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一:零售资金将是公募业务未来最重要的新增资金来源。预计到2025年零售业务将为公募基金创造约16万亿元人民币的增量资金规模。同时,“基金赚钱、基民亏钱”局面将逐步被打破。趋势二:竞争与合作并存,以银行和保险为主的金融客户仍将是公募基金重要的机构客户。麦肯锡预计,至2025年,包含金融机构和养老金在内的全量机构客户将会为中国公募基金市场带来约12万亿元的增量资金。其中,蕴含大量存款和保险浮存金的银行和保险客户是除一、二支柱养老金外重要的机构客群,它们未来将在互补类的投资能力、理财替代和资产配置等解决方案能力方面与公募基金加强战略合作。趋势三:养老金体系结构化改革将带来一二支柱委外和养老金三支柱机遇。在一支柱省级统筹和二支柱覆盖度扩大的趋势下,一二支柱养老金可投资资产将保持稳定的两位数增长。在顶层政策的推动下,三支柱有望在未来5年迎来潜在的爆发式增长机遇。趋势四:权益产品和“固收+”产品将引领市场增长,资管机构将持续推进产品策略多元化资本市场改革和资管新规下理财替代趋势将驱动权益和固收+产品加速增长。同时以被动、量化、跨境为代表的策略增速将快于整体增速。趋势五:中国公募基金全球化投资将进一步加速。2016年到2020年第三季度,我国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年化增速达62%,QDII基金规模年化增速约14%。麦肯锡预计未来5年,随着跨境投资通路和额度的逐步放开,公募基金的全球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趋势六:行业局部马太效应将加剧。行业的头部集中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在权益和宽基指数等细分市场尤为明显,截至2020年底,当年新发规模排名前2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贡献了71%的新发市场份额;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规模排名前5的沪深300ETF基金贡献了83%的市场份额,规模排名前5的上证50ETF基金贡献了超过99%的市场份额。【拓展资料】基金,英文是fund,广义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我们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不同的种类:(1)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这要看情况),通过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购和赎回,基金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一般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2)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资基金公司的形式设立,通常称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投资人三方通过基金契约设立,通常称为契约型基金。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均为契约型基金。(3)根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4)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债券基金、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四大类。
根据QYResearch《2021-2027中国风扇和鼓风机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行业结构分析来看,风机鼓风机行业并不集中。这些制造商从大型跨国公司到小型私营公司在这个行业竞争。排名前五的生产商包括Greenheck、Twin City Fan、Howden、Systemair和Soler & Palau,它们的收入约占市场的26%。从区域来看,北美是阀门最大的生产区,也是整个风机、鼓风机行业的领先者。中国占据了32%的生产市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分别占全球工业总量的20%和21%左右。其他国家的产量要小一些。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约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9%。本报告研究中国市场风扇和鼓风机的生产、消费及进出口情况,重点关注在中国市场扮演重要角色的全球及本土风扇和鼓风机生产商,呈现这些厂商在中国市场的风扇和鼓风机销量、收入、价格、毛利率、市场份额等关键指标。本文也同时研究中国本土生产企业的风扇和鼓风机产能、销量、收入及市场份额。此外,针对风扇和鼓风机产品本身的细分增长情况,如不同风扇和鼓风机产品类型、价格、销量、收入,不同应用风扇和鼓风机的市场销量等,本文也做了深入分析。历史数据为2016至2021年,预测数据为2021至2027年。
浮试垂直轴风机的发展趋势包括提高效率、扩大规模、智能化控制方面:1、提高效率:目前浮试垂直轴风机的转换效率还有待提高,未来可能会通过改进设计和采用新材料等方式提高其效率,以更好地满足能源需求。2、扩大规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浮试垂直轴风机的规模可能会不断扩大,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能源利用。3、智能化控制:未来浮试垂直轴风机可能会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等方式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和管理,提高风力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
风机型号具体有以下:
离心式风机
离心风机型号由基本型号和补充型号所组成。如果风机的基本型号相同,而用途不同时,为方便区别,在基本型号前加“G”或“Y”等符号。“G”表示送风机,“Y”表示引风机,补充型号由两位数字组成。
第一位数字表示风机进口吸入型式,以“0”、“1”、“2”表示,其中“0”代表双吸风机;“1”代表单吸风机;“2”代表两级串联风机。第二位数字代表设计序号。风机型号完整的表示方法就包括:名称、型号、机号、传动方式、旋转方向、出口位置等部分。
轴流式风机
根据轴流风机的特性做出以下分类:
按材质分类:钢制风机、玻璃钢风机、塑料风机、PP风机,PVC风机,镁合金风机、铝风机、不锈钢风机等等。
按用途分类:防爆风机、防腐风机、防爆防腐、专用轴流风机风机等类型。
按使用要求分类:管道式、壁式、岗位式、固定式、防雨防尘式、移动式、电机外置式等。
按安装方式可分为:皮带传动式、电机直联式。
回转风机
利用转子旋转改变气室容积来进行工作。常见的品种有罗茨鼓风机、回转压缩机。设计转子在缸体内偏心旋转,油润滑,低转速。
未来风机发展趋势和方向分析
风机主要应用于冶金、石化、电力、城市轨道交通、纺织、船舶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以及各种场所的通风换气。除传统应用领域外,在煤矸石综合利用、新型干法熟料技改、冶金工业的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等20多个潜在的市场领域仍将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随着风机制造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风机制造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风机制造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购买者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风机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风机制造行业中的翘楚。
议论文的论点考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我饮食文化发展趋势我觉得现在非常的好,而且现在人在这方面也比较注重。
多少字,需要发表吗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饮食文化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年代。在我们感叹中华饮食文化积淀之深厚的同时,中国饮食文化的学习者和爱好者也常常对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感到某种困惑。所以,我们可以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了解我国饮食文化发展的总体历程,中国的饮食风味特色、民俗风情等。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真可谓博大精深,中国烹饪技艺也得以彪炳史册、发扬光大。当然,中国饮食文化也是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如,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经历了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四个发展阶段。同时,我国推出了近6万多种传统菜点和2万多种工业食品,并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筵宴风味流派。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获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内涵,它涵盖了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内容,可谓深厚广博。不管是站在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还是站在食品与食具、民俗与功能的立场上,中国饮食文化都能展示不同的文化品味和价值。中国饮食发展史综述中国饮食文化也影响着其他国家,并且引领了东方的饮食文化。它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那么,中国饮食文化经历了哪里历程呢?中国饮食文化最早应该源于“巢氏”,即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但还不属于饮食文化。燧人氏的时候,人们就懂得了钻木取火,“熟食”从此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1、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2、煲:用泥裹后烧;3、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4、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神农氏时期,“耕而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人们首次使用洒、酪、酢、醢为配料,并利用炊具和容器来制作发酵性食品。进入了“黄帝”时代,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有了新的改善。人们开始使用灶,并集中火力使食物速熟。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然而,真正广泛运用“速熟”技艺是在周秦时期,也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雏形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以稷、黍、麦、豆类等农作物为主。南方还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自周朝以后,中原大地才开始引种稻子,并且它是中华饮食文华的发源地。汉代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最富有的时期,这主要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当时,引进了石榴、芝麻、葡萄、胡桃、西瓜等二十余种果蔬产品,并且还引入了一些烹调方法,如炸油饼,胡饼即芝麻烧饼也叫炉桡。据史料记载说,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用豆类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食物,真可谓物美价廉!大概在20世纪初的时候,河南密县发现的汉墓中的大画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又叫脂膏;植物油主要有杏仁油,奈实油,麻油等。当时还很稀少,直到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才逐渐增加,价格也相对变低。进入唐宋时期,中饮食文化也达到了一个高峰,人们开始对饮食过分地讲究。“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然而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当时的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麻子成了植物油的原料,豆料成了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幅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了马铃薯、甘薯等物种,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了为主要菜肴。另外,人工畜养的畜禽已成为肉类食物的主要来源。总而言之,中国的饮食文化,它具有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它是中华各族人民历经一百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并不断致力于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饮食审美等多方面的创造、积累,最终形成了影响邻国及至全世界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由于一个国家的历史、疆域,实力、人口不一,并且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也有所不同。饮食文化离不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通过对中国饮食文化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了解,能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度智慧的结晶,它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生态环境治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二:《新时期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创新》 摘要:环境政策是政府在保护环境方面所采取的一切对策和行动。合理利用市场机制,完善综合环境政策,是当前世界各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新趋势。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提升政策效能,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实现对政治、经济、 文化 、社会等资源的整合,建立健全国家环境管理与社会环境管理的良性互动机制,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 中国正处于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转型新时期。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重化工业仍是工业化的主导形式,各种盲目发展和低水平发展的现象泛滥,资源消耗的集中度仍然很高,资源和环境面临的压力依然很大。在“十五”期间,中国各项经济指标都超额完成,但是,环保指标却没有完成;“十一五”前四年,中国经济克服了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仍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尽管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14.9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了9.66%和13.14%。可是,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变化不大,局部地区仍在不断恶化,突发性环境事件进入高发常发态势[1]。“中国正承受扭曲发展观带来的恶果”,环境问题成为“已到眼前的危机”。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强化生态建设与环境管理工作,迅速扭转当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确保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是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一、现行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缺陷 1.侧重于具体事务与专项目标,缺乏全面的统筹协调。中国环境政策起步于计划经济时代,逐步形成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制定环境政策的目的在于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生的具体环境问题。环境政策的重点一直是制定专项环境管制措施以实现一些具体的环境管理目标,而较少地关注如何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纳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中以全面预防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生态环境政策重污染破坏的事后治理、末端治理,缺乏从全过程上对环境资源的使用进行有效规范控制的制度措施;规制性政策多,经济、技术政策偏少;实用的政策不够,政策间缺乏协调。 2.配套措施不全,实际操作性不强。环境政策是组织环境管理活动,指导社会环境行为的行动指南。近年来,中国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加强政策创新,制定了一些环境治理的新政策,如环境影响评价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绿色 保险 与绿色信贷政策等。为了照顾各地不同的具体情况,适当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与统一性,不少环境政策,国家只是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而将执行时的具体要求留待实践后再行详细制定,致使许多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 3.公众参与面小,政策的社会基础薄弱。环境管理牵涉面广,工作复杂,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但是,中国环境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中,公众参与面较小。政府一直沿用“命令―控制”的方式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方式,通过将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化,行政强制化,并过分地依靠行政处罚来保障管理绩效,对个人及企业参与协助环境管理不够重视 [2]。企业、个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等参与环境管理的范围、程度、效果等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态环境管理的社会基础薄弱,直接影响到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 二、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是新时期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现实要求 1.发挥市场作用,实行综合治理是当前国际环境政策的新特点。广泛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制定综合环境政策,是当前环境管理绩效好的国家的共同点。在环境管理机制较为完善的国家,都允许污染许可证和资源配额的交易,征收污染税、原料税、产品税、资源税、排污费、使用费、补偿费等,提供财政补贴、优惠贷款和环境基金,实行押金―退款制度,建立环境资源损害赔偿责任等。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是一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采用经济手段对个人和企业有激励作用,可以较好地鼓励公众协助、参与环境管理。以美国为例,在经过农业大开发、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和工业化建设后,美国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和措施,环境治理效果显著,恢复良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泡泡政策”,即污染权交易制度。由国家或地区对污染总量实行控制,逐步下降。然后将污染排放额度分解交易给企业。企业有权对获得的污染排放额度进行交易。这样,政府控制总量,企业如果新成立、扩产等,需要增加排污的,必须到具有排污额度的企业购买。通过市场调节,达到控制污染排放的目的。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很好,使美国空气污染物总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并已在水污染物等方面推广。 2.创新环境政策,转变环境管理方式是新发展阶段的现实要求。面对生态环境面临的巨大压力,环境管理改革却远远滞后,管理绩效低下,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破坏仍在继续,有的地方还愈演愈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经济体制变革正在引导着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重组。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严重挑战还刚开始,环境管理面临的形势可能会更加严峻。 三、新形势下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创新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政府环境治理措施的落实。借鉴美国成功的排污权交易机制和中国甘肃省张掖市水权交易的探索,合理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对现有环境资源的交易机制进行改革,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资源权益交易的市场机制 [3]。首先,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对所有生态环境资源(包括环境容量,以排污量来体现)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将符合市场交易特征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全部或部分权益确定为可以进入市场交易的品种。其次,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规律合理确定供应总量的限度,科学合理地确定交易品种的基准价格。最后,通过市场独特的价格形成机制,使环境资源的景观价值、生态价值和存在价值内化为环境资源的交易价格,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外部经济性。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生态环境管理政策与措施的落实。 2.改革环境 财税 政策,确保环境投入。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投入需求多,社会效益大,直接的经济效益却不是很明显。近年来,中国加大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投入,对于加强环境管理、优化生态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生态环境投入的主要来源是中央,地方环境投入十分有限。由于资金预算安排的确定性不强,资金 渠道 与管理使用分离,导致资金投入方向混向,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为了保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资金持续投入,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必要改革环境财税政策。一是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环境经济政策,建立起中国的环境税收政策,并将环境税收定为地方税种,保证地方环境投入的资金来源。二是完善中央财政的财政补偿、转移支付等具体政策,保证中央财政的持续投入。三是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增加预算的法定性,保证资金落实并且不受干预和影响。 3.建立和完善绿色GDP核算制度,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对自然资源损耗的监测,统计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资源损耗以及由于废物排放和自然资源使用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损失,在此基础上,对其价值量进行核算;并对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和恢复环境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为环保而设立环境管理机构发生的各项费用、降低和改善环境污染的研究开发及利于环保的设施支出等,也进行核算;同时,对推动社会进步和造成社会无序和发展倒退的“支出”进行区别统计。根据这些核算和统计数据,计算出社会发展的环保支出,建立起绿色GDP核算体系。从而,实现将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到GDP的核算中,切实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状态,促进地方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4.建立绿色经济政策,支持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建立和推行企业产品环境成本核算办法,将产品使用过期后的环保处理费用纳入到产品定价之中,杜绝发生类似于廉价白色泡沫塑料泛滥而处理成本实际很高的现象。建立起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等环境经济制度,促进绿色贸易,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环保责任。建立促进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将清洁生产作为企业减污增效、政府环境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对实施清洁生产的试点企业、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以及对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污染物少的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给予优先资金扶持,对重点污染排放企业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充分调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环保产业(包括环保服务业)的发展。 5.促进环境中介组织发展,支持和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公众是环境质量的最终感受者,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公众有权力也有义务参与环境管理。大力支持和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管理,有助于各项环境管理政策措施得到切实执行并发挥出最大效能。环境中介组织是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主要渠道和重要形式。需要制定鼓励政策,引导环境中介组织健康发展,拓宽环境中介组织在生态环境立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纠纷处理、生态环境知识宣传等方面发挥作用的渠道,将部分政府做不好、做不了的事情转交给各类环保组织,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确保政府能够真正将主要精力用于环境生态监管。发达国家就经常用“公众评估”的办法来核算绿色GDP,也就是由相关的专业部门和较独立的咨询机构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公众咨询,调查公众对生态影响的评估,然后 总结 公众的评估意见,并作为绿色GDP的补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充分发挥环境中介组织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实现政府与民间社团组织的良性互动,提高环境管理政策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邹静昭.2009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如何?[N].中国环境报,2010-01-26(5). [2]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为[J].学习论坛,2007,(4):40-43. [3]李雄华.试论环境资源权益交易的市场机制[J].生态经济.2009,(9):40-43. 生态环境治理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三:《治理农药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从原始的耕种方式渐渐地科学化。现代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多的农药种类投入到了农业生产中,而且药量变得越来越大,相应的农药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不仅对农业生态产生了重大的问题,而且对人类的生活也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如何的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农药污染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治理农药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药;污染;农业;农业环境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的资源,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的经济基础,为了满足我们对事物的需求,提高农业的生产量,化肥、农药和生产调节剂被大量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上,如果这些东西过量或者不正确使用,都会导致土壤被污染,破坏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了农产品,从而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治理农药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一、农药污染的现状 农药污染主要是针对农产品,尤其是对蔬菜、水果的污染比较大,许多的蔬菜、水果都存在着农药残留量超标的问题,从而引起食用者身体不适,比如:急性食物中毒、慢性食物中毒等。近几年,我国因为农药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频繁发生,造成了经济损失惨重。通过抽样调查发现,农药污染超标高达百分之三十左右,而其中蔬菜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相当的严重。 二、农药污染的原因 1、历史原因 20多年前,人类还没有意识到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大量的使用农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强大,也不了解农药的危害性,从而导致农药残留物比较多。比如:六六六的产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占我国农药产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致使土壤、水、大气的污染相当的严重。据调查了解到,这种农药的残留期高达三十年以上。 2、农药使用不恰当 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农民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知识水平低,从而导致他们的环保意识比较差,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达到杀虫、杀菌、杀草的目的,他们大量的使用农药,有的还使用高浓度的农药,有的不按照严格的安全隔离使用,还有的在采收前还在使用农药,这样以来,农产品上农药的残留物相当的多,从而导致污染比较严重。 3、监管部门监督力度不够 政府部门对农药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个别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生产严重超标的农药,从而导致农药污染比较严重。 三、农药污染带来的影响 农药已经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必不可缺的手段之一,在农药使用的过程中,农药通过喷洒、蒸发等方式进入到大气、土壤、河流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在杀虫、杀菌、杀草的过程中,过分的铲除病虫害的天敌,从而导致生态失衡,农药的残留物也通过各种方式存在,从而危害人类的健康,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1、污染空气 人类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农药通过扩散、蒸发等方式对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比如:农药通过蒸发,飘散在大气中,造成污染范围扩大。此外,在生产农药时,工厂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这样对大气也有很大的影响。 2、污染水体 在使用农药时,农药的残留物会依附在土壤里,部分会通过蒸发混合在大气中,遇到雨天,这些残留物就会混合在 雨水 中,导致水体污染。 3、土壤污染 在使用农药时,部分农药会被喷洒在土壤里,从而对土壤造成污染;部分会被混合在大气中,部分会落在水里,这样以来,通过对农田进行浇灌,农药的残留物又被浇灌在土壤里,对土壤再次造成伤害。 4、对农作物和其他动物造成伤害 农户为了提高生产率,减少害虫、杂草对农产品的破坏,就大量的使用农药,甚至使用超标的农药,农产品上农药的残留物量过大,导致农产品污染严重。此外,在使用农药时,对一些水生生物、飞禽、动物、植物的生命带来危害,减少它们的种类。 四、治理农药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 1、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条件的限制,化学农药依然是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近些年来生物农药得到了发展,它有着自身的优点,比如:高效、无毒、无污染、不伤天敌、选择性强等。它是一种细菌农药,比起化学农药是比较好的治虫药物,虽然它难以在短时间里大面积普及应用,但是相对于化学药剂是一个好的选择。 2、加强农药污染的监督、检测 政府部门要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测,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营造一个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和谐氛围。 3、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各级政府应该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全国人民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比如:通过电视等媒介大力宣传农药的使用方法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此外,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农药的使用技术,让他们正确、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把污染降到最低,使农产品达到无公害化。 4、禁止农药包随意丢弃 农民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有许多的不正确的地方,尤其是对使用过的农药的包装废弃物的处理不恰当,很多人在用完后就随意的丢弃,而这些包装袋或多或少的还存在一些农药的残留物,这样以来,通过扩散就会对土壤、大气、水等造成污染,还可能对人、牲畜的生命带来危害。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对农民进行教育,禁止他们随意丢弃。此外,还可以通过回收的方法,减少农药包的随意丢弃。 结束语 农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问题。因此,在农药的管理中,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严厉监管农药的生产及使用。同时农户在农药的使用中要做到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农药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要要规范。只有这三者的相互配合,那么农药污染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食用者再也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了。 参考文献 [1] 许海萍,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及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2001(6). [2] 蒲慧晓,农药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J],北方环境,2012(8). 猜你喜欢: 1. 形势与政策有关生态文明的论文 2. 形势与政策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论文 3. 环境为主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形势与政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 5. 环境保护相关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6. 2016形势与政策环境保护论文
OA办公系统绝大多数的用户关心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信息门户和沟通协作等应用,主流OA办公系统也已经形成以工作流程为核心的共识,并且以此为基础,开始引入目标绩效、计划任务、管理报表等与组织管理、日常办公息息相关的内容和方案实现;而与此同时,以个人工作门户为标志的平台集成理念,以及依托移动互联的移动办公平台开始引领OA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如移动APP、微信企业号集成应用等等。
但OA办公系统的未来必定是这样的:
移动应用为第一媒介
组织战略目标落地为第一要义
流程引擎、内容引擎、集成引擎、报表引擎、建模引擎、消息引擎六大引擎必备
各种应用云端采集部署:降低部署成本,加强智力交换
平台化是大趋势:个性化与标准化的有效统一
更加凸显人为核心的社交化自我管理模式
柔性组织、扩大组织边界:从组织应用为核心到个人发展为核心的模式——任何人都有自己终生唯一的网络办公空间ID,随时可以和任何企业组织进行对接(目前国外的slack具备了这样的可能)
随着人类电脑科技的进步,OA办公系统一定是向着更加还原协同工作自然原貌的方向发展。
以后的OA办公系统一定不存在: 表单、流程、文档、任务和考核的概念,任何信息只要通过语音输入,将自动帮助你形成需要的格式和属性,自动推送到必须要关注和需要关注的人手上并形成分析报告。系统智能识别信息、分类信息、分析信息和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在不久的将来任何组织的内部都将存在一个完全反映真实组织物理状态的电子化生态体系(e-cology):一个自我适应、自我更新的有生命力的电子生态体系,每一个组织的管理生命力可以得到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来自泛微官网《协同OA思辨》
办公空间设计论文题目
办公空间设计论文题目都有哪些呢,你能想到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办公空间设计论文题目,希望大家喜欢!
1、互联网企业办公建筑发展现状与设计原则探析
2、探究做好办公室装修设计的有效措施
3、人文活力空间的营造--济宁经济开发区创研中心为例
4、浅谈办公空间设计中如何植入企业文化
5、办公接待空间设计
6、装饰玻璃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7、现代办公空间生态设计探讨
8、浅析办公环境设计中的人性化处理
9、城市的记忆与建筑的思考--宣西北院落营造计划四号院改造方案概念设计
10、家居设计中镜元素的艺术特征研究
11、未来办公空间与家具设计流行趋势--Office3
12、体现自然情结的创意型办公空间设计
13、总部办公设计的国际化趋势探讨
14、新型办公空间家具的多功能设计分析
15、3DMAX在室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16、大学生创业基地办公空间方案设计--以财大创业咖啡厅为例
17、整合光环境分析的外窗节能设计研究--以寒冷地区点式高层办公楼为例
18、商业银行网点标准化装修设计探析
19、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设计探究
20、WELL建筑标准在现代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21、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的.要点探讨
22、现代绿色办公建筑设计实践--以东莞生态园控股有限公司办公楼为例
23、解析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24、现代办公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
25、在旧建筑中创造相遇空间--海狸工坊办公空间设计
26、“互联网+”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发展模式初探--以北京建筑大学城市住宅专题实验教学为例
27、联合办公空间的环境设计原则分析
28、海狸工坊办公空间
29、植物景观在办公空间的设计艺术研究
30、浅谈现代企业的办公空间设计
31、谈办公建筑的生态技术策略
32、现代办公空间绿色生态室内设计探索
33、浅析现代简约风格对办公空间的影响
34、中小商业办公空间设计思考--以南京某贸易公司设计为例
35、浅谈办公空间设计要点
36、浅谈现代高校办公空间设计趋势
37、现代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38、隐于钢筋混凝土的工作花园--上海某办公空间设计
39、创意产业背景下产业建筑遗产的更新设计分析
40、文化遗产在空间设计中的转变--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如何应用在办公空间设计中
41、办公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分析
42、地方文化在办公空间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以绍兴日报社新报业大楼室内设计为例
43、办公空间设计的人性化应用探索
44、从光谷大数据产业基地的设计谈互联网团队办公空间设计
45、创意空间设计研究
46、办公楼户外景观功能探析
47、基于环境心理学视野的办公空间设计研究
48、基于室内光环境质量的办公空间自动寻优
49、VR技术在高层办公建筑交往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50、浅谈办公空间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研究
51、浅谈大众创新背景下的众创办公空间的设计需求--以腾讯众创室内设计为例
52、“超级工作室”问世办公空间鼎立格局成型
53、示范性绿色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研究--江苏移动苏州分公司办公综合楼
54、深圳上梅林城市综合体生态设计研究
55、区域社区室内设计改造可行性分析
56、办公楼和办公空间交通空间设计研究
57、构筑人性化的办公空间--办公空间设计专辑
58、众创时代下的创新型孵化器建筑设计研究
59、办公建筑外部公众空间的设计与管控策略研究
60、超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61、场所精神营造-高层司法办公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设计探析
62、办公空间中智能化设计的应用研究
63、大型企业办公空间设计研究
64、基于多层级复合理念的办公“慢空间”设计研究
65、岭南地区博物馆展示空间采光优化的研究
66、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办公楼设计研究
67、办公空间私密性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68、紧凑型空间的办公家具设计研究
69、室内公共空间触觉设计研究
70、软装饰对无隔断办公空间室内氛围营造作用的研究
71、个性化办公空间的设计研究
72、针对现代办公建筑中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73、浅谈办公空间的辅助空间设计
74、当代城市生活环境景观设计研究--以办公环境为例
75、生态学理论在现代办公空间设计中的研究
76、现代办公空间室内用色探究
77、办公空间设计中现代简约风格的运用
78、设计之于设计--设聚(Designplus)办公空间设计案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
互联网主要目的就是完成各种领域和互联网良好的进行融合,这一定会使得网络流量类型增多并且访问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让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应用还有使用者访问形式的巨大改变。
处于“互联网+”背景中,更加明显地反映出来使用者利用访问网络的最终目的获得想要获得的东西而并非一些杂乱无章的事物,这个方向引领现代网络的变化。ICN能够很好满足“互联网+”背景下大量信息互联还有使用者访问以及信息交互的要求。
ICN将内容当做关键,依据姓名访问替代了之前依据地址访问的方式,依据内容名还有相关描述实施内容的检索,内容名能够直接体现出使用者的需要,能够让资源良好的进行开放和获得,以上的做法不单单能够让资源加快流动,还能够抬升资源的获得效率,处于ICN中,仅仅划分为两种,这两种分别是数据种还有兴趣种。
客户发出兴趣种,通过这个兴趣种来体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供方也就是内容的制造方还有互联网内缓依据内容的名字,通过数据种给客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东西。
节点按照内容的名字,实施兴趣种还有数据种的转发,所以可以说,ICN属于一个客户驱动类型的副本缓存,其中所记录的多种副本中只要有一个达到客户的需要就可以,不需要去考虑兴趣的出处,站在提供的角度,ICN是属于消费驱动中的一种,提供方仅仅需要了解客户感兴趣的内容名。
客户进行内容的消费,提供方依据名字提供内容,这样消费和资源提供的模式达到“互联网+”发展思想。
“互联网+”到迅速提升给互联网带来越来越多的使用者,经济社会和互联网的亲密度越来越大,另外就是,在互联网性能还有互联网管控上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
SDN的关键思想就是让互联网设施的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连接,转发作用体现在交换设备上面,控制作用让负责互联网整体信息的控制器实现,控制器利用进行编程完成策略的个性化还有动态部署。
所以在建立之后,SDN凭借着方便的网络架构和极强的网络兼容情况,不单单被研究领域所关注。并且获得互联网设备制造方的鼓励,逐渐的发展成互联网行业研究和开发的核心。因为SND数据分解平面与控制平面,能够迅速解决普通网络路由判断的盲目情况。
让控制的针对情况与控制效率增强,让网络良好的进行管理,让互联网利用的效率提升,SDN所具有的特征十分满足在提升“互联网+”的时候解决互联网管理混乱,还有增强网络效果的要求。
信息技术在加速国际新一轮经济革命的时候,同样加速新一代的工业技术革命。如今的工业制造系统演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集成情况在增强,网络连接同样越来越强。工业和网络的连接,现在已经变成了人心所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系统彼此的互相连接,完成互联网性、系统性还有完整性的提升,将之前传统的制造形式进行改变,提升管理的情况与制造的效率正是“互联网+”的最终目的。
美国“工业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15”全部是加速工业技术改变、创造出来核心的竞争实力以及让每个国家迅速的进行提升的关键。互联网属于面向互联网由消费者行业逐渐的转向与制造行业的需要而逐渐诞生的。
写作思路: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本人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才疏学浅,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我感觉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相差甚远。
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是一位治学严谨 ,要求严格的良师益友,在我的论文形成过程中,从内容、结构、文字表达甚至标点符号上都严格,只不过在某些方面我还做的不够。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万分肯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
多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本人将虚心接受,从而不断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以上是我对自己的论文简单陈述,请各位老师提问,谢谢!
据学术堂了解,毕业论文的展望与未来与总结部分相似,所以在这里建议大家在论文定稿时写,主要是说明论文的不足之处,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研究论文,从而完善自己的论文观点.
写作思路:先写出互联网发展的现状,然后畅享一下自己对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预测。
正文: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正在全面融入经济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带来了国家治理新挑战,并深刻地改变着全球产业、经济、利益、安全等格局。
互联网正在成为21世纪影响和加速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成为推动全球创新与变革、发展与共享、和平与安全的重要议题。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深化互联网应用,加强互联网治理,才能让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人类发展。
互联网将成为全球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互联网正在为全球产业发展构建起全新的发展和运行模式,推动产业组织模式、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全面创新,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众包、众创、众筹、网络制造等无边界、人人参与、平台化、社会化的产业组织新模式将让全球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得到有效适配和聚合优化,移动服务、精准营销、就近提供、个性定制、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等服务将让供求信息得到及时有效对接,按需定制、人人参与、体验制造、产销一体、协作分享等新商业模式将全面变革产业运行模式,重塑产业发展方式。
互联网构建的网络空间,将让产业发展更好地聚集创新要素,更好地应对资源和环境等外部挑战,将推动全球产业发展迈入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数字经济新时代。
互联网将成为世界创新发展的重要新引擎。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互联网企业正在成为未来全球创新驱动发展中最为广泛、最为耀眼、最为强劲的创新动能源泉,成为全球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引领者。
人口、资源、市场等驱动国家发展的传统红利要素,正在全面让位互联网创新发展的红利,互联网创新将成为推动世界持续发展的重要新动能,带着人类全面跨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创新、智能、变革的社会正因为互联网创新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