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的原始论文

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的原始论文

发布时间:

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的原始论文

1 一个脑还是两个脑?通过把左右脑分开(裂脑人),发现左右脑有其独立的功能和支配区间。人类借由神经元细胞接受信息和发出动作。正常人的左右脑通过胼胝体可以正常融合彼此的信息,做出全面恰当的判断和行为。而裂脑人因为左右脑各行其是,容易做出奇怪或矛盾的行动来:如可以指认物体却无法言说。 所以,到底人有几个脑?哪个脑代表你?现在研究表明,不应像商家宣扬的那样去强调开发左右脑的独特功能。相反,最大程度加强左右脑的协调运作才是完善自我的途径。2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 老鼠实验表明单调的环境扼杀了大脑学习的潜能,而丰富的玩具和游戏则塑造了强大的大脑:高效的递质传递,神经元更大(数目几乎没有差别),神经突触更大,大脑皮层更重更厚。 启示:给予婴儿和孩子更多更丰富的感官运动刺激,促进大脑建立更多更高效的神经元联接。3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通过把环境和基因的影响分开,研究先天和后天的分别影响,科学家研究了分开扶养的同卵双胞胎(同基因不同环境),一起扶养的双胞胎(同基因相似环境),一起长大的亲兄弟姐妹(相似基因相似环境)或领养兄弟姐妹(不同基因相似环境),对人格气质以及智力等一系列描述人的特征进行测量对比,发现基因对人有重要影响。比如,从小分开的同卵双胞胎长大后有众多喜好和个性的相似。 环境影响力较强的地方,基因的影响就会减弱,比如民族特征和宗教信仰。而相反,环境作用少的地方,基因的影响就会更显著,比如智力和个性。 人生来既不是一张白纸,也并非一切早已注定。基因和环境往往以交互不可分的方式相互作用影响于人。4小心试崖 这是一个开创新实验方法的经典心理学实验,许多违背伦理被禁止的实验借此得以展开。试崖通过模仿悬崖让实验者出现惊慌甚至恐惧的表现,却又不能避免对人造成身体伤害,从而发现了“人和许多动物天生就害怕高处,而不是后天经验学习而来”。 该类实验的关键是模仿危险情景,实现想要的预期心理学目标,同时却又避免真实的伤害。5注视偏好 这项实验通过研究婴儿的注视时间开启了婴儿心理学研究的可能性。想知道哪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有必要研究最初的婴儿。然而婴儿不会说话也不配合大人,所以很难。但是婴儿对感兴趣的东西会注视时间更长,从而我们可以借此了解婴儿的偏好。 实验表明,人类确实存在先天的人脸审美和形状偏好。这些先天性的偏好,最终由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来解释。6睡眠和做梦 快速眼动REM和做梦相关,入睡90分钟后出现第一次REM,实验发现每个人都做梦(即便有人声称不记得自己做过梦)。每晚大概经历三四次睡眠周期,REM的时间占比越来越大。REM剥夺后有反弹现象,说明REM必不可少。相同结论动物实验上也成立。药物可以限制REM睡眠,导致戒药后REM反弹,甚至白天醒着做梦。 启示:睡眠是人必须的,梦也是必须的。7类别天成 这张桌子为什么叫桌子?概念是怎样形成的?鸵鸟是鸟,但是我们看到鸟字脑中闪现的却不太可能是鸵鸟。 每一个抽象概念(如鸟),我们脑中总会出现一个典型的代表物(如鹦鹉、麻雀),而代表物与成长的周围环境密切相关。 比如红色,住在山区的孩子可能想到的是粉红的花朵,而出生在战争里往往想到血红。8催眠 催眠术由来已久,它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来自哪? 心理学研究表明:催眠可能不过是演戏,一个愿意导演,一个愿意接受暗示投入戏中,彼此配合罢啦!所以,容易被催眠表明是个好演员,好的演员某种意义上也不过是善于被催眠而已。9行为主义:巴普洛夫的分泌唾液的狗 先有无条件反射,即对刺激直接做出反射,比如看到食物流唾液。通过中性无关刺激如铃铛,与无条件刺激(食物)反复同时出现,然后去掉食物,狗对中性刺激的铃铛直接做出反射(流唾液)。铃铛导致唾液就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恐高症等。10可怜的小阿尔伯特(六岁就死了) 条件反射的典型。小阿尔伯特本来喜欢小鼠,但在和小鼠接触后实验人员总是播放刺耳难受的声音(战争年代这种实验竟是允许的!)。多次以后,小阿尔伯特对小鼠建立起条件反射,看到就害怕。11操作性条件作用(或反射) 比如小明打扫了卫生,事后妈妈奖励一颗糖。于是小明在糖的奖赏下更积极地打扫卫生。这就是操作性条件作用,也是行为主义者解释学习和行为的根本,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学习中。 人们的行为由于奖罚得到鼓励或抑制,从而学会了做某些事而避免其它事。行为主义名言:你给我一群孩子,我给你培养成你想要的泥瓦匠、技术工、教授和艺术家。 现在研究表明,行为主义可以很好解释学习,但其基本假设都是错的。个体基因以及其主观能动性相比奖罚同样发挥重要作用。12攻击行为 单纯观看攻击节目或玩攻击游戏会增加孩子攻击性吗?会!人的本能-模仿起着重要作用。 启示:父母和老师作为孩子的模仿榜样在影响孩子言行中起着关键作用。13所想即所得:期望的自我实现 实验表明:老师对某些学生的预期,会导致结果与预期一致的倾向。社会偏见和不公平的来源之一就是错误或带偏好的预期引起不公平的对待从而导致预期的实现。常见的预期比如:这个人看着就不像好人,这孩子肯定很调皮(或者很笨),他一定没那么爱我,我爸很专横! 启示:不要给人贴讨厌的标签,特别是你的亲人爱人,一旦你开始这么做,你就会注意到标签一一实现。14你在哪方面更聪明?你有多聪明? 请想一想:智力是什么?怎么评价和测量一个人的聪明程度?IQ智力测验分数反映了什么?人有多少种独立的智力?目前一元的智力理论已经被扩展为多元智力理论,它更好地解释了智力结构。人有许多不同的智力功能,如大脑不同的分区执行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经常是独立的,比如智商严重不足的人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具有极大天赋。15心中的地图:大鼠迷宫 人类通过心中的地图确定去某一地点的最方便捷径。迷宫实验表明,大鼠走迷宫不光只是试错,而是在心中建立起整体迷宫的地图,直接建构起任意两处的地理关系,而不是具体的一条条路径,从而高效而更少犯错。16记忆 记忆是模糊的、不具体的、变化的、易受暗示和修改的、不可信的!甚至问题的措辞本身会导致记忆的修改,催眠回想起的记忆往往是新植入的、假想的。证人的证词不一定可靠!17爱的发现 爱是什么?宝宝喜好母亲是源于食物,抑或爱独立于其它生存需要的一种新的需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认为孩子口唇期的需要决定了对母亲的依赖,行为主义则认为孩子依赖母亲是喂奶和照顾行为不断强化的结果。这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这两种观点里,爱都是本能或其它生存需要的附属品。 然而经典猩猩恒河猴实验表明,爱(实验中表现为对柔软物体的亲密接触需要)是一种独立且与饥渴等生存需求同样强烈的需求! 该实验独立发现了“爱”,发现了爱本身(亲密接触、安全感)不源于其它基本需求,发现了爱就是一种基本需求之一。 启示:对人来说,爱的心理需求毫不弱于物质生存需要,拥抱、柔软接触和亲密关系对人的健康影响重大。18眼睛看到时事物才是存在的吗 人的各项能力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软件),但同时也需要相应生理器官的成熟(硬件)。比如婴儿在1岁左右肌肉力量生长足够时才有可能通过训练学会走路。 客体事物的永久性(比如人藏在床底下看不见的地方时他还在吗)是学习获得的吗?还是天生就有的能力!皮亚杰(阶段学习理论的老大)对自己三个孩子的观察发现,客体永久性是逐渐分多阶段才形成的!开始,凡是移在视线之外的东西宝宝便不追,接着学会追踪物体但物体隐藏不见时却并不会去揭开寻找物体,之后学会寻找从而确立了客体永久性。19你的品德如何 通过道德两难问题来判断你的道德以及所在的道德阶段。如:1爸爸本来你姐姐可以用暑期挣的钱出去旅游,但却反悔了要求全部上交。姐姐挣了1000元,于是撒谎说只挣200,剩下的800准备用于旅游。姐姐临行前告诉了你,请问你该保密吗?2你可以拯救100个人而牺牲另一个无辜者,你会做吗?3穷人偷取唯一可以拯救妻子但却昂贵无比的药,他错了吗?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6阶段理论:1对惩罚的恐惧 2为了同等的回报 3达到期望和维持信任 4意识并尊重法律和秩序 5遵守法律同时寻求修正 6遵守内在的自我道德即良心而无视外在法律和规则。20你的控制力 你对自己的控制力,也就是你感觉到的对自我命运的控制力。当你感觉失去生活大部分事件的选择权和控制力时(如老人),你会感觉更加消极颓废和身体不健康,并更有患病的风险。 应用:给予自己和老人足够的选择权和控制力,安排老人的生活舒适的同时,充分给予他们自主选择权力。21性行为 美国50年代首先开启了性行为的调查报告。性解放时代到来,马斯克斯和约翰逊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性行为直接测量实验。最大的困难来自寻找被试,开始的被试对象是11名妓女,后来发现寻找大量其它代表性被试并不困难。许多性知识,如性的四个阶段(兴奋、持续、高潮和消退期),性高潮,男女的性行为差异和误区等秘密由此揭开,性也逐渐成为公开的话题。22我能读懂你的脸:面部表情 有什么是人类特征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不依赖于种族国家和社会背景?面部表情!虽然手势、语言和交通左右习惯都与具体社会背景有关,面部表情却具有普遍性!你可以从其他国家的陌生面孔中迅速而准确地读懂他们的表情,而且人类对愤怒的表情辨认较高兴快的多!为什么表情是共同的,不随社会背景影响呢?换句话说,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刻在基因里,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 另外,眉毛相比眼睛,更能显著影响再认困难。所以你想伪装,剃掉眉毛是个好办法。23生活 变化和应激 应激,如极端的欢乐(结婚)、伤心(丧偶)或紧张(演讲)等情绪,是某种倍感压力的情绪变化。应激适应量表可以用来测量人的应激反应。最初的量表有40多项应激事件,被试根据适应所需的调整困难来打分。比如实验统计结果发现“配偶死亡,离婚,分居,坐牢”为最大的应激事件。应激量表打分被发现与身体健康和疾病成正相关(10%显著相关)。 启示: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影响很大,坚持运动的同时保持良好心态。24认知失调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是指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差异导致的不一致情况,比如在压力或奖赏下被迫表达与自己真实意见相反的想法。 与直觉相反,外界作用越大心理失调越小,越不容易改变原有的观点,反之越大。实验中,被试在经过极其无聊的任务后,要求对新来者表示这游戏很好玩。被试分为两组,一组被给予20美元,一组给1美元。结果表明,给1美元的被试更容易改变原有觉得该实验无聊的认知,更愿意下一次再接受类似实验。 作出与认知相反行为的外界原因越弱,自身原因越大,失调越严重,越可能改变原有认知来缓解。生活中人们协调自我认识避免认知失调的典型情况:经常被物资奖励或夸赞的孩子往往对事物没那么喜爱,他认为自己只是因为奖励才去做(所以慎用夸奖);一个人因为喜爱才投入一件事,一旦被给予工资或者报酬反而会降低他的热情;付费的比不付费的药(或书)更有效,因为他会认为物有所值;经历重重阻碍和艰难获得的事物必定更加珍惜,所以情人们为彼此设置种种障碍考验;人一般只关注与自己认知一致的证据而自动忽略相反的线索;给新人一顿教训才让加入集体会让新人更加热爱集体,认为痛苦不是白受的。25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吗? 人有哪些恒定的人格特质?根据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把事件归因于自身还是运气,内因还是外音,可以将人分为内控和外控。 该人格特质具有比较稳定的特质,内控人格更加主动积极、富有野心、相信人定胜天和更稳重,外控型人格更加消极、听天由命、更从众、更愿意冒险。 内控型个体更相信自律是关键。内控型在巨大不可控压力下有可能转为外控,而外控在通过学习和信心增加后可能转为内控。26男性化 女性化 还是双性化 你是男还是女(生理性别),是男性化还是女性化的(社会性别)。以前人们对性别认同是单一维度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处在一个纬度的两段,并认为更男性化的人女性化更少。 男行为特质如野心勃勃,独立自主,身强体健, 女性化特质如优雅敏感细声细语,有爱心,可爱,有同情心。 然而贝姆抛开单一性别模式,创造了双性化,证明男性化和女性化是两个独立维度,而不是一个维度的两段。一个极端女性化的人也可以是极富男性化特质,比如一个稳重强壮的男人也可以富有爱心和敏感。 于是,我们要描述一个人的社会性别,就需要同时男性化和女行化两个维度得分(得分范围为1-7)。比如我的性别得分大概为(男性化,女性化)=(4.0,3.5) 启示:双性化概念打破了对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和社会期望,指出男性化和女性化都较高也就是双性化的人更受欢迎和喜爱。比如优雅同时独立的现代女性,阳刚又富有同情心的男性。27和心脏赛跑 A型人格:内驱力强,进取心强,时间紧迫感,喜欢竞争,对最后期限的压力,B型人格与之相反,满足于现状不喜欢竞争。 实验表明:人格特质与一个人的健康相关,如死于心脏病的概率。人格特质A型人格更容易死于脂肪肝和心脏病等。 启示:老婆是A型人格,我是B型人格。28个人和集体 社会文化等外部力量对人的作用深远。如何定义和考量文化的影响?个人和集体主义文化是一个重要且恒定的社会力量,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行动。 集体主义文化:个体更服从于集体的利益。如日本中国等具有长久历史国家。 个体主义文化:更强调个体的幸福和成就,团体对其影响微乎其微,必要的话个体宁愿随时放弃作为团体成员,不屈服于团体意志。如欧美等具有大量移民和变迁的国家。 差别:个体文化更主观,更独立,但容易感受孤独,集体文化更在意团体目标,享有社会支持和满意的人际关系。如心脏病在个体文化中更高。 启示:个人和集体文化有其优劣,而且一个社会可以处于个人和集体文化之间或混合。也许最好的文化是既独立又关系融洽,既重视个体利益也某种程度服从集体利益。29这儿谁是疯子 研究者与学生伪装成疯子进入精神病院,精神病医生无法将他们辨别出来。更可怕的是,一旦进去后他们的任何言语行为都被以精神病人的心理进行解释,即便他们坦白自己是装病的也无济于事,被迫假装服药再倒进厕所! 之后医院领导知道有研究人员混进精神病院后,却错把一批精神病人当成了伪装者!于是一场关于精神病医生的能力,精神病的正确诊断,以及精神治疗的有效性的长久争论开启啦!30防御 关于防御机制的心理分析由著名的弗洛伊德的女儿作出。防御机制有:压抑(挤出意识进入无意识状态),退行(如年老人退回到孩子行为模式避免老年危机),投射(把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反向作用(通过相反的行动来缓解真实被压抑的欲望)和升华(用被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表现不被允许的欲望)。防御机制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你可以不时从自己或别人身上看到。31习得性抑郁 马丁赛尼格满通过狗的学习实验发现:抑郁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当你发现你不再具有改变生活某方面的能力,你做任何决定都不再能改变和影响结果时,你“学会”放弃尝试!你把失败的体验“泛化”到其它方面,即便在你面对可以控制的事时,你依然自暴自弃,不再认为尝试是有必要的。这时抑郁,或者“习得性无助”产生了!你任由宰割,放弃逃脱的希望! 想想挺讽刺的,我初中意识到死亡的强大力量时感到不可战胜的无助,知道死亡属于完全不可控制和改变的绝对现实,于是逐渐放弃对其它一切事物的控制权利!一个失恋的青年同样可能再也不相信自己可以挽留最爱的人从而不再投入一段新感情,一个从失败的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可能以后也不相信自己具有建立幸福家庭的能力。 所以,在经验中学习不一定是进步,你习得的也可能是抑郁。一次失败的体验可能需要多次的成功才能挽回其原有的信心。32拥挤导致行为失常 小鼠的实验将老鼠至于四个相通的笼子,保证食物充足,开始数量较少时小鼠社会行为正常。当繁殖数量翻倍导致拥挤时,观察到最强壮的两只雄鼠各霸占了两端笼子,各有八九只雌鼠做伴,并守在门口处攻击所有胆敢进入的雄鼠。其它几十只雄鼠挤在中间的两个笼子,出现了几种典型失常行为:有的鼠白胖但犹如行为沦丧万事不关心也无性欲,有的鼠发狂咬其它的尾巴,有的老鼠叫刺头,活跃寻找雌鼠,破坏规则拒绝等待甚至吃起同类幼崽,而雌鼠逐渐丧失筑巢和转移幼鼠的能力。实验最后大量雌鼠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 启示:高密度的拥挤环境会导致行为失常。遵守社会规范的个体在空间压力环境下表现出攻击、沦丧、麻木等。该实验推广到人在多大程度上正确有所争议。 联想:和平年代里看似一切太平,相安无事。可是一旦环境出现恶化,如战争、疫情等将人置入到拥挤或恐慌的社会氛围中,个性和邪恶开始轮番上演,底层和上层的行动出现种种异常怪相!33如何选择心理治疗师? 统计报告指出各种心理疗法都有效果(即比不治疗改善更好),但不强,彼此并没有太显著的优劣。现在的治疗师往往将各种心理疗法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好!而某些心理疗法特别适用于某类心理疾病,如行为主义脱敏疗法对恐惧症的治疗。 启示:每种心理理论好比盲人摸象,也许只是反映了部分真相,只有多种结合时才能解释和解决地更好!34缓解恐惧和脱敏疗法 行为主义脱敏疗法被证明治疗恐惧症相当有效,如恐高症、恐蛇或蜘蛛等动物等。恐惧症,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不必要的、无法自控的超出理性的恐惧行为。 恐惧症的获得往往和相关的可怕经历有关。以恐高症为例,病人可能小时候从树上摔下来过。于是,病人建立起高处和摔伤的条件性反射,学会了远离高处、阳台窗台。 脱敏疗法有两个关键,一是重新经历类似事件(一般让患者从幻想较害怕的情景然后逐步升级幻想情景的危险程度,根据患者的个人反映大概分十级)但并没有伤害发生,从而解除条件性恐惧反射;二是由于轻松和紧张情绪的矛盾不相容性,一个人在某个时刻只能处于其中一种情绪,治疗师会让病人在做危险高空情景想象时保持轻松和深呼吸。一般是十多个疗程左右患者基本消除了高空恐惧。 启示:我有明显的恐高症,不能靠近阳台或者靠近时身体行动变得僵硬不自如。似乎是从高中毕业开始的,具体原因不明。也许我可以给自己做脱敏治疗。35投射出真正的你 大脑总是倾向赋予和脑补看到的事物以具体的意义。弗洛伊德认为,通过辨认和解读意义不明的墨迹,可以投射出我们自己的意识和人格等。但由于解读具有不稳定性(信度)和偶然随机性(效度),墨迹实验一般仅用于辅助了解患者的人格,不作为治疗疾病的评判标准。 联想:我记得小时候盯着看蚊帐和云朵,一会能看出老虎,一会有看出人来,一会又看出兔子,一会又是花朵。你绝不会从中看到你从未见过或毫无兴趣的事物!36编个故事吧 类似于墨迹实验,设计了TNT实验。通过给被试者呈现一张照片(模拟两可有多种解读),让其发挥想象力虚构一个故事来解释该照片中的人物表情、行为或事件。有点看图讲故事的感觉!通过你讲的故事,来推测你的潜意识、内心情感冲突和过往经验。 启示:你说的话反映了你自己!37言语和行为的不一致 口头报告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吗?人们对假想情形的态度或想法是否能反映了人们在真实情景中的行为表现?也就是:言行一致吗? 研究表明,对于某种前景越不熟悉,他对此事的态度与真实发生时的行为越不一致。比如,与一个日本人做你邻居或同学你会讨厌他吗还是愿意交朋友?中了彩票后你会开心开心多久? 基于过往名族对日本人的固有认知偏见和刻板印象,我们可能认为自己不愿与日本人交朋友。但实验表明:当真实情景发生时,对于真实的活生生的个体,我们会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对待他,固有偏见会被生动的个体形象所取代! 启示:我们其实并不了解在陌生的场景下自己会有什么反应!想象中的态度并不靠谱!所以人应该在行动中学习,而不是止于想象和固有偏见!不行动起来,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真实反应和感受。38从众的力量 实验表明:社会中的人倾向于从众,在知道自己与大众的观点和态度不一致后往往会放弃自己原先的观点,即便他觉得大众的观点很荒谬愚蠢。 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如中日,比个人主义文化更加从众。从众可以用来解释许多社会现象,如潮流的产生、战争荒唐的行为等。39你会伸出援手吗? 光天化日之下有人在用刀袭击另一人,你会伸出援手吗?路上有人心脏病发你会主动喊医生吗? 这是街头众目睽睽下一起妇女谋杀案引起的社会现象,这么多目击人在长时间的案发过程中没有人伸出援手,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引发了爆炸的争论:是众人沦丧麻木吗? 实验室模拟类似情景再现了该结论,当观众越多时反而越没有人伸出援手!只有一个目击者时帮助概率最大! 对此的心理学解释是:1目击者多责任分散,觉得总有他人会出手 2 内疚分散 3信息交流缺失(观众缺乏沟通)40无条件服从 为了弄清二战纳粹残忍的犹太人清洗发生的根本原因,心理学家展开了实验研究。为了具有普遍性,研究招募了各行各业的受试者,结果不幸表明:特定情景下,个人会屈服于权威,即便他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且让他难受,他依然会倾向于执行命令!这就是情景的可怕力量! 启示:同样一批人,在二战的德国中可能是纳粹,在和平年代可能是典型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社会情景往往决定了你的行为!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美] 罗杰·霍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作者:[美] 罗杰·霍克

译者:白学军

豆瓣评分:9.2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8-1

页数:372

内容简介: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并介绍了这些研究的后续进展和相关研究。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以一个专业人士的眼光看待这些仍炙手可热的历史研究。

本书分十个心理学专题,有“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知觉与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每个专题选取了4项研究。每项研究的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原始出处、问题提出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意义与批评、近期应用和参考文献。

本书既适合于初学心理学的人,也适合于那些从事心理学事业、应用心理学的人。阅读本书,不仅能让人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还能够为自己所从事的心理学工作找到依据,并能激发心理学的研究热情,促进更多新的、对实践有指导价值的研究出现。

作者简介:罗杰•霍克(Roger R. Hock) 博士是美国门多西诺学院(Mendocino College)的心理学教授,在心理学方面有多年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大多数心理学教科书因篇幅有限,无法详细介绍作为学科基础的研究过程,于是筹备本书以填补教科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沟壑。1992年出版本书的第1版之后,好评如潮且备受关注。霍克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纵观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精心筛选出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文献引用较多且至今仍受关注的40项研究,范围涵盖广泛,介绍全面详实。

研究6 睡眠,毫无疑问就会做梦Aserinsky, E., & Kleitman, N.(1953).Regularly occurring periods of eye mobility and concomitant phenomena during sleep.Science,118, 273-274. Dement, W.(1960).The effect of dream deprivation.Science,131,1705-1707. 正如你所看到的,这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有些不同,因为在这里我们探讨了两项研究。第一项研究发现了与睡眠和做梦有关的一些基本现象,为第二项研究提供了可能性。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维廉·迪蒙特(William Dement)关于做梦剥夺的研究,但为了让读者对此有所准备,我们首先介绍尤金·阿瑟瑞斯基(Eugene Aserinsky)的发现。 1952年,当阿瑟瑞斯基还是个研究生时,就开始了有关睡眠的研究。他研究的一部分是观察睡眠中的婴儿。他发现,当婴儿睡眠时,总会周期性地出现主动性眼动,而在其他时间里,仅偶尔出现慢速眼球运动。他认为可能这些主动性的眼动会与做梦有关。然而,婴儿不可能告诉他自己是否在做梦。所以,为了验证他的想法,他将研究范围扩展到成人。 阿瑟瑞斯基和他的同事纳撒尼尔·克特曼(Nathaniel Kleitman)征召了20名正常成年人作为被试。电极装置被连接在被试眼部周围的肌肉上,电极的另一端用导线与灵敏的电子测量仪器相连接,导线一直延伸到隔壁房间,研究者在那儿监控被试的睡眠。然后被试就可以正常地入睡了(每个被试参加观测不止一夜)。整个夜晚,无论在主动性的眼动期,还是很少或根本没有眼动的时期,主试很可能会把被试叫醒,并对其进行“询问”。叫醒被试的目的是询问他们是否在做梦以及是否还记得梦的内容。研究结果相当具有启发性。 综合所有被试的观察结果,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被试总共被唤醒27人次。其中,20人详细报告了非常形象的梦境,其余的7人报告“感觉到在做梦”,但无法回忆详细内容。在无眼动期间,共唤醒被试23人次,其中,有19人次没有报告任何梦境;其余4人次模糊地感到好像是在做梦,但无法描述其梦境的内容。在有些情况下,允许被试整夜睡眠而不被打扰。结果发现,在平均7个小时的睡眠过程中,被试出现3到4次主动眼动期。 今天我们已经非常熟悉阿瑟瑞斯基对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或者有梦睡眠的发现,而在当时却并不是很引人注目。他的发现引出了大量关于睡眠和做梦的研究,而且其数量与日俱增。多年来,随着生理记录仪器和研究方法的日趋成熟,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化阿瑟瑞斯基的发现,并揭开睡眠的神秘面纱。 例如,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当你入睡后,睡眠共经历四个阶段:开始是浅睡眠阶段(阶段1),接着进入越来越深的睡眠阶段。然后,当你达到最深的深度睡眠阶段(阶段4)后,便开始依次返回到最初的阶段,你的睡眠会越来越浅。当你即将再次进入睡眠的第一阶段时,就会出现一个叫作REM睡眠的特殊阶段。做梦大多出现在REM睡眠阶段。然而,与普遍想法相反的是,科学研究发现,在REM睡眠期间,人们并不经常挪动身体。来自大脑的电化学信息能够麻痹你的肌肉,使你的身体不能动弹。有了这样一种生存机制,人们才不会用肢体去演绎梦境,从而避免了伤害自己或者出现更糟的后果。 短暂的REM睡眠期后,你又重新开始睡眠的四个阶段,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EM或NREM)。整个夜晚,REM睡眠和NREM睡眠交替出现约5到6次(大约入睡90分钟以后第一次出现REM睡眠),随后NREM睡眠越来越短,而REM睡眠越来越长(因此,这就是人在清晨时做梦较多的原因)。顺便提一下,每个人都会做梦。虽然有少部分人声称他们从不记得做过梦,但研究证明所有人都会做梦。 所有的这些认识都产生于阿瑟瑞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对REM睡眠的研究发现。继阿瑟瑞斯基之后,斯坦福大学的威廉·迪蒙特(William Dement)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睡眠和梦的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大约从阿瑟瑞斯基的发现开始,迪蒙特就开始了对睡眠与做梦数十年极具开创性的研究。 理论假设 在前人的研究中,有一项发现对迪蒙特影响最大,那就是每个人每天晚上都会做梦。正如迪蒙特在他的文章中所说的:“由于睡觉的人每晚都会出现大量的梦境,你可能会问,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量的梦是否成为人的生命所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一部分。”(P.1705)进而,他提出,如果这一前提成立,那么“梦被完全地或部分地剥夺了,人是否还能继续正常地活动?梦在心理学意义上是必需的,还是在生理学意义上是必需的,或是二者兼而有之”(P.1705)。 迪蒙特决定通过剥夺被试做梦的机会来尝试回答这几个问题。起初,他尝试使用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来阻止被试做梦,但药物本身对被试睡眠模式的影响太大,以至于无法得到有效的结果。所以,他决定使用“有些过激的方法”,就是每当被试在夜里进入REM睡眠中,就把他们叫醒。 方法 这篇论文报告了一项研究计划中前8名被试的情况,该项研究与睡眠和做梦有关,且现在仍在进行。被试全部为男性,年龄从23岁到32岁。被试在他们通常的入睡时间来到睡眠实验室。为记录脑电波图形和眼球运动情况,主试把小电极连接到被试的头皮和眼部周围。与阿瑟瑞斯基的研究一样,这些电极的导线穿墙而过连到隔壁房间里,这样被试可以在安静而黑暗的房间中入睡。 研究程序是这样的:开始的几个晚上,允许被试整夜正常地睡眠。这样做是为了确定每个被试在正常情况下做梦数量的基线和整个的睡眠模式。获得这些资料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剥夺被试REM睡眠或有梦的睡眠。在以后的几个夜晚(不同被试被连续剥夺REM睡眠的数量从3夜到7夜不等),每当电极传导的信息表明被试开始做梦时,实验者就唤醒被试,要求他在床上坐起来直至有迹象表明他已经完全清醒,几分钟后才允许他们再次入睡。 迪蒙特提到一个要点,即在此研究中,主试要求被试在除研究以外的其他任何时间都不能睡觉。这是因为如果被试睡着了或打了个盹儿,他们就可能会做梦,这将会污染实验结果。 在完成做梦剥夺的研究阶段后,被试就进入了实验的“恢复阶段”。在恢复阶段(1至6夜不等),允许被试整夜安然入睡而不被打扰。继续像以前那样,对他们这一阶段的梦进行电子监控并记录做梦的数量。 之后,给所有被试放几天假(毫无疑问,他们肯定会很开心)。接下来他们中有6人回到实验室,继续进行另一系列干扰睡眠的研究。这次实验中唤醒的夜晚数及每晚唤醒的次数“完全重复了做梦剥夺实验阶段的情况。唯一不同的是唤醒被试的时间,即改为在两次眼动(做梦)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唤醒被试。在做梦开始时,允许被试一直睡下去而不被打扰,当梦自然地结束以后再来唤醒他们”(P.1706)。最后,就像在做梦剥夺阶段随后所做的那样,给被试相同数量的“恢复夜晚”,这被称为“控制恢复”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这样一种可能,即无论被试做梦与否,剥夺做梦的效果不能简单归因于每晚被叫醒的次数。 结果 表2—1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在建立基线的夜晚,当被试不被打扰地睡觉时,他们每晚的平均睡眠时间为6小时50分钟。被试用于做梦的平均时间为80分钟,或占整个睡眠时间的19.5%(见表2—1第1列)。迪蒙特从开头几夜的结果中发现,不同被试之间用于做梦的时间惊人地相似。事实上,其做梦时间的变化仅在正负7分钟之内! 表2—1做梦剥夺实验的研究结果 *恢复阶段第二夜; **被试在恢复阶段之前退出研究。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做梦剥夺或REM睡眠剥夺所产生的影响。与此有关的第一个发现是:在做梦剥夺阶段,阻止被试进入REM睡眠所需要的唤醒次数。正如你在表2—1中(3a列)所看到的,第一夜,实验者为了阻止被试进入REM睡眠,唤醒被试的次数在7至22次之间。然而,随着实验的进程,为了阻止被试做梦而唤醒被试的次数越来越多。在最后一个夜晚,唤醒被试的次数达到13至30次(3b列)。平均来看,在做梦剥夺结束的那一夜,被试试图做梦的次数增加到最初的2倍。 第二个也可能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发现,被试在经历了几个被阻止做梦的夜晚以后,其做梦的时间明显增加。表2—1(第4列)中的数字反映了恢复阶段第一夜的情况。这一夜所有人做梦时间平均为112分钟,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6.6%(而第1列基线夜的做梦时间平均为80分钟,占整个睡眠的19.5%)。迪蒙特指出,有两名被试的REM睡眠时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被试3和被试7)。如果将他们排除后,再来计算全部做梦时间,其平均值为127分钟,占整个睡眠的29%。这比基线夜的平均值增加了50%。 虽然在表2—1中,只报告了第一个恢复夜晚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被试在接连5个夜晚连续表现出做梦时间的增加(与基线相比)。 “等一下!”你会想。也许这里做梦时间的增加与剥夺REM睡眠根本无关。也许这只是由于这些被试被唤醒得过于频繁。那么,迪蒙特会让你记住,他已为你敏捷的观察做了充分准备。被试中,有6个人在休息了几天以后又回到实验室,并严格地重复了实验过程,只不过是在两次REM睡眠期间被唤醒(次数相同)。在这种条件下,没有出现做梦时间的显著增加。在控制唤醒阶段以后,用于做梦的平均时间为88分钟,占整个睡眠的20.1%(第5列)。与第1列的80分钟和19.5%相比,未发现显著差异。 讨论 迪蒙特从以上研究结果中试探性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人需要梦。倘若不允许人们做梦,经过连续几夜剥夺做梦的睡眠,似乎就会增加人们做梦的压力。在经历做梦剥夺的阶段后,被试做梦的数量有所增加(比较3a列和3b列),且做梦的时间也显著延长(比较第4列和第1列),这两点在他的发现中显而易见。他还指出,这种增长会持续几个晚上,以便在数量上尽量补偿被剥夺的梦。尽管迪蒙特那时没有使用这一专业术语,如今这个重要的发现被称为“REM反弹”(REM-rebound)效应。 在这篇简明而不同凡响的论文中还有一些有趣的额外发现。如果重新查看一下表2—1,就会发现,如我们先前所说,有2名被试未表现出显著的REM反弹(被试3和被试7)。在研究中被试相对较少时,对这些特例的解释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迪蒙特发现,不难解释被试7做梦时间的增加较少这一现象:“他在恢复期的第一天晚上没能表现出做梦时间的增加,是由于来实验室之前,他在一个聚会上喝了几杯鸡尾酒,因此预期会出现的做梦时间的增加被酒精的抑制作用抵销了。”(P.1706) 然而,对被试3解释起来就比较困难。尽管在做梦剥夺阶段,他的唤醒次数增幅最大(从7变为30),但在恢复期的5天晚上,他没有表现出任何REM反弹。迪蒙特承认这名被试是其研究的特例。他从理论上推测认为,这名被试可能具有异常稳定的睡眠模式,以至于可以抵御任何变化。 最后,对8名被试进行监控,以观察是否会因为REM睡眠的剥夺而使其行为受到影响。所有被试在REM睡眠干扰阶段都出现了轻微的焦虑、烦躁和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症状。有5名被试报告说在做梦剥夺阶段食欲明显增加,其中的3名被试体重增加了3至5磅[1]。在控制唤醒阶段,这些行为症状并未有所表现。 研究发现的意义及后续研究 在迪蒙特开创性研究以后的40多年,我们掌握了大量有关睡眠和做梦的知识。其中一些已在本章前几部分进行了简要的讨论。我们知道,迪蒙特1960年的论文中绝大部分内容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所有人都做梦,而且如果我们某个晚上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做梦的话,我们会在下一晚做更多的梦。的确,在我们做梦的需要中有某些本能的东西。事实上,在很多动物身上都可以观察到REM反弹效应。 有一个仅仅被迪蒙特作为轶事来报告的偶然发现,现在看来却意义重大。剥夺人REM睡眠的方式之一是通过使用酒精制品或其他药物,如安非他明、巴比妥酸盐等。这些药物在增加沉睡趋势的同时,它们会抑制REM睡眠并使人在夜晚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在深度的NREM睡眠阶段。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人无法戒除为了睡眠而服用安眠药或酒精制品的习惯。一旦他们停止使用这些东西,过于强烈的REM反弹效应会妨碍他们的睡眠,导致他们害怕睡觉并重新开始服用这些药物来避免做梦。这种问题的一个极端事例是一些嗜酒成瘾的人们,很多年来,他们可能一直在剥夺自己的REM睡眠。一旦他们停止饮酒,REM反弹作用极其强烈,以至于当他们清醒时也会出现做梦的现象!这也许可以解释为因酒精中毒而引起的震颤性谵妄现象(delirium tremens,DTs),这种病常常会出现可怕的幻觉(Greenberg & Perlman,1967)。 迪蒙特用几十年的时间继续他早期的开创性研究,关注着剥夺做梦对人行为的影响。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剥夺被试的REM睡眠,但未发现有任何证据证明这种剥夺引起了有害的变化。他总结道:“十年的研究未能证明大量的不良影响是由剥夺REM睡眠引起的,即使这种剥夺是长期而有选择的。”(Dement,1974) 源于迪蒙特这项早期研究的其他研究报告认为,在REM睡眠期间,大脑中蛋白质的合成比NREM睡眠期间更甚。也有人认为,这些化学变化可能意味着人们将新信息整合入大脑记忆结构的过程,甚至可能成为人格变化的生物基础(Rossi,1973)。 近期应用 如今,研究睡眠和梦这一领域的专家们已经普遍接受了“阿瑟瑞斯基发现REM睡眠”这一事实。大多数与睡眠、做梦或睡眠紊乱有关的研究都是以他的实验研究为基础的。因此,他与克特曼的早期研究经常被新近的科学论文频繁引用。 迪蒙特对阿瑟瑞斯基研究的扩展研究,更为研究睡眠模式的论文所广泛引用。一项最近的研究发现,人们在NREM睡眠中做梦的次数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多(Suzuki,et al.,2004)。研究人员让被试白天打盹,这样通常能比晚上睡眠更快进入NREM睡眠。研究发现,当询问被试打盹时做梦的情况时,只有那些真正进入到NREM睡眠状态的被试才回答经常做梦。然而,研究人员还发现,“在NREM阶段打盹的被试的做梦情况,在数量、生动性和情感等方面都不如REM阶段打盹的做梦情况”(P.1486)。 另一项研究与迪蒙特和阿瑟瑞斯基的基本研究主张相关,认为在REM睡眠阶段,人们会发展出一种前意识,即意识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大脑的基本组织形式(Hobson,2009)。这种大脑基本形式的发展从出生前一直持续到整个儿童时期。霍布森在研究中提出,早期的REM睡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实世界的虚拟模型,这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任务。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两个现象:为什么婴儿比成人会有更多的REM睡眠?为何人类的大脑每晚总是维持最少数量的REM睡眠? 结论 迪蒙特这位一直致力于睡眠医疗项目的研究专家,于2000年在斯坦福大学出版了他的学术著作《睡眠的价值:睡眠医学领域中对健康、幸福和高质量睡眠间重要关系的开创性探索》(The Promise of Sleep: A Pioneer in Sleep Medicine Explores the Vital Connection Between Health, Happiness and a Good Night’s Sleep)。这本书是为非科学家的普通人所著。迪蒙特花费四十年时间研究睡眠,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帮助我们了解高质量睡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改善睡眠质量。在这本书中,迪蒙特(2004)将我们描述成一个“不健康睡眠的群体”,并以睡眠研究者的身份提出了自己的目标: 在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之所以在不停地改变社会对睡眠的应对方式,是因为当前的方式,或者根本不成为一种方式,是如此地糟糕……对于数以百万甚至数十亿的人来说,如果他们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原则,其生活质量就能得以提高,然而他们却不这样做。一想到这些,我感到非常伤心。改变社会及其组织机构应对睡眠的方式,是我所能够想到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当然,也是我一直以来努力去实现的目标(P.4-5)。 要想更多地了解迪蒙特在斯坦福大学的人类睡眠研究中心所做的出色工作,访问。 Dement, W.C.(1974).Some must watch while some must sleep.San Francisco, CA: Freeman. Dement, W.C.(2000).The promise of sleep: A pioneer in sleep medicine explores the vital connection between health, happiness and a good night’s sleep.New York: Dell. Greenberg, R., & Perlman, C.(1967).Delirium tremens and dreaming.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24,133-142. Hobson, J.(2009).REM sleep and dreaming: Towards a theory of protoconsciousness.Neuroscience,10, 803-813. Rossi, E.I.(1973).The dream protein hypothesis.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30,1094-1097. Suzuki, H., Uchiyama, M., & Tagaya, H., at al.(2004).Dreaming during 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in the absence of prior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Sleep, 27(8),1486-90. 注释 [1]1磅≈0.454千克。——译者注

二十四节气研究的论文

二十四节气课题研究报告

二十四节气课题研究报告,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民们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的存在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有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二十四节气,下面一起看二十四节气课题研究报告。

一、研究意义

做好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是丰富社会功能的需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宣传、保护这一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加强“二十四节气”相关内容及其对现实生产、生活的借鉴意义研究和保护传承措施探讨,广泛扩大“二十四节气”的社会影响,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强化研究工作,对二十四节气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文化内涵、时代价值进行挖掘、提炼、升华、传播,让古老的农耕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春,从而实现二十四节气的现代化。

我馆作为“二十四节气”非遗申报牵头单位,开展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是农业博物馆的职责所在,是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五年保护承诺的一次具体实践,同时,也是建立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文化知识体系,为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提供丰富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撑。

二、研究目标

通过开展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理清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剖析二十四节气“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提炼二十四节气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其所蕴含的传统智慧,发掘二十四节气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形成一批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学术研究成果,提出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以研究促保护,以研究促传承,让古老的农耕文明在现代农业和现代社会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三、研究内容及任务分工

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综合研究。

(一)基础研究

研究人员构成:以博物馆部门青年业务骨干及其他部门部分青年业务骨干为主,部分博物馆部门专家。原则上,每个节气由一位研究人员承担。

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的基本含义、产生过程或发展历史,与该节气有关的物候现象、气象特点、农事活动、节令仪式、习俗养生,诗词谣谚、书画艺术,实物藏品等,具体分工如下:

研究部:立春、雨水、惊蛰、春分

外联部:清明、谷雨

陈列部:立夏、小满、芒种

社教部:夏至、小暑、大暑、立秋

藏品部:处暑、白露、秋分、寒露

信息中心:霜降、立冬

其他部门: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综合研究

1、研究人员组成

博物馆部门及信息中心专家,部分青年业务骨干。

2、研究方向及负责部门

(1)二十四节气相关业务交流与合作、二十四节气与文化产业开发等相关研究;外联部负责。

(2)二十四节气产生的原因及发展历程、二十四节气传统智慧与当代价值研究、二十四节气研究现状梳理等;研究部负责。

(3)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规划与传习基地建设、二十四节气专题陈列内容与形式研究;陈列部负责。

(4)二十四节气与历法、农历、公历的关系,二十四节气传承与科普实践活动开发等相关研究;社教部负责。

(5)涉及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古籍整理、二十四节气考古与文物整理研究;藏品部负责。

(6)二十四节气智慧与农学思想等研究、“二十四节气”数字展陈形式研究;信息中心负责。

四、研究成果

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一批论文、出版一套文集、征集一批藏品、举办两个展览(实体陈列及数字展厅)、推出一批文化科普活动、建设若干个传习基地、形成一个产业联盟、开发一批文创产品、构建一个专家队伍信息库。具体如下:

(一)直接成果

1、每个节气的相关内容研究,至少撰写一篇论文或科普文章。

2、相关部门承担的综合研究,在分配的研究领域内自行命题,撰写若干篇学术论文。

3、将本次二十四节气课题系列研究形成的论文和文章,形成文集出版。

4、课题研究过程中,同步搜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展品,包括实物、图片、影像等,交由藏品部联系收藏,建立二十四节气藏品档案信息库。

(二)为相关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1、为筹建长期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博物馆提供研究资料。

2、为开发一系列的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文化科普活动提供基本方案。

3、在已有的十个二十四节气传承社区的基础上,为扩大传承社区队伍、建立二十四节气产业联盟提供理论支撑,为开发一批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提供技术指导。

4、为建立二十四节气专家学者队伍信息库提供人才基础,为拓展二十四节气相关学术、文化活动,推出一些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提供创新思路。

五、组织领导

为有效推进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特成立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攻关小组,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沟通协调和监督推进,组织相关学术成果的发表与传播。

六、时间进度安排

xxxx年4月21日前,制定课题研究工作方案;

xxxx年5月初,召开课题研究推动会,布置落实相关研究任务;

xxxx年6月至11月,课题组成员查找资料,开展研究,撰写论文;

xxxx年9月底,中期检查,了解进度,促进工作;

xxxx年11月底,研究人员提交论文和相关资料;

xxxx年12月中旬,课题研究办公室汇总,提出修改意见;

xxxx年1-2月,研究人员修改完善,结集出版。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地球上距赤道越远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一般北半球3,4,5三个月是春季,南半球为秋季。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群众经验说:冷尾暖头,下秧不愁。要根据天气情况,争取播后有35个晴天,以保一播全苗。春茶已开始抽芽,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防治病虫害,力争茶叶丰产优质。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在火热的农忙季节,要继续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祖国山河,美化我们的环境。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多,天气一天天变暖,同时白昼渐长,黑夜渐短。春分节气,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雨水也要多起来。

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管理。由于气温回升快,需水量相对较大,农民朋友要加强蓄水保墒。

请采纳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特有的节气制度,它以约15天为一个节气 。在二十四节气开创之前,我们国土上有齐国的三十节气的制定方法。它以12天为一个节气段,文本可追溯到《管子幼官》。但是这种气候基本适用于山东半岛三面环海的地理条件,而且有一定的缺点,并不适用于普遍的劳动生产中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且是最具有科学性的。按照现代地理学理论 ,这种制定是根据太阳在黄经上从春分开始,每次移动15度,便算是度过了一个节气 。《尚书尧典》中已经提及测定“日中 、日永 、宵中 、日短 ”(即现在 的两分两至)的办法,《左传》写一场事件曾曰:“春王正月辛亥 朔,日南至。” 事件发生在鲁僖公五年,他曾经在日南至(冬至 日)之时登台观云。文中提及的“分 、至 、启 、闭”实际指代“两分两至四立 ”这八个节气。《管子轻重》中也基本指出已经存在“八节 ”,只是未明确命名 。从 《吕氏春秋》开始,节气的制定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中《仲春纪》《季春纪》 等篇章 ,共十二篇 ,完整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 如《仲春纪》中所言:“雷乃发声,始电 。蛰虫 咸动 ,开户始出”就是现在“惊蛰”的 前身 ;《仲冬记》 中“冰方盛 , 水泽腹 ”, 即水泽之处冰已经冻到水底了,后来便演变为 “大寒”。今日之节气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 真正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是在《淮南子天文训》中齐全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其间囊括了广阔的社会风貌 ,尤以反映民间生活的十五国风成就颇高 。由于其广泛的容纳性,男女情爱 、时令农忙 、离愁别绪在《诗经》中都有涉及 。关于节气的诗歌 ,更成为后人研究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的最生动的案例 。《秦风蒹葭》中记载了“白露”: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淡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沚。重章叠句 ,首句起兴 ,以 “白露为霜”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对“白露 ”的诠释 为“水土湿气凝而为露 ,秋属金 ,金色白 ,白者露之色 ,而气始寒也”。 而 《孝纬经》中这样说道 :“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气温渐低 ,露凝成白色。 这是关于节气较早的记载 ,在这一诗中,“白露”间接地成了追寻美好伊人的美丽背景 ,伊人又点缀了深秋里如霜的白露,二者 交相呼应 。《豳风七月》按时记事 , 按照季节 的先后 , 描写原始先民的劳动和生活 :“七月流火 ,九月授 衣……五月斯螽动股 ,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九月筑场圃 , 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人执宫功。昼尔于茅 ,宵尔索绚 ,亟其乘屋 , 其始播百谷 。”《七月》这首诗表明 ,在《诗经》所产生的时代里 ,人们对于时令节气已经有了自觉意识 ,这是在漫长时间中积累和摸索出的一套经验 ,在诗中留下了一幅真实的劳动场景的画卷 。《诗经》中关于节气的记载还有许多 ,以这两首最具典型性 。从《诗经》里的诗歌可以看出 ,尽管还未形成完备的二十四节气的体系 ,但先民们已经有了时令节气的自觉 ,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来调整农业的行动,甚至将自己的心意情感与季节相关联 。这显示了在春秋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中 ,人们对于季节的关注。这种初步的关注最终引向二十四节气体系的完备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的节气文化深深影响了诸如《 诗经》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 ,凝聚着先民智慧的结晶 ;同时 ,这些作品的诞生也更有利于研究节气的诸多问题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发现了更多的文化遗产。因此 ,研究二十四节气与文学作品的内在关联便具有了极为重大的意义 。

心理学报会要原始数据吗

《心理咨理论与实践》《中国心理学前沿》都是比较好发的心理学期刊,比较适合学生或者课题结项,差不多15天可以出审稿结果,编辑部邮箱:,如果把握不准,可以先邮件联系咨询下

1、《教育前沿》,是湖南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协办的教育类期刊,记得是分理论版和综合版。审稿周期相对较短,《现代教育科学》;2、“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两个版,是省部级的,因为《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版是中文核心期刊,所以审核的周期会相对长一些吧,投稿要看杂志定位的,成人向的、少年向的。

呵呵,很高兴认识你对于心理学的期刊的话,一般级别都比较高,如果是想往省部级期刊上发表的话,我可给你推荐几个我曾经投过的期刊杂志。1.《教育前沿》,是湖南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协办的教育类期刊,记得是分理论版和综合版。审稿周期相对较短,可以去试试。2.《现代教育科学》的“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两个版,是省部级的,因为《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版是中文核心期刊,所以审核的周期会相对长一些吧。3.《新课程研究》,这个你也可以考虑一下,这个的字数要求在5000字左右吧,也是分不同的版,你可以去试一试这些都是省部级的期刊,相对用稿的几率会大些,当然你自己的文章也要过硬才行,数据不能造假,要科学严谨。但是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不受关注的。再给你推荐几个水平相对较高的,但是你也可以去试一试的期刊。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个是民进主办的,而且紧抓中小学学生心理问题,你可以去试一试2.《校园心理》,这个是需要推荐信的,而且需要递交纸质版本的稿件进行审稿。无论在哪个级别上发表论文,都要保证论文的质量,而且不要盲目,不要被CSSCI、SCI、CSCD等这样的级别所吓倒,相信自己。在作论文之前,先把自己的基础知识搞的扎实些,不要在文中出现硬伤,而且对文献的引用也要注意,在成文后,至少自己要读3遍以上,并且找相关的朋友、同事阅读提些意见,进行修改,努力做到科学严谨,文章表意清楚,观点明确,这样被用稿的可能也会加大。祝福你,希望你的第一篇论文可以早日发表,加油。

这是重庆师范大学的心理学论文格式,你可以参考一下。其实各个学校有自己的论文格式要求,你可以问问老师。(论文标题)重师毕业论文理科版样式(小2号黑体)——(副标题)作者必读 (3号宋体)(空一行)化学学院 化学(师范)专业 2004级 张飞(小4号仿宋体,居中)指导教师 赵云(小4号仿宋体,居中)(空一行)摘 要:“摘要:”二字请用5号黑体加粗。内容部分请用5号宋体。从第二行开始文字不缩进。关键词:关键;排版;要求(“关键词:”用5号黑体加粗。内容部分用5号宋体)Abstract:英文摘要的“Abstract:”用Times New Roman体加粗。英文摘要的内容部分用Times New Roman体。Key words:keyword;keyword;keyword(抬头用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内容用Times New Roman体)(空一行)这里开始是正文部分,请用小4号宋体排版(除了标题、图、表之外).(空一行)1 这是一级标题 (4号黑体)(空一行)一级标题左顶格,上下各空一行. 所有标题序号请用阿拉伯数字,标题序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字位(即2个空格位)以下遇到一级标题时,请参照此处的标注执行,不再重复。1.1 这是二级标题 (小4号黑体)二级标题请用,左顶格,标题序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汉字位[1]。以下遇到二级标题时,请参照此处的标注执行,不再重复。1.1.1 这是三级标题 (小4号宋体)三级标题左顶格,标题序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汉字位. 以下遇到三级标题时,请参照此处的标注执行,不再重复。1.2 这是二级标题 以下遇到二级标题时,请参照此处的标注执行,不再重复。(空一行)2 图表的要求(空一行)2.1 插图插图中的文字一律用5号宋体,图的标注如“图2-1 混沌电路图”用5号黑体,居中排,其中“图2-1”为图序,“混沌电路图”为图题,图序与图题之间空1个汉字位.。(1) (2) 图2-1 混沌电路图 2.2 表格表格使用三线表,表中的文字一律用5号宋体,表的标注如“表2.1 各年设计实验表”用5号黑体,居中,其中“表2.1”为表序,“各年设计实验表”为表题,表序与表题之间空1个字位。表2.1 各年设计实验表实验数 (空一行)3 数学符号的要求数学上的“定理、性质、引理、推论、定义、注、证明、例”等用小4号黑体,缩入2个汉字位,后空1个汉字位。定理的内容用小4号宋体,如:定理1 假设下面的条件成立,则……。 (3.1)(空一行)4 参考文献的要求(空一行)“参考文献”用小4号黑体,左顶格,上空2行. 参考文献的内容请用5号宋体,序号用[1]表示,内容与序号空一个汉字位。具体的排列次序和样式请参照下面的例子。参考文献:[1] 夏道行,吴卓人,严绍宗,等. 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88-90. [2] Zhang S N. Boundedness of finite delay difference system [J]. Ann of Diff Eqs, 1993,9(1):107-115.[3] 时宝,王志成,黄立宏.有限时滞差分系统的的渐近稳定性[C]//全国第五次常微分方程稳定性会议论文集.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6:30-33.[4] Hale J K. Theory of 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77:34-45.[5] 万锦堃.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 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关于二十四节气研究的论文

请采纳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特有的节气制度,它以约15天为一个节气 。在二十四节气开创之前,我们国土上有齐国的三十节气的制定方法。它以12天为一个节气段,文本可追溯到《管子幼官》。但是这种气候基本适用于山东半岛三面环海的地理条件,而且有一定的缺点,并不适用于普遍的劳动生产中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且是最具有科学性的。按照现代地理学理论 ,这种制定是根据太阳在黄经上从春分开始,每次移动15度,便算是度过了一个节气 。《尚书尧典》中已经提及测定“日中 、日永 、宵中 、日短 ”(即现在 的两分两至)的办法,《左传》写一场事件曾曰:“春王正月辛亥 朔,日南至。” 事件发生在鲁僖公五年,他曾经在日南至(冬至 日)之时登台观云。文中提及的“分 、至 、启 、闭”实际指代“两分两至四立 ”这八个节气。《管子轻重》中也基本指出已经存在“八节 ”,只是未明确命名 。从 《吕氏春秋》开始,节气的制定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中《仲春纪》《季春纪》 等篇章 ,共十二篇 ,完整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 如《仲春纪》中所言:“雷乃发声,始电 。蛰虫 咸动 ,开户始出”就是现在“惊蛰”的 前身 ;《仲冬记》 中“冰方盛 , 水泽腹 ”, 即水泽之处冰已经冻到水底了,后来便演变为 “大寒”。今日之节气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 真正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是在《淮南子天文训》中齐全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其间囊括了广阔的社会风貌 ,尤以反映民间生活的十五国风成就颇高 。由于其广泛的容纳性,男女情爱 、时令农忙 、离愁别绪在《诗经》中都有涉及 。关于节气的诗歌 ,更成为后人研究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的最生动的案例 。《秦风蒹葭》中记载了“白露”: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淡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沚。重章叠句 ,首句起兴 ,以 “白露为霜”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对“白露 ”的诠释 为“水土湿气凝而为露 ,秋属金 ,金色白 ,白者露之色 ,而气始寒也”。 而 《孝纬经》中这样说道 :“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气温渐低 ,露凝成白色。 这是关于节气较早的记载 ,在这一诗中,“白露”间接地成了追寻美好伊人的美丽背景 ,伊人又点缀了深秋里如霜的白露,二者 交相呼应 。《豳风七月》按时记事 , 按照季节 的先后 , 描写原始先民的劳动和生活 :“七月流火 ,九月授 衣……五月斯螽动股 ,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九月筑场圃 , 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人执宫功。昼尔于茅 ,宵尔索绚 ,亟其乘屋 , 其始播百谷 。”《七月》这首诗表明 ,在《诗经》所产生的时代里 ,人们对于时令节气已经有了自觉意识 ,这是在漫长时间中积累和摸索出的一套经验 ,在诗中留下了一幅真实的劳动场景的画卷 。《诗经》中关于节气的记载还有许多 ,以这两首最具典型性 。从《诗经》里的诗歌可以看出 ,尽管还未形成完备的二十四节气的体系 ,但先民们已经有了时令节气的自觉 ,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来调整农业的行动,甚至将自己的心意情感与季节相关联 。这显示了在春秋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中 ,人们对于季节的关注。这种初步的关注最终引向二十四节气体系的完备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的节气文化深深影响了诸如《 诗经》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 ,凝聚着先民智慧的结晶 ;同时 ,这些作品的诞生也更有利于研究节气的诸多问题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发现了更多的文化遗产。因此 ,研究二十四节气与文学作品的内在关联便具有了极为重大的意义 。

二十四节气课题研究报告

二十四节气课题研究报告,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民们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的存在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有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二十四节气,下面一起看二十四节气课题研究报告。

一、研究意义

做好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是丰富社会功能的需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宣传、保护这一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加强“二十四节气”相关内容及其对现实生产、生活的借鉴意义研究和保护传承措施探讨,广泛扩大“二十四节气”的社会影响,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强化研究工作,对二十四节气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文化内涵、时代价值进行挖掘、提炼、升华、传播,让古老的农耕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春,从而实现二十四节气的现代化。

我馆作为“二十四节气”非遗申报牵头单位,开展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是农业博物馆的职责所在,是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五年保护承诺的一次具体实践,同时,也是建立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文化知识体系,为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提供丰富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撑。

二、研究目标

通过开展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理清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剖析二十四节气“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提炼二十四节气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其所蕴含的传统智慧,发掘二十四节气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形成一批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学术研究成果,提出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以研究促保护,以研究促传承,让古老的农耕文明在现代农业和现代社会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三、研究内容及任务分工

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综合研究。

(一)基础研究

研究人员构成:以博物馆部门青年业务骨干及其他部门部分青年业务骨干为主,部分博物馆部门专家。原则上,每个节气由一位研究人员承担。

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的基本含义、产生过程或发展历史,与该节气有关的物候现象、气象特点、农事活动、节令仪式、习俗养生,诗词谣谚、书画艺术,实物藏品等,具体分工如下:

研究部:立春、雨水、惊蛰、春分

外联部:清明、谷雨

陈列部:立夏、小满、芒种

社教部:夏至、小暑、大暑、立秋

藏品部:处暑、白露、秋分、寒露

信息中心:霜降、立冬

其他部门: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综合研究

1、研究人员组成

博物馆部门及信息中心专家,部分青年业务骨干。

2、研究方向及负责部门

(1)二十四节气相关业务交流与合作、二十四节气与文化产业开发等相关研究;外联部负责。

(2)二十四节气产生的原因及发展历程、二十四节气传统智慧与当代价值研究、二十四节气研究现状梳理等;研究部负责。

(3)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规划与传习基地建设、二十四节气专题陈列内容与形式研究;陈列部负责。

(4)二十四节气与历法、农历、公历的关系,二十四节气传承与科普实践活动开发等相关研究;社教部负责。

(5)涉及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古籍整理、二十四节气考古与文物整理研究;藏品部负责。

(6)二十四节气智慧与农学思想等研究、“二十四节气”数字展陈形式研究;信息中心负责。

四、研究成果

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一批论文、出版一套文集、征集一批藏品、举办两个展览(实体陈列及数字展厅)、推出一批文化科普活动、建设若干个传习基地、形成一个产业联盟、开发一批文创产品、构建一个专家队伍信息库。具体如下:

(一)直接成果

1、每个节气的相关内容研究,至少撰写一篇论文或科普文章。

2、相关部门承担的综合研究,在分配的研究领域内自行命题,撰写若干篇学术论文。

3、将本次二十四节气课题系列研究形成的论文和文章,形成文集出版。

4、课题研究过程中,同步搜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展品,包括实物、图片、影像等,交由藏品部联系收藏,建立二十四节气藏品档案信息库。

(二)为相关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1、为筹建长期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博物馆提供研究资料。

2、为开发一系列的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文化科普活动提供基本方案。

3、在已有的十个二十四节气传承社区的基础上,为扩大传承社区队伍、建立二十四节气产业联盟提供理论支撑,为开发一批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提供技术指导。

4、为建立二十四节气专家学者队伍信息库提供人才基础,为拓展二十四节气相关学术、文化活动,推出一些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提供创新思路。

五、组织领导

为有效推进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特成立二十四节气系列课题研究攻关小组,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沟通协调和监督推进,组织相关学术成果的发表与传播。

六、时间进度安排

xxxx年4月21日前,制定课题研究工作方案;

xxxx年5月初,召开课题研究推动会,布置落实相关研究任务;

xxxx年6月至11月,课题组成员查找资料,开展研究,撰写论文;

xxxx年9月底,中期检查,了解进度,促进工作;

xxxx年11月底,研究人员提交论文和相关资料;

xxxx年12月中旬,课题研究办公室汇总,提出修改意见;

xxxx年1-2月,研究人员修改完善,结集出版。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地球上距赤道越远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一般北半球3,4,5三个月是春季,南半球为秋季。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群众经验说:冷尾暖头,下秧不愁。要根据天气情况,争取播后有35个晴天,以保一播全苗。春茶已开始抽芽,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防治病虫害,力争茶叶丰产优质。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在火热的农忙季节,要继续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祖国山河,美化我们的环境。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多,天气一天天变暖,同时白昼渐长,黑夜渐短。春分节气,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雨水也要多起来。

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管理。由于气温回升快,需水量相对较大,农民朋友要加强蓄水保墒。

论文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

就是指一手资料,指自己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包括原创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像在科研时用到的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它实物,科研过程中的调查问卷、实验数据、访谈记录等等。

论文的原始数据不会查仪器记录。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原始数据不会查,查仪器记录也不会有显示。原始数据指的就是论文的第一手资料,在研究论文的过程中得到的结果以及结论。

可以使用DiVoMiner3.0 版本软件。

文献很多时候是pdf,转换为文本分析难度很大,DiVoMiner平台推出了pdf识别功能,上传pdf后,自动识别为文本,就可以提取出原始数据了。

可以使用内容分析法做大量的数据处理,运行算法编码等。

支持慧科Doc、Text和HTML格式,本次更新增加了对Factiva数据库的文档解析支持,方便小伙伴们使用更为广泛的研究数据源!

在传统的分析方法中,我们首先需要逐一阅读每一篇文本,找出关键词,标记好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最终的分析结果,对于分析结果中每一个关键信息的来源也需要逐一翻阅汇整。

总结如下:

相比较传统的内容分析方法中无法快速找出关键词的来源文本,DiVoMiner®平台除了快速探索海量数据的关键信息外,也提供了分析结果的追踪溯源功能,只需一键点击图中的任意关键词,即可直接显示该关键词的来源文本。

  • 索引序列
  • 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的原始论文
  • 二十四节气研究的论文
  • 心理学报会要原始数据吗
  • 关于二十四节气研究的论文
  • 论文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