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心境议论文素材

心境议论文素材

发布时间:

心境议论文素材

很多同学都想了解一些名人作文素材,我整理了一些作文素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他从小酷爱音乐,并且虚心好学,埋头创作。他说:“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时更兴奋。”30岁的时候,他耳聋了,对于音乐家来说,这是莫大的打击。但他没停止过创作的笔,同学们现在听到的就是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的一个片段,表达了贝多芬要与不幸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清朝官员于成龙在生活上极其俭朴,江南百姓遂给他起了个外号为“干青菜”。他在任两江总督期间,有一知县给他呈送“中秋节礼”,被他严词拒绝,并特发(严禁馈送檄)。于成龙为了警诫自己,勉励下属,在大堂上悬联—幅:“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斯,谁替你披枷带锁;—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妇娼。”因此,他为官几十年,真正做到了“清介自持.誓不受属员一亳馈送。”

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称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他的艺术道路坎坷不平。他生于一小商人家庭,据说,坐了20年牢。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坚持狱中学习。他在狱窗边,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坚持苦练,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在演奏技巧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的创作和演奏,奔放不羁,富于激情,对同时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有较大的影响。

以上就是一些名人作文素材的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满心欢喜----心里面全装着欢喜,形容非常欢喜的样子。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归心似箭----形容想回去的心情万分急切。心旷神怡----解释意思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心潮起伏----起伏:时上时下。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心悦诚服----悦:愉快。诚:真心。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愉快地接受某种观点、事实等,诚心诚意地信服或服从。心事重重----心里有很多顾虑放不下。忧心忡忡----忡忡:非常忧虑不安的样子。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忧虑。心如刀绞----内心好像有刀子在绞动一样,形容非常痛苦的样子。悲痛欲绝----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常用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情的成语怒火中烧----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心惊胆战----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心急如焚----焚:烧。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心灰意冷----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心神不定----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心猿意马----心里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黯然无神 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议论文逆境素材

1、挫折挡不住强者(张海迪立志成才) 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算弱的了。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2、勇把挫折当动力(凡尔纳的16次投稿)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3、逆境奋争,苦中寻乐(高士其苦斗病魔)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4、苦难也是一笔财富(“西部民歌之父”王洛宾) 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5、经历挫折,更能发愤(贝利与记者) 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6、面对挫折决不气馁(爱迪生不被火灾吓倒)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7、能屈能伸是俊杰(卧薪尝胆的勾践) 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最后他率精兵数万,彻底打败了吴国,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 8、以乐观打败挫折(牛顿等人面对挫折) 古今中外,因为有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大有人在。牛顿发明地心吸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维(Harvey )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贝尔(Bell )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Wrigt )初用苦工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世人所称道。 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能使人们战胜全世界的糊涂、盲从、冷酷、恐怖、怨恨和反抗。而且工作愈伟大,所受的反抗也愈厉害,简直成为一种律令,对付这种厉害的反抗,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乐观主义。一个人,缺少了乐观主义精神,难免在各种恶魔面前败下阵来。

张海迪 刘璇(美丽可人的奥运体操冠军)贝多芬(传达天堂之音的伟大音乐家)司马迁(受尽宫中酷刑的胜利者)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描写逆境的议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可能穿过逆境这条无尽黑暗的隧道。人生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偶然,要想使之变得精彩、充实、永恒,就需要我们自己为它确立一个意义,这个意义就是人生的目标。我们要坚持不懈地为这个目标奋斗下去,永不妥协,永不放弃。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朝着既定的目标逐渐前进,才能探索到生命的本质,才能走向人生的巅峰。

于是,我们为这个高远的目标奋斗的路就不会那么平坦。可以这么说,理想是一间黑屋子中的火柴盒,而你追求的目标越高,你所要承受的压力,所要经受的跌跌撞撞,所需要的勇气也就更多。但是有目的的冒险者总胜于无目的的探险家。不管前者的胜利有多么容易,至少在愿望实现的同时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激动与自豪;而后者也许是一时兴起地乱转罢,也许是绝对服从于命运之神罢,总是漫无目的地徘徊在人生的路口,在雾中一般迷茫、失落、叹息。

还有一种更为卑微的乞丐,这种人甚至连无目标的探险家也不如。在生活中,我每次路过商店门口,总是能看见一些乞丐伸手要钱,求人怜悯。

如果这是他们人生全部的话,更值得怜悯的应该是他们的心。我常想:你们还有手、你们还有腿、你们还有感情、你们不能思考、努力,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置于社会下层,把自己搞得一无是处呢?站起来奋斗,哪怕遭受讥笑,哪怕筋断骨折也要站起来奋斗。

逆境算什么!挫折算什么!生命总是能够得到新生。就像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的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地从土壤里钻出来,欣喜地迎着春天的到来。

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书中所写:“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生命的热情,这是奋斗的感慨,这是从无尽黑暗中走出来的光辉的象征。

生命,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的一生最终是过得丰盈饱满,还是空虚落寞;是无悔于此生,还是枉费了一生,权利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你选择了虚掷、浪费、退缩、气馁,回报你的,将是漫长的萎靡和空虚;如果你选择了用奋斗来增加生命的分量,生命便会带给你许多意外的惊喜。

逆境的出现只是生命之中的一个小插曲,奋斗而来的成功才是永恒。走入逆境的人生是痛苦的,从逆境中走来的生命是灿烂的。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别林斯基说过:“逆境是最好的大学。”的确,每一个强者,都必须通过这所“大学”的进修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在我看来,逆境成就强者,逆境造就人才。

纵观古今中外,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太多太多。

球王贝利在喜得贵子时有记者祝贺说:“你的儿子长得多壮实,将来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的体育明星。”贝利不假思索地回答:“狮子要是不饿的话,是不会去捕猎的。我儿子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球星,因为他现在就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时候是很贫穷的。”正是少时贫困潦倒的家境,才造就了球王贝利。他追逐梦想,努力奋斗,为获取成功在逆境中艰难前行,最终取得成功,而他的儿子,先天有父亲所留的巨资家产,在温室顺境中快乐地成长,想像其父一样成就事业的确够难。所以逆境是强者的成才之路。

逆境中,许多磨难都是我们无法预知的。有弱者也许会因磨难过大、压力过重而无法继续前行,败在成才的路上。而经受住这些磨难的强者却因此而变得更强。他们征服着每一个困难,在自己的成才之路上披荆斩棘。

范仲淹自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馈赠,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这不是逆境成就人才的有力证明吗?

顺境与逆境或许都能成就人才,但逆境中更能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更能磨炼人生的意志,更能造就强者。

逆境出人才,我不否认。顺境出人才,我也坚信。谁说“顺境”出不了人才?

爱因斯坦小时候只上过两个月的学,有些人认为这是他成功中的逆境,而我则认为是顺的成份多一点同样他的妈妈对他的信任,不也是一种顺境吗?有几个母亲会做到那样?这是爱因斯坦的幸运,他的母亲任他的奇怪的思想跳跃,任他用行动实现他的思想,这难道不是他的顺境?难道还有人要说他是逆境中出的人才?

再说影星章子怡,从小喜爱唱歌、演戏,第一次歌唱就得奖,第一次舞蹈就出名,这样的一帆风顺还有人能否认吗?对于她,很多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成功中多数是顺境而非逆境。

有时候,顺境对人的帮助要比逆境来得快,来得实在。一句鼓励的话,对你的肯定,是一种自信的力量、一比钱,是成功的本钱、一种信任的感动得得我们不住努力的助力器,一句安慰的话,是重新站起来的勇气。我们有时会说,逆境地中出的是受过磨励的钢,而我就会说,顺境出的人才,就是好机器,好技术下炼出来的好钢。顺境和逆境都出人才。但总的来说顺境中出的人才更多更完美。写议论文最重要的是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由于年龄的限制,一般同学的阅历较少,对生活的感受不深,这就是为什么写作能力提高缓慢的主要原因。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关心国内外大事,要注意观察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有句对联说得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要从实际生活中撷取素材,对其中的是是非非,不仅要听听别人怎么说,更重要的是进行独立思考,细心体验,加工提炼,有自己明确的评价和正确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实的、有价值的文章。除此之外,就是阅读,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近,我们青岛中学语文教学正在进行广泛的“大阅读”专题研讨,同学们肯定能受益匪浅。

1、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算弱的了。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

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

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3、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

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

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4、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5、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核心素养议论文素材

核心素养下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指导                       曹公奇       实用类文本是一种偏向于实际工作所需要用到的文章,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中,具有简洁、易懂、时代鲜明、实用性强等特点。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是每套中考语文试卷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或说明文阅读,或议论文阅读。在各地中考改革的大势下,在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的背景下,命题方向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现在的素养立意。以素养立意命题,就中考语文试卷而言,就是要突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即要把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作为考查的核心与重点。       在以素养立意、着重考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中考实用文阅读怎样备考呢?       一、说明文阅读的备考       实用类文本一般指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文体,在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主要指的是说明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说明文文本内容多是介绍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的,也就是科普文。       说明文阅读,重点考查文本的内容理解、信息提取、顺序梳理、手法辨析、语言品析等,而这些考查内容,主要涉及到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与思维能力。内容理解、信息提取、顺序梳理、手法辨析,首先要通过对文本的语言材料进行阅读、提取、理解、分析等,才能有效作答,所以,语言能力是基础,是一切考查内容的根本。而对文本的语言品析,更是直接地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在这些考查中,特别是顺序梳理等,实际着重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至于审美和文化,在这一系列考查过程中,也会有所渗透。         1. 理解内容。 对内容的理解、分析、推断与探究,是说明文考查的一个重点。各地试卷中“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之类的传统选择题,就是对选文内容或整体、或局部、或概念、或词句的理解与分析。这类题目,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实际考查的是对原文语言表达准确性的理解和分析,这就需要细读选文,特别是与选项有联系的地方,深入理解原文意思,仔细核查原文表达与选项表达的差异,进而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2019安徽卷第12题:“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机器的能力会超过人类吗?请说说理由。”2017陕西卷第11题:“国外的哪些做法,使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日正完善?请梳理概括。” 这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是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与探究,首先要对原文有准确理解,然后才能根据原文意思进行合理的推断与探究。因此,这类试题的备考,关键是细读,抓住选文的说明对象精准理解原意。         2. 提取信息。 对文本信息的提取与整合,也是说明文常常考查的内容。如2019河北卷第13题:“请结合全文说说何尊为什么被称为国宝?”就是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梳理和筛选能力,文章从三个方面介绍何尊,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2017上海卷第17题:“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也是如此。这类题目的备考,需要在阅读时,反复训练抓关键语句、概括段意的能力,要善于抓住文中那些总起、小结以及关键的句段,或提取要点,或概括归纳,从而对文本信息,按照题目要求进行梳理和整合。         3. 梳理顺序。 对写作思路和说明顺序的梳理,对篇章结构的分析,这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尤为重要。2019山东潍坊卷第25题:“文章第④段,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2019贵州安顺卷第23题:“通读全文,看看第②段与第③段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两个题考查的都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而不是像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那么简单。首先,要明白逻辑顺序的基本知识,逻辑顺序指的是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概念到应用等一一说明事物或事理。其次,要读懂文本说明的内容,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多思考,多归纳。最后,再根据这几种逻辑顺序来确定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2018内蒙古包头卷第19题:“简述本文的说明思路。”也是考查说明文逻辑顺序的。       4. 辨析方法。 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是说明文阅读考查常见的题型之一。如2019江苏盐城卷第16题:“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018年湖南衡阳卷第14题:“文章第2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这类题,首先是要对各种说明方法熟知,并且对它们的作用一一能够分辨清楚。然后结合选文中的具体内容,像这个题对用说明方法的句子画线了,有些没有画线,还需要自己去寻找,找见了具体语句,再结合上下文确定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它在这里的作用是为了说明什么。答题如此,备考也如此。       5. 品析语言。 对词句运用、语言特点的品析与把握,也是说明文常考内容,更是核心素养的根本。如2019上海卷第15题:“第④段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2018辽宁沈阳卷第21题:“分析选文第⑨段加点词语‘小新贵’的妙处,并概括出选文的语言特点。”都是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如果是分析一个词语,就要从它的意思、它的上下文说明内容来看,用这个词表示的修饰、限制等作用,体现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如果是总结个别段落或者全文的语言特点,也要从具体的用词、语句以及整体语言风格来总结其准确、严密、简洁、生动等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备考,要从具体的文本阅读中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总结。       二、议论文阅读的备考       在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只有一部分地方试卷有议论文阅读考查。因为,议论文阅读毕竟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所以,考查也相对简单浅显。议论文阅读,考查的主要是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对文本论点、论据、论证、结构等方面的考查。       1. 概括观点。 阅读议论文, 首先要清楚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是什么。中考议论文阅读,常常首先就考论点。如2017云南曲靖卷第16题:“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019江西卷第17题:“通览全文,作者谈论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 ”这类题目,需要分别对待。有些文章,论点鲜明,从文中就可以找出,基本就在文章开头或者结尾,甚至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有些文章的观点,还需要读者根据内容去概括归纳,这就要求读者根据全文或局部,抓住关键语句,抓住论述的中心问题,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归纳概括。       2. 分析论据。 要证明论点,需要一定的论据才行,这也是阅读时需要明确的。如2018四川攀枝花卷第3题:“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2019深圳卷第12题:“请根据文章第⑤自然段的内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前者是找出、归纳论据,也就是把文中使用的论据找出来,并概括叙述,这基本考查的是否读懂文本的问题,只要认真细读,就能梳理清楚。后者是根据文本相关内容,补充一个论据,属于一种延伸。首先对文本论述的相关问题要明确,然后才能选择论据。选择补充的论据,必须是合适的,是能够证明题目要求的观点的。这就需要既要有一定的素材积累,又要把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搞清楚。       3. 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是议论文文体知识的重点,常常考查。如2018新疆卷第22题:“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2017江苏常州第12题:“请分析文章第⑤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这就要首先清楚常用的论证方法,如事实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并掌握不同论证方法的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针对文本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阐述。       4. 思路结构。 作者的论证思路、论证过程,就形成了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这是逻辑思维形式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如2018山东济宁卷第(3)题:“简要分析第⑥段的论证思路。”2017北京卷第18题:“根据上下文的论证过程,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一项是”2019山东淄博卷第10题(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空,完成对本文论证思路的梳理。”这类题就是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试题,需要对局部或者全文的论证思路、论证过程,一一梳理清楚,是层进式、并列式,还是对照式、总分式等,要掌握每种结构形式的特点,根据论证思路和过程,辨析其论证结构形式,完成题目要求。       5. 延伸论述。 在对选文完全理解的基础上,对论述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延伸拓展。如2018江苏连云港卷第(3)题:“请结合全文,阐释最后一段中“美美与共”的内涵。”2019四川达州卷第24题:“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第③段结尾画线句子中加点的‘无辜者’的看法。”这就要首先把选文论述的问题理解深刻、透彻,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阐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要注意,开放是建立在选文论述基础之上的,不能抛开选文内容范围,无限制地开放。这是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的有效考查。       议论文考查的范围、深度都有限,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注意抓住议论文的基本知识,能够阅读较为浅显的议论文就行。       实用类文本涉及内容多,考查面广。复习备考时,在熟知文本相关基础知识的情况下,需要多读多练,通过认真的阅读、反复的训练,提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质量和水平。   (刊登于2020中考《现代文高分阅读》,《学习方法报》社出版)

曹公奇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年11月,国家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加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炼出来的语文核心素养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巨大影响,全国各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都在进行改革,命题原则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现在的素养立意,发生了很大变化。就中考语文试卷而言,以素养立意命题,就是要突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作为考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实用类文本是一种偏向于实际需要的文章,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具有简洁、易懂、时代鲜明、实用性强等特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是中考语文试卷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考查的阅读选文或说明文,或议论文等。在以素养立意、着重考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2021年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该如何备考呢?       一、说明文阅读的备考         说明文文本内容多是介绍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也就是科普文。说明文阅读,重点考查考生对文本的内容理解、信息提取、顺序梳理、手法辨析、语言品析等能力,而这些考查内容,主要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的检测。解答说明文阅读试题,首先要通过对文本的语言材料进行仔细阅读、提取信息、理解内容、辨析方法,才能有效作答。所以,这些就是对语文核心素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直接考查。其中的说明顺序的梳理、说明内容和手法的辨析等,着重考查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审辩思维能力。在这一系列考查过程中,说明文本本身丰富的内容,也会渗透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的相关内容。     1.理解词句及文本内容。 对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和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推断与探究,是说明文考查的一个重点。各地试卷中“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之类的传统选择题,就是对文本内容或整体、或局部、或概念、或词句的理解与分析。这类题目,表面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实际考查的是对文本语言表达准确性的理解和分析。这就需要细读文章,特别是与选项有联系的地方,深入理解原文,仔细核查原文表达与选项表达,从而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除选择题外,简答题等题型中也有内容理解题,如2020年哈尔滨卷第12题:“写出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开枝散叶’在文中的含义。”考查的是“开枝散叶”这个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需要既知道这个词语的本身含义,更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这个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020年湖北咸宁卷第9题:文章围绕北极海冰减少这一中心展开,作者为什么以“北冰洋的‘无冰之夏’”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这个题表面看是考查题目命制的原因,实际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只有对文本内容理解透彻了,才能结合全文内容,抓住标题特点加以简答。因此,这类试题的备考关键是细读,明确说明对象,精准理解原意。       2.提取信息与概括要点。 对文本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本局部或整体内容的概括,也是说明文常常考查的内容。这主要是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概括文意能力以及思维能力。2020年四川南充卷第21题:“本文为什么说人类起源于一条鱼,请简要概括。”这就需要首先从全文中提取信息要点,然后加以简要概括才行。文中说明的主要内容是:昆明鱼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产生脊索的动物,人所从属的脊椎动物都是由脊索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胚胎早期有一个阶段的形态和鱼非常相似,并且还有鳃裂。抓住这两点,或原文句子,或简要概括一下,就是这个题所要求的答案。2020年江苏苏州卷第14题:“文章第①段末说虫媒植物会‘赤裸裸地露出功利主义的本质’,请概括这种功利主义的具体表现。”这个题考查的是对一个段落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这一段主要写的是虫媒植物用明显的花瓣、浓郁的蜜香、鲜艳的色彩来吸引昆虫,传递花粉。这类题目的备考,需要在阅读时反复训练抓关键语句、概括段意的能力,要善于抓住文中那些总起、小结以及关键的句段,或提取要点,或概括归纳,从而提取所需信息,按照题目要求进行梳理和整合。       3.梳理说明顺序与结构。 对写作思路和说明顺序的梳理,对文本篇章结构的分析,这是考查考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尤为重要。2020年江西卷第19题:“文章介绍山地的形成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试分析。”一般逻辑顺序比较抽象,需要学生仔细辨析。这篇文章就采用了逻辑顺序。先总体介绍山地的类型以及山地形成的作用力——内力,然后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分别介绍褶皱山、断块山、火山各自的形成过程与规模。这样的顺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理解。2020年广东省卷第12题:“选文思路清晰,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个题明确是逻辑顺序,需要认真通读全文,抓住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并组织语言加以概括,就是“研制北斗系统的原因、北斗系统独特的服务功能、北斗系统目前的应用情况”这三个要点。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明白逻辑顺序的基本知识,逻辑顺序指的是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概念到应用等一一说明事物或事理。其次,要读懂文本,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思考、归纳,提取信息要点,抓住关键语句。最后,组织语言,概括文意,或采用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组织语句,概括阐述说明。       4.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是说明文阅读考查常见的题型之一。这是体现说明文文体特征的主要试题。2020年山东德州卷第17题:“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以第③段为例,简要分析。”这就是首先要从第③段找出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再分析它的作用。比如:这一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四川和甘肃农田作业为例,说明北斗系统又稳又准又好用;再如,这一段还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以北斗系统带来的关联产值达到了2284亿元等数据,说明北斗系统带来的经济价值巨大。2020年江西卷第20题:“文章多处运用了分类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试各找出一个例子,说明其作用。”这个题点名了说明方法,要求从文中找出这些说明方法的例子,说明其作用。比如,文章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山地的形成,按照山地的三种类型分别介绍褶皱山、断块山以及火山的形成过程与规模,这样分类别介绍,显得条理清晰。再比如文章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火山”的时候说“大火山的相对高度可达4000~5000米,火山口直径为数百米;小火山的相对高度不及100米。”这些具体数字,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这类题的解答,首先要对各种说明方法熟知,并且对它们的作用能够一一分辨清楚,然后结合选文中的具体内容(有的题对用说明方法的句子画线提示,有些没有画线,还需要自己去寻找),再结合上下文确定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它在这里的作用。答题如此,备考也如此。       5.品析语言的准确性。 对词句运用、语言特点的品析与把握,是说明文常考的内容,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准确把握,这也是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2020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卷第19题:“文中第⑥段加点词‘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 ”这是从词语运用上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目前”从时间上进行了限制。它说明截止到现在华为在5G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性价比高,可靠性强,且与各个运营商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但不代表以后华为一定还具有这样的优势,如果删去后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掉,“目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020年湖南衡阳卷第20题(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分析原因。         这场瘟疫从俄国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我国,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开来,短短4个月就扩散到5省6市,死亡人数达6万多人,仅哈尔滨市就有5272人丧生。       同样,“短短”一词强调了时间很短,表明肺鼠疫传播迅速,若删去则不能表达这种意思,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果是分析一个词语,就要从它的意思、上下文内容来看,用这个词表示的修饰、限制等作用,体现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如果是总结个别段落或者全文的语言特点,也要从具体的用词、语句以及整体语言风格上总结其准确、严密、简洁、生动等语言特点。         6. 迁移拓展及其它。 除上述主要的考查内容外,说明外还常考一些根据文本内容的迁移拓展,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内容。2020年浙江杭州卷第14题:“文中插人两个图表,有什么效果?”这是考查读图能力和图表在文中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严峻:图表一显示我国青少年各阶段近视率高并呈上升趋势,图表二显示我国青少年用眼行为习惯的各项数据均不达标。从形式上,图文结合,使文本呈现方式有了变化,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2020年浙江杭州卷第15题:“国外某眼科学会推荐保护视力的‘20—20—20’法则,即每看20分钟电脑或手机,至少看20英尺(6米)远的物体20秒。请结合上文知识解释该法则的合理性。”这就是要运用文中介绍的知识,结合这个法则,说明其合理性。属于一种迁移拓展运用。2020年山东聊城卷第13题:“除药物抗疫外,请再举出两种防疫措施。”则需要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列举出药物抗疫外,还可以采取消毒措施,杀灭环境中的病毒;隔离病人和疑似感染者,切断传插途径。         总之,说明文的备考,要从具体的文本阅读中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总结。       二、议论文阅读的备考       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只有部分考区考查议论文阅读。因为议论文阅读毕竟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所以考查也相对简单浅显。议论文阅读考查的主要是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对文本论点、论据、论证、结构等方面的基本考查。       1.概括文章的观点。 阅读议论文,首先要清楚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是什么。议论文阅读常常第一题就考论点,2020年黑龙江哈尔滨卷第20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实文章题目“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就是中心论点,只要读读文章就可以判断出。2020年甘肃天水卷第11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考查中心论点及其作用,通读文章,就会发现开头第一段最后:“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因为在开头就提出论点,就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这类题目,需要分别对待。有些文章论点鲜明,从文中可以直接找出来,基本就在文章开头或者结尾,甚至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有些文章的观点需要考生根据内容来概括归纳,这就要着眼于全文或局部,抓住关键语句,抓住论述的中心问题,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的归纳概括。         2.分析或者补充论据。 要证明论点,需要一定的论据才行,这也是阅读时需要明确的。2020年甘肃天水卷第13题:“结合全文,请给‘乐业’补写一个事实论据。”这就是说补充的事实论据需符合“乐业”的要求,强调“趣味”,如补充事实论据: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十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者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不抱怨叫苦。2020年四川达州卷第21题:“如果给本文再补充一个论据,下面的材料应该选哪一个?请说明理由。”试题提供了两则材料:材料一,叙述的是经典作品的深厚内涵,与本文观点相符。所以,应该选材料一做论据。材料二主要论述了“碎片化阅读”的优势,不符合本文论点。这类题,首先对文本的论点要明确,然后才能选择合适的论据。选择补充的论据,必须是合适的,是能够符合题目要求的,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素材积累,又要把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理清楚。       3.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论证方法作为议论文文体知识的重点,常常考查。2020年甘肃天水卷第12题:“文中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这是针对画线句子的分析,首先是判断这个句子运用了举例论证。再分析其作用:列举了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在职业的神圣性质上并没有高下之别的事例,论述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2020年甘肃武威卷第13题:“分析第④段画线句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与上题相同,运用举例论证,举杜诗作特点的例子,具体论证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具有说服力。回答这类题要先弄清楚常用的论证方法,如事实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并掌握不同论证方法的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针对文本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阐述。       4.辨析论证思路及结构。 作者的论证思路、论证过程,形成了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这是逻辑思维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2020年江苏盐城卷第13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干净’是最好的旗帜”?实际上就是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看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从而明确文章主题部分的结构。2020年甘肃天水卷第14题:“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就是对全文的思路和结构做分析,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有业之必要、敬业、乐业三个方面,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分别进行论证,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这类题就是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试题,需要对局部或者全文的论证思路、论证过程一一梳理清楚,是层进式、并列式,还是对照式、总分式等,要掌握每种结构形式的特点,根据论证思路和过程,辨析其论证结构形式,完成题目要求。       5.论述的延伸拓展。 在对选文完全理解的基础上,对论述的内容做进一步的延伸拓展。这类题要根据题干具体分析。         如:2020年北京卷第21题:下面是有关抗疫的材料。请你结合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材料体现了中国人民怎样的精神。         材料:所有好的做法如果想要奏效,必须要有公众的集体意愿。正因如此,中国有能力通过传统公共卫生干预方法应对一种新型的未知病毒。    ——布鲁斯·艾尔沃德(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         这就要求,既要结合文章内容,更要根据题目所列举的材料,说明其精神实质。这则材料说明了中国人民通过传统卫生干预抗击疫情,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公众的集体意识,及服从大局的精神。从文章中同样能够看出,这种“国家一声令下,全民立刻响应”的精神为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       这类题,首先要把选文论述的问题理解深刻、透彻,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阐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要注意,开放是建立在选文论述基础之上的,不能抛开选文内容范围无限制地阐发。这是对考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的考查。       议论文考查的范围、深度有限,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注意抓住议论文的基本知识,能够阅读较为浅显的议论文就足够了。      实用类文本涉及内容多,考查面广。复习备考时,在熟知文本相关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要多读多练,通过认真阅读、反复训练,提升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的能力。实用类文本详细知识点的备考,具体参见每个主题下的高频考点分析指导与备考锦囊。        (刊登于《2021中考高分阅读》,《学习方法报》社出版)

冰心议论文素材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福建长乐人,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喜爱。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海战,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冰心出生后7个月,便随全家迁至上海,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满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 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迭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在读《块肉余生述》时,当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出走,去投奔他的姨婆,旅途中饥饿交迫的时候,冰心一边流泪,一边扮着手里母亲给她当点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自己是幸福的! 辛亥革命后,冰心随父亲回到福州,住在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一座大院里。这里住着祖父的一个大家庭,屋里的柱子上有许多的楹联,都是冰心的伯叔父们写下的。这幢房子原是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家的住宅,林氏出事后,林家怕受诛连,卖去房屋,避居乡下,买下这幢房屋的人,便是冰心的祖父谢銮恩老先生。在这里,冰心于 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子。 1913年父亲谢葆璋去北京国民政府出任海军部军学司长,冰心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次年入贝满女中,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向往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冰心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全身心地投入时代潮流,被推选为大学学生会文书,并因此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在爱国学生运动的激荡之下,她于1919年8月的《晨报》上,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发生影响。冰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之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问题小说”,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其时,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冰心以一个青年学生的身份加入了当时著名的文学研究会。她的创作在“为人生”的旗帜下源源流出,发表了引起评论界重视的小说《超人》,引起社会文坛反响的小诗《繁星》《春水》,并由此推动了新诗初期“小诗”写作的潮流。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20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中国文坛。 在去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与吴文藻相识。冰心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学位,吴文藻在达特默思学院攻读社会学,他们从相互的通信中,逐渐加深了解,1925年夏天,冰心和吴文藻不约而同到康耐尔大学补习法语,美丽的校园,幽静的环境,他们相爱了。 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吴文藻则继续留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的博士学位。冰心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于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学成归国的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司徒雷登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成家后的冰心,仍然创作不辍, 作品尽情地赞美母爱、童心、大自然,同时还反映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和不同阶层生活的细致观察,纯情、隽永的笔致也透露着微讽。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有 1931年的《分》和1933年的《冬儿姑娘》,散文优秀作品是1931年的《南归――献给母亲的在天之灵》等。1932年,《冰心全集》分三卷本(小说、散文、诗歌各一卷),由北新书局出版,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第一部作家的全集。1936年,冰心随丈夫吴文藻到欧美游学一年,他们先后在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访问,在英国,冰心与意识流现代派小说创作的先锋作家吴尔夫进行了交谈,他们一边喝着下午茶,一边谈论着文学与中国的话题。 1938年吴文藻、冰心夫妇携子女于抗战烽火中离开北平,经上海、香港辗转至大后方云南昆明。冰心曾到呈贡简易师范学校义务授课,与全民族共同经历了战争带来的困苦和艰难,1940年移居重庆,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不久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热心从事文化救亡活动,还写了《关于女人》《再寄小读者》等有影响的散文篇章。抗战胜利后,1946年11月她随丈夫、社会学家吴文藻赴日本,曾在日本东方学会和东京大学文学部讲演,后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在日本期间,冰心和吴文藻在复杂的条件下团结和影响海外的知识分子,积极从事爱国和平进步活动。冰心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知识分子,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追求光明,永不止息。在抗日战争时期,她与周恩来就有过接触,应约在进步刊物上发表文章,周恩来曾邀请她访问延安,虽然未能成行,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解放战争时期,冰心拒绝参加“国大”代表竞选,支持亲属投奔解放区。新中国成立之初,她身居日本,心向祖国,坚决支持吴文藻毅然摆脱国民党集团的正义之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新形势鼓舞下,吴文藻、冰心夫妇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阻难,于 1951年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从此定居北京。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了吴文藻、冰心夫妇,并对他们的爱国行动表示肯定和慰勉。冰心感受到新中国欣欣向上的民心,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祖国的各项文化事业和国际交流活动中去。期间,她先后出访过印度、缅甸、瑞士、日本、埃及、罗马、英国、苏联等国家,在世界各国人民中间传播友谊。同时她发表大量作品,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新生活。她说:“我们这里没有冬天”,“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她勤于翻译,出版了多种译作。她所创作的大量散文和小说,结集为《小桔灯》《樱花赞》《拾穗小扎》等,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冰心受到冲击,家被抄了,进了“牛棚”,在烈日之下,接受造反派的批斗。1970年初,年届70的冰心,下放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冰心与吴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党和政府交给的有关翻译任务。这时,她与吴文藻、费孝通等人,通力全作完成了《世界史纲》《世界史》等著作的翻译。在这段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冰心也和她的人民一样,陷入困顿和思索之中。在十年“文革”的动乱中,尽管受到不公正对待,她坦然镇静地面对一切,坚信真理一定胜利。她时时密切关注社会主义祖国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她曾在《世纪印象》一文中写到:“九十年来……我的一颗爱祖国,爱人民的心,永远是坚如金石的”。实践证明,冰心是长期与党患难与共的亲密朋友。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进入新的历史 时期,冰心迎来了奇迹般的生平第二次创作高潮。她不知老之将至,始终保持不断思索,永远进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病痛不能令她放下手中的笔。她说“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她当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读者》外,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之独特,都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年近九旬时发表的《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都

在人生短暂而漫长的路途中,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追求,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身体为你阻挡着寒气袭人的风霜,更用她的爱心为你消除了成长中的烦恼,用她的智慧为你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迷惘,母亲永远是你的灿烂阳光。

静心议论文素材

关于冷静与成功的作文素材篇1汉初名臣张良外出求学时曾遇到一件事.一天,他在下邳桥上遇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服,在那里坐着,见张良过来,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冲着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听了一愣,本想发怒,因为看他是个老年人,就强忍着到桥下把鞋子捡了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捡了鞋,好事做到底吧,就跪下来给老人穿鞋.老人穿上后笑着离去了.一会儿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小伙子可以教导.”于是约张良再见面.这个老人后来给张良传授了《太公兵法》,使张良最终成为一代良臣.老人考察张良,就是看他有没有遇辱能忍并自我克制的修养,有了这种修养,“孺子可教也”,今后才能担当大任,才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艰巨的事情,才能遇事冷静,知道祸福所在,不意气用事.我们在平时要注意这种修养,克制、忍耐,处理好所遇到的人和事.关于冷静与成功的作文素材篇2唐代宰相娄师德的弟弟要去代州都督府上任,临行前,娄师德对弟弟说:“我没多少才能,现位居宰相,如今你又得州官,得的多了,会引起别人的嫉恨.该如何对待?”他弟弟回答说:“今后如果有人往我脸上啐唾沫,我也不说什么,自己擦了就是.”娄师德说:“这正是我担心的.那人啐你,是因为愤怒,你把它擦掉了,这就是抵挡那人怒气的发泄.唾沫不擦自己也会干的,倒不如笑而接受呢.”娄师德兄弟的这番谈论,有打比方、开玩笑的成分,其中意思就是要忍耐、要退让,不要去和对方“针尖对麦芒”.不然,就会更加激怒对方,使矛盾尖锐化,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例子很多,凡是做大事很成功的人几乎都是如此,不管我们有多繁忙,外境有多喧嚣,都不要让外境影响到我们的心境,时间长了我们很容易就静下心来了。 1 4cui136947258 高能答主 2020-12-11 认真答题,希望能帮到你关注1、孔子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2、拿破仑年轻的时候,一次到郊外打猎,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他快步走到河边一看,见一男子正在水中挣扎。这河并不宽,拿破仑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再不自己游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里!"那人见求救已无用,反而更添一层危险,便只好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来。拿破仑当了皇帝后,一天清晨,在花园中散步,迎面被身负重物的士兵挡住去路。这时宫廷女卫士长忙喝令士兵赶快给大皇帝让路,拿破仑却忙阻止说:"夫人,请尊重负重者。"并给负重士兵让开了一条道。拿破仑拿枪逼迫落水者自救,是想告诉他,自己的生命本应该是自己负责的,唯有负责的生命才是真正有救的生命。"请尊重负重者",在拿破仑看来,地位的高下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肩头的分量

能力秀要结束了才发现,我不想结束那么早不是不想面对不如人意的结局只是我还没经历论文的写作呢我还想体验一下感觉呢!看到人家论文都已经写完了真心的有点落后我的策划那还没有让老师看呢我觉得时间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觉得人活着的时间是多磨的珍贵,也发现做什么事都要提前着手做准备今天可翻开日历幸好这个月能有31号这样就可以有多点时间了最近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几乎每个星期天都在忙能力秀的策划案,有时,也许因为太繁忙也会抱怨,但是当我想着大家决心就一定要做好,熬夜、逃课职只为做好以为自己不会完成的一件事,一上午我完成了这样突然让我想到一句话:不逼自己一把,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不能说自己有多优秀但是,发现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原来自己是能做到的。完成之后也认识到做事情是不能怀有坏情绪而去抱怨的,真正体现做人境界、做事效率的就是静下心来,决定专心一个目标用心用脑去完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相信自己,我一定可以

1、孔子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2、拿破仑年轻的时候,一次到郊外打猎,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他快步走到河边一看,见一男子正在水中挣扎。这河并不宽,拿破仑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再不自己游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里!"那人见求救已无用,反而更添一层危险,便只好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来。拿破仑当了皇帝后,一天清晨,在花园中散步,迎面被身负重物的士兵挡住去路。这时宫廷女卫士长忙喝令士兵赶快给大皇帝让路,拿破仑却忙阻止说:"夫人,请尊重负重者。"并给负重士兵让开了一条道。拿破仑拿枪逼迫落水者自救,是想告诉他,自己的生命本应该是自己负责的,唯有负责的生命才是真正有救的生命。"请尊重负重者",在拿破仑看来,地位的高下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肩头的分量。

  • 索引序列
  • 心境议论文素材
  • 议论文逆境素材
  • 核心素养议论文素材
  • 冰心议论文素材
  • 静心议论文素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