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兴起给传统的各个产业都带来了冲击和变革,尤其是在医疗行业,人工智能的加持,创造了全新的医疗模式,激发了无限的发展机遇。一、全球医疗人工智能产业概况在人工智能的各大产业中,医疗加人工智能方向已然成为瞩目焦点、备受关注。人工智能和医疗的结合具有非凡的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也是未来 5-10 年的投资热点之一。根据CB insights的跟踪显示,2011年,全球拿到投资的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只有八家。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60家,医疗领域正在成为人工智能投资的热点。据统计,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市场规模达到96.61亿元,增长率为37.9%,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市场规模在持续增长,2017年将超130亿元,增长40.7%,有望在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自2013年到2017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共获得241笔融资。其中,2017年国内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公布的融资事件近30起,融资总额超过18亿元。到了2018年,资本对于医疗人工智能市场的热情依旧不减,仅上半年就有18家公司获投,总金额超过31亿元。从全球创业公司实践的情况来看,智能医疗的具体应用包括洞察与风险管理、医学研究、医学影像与诊断、生活方式管理与监督、精神健康、护理、急救室与医院管理、药物挖掘、虚拟助理、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总结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以下五个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领域从大的产业链层面来看整个行业的业态,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产业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由于基础算法和计算平台、海量的数据来源还有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的基础技术的壁垒较高,往往需要较长期的高投入才能有高回报,因此科技巨头往往偏向于布局底层,而创业公司则往往选择在变现能力强、容易进入的辅助诊断、健康管理和药物研发等应用层扎堆。医疗人工智能产业链总结发现,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提高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第二,提早预测疾病风险,发现重大疾病,提前预防,以减少后续不必要的更大医疗支出;第三,方便医生管理看护患者,也方便患者自我健康和疾病的管理,让自查自诊等成为可能,将医疗延伸到院外,前置到院前,同样缓解医疗资源的紧张,降低医疗成本。二、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痛点不过,随着医疗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其所面临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1、人才缺口大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从业人员不足5万人,每年通过高校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也不足2000人,而在人工智能行业从业者中,美国拥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才占比接近50%,我国只有不到25%。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到临床、更好为临床服务,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到医疗中的痛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很多医疗人工智能团队都是算法工程师在主导,既懂医学、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在中国相对紧缺。2、技术有待突破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医疗仍面临技术难题。据了解,海量大数据和计算能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备要素,特别是在医疗数据共享方面,目前我国亟须补足短板。“数据孤岛”现象与数据标准不统一,使得医疗数据难以实现共享。人工智能的准确性需要学习大量的数据,专家认为,我们国家在医院病例数方面有很大优势,但由于医疗数据没有共享,存在“孤岛”现象,不利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3、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亟待建立从监管层面来看,人工智能刚刚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一些监管政策还有待明确,人才积累仍显不足,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也亟待建立。准入政策不明朗。药品和器械在国家的监管层面有很详细的规定,但是医疗人工智能产品是新产品,详细的标准还在制定中。目前已经有九项医学人工智能产品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三类器械,但没有一个被批准,用什么样的标准和规范也仍在讨论当中。三、我国人工智能医疗相关政策医学人工智能是解决医疗生产力的根本之道。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慢病高速增长、医疗资源供需严重失衡以及地域分配不均等问题,造就了对医疗人工智能的巨大需求。近年来,国家发布的80多条全国性政策以及多条医疗人工智能专项政策,都表明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迎来政策利好。四、全球智能医疗企业布局情况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不断加深,以人工智能医疗发展最为迅速的美国为例,科技巨头和资本巨头都在积极布局智能医疗产业,大批专注细分领域的初创公司也蓄势待发。>>>>科技巨头IBM、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近年来都在布局人工智能医疗。例如IBM Watson能够快速筛选癌症患者记录,为医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循证治疗方案;谷歌在糖尿病、神经性疾病诊疗和医疗器械的研究方面发力,谷歌deepmind与英国国家健康体系(NHS)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微软发布了面向个人的健康管理平台,整合不同的健康及健身设备搜集的数据,苹果、脸谱等公司也通过设立医疗健康部门、开发医疗健康类应用、收购医疗健康类初创企业等方式,逐步踏入医疗健康行业。国内的科技巨头中,百度和阿里都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 医疗解决方案,而腾讯主要以投资创业公司的形式在人工智能+ 医疗领域布局,最近也推出了具体的人工智能医疗产品。>>>>初创公司除了科技巨头纷纷进场,初创公司也大批出现,专注智能医疗细分领域。国内有83 家企业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领域,主要布局在医学影像、病历/ 文献分析和虚拟助手三个应用场景,而其中涉足医学影像类的企业数量达到40 家,远高于其他应用场景的企业数量。国外有109 家企业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领域,它们在健康管理、医学影像、新药发现、病历/ 文献分析等应用场景都有比较均衡的布局。(1)虚拟助理虚拟助理是指通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将患者的病症描述与标准的医学指南对比,为用户提供医疗咨询、自诊、导诊等服务的信息系统。在用户端,人工智能虚拟助手能够帮助普通用户完成健康咨询、导诊等服务。2017年,康夫子、大数医达等公司研发的智能预问诊系统得到了再多加医院的落地应用。此外,语音识别技术为医生书写病历,为普通用户在医院导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放射科医生、外科医生、口腔科医生工作时双手无法空闲出来去书写病历,智能语音录入可以解放医生的双手,帮助医生通过语音输入完成查阅资料、检查史、病史、检查指标、检查结果等形成结构化的电子病历,大幅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例如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产品“云医声”为了应对医院科室嘈杂的环境,达到更好的语音处理效果,开发了医生专用麦克风,可以过滤噪音及干扰信息,将医生口述内容转化为文字,目前,讯飞医疗的语音转录准确率超过97%,并已在北大口腔、瑞金医院等20多个医院落地实施。(2)医学影像现代医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循证医学,医生的诊疗结论必须建立在相应的诊断数据上,影像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医疗行业80%~90% 的数据都来源于医学影像。所以临床医生有极强的影像需求,他们需要对医学影像进行各种各样的定量分析、历史图像的比较,从而能够完成一次诊断。(3)病历/文献分析人工智能的切入主要是利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抓取病历中的临床变量,智能化融汇多源异构的医疗数据,结构化病历、文献生成标准化的数据库将积压的病历自动批量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库。目前大数医达、惠每医疗、森亿智能等企业正是基于自己构建的知识图谱,形成了供医生使用的临床决策支持产品,为医生的诊断提供辅助,包括病情评估、诊疗建议、药物禁忌等。(4)健康生活管理健康生活管理是依据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将人们的生活习惯以数字化显示出来,进而根据显示的数字化,干预用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用户的生活水平。悦糖3.0是基于机器学习去主动了解用户情况,分析用户行为和习惯,预测健康风险,并给出以用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的健康管理新模式。同时,方案会照顾用户喜好,提高用户依从度,增加用户黏性。必拓狮的产品糖析是利用APP分析饮料的含糖量,来改变用户的习惯,医随访用人工智能来管理糖尿病。(5)健康生物技术在这个领域,做的最好应属碳云智能,我们以它为例讲讲人工智能在生物健康技术上的应用。2016年4月份,碳云智能在完成A轮近10亿人民币融资的时候,当时创始人王俊就表示碳云智能会在精准美容、精准营养、精准健康、精准医疗四个方面发力,在基因、免疫、蛋白、代谢、微生物、临床体检、运动、饮食、环境等等多层次生命数据的基础上,构建生命健康领域的大数据生态系统,进而最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人们做精准的健康管理。(6)医疗大数据医疗大数据是因健康活动而产生的数据,是有出生、免疫、体检、门诊、住院和其他活动所产生的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信息资产,关乎国计民生,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目前,国家已陆续出台关于扶持医疗大数据发展的相关政策,初步做好顶层设计并构建出医疗大数据发展的宏伟蓝图。素材来源:经济参考报、中国数字医疗网、前瞻产业技术研究院及网络
基础数学,基础物理,基础化学,基础生物,基础医学,全部都得去美英日德新,其他国家搞这一行的都是钱的,连最基本的研发土壤都没有。
就是准备赚快钱,趁基因热门时,忽悠测基因帮你平衡你的营养,帮你美容,基本就是典型的
控制工程论文选题参考
控制工程是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各种工程实现问题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控制工程论文选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DC-DC开关变换器建模、仿真与补偿网络设计研究
2、Delta并联机器人的运动规划研究
3、GIS环境下的动态交通最优路径算法研究
4、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应用研究
5、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中误差及精度研究
6、3×20K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
7、3G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
8、Android系统数据 护关键技术研究
9、LED车灯功能控制研究
10、LNG接收站安全系统的设计
11、PLC工控系统设计及其在自来水控制中的应用
12、PLC及变频器控制的多电机驱动带式输送机的研究
13、RS232/PROFIBUS-DP从站接口设计与实现
14、ZigBee技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解算算法的研究
16、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磁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17、变频器用高性能开关电源的设计
18、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采集电路和底层驱动程序开发
19、并联型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20、布袋式脉冲除尘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步进电机快速定位方法研究
22、超临界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
23、超长航时无人机持久组合导航系统设计
24、城市自来水厂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5、程序化交易算法模型的研究
26、船用起重机和波浪补偿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27、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组充电均衡技术的研究
28、大型飞机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29、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30、单相光伏离网逆变器研究
31、倒立摆系统的稳定控制研究
32、低功耗嵌入式实时人脸识别系统
33、地面移动机器人安全路径规划研究
34、地源热泵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35、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36、电除尘电气控制设计与实施
37、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
38、电梯制造企业中供应链合理库存问题研究
39、电子鼻/舌系统设计及气-味信息融合技术应用
40、电子鼻与电子舌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41、动力电池主动均衡策略和SOC估计方法研究
42、动力锂电池组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43、对舰船设备冲击振动试验的分析
44、多功能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5、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系统设计
46、多通道脑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及开发
47、房地产市场的多方博弈分析
48、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49、粉尘浓度测量技术研究
50、风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研究
51、风力发电机整机性能评估与载荷计算的研究
52、风力发电机组模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3、改进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在电力系统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54、高动态下GPS矢量接收机跟踪算法与实现研究
55、高精度温箱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56、高速PCB电源完整性设计与分析
57、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与资助体系的研究
58、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59、高校图书馆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的设计
60、高校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61、高压高频变压器的研究与设计
62、工业控制系统脆弱性分析与建模研究
63、工业用六轴机械臂的建模与仿真
64、故障电弧的识别及防护方法的研究
65、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MATLAB仿真研究
66、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滤波与控制技术研究
67、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功率控制方法研究
68、光伏发电系统效率提升的研究
69、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信号解调及其自动标定系统设计
70、锅炉控制及PLC应用
71、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
72、焊接机器人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73、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的电场分布及绝缘特性研究
74、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75、火电厂输煤电气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76、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与集成
77、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汽车衡设计
78、基于AIS的船舶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79、基于Android的移动VoIP高清视频通话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0、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1、基于ARM的物流包裹分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82、基于ARM和ZigBee的智能家居无线终端控制系统的设计
83、基于ARM与Zigbee技术的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84、基于BP神经网络的销售预测研究
85、基于C8051F单片机的'USB数据采集卡设计
86、基于CAN总线的汽车仪表研究
87、基于CCD摄像头的智能小车系统研制
88、基于DCS的造纸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9、基于DM365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研究
90、基于DSP+FPGA的视频图像处理
91、基于DSP大功率全数字开关电源系统研究
92、基于DSP的SVPWM逆变器的研究与实现
93、基于DSP的高频开关电源设计与实现
94、基于DSP的数字化舵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95、基于DSP的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研究
96、基于DSP的无人机飞控系统的设计
97、基于DSP和CPLD的伺服控制器设计
98、基于EtherCAT总线的焊接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
99、基于GPRS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100、基于GPRS的智能充电桩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好写的物联网专业论文题目写作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物联网论文题目
1、 基于嵌入式PC和物联网的无人驾驶 拖拉机 研究
2、 太阳能农机发动机监测系统设计—基于智慧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
3、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生产监控系统设计
4、 基于农业物联网的智能温室系统架构与实现
5、 基于物联网的水田无线监控系统设计
6、 基于物联网植物工厂监控系统的设计
7、 基于物联网的精准农业玉米长势监测分析系统研究
8、 基于物联网的葡萄园信息获取与智能灌溉系统设计
9、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长输管道
10、 矿山物联网云计算与平台技术
1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衣柜系统
12、 基于MQTT的物联网系统文件传输 方法 的实现
1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互联网数据支撑平台
14、 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15、 高校智慧教室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现
16、 运营商窄带物联网部署实现探讨
17、 基于物联网思维的商业银行管理重构的战略思想
18、 面向矿山安全物联网的光纤传感器
19、 基于物联网的水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 工业物联网环境下隐式人机交互消息传播方法
2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监控系统设计
22、 疫苗冷链物流风险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23、 基于物联网远程血压监测结合APP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24、 公安物联网技术在社会治安防控中的应用
25、 物联网中增强安全的RFID认证协议
26、 农业物联网技术供需双方决策行为分析——演化博弈模型及其仿真
27、 物联网环境下数据转发模型研究
28、 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数据网关的建设研究
29、 基于Citespace的技术机会发现研究——以物联网技术发展为例
30、 利用物联网技术探索智慧物流新未来——访神州数码集团智能互联本部物联网事业部总经理闫军
31、 物联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建设
32、 物联网智能家居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33、 是德科技中标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窄带物联网低功耗测试系统以及射频一致性测试系统
34、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家庭健康医疗系统
35、 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36、 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37、 新工科语境下物联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38、 铁塔公司基于LoRa物联网的共享单车方案研究
39、 面向大数据的突发事件物联网情报采集
40、 区块链技术增强物联网安全应用前景分析
41、 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研究
42、 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地震信息化研究
43、 矿山物联网 网络技术 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
44、 基于物联网与GPRS技术对武汉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的优化设计
45、 基于物联网的医院病房智能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46、 基于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实现脱网应急通信的方法
47、 物联网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探析
48、 物联网分享还是人工智能垄断: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数字资本主义
49、 基于MQTT协议的物联网电梯监控系统设计
50、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物联网网关安全系统的建模及验证
物联网 毕业 论文题目参考
1、基于物联网的火电机组远程诊断服务实践
2、语义物联网中一种多领域信息互操作方法
3、矿山物联网服务承载平台与矿山购买服务
4、物联网环境下的锰矿开采过程监测软件设计
5、基于物联网的馆藏系统实现
6、地方转型本科高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7、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8、智能建筑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剖析
9、关于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探讨
10、蓝牙传输发现服务助力实现协作型物联网
11、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的应用研究
12、物联网系统集成实训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3、高校物联网实验中心规划方案
14、面向异构物联网的轻量级网络构建层设计
15、探索物联网环境下企业组织架构的转变
16、物联网技术下校园智能安防系统的设计
17、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18、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19、物联网/传感网时代下新型图书管理模式探析
20、物联网信息感知与交互技术
21、探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创新运用方式
2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3、农业物联网技术创新及应用策略探讨
24、基于物联网的园区停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蔬菜”溯源体系探索
26、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研究
27、物联网接入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
28、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据中心整体运维解决方案研究
29、基于工作导向的中职物联网课程实践教学分析
30、面向服务的物联网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与模型检测
31、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探讨
32、物联网环境下多智能体决策信息支持技术研究
33、物联网和融合环境区域食品安全云服务框架
34、高职《物联网技术概论》教学思考与实践
35、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36、物联网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优化研究
37、物联网隐私安全保护研究
38、璧山环保监管物联网系统试点应用研究
39、智能家居无线物联网系统设计
40、物联网温室智能管理平台的研究
好写的物联网论文题目
1、物联网的结构体系与发展
2、对于我国物联网应用与发展的思考
3、物联网环境下UC安全的组证明RFID协议
4、农业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5、物联网时代的智慧型物品探析
6、基于Zigbee/GPRS物联网网关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物联网概述第3篇:物联网、物联网系统与物联网事件
8、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及农产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9、物联网——后IP时代国家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10、物联网体系结构研究
11、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运营平台
12、基于物联网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13、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14、基于物联网的干旱区智能化微灌系统
15、物联网大趋势
16、物联网网关技术与应用
17、基于SIM900A的物联网短信报警系统
18、物联网概述第1篇:什么是物联网?
19、物联网技术安全问题探析
20、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
二、物联网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1、基于RFID和EPC物联网的水产品供应链可追溯平台开发
2、物联网与感知矿山专题讲座之一——物联网基本概念及典型应用
3、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4、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5、从云计算到海计算:论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6、物联网 商业模式 探讨
7、物联网:影响图书馆的第四代技术
8、从嵌入式系统视角看物联网
9、试论物联网及其在我国的科学发展
10、物联网架构和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关键技术
1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12、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展望
13、基于物联网的九寨沟智慧景区管理
14、基于物联网Android平台的水产养殖远程监控系统
15、基于物联网Android平台的水产养殖远程监控系统
16、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设计与实现
17、物联网资源寻址关键技术研究
18、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19、互联网与物联网
20、"物联网"推动RFID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发展
物联网专业论文题目写作参考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电子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及选题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2021通信学专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2021电子商务毕业论文题目
★ 2021环境工程专业论文题目
★ 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 mba各方向的论文题目与选题推荐
现在有很多人都已经打算考研,但是小编觉得如果你真的打算考研究生,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要做好提前的规划和准备了,因为研究生的竞争压力其实也是很大的。没有发表过任何论文,会影响考研吗?
现在很多人都准备考研有一些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有一些人可能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变得更加优秀,而且大家如果真的能够成功上岸,这样你就能够在一个更好的学校深造自己了,并且你可以在这个学校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但是小编觉得大家应该有一个提前规划,如果你自己没有任何规划,那你可能就会发现自己也会变得十分的困扰,而且在读研的时候,你就必须要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你并没有发表任何论文,其实这也是不影响大家考研的,跟你考研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但是如果你在本科读书的时候发表过论文,那么对于你的面试肯定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在复试的时候老师会询问你很多问题,如果你在本科的时候发表过论文,那在一定程度上也不代表你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但是这跟大家考研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就算你没有发表过任何论文,这个时候你也是拥有报名的资格的,但是小编觉得大家必须要找准时间,因为有一些学生可能就会错过报名的时间,因此就会导致他们没有办法考试了。
这些问题都是有必要引起大家重视的,而且大家在考研之前就应该提前去网络上查询资料。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分析一下自己,因为选择专业院校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有很多学生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因此就会导致他们失败了。
当然影响了。因为你没有发表过论文,说明你的实力不是很强,所以会影响考研结果。
不影响。因为考研并没有发表论文的要求,所以不影响考研。
最直接的答案:很大!我是14年毕业的研究生,结合从毕业到现在的职场经验,来分享一下
我对目前求职市场的现状的看法:这是个做分子还是分母的问题,并不是说本科学历不优秀,是优秀的人太多了,用人单位的可选的优秀人才太多,太多也并不是说市场上人才济济了,现在研究生太多了。我12年参加考研,当时班里45个人,只有15个人左右决定考研,考上的也只有一半,这只有17%的占比。但目前这个数据远远超出了,决定考研的能达到90%以上,考上的能有40%左右,这还不算三年甚至八年抗战的。住在清华、北大、人大附近的本科生多到床位价格都在不断上涨。
这个敲门砖很关键:市场对于学历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之前高考升学率和现在的完全不一样,现在基本都能上本科。研究生学历也不再被定义为是科研人士的要求,在很多头部企业就是入职门槛。没有这个敲门砖是进不去的。
研究生给我带来的成长很大:经济的发展衍生了很多新型职业,而这些职业在高校根本这个相对应的专业,就比如我是学社会学的,但我做的是互联网运营,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但新型职业对人才的要求是通用能力,是学习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等,而这些如果经历过研究生的学习,你会发现提升的不止一点点,给你带来思维和认知的拓展是非常大的。
认识自己,认识环境,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里不是唯学历论,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真的很重要,不要放弃在学校学习的任何机会,最终你在职场会发现,这些都会成为你未来在职场上的铠甲。
1 概述1.1 楼宇智能化技术概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安全、高效、舒适提出了要求,应运而生的楼宇智能化技术目前在我国各类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是集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为一体的一个新兴但发展又十分迅猛的技术领域。网络技术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金融、科研、教育、农业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已经在影响并逐步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 智能建筑在国际上又称为 3A 建筑,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BAS Building AutomationSystem为楼宇自动化系统、CAS 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 为通信自动化系统、OAS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为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 SCS Structured CablingSystem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把上述三个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中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T50314-2000 中智能建筑IB 的定义是: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讯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构建的高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将大楼内部各种设备连接到一个控制网络上,通过网络对其进行综合的控制,这些设备包括空调、照明设备、电梯、消防设备、安防设备等等。它确保建筑物 内的舒适和安全的办公环境,同时实现高效节能的要求。1.2 楼宇智能化技术中网络技术的概况 智能建筑系统是将大楼内的若干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系统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系统。这其中计算机通信网络是智能建筑系统的神经系统,它把现有的分离设备、功能、信息组合到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协调的系统之中,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传输、交换、处理和应用。 由于局域网具有全开放、成本低、带宽高、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应用广泛、共享资源丰富等优点,将其应用到工业网络己经成为国内外工业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工业局域网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给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每台设备赋予一个 IP 地址,将现场设备通过各种途径连接在互联网上。这些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互相传递信息和数据,因而具有了远程维护功能并能从 Internet 获取信息。近年,企业、科研机构都在研究开发各种带局域网络接口的现场设备,并且这些网络接口已应用于生产现场。很自然,局域网络技术也同样进入了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研究领域。目前,局域网多用于基于现场总线的楼宇自控网络集成到智能建筑信息管理网络这一环节,即 Ethernet 总线技术。在一些新开发的楼宇自控系统中,局域网直接进入了控制层,如北京楼宇自动化中心开发的基于局域网的 ENC-20011P 智能建筑测控系统。 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采用局域网的优点是实现了从管理层到现场设备控制层通信协议的兼容和统一,这样,系统扩展起来也比较方便,与智能建筑中其它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集成起来也更加容易。但它也存在缺点:首先,目前开发基于局域网的控制系统产品的难度较大,开发费用和成本相对较高,用户可以选择的厂商也很有限,垄断利润较高,研发成本还没有被消化,这些都导致产品价格过高;其次,局域网的实时性、可靠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1.3 研究目标 为了实现我们的研究目标,在此将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理论方面,我们需要掌握和分析局域网的核心技术 VLAN 技术,例如为什么要采用该项技术,它存在哪些优缺点,以及整个智能楼宇通信系统在实际当中是如何规划和实现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技术理论同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具体的实际需求合理的分配有限的资源,力争达到最优的组网效果。最后,还要运用现已掌握的技术手段,对硬件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尽最大努力使之实际运行效果接近理论值,也就是利用华为公司所提供的数据通信设备实现最佳的系统性能。除此之外,还需要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寻找“捷径”,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寻找更有效的研究方法。 在此将采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通信设备,如二层、三层交换机,路由器,进行智能楼宇的组网设计,通过对数据通信技术原理和设备硬件知识的研究,根据实际的用户需求,合理的对硬件系统进行配置,提供最优的方案来解决实际的组网设计问题。 2 局域网技术2.1 局域网的定义 由于连接介质的不同,通信协议的不同,计算机网络的种类划分方法名目繁多。但一般来讲,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它覆盖的地理范围,划分成局域网和广域网,以及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本部分重点介绍局域网。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是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所形成的网络,覆盖范围一般局限在房间、大楼或园区内。局域网一般指分布于几公里范围内的网络,局域网的特点是:距离短、延迟小、数据速率高、传输可靠。标准(standard)是广泛使用的、或者由官方规定的一套规则和程序。标准描述了协议的规定,设定了保障网络通信的最简性能集。IEEE 802.X 标准是当今居于主导地位的 LAN 标准。 目前我国常见的局域网类型包括:以太网(Ethernet)、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Transfer Mode)等,它们在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传输速率、数据格式等多方面都有许多不同。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当属以太网—— 一种总线结构的 LAN,是目前发展最迅速、也最经济的局域网。2.2 以太网技术2.2.1 以太网的应用 以太网设计的初衷,就是把一些计算机联系起来进行文件共享和数据库记录的传输。到目前为止,在计算机互连这个领域,以太网仍然是最活跃的技术,但已经不再局限于这个领域,在其他一些领域,以太网也大显身手,表现不俗。下面是以太网的主要应用领域: 计算机互连:这是以太网技术的主要目标,也是最成熟的应用范围。最开始的时候,许多计算机通过同轴电缆连接起来,互相访问共享的目录,或访问在同一个物理网段上的文件服务器,各个计算机(不论是服务器还是客户机)在网络上的地位相同。随着应用的发展,这种平等的结构逐渐不适应实际的需要,因为网络上的大部分流量都是客户机跟服务器之间的,这种流量模型必然在服务器上形成瓶径。当全双工以太网和以太网交换机引入以太网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取代的是把服务器连接到以太网交换机的一个告诉端口(100M)上,把其他客户机连接到以太网交换机的低速端口上,这样就暂缓了瓶颈的形成。现代的操作系统提供分布式服务和数据仓库服务,基于这些操作系统的服务器除了跟客户机通信之外,还要跟其他服务器交换大量的信息进行数据的同步,这样传统的 100M 快速以太网就不能满足要求了,于是 1000M 以太网应运而生。 高速网络设备之间互连:随着 INTERNET 的不断发展,一些传统的网络设备,比如路由器,之间的带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需要更高更有效率的互连技术来连接这些网络设备构成 INTERNET 的骨干,1000M 以太网成了首选的技术。传统的 100M 也可以应用在这些场合,因为这些 100M 的快速以太网链路可以经过聚合,形成快速以太网通道,速度可以达到 100M——1000M 的范围。 城域网中用户接入的手段:用户通过以太网技术接入城域网,实现上网,文件下载,视频点播等业务,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之所以用以太网作为城域网的接入手段,是因为现在的计算机都支持以太网卡,这样对用户来说,不用更改任何软件和硬件配置就可以正常上网。 可以看出,以太网技术已经覆盖了网络的方方面面,从骨干网到接入网,从计算机网络到工业应用,无处不见以太网的影子。2.2.2 以太网物理层 根据 ISO 的 OSI 七层参考模型,物理层规定了两个设之间的物理接口,以及该接口的电气特性,规程特性,机械特性等内容,以太网的物理层也不外乎这些内容,它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一种物理层面的标准,各个厂家只要按照这个标准生产网络设备就可以进行互通。下面从介绍这些物理层标准开始,来分析一下以太网的物理层基础结构。 从以太网诞生到目前为止,成熟应用的以太网物理层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0BASE2 、 10BASE5 、 100BASE-TX 、 100BASE-T2 、 100BASE-T4 、 100BASE-FX 、1000BASE-SX、1000BASE-LX、1000BASE-CX、1000BASE-TX,在这些标准中,前面的 10,100,1000 分别代表运行速率;中间的 BASE 指传输的信号是基带方式;后边的 2,5 分别代表最大距离,比如,5 代表 50 米,2 代表 200 米等;TX,T2,T4,FX,SX,LX,CX 等应用于双绞线以太网和光纤以太网,含义如下: 100BASE-TX:运行在两对五类双绞线上的快速以太网; 100BASE-T4:运行在四对三类双绞线上的快速以太网; 100BASE-T2:运行在 2 对三类双绞线上的快速以太网; 100BASE-FX:运行在光纤上的快速以太网,光纤类型可以是单模也可以是多模; 1000BASE-SX:运行在多模光纤上的 1000M 以太网,S 指发出的光信号是长波长的形式; 1000BASE-LX:运行在单模光纤上的 1000M 以太网,L 指发出的光信号是短波长的形式; 在这些标准中,10BASE2,10BASE5 是同轴电缆的物理标准,现在已经基本被淘汰,10BASE-T 和 100BASE-TX 都是运行在五类双绞线上的以太网标准,所不同的是线路上信号的传输速率不同,10BASE-T 只能以 10M 的速度工作,而 100BASE-TX 则以100M 的速度工作,其他方面没有什么两样。100BASE-T2,100BASE-T4 现在很少用,所以我们这里只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 100BASE-TX 进行叙述。 100BASE-TX 是运行在两对五类双绞线上的快速以太网物理层技术,它除了规定运行的介质是五类或更高类双绞线外,还规定了设备之间的接口以及电平信号等。该标准规定设备和链路之间的接口采用 RJ-45 水晶头,电瓶采用5V 和-5V 交替的形式。五类双绞线的 8 跟线压入水晶头的 8 个线槽中,这样可以很容易的插入网络设备的网卡。 实际上,在进行数据的传输时仅仅用了五类双绞线的两对(四根)线,其中一对作为数据接收线,一对作为数据发送线,在进行数据接收和发送的时候,在一对线上传输极性相反的信号,这样可以避免互相干扰。需要注意的是,在连接两个相同的网络设备时(比如网卡),需要把线序进行交叉,因为线路两端的设备(比如网卡)的收发顺序是相同的,而两端设备要进行直接连接,其收发必须进行交叉,于是,必须在线路上进行交叉才能达到目的,如图 2-1 所示: 图 2-1 RJ45 交叉线示意图 但在跟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互连,比如终端计算机跟 HUB 或以太网交换机连接时,却不需要这样,因为这些网络设备的接口上已经做了交叉,也就是说,这些设备的网络接口跟普通计算机的收发顺序是不一致的,因而只要把五类双绞线直接按照原来顺序压入水晶头,就可以把两端的设备正常连接。 跟传统的同轴电缆不同的是,100BAST-TX(10BASE-T)的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使用了不同的线对,做到了分离,这样就隐含着一种全新的运做方式:全双工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数据可以同时接收和发送而互不干扰,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不过这需要中间设备的支持,现在的以太网交换机就是这样一种设备。 在基于双绞线的以太网上,可以存在许多种不同的运做模式,在速度上有 10M,100M 不等,在双工模式上有全双工和半双工等,如果对每个接入网络的设备进行配置,则必然是一项很繁重的工作,而且不容易维护。于是,人们提出了自动协商技术来解决这种矛盾。需要注意的是,自动协商只运行在基于双绞线的以太网上,是一种物理层的概念。自动协商建立在一种低层的以太网机制上。在双绞线链路上,如果没有数据传输,链路并不是一直在空闲,而是不断的互相发送一种频率相对较低的脉冲信号(称为普通链路脉冲,NLP)如图 2-2 所示: 图 2-2 普通链路脉冲 任何具有双绞线接口的以太网卡都应该能识别这种信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这些 NLP 之间在插入一些(一般是 16 个)更小的脉冲(这些脉冲称为快速链路脉冲,FLP),两端设备应该也能识别。于是,我们可以使用这些快速链路脉冲来进行少量的数据传输,来达到自动协商的目的。 在设备的网卡中有一个配置寄存器,该寄存器内部保留了该网卡能够支持的工作模式,比如该网卡可以支持 100M 和 10M 模式下运行,则把相应的寄存器内容置位。在网卡加电后,如果允许自动协商,则网卡就把自己的配置寄存器内容读出来,编码后通过FLP 发送出去,如图 2-3 所示: 运行速率 双工模式 流量控制 …...
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智能建筑是随着人类对建筑内外信息交换、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节能性的要求产生的。智能建筑及节能行业强调用户体验,具有内生发展动力。建筑智能化提高客户工作效率,提升建筑适用性,降低使用成本,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的标准:
1、靠性与安全性:
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应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策运,可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2、开放性:
以现有成熟的产品为对象进行设计,同时考虑到周边信息通信环境的现状和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消防、防盗、聚光系统实现联动,具有RJ-45网络通信口,从而实现远程控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智能建筑
智能楼宇设计论文编号:JD171 字数:31338,页数:62 前言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建筑正逐渐普及并为人们所接受。据初步统计表明,目前安装的智能化系统其使用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因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不但与产品质量及产品和系统的兼容性有关,也与方案确定及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选择一个好的设计是系统实施的关键。尤其是现在,智能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机电设备的控制和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楼宇自控系统要求越来越严格,这标志着智能建筑时代的到来。在目前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节水、节电、节能,创造绿色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已成为广大业主的一致要求,只有设计完整的楼宇自控系统,才能建成先进的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目前已成为楼宇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其发展过程中,楼宇自控系统经历了从分散控制到集中控制,再到集散控制的几个阶段。现在,楼宇自控系统正向开放式现场总线系统发展。所以说楼宇自控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当今人们的要求。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空调通风监控系统、中央制冷监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与动力系统/供配电系统、电梯监控系统等。对这些系统的优化设计是节能的最关键之处。因此被人们看的尤为重要。所以说设计是首要问题,在加上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及好的施工方法必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目录前言 11 智能建筑的组成及BAS系统总述 41.1 智能建筑简介 41.1.1 智能建筑的发展 41.1.2 智能建筑的特征 41.2 智能建筑的组成部分 41.3 BAS系统总述 51.4 BAS系统的配置 72 智能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要求 142.1 设计构思 ...142.1.1 基本要求 142.1.2 楼宇自控系统主体设计 142.2 设备选型 142.2.1 控制器选择 142.2.2 空调控制器选择 152.2.3 其他设备的选择 15 2.3 智能楼宇的负荷问题 172.3.1 用电负荷的预测 173 空调子系统的设计 203.1 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设备的要求 203.2 空调风系统的要求 203.3 空调风系统的组成 213.4 空调水系统的组成 213.5 空调系统机组的要求 224 通、排风子系统的设计 245 冷、热源子系统的设计 255.1 冷源装置 255.1.1 选择制冷方式的要求 255.2 冷水机组的监测与控制 255.2.1 控制原理与要求 265.3 热源装置 285.4 热交换器的监测与控制 285.4.1 控制原理与要求 285.4.2 热交换器运行参数及状态的检测 296 给排水子系统的设计 326.1 生活给水监控系统 326.2 高位水箱供水方式 326.2.1 控制原理与要求 326.2.2 水泵运行参数及状态的检测 336.3 生活排水监控系统 346.3.1 污水泵控制原理与要求 346.3.2 污水泵运行参数及状态的检测 357 供配电及照明系统的设计 377.1 供配电系统 377.1.1 供配电运行参数及状态的检测 377.2 照明系统 408 技术经济分析 429 结论 44致谢 45参考文献 46附录A 47附录B 55以上回答来自:
授课型硕士是coursework,是不用写毕业论文的,只要修满学分即可研究型硕士Research才需要写论文的
你好,据我所知,一般大学的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在硕士期间是不需要发论文的,因为英语类的核心期刊只有两个,太难发了,大多数老师都发布出来的。比如西安交通大学不需要。另外,如果是以就业为目的,我建议你能否考专硕呢?现在其实好多学硕都羡慕专硕的,因为专硕没有科研、论文上的那么多压力,而且平时可以接私活,平均一个月一两千,生活费都够了,平时训练够了,就业时比学硕的要优秀很多,因为企业里看重的是人才,而不是你发的论文有多高水平。还有,考公务员也是比较方便的,比如外交部,中央编译局等等。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你~~~如果满意就请采纳哦,我现在急需~~~谢谢啦~~~
我们专业应对这个你懂我意思,你的ADD me
任何研究生都要写论文,因为毕业论文是必须的,有的还需要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