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巴斯大学毕业论文挂科

巴斯大学毕业论文挂科

发布时间:

巴斯大学毕业论文挂科

1. 一张二寸蓝色背景证件照片;2. 需认证的国外源语言(颁发证书院校国家的官方语言)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正本原件和复印件;3. 需认证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所学课程完整的正式成绩单原件和复印件;如以研究方式学习获得的学位证书,需提供学校职能部门(如学院、学籍注册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开具的官方研究证明信原件和复印件,研究证明信内容应说明学习起止日期(精确到月份)、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所授予学位等信息;4. 需认证的国外学位证书(高等教育文凭)和成绩单(研究证明信)的中文翻译件原件;5. 申请者留学期间所有护照(含护照首页-个人信息页、末页-本人签字页、以及所有留学期间的所有签证记录和出入境记录)原件和复印件。如果申请者留学期间护照已超出有效期限,还需提供在有效期限内的护照原件或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6. 申请者亲笔填写的授权声明。

不行,英国硕士一般要求修满180个学分,各科成绩占120,论文占60,修满学分才能拿到硕士学位,如果挂科只是论文没通过的话学校还是会发给你diploma,但是认证要考察的内容很多,包括学习居留时间、护照签证、学习方式以及从高中开始到留学期间整个留学经历的连续性和衔接性,还有就是国外学历学位与国内学历学位的对应关系,你虽然拿到了diploma,但是它不是学位,只是一个高等教育文凭,在国内是不被认可的,所以就不能按正常流程办理,现在每年冲英国留学回来的学生当中大部分拿到的都是diploma或是certificate,但要注意的是这两者都没法正常认证。

不能申请学历认证学历认证跌出具学历证明

英国巴斯大学学历认证没能顺利毕业的话是认证不了的,主要是因为没能毕业的话将导致多项学历认证要求不达标。没能顺利毕业不能做学历学位认证的原因主要有:1、没能毕业则拿不到国外院校相应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这些都是国外学历认证中必须出具的材料之一。2、没能毕业的原因可能是留学生在校挂科或者论文没过等各种原因,英国是学分制国家,成绩单不合格学分不够都是不能正常毕业的,在申请学历认证时成绩单即便审核也是通不过的。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英国留学生没能顺利毕业的话是无法办理学历学位认证的,认证前一定要充分的了解认证知识,核实认证的条件和认证需要的具体材料,确保能一次性通过学历学位认证。

莱斯特大学毕业论文挂了

不同学校对于拿学位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相信很多同学都知道英国有软挂的情况。但是具体政策每个学校甚至每个学院都会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学校是要求学分修够的同时,每门课都必须过。如果在英国挂科不能毕业了,先看能否转学,一般转学就只能去差的学校,会花费更多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越过本科直接申请硕士,这也是比较好的办法。

莱斯特大学研究生论文挂科

如果不能顺利拿到学位,那么可能最后学位会给一个certificate或者diploma也有可能什么都没有,具体的看学校要求。一般来说就读Master需要修满180个学分,并且后面需要完成一个论文,如果出现挂科或者论文不过的情况就不能拿到学位,但是因为留学几年学校不可能什么东西都不给,所以会以肄业或者结业的形式,给一个certificate或者diploma,但是这两者在原则上都是不被承认的,因为学历认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指出留学生所获学历与我国相应学历的对应关系,那么肄业和结业就必然得不到认可,对于这种情况,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想到办法,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zi询我。学历认证对于每个留学的同学都非常重要,是留学生回国入职银行、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型外企、以及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都必须提供的重要文件。留学英国的同学需要的材料与其他同学也不一样,不同之处在于签证,分为纸质签证和签证卡,一般签证卡是前面纸质签证到期之后续签拿到的,是一张粉红色背面带有芯片的小卡片,卡片上有个人签字以及标注每周可以打工的时间等等信息。除此之外,学历认证不单单是考察学生最终学位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还是对学生取得学位的整个留学经历做出的一次综合评估。评估的标准很多包括:学习时间、签证类型、授课方式、授课地点等等和。对于整个学习经历的连续性和衔接性有很高的要求。当然有其他特殊的情况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英国硕士毕业论文挂了的办法如下:

英国硕士课程无论是讲授式硕士课程还是研究式硕士课程,在所有课程结束之后都会有一个毕业论文。论文文字数量一般要求在1.5万-2.5万,授课式硕士和研究式硕士具体文字数量要求不同。

论文一般对于部分中国留学生来说,都是短板。因为论文要求比较高,无论是论据还是论证,都必须条例清晰,符合老师的要求才可以。而英国硕士论文一般是首先给到学校老师评分,再给到校外的论文评分老师组来评判。分数达到50分则才算通过。

部分学生在写论文的时候可能认为自己的论文已经达写得很不错了,也找了国内某高级教授或老师看了,论文不错。

自认为论文通过应该是没有问题,但最终递交上去,论文却没有通过。而出现这一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每个老师评判的观点不一样,虽然国内老师确认没有问题,但并不代表国外学校的老师就认可。

所以在硕士阶段也会有部分同学,在论文上栽跟头,英国硕士要求修满180个学分才能毕业,其中论文占60个学分,如果论文挂科学分没有达到180,但达到了120的是可以拿到diploma的学历认证。Diploma因为不是学位回国是不能认证成degree的。

在英国院校除了几所要求严格的院校挂科之后没有补交机会,其他院校一般都会有一次补交论文的机会。

如果第二次论文递交通过之后,也是可以拿到硕士学位。但一般第二次补交论文要求都会比第一次更为严格,所以也会有部分留学生出现第二次论文成绩还没有第一次论文成绩好。最终也只拿到diploma的文凭。

对于英国硕士留学生而言论文挂科之后没有拿到学位,如果想拿到真实的研究生学位,除了重新申请硕士重修一年。就只有回国办理留信认证及回国证明。

而如果是本科没有毕业的则想在短时间内拿到学位,则可以跳过本科直接申请英国硕士,修满要求的学分,拿到学位回国同样可以办理学历认证,回归正轨。

没有毕业,或者挂科是不可以办理学历认证的做学历认证最重要的就是那一张纸质的毕业证书,如果有那一张纸质的毕业证书的话,可以直接去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去办理学历认证,反之如果没有,办理不了的

杜伦大学毕业论文挂科

杜伦大学位于英格兰,本科需要修360个学分才能拿到学位,在英国本科学士学位也分为几个等级,其中成绩在70%以上为一等荣誉学士学位,成绩在60%-69%之间为二等一荣誉学士学位,成绩在50%-59%之间为二等二荣誉学士学位,成绩在40%-49%之间为三等荣誉学士学位。在杜伦大学挂科之后一般院校也是会给到一次补考的机会,如果补考不过可能就会被劝退了。留学生被退学之后,学生签证也会被取消,那么就只有在短时间里回国,但没有毕业的情况下回国现在已经不能申请学历认证了,如果想在国内找一些大型事业单位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是可以直接申请硕士课程,学习时间短只需要一年,并且硕士课程部分专业也可以接受跨专业申请,完成硕士学位不是问题。毕业回国学历认证也可以正常申请。本科没有毕业实在不想再出国留学,可以带着含学位的留信认证入库证明回国,在国内找一份普通单位的工作。

学历认证不只是考察国外学历学位的真实性有效性,还考察国外学历学位与国内学历学位的对应关系,论文没通过只拿到diploma,既不是学位,和国内的毕业证也不一样,不能等同,因此在国内是不被认可的,不过可以视不同的情况判断能否办理。

没有毕业,或者挂科是不可以办理学历认证的做学历认证最重要的就是那一张纸质的毕业证书,如果有那一张纸质的毕业证书的话,可以直接去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去办理学历认证,反之如果没有,办理不了的

杜伦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它属于英格兰最早开设的一批大学,素有英国常青藤盟校之称的罗素大学集团成员。如果你只拿到了diploma回国后是不能办理认证的,连一个研究生学位都不能认证。这种证书只能说明你在攻读学位期间,有多次挂科或者缺课的现象,并且没有修满该专业应修学分,不能递交论文,没有申请学位资格。只是一个学位的证明,没有实际效力。

莫斯科大学毕业论文

1943年,他刚满15岁就在掘港中学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地下工作,散发传单,张贴标语。1944 年,他担任地下刊物《寒星》的主编,先后出刊十多期,反对奴化教育,唤醒学生民族意识,揭露讽刺敌伪无耻、罪恶行径。194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支部干事,并担任苏皖一分区掘港青年联合会主席、黄海剧团团长和如东中学学生会主席等职。1946年春,根据组织安排,18岁的管惟炎离开家乡,到东北解放区工作。1949年秋,管惟炎被保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同时兼任政治教研室负责人和政治教员。1951年,管惟炎又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1953年通过考试,他被派往前苏联留学,先后在列宁格勒大学、第比利斯国立大学和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学习,专业为低温物理。他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期间,由于成绩突出,被选送到著名物理学家彼得·卡皮查(后来获诺贝尔物理奖)领导的物理研究所完成毕业论文,他以构思巧妙的实验发现了“反向卡皮察热阻”。1958年,他在全苏低温物理大会上宣读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语惊四座。他提前毕业,被学校推荐并由苏联物理问题研究所彼得·卡皮查所长挑选为物理问题研究所的研究生,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对于固体与超流氦之间界面上温度不连续性的研究》,该文成为此课题研究中的经典之作。管惟炎于1960年毕业,获苏联副博士学位(相当于欧美博士学位)。

这一切让彼得罗夫搜集到不少罕见的关于巴金创作的材料,并保证了他后来能够给同行和学生深入介绍巴金创作。彼得罗夫认为:“在吸收着中国和世界文学优秀传统的同时,巴金从来没有模仿别的作家——无论前辈还是同辈的风格。作为真正的艺术家,他在文学道路上挑选了自己的路线”。(注:巴金《爱情三部曲,短篇小说》第26、24页, 莫斯科:国立文学出版社,1956年。)谈到巴金的创作方法,他曾指出:“巴金作品中梦想永远赶在事件进程的前面,但是其出发点一直是生活的现实。梦想是积极作用于读者的工具”。(注:巴金《爱情三部曲,短篇小说》第26、24页, 莫斯科:国立文学出版社,1956年。) 作为学者,彼得罗夫特别注意解剖作品思想内容的情节和形象的分析。遗憾的是,教学压力和身体情况没能让他在1960—1980年代把其对巴金创作的理解写成专著。 彼得罗夫巴金研究的追随者是莫斯科大学尼果里斯卡娅教授。“文革”期间,当巴老的命运不明的时候,她正在下功夫写《巴金创作概况》,该书于1976年在莫斯科出版。(注:尼果里斯卡娅《巴金创作概况》第103页,莫斯科:莫斯科国立大学出版社,1976年。)专著的形式允许尼果里斯卡娅更详细地分析巴金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她连续不断地将巴金的创作放在中国和世界文学的框架中。比如,她经常拿巴金与曹雪芹、鲁迅、屠格涅夫、契诃夫作比较。特别成功的是尼果里斯卡娅对巴金艺术手法的考虑。不过,与此同时,她在材料的处理方面颇失平衡。作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少数的重要作品,如《家》、《雾》、《雨》、《电》、《火》、《寒夜》等,而差不多忽视了巴金其他的著作,如《春》、《秋》、《死去的太阳》、《海底梦》、《雪》、《新生》等。巴金处女作《灭亡》的分析仅占了一页。也就是说,尼果里斯卡娅专著的发表虽然是一个进步,但还是没完成全面研究巴金1920—1960年代创作生涯的任务。理所当然的是,因先后顺序的原因,这本书也未能涉及巴金晚年的散文,如《随想录》系列。 对《随想录》内容、巴金英勇精神、其承认错误勇气的妥当评价,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索罗金教授1991年写的《遥远历程的路标》的序言中才出现。索罗金认为巴金一直保留着下列的核心特点:“……作家对人类的责任意识、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对解除人类所受的各种社会和精神上的奴隶枷锁的痴心”。(注:索罗金《遥远历程的路标》,《巴金选集》第5页,莫斯科:彩虹出版社,1991年。)该序言在回顾巴金创作历程的同时,特别重视作家世界观的演变。 1990年代苏联解体和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极负面的影响。巴金研究也不例外。13年内俄罗斯没发表任何有关这位中国文坛巨匠的文学遗产的研究。 巴金研究新的推动来自巴金先生诞辰100周年。2004年6月22—26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在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的支持下,举办了纪念巴金百岁的《远东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共有来自世界7国的50位学者与会。 研讨会前出版了一本对巴金伟大人格和独特才华表示亲切敬意的论文集。 该研讨会由圣彼得堡大学谢列布利雅科夫教授题为《在追求善良和正义的道路上》的学术报告开幕。报告中,谢列布利雅科夫提到了巴金创作的道德基础,也考虑了作家世界观的哲学和文学来源。他满怀信心地表示:“21世纪巴金的作品仍然会打开精神顿悟、崇高理想、纯洁意图之世界,它们符合当代读者的道德要求,富有深刻的美感乐趣”。(注:谢列布利雅科夫《在追求善良和正义的道路上》,《远东文学研究·研讨会论文集》第15页,圣彼得堡:和平玫瑰出版社,2004年。)谢列布利雅科夫也认识巴金先生。他跟彼得罗夫一样,1957年11月在列宁格勒第一次与巴金会面。然后1959年8—9 月几次于上海见面。1984年11月他最后一次访问了巴金的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捷罗霍夫丘夫教授题为《当代中国文学中巴金的传统》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积极反应。学者将巴金及其同代作家曾面临的挑战与当代文学面临的问题作比较,如对待外国文学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巴金先生的经验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周期无疑有极大的价值。其实上述论文并不是这位著名学者研究巴金的第一次探索。早在1983年捷罗霍夫丘夫在苏联主导的汉学刊物《远东研究》上业已发表了题为《巴金——爱国主义作家》的论文。(注:捷罗霍夫丘夫《巴金——爱国主义作家》,《远东研究》1983年第4期。)该文章就俄国文学对巴金创作和世界观的影响做出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也对美国学者奥尔伽·浪在《巴金及其创作》中对巴老人生哲学的结论表示不同意见。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扎哈洛娃教授的论文叫做《巴金散文》。她研究了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并评估了巴金对推动散文发展的贡献。除此以外,扎哈洛娃还以题材给巴金所写的散文作了分类。 2004年10月,圣彼得堡俄中友协于圣彼得堡友谊宫举行了纪念巴金诞辰100周年的晚会。该活动吸引了不少学汉语的大中学生以及热爱中国文学的人士。晚会上圣彼得堡大学司格林教授和谢列布利雅科夫教授发表了讲话。后者充满感情地向观众介绍了他几次与巴金的会见和这位伟大作家的命运。 据我看,俄罗斯汉学目前面临着难得的研究巴金的机遇。原因在于:第一,俄罗斯巴金研究确实存在着许多不足;第二,时间确认了巴金遗产的不朽的文学价值;第三,中国出版了巴金全集,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材料不全的问题;第四,经中国学者的努力,20年来发现并发表了许多有关巴金生活和创作的材料,如巴金的书信等;第五,文坛和文学研究的非政治化提供了做出更客观、更灵活评价的机会。 在俄罗斯汉学教育中,比如在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对巴金作品的认识是汉学家培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长达1年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 巴金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巴金的创作被评为体现20世纪中国文学和历史特点的革新路线。巴金代表作《家》为学生必读之书。本科中国文学毕业考试中只有10个涉及现代文学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巴金的创作。再加上,文学翻译课程就是从翻译巴金作品即中篇《雾》和长篇《家》开始。巴金清清楚楚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生动的外貌和大自然的描写成为培养高级翻译家的上乘教材。除此以外,自1954年起一直到现在,巴金创作研究是我校大学生年级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常见题目。比如最近3年来, 圣大学生在巴金创作的不同问题上写了3篇学士论文和7篇年级论文。这一切让人相信俄罗斯巴金研究和巴金文学翻译肯定会有生力军。 得知巴老走了,心里就有了不同感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巴金一直爱俄罗斯,俄罗斯也一直爱、并且永远会爱巴金。

巴金:世纪文人的情与爱畅文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年 第2期关于“后启蒙”时期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以“巴金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为主题的研究〈是否可能/如何可能〉坂井洋史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1期论巴金小说的死亡悲剧艺术——以《激流三部曲》为例辛慧 《丝绸之路》2010年 第4期对巴金书信和日记的两点考证肖乃田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2010年 第1期鲁迅与巴金的宗教意识比较贾蕾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 第4期从当代散文的嬗变论“以文化自我为中心”的确立的艰难——以巴金、贾平凹和余秋雨为例范培松 《江汉论坛》2010年 第1期“巴金”笔名的由来《内蒙古林业》2009年 第12期从目的论看巴金翻译的《快乐王子》罗丽芸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年 第12期巴金致萧乾书信日期考证唐丽君 秦必荣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年 第21期巴金的编辑思想罗晓华 《出版科学》2006年 第1期从忏悔到随想——谈卢梭对巴金的创作影响郑艳 李敬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6期巴金 永远的《随想录》李辉 《中国报道》2009年 第11期情做血脉理做魂——巴金的创作思维初探贾玉民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巴金、朱雯与赛珍珠姚君伟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规训与惩罚——从巴金的创作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魏巍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巴金小说中的疾病伦理叙事分析邓赛梅 《巴金研究》2008年 第1期穿越黑暗的飞翔——论巴金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散文创作刘铁群 宋扬 《东方丛刊》2008年 第4期作家与人的融合——巴金本色创作论沈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巴金、冰心、老舍的精神形态分析巫晓燕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人类”视野下的历史先声——论巴金小说中的异域历史叙事沈庆利 《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 第5期巴金文化心理结构解析陈连锦 陈江平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3期巴金:读书的过程就是思索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唐宋元 《社区》2008年 第23期巴金:中国屠格涅夫研究的先行王立业 《俄罗斯文艺》2008年 第3期“出走”背后的“回归”——巴金《家》的再审视王俊忠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文坛上不灭的星斗巴金廖小勤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 第8期试析巴金小说《家》中的“人性恶”李向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近三十年巴金研究述评於可训 李雪 《江汉论坛》2008年 第7期黄裳谈巴金黄裳 《出版参考:新阅读》2008年 第5期巴金《鸟的天堂》赏析罗先万 《科教文汇》2008年 第17期 这一切让彼得罗夫搜集到不少罕见的关于巴金创作的材料,并保证了他后来能够给同行和学生深入介绍巴金创作。彼得罗夫认为:“在吸收着中国和世界文学优秀传统的同时,巴金从来没有模仿别的作家——无论前辈还是同辈的风格。作为真正的艺术家,他在文学道路上挑选了自己的路线”。(注:巴金《爱情三部曲,短篇小说》第26、24页, 莫斯科:国立文学出版社,1956年。)谈到巴金的创作方法,他曾指出:“巴金作品中梦想永远赶在事件进程的前面,但是其出发点一直是生活的现实。梦想是积极作用于读者的工具”。(注:巴金《爱情三部曲,短篇小说》第26、24页, 莫斯科:国立文学出版社,1956年。) 作为学者,彼得罗夫特别注意解剖作品思想内容的情节和形象的分析。遗憾的是,教学压力和身体情况没能让他在1960—1980年代把其对巴金创作的理解写成专著。 彼得罗夫巴金研究的追随者是莫斯科大学尼果里斯卡娅教授。“文革”期间,当巴老的命运不明的时候,她正在下功夫写《巴金创作概况》,该书于1976年在莫斯科出版。(注:尼果里斯卡娅《巴金创作概况》第103页,莫斯科:莫斯科国立大学出版社,1976年。)专著的形式允许尼果里斯卡娅更详细地分析巴金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她连续不断地将巴金的创作放在中国和世界文学的框架中。比如,她经常拿巴金与曹雪芹、鲁迅、屠格涅夫、契诃夫作比较。特别成功的是尼果里斯卡娅对巴金艺术手法的考虑。不过,与此同时,她在材料的处理方面颇失平衡。作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少数的重要作品,如《家》、《雾》、《雨》、《电》、《火》、《寒夜》等,而差不多忽视了巴金其他的著作,如《春》、《秋》、《死去的太阳》、《海底梦》、《雪》、《新生》等。巴金处女作《灭亡》的分析仅占了一页。也就是说,尼果里斯卡娅专著的发表虽然是一个进步,但还是没完成全面研究巴金1920—1960年代创作生涯的任务。理所当然的是,因先后顺序的原因,这本书也未能涉及巴金晚年的散文,如《随想录》系列。 对《随想录》内容、巴金英勇精神、其承认错误勇气的妥当评价,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索罗金教授1991年写的《遥远历程的路标》的序言中才出现。索罗金认为巴金一直保留着下列的核心特点:“……作家对人类的责任意识、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对解除人类所受的各种社会和精神上的奴隶枷锁的痴心”。(注:索罗金《遥远历程的路标》,《巴金选集》第5页,莫斯科:彩虹出版社,1991年。)该序言在回顾巴金创作历程的同时,特别重视作家世界观的演变。 1990年代苏联解体和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极负面的影响。巴金研究也不例外。13年内俄罗斯没发表任何有关这位中国文坛巨匠的文学遗产的研究。 巴金研究新的推动来自巴金先生诞辰100周年。2004年6月22—26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在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的支持下,举办了纪念巴金百岁的《远东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共有来自世界7国的50位学者与会。 研讨会前出版了一本对巴金伟大人格和独特才华表示亲切敬意的论文集。 该研讨会由圣彼得堡大学谢列布利雅科夫教授题为《在追求善良和正义的道路上》的学术报告开幕。报告中,谢列布利雅科夫提到了巴金创作的道德基础,也考虑了作家世界观的哲学和文学来源。他满怀信心地表示:“21世纪巴金的作品仍然会打开精神顿悟、崇高理想、纯洁意图之世界,它们符合当代读者的道德要求,富有深刻的美感乐趣”。(注:谢列布利雅科夫《在追求善良和正义的道路上》,《远东文学研究·研讨会论文集》第15页,圣彼得堡:和平玫瑰出版社,2004年。)谢列布利雅科夫也认识巴金先生。他跟彼得罗夫一样,1957年11月在列宁格勒第一次与巴金会面。然后1959年8—9 月几次于上海见面。1984年11月他最后一次访问了巴金的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捷罗霍夫丘夫教授题为《当代中国文学中巴金的传统》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积极反应。学者将巴金及其同代作家曾面临的挑战与当代文学面临的问题作比较,如对待外国文学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巴金先生的经验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周期无疑有极大的价值。其实上述论文并不是这位著名学者研究巴金的第一次探索。早在1983年捷罗霍夫丘夫在苏联主导的汉学刊物《远东研究》上业已发表了题为《巴金——爱国主义作家》的论文。(注:捷罗霍夫丘夫《巴金——爱国主义作家》,《远东研究》1983年第4期。)该文章就俄国文学对巴金创作和世界观的影响做出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也对美国学者奥尔伽·浪在《巴金及其创作》中对巴老人生哲学的结论表示不同意见。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扎哈洛娃教授的论文叫做《巴金散文》。她研究了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并评估了巴金对推动散文发展的贡献。除此以外,扎哈洛娃还以题材给巴金所写的散文作了分类。 2004年10月,圣彼得堡俄中友协于圣彼得堡友谊宫举行了纪念巴金诞辰100周年的晚会。该活动吸引了不少学汉语的大中学生以及热爱中国文学的人士。晚会上圣彼得堡大学司格林教授和谢列布利雅科夫教授发表了讲话。后者充满感情地向观众介绍了他几次与巴金的会见和这位伟大作家的命运。 据我看,俄罗斯汉学目前面临着难得的研究巴金的机遇。原因在于:第一,俄罗斯巴金研究确实存在着许多不足;第二,时间确认了巴金遗产的不朽的文学价值;第三,中国出版了巴金全集,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材料不全的问题;第四,经中国学者的努力,20年来发现并发表了许多有关巴金生活和创作的材料,如巴金的书信等;第五,文坛和文学研究的非政治化提供了做出更客观、更灵活评价的机会。 在俄罗斯汉学教育中,比如在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对巴金作品的认识是汉学家培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长达1年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 巴金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巴金的创作被评为体现20世纪中国文学和历史特点的革新路线。巴金代表作《家》为学生必读之书。本科中国文学毕业考试中只有10个涉及现代文学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巴金的创作。再加上,文学翻译课程就是从翻译巴金作品即中篇《雾》和长篇《家》开始。巴金清清楚楚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生动的外貌和大自然的描写成为培养高级翻译家的上乘教材。除此以外,自1954年起一直到现在,巴金创作研究是我校大学生年级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常见题目。比如最近3年来, 圣大学生在巴金创作的不同问题上写了3篇学士论文和7篇年级论文。这一切让人相信俄罗斯巴金研究和巴金文学翻译肯定会有生力军。 得知巴老走了,心里就有了不同感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巴金一直爱俄罗斯,俄罗斯也一直爱、并且永远会爱巴金。

  • 索引序列
  • 巴斯大学毕业论文挂科
  • 莱斯特大学毕业论文挂了
  • 莱斯特大学研究生论文挂科
  • 杜伦大学毕业论文挂科
  • 莫斯科大学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