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途径。中国矿业大学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以优势专业为中心,在学生国际流动、教师国际流动、教学与课程的国际化、国际合作研究以及合作办学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在取得大量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矿业大学 国际化 优势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09-0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及其高等教育机构为因应全球化背景而在战略上设定国际前沿目标并付诸行动的过程;在实施层面表现为具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及其效果。[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是按照国际高等教育界通行的理念、准则和规范指导办学,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提高一国或者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办学水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的人才的过程。[2]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作为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特色鲜明的多科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对我国煤炭能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3]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在对外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分别被江苏省授予2013年 “江苏省外国文教专家研究会先进集体”和“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的称号。本论文集中讨论了具有矿大特色的国际化道路,同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一 国际化的办学实践
1.学生的国际流动
中国矿业大学一直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积极扩大出国留学学生和来华留学学生的规模,形成了双向流动的合理格局。学生的国际流动是大学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矿业大学的留学生数一直呈现递增的趋势,目前有在校留学生180余人。就留学生的层次分布而言,大部分为学历生(degree-seekers),而非非学历生数(non-degree seekers)。在学历生中,本科生的数量最多,一直占据主体地位。从方向上看,学生流动分为流入(国际留学生)和流出(本国学生接受时间不等的海外学习)两种形式。2013年,国际部会同教务部,设立出国留学奖学金,选拔了126名出国留学预备生。
同时国际部积极推进各个研究生、本科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中加MBA项目、格里菲斯大学土木工程本科项目、墨尔本皇家理工建环本科项目、俄罗斯奖学金项目、美国全球优秀本科生项目、奥尔登堡大学交换生项目以及其他多个校际交流项目派出学生100多人。在鼓励本校学生短期访学的同时,2013年学校设立了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鼓励更多留学生选择矿大为他们的学校。这一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当年招收留学生54人,其它各类学生29人,留学生在校生规模达到170人,较之前有了增长。[4]
2.教师队伍的国际化
中国矿业大学的国际化道路还体现在学校对师资力量国际化的重视。师资力量是衡量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也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目标。世界上许多高水平的著名大学,师资力量往往都是高度国际化的。中国矿业大学采取了培养与引进并行的办法来促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
首先,中国矿业大学国际交流处经常组织教师及行政人员的短期访学工作为便于教职工赴海外进行学术交流,中国矿业大学国际交流处积极主动协调学校相关部门,对学校因公出访审批手续进行了简化,同时推出了《中国矿业大学出国(境)人员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处级以上干部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的暂行规定》等政策,在严格规范外事管理的同时,为教职工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提供了政策保障。2013年,学校累计派出111批次因公出访团组,共计296人次赴海外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或考察访问,比去年同期增加49%。此外,学校停办多年的管理干部和教师团组海外进修项目也得以重新启动执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校教职工自觉对外交流的主动意识逐渐增强,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5]
其次,中国矿业大学国际交流处加大聘请外籍教师的力度。他们的加入,大大丰富了教师学术背景的多样性,同时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通过积极拓展聘请渠道、强化服务措施等举措,学校2013年重点工作之一――聘请15名语言外教的任务顺利完成。这些英语、德语外教分别承担了英德语言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公共英语、同时承担了研究生英语及孙越崎学院等的语言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此外,2013年,学校还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奥地利、英国、丹麦、日本、韩国、南非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和学者200余人次来校合作交流。 [6]
在优化本土教师学源背景的同时,学校还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学校2007年获批的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煤炭资源开采与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继续由国家重点资助并实施。2013年,学校聘专引智经费实现360万,其中含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项目3项,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重点支持计划项目2项,另外今年申报的第四个“111计划”――“深部地下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已获批执行。[7]
3. 教学与课程的国际化
一个学校的国际化不但体现在学生和师资的多元化,更重要,更核心的是要实现教学的国际化。1996年,OECD将“课程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um)定义为“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西方学者莫里斯哈拉雷(Maurice Harari)认为,课程国际化不仅包含外语训练和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包含将全球视野引入一般学科的“学科普遍化”过程。[8]
我校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稳步推进双语教学。2010年《中澳学院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列为校教学改革项目,与国际接轨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大纲制定并实施,3位外方合作高校教授为中德学院、中澳学院授课,国际化办学取得新进展,每个专业在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以后会开设专业英语课。但是和其他项目相比,教学上的改革力度较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教材单一,接触不到原版教材,虽然引进了外籍教师,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和课程国际化的问题。
4.国际合作研究
在科研方面,中国矿业大学近年来积极推进本校优势专业的高水平的科研合作:一方面提高教师与学生主持、策划、参与重大国际项目的能力;同时依托国际会议,促进科技和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2010年9月17日,我校校长葛世荣率团出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2010年世界能源论坛大会并向来自世界各国的700多位与会者发表了题为“中国未来能源与洁净煤技术”的演讲。2010年3月15日至3月22日宋学锋副校长等一行七人于赴德执行考察访问任务,主要是落实“中德共建徐州生态示范区合作推进会”中煤矿安全设备物联网、城市系统物流规划、节能减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四个产业化项目。 [9]
5.国际合作办学
国际合作办学也是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2010年我校先后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奥尔登堡大学、波鸿工业技术大学、德国RWE公司、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卧龙岗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合作单位分别签订了教育科技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目前,学校同25所世界排名前200强的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协同模式,成立了国际学院,建设了中澳矿业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联合10多所国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发起成立了“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美国南达科塔矿业学院发起成立的全美矿业高等教育联盟拟以团体会员方式加入,联盟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2013年,学校新签约海外合作高校10所,续签7所。其中,新签约澳洲高校1所、续签4所;亚非高校新签约4所; 欧美合作高校5所、续签3所,布局日趋合理。同时,根据学校要求,结合各单位对外交流实际情况,各学院及重点实验室分别选取了5家合作伙伴作为重点交流对象。目前,各学院及重点实验室基本实现至少与海外2家以上的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使得我校国际交流工作更加务实。 [10]
二 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化办学的特点及其问题
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化办学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单纯引进少量外国留学生,公派留学生,教师短期访问合作等方式发展成一套全面的,多渠道的,多层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目前,中国矿业大学已经与国外一批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通过联合培养、交换交流学生、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第二,参与主体的层次逐步从研究生向本科生下移。中国矿业大学早期的学生对外交流项目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近两年,矿大不断推进本科生短期访学交流项目。学校组织人力,物力,推进短期访学项目的进行。第三,中国矿业大学的国际化道路以自己的优势专业为发展中心,这一特点在国际会议的举办和国际合作项目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虽然中国矿业大学在国际化办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中国矿业大学还缺乏对于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国际留学生比例依然偏低。从国际留学生的来源国家来看,中国矿业大学的留学生多集中在亚非欠发达国家,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学生的吸引力还不够。其次,对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体制借鉴不够。高校国际化强调的是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目前中国矿业大学的多数国际化办学方式都是以项目为中心,以会议为表现形式,缺乏系统教育理念的植入和教育体制方面的真正变革。再次,中国矿业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在许多方面依然体现出“依附性”的特点,对于其他大学借鉴的多,输出的少。而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的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即相互的借鉴,彼此的输出。
总之,中国矿业大学以服务教学、科研、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校中心工作为宗旨,以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为重点,探索实践行业特色和国际化办学相融合的发展之路,从学校发展实际出发,探求一个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讲实效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2] [8] 袁本涛,潘一林,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大学的案例 [J] 高等教育研究,2009,(9):23-28.
[3] 网络搜索.
[4][5][6][7][8][9][10]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年鉴[R].2013.
作者简介:朱潇潇,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教师、讲师(江苏徐州 221000)
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矿业大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B类(2012W57―思维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从高等 教育 研究的长远发展的需要来说,多元化研究 方法 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解决了这些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才能全面健康的发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转型期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转型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不公越发明显,政府要树立责任,加强制度创新与教育立法,理论界要构建高等院校教育公平度的指标体系,高等院校要制定相关培养制度和方向,最终实现相对的教育公平。
[关键词]转型时期教育公平应对 措施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对教育公平追求的相关思想和理念。中国的孔子以及西方思想史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提出了朴素的教育民主思想。近些年来,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大 热点 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对此问题做过重要指示。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教育公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育部门要把怎么样处理好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之间的统筹和协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2006年4月23日,温家宝在重庆视察时说:“体现社会公平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的公平。”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④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一判断更是写进了党的十七大 报告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突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
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的内涵界定不能找到一个共同的认识起点,使得理论界的争议不断。从广义上来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对于教育权利的平等,在国家相关立法越来越完善的今天,遇到的挑战会较小。原因在于,作为政治、经济权利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教育权利的平等可以通过国家立法等手段加以保证。1960年《反对教育歧视公约》对教育权利的平等已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而对于什么是教育机会的平等,是对教育公平理论理解的争议关键。
通过整理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助于对这一宽泛概念的理解:一、麦克马洪(Mc Mahon)的三类型说:水平公平(horizontal equity),指相同者受相同对待;垂直公平(vertical equily),指不同者受不同对待;代际公平(inter-generational equity),指确保上一代人的不平等现象不至于全然延续下去。
二、瑞典教育学家胡森对“平等”和“机会”分别进行界说,分析教育面前机会均等的概念,认为因哲学观不同教育平等观念依次经历了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新概念的阶段。胡森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在三个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涵义:起点均等论,指入学机会均等;过程均等论,指教育条件均等;结果均等论,强调学业成功机会均等。同时形成了效率优先的起点平等论、公平优先的过程平等论和突出个性发展的结果平等论三种理论形态。
三、哈佛大学的哲学大师、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独树一帜。他在《正义论》中,提出了两个正义原则,第一正义原则为“平等自由原则”,即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是一种横向的、平均性的公平,用于处理公民的政治权利。第二正义原则为“差别原则”和“机会公平原则”,用于处理有关社会和经济利益问题。⑦教育公平需要关注公平特别是机会的公平,也必须针对差异性进行补偿,对弱势群体进行特别的帮助和扶持。
四、帕森斯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了社会平等问题的含义、内容和趋势,论述了教育在社会平等问题的核心位置。帕森斯发表了《现代社会中的平等与不平等,或社会分层问题再考察》。他认为,在现代社会教育平等的层面,应该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制度化的贵族统治,即通过教育打破传统的阶级社会而转变成真正的民主社会。这可以理解为,让更多的人有权利接受教育,包括高质量的教育,而不是为部分人垄断。帕森斯指出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事实是,对于所有适龄人口来说,能否完成中学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标准。与收入领域一样,在教育领域同样存在一个“贫困”问题,那些不能或不愿完成中学教育的“掉队者”正在成为“教育穷人”(educational poor]的核心,对这部分人国家应该特别的扶持和关注。
综上所述,作为公平原则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教育机会公平有三层含义:
第一,“公平”。教育公平需要关注公平,既包括入学机会的平等,受教育条件的无差异,也包括就业选择的平等。
第二,“差异”。教育公平是有差异的,是“相对”公平。教育的公平不是“平均分”更不是吃大锅饭,而是在有差异的前提下进行的横向调控,教育公平必须关注不同个体、地区的差异性。
第三,“发展提升”。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育公平的最终目的和效果之一应该是保证相对弱势地区、群体的发展,使其能够获得发展提升。
转型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出现
从高等教育起点上来说,入学机会的平等和差异的补偿,在许多地区并没有很好的实现。近年来,人们对于教育起点的公平问题有更集中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按省分配名额制度”、“高考试卷是否统一”、“关注少数民族考生的制度如何防止地方的异化”等问题的思考。
第一,各高等院校每年仍然沿袭计划经济 思维方式 向各省级单位分配招生名额,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分配指标的依据、明确的体系标准都值得人们思考。第二,中国自2003年起开始在高考中尝试的“分省命题”不能实现评价标准的一致。考试不能统一,就没有一致的衡量标准。“分省命题”使得不同省份的分数不具有可比性,对来自不同省区的考生无法进行客观的评价。第三,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高考优惠政策问题背离初衷。这原本是国家照顾和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但在实际情况中,许多考生高考前不是“少数民族学生”,一参加高考就成了“少数民族学生”,这样的情况对少数民族地区没有达到照顾的本意,对其他地区也产生了不公平的影响。
从教育过程来说,教育质量没有得到保证。由于经费的先天不足,我国的高等教育数量大发展的同时,教育质量被忽略。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已经进入到了第11个年头,中国高校的入学率已经大大提高。“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将达到
25%左右,到2020年实现40%的目标。高等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都迅速增加,但这种发展以低质量和大量专业人才的失业为代价。
教育的地区差异、院校差异加剧,形成了事实意义上的高校“阶级化”和地区“差异化”。教育领域的不公平表现在城乡、区域、学校和不同群体之中,主要由政策偏差导致资源配置失衡、“城市取向”加剧城乡鸿沟、精英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市场机制的介入挑战教育公平等因素造成。国家实行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力图推进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首批985高校教育部所给予经费排行为:1,北京大学、清华大学(18亿);2,浙江大学(7亿);3,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6亿)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发现,清华、北大作为中国高校的领头羊分别获得了18亿的投入,是排第二的浙江大学的两倍以上。在高等教育稀缺的情况下,重点建设几所高校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高校的各类型国家扶持经费,甚至高于部分地区许多高校的政府高等教育支出总和,国家的大型项目、课题也成了部分高校、部分专家的专属区域,这种现象表明高校日益“阶级化”,地区教育不公的差异越发明显。
实现教育公平的应对措施
政府要树立责任,加强制度创新与教育立法。“政府有责任投资教育,但却没有必要经营学校。”这是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得曼的一贯主张。在弗里德曼看来,政府垄断和竞争不充分是学校办学质量低下的首要原因。对于中国的高校而言,政府责任既包括对高校的政府投入,也包括对高校的不过多干预,政府对于高校而言应该是个宏观调控的角色,而不能也不应该成为经营者。
教育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是提供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与日俱增,而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却已独木难支。考虑到高等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点,这就要求:
第一,明确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该改变多年重视经济发展,忽略教育投入的局面,真正实现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目前,中国大学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一直徘徊在3%左右,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4.3%的平均水平。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投入和财政扶持,改变过去忽略教育发展的思路。
第二,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助学体系。进入公办普通高校的学生中,有20%左右的学生家庭比较贫困,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国家助学体系,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应建立以助学贷款为核心的国家助学体系,辅之以各类型奖学金、助学金,关注教育公平。
第三,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着力调整格局,缩小各级各类高校、各地区教育差异。加大调整教育资源分配力度,逐步调整各级政府对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教育投入。努力缩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差异过大的局面,通过政策扶植和财政的投入,加快发展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地区和中部新兴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积极拓宽教育经费来源,使得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能有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事业领域。
第四,通过正确处理政府、市场与学校的关系.确立政府基本职责,规范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行为。通过正确处理政府、市场与学校的关系,确立教育的公益性、公共性、公正性等基本价值,确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等基本职责,规范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行为。在多元利益格局的现实中,建立新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
理论界要构建高等院校教育公平度的指标体系。就我国而言,理论界对教育公平缺乏关注。在研究教育公平的专门领域里,主要聚焦在教育公平理论的探讨和问题的呼吁上,对教育公平的评价尤其是综合评价上的专门研究尚未有先例。由于缺乏系统理论的支撑,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统计指标多呈现相对片面、分散、凌乱等特点。虽然一些项目实际反映了教育公平的一些状况,如按地区、城乡分别统计的学生数量、教育经费等,但仅停留在原始统计数据的呈现上,并且这些信息不系统、不完善,无法为教育政策的公平问题提供信息依据和监控手段。
因此,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尽快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教育发展的相对完善和系统的教育公平度的指标体系。这既是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逻辑起点,也是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要求的相关政策的出发点。只有真正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公平指标评价体系,才可能实现教育公平。
高等院校要制定适合各行业、各地区实际的相关培养制度和方向。
要改革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加大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调研。对于实际情况的调研和理论分析,有助于对高校专业开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的更新。由于脱离实际的招生,许多以前看上去是热门的专业,却成了就业困难专业。以艺术类专业为例,很多开设了相关专业的院系,培养的学生主要集中在舞蹈、音乐等方向,但对艺术行业链中的艺术经纪人、艺术品鉴定师、画廊经营等方向却鲜有涉及。由于缺乏对艺术行业实际情况的调研,导致一方面大量的艺术专业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许多与艺术行业相关的职业却没有合格人才。
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完善自我素质。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体系严密的互动过程,教育不能脱离受教育个体而运行。在面对教育不公的时候,受教育者应该努力提高和完善自我。近年来,一些高等院校的学生因为缺乏对现实的理性认识和分析,盲目悲观和抱怨,并因此而产生了消极对抗学业甚至是学校和社会的行为,这些显然是不可取的。如果缺乏学生主观改变的愿望和实际行动,政策层面制定再完善,也不可能实现教育公平,这无疑是民族和国家的悲哀。
关于教育公平还有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探索和研究,笔者仅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不成熟的论述。通过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以及高校对招生专业和培养过程的把关,辅以社会各界对就业问题的重视,通过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实现高校培养、就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相对的教育公平。(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注释
(1)教育部部长周济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人民网.2005年2月25日。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6年10月18日。
③胡锦涛主席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07年8月31日。
④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07年10月24目。
⑤翁丈艳:“教育公平的多元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3期。
(6)诸诸燕,赵晶:“胡森教育平等思想述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⑦[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页。
⑧中国校友会大学论坛,转引自陈潭,胡晓:“罗尔斯原则与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逻辑”,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网。
⑨弗里德曼著,李茂编译:“竞争将带来更多的好学校”,《中国教师报》,2003年1月1日,A3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精选
从高等 教育 研究的长远发展的需要来说,多元化研究 方法 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解决了这些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才能全面健康的发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转型期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转型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不公越发明显,政府要树立责任,加强制度创新与教育立法,理论界要构建高等院校教育公平度的指标体系,高等院校要制定相关培养制度和方向,最终实现相对的教育公平。
[关键词]转型时期教育公平应对 措施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对教育公平追求的相关思想和理念。中国的孔子以及西方思想史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提出了朴素的教育民主思想。近些年来,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大 热点 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对此问题做过重要指示。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教育公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育部门要把怎么样处理好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之间的统筹和协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2006年4月23日,温家宝在重庆视察时说:“体现社会公平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的公平。”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④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一判断更是写进了党的十七大 报告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突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
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的内涵界定不能找到一个共同的认识起点,使得理论界的争议不断。从广义上来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对于教育权利的平等,在国家相关立法越来越完善的今天,遇到的挑战会较小。原因在于,作为政治、经济权利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教育权利的平等可以通过国家立法等手段加以保证。1960年《反对教育歧视公约》对教育权利的平等已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而对于什么是教育机会的平等,是对教育公平理论理解的争议关键。
通过整理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助于对这一宽泛概念的理解:一、麦克马洪(Mc Mahon)的三类型说:水平公平(horizontal equity),指相同者受相同对待;垂直公平(vertical equily),指不同者受不同对待;代际公平(inter-generational equity),指确保上一代人的不平等现象不至于全然延续下去。
二、瑞典教育学家胡森对“平等”和“机会”分别进行界说,分析教育面前机会均等的概念,认为因哲学观不同教育平等观念依次经历了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新概念的阶段。胡森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在三个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涵义:起点均等论,指入学机会均等;过程均等论,指教育条件均等;结果均等论,强调学业成功机会均等。同时形成了效率优先的起点平等论、公平优先的过程平等论和突出个性发展的结果平等论三种理论形态。
三、哈佛大学的哲学大师、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独树一帜。他在《正义论》中,提出了两个正义原则,第一正义原则为“平等自由原则”,即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是一种横向的、平均性的公平,用于处理公民的政治权利。第二正义原则为“差别原则”和“机会公平原则”,用于处理有关社会和经济利益问题。⑦教育公平需要关注公平特别是机会的公平,也必须针对差异性进行补偿,对弱势群体进行特别的帮助和扶持。
四、帕森斯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了社会平等问题的含义、内容和趋势,论述了教育在社会平等问题的核心位置。帕森斯发表了《现代社会中的平等与不平等,或社会分层问题再考察》。他认为,在现代社会教育平等的层面,应该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制度化的贵族统治,即通过教育打破传统的阶级社会而转变成真正的民主社会。这可以理解为,让更多的人有权利接受教育,包括高质量的教育,而不是为部分人垄断。帕森斯指出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事实是,对于所有适龄人口来说,能否完成中学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标准。与收入领域一样,在教育领域同样存在一个“贫困”问题,那些不能或不愿完成中学教育的“掉队者”正在成为“教育穷人”(educational poor]的核心,对这部分人国家应该特别的扶持和关注。
综上所述,作为公平原则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教育机会公平有三层含义:
第一,“公平”。教育公平需要关注公平,既包括入学机会的平等,受教育条件的无差异,也包括就业选择的平等。
第二,“差异”。教育公平是有差异的,是“相对”公平。教育的公平不是“平均分”更不是吃大锅饭,而是在有差异的前提下进行的横向调控,教育公平必须关注不同个体、地区的差异性。
第三,“发展提升”。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育公平的最终目的和效果之一应该是保证相对弱势地区、群体的发展,使其能够获得发展提升。
转型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出现
从高等教育起点上来说,入学机会的平等和差异的补偿,在许多地区并没有很好的实现。近年来,人们对于教育起点的公平问题有更集中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按省分配名额制度”、“高考试卷是否统一”、“关注少数民族考生的制度如何防止地方的异化”等问题的思考。
第一,各高等院校每年仍然沿袭计划经济 思维方式 向各省级单位分配招生名额,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分配指标的依据、明确的体系标准都值得人们思考。第二,中国自2003年起开始在高考中尝试的“分省命题”不能实现评价标准的一致。考试不能统一,就没有一致的衡量标准。“分省命题”使得不同省份的分数不具有可比性,对来自不同省区的考生无法进行客观的评价。第三,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高考优惠政策问题背离初衷。这原本是国家照顾和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但在实际情况中,许多考生高考前不是“少数民族学生”,一参加高考就成了“少数民族学生”,这样的情况对少数民族地区没有达到照顾的本意,对其他地区也产生了不公平的影响。
从教育过程来说,教育质量没有得到保证。由于经费的先天不足,我国的高等教育数量大发展的同时,教育质量被忽略。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已经进入到了第11个年头,中国高校的入学率已经大大提高。“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将达到
25%左右,到2020年实现40%的目标。高等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都迅速增加,但这种发展以低质量和大量专业人才的失业为代价。
教育的地区差异、院校差异加剧,形成了事实意义上的高校“阶级化”和地区“差异化”。教育领域的不公平表现在城乡、区域、学校和不同群体之中,主要由政策偏差导致资源配置失衡、“城市取向”加剧城乡鸿沟、精英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市场机制的介入挑战教育公平等因素造成。国家实行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力图推进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首批985高校教育部所给予经费排行为:1,北京大学、清华大学(18亿);2,浙江大学(7亿);3,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6亿)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发现,清华、北大作为中国高校的领头羊分别获得了18亿的投入,是排第二的浙江大学的两倍以上。在高等教育稀缺的情况下,重点建设几所高校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高校的各类型国家扶持经费,甚至高于部分地区许多高校的政府高等教育支出总和,国家的大型项目、课题也成了部分高校、部分专家的专属区域,这种现象表明高校日益“阶级化”,地区教育不公的差异越发明显。
实现教育公平的应对措施
政府要树立责任,加强制度创新与教育立法。“政府有责任投资教育,但却没有必要经营学校。”这是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得曼的一贯主张。在弗里德曼看来,政府垄断和竞争不充分是学校办学质量低下的首要原因。对于中国的高校而言,政府责任既包括对高校的政府投入,也包括对高校的不过多干预,政府对于高校而言应该是个宏观调控的角色,而不能也不应该成为经营者。
教育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是提供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与日俱增,而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却已独木难支。考虑到高等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点,这就要求:
第一,明确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该改变多年重视经济发展,忽略教育投入的局面,真正实现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目前,中国大学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一直徘徊在3%左右,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4.3%的平均水平。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投入和财政扶持,改变过去忽略教育发展的思路。
第二,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助学体系。进入公办普通高校的学生中,有20%左右的学生家庭比较贫困,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国家助学体系,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应建立以助学贷款为核心的国家助学体系,辅之以各类型奖学金、助学金,关注教育公平。
第三,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着力调整格局,缩小各级各类高校、各地区教育差异。加大调整教育资源分配力度,逐步调整各级政府对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教育投入。努力缩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差异过大的局面,通过政策扶植和财政的投入,加快发展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地区和中部新兴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积极拓宽教育经费来源,使得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能有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事业领域。
第四,通过正确处理政府、市场与学校的关系.确立政府基本职责,规范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行为。通过正确处理政府、市场与学校的关系,确立教育的公益性、公共性、公正性等基本价值,确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等基本职责,规范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行为。在多元利益格局的现实中,建立新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
理论界要构建高等院校教育公平度的指标体系。就我国而言,理论界对教育公平缺乏关注。在研究教育公平的专门领域里,主要聚焦在教育公平理论的探讨和问题的呼吁上,对教育公平的评价尤其是综合评价上的专门研究尚未有先例。由于缺乏系统理论的支撑,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统计指标多呈现相对片面、分散、凌乱等特点。虽然一些项目实际反映了教育公平的一些状况,如按地区、城乡分别统计的学生数量、教育经费等,但仅停留在原始统计数据的呈现上,并且这些信息不系统、不完善,无法为教育政策的公平问题提供信息依据和监控手段。
因此,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尽快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教育发展的相对完善和系统的教育公平度的指标体系。这既是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逻辑起点,也是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要求的相关政策的出发点。只有真正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公平指标评价体系,才可能实现教育公平。
高等院校要制定适合各行业、各地区实际的相关培养制度和方向。
要改革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加大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调研。对于实际情况的调研和理论分析,有助于对高校专业开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思路的更新。由于脱离实际的招生,许多以前看上去是热门的专业,却成了就业困难专业。以艺术类专业为例,很多开设了相关专业的院系,培养的学生主要集中在舞蹈、音乐等方向,但对艺术行业链中的艺术经纪人、艺术品鉴定师、画廊经营等方向却鲜有涉及。由于缺乏对艺术行业实际情况的调研,导致一方面大量的艺术专业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许多与艺术行业相关的职业却没有合格人才。
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完善自我素质。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体系严密的互动过程,教育不能脱离受教育个体而运行。在面对教育不公的时候,受教育者应该努力提高和完善自我。近年来,一些高等院校的学生因为缺乏对现实的理性认识和分析,盲目悲观和抱怨,并因此而产生了消极对抗学业甚至是学校和社会的行为,这些显然是不可取的。如果缺乏学生主观改变的愿望和实际行动,政策层面制定再完善,也不可能实现教育公平,这无疑是民族和国家的悲哀。
关于教育公平还有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探索和研究,笔者仅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不成熟的论述。通过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以及高校对招生专业和培养过程的把关,辅以社会各界对就业问题的重视,通过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实现高校培养、就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相对的教育公平。(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注释
(1)教育部部长周济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人民网.2005年2月25日。
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6年10月18日。
③胡锦涛主席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07年8月31日。
④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07年10月24目。
⑤翁丈艳:“教育公平的多元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3期。
(6)诸诸燕,赵晶:“胡森教育平等思想述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⑦[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页。
⑧中国校友会大学论坛,转引自陈潭,胡晓:“罗尔斯原则与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逻辑”,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网。
⑨弗里德曼著,李茂编译:“竞争将带来更多的好学校”,《中国教师报》,2003年1月1日,A3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精选
从上述中西方教育制度对比情况来看,我们中国的大学教育就目前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特别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一个“磨具”造出来的,缺乏自己的思想。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中西高等教育差异分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中英高等教育的差异》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业在不断发展,一批批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不断引进西方先进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及其思维形式,探讨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短。但是任何事物都有特殊性,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性,本文着重以中英为例来比较两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英 高等教育 差异 分析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创新靠人才,人才的发展靠教育,这足以凸显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英国发达国家教育模式相比存在着很大差异性,我们应找出中英高等教育的差异,吸取其优秀的办学经验为我国所用。
二、中英高等教育的差异
由于中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具体国情都不一样,使得两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工作存在的较大的差异。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并结合自身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认识,主要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等这几个方面进行逐一地探讨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育理念方面的差异。
教育理念是指在教育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教育实质、教育价值以及教育功能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教育理念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以及教育的成效。中英两国由于各自的基本国情不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不同,使得两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别,形成了以英国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和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本位论”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以英国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教育观认为,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成年,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已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等教育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尊重其个人的价值,努力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而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本位论”则认为,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的需要永远排在第一位,单纯的个人追求是不允许存在的,高等学校如何组织、实施高等教育关键看社会的需要,取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个人永远是为社会服务的,个人的价值取决于社会价值,个人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这种“社会本位论”教育观忽视了个人需求、忽视了个人价值的实现,缺乏一定的人文关怀,长期以来会阻碍学生的兴趣、个性的发展,从而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方面的差异。
在教学内容上,英国高校不指定上课专用的教材,使用什么教材由任课老师自由选择,这样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一般会向学生推荐多种资料或参考文献,让学生了解不同学者不同的观念,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而且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外,更注重知识的前沿性,注重该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该领域的新动态、新方向,保证学生跟上时代和科技发展的要求,成为时代的骄子;而中国高等教育大多有一套固定的教材,老师授课的内容大多是课本上的知识,而且有些老师的教学缺乏一定的创新,只是照本宣科,加上教材内容陈旧,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而且英国高校设置的课程与市场的发展联系密切,紧密结合当今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明确了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方向。英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初级专业课、高级专业课以及实战专业课三个方面,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本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中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上除了一些专业课外,还有更多的德育课、思政课,这些课程的设置固然能在某些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是很多高校设置这些课程的比例过大,大一开设专业课很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课时减少,导致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偏少,专业能力不强。此外,中国许多高校在教学内容上是人云亦云,看到其他的学校设置了心理学课程,自己学校就想方设法设置心理学,看到别的学校设置了生物科学课程,自己也开始效仿,从不考虑自己学校的特色,导致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面,中国高校一个样,没有什么特色,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导致就业形势一再严峻的局面,而且不论是文科教学还是理工科教学,老师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性很少,导致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殊不知,有些工科技术,如计算机操作、电器安装技术以及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等光靠基础理论知识是学不好的,关键还在于实践能力,中国高等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严重脱节,导致有些高校毕业生虽然上的学校很好,学的专业不差,但却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现象频频发生。
(三)教学模式方面的差异。
中英两国高等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别,英国的教学模式丰富多样,除了老师在课上讲解外,更多的是采取讲座、讨论以及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讲座虽然主要是老师在台上讲,但讲完后老师会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提问、讨论,而且老师还会经常安排学生进行讲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讨论课和辅导课要求学生必须在课下掌握好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讨论和辅导的正常运行。讨论主要有生生讨论以及师生讨论,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某些有疑问的问题、某些知识点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的目的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讨论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同桌讨论,也可以是小组间讨论。对于学生讨论过后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要给予辅导,辅导的时候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要运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智慧水平,对某些地方要进行适当的点拨以及答疑,在辅导过程中要注意重点在于解题方法的讲解。而中国高校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大多还是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虽然相对于中学而言,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也灵活了一些,老师会安排一些发言、讨论等问题,但由于多种方面的原因,大多只是流于形式,学生在讨论中也不够活跃,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在长期受教育的过程中养成了依赖老师的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懒于思考,甚至形成一种惰性,缺乏自我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方面的差异。
相对于中国而言,英国高等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是多方面、全面的。学习成绩考核是一个基本的考核点,但是老师在给予成绩时更注重学生观点的创新以及是否具有批判性。英国高校考试中闭卷考试很少,考试注重综合性和设计性,以写论文和做课程设计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大量的课程设计以及现场演讲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且做毕业设计、写论文前要查找大量的资料,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长了见识;而中国高等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考试仍然以闭卷考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强调标准答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中英两国的高等教育出现差异的原因
在高等教育工作上,中英两国之所以出现上述几个方面的差异,究其原因在于:(1)两国的政治背景不同,使得在高校的管理理念方面,自然高等教育也就不同。在英国,高等教育组织机构,为教授行会以及院校董事、行政人员等之间适度结合而建立的一种模式。各所大学已获得自治的法人团体,有权开展本校的各项管理。基于此种背景,英国高校为了发展,一般会通过评估,及时发现不足,进而提高本校的教育质量,进而获取社会以及政府等的支持和认可。而在我国,政府是直接管理高等教育工作的,政府不仅是举办者还是管理者,更是监控者、评估者,所以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带有集权色彩;(2)中英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使得意识形态也不同,自然高等教育会存在差异。英国大学是基于绅士文化的传统渗透下,永远保持高等教育的强学术性。英国有着学术自由以及学术自治的权利,而这就造就了英国大学扎根扎底的自治信念,进而英国高校越发重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而在我国,大一统的思想牢固,使得我国对高等院校实施统一的集权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阻碍我国形成多元化的评估主体;(3)两国的高等教育在评估实践时间长短不同,使得高等教育存在差异。如我国往往在高等教育工作上,存在不自觉、不够重视的一面,高等教育相关的保障体系建设还有待加强。而英国则不同,其激昂高等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学科来看待,而不是像我国当做一种权利来看待,社会各领域普遍重视高等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和英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差异。如何正确看待这几个差异问题,以拉近中英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距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而笔者认为,中英的高等教育之所以存在这些差异,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例如:(1)中国和英国的政治背景不同,使得高校教育教学的管理理念也不同;(2)中国和英国的文化背景不相同,使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两国的意识形态也就不同;(3)中国和英国得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实践历史的不同。等待。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机构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其教学体制、教学模式等方面都面临着变革,我们应该在认识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健全高等教育体制,完善高等教育工作,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周满生.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孙立军.英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
[3]刘忠,张维明,张勇.英国高等教育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04).
[4]王新凤.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区域整合的进展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9,(10).
[5]胡义伟.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发达国家经验为鉴[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西高等教育差异分析论文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是一所最早创建于1826年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伦敦大学的创校学院之一。伦敦大学学院通常被认为是英格兰第三古老的大学,它是第一个在招生上不论种族,宗教和政治信仰的英国大学一直是英国教育平权的先锋。下面由我为你们介绍伦敦大学的药剂学研究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英国伦敦大学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有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学的60个系在英国政府组织的高等教育研究水平评比中获得5或5*分的最高评分。UCL是英国大学中研究收入最多的大学,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第26位,平均教学评分高达22.1(满分为 24)。
伦敦大学的药学专业主要就是研究药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药学专业的分支很多。英国的药学硕士课程分科很细,包括临床药学专业(Msc Clinical Pharmacy)、药物治疗、药剂应用分析、药剂生物技术、药品设计与开发等专业核心知识,其中又分医院(hospital)临床药学和社区(community)临床药学;还有药物开发(MSc in Drug Discovery)等专业。
由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药学专业的知识型人才越来越得到重视。制药业发展较快,尤其是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在增大,企业对药学人才比较青睐。还有一块就是生化药品,这是一个新兴也是尖端的行业,发展前景很好。药学专业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到制药厂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生产质量保证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药学专业就业方向也有很多人从事药品销售代理。
想要申请药学专业的留学生需要达到的条件不仅是专业成绩,还要有相应的语言成绩。学术要求:已获国际上认可的大学文凭;或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英国爱德思国家学历及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颁发的国家高等教育证书或文凭。语言要求:提供有效的TOEFL考试成绩(网考80、或笔考550以上);或雅思考试成绩(6.5以上);或其他同等水平的英语能力证书;有双录取。
伦敦大学学院药学硕士申请条件
语言要求
母语非英语的海外申请人要求提供雅思成绩,总分最低要求7.0,各单项不低于6.0。
学校也接受托福成绩,总分最低要求100分,阅读与写作不低于24分,口语与听力不低于20分。
学术要求
要求申请人本科为相关专业背景,一般情况下不接受转专业的申请。
申请人平均分应最少达到百分制的80%。
如申请人来自211、985高校,或取得较佳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录取要求会适当放宽。
伦敦大学学院药学专业
学费:25,130英镑
伦敦大学学院就业形势分析
一般情况下,学生毕业后的平均起薪比英国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要高四分之 一。毕业去向大多为:政府机构、跨国企业、医疗领域、教育机构等。就业率:在全英大学中位列 第五,23478英镑/年。
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期刊》的统计,伦敦大学学院(以下简称UCL)有92%的毕业生在课程结束后的六个月内获得了工作或深造机会。
UCL主校区邻近大英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坐落于伦敦市中心。它们也是第一个在招生上不论种族、宗教和政治信仰的英国大学,被称为是英国教育平权的先锋,
UCL的科研水平一直非常强劲,拥有包括全英最大的空间探索实验室(MSSL)与医学研究中心在内的诸多领先科研机构,近几年也一直雄踞世界大学排名前10。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Institute of Education),原称伦敦大学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 IOE)成立于1902年,曾是伦敦大学的一所研究生院和1994大学集团的成员,但并入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后自动加入罗素集团,成为罗素集团成员之一。坐落于伦敦市中心罗素广场伦敦大学议事大楼西侧,是欧洲的师范培训与教育研究航母。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全球QS教育专业排名中均位居第一。从2014年12月2日起,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正式并入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更改为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与伦敦大学学院合并之后,成为UCL的第11个学院。毕业颁发UCL毕业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英国高等教育研究评鉴指出,IOE所拥有的教育领域的世界级研究学者数目多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利兹大学、华威大学和约克大学世界级研究学者数目的总和。
《高等教育研究(第2辑)》主要讲述了特色专业与教学团队建设平台下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教改研究、文学理论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思考、大土木框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网络环境下软件工程课程集成化教学模式探索、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调查与英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等内容。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 成都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理论研究会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教育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课程·教材·教法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 上海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体育科学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心理学报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心理科学 上海·该刊编辑部 中国心理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教育学刊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教育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体育科技 北京·该刊编辑部 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京·该刊编辑部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电化教育研究 该杂志社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武汉·该刊编辑部 华中理工大学,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教育与经济 武汉 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教育与职业 北京·教育与职业杂志社 中华职业教育社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教学与研究 北京 人大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解放军体育学院 解放军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篮球 北京 中国篮球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气功与科学 广州·气功与科学杂志社 广州气功科学研究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气功与体育 西安 气功与体育杂志社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上海高教研究 上海高教研究杂志社 上海高教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沈阳体院学报 沈阳 沈阳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四川体育科学 成都 四川体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天津体院学报 天津 天津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田径 北京 中国田径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体操 北京 中华体操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体育科研 上海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体育文史 石家庄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体育与科学 南京 江苏体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体育数学与体育系统工程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外国教育资料 华东师大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武汉体院学报 武汉 武汉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学前教育研究 长沙·该刊编辑部 中国教育学会幼教研究会,长沙师范学校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学校体育 北京·学校体育杂志社 国家教委、国家体委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心理学动态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京师大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西安体院学报 西安 西安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新体育 北京 新体育杂志社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医学教育 北京 中华医学教育学会,北京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羽毛球、网球 北京·新体育杂志社 中国羽毛球协会,中国网球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应用心理学 杭州·该刊编辑部 浙江心理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游泳 北京 中国游泳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北京·中国教育报刊社 教育部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北京医科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中国电大教育杂志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电化教育 北京 国家教委电教办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教育报理论版 北京 国家教委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排球 北京·新体育杂志社 中国排球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气功科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学校体育 北京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人体科学 上海 该刊编辑部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大学教育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华武术 北京 中华武术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足球世界 北京 中国足球协会
这个国家级期刊是有的
基本上国字头单位主管的或者主办的都是国家级的!说其他的没用!只要期刊能在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能在三大检索网站上任何一个网站收录都是正规期刊!
中国教育报刊社是育部直属的新闻出版机构。现编辑出版两报四刊:《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杂志、《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神州学人》杂志、《中国民族教育》杂志、《中国教师报》,创办了中国教育报网站、神州学人网站和中国教师报网站。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 成都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理论研究会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教育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课程·教材·教法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上海 上海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体育科学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心理学报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心理科学 上海·该刊编辑部 中国心理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教育学刊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教育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体育科技 北京·该刊编辑部 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重点期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京·该刊编辑部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电化教育研究 该杂志社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武汉·该刊编辑部 华中理工大学,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教育与经济 武汉 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教育与职业 北京·教育与职业杂志社 中华职业教育社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教学与研究 北京 人大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解放军体育学院 解放军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篮球 北京 中国篮球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气功与科学 广州·气功与科学杂志社 广州气功科学研究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气功与体育 西安 气功与体育杂志社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上海高教研究 上海高教研究杂志社 上海高教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沈阳体院学报 沈阳 沈阳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四川体育科学 成都 四川体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天津体院学报 天津 天津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田径 北京 中国田径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体操 北京 中华体操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体育科研 上海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体育文史 石家庄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体育与科学 南京 江苏体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体育数学与体育系统工程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外国教育资料 华东师大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武汉体院学报 武汉 武汉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学前教育研究 长沙·该刊编辑部 中国教育学会幼教研究会,长沙师范学校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学校体育 北京·学校体育杂志社 国家教委、国家体委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心理学动态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京师大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西安体院学报 西安 西安体育学院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新体育 北京 新体育杂志社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医学教育 北京 中华医学教育学会,北京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羽毛球、网球 北京·新体育杂志社 中国羽毛球协会,中国网球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应用心理学 杭州·该刊编辑部 浙江心理学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游泳 北京 中国游泳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北京·中国教育报刊社 教育部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北京医科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中国电大教育杂志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电化教育 北京 国家教委电教办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教育报理论版 北京 国家教委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排球 北京·新体育杂志社 中国排球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气功科学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学校体育 北京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人体科学 上海 该刊编辑部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国大学教育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中华武术 北京 中华武术协会 教育学 国家级期刊 足球世界 北京 中国足球协会
1、《大学教育》(综合性教育类学术期刊)杂志是由广西教育学院主管、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学术期刊,是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文件(新出审字[2011]980号)由《哲理》杂志更名而来。
《大学教育》杂志旨在为高校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育理念和方法提供传播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本刊全文同时收录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
2、《校园英语》(教育类专业刊物)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管,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省级教育类专业刊物,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
3、《中国教师》(教育期刊)创刊于200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类教育期刊。
据2018年6月《中国教师》官网显示,《中国教师》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24人、编辑4人。
4、《中国成人教育》(半月刊)创刊于1992年,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部级成人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宣传的核心阵地。
主要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外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等)理论研究成果,宣传学校办学经验。
5、《现代中小学教育》(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与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主办的部级学术理论刊物。
旨在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服务。
已形成既有学术理论深度,又有实用性的办刊风格。
充分体现探讨理论、侧重教学、透视热点、突出应用的办刊特色。
以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教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群。
栏目设置突出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开设有教育改革、德育探索、课堂教学理论与实验、教学论坛、课程研究、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研、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式与教学艺术、学法指导等栏目。
6、《语文教学与研究》(半月刊)创刊于197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首批入选中国期刊方阵。
在社会上和中学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它通过对大量名家名篇的赏析和中学生习作的评点,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写作,是目前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促进语文素质教育的语文刊物。
7、《教育现代化》创刊于201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主管,坚持”贯彻国家现代教育方针政策与理论,反映现代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交流教育学术思想,适应国内外教育发展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整合现代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服务”的宗旨,力争使教育工作者”人人参与现代教学研究,人人探究现代教育规律,人人实践现代教育理论,人人成为现代教育模范”,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多方位形成学术研究氛围。
8、《继续教育》(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国内继续教育培训领域的大型综合类期刊。
以“把握继续教育时代脉搏、引导继续教育发展潮流,发布继续教育言论,剖析继续教育热点问题,传播继续教育前沿理论,探讨继续教育创新模式,交流继续教育成功经验,追踪继续教育动态信息”为宗旨。
以“政府决策者的参谋,管理工作者的助手,理论研究者的论坛,培训需求者的益友”为服务方向,主要发布国家关于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反映各地教育改革和继续教育发展的举措和经验。
报道国内外继续教育新动向及教育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开展继续教育的情况:提供有关招生考试信息;介绍科目指南学习方法、成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