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教学目标设计对学生的研究论文

教学目标设计对学生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教学目标设计对学生的研究论文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有计划的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活动所要实现的教学成果,它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科学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作用与如何制定有效教学目标,还缺乏足够的认识。1、 对教学目标的功能缺乏认识。有的虽然按要求制定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但不明白教学目标的作用,教学不是围绕着目标进行。或者只有过程,没有目标,教学的随意性很大。2、 对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区分不清。在制定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不够具体、明确,往往把课程目标的内容定为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等。教师在教学目标认识和制定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功能,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间的关系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掌握目标制定的方法,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目标导向下,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一、正确认识教学目标的功能教学目标的功能可以概括为:指导学生的学习,指导学生的教学,以及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二、精心设计,制定有效教学目标1、 设置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要考虑的问题第一,考虑学科课程目标,如小学科学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的过程和方法,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制定科学教学目标时,就要考虑科学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第二,考虑当前的教学任务适合为本学科三类目标中哪些类型的目标服务;第三,因为除了符号和事实性知识可以在短时内掌握之外,系统知识、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学习都需要经过若干阶段,因此,不仅考虑目标类型,还应考虑每一目标实现所处的学习阶段。第四,还应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考虑目标的可行性。2、 在教学目标制定和叙述上的要求(1)目标要全面、具体、适宜、具可测性。全面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兼顾三维目标;具体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具体目标,确定具体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看了之后明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会做什么;适宜是指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考虑学生的发展性等。(2)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学习结果,应该用学生学习后能说什么或能做什么来陈述,尽量避免用“知道什么”、“理解什么”等含糊的词语来陈述目标。(3)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在目标的陈述中,学生一词应省略。不能出现“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会做什么 ”这类句式,因为这类句式中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3、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与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确定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后,要进一步研究、分析,这一“知识与技能”,是怎样获得的,需要经历怎样的科学探究过程,需要用到哪些科学探究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 最后,根据本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方面,确定本节课可以渗透、培养学生哪些情感,以及对待科学应有的态度等。

这个有什么格式,

有效的情境创设实现有效的教学目标达成的论文

【摘要】 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如何创设情境实现目标的达成则需要一定的方法,本文就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课例来谈一谈实施情境教学的一些做法和反思。

【关键词】 有效教学情境方法

从教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已多年,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思考如何使思品课的内容更加生活化,更能让学生易于接受与理解。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曾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安排了大量课堂活动。通过实践反思我发现,有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学生实际,缺乏真实性;有的活动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无法达成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还有的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为活动而活动……在这些课堂中,学生对活动所呈现的“生活”理解不透,体验不深,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因此,通过不断的课堂实践我意识到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活动的有效性,注重情境创设在思品有效性教学中的运用,这样才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所谓“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目的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获取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在师生共同营造的教学环境中,应该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而生,境为情而设,情与境统一。

创设好的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丰富想象,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认知行为,促使师生双方达到和谐统一。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情境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感受中进行主体体验,以主体的自主建构获得道德认知,形成道德素质。下面本人就七年级思品课《亲子之间》的教学课例来谈一谈实施情境教学的一些做法和反思。

一情境教学的实施步骤

1.以音乐渲染情境,让学生意犹未尽

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音乐来渲染情境,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一般是将音乐用到课前或课后。课前,用音乐导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课后,用音乐结束课堂,可以升华主题,令人回味无穷。在本节课中我以歌曲《吉祥三宝》导入,这首歌曲学生们耳熟能详,张口能唱,歌曲中唱到的爸爸妈妈和孩子构成了吉祥、和谐的一家,通过优美的歌声,自然引入家庭这一主题,从而引入课题—《亲子之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愉快地进入学习。以音乐渲染情境时要注意:(1)音乐的内容要健康向上;(2)音乐要为教学服务;(3)平时要注意搜集积累。

2.以图画再现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用图画再现情境,生动形象、简洁明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在本课中以漫画《日记被妈妈偷看了……》为突破口,再现情境,并设问让学生继续探究:

(1)根据故事情节,猜一猜结果如何?

(2)根据结果请分别评价故事中女儿和妈妈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翻看孩子的日记是常见的事件,情景剧场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模拟一种学生生活中的情境,将真实的亲子矛盾再现于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再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为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进行推测。通过对女儿和妈妈行为的评价,使学生能站在比较客观的角度分析造成矛盾的原因,知道亲子矛盾的产生既有子女方面的原因也有父母方面的原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以图画展现情境要注意:图画要生动形象。有条件的,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声音、图画融为一体,制成动画。没条件的,可以找有美术才能的老师、学生画图画,尽可能地体现教学意图,为教学服务。

3.以生活展现情境,使情境来源于自己的生活

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生活,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起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体会到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为此,我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活动乐园”环节,让学生小组讨论:

(1)实话实说:你与父母发生过小矛盾吗?这一部分,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说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亲子矛盾,提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亲子问题。

(2)请你分析:你认为造成××同学与父母矛盾的原因是什么?选取前面学生谈到的一个典型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这一部分,是让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过程。

(3)我来出招:你认为××同学怎样做才可以避免矛盾的发生?这一部分,目的是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且是由学生自己化解矛盾,实现亲子和谐,从而掌握实现亲子和谐的方法与技巧。这也是突破本课重点的环节。

这一环节,使生生互动,实现了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使学生在矛盾得到化解的同时,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符合了新课程提出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以生活展现情境必须努力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认识生活、参与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以故事推演情境,实现情感升华

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将教学内容穿插其间,增强学生感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亲情故事”环节,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材料:《如果你活着,记得我爱你》,讲述汶川地震时母亲保护孩子的感人故事,通过讲故事,打动学生,让学生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接着让学生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与父母相处中最难忘的一幕。以亲情故事引发学生共鸣,重温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然后再让学生讨论: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以实际行动来孝敬父母。在这一情境的设置中学生的情感再一次被调动,心灵再次受到震动,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亲情的可贵,从而珍惜这份感情。就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之一目标上的达成。

在使用这一情境创设的方法时要注意,故事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以故事推演情境时要注意体现“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故事不能生编硬造,更不能因懒于搜寻而以虚假事例搪塞,蒙学生。以故事推演情境时,可根据教学需要对材料进行再创造,重新加工组合。

5.走出情境,促进学生知情统一

每一个教学情境的活动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地把学生的思维从情境之中转向情境之外,引导学生对情境中的活动以及从情境中所得的感受加以总结。在情境教学的最后,本人设计了一个导行性的问题:学了这节课,你有何收获?通过这个问题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疏理,也是帮助学生自觉构建知识体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的知行统一原则,指出要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主导性作用和学科价值所在。情境教学要达到以境激情、知情统一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情境创设要注意的问题

1.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除了我在课例中使用的方法之外还有活动情境法、问题情境法、媒体情境法、主题讨论法、课外阅读法、诗歌名言法等等。方法的选用因人因时而异,同时也要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来选定。

2.要关注情境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情境教学只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教师不要让情境教学异化为场景式教学,为了情境而情境。情境教学的有效性不取决于外在形式的热闹,而取决于能否吸引特定年龄阶段和特定认知水平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思考中来,在于能否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衡,唤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和问题意识。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绝非仅仅是为了学生开心、愉悦,它要使追求知识与情境两者完美结合,使知识的获取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力量,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落实《思想品德》课程理念,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李秀伟.新课程教学设计.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一、湘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1、对音乐教育认识不够在经济条件落后,交通、信息闭塞的湘西农村,多数中小学课表上所呈现的课时量形同虚设。领导教师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观念难以转变,人们普遍认为升学率是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领导业绩的的指标。因为音乐课对升学率没有没有做出直接贡献,常常被看作是“副科”。现有的课时,通常会被“主科(语文、数学、英语)”挤掉。音乐课的开设与否,学生的音乐知识和审美认识如何,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常不被领导重视。以升学率为核心的思想,在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的心里根深蒂固。重视应试教育,轻视美育教育,把学校的音乐课看成是可有可无,可以任意调剂的学科。2、教师队伍不稳定调查发现,湘西农村多数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这样的一个现状:音乐教师基本上不具备音乐专业知识,为了适应政策的号召,一些老师通过函授拿文凭,成为“专业音乐教师”。在德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走弯路,就连基本的识谱、基本乐理都不会。由于音乐教育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联系,学校便没有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师,取而代之的是兼职的音乐教师。一个老师兼教几门课,这是常见的!湘西经济落后,导致中学师资力量薄弱,音乐教育受到很大限制。3、教学设备欠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教材呈现形式”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用参考资料除了用文字表述的教师用书之外,要大力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音响教材要紧密配合教科书的选曲,并用多重形式呈现(如:录音带、录像带、VCD等)”,“标准”在教学硬件上提出了明确的建议。而湘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设备欠缺,音乐课还停留在“喊唱游戏”阶段,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同样也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室,偶尔上节音乐课也是在班里进行。教育行政部门常把限有的经费投资在“主科”上,例如:购买些化学、物理仪器等。受“升学率第一”的观念的禁锢,作为“副科”的音乐课,改善其教学设备更是遥遥无期。4、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认识不够湘西以土家族、苗族居多,传统的苗族人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真实的原生态歌曲深刻地反映了他们的音乐文化。湘西的音乐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性,深刻地理解湘西的原生态音乐形式,并使之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对保护湘西的地域和民族音乐文化都有非常显著的意义。教育机构在思考本地文化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并着力于本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学研究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可是,这一点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以致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逐渐被“汉化”,一些特色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发展中脱节。例如,苗族的传统芦笙节,每到节日之时,芦笙吹起,载歌载舞。然而,湘西大多数苗族居住地区已经淡化这样的节日,部分地区已经没有了。青少年的音乐素养慢慢地被“潮流”侵蚀,不仅特色民族音乐文化被“汉化”,更有被取代的危机。5、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在年度工作经费预算内保证艺术教育经费。”对于经济落后的湘西农村,专业教室、钢琴等设备由于经济所限短时间内可能实现不了,但是,对于价格不是很昂贵的电子琴之类的常规乐器应予以保证。县、镇教育机关的教育经费有限,本来就不是很重视中小学音乐教育,加之分歧又多,投入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经费就少之甚少,甚至没有。有限的经费只能维持日常教学开销,根本谈不上购买音乐教学设备。二、对策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中小学这个年龄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艺术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苏霍姆林斯多次表明了这样的观念:“中小学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反映出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它的基本目标是育人。各领导老师应牢牢抓住“以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以音乐教育为突破口,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以音乐教育来加强和引导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这就要求各阶层领导老师转变观念,打破升学率的禁锢,大力发展美育,改变“只有升学率才能救学校,才能发展学校” 的看法。2、城乡互动积极推行合作学习,加强文化交流是湘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迫切的教学需求。音乐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在强调校本探究式教学的时候,应努力与外界联系。县、镇、学校领导应鼓励一线教师进修学习,鼓励其组织学生参加城镇的音乐演出、比赛。鼓励其到艺术学校,省、市优秀的学校观摩教学。在大力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积极吸取城市的多元音乐文化,学习新知识,开拓视野,革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地组织教学。3、 因地制宜,发展乡土音乐湘西音乐艺术资源丰富多彩,其中苗歌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农村中小学,不闻钢琴、小提琴之音,但得清秀山间之鸟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用树叶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极易融入音乐课堂,并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湘西苗族有着广为流传的山歌。乡音演唱的山歌,成了湘西原汁原味的艺术魅力。或表达苗族人朴实、善美的本性,或表现苗人强悍、勇敢、向阳花的性格。山歌是苗族人的社交工具,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本区域的山歌引入中小学课堂,实现音乐民族化,避免了民族音乐在青少年身上逐渐“汉化”的趋势。4、加大音乐教育投入,优化音乐师资加大音乐教育投入,根本上要加强教育经费的投入。首先,政府的投资,这是资金筹备的主要渠道。其次,利用西部大开发工程的有利契机,解决湘西农村音乐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再次,合理利用湘西美丽的山水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吸收社会资本,弥补教育资金短缺。湘西农村的音乐教育师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巩固现有师资,提高其福利待遇和地位,调动他们教学的积极性。其次,鼓励音乐教师进行进修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再次,大胆引进专业音乐教师,解决音乐教师不足的现象。还有更多的!需要可以早我!

教学设计研究论文目的

我们在写论文或者是看别人的论文时,总容易被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等名词搞混淆; 最近查了一些资料,对以下名词做了相应解释,总结如下: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 03 研究目标 04 研究内容 05 研究对象 06 国内外研究现状 07 研究方法 正文共:2131 字 1 图 预计阅读时间:6 分钟 01 研究背景 ① 研究主题的大环境介绍 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你要做这个主题的研究?? 是行业发展至此,需要考虑这个问题;还是以前存在,一直未得到解决的问题。 ② 研究主题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 研究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因此,现实背景是现实的需求,理论背景是现有理论的缺陷或者漏洞。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 有些论文的研究背景仅是堆砌现有的研究进展,而不明确提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如此写作虽然与研究主题相关,但是与后文的衔接缺乏因果关联。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做这项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对成果的预期。 研究意义:做这项研究之后,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和推动作用。 “目的”的对象更加具体一些,实实在在的做了哪些事情,解决了哪些问题。“意义”可以适当抽象一些,包含自己对研究成果的预期,成果会对该行业(或者领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推动什么的前进。 03 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是指具体的要达到的“目的”,如通过研究构建某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方法,获得某某规律,揭示某某机理等等。 目标是过程,目的是结果。 研究目标是对“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研究内容”是通过做许多事情达到研究目标。 04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为了达到“研究目标”所做的具体操作步骤。 在研究目标的基础上,细化达到这个目标具体要做的事情。要事无巨细的列出来,明确每一步的内容该怎么开展下去。该节内容要注意与“可行性与创新性”相关。 研究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的关系 05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我们“研究内容”的主体,一般是较为具体事物或理论; 针对该主体使用各类方式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研究的结论。 06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们通过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得到: 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 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 别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从而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 别人已做过,你要重新做实验来验证。 该节注意事项: 不要把研究现状写成事物本身发展现状。 例如,写股指期货研究现状,应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而不是写股指期货本身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 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同类材料。 如果没有与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可以选择一些与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07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有很多种,均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方法,整理部分如下: ① 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② 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③ 因果分析法 就是分析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引起结果的辩证思维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到真正的内因与结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 要注意结果与原因的逆关系,一方面包括“用原因来证明结果”,同时也包括“用结果来推论原因”。不同的事物,一般都一身二任,既是原因,又是结果,而且一个结果往往有不同层次的几个原因。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对所分析的问题必须寻根究底。 ④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或类比法。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以认识其差别、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辩证逻辑方法。在资料不多,还不足以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时,比较分析法更具有价值。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⑤ 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 就是通过确定事物的质的关系和数量关系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任何事物或任何问题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事物的质量。表现为一定的量,又表现为一定的质。 因此,在研究中,只有弄清质的方面,又弄清量的方面,才能找出其中规律性的问题。在研究中,定性分析就是据事论理,划清事物质的界限。定量分析就是对问题的规模、范围、数目等数量关系的情况及变化,进行精确的统计,计算、分析、对比,就是弄清事物发展中量的变化关系。 ⑥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⑦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设计美学研究生论文题目

可以联系我,我有题目可以选择

去看看汉斯的(设计)或者(艺术研究快报)期刊上的文献,看看别人的论题是怎么写的

毕业论文的题目在学术论文等文章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我将为你推荐艺术类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大全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1、 论美术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类

2、 美术课中的欣赏教学类

3、 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是搞好美术教学的关键

4、 关心学生成长着力实施美育

5、 “线”在美术作品中的功能与审美特征

6、 丰富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7、 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感觉和自我感觉

8、 小学美术教育未来趋势透视

9、 《……》教学案例的启示

10、 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11、 小学审美启蒙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12、 试论美育的经济功能

13、 中外小学美术教育比较研究

14、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

15、 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16、 中学美术教育基础教学方法新探

17、 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

18、 美术教学中的情意教育

19、 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

20、 对于传统色彩学的新认识

1.中国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类

2.中国现代花鸟画或山水画、人物画艺术类

3.中国当代山水画与传统山水画比较或花鸟、人物

4.中国当代人物画的创新与继承或山水、花鸟

5.论唐代中国画的变革类

6.对南齐“谢赫六法”的新释

7.中国人文画论         8.禅宗对中国画的影响

9.诗境与画境

10.中国画论新鲜

11.中国画的欣赏美学

12.中国画的意境美类

13.中国诗与中国画的融通类

14.中国画的艺术语言研究类

15.论中国画的寒荒境界类

16.论中国画的线类

17.现代中国画革新的美学反思类

18.中国画的空白艺术类

19.中国画色彩问题研究类

20.中国画的提款与题跋类

1. 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再思考

2. 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

3. 艺术设计的科学性——材料、技术与功能之关系

4. 标志设计与图形艺术的结合

5. 浅论设计中的功能和审美取向

6. 色彩设计与广告宣传效果融合

7. 艺术特性在广告中的把握

8. 造型设计与空间的利用

9. 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10. 浅析家居装饰中的表现艺术

11. 色彩在景观中的应用

12. 室内设计中的绿色生态设计

13. 办公空间设计中人性化的探讨

14.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15. 商标标志设计之我见

16. 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观

17. 包装设计中人文思想的再思考

18. 设计风格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

29. 中华元素在品牌设计中的运用

20. 浅析品牌包装设计

我一般碰到这个问题~就是找(设计)这本期刊~看下别人的论文选题是怎样的 ~看别人的论题来找自己的思路~

论文教育学对学生的研究方法

小学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有教育观察法、调查研究法、文献法。

1、教育观察法

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即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于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方法。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发现问题、揭示事物的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文献法

就是用书中的理论作为依据,推断或验证一个观点的正确与否,也就是我们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抽取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为我所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查或者比较分析,展开深层次的研究,从中总结出经验,寻找出规律。

小学教育研究

小学教育研究是深化小学教育改革的基础,为小学教育深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小学教育研究,转变教育理念,在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中形成对素质教育的正确认识,形成对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的正确认识。

而观念的改革不是一蹴即就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为小学教育观念的改变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推动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

试论高等教育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对兰州大学教育学院71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研究,对其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论文的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研究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研究方法表述缺乏规范性、思辨研究当道、实证研究匮乏、研究方法单一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理论认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举、多元化、综合化研究方法等建议,以使兰州大学及其他教育学院能够更好地发展,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缘起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自2002年成立以来,目前已建有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几年来,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良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作为尚在发展的初级学院,我院在课题研究方法的选取和运用上和其他院校尚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巩固在校研究生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科学地选取和应用研究方法,更好地为科研打好基础,有针对性地指出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该方面现存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另外,从理论层面来看:方法是深入了解一门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有学者曾经指出,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方法不断更新和使用的历史,理论的探索,归根到底是方法的探索。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1984年诞生以来,在20多年的时间里有了很大发展,学科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理论探索水平不断提高,但纵观其研究方法,从“无独特的研究方法”到“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一直颇受争议,其发展的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科的不成熟。教育学者周川曾撰文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发展相对滞后的表现之一,即“研究方法尚未成型,研究规范尚待建立。既缺乏严格的科学实证研究,也缺乏严肃的理论思辨研究。”

高等教育中方法本身不成熟的发展状态又极大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高校学生,尤其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生,他们初涉研究领域,对方法的应用还不能得心应手。本文以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为基点,通过对我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运用的状况研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厘清我院硕士研究生进行毕业设计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他们应用研究方法的规范性程度,分析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什么样的不足,而后针对不足,探寻出路,同时也力图为今后教育研究方法的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为我院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应用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一方面,它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把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对方法进行探究与思考,有利于方法自身理论的不断完善;对方法的深入探究,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和理论的完善;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对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探索,有助于指导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应用,在教学中为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为学院研究方法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文献为样本,在对所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当前我院研究生使用研究方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法(又称文献调查法)是情报学与数学、统计学等相互交叉和结合而产生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法产生以后,首先被大量地运用于科技文献中,但近年来,它的理论和方法也逐步运用到教育研究领域,如《论教育研究方法更新与现代教育家的培养》、《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状况的文献计量学研究》、《通过引文分析看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现状》、《教育理论与实践》等,都试图用文献计量法对教育科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状况加以统计分析,并探讨了其中的某些规律,为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策略启示。

2.抽样方法

由于历史原因,我院建院较晚,可供选择的样本总体较小,所以本研究以完全抽样的形式选择了研究对象。从兰州大学学位论文库里,搜集到高等教育学专业2007学年至2009学年硕士学位论文71篇。

3.研究框架

(1)样本总体中对研究方法的表述情况,列出所有的表述方法,以便观察研究方法叙述的规范程度。

(2)研究方法的总体频次分布情况:用表格直观显示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发现研究方法的应用特点。

(3)从定量和定性(思辨与实证)两个方面统计论文分布情况:用表格直观显示定性和定量论文的研究数量,立足数据,发现问题,寻找规律。

4.研究的结果

通过对学位论文库里的71篇论文的分析,从研究方法部分,共找出了22种研究方法的表述形式,分别如下: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调查法、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法、访谈法、学科交叉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归纳演绎法、数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网络调研法、质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图表法、资料分析法、经验方法、数据比较方法、经验交流法。

研究方法的总体分布情况:由于研究对象中研究方法应用混杂,叙述模糊不清,本文主要统计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这里的“常用”是指出现频次5次以上的,即主要是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法。(见表1)

定量与思辨及定量与实证的分类比较:其数量与构成见表2,在71篇学位论文中,定性与思辨论文65篇,占91.5%,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思辨研究是我院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定量与实证论文6篇,占学位论文总量的8.5%,这一结果表明,在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方面,我院有某种程度的欠缺。

三、问题与不足

通过对每篇学位论文中作者自己标注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考察与统计,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毕业生在表述自己所用的研究方法时,缺乏规范性和逻辑性,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比如《大众化下研究生规模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把研究方法表述为图表法;再如《我国高水平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把研究方法表述为规范分析方法。诸如此类的表述混乱现象不在少数。另外还存在一些逻辑混乱、重复表述的现象。比如在介绍自己应用的研究方法时,有把调查法和问卷法并列等现象。

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一)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教育测量法是指根据某种规则或尺度,以数量化的形式描述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某种属性。其中,包含着测量的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教育测量法的基本特点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数量化的结果,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相关结论。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反映个体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的方便工具,并提供可靠的数据。 定量观察法是按照事先设计的一套明晰而严密的“计量系统”实施的观察,它也被称为系统化的、结构性的、标准化的观察。这套系统包括:明确的观察对象、有严密逻辑性的观察项目系统、确定的观察程序和记录单位,还有物化的观察记录工具。它的长处是能系统地、高效地获得大量真实的、确定的观察资料,容易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观察结果便于系统地定量处理和对比分析。它的短处是对观察设计人员和观察者的理论和技术要求较高,同时观察过程比较呆板,缺乏灵活性。 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用严格设计的统一问卷,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来收集研究对象关于教育问题的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它有如下特点:1.调查工具标准化;2.调查过程标准化;3.调查结果标准化;4.研究效率高。 教育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有计划地控制教育活动中的某些因素,以引起其他因素朝着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的方向转变,然后检验假设,并由此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综合性研究活动。它的基本特点是:1.教育实验要揭示教育现象或教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2.教育实验对因果关系的预先设想以假说形式表现出来,实验过程围绕假说展开操纵、控制等一系列干预活动,经观察、分析,最后检验假说。内容分析法是对教育文献的内容作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分析,并加以描述,从而对相关的教育现象作出事实判断的研究方法。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可以是:1.以文字记录的资料,报纸、期刊、教材等内容往往是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对象。2.以声音记录的资料,包括:上课录音、学生谈话录音、竞选会现场的录音,与某个年段的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3.以影像记录的资料,包括:教学录像、电影、电视、幻灯片、图片。 内容分析法具有明显、客观、系统、量化等四个基本特点。1.明显的内容;2.客观的事实;3.系统的记录;4.量化的结果。 (二)质性方法 作为与实证研究相对的定性研究,有着独特的研究传统和研究假设,为定性研究所采用的质性方法,有着它的定义。陈向明先生给质的研究方法下了一个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包括访谈调查法、定性观察法、叙事研究法。 访谈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进行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态度和教育现象的一种调查方法。它有以下特点:1.调查过程灵活深入。2.获取信息完整真实。3.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访谈调查法的主要局限有:1.样本小、费用多、时间长、效率较低。2.标准化程度较低,难以统计。3.调查过程容易产生偏差。4.访谈调查不能体现匿名的特点,不能完全消除受访者的心理顾虑,这往往会影响受访者所提供信息的客观性。 定性观察法是研究者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被观察的人或事所作的开放性观察。它有以下几种特点:1.可以了解到更为真实的信息。2.可以获得更为完整的资料。3.可以进行多次观察。定性观察法也有局限:1.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2.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够高。 叙事研究法就是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来描述人们的经验、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所叙述的故事来探究经验、行为的意义,及其蕴含的思想和哲理。在教育研究领域,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理念,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特点。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教育叙事研究具有:1.以质性研究方法为工具。2.以教育中的故事为对象。3.教育实践者成为研究主体。4.形成认识时采用归纳的方式。但也有局限性:1.外来研究者征得研究对象的配合相当耗时。2.不易了解到局内人的真正想法。3.研究者很容易受到叙事者故事的影响而偏离研究目的。4.叙事研究受到研究者个人倾向的影响。5.叙事研究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系统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运用体现在研究主体身上,主要表现为系统思维。它的关键特点体现在运用系统科学原理考察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并据此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性方法——既包括实证方法,也包括质性方法,以达到研究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及相关因素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着重探讨研究对象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系统方法论及系统思维的特点:1.与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具有清晰性和开放性。2.与自然科学的还原主义分析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强调系统的整体性。3.与以往任何一种研究范式相比,系统方法论提供了新的思维原则、模式、路线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范例。 (四)复杂思维方法 复杂思维直面世界或事物本来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变化的生动丰富性。它考察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思维方式,是以非线性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情境思维为特征的。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体现在:1.教育活动组成因素的多样性和可变性。2.教育活动结构与功能、系统与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3.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性和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 (五)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依靠教育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教育实践中展开科学研究,并以研究的成果指导自身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的基本特点:1.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教师即研究者,课程即实验,课堂即实验室。2.强调参与、合做与交流。3.强调实践反思。 (六)文献法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文献检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检索是由文献贮存和文献检索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检索系统。狭义的文献检索则指根据检索课题,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把所需要的文献及其线索查出的过程。文献法有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有利于为教育科研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益;有利于拓展研究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根据教师还有根据学生以及根据整节课堂的氛围来决定的,不是有简单的一些因素来决定的,乱七八糟的,反正你啥也分不清楚。

小学生辍学的论文研究目标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建立“控辍保学”长效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下面是我收集的2017中小学控辍保学实施方案,欢迎大家阅读!

控制中小学生辍学是《义务教育法》赋予各级政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共同责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明确职责,采取措施,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切实抓好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巩固提高我县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贵州省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政府行为,切实将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落实到位,确保实现控辍目标。

二、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为加强“控辍保学”领导,成立关岭自治县“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成员单位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中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内。

三、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在每年2月和8月开展“控辍保学月”宣传活动,确保全县小学入学率达99%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以上、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初中阶段辍学率控制在1.8%以内、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5%以上。

四、工作职责

(一)县教育和科技局:负责制定控辍保学实施方案,具体负责全县“控辍保学”工作的组织实施。积极探索、研究解决因“厌学”等导致辍学的有效办法,稳住“学困生”,留住“易辍生”,使其安心学习,学有所得。要加强中小学生学籍管理,衔接好学生转入、转出学校的各个环节。实施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着力改善学校卫生设施和学生食宿环境,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不因学校办学条件差和安全无保障而辍学。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制定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和措施,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教师要尊重、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教师的关怀,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二)县人民政府督查室: 对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控辍保学”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三)县公安局:依法严肃处理扰乱学校秩序,殴打、侮辱学生造成学生失学的人员。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四)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定期对企业、个体经营户等用工单位进行检查,对非法招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责令其立即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所需全部费用由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承担,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使用童工的单位或个人的相关法律责任。

(五)县司法局:配合学校开展好法制教育工作,依法维护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

(六)县民政局:加强对弱势儿童的救助和关爱,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辍学。

(七)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协调相关部门依法治理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查禁、查封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类出版物、文化娱乐项目和活动场所,优化校园周边文化娱乐环境。

(八)县工商局: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监督检查,对非法招用童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依法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九)共青团县委:要结合本部门工作,开辟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与学校密切联系沟通,对重点学生进行帮扶。

(十)县电视台:做好全县“控辍保学”宣传报道工作,收集宣传资料,制作专题片,设立“控辍保学”电视专栏,大力宣传“控辍保学”工作动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十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辖区“控辍保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亲自抓,分管副乡(镇)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具体负责,抓好依法控辍工作,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工作总体水平。

五、工作措施

(一) 县“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要把全县“控辍保学”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主要领导牵头,相关人员参与的“控辍保学”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定期研究“控辍保学” 工作,真正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落实“以县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升义务教育总体水平。整合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落实“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制和“七长”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做到时间到位、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执法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四)坚持依法治教。把“控辍保学”工作纳入依法治教轨道,加大义务教育执法力度,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致使适龄儿童少年辍学的单位和人员给予相应的责任追究。

六、考核办法

(一)对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相关职能部门控辍目标的考核工作,由县人民政府在年终目标考核中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考核。“控辍保学”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对因工作不力导致中小学入学率不达标和中小学学生辍学率超标的,县人民政府将按实施教育“9+3”计划约谈制度启动约谈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各中小学的“控辍保学”工作,由县教育和科技局制定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三)各村(居、社区)的“控辍保学”工作目标,由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制定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四)县人民政府将对在“控辍保学”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控制中小学生辍学是《义务教育法》赋予各级政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共同责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明确职责,采取措施,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切实抓好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巩固提高我县“两基”工作成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强化政府行为,切实将控辍保学“双线”责任制落实到位,确保实现控辍目标。

二、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加强“控辍保学”领导,成立兴安县“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

三、工作目标

每年3月、9月开展“控辍月”活动,确保完成市下达给我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的目标任务。

四、工作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辖区“控辍保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抓好依法控辍工作,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工作总体水平。

教育部门:负责制定控辍实施方案,具体负责全县“控辍保学”工作的组织实施。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要积极探索、研究解决因“厌学”等导致辍学的有效办法;稳住“学困生”,使其学有所得;留住“易辍生”,使其安心学习;要加强学生学籍管理,衔接好学生转入、转出学校的各个环节;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实施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着力改善学校卫生设施和学生食宿环境,确保学生不因学校办学条件差和安全无保障而辍学;端正办学思想,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制定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和措施,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强化师德教育,教师要尊重、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教师的关怀,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教育部门对全县学校的控辍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考评,依法对学校、教师违反《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实施行政处分和处罚。

工商、公安、司法、文化、民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各有关部门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落实防辍控辍责任,形成控辍的长效联动机制。要定期对企业、个体经营户等用工单位进行检查,对非法招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责令立即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所需费用全部由使用童工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使用童工的单位或者个人的相关法律责任;要加强对不满l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行为的监督检查。要依法严肃处理扰乱学校秩序,殴打、侮辱学生造成学生失学的人员。要协调相关部门对网吧进行清理整顿,对违反规定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要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要坚决取缔并追究经营者责任。要在社区开辟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与学校密切联系沟通,对重点学生进行帮扶。要结合本部门工作,协助教育部门做好控辍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做好控辍工作。

五、主要措施

(一)强化政府职责,加大控辍保学力度

1.县“两基”工作领导小组要把全县“控辍保学”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乡(镇)要建立由行政主要领导牵头,相关人员参与的“控辍保学”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定期研究“控辍保学” 工作,真正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升义务教育总体水平。整合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切实将“控辍保学”、“双线四包”责任制落到实处。即县—乡镇—村一条线:县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包户;教育局—学校—班级一条线:教育局领导包学校、校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人。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乡(镇)行政主要领导是“控辍保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相关制度。落实好责任承包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乡(镇)领导干部包干到村小组、村小组包干到户,确保流失的适龄儿童少年返校入学。做到时间到位、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执法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4.坚持依法治教。把“控辍保学”工作纳入依法治教轨道,加大义务教育执法力度,乡(镇)和村委干部要根据《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地“控辍保学”相关制度,明确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的“控辍保学”责任。民政、共青团、妇联、工商、人事劳动保障、公安、司法等部门要积极参与,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对不按时入学或中途辍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发放《限期入学通知书》,给经过督促教育仍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发《行政处罚通知》,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依法加强对招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经商、务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查处,加大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禁止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接纳少年、儿童进行娱乐活动,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予以严肃处理,杜绝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务农、务工、经商等违法行为。

5.建立扶贫助学机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建立有效的助学机制,保证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辍学;鼓励社会捐助,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进一步办好“孤儿爱心学校”,为贫困家庭和孤儿解决实际困难,确保贫困学生全部入学;严禁乱收费,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切实做到“不让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二)落实教育部门责任,认真实施“控辍保学”工作

教育部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转变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分析学生辍学原因,研究应对措施,拓宽保学渠道,发挥教育部门的管理作用。

1.坚持“控辍保学”、“双线三包”责任制。教育部门要把“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工作总体规划,作为学校领导班子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力度,常抓不懈。实行教育局班子成员包片、各股室负责人包点、各学校校长包校、教师包学生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

2.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切实做好初中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对口衔接,农村初中结合农业科技发展特色及“绿色证书”培训,积极开设现代农业科技教育课程。

3.严格执行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小学、初中学籍制度,严把转出、转入、休学关,加强学籍管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流动情况的动态监控和月辍学报告制度。

(三)充分发挥学校“控辍保学” 的职能作用,积极实施管理控辍

1.各校校长是学校“控辍保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体教职员工都担负着“控辍保学”的重要责任。校长与教师要签订“控辍保学” 责任状,把控辍指标完成情况作为教师工作业绩、评先选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2.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要引导全体教师树立素质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学生为主体,尊重爱护学生;大力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不断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努力实现“一个都不少”的目标。

3.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坚持小学升入初中的整体移交工作和异地就读回执制度;针对假期学生容易辍学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将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家长是残疾人的家庭、家长在外务工家庭、学生由监护人抚养家庭等五种弱势家庭学生作为控辍工作的重点,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流动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管理制度,健全流动适龄、儿童少年档案。建立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加强对“问题学生”、“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广大教师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业和心理辅导,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多关心、多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真正使“学困生”留得住、学得好,坚决遏制学生因厌学而辍学的倾向。

5.实施“爱心帮扶”行动,保障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要建立“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长效工作机制,努力让留守儿童“学业有教、安全有保、亲情有护、生活有帮、困难有助”。要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的数量、分布和变化趋势等情况,合理调配现有的教育资源,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充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妥善解决其就学问题。

6.组织开展“控辍保学活动月”活动和争创“无辍校”、“无辍班”活动。每学期从开学第一日起的第一个月为“控辍保学活动月”,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为“劝返学生入学周”。各中小学校要制订实施方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和创建“无辍班”和“无辍校”活动。要协助乡(镇)政府对辍学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送发“辍学生返校通知书”,如未按规定期限返校,应及时报告乡(镇)政府,以便统筹协调,进一步做好辍学生的返校工作。

7.坚持辍学情况报告制度。中小学要定期或不定期向当地政府和县教育局汇报控辍工作,提出合理建议,对辍学学生及时教育、及时劝返,使控辍工作常抓不懈。

(四)开展“控辍月”系列活动,确保学额巩固

每年3月和9月为中小学“控辍月”,对辍学的学生进行家访和劝返。教育部门要牵头认真组织好“控辍月”各项活动。一是制定“控辍月”活动方案,及时启动“控辍月”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启动控辍专项调研行动,深入了解掌握本辖区、学校控辍工作难点和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好学生入学中的问题和困难;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千名教师进万家”家访行动,对推迟入学、存在辍学可能的适龄儿童、少年,组织学校领导和教师及时通过电话、短信、走访等形式进行家访,尽最大可能减少适龄儿童、少年失学。

六、考核办法

(一)对县教育局、各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控辍目标的考核评价工作,由县人民政府在年终目标考核中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考评检查。“控辍保学”工作绩效实行“一票否决”。因工作不力,导致中小学入学率不达标和中小学学生辍学率超标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各中小学的控辍工作,由县教育局制定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三)各村委(社区)的控辍工作目标,由各乡(镇)制定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四)总结推广控辍保学的成功经验,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每年定期在全县开展控辍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对第一次督查不达标的乡(镇)和学校,将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后第二次督查仍不达标的,将给予黄牌警告,并予以全县通报批评。经整改后第三次督查仍不达标的乡(镇)和学校,县人民政府将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进行相应处罚。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论文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无法将他们带在身边而被留在家乡由亲属照看,与父母长期分开居住及生活的儿童。[1]在留守儿童的家庭中,父母需外出到城市打工来养家糊口,但由于无法担负过高的城市生活成本而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中。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期的分开而缺少必要的情感沟通、思想指导和观念的塑造,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伤害。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类型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无法将他们带在身边亲自照料,只能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属照抚。有的父母双方都不在留守儿童身边,像这样的儿童被称作为完全留守儿童,他们一般靠隔代监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监护;还有的父母双方一方留在家中照顾孩子,像这样的儿童则被称作半留守儿童,他们一般靠一方父母监护。

(二)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情况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法与子女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沟通,他们只能通过电话或网络的形式进行交流和沟通,而网络在农村又没有得到广泛普及,所以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是屈指可数的,即使联系了,父母更多的是物质层面的关系,对教育、心理及精神层面的关系是极少的。

(三)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及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更多的表现为负面的影响,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由于时间上和距离上的长期阻隔,父母监护、督促力度的下降,留守儿童的学习自觉性本身又不高,进而就会出现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目标,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但有较少数的留守儿童都能体谅父母的艰辛,想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留守儿童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自信心不足,自我认知能力差,一般低于非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一)心理方面

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然而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缺乏关爱,不敢向外界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内心的情感,这使他们逐渐形成了孤癖性格和自卑的心理。[2]一些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亲人的关爱,逐渐地变得冷漠和自私,他们对亲情冷漠,父母在他们生活中甚至只扮演着“提款机”角色,因此,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消极悲观,容易产生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扭曲心理,这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受错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容易产生偏狭的认识和过激的举动。

(二)品德方面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管教,不能感受父母在情感上和生活上给予的关心和爱护,在价值观念形成、思想道德塑造及行为规范方面都缺乏应有的理论性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只重视物质生活上满足而忽略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又因为农村教育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上极易产生不良行为。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留守儿童容易放任自流,不服从管教,违反校纪校规,沉迷于网络,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左泽华调查发现,13%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的人有过偷人钱物、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刑事犯罪青少年中留守儿童的比例约20%。留守儿童正处于身体、心理的成长关键期,如果父母、学校、社会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极易偏离,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学业方面

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于处于学习黄金时期的儿童来说是必要的,能使孩子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业上进而不断取得进步,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督和管教,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经常发生学生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逃学、打架、辍学等不良现象。根据河南省后关庄2013年的调研结果,农村中14周岁的留守儿童在校率仅85%,在初中辍学学生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较高。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60.4%,成绩优良的只有9%。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成为辍学学生中的新群体。另据针对河南省驻马店市8所农村初中的抽样调查,初三年级32个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有很大的差别,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平均优秀率仅为5.2%,而非留守儿童则高达20.8%。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形成,他们正处于独立人格、良好性格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最佳阶段,因此,父母的关爱、监督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前提。

三、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降生,家庭教育就已经开始了,对于孩子来说是教育的第一站,父母的行为和生活习惯等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家庭教育是孩子这一生中受教育最长的也是影响最深刻的。父母的视野、见识、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往往对下一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孩子价值观念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处事原则等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说家庭因素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父母关爱的缺少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孩子成长来说是极大的伤害,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会致使留守儿童的性格不健全。父母很少有时间而且没有时间陪孩子,进而采用放任自由、不予管教的教育方式,这是非常有害的,父母更多的是注重孩子的物质生活方面,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沟通交流,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不利影响。留守儿童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有个完整的家庭,留守儿童内心最大的愿望与其父母外出务工所追求的是互相矛盾的,这在客观方面无疑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产生不利影响。

(二)学校因素

假如将教育比喻成一个滑轮的话,轴心则是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间一层是学校教育,是承接轴心和外环的铁球;[3]外环是社会教育,是滑轮正常运转的关键。由此可见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中,学校是传播文化的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教师是乡村的知识分子。对于村民而言,学校不仅是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而且也是儿童自我素质提高的场所,是孩子将来脱离土地与农民身份,改变自己命运的阶梯。但是目前在我们的乡镇农村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依然很差。硬件设施简陋,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教学资源依然紧缺,一些中小学只设置了基础的文化课程,思想品德、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师资欠缺,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方面不能全面地发展,大部分学校只重视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搞应试教育,忽略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三)社会因素

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因素。由于留守儿童一般都由隔代监护人照料,很多老人沿袭了他们年轻时照顾孩子的方法,他们只关心孩子的温饱问题。再者这些老人有的年迈体弱多病,有时候还要忙着做农活,所以没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去更好地照顾好留守儿童,更别说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的了解和沟通了,所以一些留守儿童的不良恶习会逐渐形成,而家长全然不知,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加以监管,据有关数据分析显示,留守儿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上网和打游戏上,他们有的甚至会逃学逃课去网吧,而这些黑网吧明知是未成年人,他们不但不予以制止,反而默许也就是纵容留守儿童在网络世界沉迷,这就需要社会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四、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是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引起了社会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复杂的社会、经济、家庭内部原因是产生留守儿童主要原因,由于这些原因错综复杂,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原因而有所调整。

(一)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留守儿童与正常的儿童相比缺少家庭的温暖,他们需要家庭从各个方面给予指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人的一言一行都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教育,家长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另外家长还应该权衡一下外出打工与教育孩子成长之间的轻重关系。对于隔代监护人而言,应该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孩子固然重要,但不能过分地溺爱,过分地溺爱只会害了孩子,监护人还应该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避免孩子出现情感交流的空白。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特长

学校教育一直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学校是最能及时发现孩子问题的场所,学校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加强学校教育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这样以来,即使留守儿童在缺乏家庭教育的情况下,也能在学校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加强社会教育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家庭努力,同时也需要社会教育的配合,加强社会教育。规范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下,有利于留守儿童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价值观,因此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是有必要的,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

总之,对于留守儿童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家庭、学校和社会要联系起来,各尽其能,各负其责,进行及时的沟通,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形成强有力的制度保护,保证留守儿童地健康成长。

小学控辍保学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控辍保学实施方案(通用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义务教育法》赋予基础教育的法定要求,而控辍保学是“普九”工作中的根本工作任务,也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修改颁布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以来,我校更加重视“普九”工作,尤其是控辍保学工作。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确保我校控辍保学工作能顺利通过各级检查验收,巩固发展“普九”工作成果,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控辍保学工作,现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工作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明确思路、分清职责;坚持“依法治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依法控辍、管理控辍、教改控辍”的总体思路,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动员和组织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严防死守,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继续弘扬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锲而不舍的精神,切实做好我校的控辍保学工作。

二、奋斗目标:

本学年力争将校年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在校生巩固率要达到98%以上;各班级争创“无辍学班级”,每名教师争当“控辍保学先进教师”;确保我校控辍保学工作能顺利通过各级检查验收。

三、主要措施:

(一)坚持依法控辍

1、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控辍保学的认识。

(1)继续坚持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将“三法”(即《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育课纳入思想品德类课程。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三法”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依法维护自身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2)在每学期初的九月和三月“控辍活动月”中,以校团委为核心,运用一切宣传工具和舆论阵地,通过有线广播、板报、标语、班会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全校师生齐动员、齐参战,加大增强法律意识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宣传到村、到户、到班、到人。并结合实际,宣传依靠科技、知识发家致富的典型,使全社会都认识到接受义务教育是法定的又是实用的,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控辍保学工作的社会氛围。

2、继续建立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明确控辍保学的责任和奖惩。

(1)为把控辍保学这项长期性、艰巨性、动态性的工作切实抓好落实,学校将继续执行并完善落实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

①报告制度。包括《学校辍学月报表》。

②家访登记制度。

③《家长通知书》制度。

④学籍管理制度。

⑤教师包班制度等。以上各项制度的实施与完善,便于随时掌握学生动态,对生源的去向了如指掌,为及时发现及时做好辍学学生和家长的工作,提供准确信息,防止出现管理上的空区。未雨而绸缪,防患于未然。

(2)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中,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核结果要与年终的评优选先、评职晋级等挂钩,奖优罚劣。

(二)坚持管理控辍

1、继续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学校组织机构。本学年,学校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 及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学校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9个班级的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明确工作目标及各自工作职责。

2、落实责任,指标到人。并把控辍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和教师业绩的主要内容。

4、继续加强学籍管理,严把学额流动关。教导处建立并完善学生学籍、学生名册档案资料。对学生的正常流动和辍学实行动态管理。严把休、转、寄、降手续关。

5、定期例会研究对策,家访动员严防死保。针对我校控辍保学的严峻形势,学校班子要在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例会3次,通报情况,研究对策。教导处每月初例会1次,听取班主任汇报,提出新的要求。每学期的三月、九月“控辍保学活动月”,由学校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1次,由班主任或全体教师参加的控辍保学专题会议,对控辍保学工作做出具体安排。要求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做好学额统计情况汇总,对辍学生按其所在村屯、班级分别统计,安排班主任或教师逐个家访动员,填写好《家访登记表》、辍学生和复学生名单。每名班主任每学期入户家访要在20人次以上,对个别有反复的学生家访次数要达到了3次以上。

(三)坚持教改控辍

1、要认清严峻形势,把控辍保学当作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校干群都要牢固地树立起“有生则校在,无生则失业”的观念,明白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使每一名教职工都能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生存与个人的命运的必然联系,倍感肩上责任之重大,充分认识到控辍保学的重要性、紧迫感、使命感,都能发自内心的决心把这项“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的工作做好。

2、继续加强师风师德建设,牢固树立教师眼中无差生的观念。针对本校师资队伍现状,结合控辍保学工作,本学年学校将重点抓好师风师德建设。旨在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重塑教师的良好形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政治业务学习等活动,加强对领导、教师的培训教育,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原则,尊重、关爱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使领导、教师都深刻认识到,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道理。大力倡导教师眼中无差生,“献给学生都是爱”的观念。严禁教师岐视、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学差生都能感受到学校、教师的温暖与关爱,产生恋校、恋班、恋师、恋学情结,增强师生间的亲合力。

3、改革和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按照国家部颁标准开齐、开足所有课程,努力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或个性发展。

4、继续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更多学生“把根留住”。本学年学校将继续组织召开学校“庆十一”大型文艺汇演及书画、诗文展览;举办各班级课间操、篮球、羽毛球比赛等体育活动;组织举办踢毽子、跳绳、拔河、春季运动会等体育活动,并由教导处发出读书大课堂活动,在全校掀起“读好书、求真知、做正人”的读书热潮。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对校班、师生产生眷恋感,有效地防控辍学。

总之,本学年我校控辍保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困难重重,我们仍须不断努力,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力争将辍学率控制到上级规定的最低线以内。

为了实现“科研兴教,依法治教”的策略,落实控辍保学工作精神,切实控制我校学生辍学数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特定以下控辍保学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控制学生辍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要加强对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动员和组织社会、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控辍保学工作,齐抓共管,常抓不懈。

二、教改控辍,兴趣导学

1.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备课和讲课上下工夫,在育人的艺术上下工夫,以丰富的知识、良好的育人艺术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以知识、艺术、真情实感全方位控辍,保住学生。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断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同时还要重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断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凝聚力。

三、情感控辍,以情劝学

学校要求教师与学生结“帮扶”对子,传授知识有耐心,生活情感有爱心,控辍保学有恒心,做好“双困生”思想工作,用真心爱护辍学生,关心辍学生,经常家访,及时掌握“双困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双困生”的各种困难,让他们安心的上学,以真情实感把“双困生”留住。

四、扶贫控辍,帮困助学

学校要加强收费管理,坚决制止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免收学杂费。多渠道筹措资金,经济扶贫控辍,动员社会力量,援助贫困生。

五、管理控辍,措施保学

1.加强学籍管理制度,完善辍学学生报告制度。每个新学期开学初,班主任对尚未入学的学生,要及时了解情况,做好学生入学的动员工作,并及时填报学生变动情况表交教务处。对一周内还未到校上课的学生应采取相关措施,如:家访动员,或与当地街道、村委会取得联系等。

2.建立控制班级学生辍学的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纳入班级年度工作目标,分上学期末、下学期初及学年末进行考核。

3.强化班主任控辍意识调动控辍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

4.班主任或相关科任老师不得责令学生退学、休学、转学,如有此情况发生或有学生、家长举报,一经查实,学校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分。

5.建立责任制,落实奖惩。实行控辍保学工作班主作、科任老师包班制,把防止学生流失工作纳入班主任,科任老师工作考核,实行控辍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并与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挂钩。同时制定《初中部巩生奖惩条例》,资金来源:向社会各界团体、个人募捐。

6.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吸引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我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加强校园的美化、净化,二是人文关怀,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育人工作中独特作用,以一种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吸引学生。

7.对有正当理由确需转出的,必须按程序办理有关转学手续,即:学生提出书面申请,班主任签署意见,接收学校签署意见,最后分管校长审批。否则,作为辍学生处理。对转学的学生没有及时办理转出手续的,班主任应及时催促办理。

为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基础教育工作,控制我乡中、小学生特别是初中生辍学现象,防止小学、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出现反弹现象,加快我乡基础教育发展,根据县“两基”办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订此“控辍保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明确职责,强化领导,坚持依法控辍、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控辍方针,突出“宣、劝、助、职、规”五字控辍策略,落实“依法控辍、行政控辍、扶贫控辍、情感控辍、质量控辍”的具体措施,动员和组织社会、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控辍保学工作。继续弘扬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锲而不舍的精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使我乡在校生辍学率降到国家规定的控制线以下。

二、工作目标

小学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初中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

三、主要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标语、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教育法规和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提高全社会对“控辍保学”重要性的认识,让“普九”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明确政府、学校、家庭、学龄儿童少年各自的法律责任和应尽义务,从而从源头上控制辍学生的发生。

2、加强“控辍保学”的制度建设。制订控制小学、初中生流失的办法,把“控辍保学”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列入乡村干部的工作目标考核中,实行干部分村包干制,领导要带头包干,采取学校、教师、家长和乡政府、村委会、家长双向动员措施,一是把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纳入乡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二是将学生“控辍保学”列入学校、教师考核内容,严格进行考核,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责任制。乡政府和村委会要签订“保学控辍”责任状,将家长义务送子女入学纳入村规民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规民约,学校校长也要和班主任签订“控辍保学”责任状,从制度上保证学生留得住、学得好。对因玩忽职守、工作不落实而造成学生辍学率超标且又未采取切实的措施和办法动员辍学生返校的乡村干部、学校校长、教师,乡政府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各村义务教育执法队要广泛宣传法律政策,严格执法。

3、做好 “两免一补”工作,杜绝乱收费。切实做好困难学生的“两免一补”工作,努力促使“两免一补”资金在第一时间到位,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学校乱收费、乱征订、乱摊派,坚决杜绝学校、教师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违者从严查处。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各校要通过教师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备课和讲课上下工夫,在育人的艺术上下工夫,以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育人艺术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以知识、艺术、真情实感全方位控辍,以此保住学生。并通过活动课等方式吸引学生兴趣,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各专任教师要制定帮教计划,真情为“学困生”补课,优等生友情为“学困生”补课,建立好师生、学生帮扶对象,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留得住,学得好”。

6、健全义务教育管理机制,提高普及程度。学校建立和健全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辍学生报告制度、动员返校复学制度、发放义务教育证书等制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并建立辍学生及返校复学生的档案。

7、加强学籍管理。各学校要健立和健全学生学籍管理制度,严格学生进出变动手续,转学必须经中心学校审批备案,无客观合理的理由,不能让学生轻易转学,全面掌握学生变动情况。

8、强化工作协调配合。社会及政府各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形成“控辍保学”的合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协同教育部门做好对适龄儿童少年的“控辍保学”工作,严禁辖区内用工单位和企业、厂矿招收辍学学生做工,否则从严查处,屡教不改的可追究法律责任。

9、奖惩措施。中心校要负责落实各校控措保学奖惩措施,并严格负责兑现,具体要求为巩固率为100%的学校,奖给学校小学1800元,中学元;小学辍学率2%以上的学校,每辍学一名学生罚学校200元,中学辍学率3%以上,每辍学一名学生罚学校200元(注:罚款从学校校长及中心校挂村领导工资中扣除;各学校根据本校制定的“控辍保学”奖惩办法,对责任教师实行奖惩)。

提高入学率,降低辍学率是当务之急,为此,“控辍保学”是一项复杂的重要社会工程,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与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为“控辍保学”,巩固我乡基础教育成果而不懈努力,使我乡的“两基”工作能顺利通过各级部门的验收。

  • 索引序列
  • 教学目标设计对学生的研究论文
  • 教学设计研究论文目的
  • 设计美学研究生论文题目
  • 论文教育学对学生的研究方法
  • 小学生辍学的论文研究目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