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地理信息类有关论文查重

地理信息类有关论文查重

发布时间:

地理信息类有关论文查重

一、论文怎么查重:

1、论文写完后查重前先向学校或机构了解清楚指定的是哪个论文查重系统、次数以及要求的查重率标准是多少?

2、由于学校或机构提供的查重系统次数非常有限,所以一般在论文初稿、二稿和修改时查重,建议大家选择蝌蚪论文查重系统自查,目前每天都可以免费查重一次!

3、论文定稿查重时使用学校指定的查重系统检测,达标后提交学校定稿!目前高校使用做多的查重系统有:知网、维普、万方!

二、论文查重方法:

1、打开官网,登录账号;

2、选择查重版本,提交文章;

3、等待检测完成后,在“下载报告”页面查看下载报告!

完毕!

如何查重论文1、选择自己需要的查重系统,注册账号然后登录到论文查重系统界面。2、找到提交论文查重界面,如果有免费字数领取,可以先领取免费查重字数。3、输入论文作者姓名等信息,按照论文查重系统的要求上传指定格式的论文。4、上传完成后,静待一段时间,查重结束后可下载论文查重报告。论文查重的注意事项1、一般情况下,论文的查重报告会用不同的颜色标出论文的内容,如红色代表被认定为抄袭;绿色代表没有检测到抄袭或相似的地方,即是合格的;如果标注为黄色,则表示部分内容有某种相似度。2、在paperfree论文查重系统中,一般只对文字部分进行检测,而图片、代码等内容一般都不会被查重,为了降低查重率,大家也可以将可以改为图片的内容使用图片进行替换。3、在知网查重中,一般都会设定5%的阈值,所以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比例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超过这个阈值。4、外文文献在查重系统中所收录的基本资料比较少,所以大家也可以查阅一些外文文献,并自行翻译、进行一定的修改,然后添加到自己的论文中。

一、论文查重怎么查概述

1、论文写完后查重前先向学校或机构了解清楚指定的是哪个论文查重系统、次数以及要求的查重率标准是多少?

2、论文定稿查重时使用学校指定的查重系统检测,目前高校使用最多的查重系统有:知网、维普、万方,但一般都只有1-2次的机会提供!

3、由于学校或机构提供的查重系统次数非常有限,所以在论文初稿、二稿查重和修改时,建议大家选择蝌蚪论文查重系统自查,目前每天都可以免费查重一次!查重数据库大,检测速度快,精度高,有效保护用户隐私,有智能降重人工降重等功能,还有论文相关知识技巧可以学习。

二、免费论文查重方法:

1、首先进入浏览器,在百度或其他搜索引擎搜索:蝌蚪论文查重(kedoupaper),或者直接进入网站首页;

2、然后在首页点击“论文查重”;

3、在弹出来的页面直接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系统;

4、登录完成后在“论文查重”页面,选择“专业版”或“至尊版”,然后下拉在信息框上传论文文档并提交下一步!(专业版可每天免费查重一次,建议作为初稿检测;至尊版建议二稿以及终稿检测)

5、注意选择“关闭智能降重”。此时在结算信息栏中应付金额为“0”,然后点击“提交检测”即可!

6、等待几分钟在“下载报告”页面就可以查看和下载检测报告啦!

以上就是免费查重的步骤,大家都了解如何操作了吧;同时在手机端的微信公众号也可以提交检测,随时随地检测,非常方便!

以上内容就是本次分享,大家收藏好,随时学习马上行动! 完毕!

微信扫码登录官网(),点击导航栏“论文查重”,然后上传论文,提交检测。然后点击导航栏“查看报告”,待论文检测完毕,就可以点击“查看报告”看检测结果。

PaperTime是在“教育大数据联盟平台”的基础上,优先获取教育数据资源,采用多级指纹对比技术及深度语义识别技术,实现“实时查重、在线修改、同步降重”一步到位。同时PaperTime有海量对比库、系统采用分布式云计算、优秀算法、检测速度快、性价比高、论文安全有保障。

有关地理信息系统的论文

浅谈GIS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展望论文

摘要: 近年来, GIS (地理信息系统) 技术在水利工程应用领域中发挥着技术先导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目前GIS技术在水利规划、水资源管理等水利工程行业的具体应用形式, 结合地理信息学科的发展方向, 展望GI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GIS; 水利工程;

1 GIS技术概述

20世纪60年代, 世界上第一个GIS (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 诞生, 其核心是用计算机来处理和分析具有空间属性地理信息。GIS技术能够有效地管理地理信息资源, 是其能够有效利用的核心技术。20世纪以来,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的新月异极大地推进了GIS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由于应用后能够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 GIS技术已成为资源与环境各领域应用中不可或缺的前沿技术。

近20年, 我国经济水平持续增长, 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同时, 水资源需求与水资源利用率相对不足的矛盾逐渐加剧, 这促使水利工作者不断探索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缓解这一矛盾。为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在当前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的调节作用, 减少建设、管理人员的投入量, GIS技术作为信息化的体现之一, 在水利工程各环节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应用层次也逐渐深入。通过近年来的发展, GIS的应用形式已从最初单纯的可视化应用过渡为集合分析、模拟、预测等多位一体的复杂应用, 功能也提升为对多时期的地理信息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 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统一打包的应用。实践表明, 通过使用GIS系统, 有利于设计人员对工程进行总体规划, 方便施工人员对实施过程进度和质量把控, 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从而提升水利行业整体信息化水平。

2 GIS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 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地理空间属性, 对工程的地理环境依赖较高。GIS的发展恰好为水利工程的空间属性提供了可行的表现途径和有效的模拟、分析方法。运用GIS技术, 矢量化地理信息数据, 搭建水利工程地理信息平台, 能够直观地展示工程环境, 结合水利资料, 实现环境分析模拟, 有利于管理人员决策[1]。

目前, GIS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水利工程规划

GIS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库选址、复杂工程布局、工程测量[2]、库容量计算、开挖土石方量计算、工程建设监测[3]、工程变形监测等方面, 促使水利工程规划、管理科学发展。

(2) 水资源管理

运用GIS技术能够确定水资源分区,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分析水资源量, 直观地展示水资源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 防洪减灾

GIS应用主要表现在防汛决策支持系统[4]和洪灾损失评估, 它以GIS为基础, 实现了决策方案、防汛信息、损害范围的直观化和形象化表达, 为全国防汛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4) 水土保持

利用GIS技术能够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和动态监测[4], 查询、统计、分析土地分区和土地利用情况, 有利于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制定, 提升治理效果。

(5) 水质监测

建立GIS水质监测应用平台, 能够掌握水质的实时动态变化, 及时辨析污染源头, 有利于地表水、地下水储量分析, 模拟水量调度, 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

(6) 水文预报

通过GIS技术, 整合水文基础数据, 实现基础背景数据管理, 对空间和属性数据的查询, 统计数据以及显示检索, 为水文预报提供基础数据支撑[5]。

3 GIS技术应用展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GIS技术在水利工程应用的内容已从结合地理要素的水利信息查询展示发展到利用GIS空间运算完成水利信息的分析、计算、模拟与统计。近年来, 结合遥感、GPS等前沿技术, 构建3D、4D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实现多维度水工建筑仿真应用已成为水利信息化应用新趋势 (如三维可视化洪水淹没分析与灾情评估系统、4D水利施工管理系统等[6]) 。水利要素具有的空间地理属性促进了GIS在水利应用中的高速发展, 纵观发展历史, 水利GIS应用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应用内容的发散性扩展及应用技术的融合性集成。

3。1 应用内容扩展

利用GIS技术, 实现工程环境分析模拟的形象化,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有利于管理和决策。因此, 今后GIS技术将逐渐覆盖水利行业的各个方面, 促使水利信息化进一步发展。

(1) 洪水模拟

利用洪水历史资料, 结合GIS平台, 建立合理的流域模型, 通过可视化模拟, 分析流域洪水成因、洪水特性及其规律;通过地理信息要素分类, 分析各主要河道的自然条件;运用GIS技术, 进行上下游洪水演进模拟分析, 促使建立一定洪水标准下合理的蓄、滞、泄关系及管理措施等。

(2) 供水预案

建立供水、需水、蓄水地理信息管理平台, 通过电子地图可视化展示水源地分布, 有助于研究可能的供水方案与主要工程措施及用水管理与供水水质保证措施。

(3) 水质分析

实现水质采集自动化, 分析地质、水质信息的地理属性, 应用GIS技术研究土壤侵蚀分区;分析各类可能污染源;利用历史资料, 模拟预测不同规划水平年的污染负荷量和水质变化, 以此为基础研究保护水资源应采取的措施。

(4) 工程测量

应用无人机搭载遥感、GPS设备, 采集、处理工程测量数据, 利用GIS技术实现测量数据可视化, 减少外勘人力成本, 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与效率, 便于数据成果的合理应用。

3。2 应用技术深入

(1) GIS技术发掘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 多种空间数据结构 (如“真三维”、“时空四维”) [7]应运而生, 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和实用的界面语言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数据自动输入技术不断完善, 各行各业GIS应用模型开发力度不断加大, GIS的网络共享能力 (webGIS) 不断增强。在这样的大环境中, 水利与GIS的结合必将更加深入, 具体表现为水利数据信息的表达将趋于多维度、丰富性、立体性、共享性, 水利应用模型将趋于结构化、可扩展性, 形成整个水利行业的GIS综合管理平台, 逐渐打开GIS综合系统与水利专业系统共存共荣的局面。

(2) 相关技术集成

鉴于水利空间数据的时间性和复杂性, 单一的GIS技术很难满足水利要素的处理要求。因此, 在水利工程的应用中, “3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无人机技术的集成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GPS为GIS的快速定位和更新提供手段, 遥感技术的多谱段、多时相、多传感器和多分辨率的特点, 为GIS不断注入“燃料”, 反过来又可利用GIS支持从遥感影像数据中自动提取语义和非语义信息, 而无人机则可作为遥感设备提供载体[7]。利用无人机航拍, GPS和RS赋予了GIS实时、动态属性。3S技术整体结合所构成的水利地理信息系统是高度自动化、实时化的GIS系统。这种系统不仅具有自动、实时地采集、处理和更新数据的功能, 而且能够分析和运用数据, 为水利各学科应用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

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 (MGIS) 将文字、图形 (图像) 、声音、色彩、动画等技术融为一体, 为GIS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和广阔的前景[8]。它能够以最直观的方式表达和感知空间地理信息, 以形象化的、可触摸 (触屏) 的甚至声控对话的人机界面操纵空间地理信息处理的技术。应用MGIS的水利地理信息系统将对结构、功能及应用模式的设计产生极大的影响, 使得各类信息的表现形式更丰富, 更灵活, 更友好。

4 结语

毋庸置疑, 水利GIS应用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和水利专题要素数据, 相关专业 (如测量专业) 的发展将对其产生明显的限制或促进作用。因此, GI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水平应依据各专业的发展稳步提高, 防止闭门造车, 构建海市蜃楼。

复杂技术集成的GIS在水利工程上的应用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水利信息化的主要趋势。搭建集工程规划、建设、管理为一体的水利工程综合地理信息平台, 能够实时、有效地展示工程运行情况, 模拟防洪工况, 提高管理决策能力, 为水利信息化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林宁。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27 (18) :65。

[2]鞠尊洲。3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14) :239—240。

[3]李蕾。浅谈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建设科技, 2016 (17) :93。

[4]王芳, 卜倩倩。探析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 (03) :154。

[5]赵晓敏, 李本怀。GIS技术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以长春新立城水库为例[J]。水利技术监督, 2013, 21 (02) :64—66。

[6]刘丹, 刘萍, 樊耔均。GIS在水利现代化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硅谷, 2012, 5 (24) :43+42。

[7]张会玲。GIS技术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J]。信息系统工程, 2012 (04) :98—99。

[8]董凤服, 刘洋。GIS技术的发展趋势[J]。网络与信息, 2007 (08) :65。

一、国际发展状况 地理信息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已历经30余年。用户的需要、技术的进步、应用方法论的提 高,以及有关组织机构的建立等因素,深深地影响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综观GIS发展,尤其是北美地区的实际情况,可将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6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开拓期,注重于空间数据的地学处理。例如,处理人口统计 局数据(如美国人口调查局建立的DIME)、资源普查数据(如加拿大统计局的GRDSR)等 。许多大学研制了一些基于栅格系统的软件包,如哈佛的SYMAP、马里兰大学的MANS等。 综合来看,初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动力来自于诸多方面,如学术探讨、新技术的应用 、大量空间数据处理的生产需求等。对于这个时期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来说,专家兴趣 以及政府的推动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并且大多地理信息系统工作限于政府及大学的范 畴,国际交往甚少。 (2)7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巩固发展期,注重于空间地理信息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的真正发展应是70年代的事情。这种发展应归结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资源开发、 利用乃至环境保护问题成为政府首要解决之疑难,而这些都需要一种能有效地分析、处 理空间信息的技术、方法与系统。二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数据处理加快,内存容量 增大,超小型、多用户系统的出现,尤其是计算机硬件价格下降,使得政府部门、学校 以及科研机构、私营公司也能够配置计算机系统;在软件方面,第一套利用关系数据库 管理系统的软件问世,新型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不断出现,据IGU调查,70年代就有 80 多个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第三,专业化人才不断增加,许多大学开始提供地理信息系统 培训,一些商业性的咨询服务公司开始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作,如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 (ESRI)成立于1969年。这个时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地理信息系统在继 承60年代技术基础之上,充分利用了新的计算机技术,但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仍然很弱 ;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面未有新的突破;系统的应用与开发多限于某个机构;专家个 人的影响削弱,而政府影响增强。 (3)8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大发展时期,注重于空间决策支持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应 用领域迅速扩大,从资源管理、环境规划到应急反应,从商业服务区域划分到政治选举 分区等,涉及到了许多的学科与领域,如古人类学、景观生态规划、森林管理、土木工 程以及计算机科学等。许多国家制定了本国的地理信息发展规划,启动了若干科研项目 ,建立了一些政府性、学术性机构。如中国于1985年成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 点实验室,美国于1987年成立了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NCGIA),英国于1987年成立 了地理信息协会。同时,商业性的咨询公司,软件制造商大量涌现,并提供系列专业性 服务。这个时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商业化实用系统进入市场。 (4)9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时代。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许多机构必备的 工作系统,尤其是政府决策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受地理信息系统影响而改变了现有机 构的运行方式、设置与工作计划等。另一方面,社会对地理信息系统认识普遍提高,需 求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扩大与深化。国家级乃至全球性的地理信 息系统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例如地理信息系统已列入美国政府制定的“信息高速公 路”计划;同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战略、我国的“21世纪议程”和“三 金工程”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毫无疑问,地理信息系统将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 服务系统。二、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自80年代初开始。以1980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 立全国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室为标志,在几年的起步发展阶段中,我国地理信息系 统在理论探索、硬件配制、软件研制、规范制订、区域试验研究、局部系统建立、初步 应用试验和技术队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积累了经验,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进入发展阶段的标志是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作为政府 行为,正式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科学研究、应用 实验和工程建设工作。许多部门同时展开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工作。如全国性地 理信息系统(或数据库)实体建设、区域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和建设、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或专题应用软件的研制和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培训。通过近五年 的努力,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上的应用开创了新的局面,并在全国性应用、区域管理、 规划和决策中取得了实际的效益。

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论文

基于CAD和GIS的校园绿地信息管理的研究基于GIS的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网络一体化模型基于GIS和RS的应用分析系统集成研究基于GIS技术的社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基于组件式GIS的模拟导航电子地图设计浅谈电信部门对电子地图的要求和制作物流园区信息平台规划与设计......另外,可以看看《第X届ArcGIS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论文集》,上面有很多,我这有第七届的。

一、国际发展状况 地理信息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已历经30余年。用户的需要、技术的进步、应用方法论的提 高,以及有关组织机构的建立等因素,深深地影响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综观GIS发展,尤其是北美地区的实际情况,可将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6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开拓期,注重于空间数据的地学处理。例如,处理人口统计 局数据(如美国人口调查局建立的DIME)、资源普查数据(如加拿大统计局的GRDSR)等 。许多大学研制了一些基于栅格系统的软件包,如哈佛的SYMAP、马里兰大学的MANS等。 综合来看,初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动力来自于诸多方面,如学术探讨、新技术的应用 、大量空间数据处理的生产需求等。对于这个时期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来说,专家兴趣 以及政府的推动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并且大多地理信息系统工作限于政府及大学的范 畴,国际交往甚少。 (2)7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巩固发展期,注重于空间地理信息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的真正发展应是70年代的事情。这种发展应归结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资源开发、 利用乃至环境保护问题成为政府首要解决之疑难,而这些都需要一种能有效地分析、处 理空间信息的技术、方法与系统。二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数据处理加快,内存容量 增大,超小型、多用户系统的出现,尤其是计算机硬件价格下降,使得政府部门、学校 以及科研机构、私营公司也能够配置计算机系统;在软件方面,第一套利用关系数据库 管理系统的软件问世,新型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不断出现,据IGU调查,70年代就有 80 多个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第三,专业化人才不断增加,许多大学开始提供地理信息系统 培训,一些商业性的咨询服务公司开始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作,如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 (ESRI)成立于1969年。这个时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地理信息系统在继 承60年代技术基础之上,充分利用了新的计算机技术,但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仍然很弱 ;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面未有新的突破;系统的应用与开发多限于某个机构;专家个 人的影响削弱,而政府影响增强。 (3)8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大发展时期,注重于空间决策支持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应 用领域迅速扩大,从资源管理、环境规划到应急反应,从商业服务区域划分到政治选举 分区等,涉及到了许多的学科与领域,如古人类学、景观生态规划、森林管理、土木工 程以及计算机科学等。许多国家制定了本国的地理信息发展规划,启动了若干科研项目 ,建立了一些政府性、学术性机构。如中国于1985年成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 点实验室,美国于1987年成立了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NCGIA),英国于1987年成立 了地理信息协会。同时,商业性的咨询公司,软件制造商大量涌现,并提供系列专业性 服务。这个时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商业化实用系统进入市场。 (4)9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时代。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许多机构必备的 工作系统,尤其是政府决策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受地理信息系统影响而改变了现有机 构的运行方式、设置与工作计划等。另一方面,社会对地理信息系统认识普遍提高,需 求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扩大与深化。国家级乃至全球性的地理信 息系统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例如地理信息系统已列入美国政府制定的“信息高速公 路”计划;同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战略、我国的“21世纪议程”和“三 金工程”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毫无疑问,地理信息系统将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 服务系统。二、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自80年代初开始。以1980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 立全国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室为标志,在几年的起步发展阶段中,我国地理信息系 统在理论探索、硬件配制、软件研制、规范制订、区域试验研究、局部系统建立、初步 应用试验和技术队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积累了经验,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进入发展阶段的标志是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作为政府 行为,正式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科学研究、应用 实验和工程建设工作。许多部门同时展开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工作。如全国性地 理信息系统(或数据库)实体建设、区域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和建设、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或专题应用软件的研制和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培训。通过近五年 的努力,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上的应用开创了新的局面,并在全国性应用、区域管理、 规划和决策中取得了实际的效益。

关于地理信息科学的论文

地理信息科学19级的毕业生前来回答。其实主要是看哪方面的数据好获得一点,因为地理信息的毕业论文还是挺看重实验和数据分析的,先想好需要哪些实验数据,是否容易得到,不然做到后期发现有些数据获取不来就很难搞了。另外,依自己经验看,遥感和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好做点。我本人做的是城市建模,不太推荐,编程相关,如果题主编程能力OK,也可以尝试下城市建模。

地理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一门科学,我整理了地理科学论文题目,欢迎阅读! 地理科学论文题目 一、地理科学的系统地理研究课题: 1、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2、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 4、县城在乡村城市中的优势分析 5、拓展地图应用范围的探索 6、农业的产业化和适度规模化发展研究 7、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8、依托大学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9、乡镇企业环境污染问题 10、平原地区人口自然结构的演化特征 11、观光农业的发展研究 12、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13、湿地的保护 14、沙尘暴的危害及其防治 15、城市交通问题 16、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推动作用 17、跨国公司的特点及其地区分布规律 18、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条件研究 二、地理科学的区域地理研究课题 1、建设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可行性研究 2、促进河南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思考 3、* * 城市水资源的利用评价 4、* * 城市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5、豫西山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和预防 6、* * 旅游资源的评价 7、建设 * * * * 旅游名城的研究 8、* * 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9、发掘文化宝藏,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10、* * * * 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 11、郑州古都文化遗产的保护 12、郑州扬沙天气出现的原因及其防治 13、西部大开发的环境保护问题 14、西部开发中的资源合理开发问题 15、郑州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意义 16、黄河滩区发展绿色产业的可行性研究 17、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位优势与投资环境研究 18、美国的阿巴拉契亚煤炭工业区的复兴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启发 19、日本东京的区域经济再开发对北京市的发展启示 20、长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分析 21、欧盟兴起的地缘因素 22、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反思 23、中原城市群的建设意义 24、郑东新区地表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地理科学论文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摘 要】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中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本文论述了DCOM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AGENT技术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中的具体应用技术。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环境 GIS 分布式 地理信息系统是融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于一体的有关信息的集合。它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信息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用户借助其可视化表达可进行各种辅助决策。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使人们处理信息由数值领域进入到了空间领域。地理信息系统一直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随着分布式计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布式计算技术作为一个能够承载地理空间信息的平台,已成为目前GIS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向。 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分布式空间数据库基础上由一组分布式服务器协同为客户端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网络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一个大的地理区域复杂的污染源信息,详细分析区域环境影响诸因素的变化情况,以及主要污染物的地理属性和特征等。 一、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一)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依赖网络获取信息扩大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将网络软件通过普通浏览器,享用地理空间信息服务,从而降低数据散发成本。比如数字地图的出现,使得人们得以抛弃传统的印刷地图,可以在网络上简便地查询地点和路线。对同一区域不同时段,不同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特征叠加,分析区域质量演变与其它诸因素之间的相关系。对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此外可在一张地块地图上显示重点污染源的位置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实现资源共享。为实现信息的共享,建立面向用户的、资源共享的开放式网络。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功能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模块结合选定的环境监测模型可以对多源环境信息进行处理从中发现环境演变的动态规律,建立科学的监测模型,实现对环境的综合动态监测。 (三)速度快,精度高。利用网络分布技术可以将数据与地图相关联建立拓扑关系进行空间分析,实现对各类专题地图辅助决策和管理。不仅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最主要的是获得成果的速度快精度高。 (四)透明性,位置透明,即用户不需知道文件和数据库的位置,资源的名字资源无须更名就可自由地在系统中流动外界不需要知道系统为使资源均衡而改变对象的位置。系统可以随意地为文件进行附加拷贝而无须用户知道,并且在用户没有感觉的情况下并行发生。隐藏数据表示和调用机制的异同,可以将出错和恢复事件隐藏在对象内部,以达到纠错的目的。 二、网络式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表现方法 (一)DCOM的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1.具有数据管理功能:(1)由关系型数据库管理属性数据,地理空间数据以义件的形式存储,由空间数据管理软件包进行空间操作。地理空涮数据文件和关系型数据库之唰以指针或关键词建立联系;(2)对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完善,统一管理属性和空间数据在关系数据库中引入面向对象技术,建立对象关系型数据库或纯对象数据库,对象和底层表示分离,空间属性和非空间属性定位平等,实现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珲。随着技术进步,客户端能采用新的协议,利用web技术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的新技术,能够在浏览器上显示多媒体数据,而WebGIS中的信息通过交互操作,对空间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用户可以浏览站点上的空间数据,进行各种空间数据检索和空间分析。 2.分布式网络系统的表现方法:(1)插件方法。利用布式网络系统,一些简单的操作都需要服务器完成并将结果返回。当网络流量较高,就需要利用插件技术,利用能够同浏览器交换信息的软件,将一部分服务的功能转移到客户端,加快了用户操作的反应速度,减少了网络流量和服务器负载。而且简单操作,使普通用户也能方便的获取所需的信息。利用通用的浏览器进行地理信息的发布,通常使用免费的插件,大程度的降低用户的经济负担;(2)跨平台性:无论客户和服务器采用何种系统,服务器端使用何种软件,用户都可以透明的访问WebGIS数据,实现远程异构数据的共享;(3)可移植性:能够实现有状态的空间数据传输协议,经过同样的数据传输过程,数据传输之间建立联系,减少网络传输负担较重。它作为一种进程内扩充方法,有效减少进程耗费的时间。客户端同样不具备数据管理机制,运行的速度比较快,网络和服务器负担轻。 (二)AGENT技术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 它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反映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的现势和变迁的各种空间数据,以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征的属性,以模型化的方法来模拟地球空间对象的行为,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以特定的格式支持输入/输出、存贮、显示以及进行地理空间信息查询、辅助决策的有效工具。一句话,地理信息系统为人们提供了管理地理信息和开展空间分析的先进工具。随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等技术的发展, Agent系统放松了对集中式、顺序控制的限制,提供了分散控制和并行处理,解决了网络分布系统应用领域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不同领域的系统通过相互合作完成相关的应用,分析地理信息和地理应用的互操作问题,相互访问信息和异构地理信息处理环境下的互操作,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问题,高质量地进行地理信息和服务的交流,减少了服务器和客户之间的频繁交互,可用于测量和地理建模等本地地理计算和二次处理,对数据进行个性化的展示。数据的具体表现可以描述任意复杂的内容,而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包括实现了空间数据与网络分布服务共享、高性能的计算、数据资源的安全性等。 参考文献: [1]郭达志盛业华杜培军等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2]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编著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科学出版社2000 [3]边馥苓等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 测绘出版社1996 [4]邬伦等编著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科学出版社2001 [5]李满春 .等 编著 GIS设计与实现 科学出版社 2003 看了“地理科学论文题目”的人还看: 1. 大学地理论文题目 2. 地理科学专业学术论文 3. 地理科学学术论文 4. 地理科学论文 5. 地理论文范文参考

通信信息处理论文查重

1、学校的论文查重检测系统。这个是学校统一使用的系统,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以及教师等等,这些查重系统是全国统一的,在同一套标准下进行对比。也就是说如果你写完论文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查,或者说你自己想要修改或者使用某些软件对论文进行修改,都可以去学校进行查重。

2、各种第三方提供的查重系统,比如知网、维普等论文查重网站。这些查重网站基本上是针对期刊论文提供了论文查重服务,如果你对自己的论文有自信,那么就去使用这些第三方提供的查重系统进行检测。在这里要注意一下,千万不要去一些个人网站或者QQ群等一些不正规的地方进行论文查重。

3、各种网络论坛、博客上转载、传播的查重资源。这种查重方法也比较常见,在这里主要强调一下。目前互联网上有很多网络上流传着各种查重资源,比如百度文库、新浪博客、网易博客等等,在这些网站上是可以直接看到自己论文的文献综述以及参考文献的。如果你在这些网站上转载了一篇文章之后发现了跟自己论文相似度很高的文章,那么你就可以在这些网站上搜索这篇文章进行下载。同学们在论文查重时可以选择paperbye免费查重软件,安全保障论文查重精准,不收录不泄露。

毕业论文是每个高校毕业生离开学校最关键词的一步,目前知网查重网站是所以大部分高校都用论文查重系统,只要我们使用和学校要求一致的系统,那么检测结果的差异化还是不会很大的。第二,上传的文档格式正确。每个学校也都要求论文格式,因为查重系统会自动识别论文的内容和参考文章,然后对比论文的正文。如果我们上传的是PDF文档而不是Word文档,系统会得到错误查重。重复的部分一般用红色字体标注,也会有不同颜色的绿色和灰色字体的不同含义。第三,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完成查重工作。论文在提交到学校前,提前校对修改查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我们无法保证自己的论文内容没有重复。即使论文的内容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还是会有类似的部分。只要被论文查重系统数据库收记录下来,就一定会被查出来。所以查重什么时候上传到学校检测是很重要的。论文重复率和质量也需要查重,确保能达到学校的要求。我们最好在要提交到学校前的一段时间再次进行查重,得到的重复率结果没问题再提交给学校查重,因为时间太长也可能会导致数据库更新重复率出现差异的情况。论文怎么进行查重?

1、市场上有众多的论文查重系统,其中被广大高校所使用的论文查重系统是知网查重,因此在最后你的毕业论文是会被知网系统检测重复率的。但是你自己查重论文的话没必要使用知网查重,因为知网收费昂贵,你可以选择性价比高、知名度高、速度相对较快的PaperPP查重系统检测论文。2、打开浏览器,通过搜索引擎比如百度查找PaperPP,进入PaperPP系统,然后在首页找到查重入口,点击即可进入提交页面,导航页面精简,操作快捷;而知网的话因为收录的数据库是国内最多的,所以其中的查重入口有划分成多个,主要是依据论文类型划分的,因此在学校使用知网查重的话需要根据自己的论文类型选择对应的查重入口。3、根据系统提示输入必要填写的信息并提交论文之后,耐心等待检测完成出来查重结果。一般是在30~120分钟内出来查重结果,时间会随论文字数的增加与查重高峰期的逼近而相应延长。4、检测完成之后即可查看论文查重率,并且可以下载信息更加全面的查重报告,可以根据查重报告的提示更方便的修改降重论文。

论文查重是借助论文查重系统进行的,论文作者只需要把论文上传到查重系统,系统会根据论文目录进行分段查重。

1、在查重报告中,标黄色的文字代表这段话被判断为“引用”,标红色的文字代表这段话被判断为“涉嫌剽窃”。

2、查重是以“连续13个字重复”做为识别标准。如果找不到连续13个字与别人的文章相同,就检测不到重复。

3、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部分也是会计算相似度的。

4、在知网的对比文库中,外文资料相对较少。

5、对比文库里不包括书籍,教材等。但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当你“参考”这些书籍教材中的一些经典内容时,很可能别人已经“参考”过了,如果出现这样子的情况,那就会被检测到相似。

6、检测系统对论文的分节是以“章”作为判断分节的。封面、摘要、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等等这样一系列的都会各自分成一个片段来检测,每一个片段都计算出一个相似度,再通过这样每章的相似度来计算出整篇论文的总重复率。

7、当查重系统识别到你论文中有某句话涉嫌抄袭的时候,它就会对这句话的前面后面部分都重点进行模糊识别,这个时候判断标准就变得更严格,仅仅加一些副词或虚词(比如“的”、“然后”、“但是”、“所以”此类词语)是能够识别出来的。

8、在查重进行中,检测系统只能识别文字部分,论文中的图片、word域代码、mathtype编辑的公式、是不检测的,因为检测系统尚无法识别这些复杂的内容格式。可以通过[全选]——[复制]——[选择性粘贴]——[只保留文字]这样步骤的操作来查看具体的查重部分。另外,在编辑公式时,建议使用用mathtype,不要用word自带的公式编辑器。

9、在论文提交到学校之前,一定要自己先到网站查一下,如果有检测出来相似度较高的片段,自己先改一改。 论文修改一次以后,不要以为就肯定能过了,因为系统会根据论文内容的不同自动调整着重检测的段落,所以有时候第一次查重的时候是正常的,一模一样的句子,第二次检测的时候会判断为“抄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只能多查多改。

10、官方检测系统不对个人开放,学生自己是无法自行到知网去检测论文的,只能通过第三方检测平台进行。

论文查重的相关说明

论文查重,不同学校要求也不同,当然对于硕博与本科等区别也比较大;本科院校30%以内的也有,15%的也有;硕博的10%内的也有,所以同学们在查重前咨询下学校的要求,这样才能够有把握。

对于查重的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区别;但是对于投稿的论文查重,建议使用跟杂志社要求的系统一致,比如知网期刊;如果需要排除作者自己的论文,那么只有查知网的才可以,其他的系统无法进行排除。

对于论文查重系统,并不是什么内容都查的出的,主要看文献库是否收录了当前内容,如果没有,那么就是查不出的。

对于论文查重系统来说并没有那么神秘的地方,同学们查重完成后,只要根据查重报告好好的修改,基本上都是没问题的。

  • 索引序列
  • 地理信息类有关论文查重
  • 有关地理信息系统的论文
  • 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论文
  • 关于地理信息科学的论文
  • 通信信息处理论文查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