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朝鲜战争对中国影响论文素材

朝鲜战争对中国影响论文素材

发布时间:

朝鲜战争对中国影响论文素材

关于中国抗美援朝,有人说中国在朝鲜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心理上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历史表明:中国入朝参战对于新中国崛起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1、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为世界人民反帝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打出了军威、国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2、这场战争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这场战争由于双方都面对新的战场、新的作战对象,因而作战样式、战略战术的运用,都有别于过去进行的战争。喷气式飞机的大量使用、直升机直接用于作战、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防御阵地体系的形成,给以后的战争提供了新经验,促进了军事学术的发展。

4、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仅圆满地完成了祖国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而且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宝贵经验,促进了中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抗美援朝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中国的影响:抗美援朝是中国以一己之力战胜多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打败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改变了中国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只会遭受欺侮压迫的待遇。抗美援朝的胜利,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使得其他国家再也不能任意侵略侮辱我国,改变了自鸦片战争后懦弱无能的历史形象。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国民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并使得国民面貌焕然一新,斗志昂扬、精神高涨的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而且对中国的外交也有了很大影响。新中国刚成立时,奉行“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阻碍了与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之后的万隆会议,中国外交团提出“求同存异”与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外交政策,受到了是亚非拉和欧洲国家的广泛支持和响应。万隆会议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外交环境,国际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抗美援朝对世界的影响: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是冷战过程中局部热线的表现。朝鲜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尤其是亚洲地区。中国抗美援朝胜利使得台湾与大陆一直处于对立状态,国家得不到完全统一。

而且由于美国支持韩国越南,军事装备上的供给,在日本购买武器,间接的刺激了日本的战后经济的恢复,导致日本后来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世界经济强国。由此可见,抗美援朝的胜利给亚太地区,甚至是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中,我为大家整理了抗美援朝作文素材,一起来看看吧!

邱少云(1926~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作战。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邱少云牺牲后,被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

抗美援朝战事一场难以忘却的战事,是一场战强敌、驱恶魔的生死大搏斗!是一场百万中华优秀子孙再次涌现豪迈气概的英雄赞歌与神圣洗礼!抗美援朝战事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事是一场伟大的人民战争!

我们衷心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将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地怀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将士不愧为中华民族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英烈永垂不朽!让我们怀念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杨连娣、李家发、杨育才、任光华、孙一增等30万2千7百24名功臣及5953功勋集体。

志愿军战士究竟是抱着怎样的信念冲上战场的?而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是怎样下定决心,在建国之初国力极其贫弱、武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即让小米加步枪的战士与有先进武器的美国人对抗的?我们的战士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是如何生存的?

这场战争打得惊天地,泣鬼神。一个个奋不顾身、冲锋陷阵的战士把敌人打得抱头鼠窜。这场战争打得震五洲,惊四海。中国人的勇敢无畏让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中华民族遭受百年凌辱的大爆发:这是中华雄狮的怒吼:这是一场改变民族命运的赌博:这是一场维护民族尊严的决斗!“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压迫愈深,反抗愈烈,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我们一定要拼命地向前!”这是1919年的毛泽东代表中华民族发出的冲天怒吼!

中国需要强大,把那种“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气势传承下去。和平生活不能销蚀一个民族的英雄气概;发展经济的同时应使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朝鲜战争的结果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获得巨大威望,中国人的自信心大大增强。对于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建设事业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

碧血丹心爱国情,舍我其谁报国志。下面是关于抗美援朝的作文素材汇总,欢迎各位同学摘抄。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战争以美国侵略者被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而告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而精神往往需要从斗争中汲取。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100年光辉历程,正是在一场场具有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党带领人民凝铸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美国叫嚷着要使用原子弹的极限施压之下,在西方世界强大的工业体系背景之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艰难,打响了正义之战,也付出了巨大牺牲。革命先辈们的付出与奉献,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战争不仅仅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放在历史的时光轴去定论,这一场伟大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更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一个人要有精气神,一个国家亦是如此。实践充分证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蕴藏着无穷伟力,值得我们传承。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大到贸易小到芯片,没有硝烟的战斗依然无处不在。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但不能因为承平日久而缺乏战斗意志、消磨奋斗激情。我们始终要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激扬战斗的精神,坚定奋斗的意志,为取得下一个胜利而时刻准备着。

没有一蹴而就的伟业,更没有一马平川的坦途。就这个宏观语境而言,从战斗到奋斗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最好传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涉险滩、夺隘口、闯出一条条新路已是常态。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寻找给养,砥砺骨子里的战斗勇气和奋斗激情,我们必能走好走稳民族复兴这关键一程。

朝鲜战争论文答辩

第一次冲突 1999年6月15日 在朝鲜船只被认为数次越过朝韩两国水域边界后,朝鲜和韩国的军舰发生了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的首次交火。在那次交火中,一艘朝鲜战舰沉没,据报道朝鲜30多名船员死亡,至少6名韩国士兵丧生,十多人受伤。 第二次冲突 2002年6月29日上午 朝鲜和韩国的海军舰艇在朝鲜半岛西部黄海海域的延坪岛附近发生交火冲突事件。据韩国联合通讯社称,冲突造成韩国方面有4人死亡、1人失踪、20人受伤,并有一艘高速艇被击沉;朝鲜方面有一艘警备艇被击中起火,估计也有30多人伤亡。 第三次冲突 2009年11月10日上午 朝韩海军在西部海域的“北方界线”附近发生的交火事件。朝鲜一艘警备艇跨过北方界限进入韩国海域,韩国随即开火,朝方对此进行回击。朝韩关系一直冷暖交织,曲折不断。今年8月份以来,朝韩多次表达了善意的信号,双方关系也出现了缓和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朝韩海军在西部海域发生交火,对此,央视评论员孟祥青评论认为:这样的交火事件有两个突出的背景——第一个,朝韩双方的这种缓和,并没有解决朝韩矛盾的实质性的问题。这个实质性的问题就是朝核问题。韩国曾经提出给朝鲜所谓大规模援助的一揽子计划,被朝鲜明确拒绝。因为韩国提出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朝鲜要承诺放弃核计划,所以被朝鲜拒绝。那么与此同时,朝韩关系这些年的发展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实质上反映的是朝美关系,也就是朝韩关系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朝美关系的互动。那么朝鲜提出重返六方会谈或者是参加其他多方会谈来解决朝核问题时,提出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实现朝美双边会谈。那么围绕着朝美双边会谈,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朝美双方有了多次各种方式的接触和磋商。最近美国一个高级官员透露,在奥巴马访问亚洲之行之前,可能要宣布博斯沃斯访问朝鲜的这样一个行程的正式决定。同时呢也可能在奥巴马访问亚洲之后,来实现博斯沃斯访问朝鲜之行,来实现朝美双方会谈。但是美国提出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朝鲜必须要明确承诺重返六方会谈机制,而且要明确承诺放弃核计划,这样才能实现双边会谈。那么朝鲜提出,要视朝美双边会谈的结果,也就是美国是不是对朝鲜实行“敌对”政策来重启六方会谈在内的多方会谈机制,所以这个矛盾分歧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发生朝韩的交火,是跟朝美关系目前没有取得重大进展,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此外,“北方界线”一直是朝鲜和韩国存在争议的海上界线,在这片海域,朝韩双方已经发生过十多次的冲突,甚至是交火。为什么这片海域是双方擦枪走火的一个高发地带?评论员孟祥青解释道:朝韩双方就“北方界线”问题历来存在着分歧和矛盾,也就是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而且这个分歧矛盾也非常复杂。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后,由韩国和美国单独划分的“北方界线”朝鲜从来不承认。1976年朝鲜提出了一个叫南方警戒线,朝鲜提出的“南方警戒线”也就是所谓“朝鲜西部海域的军事分界线”,和韩国提出的“北方界线”出现了互相交叉和重叠。所以在这个海域历来互不承认各自划分界线,这是冲突的一个背景。那么还有一个背景,朝韩在这片海域的争执背后也有一个重要的经济原因。1999年,2002年,朝韩两次在海上的冲突,都发生在这个海域,而且都发生在6月,绝不是偶然的。因为这片海域到了6月份可以说是螃蟹的一个天堂,所谓西部海域之争的背后也有“螃蟹之争”。朝鲜、韩国居民都在6月份来捕捞这里味美又大的螃蟹,所以这个海域冲突的背后也有经济利益。当然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根据《海洋法公约》,朝韩双方都认定这片海域属于自己的12海里领海范围,不管是北方界限还是军事分界线,都在双方的12海里的范围以内。所以这片海域又涉及到双方一个领海主权问题,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所以这片海域发生冲突并不是偶然的。

反正可以玩电脑先玩着呗,如果超过三个小时还没叫你,你应该委婉的跟老师说,要不然改个时间再来,聪明的老师应该会意识到让你等了太长时间了也会感到不好意思,那就改个时间在来嘛。要不然就去问问那些被老师指导过的学生,让他们看看你的论文哪里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样老师也看到你的努力,说不定也会帮你改改的~我的论文就是这样的,当时我们都在实习,不在学校,规定好时间写好了发给她,老师就用电脑来画出你哪里哪里有问题需要改进,发了几遍该了还不合格,于是我就等着那些论文合格的同学,让他们看看我哪里需要改进,她们帮我改好了我就发给老师,一下就过了!再后来我看论文时,发现老师有帮我该过的迹象,嘿嘿,当时特别开心~祝你论文顺利通过~

随着神七直冲云霄,一道最高\最亮\最美的火焰,把奥运会后尚未消散的中国热情,再度点燃。虽然这不是金牌,没有国歌伴奏,但还是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惊奇的目光。因为相比于从金牌零的突破到金牌总数第一中国体育走过的艰辛拼搏之路,中国航天的发展,更是一部无比壮丽的史诗。 一、艰难岁月里绘就的雄伟蓝图 中国航天事业起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世界航天都是从导弹的基础上起步的,中国也不例外。1956年2月,有中国导弹之父之称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3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在抗美援朝战争还没有尘埃落定,国内百废待兴的艰难时世,新中国领导人不仅做出航空与导弹(航天)事业齐头并进的决策,还高瞻远瞩地指明“独立发展的道路”。正是在这一正确战略指导下,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孕育成长展翅高翔。 20世纪五十年代正是美苏冷战如火如荼的时刻。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58年美国卫星上天,双方争霸的舞台从核武器战转向宇宙空间的事实,刺激了决不甘心只做观众的中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任务。1958年4月,中国开始兴建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虽然新中国公开亮出了向宇宙进发的雄心,但当时技术先进实力强大的美、苏都没有把中国的豪言壮语当回事。朝鲜战争让美、苏都领教了中国人的英雄豪气,但谁也不相信在百年战争的废墟上,在几乎空白的技术和工业基础上,中国人能一步登天。1961年4月12日,苏联把宇航员加加林送上太空;1969年7月16日上午,美国把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这些轰动全球的航天事件,伴随着双方领导人好斗的政治言论,长期、连续地吸引着世界媒体,中国的航天雄心和计划、进展更无人关注。人们今天用疑惑的目光看待印度航天计划,而在40多年前,中国遇到的是一种近乎忘却的轻视。 但中国卧薪尝胆般地沿着自己的道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成功。1963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1966年6月30日,周恩来总理视察酒泉运载火箭发射基地,观看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祝贺发射成功。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乘着这一振奋人心的巨大“冲击波”,几天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 人造卫星开始研制。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也是中国航天事业从此发生质变的一个标志。之后,中国迈开惊天的步伐。 二、从长征到神舟:中国航天的第二座里程碑 9月25日发射成功的神七,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又一座里程碑。 站在激情年代的高起点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国航天事业开始追赶并挺进世界先进水平之列。以“863”计划为新契机,1992年中央决定实施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经过11载刻苦攻关,中国终于突破了载人飞船12项关键技术,1999年11月成功发射 “神舟”一号,2003年10月2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拥有了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二座里程碑。从1970到2004,横亘在这跨世纪两个年头之间的35载历史,写满了中国航天界的传奇: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历经白手起家、配套发展、加速起飞和争雄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在世界航天领域,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2004年,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一年内8次升空,箭无虚发,将10颗不同类型的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以“连珠炮”的形式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航天的整体实力。总体而言,在有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等世界航天大国群雄鼎立的格局中,中国航天的综合实力已无可争议地牢牢站在世界第三的位置上。中国航天是在基础薄弱、科技落后和特殊国情、特定历史条件下,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大规模发展起来的。事实证明了中国航天体制非常成功,而这种成功的意义,远不局限于本领域。对世界而言,它说明中国人有志气有智慧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有能力完成在外界看来似乎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对国内其他战略行业而言,航天人独立自主,创新进取的精神,也有着旗帜一样的导引作用。比之于航空和造船及汽车制造业,中国航天是外国技术封锁最严密,获得外援最少的。而恰恰是这样的限制,促成了中国航天成功挺进世界前列。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在中国很多战略产业都陷入技术空心化的形势下,中国航天的成功是值得深刻反思的:为什么航天能,而别的行业不能? 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资源危机,中国今年以来连续遭受特大雪灾河特大地震的艰难形势下,神七的发射成功,其意义不仅仅是像奥运会的金牌第一一样使中国人充满自豪,它还有着定海神针一样稳定民心士气的作用。它告诉世界也激励自己的人民,不管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住中国前进的步伐。当年美国作家协会主席索尔兹伯里在写到长征时由衷地赞道:阅读长征的故事,使人们再一次感到,人的精神一旦被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它将激励一个有着十一亿人的民族,向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方向前进。被长征号火箭推举着进入太空的神七,此刻就负载着中华民族这一不屈的人类精神。 三、神七把中国航天带到新高度新起点 神七上天,毫无疑问,将把中国航天带到一个新高度,但放在世界航天的坐标系上,这个高度还是有限的。从运载能力、技术先进性与可靠性、航天器性能和研发能力等指标来评价,中国已经是航天大国,但和世界航天领域的先进水平相比,中国还不是航天强国,没有骄傲的本钱。航天大国与航天强国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总体形态上,美国、俄罗斯将迈出航天飞机时代,正在进行星际探测,而中国才起步,而且是从美、俄40多年前就已经实现的登月开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也是人类太空征程的三个阶段。显然中国正处在第一和第二阶段早期。从其他一些指标来说,美国、俄罗斯都有全球定位系统,欧洲也即将开始构建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美、欧、俄都有大型空间站,且美、欧早已开始了第三阶段的探测。日本、印度等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势头也很猛,并在技术上各有千秋。其次,虽然中国三十年来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工业化程度并没有显著提高,工业基础依旧薄弱,科学创新低,在材料、工艺等基础技术方面与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就像车厢沉重拖累车头一样,导致中国的航天产品在技术性能和经济性等方面,无法赶上发达国家。 最后还有中国航天体制和其他一些复杂的原因,影响中国航天未来的发展。 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且身披国防尖端神秘外衣的中国航天,其运作主要是采取国家投入、联合攻关、全盘调控,不问市场的军工发展模式。这曾经是集中人力物力办大事的中国体制的一大优点。但在经济全球化,国内市场经济程度已相当高的今天,这一模式越来越显现出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低下的弊端。由于不重视市场和效益,使航天高科技向民用技术转化方面步伐十分缓慢,致使航天工业还没有像汽车工业、电器和房地产一样成为国家的主要经济增长点。由于认识上的差异,中国还没有像美国的星球大战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一样,将航天作为拉动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火车头,影响中国航天整体效益的发挥。此外,由于美国等国千方百计遏制中国战略产业,封堵中国航天进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也影响中国航天对外合作和整体发展。纵观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航天工业,其共有的特点是军民一体化、市场化、集团化、国际化,重视开拓国外市场等,在将起作为尖端科技行业对待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开发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将其作为支柱性新兴战略产业来发展。未来我国航天产业发展,在继续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也有必要借鉴世界航天大国的作法,促进航天产业转型。在进行各项技术攻关和按计划实施太空探索计划的同时,还应该开展航天产业战略发展模式研究,航天产业能力评估、所属军工企业的改革和改制,建立以竞争机制为主的市场运行体系、鼓励航天产业集团开展对外贸易、加强国际合作等。神七把中国航天带到了新起点,但新起点上的中国航天也将面对新挑战.

俄乌战争对西方的影响论文素材

影响经济。俄乌冲突对世界格局和全球经济的影响超过近几十年的任何一场战争。短期来看,冲突背后的俄乌之战、俄美之战、俄欧之争、中美之争,会影响世界秩序稳定。冲突背后的能源、货币、市场、规则之争,以及大规模制裁与反制裁,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破坏,会强力冲击世界经济。”

俄乌两国人民多数人伤亡、流离失所。财产损失惨重。欧洲多国能源紧张、大批民众游行抗议、反对美政府对乌支援,造成局势紧张……

俄乌冲突对欧洲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和多领域的,而能源是诸多领域中的“突出部”。俄罗斯是全球能源供给大国,俄乌冲突直接引发了全球对能源供给的忧虑,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显著上涨,对俄罗斯能源格外依赖的欧洲国家首当其冲,欧洲对俄实施一系列制裁的同时,叠加俄罗斯的反制措施,欧洲自身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俄乌冲突爆发前,欧洲经济复苏就已显疲态,冲突扰乱了其经济复苏步伐,给通胀火上浇油。

地缘政治:俄乌冲突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重新思考。它暴露出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之间的分歧,引发了一些国际关系的变化和调整。比如,俄乌冲突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降至冰点,同时也加剧了俄罗斯与欧洲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这场冲突改变了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并对于国际社会的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作为一只留学生,天然气和物价表示...伤不起啊伤不起...~~)人道主义:冲突已经造成了数千人死亡和数十万人流离失所,使得人道主义危机变得更加紧迫和复杂。这场冲突促进了国际社会对于人道主义问题的关注和回应,同时也凸显出人道主义援助的困难和复杂性。比如,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由于双方冲突的影响,许多地区的基础设施已经被摧毁,包括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这给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生活困难,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然而,由于冲突双方的控制和封锁,人道主义组织很难进入受灾区域提供援助。国家安全:冲突导致了乌克兰政府的弱化和分裂,使得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对于俄罗斯和其它国家的国家安全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挑战。民族问题:俄乌冲突涉及到了乌克兰东部地区的民族问题和文化差异,进一步加深了乌克兰的民族分裂和地区不稳定。

历史论文范文朝鲜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8年7月赴朝进行的战争。 美国在形势更加不利的情况下,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同中朝代表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 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朝两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毙伤敌军109多万人,其中美军39多万人,击落击伤敌机1万余架,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军坦克3064多辆,击沉击伤敌军舰艇257艘,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军各种炮7695门,击毁和缴获敌军各种作战物资无数。中国志愿军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78万人中共有36万人伤亡.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8年7月赴朝进行的战争。

本文中,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抗美援朝的简短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战争。

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鲜与韩国之间的民族内战,后美国、中国等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战争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美国同中朝代表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为标志,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

朝鲜战争开始之前,中国曾计划用3年—5年时间恢复生产,将军费从1950年占预算支出的43%减少到1951年的占预算支出的30%,以全部预算的70%投入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和改善人民的生活。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以后,1950年11月15日,中财委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经中央同意,确定战争期间财政经济的工作方针是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国内经济建设准备工作得到进一步的突出和加强,1952年明确了“边抗、边稳、边建”的方针。

1950年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为建国后的最高峰。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至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827.2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钢产量135万吨,居世界第18位,粮食产量3088亿斤,居世界第一位。

抗美援朝对于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建设事业直接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为中国争取到了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建设的环境。

朝鲜战争论文研究书籍

《朝鲜战争》([美]约瑟夫·古尔登)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朝鲜战争

作者:[美]约瑟夫·古尔登

译者:于滨

豆瓣评分:7.7

出版社:文治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7-8

页数:784

内容简介:

★来自“五角大楼加密文件”的朝鲜战争真相!

★上世纪90年代“内部发行”图书,军史研究权威著作

★20多年后公开出版,原班译者重新校订,增补文字逾5万字

★全景式写法,提供了政治、战略、战场“互动”的全新视角

★流畅易读,精彩纷呈,像故事书一样好看的军事史

★精装典藏版 全新上市,更完美的阅读体验

★文化名人刘苏里推荐,“这是近十几年来,有关朝鲜战争中文公开出版物中难得的可读文献,于中国大陆读者来说,此书的每一页,几乎都可称为未曾透露的真相”。

===================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是一部研究朝鲜战争的全面又精彩的综合性著作。美国著名政治作家约瑟夫·古尔登充分利用1970年代末开始解密的有关朝战的官方档案,收集到美国政府重要决策所依赖的原始情报数据,此后四年间采访众多当事者和知情人,经过精准梳理和敏锐把握,完成了这部内幕之作。而这批“五角大楼朝战文件”资料已经被小布什政府重新加密,这使得本书所揭示的真相更为难得可贵。

本书循着战争决策和实施的主线,从党派政治、国际关系、军事战略、战役以至战术等角度,详尽地描述和分析了朝鲜战争的起因、背景、发展和结局,全景式地再现了美国政方和军方决策和作战的真实进程。

书中更有很多美国最高决策当局的内幕情节,着力刻画了诸多军政要员的独特性情和手段,如杜鲁门的固执轻率、艾奇逊的聪明傲慢、麦克阿瑟的乖戾戏剧化等,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向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美国军事政治决策出台、运行的极佳视窗,以及理解政治、战略和战场“互动”的全新视角,极具可读性和启示性。

===================

古尔登的大书,是近十几年来有关朝鲜战争中文公开出版物难得的可读文献。它记述了南北朝鲜两个政权产生的历史大背景,斯大林苏俄的算计,中美(联合国)交恶的起源,关键战役的来龙去脉……着墨最多的,是美国有关朝鲜战争的决策和停战和谈的极尽详细的内幕。作品提供了一次检讨朝鲜战争之于中国的经验和教训的机会,多了一个做历史-政治审视的视角。书中披露美国军政两界对待与中国新政权兵戎相见的态度,尤其值得关注。于中国大陆读者,此书的每一页,几乎都可称为“未曾透露的真相”。——万圣书园创始人 刘苏里

作者简介:

约瑟夫·古尔登(Joseph Goulden),美国知名政治作家,曾长期从事情报分析工作,后投身新闻业,任《费城问讯报》华盛顿分社主管。古尔登在《朝鲜战争》前一部著作《黄金时代:1945-1950》(The Best Years:1945-1950)中涵盖了从美国对日战争胜利(V-J Days)到朝鲜战争的历史,被美国最权威的文化机构“每月一书俱乐部”选为力荐读物。另一著作《超级律师》(The Superlawyers)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24周之久。

★译者简介:

于滨,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现任美国文博大学政治系教授 、美国陆军战争学院访问学者,兼上海美国学会资深研究员、北京《外交观察》季刊策划。有中、英文学术著作6本,论文百余篇。

谈锋,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任学者。多年从事翻译出版、媒体、科技管理等工作,在美国生活工作20多年。翻译校订的其他图书还包括《李普曼传》(与于滨等合译)、《硅谷优势》、《硅谷百年史》等。

蒋伟明,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英国)伦敦大学图书馆、信息和档案研究生院。曾担任国家图书馆国际交流处处长、中国驻印度和尼日利亚使馆文化参赞。

《谁是最可爱的人》:十分好看,作者亲身体验写下的一本书,都是真实的故事,价格不贵,看看吧!

《抗美援朝战争史》:

本书是2014年1月1日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美援朝战争史(第3版)(套装上中下卷)》全书依据大量历史档案资料对中共中央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和指导、战场行动、政治外交斗争、经济斗争、停战谈判等,均作了系统的记述和反映。

《中国人民志愿军征战纪实》

《中国人民志愿军征战纪实》是2007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树增。本书记叙了半个世纪前朝鲜半岛上那场震惊世界的战争。

这部历时三年才脱稿的纪实文学力作,它不仅再再次确认和讴歌了中国军队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这一主题,更重要的是,重新审视了发生在50年前的一切,精辟地分析了战前扑朔迷离的国际政治、军事形势,对于中国如何决策、如何出兵这一人们长期关心的问题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作者刻画了彭德怀元帅叱咤风云的光辉形象,刻画了志司将领以及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趴冰卧雪、流血牺牲的英雄群像,写下了《大冰河》、《血洒汉江》、《三十八军万岁》等一篇篇令人心灵震颤的文字。作品结构严整,气势恢弘,文笔冷峻生动,饱含激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长津湖》

作者:王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抗美援朝战争长篇小说系列《长津湖》《交响乐》《阿里郎》等多部。

书中系统地讲述了1950年深冬,在严酷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将美军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歼敌13000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 ,一举扭转战局,为之后到来的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的基础的事实。

《再见了,亲人〉这一课书

  • 索引序列
  • 朝鲜战争对中国影响论文素材
  • 朝鲜战争论文答辩
  • 俄乌战争对西方的影响论文素材
  • 历史论文范文朝鲜战争
  • 朝鲜战争论文研究书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