长,或者长了就能变聪明的啊!
只是因为萌出时间恰逢人的生理、心理发育近成熟期而得名。
而竟然有人认为,智齿冠周炎引起的疼痛是“成长之痛”(我:???)
事实是,它非但不是成长之痛,而且不是一次疼完了事。这种痛常常持续不断,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最严重的可以发展为威胁生命的“口底多间隙腐败性坏死性蜂窝织炎”(哇~好拗口的名字)。
据说在1939年12月4日,前北洋军阀巨头吴佩孚就命丧于此重症!
所以呢,当拔不拔,必受其乱。来,跟我一起念,拔智齿不会影响智力!
05 脑洞时间
智齿1号(探出脑袋):哈哈,终于见天日啦,先伸个懒腰~咦?我怎么钻不出来呢?特么哪个不长眼的挡大爷我的道啦?
第二磨牙:小弟啊,看你刚出来混,不准备先来拜见一下大哥我么?
智齿1号(冷笑):哼!以为自称一声大哥我就怕你了?看你那瘦弱的样子,哪有我智齿家族个头大!兄弟们,来来,都出来,这有个不长眼的,撸起袖子准备干他!
智齿2、3、4号闻声赶来。
第二磨牙(迷之微笑):哟~有意思了!这可是你说的,不后悔?
智齿1号:老子的字典里就没有后悔俩字儿!废话少说,先让你一招,免得传出去人家说我们以多欺少。
第二磨牙:那你很棒棒哦,不过今天,就让你知道大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说着拿起手机,屏幕显示:正在呼叫牙医大大。
......
10秒后,牙医大大赶到战场。
左手娴熟地抄起钳子,右手拿着锤子,哐哐当当一阵之后...
智齿1234号:大哥大哥,我们错了,还有弥补的机会吗?以身相许都成,大哥千万别抛下我们啊~
第二磨牙(再次迷之微笑):道歉有用的话,还要牙医大大干嘛?(内心OS:切,你们就好好在垃圾桶里待着吧。)
智齿1234号(留下悔恨的泪水):呜呜呜,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啊。
-END-
,侵删
参考文献: [1]Wikipedia-wisdom tooth [2]Colgate.com-wisdom tooth [3]徐春.大学生磨牙阻生337例及其并发症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530-1531. [4]唐臣,高振涛,李敏等.超高龄右上颌第三磨牙萌出一例[J/CD].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8(5):540 [5]王佃灿.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智齿有四大“不智”谣言. [6]张志愿,俞光岩等.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4.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不是北京大学核心期刊,但它是一本由中国损伤与修复学会出版的期刊,其内容涵盖损伤修复、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它的内容涵盖了损伤修复的多个方面,包括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损伤修复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研究等,是一本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
足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在各领域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足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袁静.论校园足球回归育人本原之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01):40-42+96.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A].体群字[2009]54号
[3]陈珂琦.对加强校园足球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认识与建议[J].中国学校体育,2015(5):9
[4]颜中杰,何志林,玄刚.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困境与出路[J].体育科研,2011(1):65-68
[5]李纪霞,董众鸣,颜中杰.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3):85-89
[6]董众鸣,袭波,颜中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2):78-82
[7]梁伟,刘新民.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4(3):151-153
[8]肖佳川.构建校园足球文化促进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J].兰州教育学院报,2015(6):165-166
[9]王涛,崔世君.新型足球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传统足球教学比较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5):108-101
[10]陈枭.校园足球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J].当代体育科技,2016,(34):146-148
[11]张云波,王晓茜.校园足球推广背景下高校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2):65-66
[12]王登峰.从"有"到"强":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18,38(4):3-7,21
[13]李卫东,何志林,董众鸣.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发展模式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2):87-9
[14]陈书玲.利用校园足球健全学生人格[J].求知导刊,2015(22):18.
[15]孙晓娟,吴澳.校园足球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62-63.
[16]侯学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2):77-83.
[17]黄文洁.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18]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07):29-33.
[19]孙宇.新形势下我国校园足球运动的运思与发展[J].电大理工,2017,(01):81-82.
[20]姚杰.足球进课堂背景下中小学足球教学的阶段性地位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03):36-37.
[21]周东升.浅析校园足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作用[J].青少年体育,2017,(03):32-33.
[22]宋辉.我国足球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09):20-21.
[23]刘陵,张伟.青少年趣味足球的内涵解读及推进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09):155-156+159.
[24]陈斌.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目标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09):209-210.
[25]吴剑,桂蓉,曹电康.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17,(03):138-142+160.
[26]刘志敏.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足球运动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03):156-160.
[27]张应龙.文化认同视域下欧洲职业足球文化特征及其启示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17-120.
[28]程万军.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的'方法[J].民营科技,2017,(03):227.
[29]吴楠.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策略研究[J].运动,2017,(06):18+5.
[30]郑志强,李向前.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理事会构建的反思与重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3):22-26+31.
[31]高治,郑原,王岗."足球改革"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3):86-93.
[32]姜南,侯学华.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动力系统及优化路径分析--以协同学理论为视角[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43-147.
[33]艾强.足球产业经济贡献与影响足球发展的经济因素[J].经济研究导刊,2017,(08):36-37.
[34]孙莹莹.分析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管理及其执教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7,(08):67+69.
[35]沈雁平,牛曼兰,罗卫东.群众业余足球参与者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合肥市的业余足球参与者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7,(03):95-99.
[36]曹然.校园足球活动中伤害事故的预防和科学应对[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05):71-74.
[37]郭风,谭继业.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07):81-82.
[38]余翔.成都市五人制足球俱乐部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7):145-146.
[39]杨培岭.团队文化视野下解读中国足球运动员技能危机[J].当代体育科技,2017,(07):190-191.
[40]贺涛.荆门市足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7,(05):44-45.
[41]王本鑫.浅析足球运动对现代人社会生活健康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7,(07):215.
[42]顾海亚.小学足球教学的几点思考[J].田径,2017,(03):48-49.
[43]王岚.足球运动员损伤现状及对策研究综述[J].安徽体育科技,2017,(01):73-75.
[44]陈爱国,陈丽萍,颜军.8周足球运动改善留守儿童执行功能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01):85-89.
[45]张文波.高校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6):162-163.
[46]吴军.浅析体育教育专科学生足球裁判能力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7,(06):107-108.
[47]何杰.长沙市校园足球试点高中足球活动的开展现状研究[D].延安大学,2016.
[48]李勇.葡萄牙足球历史演进及崛起因素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2):113-117.
[49]杨世东.南京市青少年业余足球培训市场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17,(02):130-134.
[50]李水强.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瓶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2):154-156+200.
[51]陈浩.简论足球技术中场上意识的培养[J].运动,2017,(04):13-14.
[52]郝宗继.足球游戏在足球训练中的作用分析[J].运动,2017,(04):15-16.
[53]康喜来,李德武.新形势下校园足球的角色定位和发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01):85-89.
[54]周丽芳,文佳黎.基于遗传算法的虚拟足球游戏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02):209-213.
[55]曾广平.论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206+243.
[56]宋娜梅,梁潇,林用彬,郑丽.中学校园足球文化结构及认知差异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2):30-37.
[57]谢军,刘鸿优.比赛情境因素对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技战术表现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2):107-111+136.
[58]刘林星,田德宝.校园足球发展环境建设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7,(01):155-158.
[59]魏家鹏.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疲劳消除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5):43+45.
[60]李忠.关于常见足球训练中的技术技巧解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05):56-57.
[61]程公.关于我国高校校园足球竞赛联盟机制的研究[J].科技风,2017,(03):217.
[62]酒华炜."校园足球热"背景下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内涵与构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02-106.
[63]赵丽敏,刘鹏.中国企业并购欧洲足球俱乐部的动机与策略分析--基于中国大健康产业的视角[J].对外经贸实务,2017,(02):77-80.
[64]郑波.比较视域下的高校足球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01):31-39.
[65]刘圣泽.阿勒泰地区中学生足球训练方法调查与分析[J].武术研究,2017,(01):145-147.
[66]郭振,乔凤杰,李声民.日本大学足球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7,(01):121-127.
[67]黄华.我国职业足球转会制度的法学透视[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01):15-19.
[68]徐金成,高璨,高颀,洪平,赵杰修.中国足球运动损伤研究现状及其国际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01):84-90.
[69]李旭天.校园足球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J].青少年体育,2017,(01):109-111.
[70]周俊杰,应依岐.日本足球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青少年体育,2017,(01):42-43+46.
[71]徐龙兵,马加威.浅析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的问题及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03):13+27.
[72]杨大轩,唐士智.广东省校园足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3):69-72.
[73]孙奇.身体功能训练对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影响的相关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74]梁冰.从足球热思考制约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7,(01):150-153.
[75]付海涛.日本校园足球竞赛体制分析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7,(01):171-174.
[76]龚波,陶然成,董众鸣.当前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重大问题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01):61-67.
[77]房鹏飞,陈盼.广西中小学校园足球县域发展探讨--以灵山县校园足球开展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7,(01):80-84.
[78]朱广新,孟凯利,刘杰.核心训练对足球运动员身体平衡稳定性的研究[J].运动,2017,(02):15-16.
[79]王欣.简析高校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运动,2017,(02):17-18.
[80]姜南.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视角[J].中国体育科技,2017,(01):3-8+26.
[81]柳鸣毅,丁煌.基于路线图方法的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1):33-38+46.
[82]王永强.情绪效价与执法经验对足球竞赛中犯规判罚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1):96-100.
[83]张志武,苏长来,刘占鲁.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目标人群定位及模式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01):49-52.
[84]赵成浩.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1):191-192.
[85]艾强.足球发展与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若干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02):169-170.
[86]李蕾,洪长清.篮球和五人制足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的研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234-236.
[87]郑波,刘迅.基于校园足球文化构建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148-149.
[88]高林.高校足球中足球意识的培养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173-174.
[89]周俊,卢开智,普春旺.浅析现代职业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201-202.
[90]马骏.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官方微博营销现状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01):50-51.
[91]王冰.浅论提高小学足球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1):133-134.
[92]王勤海,李帅.德国职业足球"50+1"政策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01):18-22.
[93]王泰峰.哈尔滨市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71+73.
[94]程杰.校园足球的安全措施及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16-17.
[95]付瑶.青少年足球团队意识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237+239.
[96]张建辉.足球运动中的物理原理[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244-245.
[97]颜京朋.结合儿童生理特点的足球技术训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32+34.
[98]赖健.我国青少年足球竞训体系与管理体制探索[J].运动,2017,(01):23-24.
[99]傅鸿浩.我国校园足球内涵式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100]杨铄,冷唐蒀,郑芳.职业足球联赛外援配额制度研究[J].体育科学,2016,(12):18-29.
[101]甄茂洋.北京市东城区小学生足球联赛对校园足球文化影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
[102]郑秋晨.校园足球与体育产业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6.
[103]傅鸿浩,张廷安,水祎舟,郝霖霖.英文期刊中足球运动的研究领域及热点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11):119-127.
[104]张兵,仇军.管办分离后中国职业足球改革的路径选择与机制依赖[J].体育科学,2016,(10):3-9.
[105]刘永宝.贵阳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106]殷海涛.足球进校园前提下的校园文化构建研究[D].苏州大学,2016.
[107]张磊,张廷安,夏辉,任定猛.中国足球生态系统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08):117-124.
[108]张琪,龚正伟.我国足球改革的未来效应及其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04):65-72.
[109]刘飞,龚波.欧洲足球协会联盟财政公平法案对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的启示[J].体育科学,2016,(07):24-31.
[110]贺珷.校园足球师资培养与培训体系流程及组织结构优化和再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111]郭尼.男子足球运动员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运动学特征分析[D].中北大学,2016.
[112]宁柠.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现状与对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
[113]张玉婷.北京人大附小校园足球开展模式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
[114]阴鑫星.西安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
[115]陈陆隆.基于SWOT视角下的西安市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
[116]胡志浩.终身体育视角下淄博市初级中学校园足球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117]唐光耀.开封市"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6.
[118]彭家煜.长沙市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吉首大学,2016.
相关体育论文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2-33.
[2]彭庆文.大学体育概念新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74-79.
[3]冯晓辉.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2).
[4]魏丕勇.于涛.体育与艺术关系研究的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2,(1):11~13.
[5]梅汝莉.“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小学管理.2002(12).
[7]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8]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9]欣心.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J].北京教育.2002.(5).
[10]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1]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上海:开明出版社.2003:1-23.
[12]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3]周应德,尹华丁.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6(1):12-13
[14]冯克诚主编.霍华德.加德纳与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原理、结构和教育学意义[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5):4-6
[15]彭伟强.美国多元办学模式及其启示[M].教学理论与实践.2001.21(7):29-32
体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1]周倩.酒泉地区高中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2]崔小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课外锻炼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3]谭林.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和单杠的发展趋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4]王霞元.甘肃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5]李春玉.试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实效性[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xx(09)
[6]王婷,姜华.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xx(05)
[7]丁根清.如何培养体育系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J].才智.20xx(21)
[8]王延芳.甘肃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认知与行为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9]何晴晴.功能力量训练对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10]余永生.四川省独立院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xx
[11]何晴晴.功能力量训练对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12]李鑫.山西省太原市广场健身舞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xx
[13]王楠.对沈阳市高职院校大众健美操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xx
[14]杜秀娟.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15]魏复活.宁夏城镇回民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16]祝欢.兰州市与郑州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现状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17]李冰,张璐.浅析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与阅读技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xx(05)
[18]龚云.中澳两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xx(07)
[19]胡凤兰.如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教学能力[J].学园(教育科研).20xx(03)
[20]杨瑞鹏.陕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xx(01)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xx.32-33.
[2]彭庆文.大学体育概念新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xx.26(6).74-79.
[3]冯晓辉.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xx.40(2).
[4]魏丕勇.于涛.体育与艺术关系研究的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xx,(1):11~13.
[5]梅汝莉.“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小学管理.20xx(12).
[7]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8]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9]欣心.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J].北京教育.20xx.(5).
[10]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1]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上海:开明出版社.20xx:1-23.
[12]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3]周应德,尹华丁.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xx.6(1):12-13
[14]冯克诚主编.霍华德.加德纳与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原理、结构和教育学意义[M].学苑音像出版社.20xx.(5):4-6
[15]彭伟强.美国多元办学模式及其启示[M].教学理论与实践.20xx.21(7):29-32
行间距采用固定值20磅,标准字符间距。 参考文献四个字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参考文献内容用五号宋体字,其格式按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书写,常用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1、期刊类格式:作者、文章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 2、书籍类格式: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 3、论文集类格式: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 4、论文类格式:作者、题名、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行间距为1.5倍行距。 扩展: 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如下:
一、期刊类[J]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1】安心,熊芯,李月娥。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特点[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06):75-80。
【举例2】[2]许竞。我国学历教育分化的证书制度溯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22-29。
二、专著类[M]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三、报纸类[N]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1】[1]葛剑雄,陈鹏。地名、历史和文化[N]。光明日报,2015-09-24(011)。
四、论文集[C]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五、学位论文[D]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郝桂莲。反思的文学:苏珊·桑塔格小说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14。
六、研究报告[R]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9-10。
七、其他[N]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论;文;发;表; 评;;职;称可;以与;我;;联;系
序号 期刊名称 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内科医学类 1、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4 1.573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622 1.2723、 中华糖尿病杂志 895 1.2094、 中华肾脏病杂志 1003 1.0775、 WORLD J OF GASTROENTEROLOGY 2665 1.0626、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249 0.9817、 中华内科杂志 2409 0.9038、 中华消化杂志 1645 0.7989、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934 0.78210、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670 0.66211、胰腺病学 137 0.58912、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415 0.56313、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69 0.51414、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79 0.48515、肝脏 369 0.42816、中国血液净化 229 0.39117、心脏杂志 394 0.35518、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68 0.35419、临床血液学杂志 256 0.34020、胃肠病学 271 0.32421、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167 0.31222、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589 0.28923、临床内科杂志 383 0.28924、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92 0.28225、心血管病学进展 297 0.23826、心肺血管病杂志 154 0.19227、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134 0.17228、临床消化病杂志 173 0.163外科医学类 1、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1091 1.3112、 中华烧伤杂志 673 1.2183、 中华骨科杂志 2704 1.0724、 中华创伤杂志 1545 0.9835、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726 0.9776、 中华外科杂志 3222 0.9637、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135 0.9388、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321 0.7939、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297 0.78710、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063 0.74511、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119 0.71312、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895 0.70213、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981 0.70114、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747 0.69015、中华手外科杂志 722 0.67816、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610 0.66817、肠外与肠内营养 370 0.65218、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392 0.64119、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660 0.61120、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991 0.59121、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469 0.58622、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912 0.56323、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579 0.55524、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663 0.53925、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369 0.53826、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210 0.52227、外科理论与实践 418 0.49228、消化外科 157 0.36829、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403 0.36730、中国美容医学 457 0.33931、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137 0.32632、腹部外科 353 0.31733、创伤外科杂志 257 0.29334、肝胆外科杂志 443 0.28735、肝胆胰外科杂志 300 0.27436、颈腰痛杂志 346 0.26037、临床外科杂志 489 0.25038、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74 0.23439、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134 0.199
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 简介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包括《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和《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为中华临床医药学会主办的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系列刊物具有ISSN/CN标准刊号。本刊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反映我国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刊登外科学、皮肤科学、儿科学、内科学、眼科和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中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学术研究、技术改进、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的专家评论,等等。 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务工作者。主要栏目:论著、综述、 临床医学、诊治经验、管理、专题讲座、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详见各个专科杂志稿约)。本刊发表周期短,免收审稿费。论文发表后颁发论文证书。对省/部级以上部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优先刊登。
中华骨科,中华外科,中国矫形外科,中国修复重建,中华创伤等你去下个2008版的核心期刊目录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