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转氨酶对麻醉的影响研究论文

转氨酶对麻醉的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转氨酶对麻醉的影响研究论文

你好,有些影响的,在调理正常前,最好是不要做麻醉,以免因此出现问题的。

常规没有问题。但是在特别的时期可能会有问题。权利在医生掌握!

麻醉技术对医学影响研究论文

麻醉剂中有某种成分会影响人的神经发育

会麻痹痛感,让麻痹部位失去知觉。但应控制适当用量,以保证麻痹安全。全身麻醉,或大肢体麻醉,需麻醉师在场。

因为这是对神经的一种床上。

4.麻醉剂的发现与应用

华佗,我国东汉时期医学家。他发明了全身麻醉药“麻沸散”,比欧洲发明的麻醉剂要早1600年;他提出了预防医学的思想,首创了健身的“五禽戏”。

华佗是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医术高明。如今人们称赞某个医生医术高明,常用“华佗再世,妙手回春”来形容,这充分表明了华佗的医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难能可贵的是,华佗医术全面,内、外、妇、儿、针灸科科精通,尤其擅长外科。他曾著有《青囊经》三卷,可惜已经失散。

华佗生活的年代,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他小时候看到人们因为一点小病就丧生,感到非常的痛惜。于是从小就立志学医,为病人解除痛苦。他学习非常刻苦,不仅习文作诗,还抽时间研习医书,每天看书到深夜。成人后,华佗的文章词句写得十分精彩,医术也逐渐崭露头角,于是不断有人推荐他去做官。沛国相陈硅推荐他当孝廉,太尉黄琬征聘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婉言拒绝。他无意步入仕途,官场里勾心斗角的现象让他感到深恶痛绝;他最大的理想是游历四方,为人看病,不分贫富贵贱。

麻醉方式对肺循环的影响研究论文

频繁使用麻药的危害

频繁使用麻药的危害,麻醉的药物有很多种类型,针对作用的差异可以划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有的手术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病人需要进行多次麻醉,下面了解看看频繁使用麻药的危害。

在手术过程当中做全麻其实是一种危险系数相当高的操作,一般病人上手术台之前,医生都会让患者家属签订一份安全的协议,全麻过程当中很有可能患者没有办法会唤醒,那么这个时候患者就会长期处在一种沉睡状态,也被称之为植物人。这就是经常全麻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当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经常全麻对于患者的大脑有着很严重的刺激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体质比较虚弱的人来说,在全麻之后可能会导致你的精神出现异常,因为全麻过程当中对身体各个细胞和组织都处在一种程序的状态,大脑不能够正常的工作,对于身体有着一定的损伤。一般全麻手术都是在一些大型的手术过程才会使用到一般的时候都会采用局部的麻醉,效果比较好,而且安全系数高。

麻醉 药的副作用是什么

1、麻醉 药的分类

麻醉 药分为两大类:一是全身麻醉,即通过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到体内使全身麻醉的药物;另一类是局部麻醉。即适用于手术局部区域的麻醉 药。

2、麻醉 药可导致循环衰竭而心跳停止

从麻醉 药的作用上讲,全身麻醉 药从呼吸道吸入或经注射到人体后,随血液循环迅速到达大脑,使中枢神经麻痹,病人失去知觉而产生全身麻醉。局部麻醉 药是指用于手术局部的麻醉 药,阻断局部神经传导。使手术部位的疼痛刺激不向大脑传递。

达到抑制疼痛的效果。 在谈到麻醉 药对人体的危害时,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利有弊,麻醉 药也不例外,它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如全身麻醉 药可抑制大脑功能,影响呼吸,导致缺氧,甚至可导致循环衰竭而心跳停止。局部麻醉 药虽说作用在局部,但毒性较大,一旦出现中毒同样可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这仅仅是麻醉 药本身的副作用。

3、麻醉 药对孩子器官影响大

因为孩子的各个器官发育还不完善,身体代偿功能较成人差一些,所以更容易发生麻醉意外。因此,对年龄较大的孩子而言,如果在手术中真的能配合,能不麻醉当然还是尽量不麻醉的好,这样安全系数会相对提高。但对于较小的孩子确实只有通过麻醉才能顺利完成手术的,家长则完全不必担心影响孩子的智力而拒绝麻醉。

当然,麻醉 药作为一种特殊的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麻醉过程也不是一根针插进去让孩子睡了这么简单,需要专业的麻醉医生在认真选择适应症和掌握好药物剂量后才能安全使用,而且手术中需要具有高度责任心的麻醉医生仔细观察患儿对药物及手术的反应,同时对可能发生的意外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会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又能尽量减少和避免意外的发生。

1、全麻会不会让人变傻?

某肿瘤医院麻醉科专家说“如今,随着全身麻醉技术和药物发展进步,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得到极大提高,全身麻醉导致严重并发症远远低于航空事故。而全身麻醉使用的药物对越来越可控,对重要器官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因此对于一般病人不会显著影响大脑,也不会让人变傻。”

术前麻醉医生对病人进行基本情况、重要器官功能,用药史、手术史等进行评估,就是尽可能准确提供适合手术方式的麻醉方式和深度,以期术后迅速早期苏醒,以吸入麻醉 药为例:大于95%的药物是原形排出体外的,体内代谢极少,影响也很小。有的病人说,全麻手术后,觉得记忆力差,精神不好,感觉有一种“一病傻三年”的感觉,其实这和全麻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由于外科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以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睡眠紊乱等综合影响。

2、全麻影响孩子的智力吗?

某肿瘤医院麻醉科专家表示,儿童因为生理发育的原因,病情变化更快,对麻醉医生的要求更高。3岁以下的小孩,如果进行长时间手术麻醉,或者短时间内反复多次使用全身麻醉 药,可能会对学龄后的某些功能,如推理功能、情绪控制等造成一些影响,但目前还未有确定性结论出现,欧美等国家有关麻醉对儿童神经发育影响的临床大样本分析也正在进行中。不过,对于只有通过麻醉才能顺利完成的手术,家长没必要过度担心。因为相对于手术创伤、疼痛等带来的儿童躯体和精神损伤,麻醉 药物的影响微弱。并且专业的麻醉医生,会根据患儿发育和手术情况,个体化精确使用药物剂量、保证重要脏器功能稳定并针对性的`处理并发症,安全性得到极大提高。

3、局部麻醉比全麻风险小?

某肿瘤医院麻醉科专家谈到:“决定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还是局部麻醉,需要根据手术部位、患者的基本情况来综合考虑,与手术方式匹配,最大程度保证病人安全的麻醉方式才是最佳选择”。随着麻醉技术进步,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等都已经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比如说同样是膝盖或脚的手术,成年人可以选择椎管内麻醉,而对于一个幼儿患者可能就需要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来完成,不仅有效保证手术安全有效进行,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患儿的手术引起精神伤害。

4、全麻以后多久会醒?

手术结束后病人就可以完全苏醒,当然也可以手术后一段时间再醒,完全要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和手术过程来综合考虑。全身麻醉使用的都是快速起效、快速代谢的药物,用于麻醉维持的药物可以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代谢干净,比如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只有几分钟而已。

不过,全身麻醉要用到几种麻醉 药物或者麻醉方法的组合,患者的肝肾功能、麻醉 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手术中情况等都是影响药物代谢和苏醒的重要因素,一个成熟的麻醉科医生可以准确把握这些因素,使得患者术后迅速苏醒。当然对于某些特殊的患者,比如复杂性心血管手术,肝移植手术的患者,气管手术的患者等等,其麻醉方法与普通麻醉不同,需要充分考虑药物的累积、代谢及器官功能,往往需要在呼吸机维持一段时间,待器官恢复功能后再苏醒。

5、开刀哪有不疼的?

“这种想法显然是不正确的。”某肿瘤医院麻醉科专家指出,疼痛不利于术后改善患者睡眠,还会降低术后免疫功能,更不利于患者咳嗽排痰和早期活动,从而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增加肺部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等术后并发症。因此,在术后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用多种镇痛方式,包括静脉镇痛、神经阻滞技术、多种镇痛药物的组合,来避免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疼痛。

6、镇痛泵对产妇不好?

有些剖腹产产妇担心镇痛泵药物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某肿瘤医院麻醉科专家说,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产妇术后经受严重疼痛,不仅不利于身体恢复,反而会反射性抑制乳汁的分泌。而镇痛泵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剖宫产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恢复。而自然生产的产妇也可以使用无痛分娩技术,合理使用不仅不会抑制产程,还有利于产后恢复。镇痛泵中镇痛药物浓度低,且经过母体代谢及屏障作用,进入乳汁中含量极低,因此,使用镇痛泵的妈妈们可以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使宝宝获得更充足的营养及免疫物质,这也有利于母婴感情的建立。

7、术前能否吃东西?

在全麻术前禁食,是为了在术前排空胃肠道,防止麻醉后出现反流和误吸,因为麻醉后人咽喉部的保护性反射是消失的。而全麻后面罩通气、腹腔压力高及贲门松驰等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 进入气道从而引起严重并发症。所以麻醉手术前要严格地进行禁食。但专家指出,现在为了加速术后康复,部分患者可以在麻醉医生指导下适当喝一些能量液体,缩短禁食禁饮时间,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但不同情况的患者具体该怎么禁食,应听取麻醉医生的指导。”

8、手术后能否睡枕头?

一般而言,麻醉后要去枕平卧至少6小时,目的是防止全麻后恶心呕吐,上呼吸道梗阻以及椎管内麻醉后低颅内压性头痛,但近年来随着技术和药物的进步,对于全身麻醉后 如果患者完全清醒,没有肌松剂残留和阿 片类呼吸抑制,以及存在打鼾、鼻息肉等呼吸道梗阻,没必要去枕平卧。

9、手术后能否进行活动?

专家表示,一般建议没有大出血,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宜在术后早期活动。比如像子宫肌瘤、卵巢肿瘤、乳腺包块等患者,早期可躺在床上,做伸伸手、腿等活动,且每隔4小时左右翻身,以加速肠道功能早期恢复及有效促进肺功能恢复。对于大手术类的患者,在术后可进行早期被动活动,比如每隔两小时拍背,按摩上肢和腿部等,防治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

10、长期饮酒者会“麻不翻”?

确实存在有人肝脏的肝药酶强劲,对酒精及某些药物代谢迅速,达到同样麻醉深度需要的药物剂量要大很多。麻醉科医生是根据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等,且在实时监护下实施麻醉,通过个体化的调节药物剂量都可以达到有效麻醉状态。而长期饮酒的人可能肝脏功能受损,对麻醉 药物的敏感性显著增加,所以酗酒病人的差异性很大,术前需要和麻醉医生提及有无长期酗酒情况。

四种麻醉都有什么区别:

1、表皮麻醉

是一种直接涂抹于面部的一种膏体,使面部皮肤失去短暂的知觉

适合项目:打针等微小手术,水光针等

2、局部麻醉

在患者神智清醒的情况下,将局部麻药注射在身体局部神经,使身体的某一个部位的感觉神经阻断,保持清醒的神智,但手术区域感觉不到痛。像一般双眼皮手术的时候,也是使用局部麻醉的,只是眼睛部分没有直觉,其余部分有意识的,因为双眼皮手术需要配合医生睁眼闭眼调整的。局部麻醉是美容整形外科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表皮麻醉、局部

适合项目:适合微创的手术,比如:双眼皮、埋线提升耳软骨隆鼻,嘴巴手术等小手术

优点:简单安全,患者清醒,并发症小

3、睡眠麻醉(全麻)

又称静脉麻醉,相比全身麻醉,药量少很多,通过静脉途径用药,患者自主呼吸,不需要插输氧管,类似于深度睡眠的状态。

适合项目:鼻综合、脂肪填充、吸脂、中等大小手术等。

优点:无痛、无意识无记忆,舒适度很高

4、插管麻醉(全麻)

适合长时间的手术,全身麻醉通过麻醉 药对中抠 神经系统进行抑制,麻醉后肌肉松弛、让自己意识、痛觉短暂消失,需要气道插入输氧管,保障全身供氧,麻醉前需要全身检查,心电图验血等。

麻醉适合项目:全身吸脂、肋骨隆鼻、轮廓手术和胸部手术、还有双鄂手术、面部拉皮等。

优点:手术中是完全没知觉和痛觉的,舒适度比较高,安全性高

缺点:用药复杂多样,对检测的要求更高。

全麻必需要专业的医生,手术室最好配备麻醉呼吸机、电动吸痰器、心电监护等设备,尤其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1. 严格把控注射麻醉 药物的量注射太少,手术过程中痛感明显;量太多,容易造成心脏骤停

2. 严格检测各项数据,综合分析血压、心电图、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等等。必要时还需要做有创或无创心输出量检测、吸入氧浓度、呼吸末C02和麻醉气体浓度检测等。

3. 而且要求术前8小时是可以吃饭喝水持口香糖的,睡麻一般是术前4小时不能吃饭喝水的,

打什么样的麻醉是由疼痛程度决定的?

医学对于疼痛的等级判定

0:无痛觉

1-3级:轻度疼痛

5-7级:较重度疼痛

7-9级:重度疼痛

10级:剧痛

大多数整形的同感都在3级左右,那么麻醉多久会完全代谢?

一般在24-48小时内体内代谢

要保证临床胸外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恢复程度与满意度,就必须从提高治疗和护理水平入手,正确认识风险管理并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保证护理工作的科学正确进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胸外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舒适护理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病人来院就诊,其需求重点不外乎是医疗服务的有效及舒适。虽然医疗有效,但病人并不一定感到满意,反之,若在治疗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尊重、关心、爱护及帮助,病人必然会觉得舒适,即使病情没有得到改善,也会觉得医疗服务的有效。我院将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相结合,运用于胸外科手术病人,使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达到一个人的身、心、社会、心灵的舒适状态。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38例病人,年龄17-68岁,其中食管手术23例,肺癌5例,自发性气胸2例,贲门手术7例,纵隔肿瘤1例。

2 护理

2.1 术前舒适护理

2.1.1 创造舒适的环境 完善的卫生淋浴,中央空调,热水供应等设施,利用壁橱、床头柜妥善放置病人生活用品,利用艺术壁挂装点美化病区,适宜的声响、光线、温湿度,使病区清洁、明亮、安静、舒适,饮食每日配餐员预定,开展点菜业务,饭菜、开水、药品送至床边,合理安排护理流程,减少清扫消毒工作与病人就餐、治疗时间的冲突。病人感官受到良性刺激,有利于治疗。

2.1.2 营造良好的气氛 重视服饰美及护理人员仪表风范,入院接待热情主动,作好入院宣教,帮助病人处理好同室病友关系,使病人从新人际关系中获得舒适感,并因受到重视、关怀,使不愉快的程度降到最低,从而对本次治疗充满信心。

2.1.3 做好心理干预 提倡情感服务,面对面交流,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因人而异讲解疾病有关知识,交代注意事项,评估心理状况,满足病人心理需求。来自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等社会关系对病人的支持与关怀也可使病人减轻或消除精神压力。

2.1.4 饮食指导 认真评估,指导合理进食,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

2.1.5 练习肺功能和有效咳嗽 向患者和家属说明开胸术后咳嗽排痰的目的和必要性,指导病人深呼吸,取半卧位或坐位,每日3次,每次10分钟,以增加肺活量,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咳嗽 方法 :半卧位或坐位,深吸气末停滞片刻后用力咳嗽,气体快速冲出,其运动促进分泌物向上运动或被咳出。

2.1.6 术前准备的舒适护理 向病人讲解术前准备的内容以及目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2.2 术后舒适护理

2.2.1 疼痛的护理 100%病人把无痛放在生理内在舒适需求首位 ,疼痛是病人最难以忍受的 ,也是舒适护理需求最迫切的问题。使用PCA镇痛泵是舒适护理的首选,它体现了持续恒定镇痛的效果,并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护理。术后可采取半卧位,降低切口张力,减轻疼痛。翻身、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与身体同步移动,以减轻引流管刺激引起的不适,各种护理操作轻柔、熟练。

2.2.2 呼吸道护理

2.2.2.1 持续吸氧4-6L/min,48小时左右。 2.2.2.2 协助其翻身,并指导有效咳嗽,每2小时叩背1次,自下而上,由外而内,使痰液松动易于咳出。

2.2.2.3 常规雾化吸入。加入药物:庆大霉素8万U +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000U+沐舒坦15mg,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2.2.2.4 吹气球练习

2.2.3 引流管的护理 向病人详细说明各引流管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以消除对引流物的恐惧心理。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受压、折叠、逆流,翻身时注意必要的依托、协助。

2.2.3.1 留置胃管的患者可用绳子将胃管系于耳后,妥善固定,告诉其防止脱出,保持引流通畅,可予以湿棉签湿润嘴唇,必要时予以湿纱布覆盖口部以减少水分丢失,增加舒适感。

2.2.3.2 胸腔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受压、折叠,随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定时挤压胸管,观察水柱波动,每日更换胸瓶,发现异常及时 报告 医生予以处理。

2.2.3.3 留置尿管的患者妥善固定,翻身时避免压在皮肤下,尿管定时夹放,避免逆流,每日更换尿袋,每日清洗会阴部。

2.2.4 活动宣教 术后即可活动四肢、翻身等,鼓励病人早日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减少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2.2.5 睡眠质量差的护理 尽量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探视,保持室内安静,光线柔和,日常护理工作动作轻柔。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以减轻心理负担。

3 讨论

将舒适护理融入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中,贯穿于全程护理服务中,使病人感受到舒适及亲人般的温暖,接受手术充满信心,为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上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给护士提高业务素质带来新的动力,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廖红辉.拓展舒适护理研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7):40-41.

[2]陆烈红.病人对生理与心理舒适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37-938.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患者;护理

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从麻醉苏醒、创口愈合到生理功能恢复的过程中,正确、及时、多方面的护理必不可少。胸外科患者术后的护理,对手术治疗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根据胸外科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 经验 , 总结 了一套较为系统可行的术后护理指导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结合实际出现的问题,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提高了对胸外科患者术后护理的水平,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1 术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呼吸功能

胸外科患者手术后由于麻醉药及麻醉辅助药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加之胸部切口疼痛、胸带束缚等因素都会影响呼吸,甚至发生低氧血症。因此手术结束后患者常需入恢复室。调整患者处于良好的呼吸、循环功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意识。患者在恢复室期间,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1],合理应用麻醉药物,充分补充循环血容量,调整适度的血液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含量。必要时提高吸入氧浓度,根据病情或保留气管导管,或短时间的机械通气,以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CO2潴留及缺氧的发生[2~3]。

2 术后疼痛的护理

胸外科术后疼痛可导致呼吸循环功能、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等改变,甚至导致肺不张、低氧血症及高二氧化碳血症等并发症,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恢复。对术后疼痛的护理我们主要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疼痛原因,鼓励患者在心理上有战胜疼痛的信心;指导患者深而有节律的呼吸,并专注于呼吸运动,有效地促进肺的复张;护士和家属多与患者交谈或指导其有节律稳定地在皮肤上做环形按摩或双眼凝视一点,转移注意力,减轻术后疼痛;另外,可多听一些轻音乐,放松精神,以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3]。(2)应用镇痛药的护理[4~5]。对认为疼痛性质明显、原因清楚的术后疼痛,应采取预防性用药、定时给药,而不是待到疼痛难忍时再给药。同时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患者自控镇痛(PCA),术后应告诉患者应用PCA 的治疗目的和使用方法,并经常巡视,定期评价镇痛效果,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3)一般护理。协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咳嗽等一些活动;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尿管、鼻胃管;防止伤口感染;创造舒适的环境,避免强光、噪音等环境因素诱发或加重疼痛。

3 呼吸道的护理

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防治胸部术后并发症尤其是肺部感染至关重要。(1)病室环境要求:ICU 层流消毒病房室内温度20 ℃~24 ℃,湿度50%~60%。普通病房内要求空气新鲜,紫外线每日消毒一次,并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以免增加外源性感染。(2)术后体位护理: 麻醉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患者清醒后,血压平稳,可改半卧位,抬高床头30°~60°,以利于肺部气体交换,并能松弛胸腹部肌肉,减轻刀口疼痛。(3)保持呼吸道通畅:①指导患者深呼吸,并在深吸气末从深部咳嗽,以利于排出痰液。②经常给患者拍背。方法:患者取半卧位,操作着站在患者患侧,叩打对侧肺部,手掌呈杯状,用手腕的力量叩击健侧肺叶,从下到上、从外向内。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给雾化吸入。用药:生理盐水20 ml,加庆大霉素8 万u,α-糜蛋白酶4 000 u,每日3 次,每次20 min,以稀释痰液,减少痰液阻力,有利于痰液排出,同时药物直接进入肺泡,减少感染。④鼓励患者吹气球。患着深呼吸而使膈肌下降,改善无效腔通气,有利于胸腔内积气、积液排出,保障有效通气,预防肺部感染。⑤鼓励患者床上活动。指导并协助患者下床适量活动,以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但避免过度,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慎重,以防意外。(4) 做好口腔护理。口腔护理能使口腔内的细菌减少,防止细菌下移,减少肺部感染机会。清醒的患者还可鼓励漱口,但应防止误咽。(5)正确使用镇痛剂。术后切口疼痛、插管不适,限制了患者咳嗽,术后应充分镇痛,应用止痛泵48~72 h或遵医嘱给予止痛剂,一方面减轻疼痛,另一方面可使患者充分休息,保持体力,避免无力咳嗽。(6)充分补足液体量。应注意给药时间和输液速度,避免过快引起肺水肿[6]。

4 康复护理

早期活动与康复锻炼在胸外科患者术后的护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术后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1)术后早期床上活动,麻醉未清醒前护理人员对患者做被动性活动,上肢各关节活动,按摩下肢。特别是老年患者,要经常活动四肢关节,尤其是膝关节以下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清醒之后,即可鼓励其做深呼吸。嘱其主动做指、趾、腕、踝、肘、肩、髋关节的活动,尤其是手术侧上肢的活动。待患者血压平稳后,即可翻身、转颈、半卧位或坐位。(2)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一般在术后第三天,病情稳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已拔除,就应鼓励和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先是在床边椅子上坐片刻,每日2~3 次,第四天可扶床试走,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患者确实刀口疼痛较甚。下床活动不可勉强进行,必要时可给予镇痛剂,缓解疼痛后再下床活动,以减轻患者痛苦,达到预期的效果[7~8]。

【参考文献】

1 钟玲,杨明华.手术麻醉后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的观察与护理.福建医药杂志,2000,22(4):154.

2 张晓霞,邓曼丽,安静,等.胸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护理体会.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4):77-78.

3 于丽英.胸外科病人手术前后护理指导.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6):721.

4 于淑娥,李建萍.胸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镇痛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33-35.

5 黄淑敏.胸外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及护理.天津护理,1999,7(3):92-93.

6 尹淑芳,高占清.胸外科患者术后呼吸道的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08,5(7):91.

7 张丽娟,马玉梅,彭九玲.胸外科病人术后早期活动与护理.黑龙江医学,2001,25(8):615.

8 戚菊梅,张香云,张君毅.胸外科病人术后早期活动与康复锻炼的护理.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12(4):97-98.

浅议胸外科护理论文相关 文章 :

1. 浅谈外科心理护理论文

2. 有关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3. 关于外科护理论文

4. 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5. 外科临床护理论文

酸碱值对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论文

1.蛋白质物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的强弱有何关系?消失所用时间越短,反应越快,酶活性越强2.PH值多大时酶的活性最强?PH=2,只用9min3.提供3种方法是实验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1,恒温37°,因为人体温37°,理论上这个温度活性最高。2,减小物块体积3,同等力度晃动试管(有专门的设备),使接触充分。4.除了关注蛋白质物块消失的时间,再设计一种方案来测定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其他不变,规定时间(如5分钟、8分钟)内看蛋白质残留质量。5.人体消化道哪一部位能分泌本实验中的酶?胃,只有胃液才是强酸性。6.为确认蛋白质物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作用的结果,还应如何涉及其他实验?设置对照和空白对照组。比如认为PH不同溶液本身对蛋白质就有影响,那么就设置准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和准备5支含等量有水和盐酸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来对照。如果认为温度有影响,就设置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在20°,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在30°等等总之认为是什么因素,就针对他设置对照组,其他条件一样,只正对那个因素改变(如加不加酶,不同温度,不同酶,不同溶液)。

淀粉酶有α、β两种。就人体来说,唾液淀粉酶最适pH在7左右。因此在3-6其活性应该是升高的。

ph对酶活性的影响机制很复杂,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1.ph过小(过酸)、过大(过碱)都能使酶蛋白变性而失活.2.ph的改变能影响酶活性中心上必须基团的解离程度,同时也可以影响底物和辅酶的解离程度,从而影响酶分子对底物分子的结合和催化,只有在特定的ph下,酶、底物和辅酶的解离状态,最适宜它们相互结合,并发生催化作用,从而使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这个ph称为酶的最适ph(optimunph)酶的最适ph不是一个常数,它的大小与底物的种类和浓度、缓冲液的性质和浓度、介质的离子浓度、温度、反应时间有关。在测定某种酶的活力时,采用该酶的最适ph,并用适当的缓冲液维持最适ph。

唾液淀粉酶在pH3~6时活性逐渐增加。当pH达到7~7.2时活性最高。

生物酶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

酶,为食物带来了复杂的风味,使烹饪的味道更鲜美。人类对食品中酶的应用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我们知道排酸肉、风干肉、酱制品等滋味很鲜,是与熟成、发酵有关,但其实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其中的酶。鲜香:一块肉的风味演变酶是分子,存在于食物和微生物之中,它可以通过自身作用,改善食物的风味和地质,仿佛一位隐形的魔法师。排酸:肉质柔嫩多汁现在为什么提倡吃冷鲜肉,不吃热鲜肉?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动物屠宰时,受到了极大的恐惧和痛苦,这种应激反应会使动物释放一些不良物质,致使肉质口感不佳。排酸肉又称冷鲜肉而将常温中的生肉送入冷却间,放置一段时间后,肌肉组织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产生更多的核苷酸和风味物质,分解出的鲜味物相当于味精的主要成分。经过排酸,肉的口感得到了极大改善,改变了肉的分子结构,而使肌肉变得柔嫩、多汁,具有丰富的肉香味,因而很“鲜”。干式熟成:风味醇厚集中牛肉常用的干式熟成法,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温度约-1-0℃,湿度保持在75-80%,存放至少7-24天,甚至几个月,进行风干。这样会带来浓郁的肉香和一些咸、甜,甚至是苦味。虽然肉的内部会失去约30%的水分,但肉质组织更加紧实,风味更集中,这样的肉经过烹制,肉汁依然很多,而且会比之前更加鲜美。干式熟成令肉味醇厚酱香:酱料的独特发酵这些鲜味物质的产生,很多与食物的加工有关。比如大豆富含蛋白质,发酵过程中,蛋白酶能将豆类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谷氨酸也被释放出来,成为游离的谷氨酸钠,从而产生鲜味。因此大豆的发酵产物,如酱油、豆豉、味噌等,其鲜度会大大增加。豆类发酵酱油:酶可释放酯香制作酱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小麦和盐。把它们进行高温加热,杀死其中的杂菌,并且让蛋白质和淀粉分子失去天然的紧密结构,充分的伸展开来,方便酶的攻击,蛋白质被水解,形成浓郁的鲜味。酿造酱油中国南方等沿海地区,常用以“鲜咸”味为主的酱油,鲜味甚浓,伴有酯香。如要保留住酯香味,在使用时尽量不要高温蒸煮或加热时间过长,放入的顺序最好后放,以免使所含的鲜味物质谷氨酸钠分解,失去鲜味。海鲜酱:酶可提升发酵速度鱼露、虾酱、蟹酱等是用高蛋白的小杂鱼、小虾、蟹等为原料,发酵后制成,味道极其鲜美。鱼露制作鱼露,有时为了加快发酵,可以加入鱼的内脏,所含有的蛋白酶会帮助蛋白质的水解,使得发酵效率更高。还有一些发酵工艺,直接加入“曲”,用曲霉产生的各种酶来帮助发酵,发酵速度就可以更快。脆皮球芽甘蓝配鱼露甜面酱:酶可促进形成甜味采用酶制作甜面酱,亦历史悠久,它主要依靠微生物米曲霉、酵母、细菌所分泌的糖化酶、蛋白酶等,作用于淀粉原料,在适当的温度下经发酵作用而发生一系列变化。此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糖分和甜味,可以起到提鲜、回甘的作用。一些发酵产生的分子,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了独特的风味。用甜面酱制作的板栗烧肉TIPS1:酶,从何而来?与食物有关的酶,来源主要分为内源酶和外源酶。内源酶主要是动植物体内所含有的各种酶类。内源酶是使这些原料在屠宰或采收后成熟或质变。外源酶,有些来源于食物的微生物,通过其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以及代谢产物可以改善原有的风味、质地和营养成分。比如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等,具有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蛋白质、淀粉等转变成氨基酸、糖,从而促进形成鲜味。TIPS2:酶,如何产生了鲜味物质?食物中的鲜味物质有40多种,主要分为3种类型:氨基酸类,常见的鲜味物质为谷氨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比如奶酪。常见的核苷酸类鲜味物质为肌苷酸、鸟苷酸,肌苷酸广泛存在于肉类中,而鸟苷酸则主要存在于菌类中。有机酸类,在肉类中少量分布,而在贝类中含量最多。酶在我们的饮食生活中时刻都在发挥着作用,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相信将会在餐饮中创造出更丰富的好味道!

酶制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新应用在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辅以其他成分,用于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高食品质量的制品,称为酶制剂(Enzymes)。目前,酶制剂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肉类加工中已有了广泛的应用。酶制剂具有催化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对肉类加工应用的共同点是:专业性强,可以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可降低成本和原料消耗,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肉类性质,提高肉品质量,用酶制品加工的肉品中无有害成分残留。下面介绍几种用于肉品加工的酶制剂及其使用方法。转谷氨酰胺酶对牛肉的重构作用转谷氨酰胺酶能利用肉制品蛋白质肽链上的谷氨酰胺残基的甲酰胺基为供体,赖氨酸残基的氨基为受体,催化转氨基反应,从而使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交联。据报道,谷氨酰胺酶催化酪蛋白与鸡球蛋白比催化大豆蛋白、玉米谷蛋白与肌球蛋白形成交联的程度高。利用转谷氨酰胺酶和酪蛋白钠经过酶促反应重构小牛肉(用碎牛肉块重构肉组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转谷氨酰胺酶单独使用时,对提高碎肉块之间的结合力有限,必须在添加酪蛋白钠后才有显著效果。在用量为转谷氨酰胺酶0.05%、酪蛋白钠为1%时最为合适,碎肉块之间的结合力为100gf/cm2以上,这样碎肉块可达到能够作为整肉块利用的物性特点。用酶法将碎牛肉重构成肉块的方法,可以提高肉类加工厂的原料利用率,提高产品的出品率。其具体作用有:改善肉制品的质构良好的质构不仅是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且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因此生产者常采用腌制、滚揉、斩拌以及添加淀粉等填料来改善肉制品的品质,以期获得良好的弹性、切片性。为了证实转谷氨酰胺酶用于肉制品中所呈现的良好功能特性,在原有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将不同剂量的转谷氨酰胺酶制剂应用于火腿中,测定其抗断强度和凹度,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添加转谷氨酰胺酶制剂,即可达到明显改善产品品质的效果。在改善切片性上,将转谷氨酰胺酶用于脱骨火腿中,即使降低添加蛋白用量,产品的原始风味和切片性仍然能够很好地保持。提高产品出品率肉制品的保水性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它不仅影响制品的色香味、营养成分、多汁性、嫩度等食用品质,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利用肌肉系水力这一潜能,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添加水分,提高出品率。以禽胸脯肉为原料,加入大豆蛋白和转谷氨酰胺酶,制成肉饼,测定其蒸煮损失。试验结果发现随着转谷氨酰胺酶添加量的增加,蒸煮损失呈逐渐下降趋势。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转谷氨酰胺酶的肽健提高了制品中凝胶网络的稳定性,使凝胶抗热能力增强,从而产品能在热处理中降低蒸煮损失,提高产品的出品率。另外,利用转谷氨酰胺酶处理香肠制品,可以避免香肠脱水收缩现象的发生。开发保健肉制品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加,“低脂肪、低盐、低糖、高蛋白”的肉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对此类产品的开发已纳入国家食品营养发展纲要,因此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保健肉制品既是肉类产品面临的新课题,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食盐、磷酸盐在肉制品加工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风味、质地。如何既能保持产品的良好品质,又能降低其用量,转谷氨酰胺酶为该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以低盐维也纳香肠的生产为例:原料为猪肉,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食盐和转谷氨酰胺酶制剂。结果表明,即使食盐用量降低到普通香肠的1/4,产品仍能获得同样的弹性,说明转谷氨酰胺酶能大大增强凝胶效果,弥补低盐造成的凝胶减弱,使产品具有与高盐同样的质构特征。蛋白酶在动物血加工中的应用每100g猪血中含有18.9g蛋白质、0.2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69mg钙、2mg磷、15mg铁以及多种维生素,有“液体肉”之称,是良好的营养、补血、补钙剂。我国猪血资源丰富,但因过去没有得到很好利用,仅有小部分做血豆腐供食用,或作为饲料利用,而大部分则废弃,这不但浪费了资源,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在动物血中,血红蛋白占血液蛋白质的2/3。血制品暗红色的不良感官性质,限制了血粉食品的消费市场。而血红蛋白的酶法脱色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其工艺要求如下:采用分离法从血液收集红细胞,加入2~5倍的水,从而使红细胞发生溶血作用。将此血红蛋白溶液调到8%浓度、pH值为8~9之间,然后按照溶液中蛋白质量2%~4%加入碱性蛋白酶0.6L,再控制温度为55℃条件下,进行酶法脱色处理,当血红蛋白的水解程度(DH)高于15%时,采用加入盐酸降低酸度,提高温度的方法来终止酶促反应,将上清液经过进一步过滤水洗,再经过浓缩干燥,即成无色血粉。利用中性蛋白酶从骨头上回收残存肉在屠宰场和肉类加工厂如何有效利用含肉类物质的副产物是一个较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屠宰场的分割车间,一般在骨头上平均残存5%的瘦肉。由于利用机械法从切割肉剩下的骨头回收部分肉,成本较高,目前大部分加工厂仍采用人工方法回收部分肉蛋白,但所需人工及费用很高。现在已开始采用加酶制剂法,从骨上回收肉蛋白,回收率大大提高,成本也随之大幅度降低。具体方法如下:把骨头粉碎,用100%的水作成浆,在一个带搅拌器的加热罐中加热,底部有出浆料的装置。加入中性蛋白酶0.5L,然后将骨浆加热,维持在60℃,经3~4小时,均匀搅拌,注意勿使之形成脂肪乳浊液。另一种方法是,把粉碎成浆的骨头保持在95℃~100℃,保持5min而不加酶,然后冷却到60℃,30min,由于预加热的变性作用,从而使水解时间缩短。中性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可将骨头上的残肉水解并从骨头上分离下来,形成肉浆,由于密度的差异,肉浆很容易从罐的底部泻出,而大多数脂肪则附着在骨头和罐壁上,二者很容易分离开来。为了终止蛋白酶的作用,可以将罐内液温加热到98℃,维持15s,即可以使蛋白酶钝化。从骨头上酶解分离出来的肉浆,可以直接用于罐头生产或馅料中。猪胰酶可嫩化鸡腿,并提高碎肉利用率利用猪的胰脏提取的粗制胰酶,可以显著提高肉的水解率、分解肌原纤维、破坏肌纤维的结构,对肉起软化作用。在用胰酶对肉品进行嫩化处理时,粗胰酶提取液可随溶液进入肌间,配合组织中的蛋白酶,分解肌间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破坏结缔组织机构,使肉软化;同时,酶液中的蛋白酶也可作用于肌纤维,裂解部分肌细胞组合蛋白,释放出多肽、氨基酸等,使肉的鲜味增加,促进肉品软化。因酶解作用可使肉中水溶性氨基酸和水溶性钙、磷、锌、铜、铁大大增多,必然能显著改善肉品的风味和营养。经过酶处理的肉类,不仅仍可保持一级鲜度,pH值和感官指标正常,而且能全面提高肉品的利用价值。

下面这篇是中国科技论文网上的: 新型冷却肉保鲜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海峰1 金文刚1 白杰1,2*(1.宁夏大学 农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2.宁夏食品检测中心,宁夏 银川 750021) 摘 要:冷却肉保鲜就是运用各种手段抑制或杀灭各种有害微生物,从而保持冷却肉的品质并使之达到一定的保藏期。本文对目前冷却肉的保鲜方法及其研究机理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为今后冷却肉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冷却肉;保鲜方法;机理 Study on New Preserving Method of Chilled meat Zhang Haifeng1,Jing Wengang1, Bai Jie1,2*(1. School of Agricultural,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China;2.Ningxia Testing and Analytical Center of food Yinchuan 750021,China) Abstract: Protection of chilled meat is to make use of various measures to repress or kill various harmful microorganism, thus keeping the quality of chilled meat and making it can be hide for a long period.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urrent freshing measures and its mechanism of chilled meat,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ie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 in future.Keywords: Chilled meat,Preservation,Mechanism 前言 冷却肉(chilled meat)是指严格执行兽医卫生检疫制度,屠宰后的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 以后腿肉中心为测量点)在 24h内降为0~4℃,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包装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0~4 ℃范围内的生鲜肉。冷却肉作为一种全新的肉类产品与传统的热鲜肉和冷冻肉相比具有:安全卫生、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口感细嫩、滋味鲜美、汁液流失少、营养价值高等优点[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市场肉品供应的丰富,人们对消费的肉品要求新鲜、安全、卫生,因此,近年来冷却肉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冷却肉虽然在生产、销售中要求始终处于在0-4℃条件下,此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被抑制,肉毒梭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已不分泌毒素,可以确保肉的安全卫生,但并不能完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别在贮存和销售过程中由于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表面褪色现象,严重影响其外观及可接受性。冷却肉的货架期成为限制冷却肉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降低冷却肉初始菌数和抑制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延长冷却肉保质期的关键问题[2],为此国内外的食品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目前冷却肉保鲜除了传统的气调保鲜和保鲜剂保鲜外许多新的肉类保鲜技术诸如涂膜保鲜、辐射保鲜、超声波保鲜等研究成果不断出现。 一 涂膜保鲜 涂膜保鲜是将肉浸渍于涂膜液中,或将涂膜液喷涂于肉表面,在肉表面形成一层膜,从而改变了表面气体环境,有效地防止汁液流失,并能影响细胞内物质的通透性,损伤细胞,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以达到防腐保鲜目的。应用较多的成膜物质有壳聚糖、海藻酸钠、梭甲基纤维素、淀粉和蜂胶等。壳聚糖是由甲壳素经脱乙酞基化反应得到的一种多糖类有机聚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唯一的碱性多糖。它是性能稳定、无毒,具有很好的成膜性,对冷却肉有明显抑菌作用。酸溶性壳聚糖的保鲜效果好于水溶性壳聚糖。段静芸等人在壳聚糖在冷却鲜猪肉保鲜中的应用研究中得出,壳聚糖在鲜猪肉中有明显的保鲜作用,且脱乙酰度越高,壳聚糖的保鲜效果越好;2.5%的水溶性壳聚糖能使冷却肉保质期达到5d左右,而1.5%的壳聚糖醋酸溶液(醋酸浓度1.5%)能使保质期达到6d,但酸溶性壳聚糖会使肉样产生酸味,影响感官,而水溶性壳聚糖保鲜液无此缺陷。海藻酸钠本身也是一种食物纤维,具有减肥、降低血脂、清除体内有毒物质和抗肿瘤等生理保健功能。蜂胶具有抑制和杀死细菌、真菌、病毒,原生虫,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对某些细菌外毒素有中和作用,蜂胶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并能在产品表面能形成涂膜,对人体无毒无害。国外有利用此膜保鲜冷却肉的报道[3-6]。 二 超声波保鲜 超声波对微生物有破坏作用是使微生物细胞内容物受到强烈的震荡而使细胞破坏。一般认为在水溶液内,由于超声波的作用,能产生过氧化氢,具有杀菌能力。朱秋劲等在超声波和气调贮藏对冷却牛肉保鲜效果的影响的实验中证明新鲜牛肉通过超声波处理,可以很好地促进了牛肉中蛋白质分解酶的游离和分泌,使游离氨基酸量得到增加,促进组织结构变化,从而达到改善肉质的嫩度[7]。 三 辐射保鲜 用于杀菌的辐射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另一类是电离辐射(γ射线)。微波和红外线能使物质分子产生转动或振动而发热,从而起到杀菌作用;γ射线能量很高,能引起有机物分子的激发或电离,因而具有杀菌作用。辐射杀菌的基本原理可概括起来有三点:1干扰微生物代谢;2破坏细胞内膜,引起酶系统紊乱;3水分经辐射离子化,促进微生物死亡。微生物对辐射的敏感性受以下因素影响:1射线种类;2照射剂量;3分次照射与一次照射;4温度。辐射处理可明显抑制冷却肉上的腐败菌,延长产品保质期。此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节能、高效、可连续操作、易实现自动化和辐射后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的优点。但冷却肉经辐射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有轻微辐射味产生[8,9]。 四 高压保鲜 随着人们对低温处理与不加防腐剂新鲜食品的崇尚,高压处理鲜肉,特别是在冷鲜肉保鲜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压能破坏氢键之类弱的结合键,使微生物基本物质变异,产生蛋白质压力凝固及酶失活,还能造成菌体内成分泄漏和细胞膜破裂,导致细胞死亡。高压作用也可使肌球蛋白结构松弛,降低肉的剪切力值,有利于肉的嫩化和加速肉的成熟;同时,高压还可以提高脂肪的熔点,从而防止脂质氧化及由此引起的货架期的缩短。一般压强越高效果越好,贮藏越长。由于高压对食品的加工和贮藏并没有也不会产生什么不良的影响,从长远看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贮藏技术。有研究表明,高温(35℃或50℃)或低温4℃能增强压力效果。20℃下对要加工的鲜肉施200-300 Mpa的压力20 min,然后贮存于3℃( MAP或VSP包装),微生物的生长可延缓6d;经100-600 MPa高压处理5-10 min可使一般细菌、酵母、霉菌数减少,直至被杀灭;高压处理的肉3个月后,其新鲜度仍能保持完好[10-14]。 五 减压冷藏保鲜 这是目前一种先进的冷藏保鲜技术。利用减压冷藏法对冷却肉进行批量冷藏,在我国还未见到这方面的具体报道,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利用减压冷藏技术对冷却肉进行冷藏和运输早已获得成功。在减压系统中,冷藏环境压力从760毫米汞柱降至10毫米汞柱时,氧的含量也会随着降到0.2%以下,这时的低氧环境也可有力的抑制细菌和霉菌对肉类的侵染。当控制温度在-1℃,相对湿度在95%以上,冷却后的肉类可贮藏50天左右,质量仍然很好。同时,在减压冷藏期间,由于酶的作用可使肉进一步成熟,能大大改善冷却肉的风味和嫩度[15-17]。 六 冰温冷藏保鲜 冰温冷藏保鲜是依靠物理和生化手段,使冷却肉在低于其冰点以下的一定温度范围内,不使冷却肉冻结,汁液不生成冰结晶的低温环境中冷藏,以延长冷却肉的保鲜期。其方法是在冷却肉肉体内注入冰点下降剂或在配制的冰点下降剂溶液中进行浸渍,使肉体及汁液冰点下降至-5至-8℃而不发生冻结。在这样的低温下微生物不利于生长繁殖,但有利于冷却肉的长期贮藏和品质的保持。冰点下降剂一般是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天然物质制作的,不会对冷却肉的冷藏和肉的成熟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在食用中也没有任何副作用。有些冰点下降剂配方中的物质还能进一步增加肉类的某些营养成分和改善其风味[18-20]。 七 展望 肉类的防腐保鲜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和节奏的改变,传统的肉类保鲜技术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深入研究肉类的防腐保鲜技术势在必行。国内外学者对肉的保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后认为,任何一种保鲜措施都有缺点,必须采用综合保鲜技术,发挥各种保藏方法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效果相乘的目的。冷却肉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冷却肉保鲜方法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冷却肉将是以后生鲜肉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1]孙旺斌.冷却肉——我国肉类消费的新趋势[J].榆林学院学报,2005(15):5-6[2]Fereidoon Shahidi, Janak Kamil Vidana Arachchi. Food applications of chitin and chitosans[J].Food Science&Technology,1999(10):37-51.[3]李慧扬.壳聚糖—一种极具保健作用的食品添加剂[J].中国食品工业,1999,(2):19-20.[4]林伟忠.甲壳素/壳聚糖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1996(2):11-15.[5]孙向军,宋立华,周杰.冷却肉涂膜保鲜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20):3-4 [6]Sun Dw,Wang L J.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cooked meats using dif'f'erent cooling metho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2000,23:508-516.[7]朱秋劲,罗爱平, 林国虎,等.超声波和气调贮藏对冷却牛肉保鲜效果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6(27):240-245[8]姜培珍,徐志成, 陈敏, 等.辐照消毒技术在真空包装冷却肉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9,11(8):353-356[9]邓明,哈益明,严奉伟,等.冷却肉低剂量辐照后的理化和感官特性变化[J].食品科学2005,26(8):121-126[10]王金枝,孔保华,刁新平.冷却肉保鲜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5): 66-67[11]白建,孙好学,上官鹏军.冷却肉保鲜技术的新研究[J].肉类研究,2005,6:39-42[12]夏秀芳,孔保华.冷却肉保鲜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2006(2):25-27[13]马俪珍.冷却肉生物和物理综合保鲜技术及保鲜机理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2003[14]McDonald K. Sun D W.Vacuum cooling technology for the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0,45:55-65.[15]张晓娟,张岗,吕欣.羊肉保鲜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食品工业科技,2006,27(2):197-200[16]罗爱平,朱秋劲,郑虹,等.综合保鲜技术对冷却牛肉的保质研究[J].食品科学,2004,25(2):174-179[17]Kim et al.Isolation of antimicrobial substances from natural products and their preservative effects [J].Food science Biotechnology,2001,10(1):69-71.[18]Valero.M.et.al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11 essential oils against Bacilluy cereus in tyndallized canoe brot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3(85):73-81.[19]Rechard A et al. Zmprovement in shelf-life and safety of perishable foods by plant essential oils and smoke antimicrobials [J].Food microbiology,2005(22):273-292.[20]Lis-Balchin et al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pelargonium essential oils added to aquiche filling as a model food system [J].Letter Application microbiology,1998(27):207-210.这篇我觉得也不错:浅析小包装冷却肉的加工

现代生物技术涉及到食品安全的主要就是转基因食品了,所谓的转基因食品即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出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主要有:①转基因食品外源基因产物的营养学评价(包括:营养促进或缺乏、抗营养因子等)、毒理学评价(包括免疫毒性、神经毒性、致癌性、繁殖毒性等)以及是否有过敏源;②外源基因水平转移而引发的不良后果,如标记基因转移引起的胃肠道有害微生物对药物的抗性等;③未预料的基因多效性所引发的不良后果,如外源基因插入位点及插入基因产物引发的下游基因转录效应而导致的食品新成分的出现,或已有成分含量减少或消失等。当然评价指标还应包括其他一些内容。值得庆幸的是,目前通过对商品化的转基因食品植物的安全研究证明,转基因食品外源基因水平转移的可能性极小。人们在食用转基因食品后,绝大部分DNA已经降解,并在肠道中失活,极小部分(<0.1%)的DNA转移的可能性非常小,除非在特例中需考虑。对杀虫晶体蛋白Bt而言,因它只作用于鳞翅目昆虫,对哺乳动物、鱼类及非鳞翅目昆虫无作用。有些蛋白已知为抗营养因子(如外源凝集素和蛋白酶抑制剂),由于食品加工可减少或消除这些毒性物质,因此含这类毒性物质的食物生吃时有毒,但经适当加工后则是安全的。在下列情况下转基因植物食品可能产生过敏性:1.外源基因编码已知的过敏蛋白。2.基因源含有过敏蛋白。如Nebraska大学证明,表达巴西坚果2S清蛋白的大豆有过敏性,这是迄今已知转基因植物未被批准商业化的惟一例子。3.转入蛋白与已知过敏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免疫学上有明显的同源性。4.转入的蛋白属某类蛋白的成员,而这类蛋白家族中的有些成员是过敏蛋白。现在还是尽量选择非转因食品,因为非转因食品更安全一些。

  • 索引序列
  • 转氨酶对麻醉的影响研究论文
  • 麻醉技术对医学影响研究论文
  • 麻醉方式对肺循环的影响研究论文
  • 酸碱值对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论文
  • 生物酶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