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硕士论文答辩时长是15到30分钟。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得知北航的规定进入答辩会场要携带论文底稿、答辩提纲,面试时长在15到30分钟,面试问题在5到10个。
北航研究生学分不够不可以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流程
1、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
2、答辩人陈述:收到成效的自我介绍只是这场答辩的开始,接下来的自我陈述才进入正轨。自述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3、提问与答辩: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
相关信息介绍:
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总占地共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学校下有35个二级学院。
有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4个本科专业;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教职工426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37000余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般是在4月底或5月初。研究生毕业答辩一般在6月份。研究生毕业论文一般在4月底或5月初送出去盲审(博士生100%,每人送审三份;硕士生按当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人数的3-5%,每人送审两份),5月中旬或下旬盲审意见返回,盲审和外审通过后才能取得答辩权,只要盲审2个专家通过,或者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利,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半数通过即可毕业。
1,谦虚,不要和老师争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只管微笑着点头。2,让没事的朋友在电脑旁边等着,等老师问你问题后,会让你出来准备,你有搞不定的问题可以短信你朋友,立刻百度一下。当然,提前去图书馆借些相关书籍更是应该的。3,回答问题要简练,说到点子上,不要废话,语态要好,手上不要有多余动作,坐姿要正。实在搞不定的问题可以说,这个问题我目前还缺乏研究,等下去后会查找资料认真研究。但与其相关的某某问题/方面目前是什么情况。4,如果是硕士博士的话最后有一个答谢导师环节,不要太动情说太多话,说三四句即可。祝你成功。跟你的论文相关的,要阐述下你写这个论文的思路,想法,为什么选这个题目.老师会根据你的叙述跟论文问相关问题1.直接向指导老师求助---答辩一定程度与指导老师捆绑,指导老师有职责和相应的面子风险;2.把“自己”的论文赶紧熟悉起来,自己都不知道写点啥肯定一问三不知;3.也别太怕所谓的答辩---其实老师一看文章基本心里就知道文章的所下的功夫,提问只是进一步了解而已。本科以下的答辩尺度把握不会太严。4.吸取教训,别临时抱佛脚了。今后的工作必须要认真、踏实,不然做不好事情成不了大事的!最后,祝毕业顺昨,每天都在进步!正式答辩开始,下面是我的部分发言: 尊敬的评委老师以及在座的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我是X级XX专业的XX,很高兴在这里论文答辩,希望今天能为我20年的学生生涯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这句可是我琢磨了半天的经典啊) 下面,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ppt 论文答辩技巧,就我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因,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论等问题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论文题目,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以上是我毕业论文的一些基本情况,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这句话挨了一顿批,答辩主席先给我个下马威。这句可是我上网时看到的,以示谦卑,没想到犯了本本主义错误。答辩之前最好是多答辩评委老师的性格爱好都有个底,尤其是答辩委员会的主席,他可是一把手),谢谢。 在答辩中有一些小体会,这里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答辩分为三个阶段:陈述期(20-25分钟)、提问期、回答期,三个阶段大致一个多小时左右一个人。 在陈述期的20分钟,有的学院要答辩者做PPT,有的则不用;有的陈述时要脱稿,有的则可以看稿子。在这个阶段,一般情况下没有老师在听你讲什么,他们都在低头看你给他们发的论文和论文简介,因为这么厚的论文是没有老师有时间看的,他们也都是临阵摸枪,看个大概。所以在这一阶段,你的任务就是磨时间,注意语气要平缓,要稳,发言时尽量不要太专业化,没有人听你讲晦涩的理论,当然,更不能拉家常,说一些你们邻居家怎们怎么的事情,这显得你太没专业素养和水准。总之,这个度要拿捏好。注意观察老师和同学的表情,察言观色才是硬道理。 在提问期这个阶段,聆听是你的主要任务。老师会为你磨时间。有本校的老师,一般都会先评价下你的论文,当然是说很多好话的,这都是讲给答辩委员会主席听的。接下来就是提问,老师提问的时候你要记好他的问题,理解他的意思。在记得时候要注意把你回答的要点关键字一起写上,因为老师问完了你就要回答的,如果你反应比较快,你可以把老师的问题分类做个概述,然后按类作答,这样更显得你这孩子不错。 回答之前要对老师的评价和建议表示感谢,接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先念一下题目,然后作答。作答时忌讳一盲目自大,得意洋洋,一副欠抽的样子,忌讳二信心不足,慌里慌张,没有底气,一副心虚的样子。要知道论文是你写的,你看的相关东西比他们多,所以你可以大胆的说,只要自圆其说即可。在这一阶段回答时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废话少说,言多语失,能说就说,不能说的就说自己在这方面写论文的时候也考虑过,但考虑的不充分。忌讳的是不知道了就不说话,大家都不说话,气氛就凝固了,在论文答辩中如果没人说话,那就不好了,所以一定要说,哪怕你说不会,也比不说好。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提问的问题有大有小。有对理论的,所以你要对你论文的理论了如指掌,尤其是一些相近的名词,尤其是长的差不多的词,比如这次我们同学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社会关系这三个词就让老师给缠了半天;有对方法的,所以你要对你做的调查细节注意再注意,不要有闪失。应付的东西老师都能看出来,人家干了这么多年,眼睛都很毒的;有对细节感兴趣的,所以你要对你的论文的逻辑结构、句子通顺与否、措词、错别字、标点尤其是摘要部分注意注意再注意注意,在这些方面出问题显得你不够认真仔细,所以校对时要下功夫,可以和同学交换校对,因为我们对自己写的东西,挑错别字是很困难的。摘要就那么点字,又在论文开头,这可是门面啊,还有最好有个后记,感谢之类的话,虽然老套,但咱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也应该感谢一下老师,必须的嘛。 答辩通过基本上是十拿九稳的,但是咱们也不能弄的太难看。自己丢人无所谓,给导师丢人就是罪过了。为了导师,为了自己,也要好好表现。好了,基本上就说这么多吧,各个专业各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我说的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而已,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快要硕士论文答辩了,PPT还没有做,在网上搜索了一通,大概知道了做论文答辩PPT的要点。也给需要答辩的同学一个参考。 哇卡卡!一、要对论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整合,将论文分为引言和试验设计的目的意义、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几部分。二、在每部分内容的presentation中,原则是:图的效果好于表的效果,表的效果好于文字叙述的效果。最忌满屏幕都是长篇大论,让评委心烦。能引用图表的地方尽量引用图表,的确需要文字的地方,要将文字内容高度概括,简洁明了化,用编号标明。三、1 文字版面的基本要求 幻灯片的数目: 学士答辩10min 10~20张硕士答辩20min 20~35张 博士答辩30min 30~50张2 字号字数行数:标题44号(40) 正文32号(不小于24号字) 每行字数在20~25个 每张PPT 6~7行 (忌满字) 中文用宋体(可以加粗),英文用 Time New Romans 对于PPT中的副标题要加粗 3 PPT中的字体颜色不要超过3种(字体颜色要与背景颜色反差大) 建议新手配色:(1)白底,黑、红、篮字 (2)蓝底,白、黄字(浅黄或橘黄也可) 4 添加图片格式:好的质量图片TIF格式,GIF图片格式最小 图片外周加阴影或外框效果比较好PPT总体效果:图片比表格好,表格比文字好;动的比静的好,无声比有声好。四、(注意)幻灯片的内容和基调。背景适合用深色调的,例如深蓝色,字体用白色或黄色的黑体字,显得很庄重。值得强调的是,无论用哪种颜色,一定要使字体和背景显成明显反差。 注意:要点!用一个流畅的逻辑打动评委。字要大:在昏暗房间里小字会看不清,最终结果是没人听你的介绍。不要用PPT自带模板:自带模板那些评委们都见过,且与论文内容无关,要自己做,简单没关系,纯色没关系,但是要自己做! 时间不要太长:20分钟的汇报,30页内容足够,主要是你讲,PPT是辅助性的。 记得最后感谢母校,系和老师,弄得煽情点 ^_^ 。
北航硕士论文答辩时长是15到30分钟。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得知北航的规定进入答辩会场要携带论文底稿、答辩提纲,面试时长在15到30分钟,面试问题在5到10个。
中国宇航学会出版的刊物有《宇航学报》和《太空探索》,前者是全国性的一级学术期刊(双月刊),报道我国航天高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相关专业学术研究的阶段成果,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为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服务。本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并被多家重要数据库检索,享有较高的声誉;后者是一份科普刊物(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方式,宣传中国航天、探索宇宙奥秘。刊物设有中国航天、太空新航线、宇航博士、载人航天、军事航天、宇宙之谜、探索时空、太空博览、探索俱乐部等栏目。《太空探索》杂志追求知识性和可读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它是青少年和广大宇航爱好者了解宇宙的窗口,学习航天知识的园地,漫游太空世界的挚友,启迪科学思维的良师。
截至2020年10月,是属于EI收录的,美国工程索引EiCompendex数据库、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Scopus数据库 它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现任主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教授。 EI检索就是工程索...2020-10-16 回答者: tangxiaoxiaomi 1个回答中国宇航学会的介绍答:中国宇航学会1979年10月成立于北京,是中国宇航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以“为中国航天事业服务,为会员提供优质服务,成为航天科技工作者之家”为宗旨,以“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国际一流科技社团”为发展目标,在改革与发展中开拓进娶勇于探...2016-05-30 回答者: ☆异鸣★7630 1个回答任章的介绍答:任章,男,1957年9月生于河南濮阳。著名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自动化学院副院长,“精确制导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飞行器...2016-06-03 回答者: 石榴妹pqRE0宇航学报怎么样?答:核心期刊,中国宇航学会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办,国内统一刊号:11-2053/V,国际标准刊号:1000-13282021-01-06 回答者: zyzg0607 2个回答 1国内哪本物理刊物比较好?问:RT,主要为理论物理方面,我高一答: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 编辑单位:《红外与激光工程》编辑部 主编:孙再龙 主任:赵雪艳 地址:天津市225信箱32分箱 邮政编码:300192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irla@vip...2009-10-13 回答者: qongqi 4个回答 19航天二院203所是国企吗答:是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即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创建于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五日。航天203是以计量测试技术为总体,以溯源性研究为主线,以发展计量校准技术、频率控制技术、自动测试技术、综合保障技术为支柱的国防技术基础研究所...2021-11-04 回答者: jnwdcm454 1个回答航天一院15所是做什么的?问:效益如何?纪律很严吧?全称是什么?答:航天一院第十五研究所是从事发射技术研究和特种发射平台研发的工程技术研究所,是中国宇航学会发射工程及地面设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发射技术及地、舰面设备专业组组长单位 为国家武器、运载型号研制了一系列高质量、高...2019-08-09 回答者: Smile灬微光丶 4个回答 28束锋的学术论文答:中国科学,系统工程与电子(英文),电子学报,高技术通讯,宇航学报, 通信学报以及电子信息学报等发表论文60余篇 。 现为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 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兵工学会会员。IEEE Trans on Wireless ...2016-06-04 回答者: 子乔70OY47 1个回答中国航天包含哪些单位?问:主要在东北3省,最好说全了 ,越详细越好。谢谢答:(一)总部机构 办公厅、规划计划部、财务金融部、人力资源部、研究发展部、质量技术部、武装部、宇航部、经营投资部、航天技术应用部、国际合作部、行政保卫部、企业文化部、监察与法律部、审计部、离退休干部工作部。 [编辑本段](二)大型科...2015-06-05 回答者: 知道网友 3个回答 8据中国宇航学会《太空探索》杂志主编周武介绍,随...问:据中国宇航学会《太空探索》杂志主编周武介绍,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答:A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的步伐加快,太空旅游业的时代已经到来”体现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故A项不合题意,可以入选;对于世界富翁而言,太空旅游并非属于超前消费,故B项不能入选;本题材料并未体现消费对生产...
不是,航空学报英文版的ISSN号是1000-1093,出版物类型是期刊,出版者是中国航空学会,出版周期是半月刊,出版地是北京,出版语言是中文和英文,出版形式是纸质版和电子版。
截至2020年10月,是属于EI收录的,美国工程索引EiCompendex数据库、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Scopus数据库它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现任主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教授。EI检索就是工程索引:《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检索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
没错,《宇航学报》致力于以英文发表有关航空航天领域专业技术的文章,其中许多内容都和最新的飞行技术、航天工程和航空技术相关。
1991年9月-1993年7月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93年12月起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1996年6月起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博士生导师。2000年11月起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罗伯兹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3月回国。2005年4月起任“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5年6月起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2006年1月起任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教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共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863,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教委博士点专项基金,国防科工委基金,航天基金以及加拿大研究项目等四十余项,其中目前承担与本项目相关的课题八项。已编辑出版英文论文集、中英文专著(章节)八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以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 收录29篇,EI收录150篇,ISTP收录60篇。其中与申请课题相关的英文专著(章节)四部,论文三十余篇。获欧洲专利一项,中国发明专利三项,计算机著作登记权一项,申请美国专利三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除一项中国发明专利外,全部与本课题有关)。先后获得德国洪堡基金,加拿大青年创新奖等国内外奖励21项。是IEEE高级会员,SPIE会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电子学报》《宇航学报》编委,中国医疗器械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仪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医学信息分会常务委员。2000年11月-2005年3月,丁明跃教授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罗伯兹研究所与世界著名三维超声权威、西安大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Aaron Fenster教授一起从事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与应用研究,先后对于针的检测、分割与跟踪,前列腺分割,放射性种子的分割,以及血栓的检测与分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四年多时间的潜心研究,围绕三维超声图像分割问题共发表论著21篇,并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的针的检测分割方法。为了减少由于Speckle噪声、伪影以及由其它组织所产生的高灰度值点而造成的影响,提出利用三维成像系统所提供针的位置和方位粗略信息对三维图像进行截取(Cropping)。同时,通过选用相互垂直的两个投影方向利用体绘制(Volume rendering)技术进行投影,将三维图像分割转化为两幅二维图像上针的检测,从而大大减少了分割所需要时间。为了确保在二维图像上针检测的正确性,他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Hough变换的针检测与跟踪方法。有关成果已在《Medical Physics》等国际权威期刊(五年影响因子IF=4.072)上发表,并申请美国专利一项:Needle Detection, Segmentation and Tracking for 3D Ultrasound-Guided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A. Fenster, D. Downey, M. Ding, L. Gardi, U.S. Provisional patent Application# 60/535,825: January 13, 2004. 排名第三。2) 提出了一种基于切片(Slice-based)的前列腺三维分割方法。首先,采用Cardinal-spline函数取代传统的分段二次曲线,增强了对于复杂前列腺形状的表达能力;其次,为了解决前列腺轮廓在向相邻帧映射与扩散过程中所产生的分割误差积累问题,在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上建立一组由轮廓边界点到与旋转轴交点之间距离所组成的序列。并通过采用零阶自回归模型表示的连续性限制,获得正确的轮廓边界点位置。同时,通过这些点引入一个内力,迫使轮廓跳出可变形分割搜索过程中的局部极值点,获得正确的前列腺轮廓。最后,由在不同切面上所形成的轮廓边缘生成前列腺三维曲面。有关成果已在《Medical Physics》和SPIE Medical Imaging等国际会议上发表。3)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柱面投影的种子分割方法。首先,根据针分割结果对于包含种子的三维超声图像进行截取。其次,通过三个相互垂直柱面的投影来剔除高亮度的非种子点,例如由钙化组织形成的点。最后,沿超声图像旋转扫描方向计算差分图像,然后采用三维直线段模板检测每一点可能出现直线段的灰度和与方向。在邻域内出现平行直线段数量超过给定值的点即为种子点。其研究成果在2005年2月美国San Diego召开的SPIE Medical Imaging’2005会议上作大会报告时引起了同行的高度兴趣,其中美国Mayo Clinic, Accuray公司等纷纷索要论文。2005年1月,申请美国专利一项:Automated Seed Localization and Segmentation for intra-operative prostate brachytherapy, M. Ding, L. Gardi, A. Fenster, Application#60/647,420: January 28, 2005. 排名第一。由于丁明跃教授在三维超声应用方面的出色工作,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Riverside分校Bir Bhanu教授邀请他在由其编辑出版的专著“ Computer vision beyond the visible spectrum”中编写“三维超声图像可视化与分割技术”一章。世界著名医学图像处理专家、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教授Jasjit Suri博士也邀请他在由他们编辑出版的专著“Parametric and Geometric Deformable Models: An application in Biomaterials and Medical Imagery”,Volume-II中编写关于基于可变形模型的前列腺超声图像分割一章。自2002年以来,每年应邀在一年一度的Medical Imaging SPIE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2003年在加拿大Montreal召开的第七届MICCAI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2005年9月,应邀在上海召开的IEEE 27th EMBC国际大会所属 “Segmen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Anatomy and Pathology from Medical Images” 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并担任该微型会议(Mini-symposium)的主席及“Image guided surgery II”分会主席。丁明跃教授具有丰富的科研与产品开发经验。自1990年以来,一直从事图像处理有关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曾先后与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佛山康思达液压有限公司等企业就彩色显像管荧光粉混色在线自动检测、磁质墙地砖在线质量检测与控制等产品进行了研究,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863、国防科工委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开展了图像分割、目标识别、在线检测等大量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研究与技术、产品开发经验。特别是2000年以来,在世界知名的医学影像研究机构、世界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主要发源地加拿大Robarts研究所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研究,掌握了世界领先的三维超声成像与应用技术。同时,丁明跃博士积极推进技术的产业化,2007年发起成立华中科技大学-迪正雅合医学影像联合实验室并任联合实验室主任。
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完成多项国际(新加坡教育部、法国研究部、欧盟合作研究、美国NASA)和国内科研项目,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子课题、航空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科研基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基金等项目。担任被SCI和EI均全文检索的国际学术期刊Int. J. Systems Science、Int. J.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Int. J. Innovative 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ol,和国内重要核心期刊《宇航学报》(EI 检索),核心期刊《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EI 检索)、《南航学报》(EI 检索)和 《控制工程》编委, 国际科技发展协会控制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 Senior Member, IEEE南京分部控制系统分会主席,中国航空学会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过程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业委员会委员。在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及其航空航天应用方面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和录用论文40余篇(被SCI和EI均检索),包括国际导航,制导与控制领域权威刊物 AIAA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和国际自动化领域重要核心刊物IEEE Trans. Automatic Control,IEEE Trans. Control System Technology, Automatica,在国防工业出版社作为主编出版学术专著1部, 获得授权和受理发明专利3项(详见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