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80年代专业音响杂志

80年代专业音响杂志

发布时间:

80年代专业音响杂志

马兰士进入中国后,一直就叫“MARANTZ”-马兰士,没有变更过称符。马兰士,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音响品牌,创始至今有50多年的历史。从MARANTZ63CD机系列到赫赫有名的马兰士胆机Model 7+Model 9等等,马兰士以优良品质与独特魅力而享誉全球,它的拥有者在全球之多,更是发烧友心中的艺术珍品,在音响史上留下了光彩的篇章。马兰士本人是一位工业设计师,最初只是设计供他自己使用的放大器,自己用当然就要追求音质的完美,所以特别精细,也得到了朋友们的赞同,于是Marantz 器材开始了在烧友圈中内部流通。在朋友的鼓励和协助下,在音乐与音响上颇有积累的苏尔·B·马兰士建立起一家放大器制造公司。马兰士在开始创业后第一个10年推出的产品并不多,这是因为他本人特别重视产品的音质、音响的趣味性、操作方便性以及品牌的声誉,认为宁缺勿滥。10年修行,马兰士公司的名器在发烧友心中树立了极高的形象,这也充分证明马兰士的成就。世界各地都有不少资深的音响发烧友家中一直摆放着近半世纪前的马兰士胆机,它们是发烧友们心中的古董级艺术品。音响的品质也是以时间来验证的,半世纪的岁月冲刷,不少品牌已随风而逝,马兰士却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由于对商业运作并不在行,马兰士遇到了资金短缺的困难。此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由电子管到晶体管的技术过渡的问题,为了维护该公司当时在高保真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1964年,苏尔·B·马兰士决定把公司卖给专门制造、进口和分销高保真音响器材的Superscope公司。以后又得到另外的支持,重组易名为“日本马兰士”,重组后的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产品面貌一新,很快得到了更大的市场份额,为马兰士扬名天下打下了基础。1980年,电子业的巨人-荷兰飞利浦电子公司取得了马兰士除了北美洲之外的所有国际销售权。并拥有其工厂、市场、分销网。到了1991年飞利浦又取得北美的全部控制权,从而也使马兰士这一名牌更响遍全世界。马兰士至此得到了一个新的更广大的发展空间,已非昨日可比,它不仅继承了丰富的历史“遗产”,而且实力得到大大的加强,身份也是大大的提高。从以后的发展结果来看,马兰士的确因为与飞利浦的联姻,得到了更佳的发展机遇,受益非浅。实际上,马兰士这一个专业级设计和生产公司加上飞利浦的研究所掌握的大量最先进的电声科技资料和研究成果,结合数码音响和光碟技术发展的科技力量,当然是如虎添翼,堪称珠联璧合,各得其所。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马兰士很快就生产出第一部马兰士牌子的CD机63(1982年),随后马兰士也连续不断地推出了脍炙人口的产品,品种不少,大多都是发烧友的心中优秀产品,如马兰士15、23、72、63、17、19、16等等型号。其中还有不少在机型后面加上了如SE、 MKII、KI等不断的修正版,在CD机的技术与市场上一炮打红。马兰士在八十年代推出过的其他重要音响产品,在国内曾经有过影响的还有:PM64合并式放大器、PM54合并式放大器、CD-34单体CD机等等。飞利浦的DAC7是十分著名的解码芯片,是负责将读取到的数码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装置。在马兰士的CD机上不只是十分常见,而是机机必备的。90年代可以说是马兰士光芒四射的时期,产品的知名度大大增强,市场遍及全球,产品的多样性也是占据胆石两体,价位或档次也是高价、低价同在。在发烧友心中的地位也是越来越牢固。这是马兰士公司从日本、欧洲等地区广泛地吸收了音响技术和产品制造的精华,不断地发展壮大的结果。所设计的产品连年获得一些著名音响刊物的大奖,当然在日本获奖的次数是最多的,而且每一年都有多种产品获得"BESTBUY "的称号。在功放方面,1991年,马兰士推出PM90合并式放大器,配备四连音量控制,输出级可作甲类及甲乙类放大切换,后来此机被评为"BESTBUY"产品。92年又推出PM99SE,这是其上级机PM90的“特殊版’,主要特色是音量控制电位器仍安装在负反馈电路中以便改变整体的增益,有利于改善低电频时的高讯噪感,但已改为镀银金属膜电阻器旋转式,以期进一步提高讯噪比。只有像马兰士这样的大企业 ,才能够在细节上设想得如此周到,产品的可靠性当然也是毋庸置疑的。为了达到这么一种无可匹敌的品质水准,完成这一个无可挑剔的T-1,马兰士足足花了6 年的时间。能制成这么一个放大器,这本身也就是一项创举。因而日本著名的音响杂志STEREO SOUND,在举行最有权威性的COM-PONENTS OF THE YEAR’95-’96年评选时,T-1也被评为获奖产品,并受到超级玩家的关注。旗舰出世,一展雄风。如果说以上功放产品是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那么表现出马兰士公司的旺盛挑战精神和其高度技术能力,而又是真正的旗舰级型号,则有于1994年11月推出的控制放大器SC.5和功率放大器SM.5等。这两个型号双双成了COMPONENTS OF THE YEAR’94的获奖产品。它是真正的Hi-end高科技产品。马兰士就是凭着这么一种无比执着的态度,以及从旗舰级型号的制作中所取得的诀窍,又制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优质分体式放大器以及合并式放大器的系列产品。1997年,推出了家庭影院音响系统,包括有AV600 THX影音控制前级放大器、DP870 5.1声道杜比数码解码器及MA500 THX单声道功率放大器。而另一套THX 5.1杜比数码组合SR96+ DP870分体式影音扩音机组合则为普及型影音产品。2001年,Marantz Janpan Inc购买飞利浦公司持股,回归持有马兰士51%股权的大股东,并收回Marantz商标权,且直接管理全球各地行销机构,又带领公司走向新的辉煌。

JBL的创办人------JAMES B LANSING (詹姆士.B.兰辛先生),自1920年开始已经从事开发扬声器技术。

1946年创业,建立了JBL公司。

他英年早逝,但他一手创办的JBL公司历久不衰,50年来一直领导音响界,成为扬声器生产商之巨人。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中后期,著名的美国哈曼国际公司在重组成哈曼·卡顿公司时,毅然决定将JBL产品的方向定位为民用器材(Home Audio)。

当JBL的民品蜂拥向全球市场时,真正的JBL王国逐渐消失了,那个曾经创造了4343丶4344、4425、K2奇迹的JBL(JBL PRO)已经不在了,这些产品因为已经绝版而成为全球音响发烧友纷纷珍藏的对象,扬声器系统,当我们告别专家级的JBL时,应该为它作一篇祭文,来歌颂它曾经的辉煌 真正的音响发烧友应该都知道并且熟悉JBL这个美国扬声器品牌。

在整个70-90年代,几乎没有一个品牌的扬声器能够与它真正匹敌。

JBL的生产基地在美国加州,全部单元的研制和生产均自己进行。

JBL的创始人是1902年出生在美国伊里诺斯州的美国著名音响大师詹姆斯·巴罗·兰辛,早年在广播电台当技师,1927年开始自己生产收音机用的5英寸和6.5英寸喇叭。

1933年因米高梅电影公司邀请,开发了第一个电影院扬声器系统ICONIC。

1946年在洛杉矶成立JBL公司,主要开发生产高级扬声器单元。

60年代主要开发生产D系列高级家用扬声器,是立体声的;

1963年开始生产LANCER系列高级会场扬声器系统,并配套了晶体管功放;

1971年,JBL发表了第一个录音室监听扬声器4310,从此如日中天,开始了向尖端领域进军;

1975年JBL发表了4315监听扬声器系统,这个系统曾经为全球70%的广播电台采用为节目制作扬声器;

1981年,JBL发表4330临场监听系统,从此把录音监听扬声器区分为制作监听和临场监听两大类,这是全新的概念,使JBL成为全球录音监听系统的超级权威。

1982年,JBL发表了“扬声器皇帝”4344,这是个比较巨大的临场监听系统,声音松弛而雍容,频带极宽,听过4344,耳朵是要“中毒”的,再也无法肯定其他扬声器系统了。

到目前为止,上海拥有的4344有过5对,2对在上海电台,但92年的时候烧掉了其中的一对,1对在私人手里,转手过,1对在中唱上海公司,1对现在还在美罗城卖,售价10万元人民币。

1982年,JBL还发表了标准的录音制作监听系列4410,包括4410、4411、4412。

在整个90年代,几乎全球所有的广播电台和唱片公司,以4410系列作第一道录音监听。

1985年JBL发表了划时代的钛膜球顶高音单元和4425临场监听系统。

4425曾经独领全球音响发烧市场15年,成为全球发烧音响的参照系统,它那两个圆浑的号角。

成为发烧友永远难忘的标志。

1986年,JBL发表了标准的临场监听扬声器4312,这个系统为全球,包括中国的省级以上广播电台和唱片公司广泛采用,为制作合成用监听系统。

1989年,JBL发表了“哑铃式”的临场监听扬声器系统K2。

这是个全新的制作概念,至今为很多民用扬声器仿效,上下两个低音,中间一个高音,以形成一个虚拟的点声源。

K2有许多种型号,最出名的是1992年发表的K2 S5500,这个系统1995年在上海卖3万元,现在美罗城还有一对在等客,开价6万元。

1992年,JBL发表了最后一个临场监听系统4206和4208,再次以全新的曲面障板制作概念刷新了扬声器制作的新纪元。

曲面障板使所有单元的音圈处在一个水平面上,最大限度减低了相位失真,使立体声效果更圆满。

4200系列的设计理念是放在调音台两侧的,录音师可以很接近地聆听,所以也是JBL监听家族中最适合高级民用的。

4206和4208上海现在还有卖,但在过去的10年间,价格涨了30%,现在书架式的4208,在上海的售价达到每对5200元。

1997年,JBL决定逐渐停止生产它的专业扬声器系统,改向民品市场进军,民品的利润实在太高了,尽管全世界的专业声频单位都在巨量地使用JBL的专业扬声器,但这个所赚取的利润还不抵欧洲1/3民用市场的,JBL拱手出让了专业市场,德国、瑞士和日本的品牌开始取代JBL,竞争开创高级监听扬声器的新时代。

JBL 公司的名称源自其创始人 James Bullough Lansing 的首字母缩写 J.B.L.。

这位可能患有躁狂抑郁症的痴迷天才几乎创造了他所能想像出的一切,甚至包括他的名字。

Lansing 于 1902 年 1 月 14 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马库平县,取名 James Martini,父母分别为 Henry Martini 和 Grace Erbs Martini。

马库平县位于圣路易斯北部,是农业和矿业之乡,Henry Martini 就是一名采矿工程师。

Martini 一家共 14 个子女,James 排行第九,与父亲的性格极为相似。

工程和机械令年少的 James 大为着迷。

据说他在 12 岁左右时便制成了一个小型发射器,其信号强度足以干扰当地的广播电台。

James 在伊利诺斯州的斯普林菲尔德读完了初中和高中,后来在当地的一所小型商业学院就读,但从未获得正式的工程学位。

成年后不久,他为自己增加了中间名 Bullough,又将自己的姓氏更改为 Lansing。

20 世纪 20 年代早期,他成了一名汽车修理工。

1924 年末,Lansing 的母亲去世,之后他便搬到了盐湖城。

对于这位身怀抱负又有冲劲的年轻人而言,这个城市显然充满了机会,由于他懂得并喜爱电力机械,很快就在当地的一家广播电台当上了工程师。

但是,Lansing 并不满足于此。

来到盐湖城不久,他就成立了 Lansing 制造公司,生产收音机的扬声器。

没多久,Lansing 又聘用了一位名叫 Ken Decker 的企业家来运营企业的财务和营销事宜,从而可以使自己专注于技术领域。

然而,当时美国西南部的电子制造中心并不是盐湖城,而是洛杉矶。

Lansing 于是在 1927 年初将公司迁到了洛杉矶。

欢迎来到好莱坞

Lansing 正好赶上了一个机会。

1927 年 10 月 6 日,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上映了第一部有声电影《The Jazz Singer》(爵士歌手)。

这部电影轰动一时,突然间,好莱坞的所有制片厂都要求在摄制阶段以及他们拥有的电影院网络中配备音响设备。

遗憾的是,刚刚起步的有声电影技术十分简陋。

对米高梅电影公司(MGM) 的首席音响师 Douglas Shearer 而言,该技术更是弱不禁风,难堪大任。

MGM 是好莱坞规模最大且最负盛名的制片厂,专门摄制各种音乐剧以及其他需要大量声音重现的电影。

经过专业人士介绍,Shearer 了解到 James Lansing 是改善电影音效的最佳人选。

从 1933 年到 1935 年,Shearer 与 Lansing 合作开发了一款角状扬声器系统,用以改善电影院的音效。

这款由 Shearer 和 Lansing 合作开发的系统性能十分出众,1936 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为其颁发了技术卓越奖。

陷入困境

Lansing 制造公司一直都在迅猛发展,直至 Ken Decker 坠机身亡。

Decker 是美国陆军航空部队的一名预备军官,在 1939 年的空中行动中不幸丧生。

由于失去了 Decker 这样一位经商天才的辅佐,Lansing 制造公司步履蹒跚。

到了 1941 年,创始人 Lansing 只有通过变卖公司才能使其继续经营下去。

Altec Service Corporation 是一家为电影院音响系统提供维护与维修的公司,当时正需要一个零件来源,于是在 1941 年 12 月买下了 Lansing 制造公司,披露的售价为 50,000 美元(约合 2009 年的 730,000 美元)。

Altec 出手相救

新的公司更名为 Altec Lansing Corporation,James Lansing 担任工程部副总裁,因而可以腾出手来开发新的技术。

Lansing 和他的工程部团队研制出了一系列产品,包括 A-4 扬声器系统,该系统后来成为了电影院的标配。

但是,Lansing 已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方式经营企业,由此与 Altec Lansing 的管理层产生了冲突。

他的合约期限为五年,合同到期后,他便离开了这家公司。

1946 年 10 月 1 日,Lansing 成立了 Lansing Sound,Incorporated。

Altec Lansing 对此颇为不满,该公司认为 Lansing 一词明显侵犯了 Altec Lansing 对该词的权利。

不久,LSI 将其创始人的名字放到了新的标识之内,公司最终更名为 James B. Lansing Sound,Incorporated。

JBL

不久以后,Lansing 开始为电影院研制扬声器。

他的第一批零部件完全是根据他在 Altec Lansing 的研究成果照抄而来,甚至连型号名称都没有变。

Lansing 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在设计和材料创新方面独具慧眼,但企业经营能力却十分欠缺。

他的公司不断亏损,到 1949 年末,累计负债已达到大约 20,000 美元(约合 2009 年的 180,000 美元)。

在接连几次经济萧条的冲击下,Lansing 目睹自己钟爱的事业不断衰败,心中彻底绝望,这位 JBL 创始人于是在 1949 年 9 月 24 日选择了自杀。

去世后的 JBL

自杀之前,Lansing 曾购买了一份价值 10,000 美元的人寿保险,其中三分之一留给了妻子,剩余的三分之二留给了公司。

公司财务主管利用这笔资金(约合 2009 年的 60,000 美元)逐渐使公司还清了负债。

20 世纪 50 年代初,Thomas 买下了 Lansing 夫人继承的公司股份,成为公司唯一的所有者。

Thomas 深知自己拥有一项巨大的资产,那就是 James Lansing 的名声。

尽管 Lansing 饱受债务之苦,但他在研制一流音响电子设备方面仍然具有很高的威望。

Thomas 推出了带有 James Lansing 签名的扬声器系列,旨在打造卓越的设计和制造品牌。

但是,单靠一个系列的扬声器并不足以使公司维持运营,何况 Altec Lansing 又发表声明,反对 Thomas 使用 Lansing 这一宝贵的名称。

经过长时间协商,Thomas 最终同意不再使用该字眼。

此后,James B. Lansing Sound,Incorporated 便将自己和自己产品称为 JBL。

消费与专业领域

Thomas 努力让自己的公司与时俱进。

在电影院增设立体声后,Thomas 与电影院音响制造商 Ampex 和 Westrex 签订合约,由 JBL 为其设计新的零部件。

20 世纪 50 年代初诞生了高质量的消费类音响设备。

美语词汇中开始出现“hi-fi”(高保真)一词,一些流行的杂志也开始设立有关新电唱机的照片专栏。

为了开发这个新的市场,Thomas 聘用了工业设计师William Hartsfield,他研制出一款扬声器,自然取名为 Hartsfield。

这款扬声器大获成功,JBL 一跃成为家庭音响领域的重量级选手。

1957 年,工程师 Richard Ranger 与设计师Arnold Wolf 共同研制了引人瞩目的音响系统 Paragon。

Paragon 被置于一个优雅的实木柜内,不仅是一款上乘的电唱机,还是一种时尚的客厅家具,颇受消费者青睐。

Paragon 连续畅销 25 年之久,足以证明大众对它的喜爱程度。

随着公司在家用扬声器和其他零部件领域的实力不断增强,JBL 又将触角延伸到现在所谓的专业音响领域。

20 世纪 50 年代,电吉他的先驱 Leo Fender 宣称 JBL 的 D130 扬声器是自己创作的理想之选。

于是,世界各地的吉他手纷纷为自己的吉他插上 D130 扬声器。

几年之后,也就是 20 世纪 60 年代初,JBL 开始与 Capitol Records(甲壳虫与海滩男孩乐队的发源地)合作为录音室开发监听器。

研制出的 4320 系统非常成功,时至今日,JBL 的专业音响部门仍在为世界各地的录音室开发零部件。

在这些成功的推动下,William Thomas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正式成立了 JBL 专业音响部,作为公司的一个独立部门进行运营。

消费类音响部继续存在,简称 JBL。

JBL 与 Harman 携手

Sidney Harman 是音响公司 Harman Kardon 的创始人(另一位创始人是 Bernard Kardon)。

该公司与 JBL 一样富有创新精神;比如,Harman Kardon 曾经研制出第一台立体声收音机。

不过,Harman 希望在音响领域中变得更加强大。

经过多年的积累,Harman Kardon 已经具备很强的经济实力,这使 Harman 得以收购纽约的小型集团公司 Jervis Corporation。

Jervis 为 JBL 进行了出价。

经过 20 年的打造,JBL 已成为音响领域最成功的公司之一,William Thomas 也愿意将手中的 JBL 售出。

这项交易于 1969 年完成。

现在,JBL 属于 Jervis,后者最终更名为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Incorporated。

Paragon(以及 JBL 徽标)的设计者 Arnold Wolf 则担任 JBL 的总裁。

繁荣年代

在 Harman 的领导下,JBL 逐渐具备现在的雏形:一家将电影院和录音室音响系统领域的专业技术应用于家用音响领域的音响制造商。

1969 年,该公司将其 4310 和 4311 型监听器(颇受录音室欢迎)的技术运用在家用系统的 L100 扬声器上。

L100 大获成功,其在 70 年代的销售量达到 100,000 多套。

除了利用现有的技术外,JBL 还在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再次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例如,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JBL 的工程师研制出了 Symmetrical Field Geometry,这是一种可减轻音波扭曲的扬声器装置。

几年之后,该公司的工程师们又开发出了 Bi-Radial® 号角技术,可改善多种频率的音效。

与此同时,Harman International 构建的全球网络又帮助 JBL 获得了那些此前可能根本不会购买 JBL 产品的客户。

该公司在日本的扩展势头尤为强劲。

例如,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像久负盛名的 K2 以及功能强大的室内主导产品 Everest DD6600 等超高端扬声器在日本音响杂志中备受推崇,并在日本商店创下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JBL 的现状与未来

几十年来,Sidney Harman 一直在引领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的发展。

2007 年 5 月,在他的 88 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Harman 聘任 Dinesh Paliwal 为 Harman International 的首席执行官。

Paliwal 是一位工程师,拥有印度理工学院和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颁发的学位。

加盟 Harman International 之前,他是全球电力和自动化技术的领跑者 ABB Ltd. 的总裁。

大约一年后,Paliwal 接任 Sidney Harman 成为公司的董事长。

JBL 的工程师、主管人员和其他员工都饶有兴趣地关注着这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从未改变他们一直以来的关注点 - 生产卓越的音响产品。

通过与运动装制造公司 Roxy合作生产一款彩色耳机,JBL 开创了新的时尚趋势。

一直以来,JBL 都在为全新的娱乐产品设计扬声器和播放器,例如高清晰度电视、Blu-ray Disc 技术以及 Apple 最新的 iPod 和 iPhone 款型。

不仅如此,JBL 还一直关注着其他各种新的机会。

这些机会具体是指什么呢?在这里我们不便透露(这毕竟是公司的机密信息),但我们可以明确一点:长久以来,JBL 就以其优质工艺和技术创新闻名于世,广大员工继承了这一传统,我们十分确信,James Lansing 将为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3/5A音箱被中国发烧友神话已久,其带来的电声经济、文化、 科技 消极影响“罄竹难书”。 3/5A音箱以前的售价2~3万元人民币,时下也要5000元左右。这一型号的音箱至少有Rogers(罗杰斯)、KEF、Harbeth(雨后初晴)、Spendor(思奔达)等英国公司生产并销售,国内也有复刻者。它的市场经历连连不断的音响杂志宣传,终于应证了纳粹领袖戈培尔“谎言重复千遍就会变成真理”的名言。 我不用在这里举例,只要在网上搜索“3/5A音箱”,就会呈现无数可计的吹捧文章。中国从80年代迄今,音响媒体将它不间断吹捧了40年。把它从BBC广播监听应用故事,一直神吹到无与伦比的书架箱经典,甚至将它列为技术上难以逾越的“天花板”。 91年,我在杂志宣传引导下,于广州发烧友家里第一次接触“3/5A”,功放是一套美国麦景图。发烧友因为这套3/5A音箱自豪、骄傲、兴奋到脸红(血脉喷张)地叨叨不绝。我一听,“怎么这么差”!,没瞬态、没动态、不通透、没细节、没低频、音染大、失真也大,几乎是集音箱制造所有缺陷为一身。当时我想不通:难道音响杂志对3/5A的评价是造假吗? 93年我以某音响技术研究所所长身份在成都HI-FI音响音乐中心兼职技术总监与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中心”所办杂志与刘汉盛(《音箱论坛》杂志主编)有合作,相识中才知道音响媒体表面上是“中立者”,举起一面公正公平进行音响评论的旗帜,实际上是音响制造商、供应商的附庸,亦或说音响行业的寄生体。道理很简单:厂商、制造商拿钱买评论,媒体自然要为其说好。否则哪来的版面钱赚。既然是依附厂商、供应商的音响媒体,怎么可能进行公正评论,只能合谋赚取发烧友的银子。 音响媒体将3/5A吹上“神坛”,谎言真能成为真理吗? 发烧友的银子是很好“赚”的。 “发烧友”这个桂冠非常具有讽刺意义。他本是一个比喻神志不清病态者(发烧的医学概念是39度左右),但在生活中以“发烧”来安抚自慰的人群却以此为荣。既然是一群“神志不清”者,自然是获取智商税的广袤商业逐利大草原。只要你会编故事、吹牛逼,就可以开动大型割草机任意收割“发烧友”。 常听发烧友说3/5A人声有多毒、小提琴有多黏,吉他有多浪等等。这些评价可信吗?依据是什么?标准是什么? 如此评价之人见过蔡琴吗?听过真的小提琴吗?一句话:你有过音乐阅历吗? 那这些评价从哪里来的呢?从杂志、从商家那里捡来的?人云亦云? 我所见过的发烧友多数不具备真音乐鉴别能力(我说这话意味着要得罪多数发烧友,忠言逆耳)。比如将蔡琴作为试音天碟一例,很普遍。我没有听过蔡琴的真声,但是蔡琴的唱片十张有9种音色,《渡口》与《三年》判若两人的声线。同样是未经专业训练的歌嗓,比较罗海英其发声不够通顺透彻,比较经专业训练的降央卓玛,声线、技巧、音域、音质等各方面均差得太多,不在一个层面。 蔡琴的录音混音叠加了很多电子效果的修饰和夸张。由于缩混音时,叠加的电子效果不同,音染不同,所以每一张蔡琴唱片音色音质均不同。即便如此,也听得出来蔡琴的声线是飘的。但是把蔡琴吹胀为试音天碟的媒体评论铺天盖地。我也用蔡琴试音,但试音的目的不是听好,而是听坏:凡能听到蔡琴唱片的缺陷越多,就表示音箱越好。因为混音后期无论什么手段都遮掩不了嗓音与技艺的缺陷。 发烧友多数不具备音乐声音审美判断力,商家清楚、厂家也清楚,这就是割草机的商机。 3/5A就是利用是个商机的典型案例。 我把3/5A说得一钱不值。果真如此吗? 3/5A的高音单元前期采用Mylar材质(麦拉),这是一种高分子聚集合成材料,俗称“塑料”,美国杜邦称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这种音膜材料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许多语音喇叭、耳机喇叭、手机喇叭、笔记本喇叭都用。原材料30元~80元/kg,每公斤53平方,每平方产出265只音膜,一个30mm直径单元音膜的材料成本大约0.002元(2厘),3/5A高音只有27mm直径。音膜热压成型时1出30为 0.03元造价,1出6为 0.04元造价,1出1时为 0.05元造价,也就说其音膜成本不会超过0.05元。也就说一只类似3/5A的25芯内磁(造价高于外磁)蚕丝高音单元东莞供货价不会高于8元。 造价 价值。价值里面包含商业价值和产品价值。产品价值包含造价与性能。PET的声学性能算是比较低的。它的声速仅有5400m/s,和铝膜相当。但因硬度低,承载功率受限,很容易失真。这种失真在麦拉喇叭中比比皆是。一个50μm厚度的PET音膜,响应时间为9.2Ns,较我们研发的高音振膜响应时间慢3倍,高频细节表现不出,且高频失真会造成振幅过载形成15K处(后)的尖峰和尖谷,频响特性呈极不均衡状态,不具备高端声学性能基本条件。属于低端性能的声学材料。也就说3/5A的高音单元的声学价值是很Low的。 3/5A的中低音单元也是塑料音膜,早期为了消减过多的固体频率音染,涂覆了一层阻尼胶。整体表现看,从110mm直径的单元(约.4.5英寸)振动面积的灵敏度83dB(Rogers Studio 3做到了85dB)。它的振动投影面积为67平方厘米(有效振动面积比这个还大。因为是锥形)。声转换效率为1.23dB/平方厘米。与我们研发膜厚1.5mm3英寸单元灵敏度相当。但是它的投影振动面积 此近2倍,也就说声转换效率低了近2倍。其中的无功功率(为声转换有功功率作出的消耗)大了2倍。声转换的过程中,电磁消耗无功功率比例越大,性能就越低。音频电流中的频率细节都被它“吃掉”了。更何况其装箱低频-3dB时才70Hz。比较我们研发的3英寸单元装箱低频-3dB50Hz的性能相差太远。一个音箱-3dB50Hz都达不到是不能做监听用的。因为大多数音乐低频都在50Hz左右(如底鼓)。 3/5A一直号称监听,简直是掩耳盗铃。 这样的单元好吗?自然不好。要说它的制造价值就更低了。只要把扬声器配件组合起来都能达到这个水平,绝大多数制造厂均可以生产,没有任何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材质的稀缺性。 在东莞,3/5A类似单元套件(2只1英寸外磁mylar膜高音+2只4英寸外磁塑料膜中低音)100元内能够拿下。 3/5A的箱材更普通——夹板(也叫层板,都是低质木材黏胶压合)。所需箱材每只0.3平方米,当前价格为13元/平方米,材料成本两只箱体为8元,加工贴木皮50元/只,造价也才108元。 3/5A的分频器为两阶,电感、电容、电阻全都用的是最低端材质。估计不超过20元/组。两组最多40元。 3/5一对音箱造价,在东莞制造不会超过人民币300元(含包装)还不到我们研发3英寸一只磁体的造价。 这样的音箱价值高吗?从哪里高得起来? 所以3/5A的价值不在产品及其技术本身,而是媒体吹出来的“气球”。3~400元造价在市场价超过4000元为HI-Fi音响界的常规。整个产业链收获4000元,厂家分取1500,商家和媒体分3500。更何况3/5A曾销价2万呢。 如果厂家产品性能好,再多的利润无可厚非。但3/5A毕竟性能太差。它不是电声工业产品的经典,而是电声行业“掠夺性”市场品牌营销的经典。其所谓营销“经典”在于产品造价10元,市场价15倍,产业链分利:厂家与媒体共分35%,批发商与零售商共分65%。如此,聪明的经销商自然选择利润比大的商品。如此,厂+媒也可获得5倍的利益。这是3/5A进入中国市场率先取得的成功经验。它以“发烧”、“监听”的名义最早进入中国市场,为欧美音箱进入中国市场获取了宝贵的成功营销经验,迄今被欧美音响制造商广泛采用,也对阻挡人类电声工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相关内容见拙作《Hi-End音箱真伪》)。 从技术角度讲,3/5A哪哪儿都不好:振膜、磁路、音圈、电感、电容、电阻、箱材、工艺......及其综合电声性能,没有一个可称为“好”的地方。粗制滥造典型。 写到这里要对读者说声抱歉:得罪了。尤其是一大批把钱仍在3/5A身上的发烧友(不少还蒙在鼓里)。请谅解:我说你们不识货是一种爱护的态度。我相信你们对3/5A并非“情人眼里出西施”,而只是因你们没见过真“西施”,因妖言惑众而误将3/5A当“情人”。不过,请你不要再听其他音箱,还能维持这个丑陋的“情人”西施像,否则悔之晚矣!

80年代的少年杂志

现在买都恐怕买不到了,何况是白看?我记得以前的少年文艺有两个版本,一个上海的,一个是江苏的(好象是吧,我以前经常买江苏出版的,)你说的应该也是江苏版江苏《少年文艺》是创刊于1976年的老牌少年文学刊物地址:210009南京市湖南路47号15楼《少年文艺》编辑部网上是没有电子版的如果你居住在大城市,建议你先去图书馆找找,少年文艺算是老牌期刊了,大些的图书馆都会有的,先确定杂志的版本再联系杂志社看看有没存货或者上淘宝找找

Teen beat 梯恩拍子 专业用语 青少年杂志名 面对青少年读者。Teen Beat 是Vouge 的姊妹版杂志。最早于1975年出版。

1989年的少年文艺,《马踏飞燕的传说》分上篇与下篇。小马驹阿青(青鬃马)

一本杂志的名字,80年代还访谈过还是teenager的Bill Gates.

80年代辽宁青年杂志

那不是荆柯刺秦之前出发时 好象是燕太子丹还是高渐离说的???结果最后还真的没回来

是不是汪国真?汪国真(1956~ ),中国大陆当代诗人。祖籍福建厦门,生于北京。他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在学校时,喜读、写诗歌,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汪国真自称其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美国人)。追求普希金的抒情、狄金森的凝炼、李商隐的警策、李清照的清丽。毕业后,分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年7月对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重庆等城市18岁以上居民完成的“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调查结果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他名列第一。2000年他的5篇散文入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一册。汪国真在书画创作领域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他的书法作品已被镌刻在张家界,黄山,五台山,云梦山,云台山,花果山,周瑜陵园,解州关帝庙等名胜风景区,他还应邀为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涉外饭店创作书画作品。2002年他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当年出版的《中国百年书画走红名家》一书。进入新世纪以来,汪国真又开始了音乐的研究与创作。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艺术人生》、《综艺大观》、《正大综艺》和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等栏目都对他作过介绍。2003年11月连续四期担任中央电视台《音乐擂台》歌手比赛评委。 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1990年开始出版诗集。第一部诗集为《年轻的潮》,以后又出过多部诗集。曾经在1990年代掀起一股“汪国真热”。汪国真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是《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在湖南杂志《年轻人》1984年第10期上发表,后经《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先后转载。汪诗首先在北京中学生中造成一定反响,并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学生中流传,经由一位女教师将此信息告知身为某出版社编辑主任的丈夫,触发出版社的商业敏感,迅速与作者联系出版其作品。1990年4月20日汪国真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交稿,5月21日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汪国真热”出现于这本诗集出版之后,此书在装卸中连续五次印刷,印数达十五万册。紧接着又出版了《年轻的风》(1990年10月花城出版社)、《年轻的思绪》(截止1991年初,三次印刷达十四万册)、《年轻的潇洒》等诗集,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了《汪国真诗文系列》九种,中国妇女出版社会 出版了《汪国真爱情诗卡》、《汪国真抒情诗赏析》,另外还有专收汪国真格言短句的随笔著作及其与他人的对话录。作为回应,市场上也出现了评介性的《年轻的风采──专访汪国真》。中国歌坛1991年2月推出了《青春时节──汪国真抒情歌系列之一》的盒带,并被《中国青年报》列为该月十盘优秀畅销磁带的第三名。1990年7月4日,其诗集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文艺类独此一本。1990年10月北京高校出现汪国真诗歌演讲热。1990年在出版界被称为是“汪国真年”。在上海,这种热潮来得稍晚一些。1990年10月上海徐家汇书店购进已经在北京走红的汪国真诗集《年轻的思绪》二十本,但二个月后才卖完。1991年春,上海《文学报》发表特写文章《美的征服,始于“手抄本”》报导汪国真的情况,这是他首次被完整介绍到上海。而《文汇报》为了将汪国真在"文汇书展"上重点推出汪作,则在《文汇读书周报》上连续介绍推崇汪国真,称汪国真为“诗坛王子”,造成舆论攻势,从而使得1991年3月27日的“文汇书展”中出现汪诗销售的热潮。追问: 请问汪国真是现代的吗 回答: 呃~严格的说应该算当代的

走错门了。。。

旅行家杂志80年代

《旅行家》杂志主要是集合各个旅行家们的一些旅行经历和旅行地方面的资讯。最旅游爱好者来说还是值得读的旅游杂志的。。这个书杂志铺有的,可以看看

美国国家地理 - 人一生中要去的50个地方(2009-04-20 08:56:19)标签:美国国家地理 大苏尔 日式旅馆 野外探险 城市风情 旅游 分类:旅游 这份名录绝对是经得起考验的,他们来自《国家地理·旅行家》的专业建议,或者说,都是国际顶级旅行家们刻骨铭心的片断记忆。《国家地理·旅行家》杂志的作者、编辑及顾问们在激烈的唇枪舌战之后,从500个候选地点中挑选出了现在的这50个地方(加上外太空这个额外赠送的目的地),成为每一个地球人穷尽一生的梦想。可以说,这50个地方的选取没有任何的科学理论依据,因而也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但可以确认的是,这份名录是绝对经得起考验的。因为,这是一群有着1500年旅行经历的旅行家们最终的选择。同时,也代表了《国家地理·旅行家》这一国际性旅行杂志的权威。" - 凯斯·贝洛斯 《国家地理·旅行家》总编城市风情:百年老城1纽约New York2伊斯坦布尔Istanbul3巴塞罗那Barcelona4香港Hong Kong5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6巴黎Paris7耶路撒冷Jerusalem8伦敦London9威尼斯Venice10旧金山San Francisco野外探险:最后的伊甸园11塞伦盖蒂平原Serengeti12加拿大落基山脉Canadian Rockies13澳洲内陆Australian Outback14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珊瑚礁Papua New Guinea Coral Reefs15亚马逊丛林Amazon16科罗拉多大峡谷Grand Canyon17厄瓜多尔加拉帕哥斯群岛Galapagos18委内瑞拉的平顶山区Venezuela's Tepuis19撒哈拉大沙漠Sahara20南极Antarctica人间天堂:美丽、平静、天堂般愉悦21帕劳——太平洋岛屿Pacific Islands22明尼苏达州的边界水域Boundary Waters23传统日式旅馆Japanese Ryokan24希腊小岛Greek Islands25塞舌尔Seychelles26智利托雷德裴恩国家公园Torres del Paine27英属维京群岛British Virgin Islands28意大利阿玛尔菲海岸Amalfi Coast29印度喀拉拉邦Kerala30夏威夷群岛Hawaiian Islands阳光地带:现代文明与自然的完美结合31英国湖区England's Lake District32新西兰北岛North Island,New Zealand33卢瓦尔河谷Loire Valley34大苏尔Big Sur35加拿大滨海诸省Canadian Maritimes36佛蒙特Vermont37挪威海岸Coastal Norway38从岘港到顺化Danang to Hue39阿尔卑斯山Alps40意大利托斯卡纳区Tuscany世界奇观:人类不朽的创造41泰姬陵Tai Mahal42梅萨维德国家公园Mesa Verde43梵蒂冈Vatican44雅典卫城Acropolis45佩特拉Petra46马丘比丘Machu Picchu47长城The Great Wall48吴哥Angkor49金字塔Giza Pyramids50网络空间Cyberspace挑战未来:未来的家园太空Space

古人云:"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手捧一本好书,在阅读中怡情养性,其实是一种享受。读书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休闲方式,同时它也成了我的一种生活习惯。在与《旅行家》的第一次邂逅便是在充满着温情惬意的书咖之中。翻开杂志的第一页,呈现在眼前的便是“被世人遗忘的欧洲后花园”——塞尔维亚。曾在《捕梦之乡》中看到过作家陈丹燕对塞尔维亚首都的形容:“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穷而性感',其实这是一整座国度弥漫的气质。”从城市到乡间,从森林到山川,塞尔维亚拥有很好的旅游基础,有各式各样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大量文化历史遗迹,还有着不同的精神,艺术,建筑和文化的影响。 于1996年1月创刊的《旅行家》,是中国旅游消费的权威性刊物。用心阅读这本杂志,你会发现它在传播着真知,引领现代的需求,发掘着人文历史资源,提升着读者的消费品质。这是一本融阅读价值与实用价值为一体的杂志。这本杂志不仅引领国人改变着旅行观,而且还在用自己的方式试图呈现一个变化中的中国。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世界没有阳光一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家》让我饱览了大千世界,身临其境般感受着自然与社会的万种风情。神秘莫测的金字塔,安宁静谧的边陲小镇凤凰,还有那美国拥有摩天大楼最多的城市芝加哥……书中那优美的文字与犹如置身其中的图画带我横越高山,纵跨海洋。在感叹世界之大所存在的那些美轮美奂的精彩之外,更多的是憧憬和向往……

80年代健与美杂志

中国人有健身记忆的岁月,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现在看上去已经时隔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在当时刚刚落地萌芽,与此同时,健身运动也开始生根。当时主要以开办健美训练班为主,《健与美》杂志也在当时创刊。健身,开始进入普罗大众的视野。

从90年代到千禧年这十年,健美操一跃成为时代新宠,全国健美赛事开始带动大众健美潮流。健美操成为大众健身的主要项目,涌现出大批健美操明星,如当时街巷热捧的健身操教练马华。

与此同时,健美铁馆成了未来商业健身房的雏形。引进了国外运营管理模式,却又价格高昂的高端酒店内的健身房,以及当时由健美操演化后的有氧拉丁、街舞等,更多以电视节目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

千禧年、尤其自北京申奥成功后,全国上下纷纷加入体育健身热潮,国内多家大型连锁品牌接连创立,国际品牌入驻中国,健身市场在萌芽发展20年后,迈入了第一个快速发展期。

互联网+”的本质在于,为传统行业注入互联网的元素,在用户运营和营销,以及技术层面提供支持。对于传统的健身行业来说,互联网能为其带来哪些变化,始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三四年来,互联网健身一度火爆,不仅出现了线上报名,线下体验的模式,共享健身房也参与其中。但是热闹过后,人们发现健身的本质始终没有变化,健身房赖以生存的核心依然是用户规模和教练资源。

互联网健身是怎么兴起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未来走向哪里?「我有嘉宾」将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一一解读。

人鱼线、马甲线、肌脂比……这些早年间并不是很有热度的词汇,现在已然成为挂在人们嘴边、搭配一日三餐的普通话题——全民健身时代来临。

上世纪80年代全国范围内兴起的口号“增强全民体质”,看上去被实践得很好,但问题在于:从何时起,健身市场与互联网有了关联,互联网健身之战,

但是热闹过后,人们发现健身的本质始终没有变化

现在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开始追求品质生活,不管过哪种生活,身体的健康都是首要的条件,所以只有健身,把身体搞好了才有资格谈其他的。以前都是线下的健身,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任何事物都跟互联网沾点边,好像这样才流行,符合年轻人的追求。

邮发代号 82-345 健与美是月刊 ,当月01日出版 09年的单价是¥12.00, 全年订阅价¥144.00可以到订这里看看()看看。

  • 索引序列
  • 80年代专业音响杂志
  • 80年代的少年杂志
  • 80年代辽宁青年杂志
  • 旅行家杂志80年代
  • 80年代健与美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