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格式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格式

发布时间: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格式

近年来,在《光明日报》、《武汉大学学报》、《江汉论坛》、《湖南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出版过《李东阳研究――以政治心态、文学思想为核心》、《古文观止新编解读》、《宋人词选研究》、《明中后期文学流派与文风演化》等著作。近三年来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2项,在研项目1项。 专著《宋人词选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李东阳研究:以政治心态、文学思想为核心》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李东阳评传》与尚永亮合著,第二作者。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编著《古文观止新编解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论文:2001年《两晋拟古诗成因浅探》(《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02期)2002年《略论陆机拟古诗的创新》(《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03期)《论明清小说续书的成因》(《殷都学刊》,2002年第04期)《王船山对“三曹”诗的评价》(《阴山学刊》,2002年第05期)2003年《略论宋代文人的轻词意识》(《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02期)《四库馆臣对词之起源及其“变”之认识》(《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04期)2004年《娱宾遣兴的词体观念与宋人词选的兴盛》(《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01期)《南宋选词范式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01期)《南宋词人黄升的渊明情结》(《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 第01期)2005年《黄升<花庵词选>的编纂动机及其成书的文化背景》(《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 第04期)《试论李东阳的文体辨析说》(《殷都学刊》,2005年 第04期)《尊体意识与南宋词选之兴盛》(《求索》,2005年 第11期)2006年《南宋词人黄升隐居的社会文化动因探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1期)《宋人词选之词题的作者归属及其成因探赜》(《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03期)《李东阳复古文学思想探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 第03期)2008年《论柳永的仕宦意识及其成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03期 )《古代文学教学笔谈》(第六作者)(《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04期)《李东阳的文学传播意识》(《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 第05期)2009年《关于“词选”的界定》(《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03期)《宋代文化重心的南移与宋人词选之兴盛》(《名作欣赏》,2009年 第06期)2010年《宋代风俗文化的高涨与宋人词选的兴盛》(《江汉论坛》,2010年第02期)《论茶陵派之成立》(《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03期)2011年《七子派考略》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03期)《文章典范——<古文观止>》( 《新教育》2011年 第05期 )

1.《鸳鸯蝴蝶—〈礼拜六〉派与新文学作家论争的审理及其反思》,《湖北社会科学》,2004.8.2.《传统与现代——中国现代都市通俗文学的嬗变》,《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3.《走向后经典批评——对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趋向的考察》,《理论月刊》,2005.6. (被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2005.11。)4.《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文化诗学视角》,《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3.收入《文史哲》,2005.5.《实践美学的成就》,《光明日报》(理论版),2007.7.17.6.《沈从文文学思想渊源片论》,《中国现代文学》(台湾),2005年第7期.7. 《“文学话语转型与和谐文化建设”暨第四届海峡两岸华文文学研讨会综述》,《华文文学》,2009.3.8.《童心与佛理契合的世界——丰子恺审美理想解读》,《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1.2.9.《论〈白鹿原〉中的生殖文化》,《语文学刊》,2001.5.10.《理论旅行的空间差异——海峡两岸文化研究思路与方法比较》,《华文文学》,2010年第3期。11.《论〈白鹿原〉中田小娥的形象内涵及其价值》,《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4.12.《“2004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长江学术》,武汉大学文学院,长江文艺出版社编,第七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1.13.《解构与启蒙的纠缠——董常跑诗歌评论》,被收入《后现代叙事》一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12.14.《视点的碰撞与融合》,《社会科学评论》,2004.4.15.《雅、俗文学概念成因辨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3.16.《中国现代都市通俗文学与文化产业》,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1.(摘要收入《2004年全国博士论坛论文集》)。(人大资料《文化研究》全文转载,2006.3.)17.《如何理解革命“样板戏”的现代性内涵?》,《长江学术》,2007.2.18. 《熔铸绝境的壮美——论史铁生的生存美学》,当代文坛,2002.2.19.《近十年来革命“样板戏”研究述评》,《戏剧》,2007.1.20. 《经典化批评的现代性历史元叙事及其悖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5.21.《样板戏对芭蕾舞的吸收与改造》,《东方论坛》,2008.3.22.《问题与思路:多元现代性》,《重庆社会科学》,2007.11.23.《人民文学:批评策略,抑或学术立场》,《文艺新观察》,2007.2.24.《建国后十七年外国文学经典的翻译标准》,《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1.25.《建国后十七年外国文学经典批评的等级差序》,《襄樊学院学报》,2008.1.26.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本土化实践》,学术论坛,2005.2.27. 《江青与样板戏的双向选择》,《中国现代文学》(台湾),2010.1.28.《样板戏的领袖崇拜》,《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29.《建国后十七年通俗文学的生存状况》,《东北大学学报》,2009.1.(凤凰网历史栏目以《建国后通俗文学受压原因:政治说教不敌才子佳人》为题全文转载,2010年6月29日。)30.《中共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经典的批评问题》,《中国现代文学》(台湾),2008.6.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论文字体格式标准

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地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论文字体格式标准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一)标题

论文标题应简短、明确,把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主标题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可以设副标题。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副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均在文本居中位置。范例:

立足学生需求,培养“时代小作家”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教学为例

(二)作者姓名单位

标题下放置作者姓名,要求居中,如多作者则按先后顺序排列,如不同单位则用角标做好对应关系(最后附范例)。作者单位应具体明确需要有唯一性,顺序为单位名称、单位所在地的地名以及邮政编码。范例:

赵钱1,孙李2

1XX省XX市XX县第X中学;2XX省XX市XX区第X幼儿园

(三)摘要及关键词

论文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摘要”字样为黑体五号字,左对齐。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内容和关键词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均为宋体五号字,行距为1.5倍,但“关键词”三个字字样要加黑,其后要加冒号,左对齐。范例:

摘要: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基本方法;

(四)正文

论文正文中各级标题顺序为:一、(一)、1、(1)、①。一级标题即“一”用四号黑体,每一部分结束后另起一页开始下一部分。正文内小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二级标题(一)用黑体小四号字。三级标题1后用点“.”,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四级标题(1),字体字号同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范例:

一、

(一)、

1、

(1)、

文中如有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一格;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题一般居中位于图的下方。范例:

文中如有表格,应结构简洁,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位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一格。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果表格引用别处,要注明表格的出处和相关信息。范例:

文中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五)参考文献

按正文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中连续编号。在正文后另起一页采用四号黑体书写“参考文献”四字,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书写参考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字样和内容均采取左对齐格式。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以2-5条为宜。范例:

参考文献:

[1]王斌. 在第十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上的讲话提纲[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01):1-2.

[2].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J]. 价值工程,2018,(01):3.

[3]胡予宸. 新时期中国文学类学报国际化提升策略[J]. 现代交际,2017,(24):81-82.

[4]王希辉.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进展:何侍昌新著《涪陵榨菜文化研究》评介[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06):131-133.

(六)邮寄地址,联系方式等

文章若是用来发表,则在文章最后放上刊物的'邮寄地址和收件人信息等信息,方便出刊后杂志社安排邮寄,邮寄地址需规范且具体,联系电话用来联系或通知用。范例:

省市县区路号+单位名称或楼号房号,收件人姓名,联系电话最好是手机号。

(七)电子文档的命名要求

论文的命名:作者姓名 文章标题.doc文件。范例:

学术术 学术论文书写的标准格式要求.doc

(八)其他

投稿的论文请直接投递论文的定稿,通过审稿后请勿再进行修改,包括并不仅限于对文章的标题,内容以及对作者的增减以及顺序的调整。

(九)后续事宜

论文和期刊的查询方法:

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要求论文发表的期刊需要在出版总署检索到、以及所发表的论文需要在论文数据库(一般要求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

论文重复率检测:越来越多的学校、单位、期刊开始接入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论文的借鉴率提出更高(借鉴率更低)的要求,出现借鉴率过高的情况可以参照知网论文检测借鉴率过高的修改秘籍进行修改和复查。

1、长江师范学院是本科吗 长江师范学院是本科高校,该校是由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2、长江师范学院简介 学校所在地重庆市涪陵区,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是闻名中外的“榨菜之乡”和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校园占地面积近1739亩,校舍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馆藏各类载体文献526.81万册(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亿元。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万余人。另有来自波兰、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换生和学历生140多人,其中学历生101人。 学校扎实推进人才队伍“梧桐计划”,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现有专任教师1248人,其中正高职称152人,副高职称339人,博士学位教师386人。有双聘院士2名、“巴渝海外引智计划”国际知名专家10人,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8人;有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市级高层次人才40余人,兼职硕士生导师80余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余人;有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海智工作站各1个、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学校大力实施本科教育“四个一流”建设计划,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现设有二级教学院(部)22个,其中,有市级新型二级学院2个,共建新工科产业学院5个。开设了5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市级特色专业10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2个。有与中兴通讯共建的“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基地”、与中科曙光共建的“教育部—曙光大数据应用创新基地”、与太极集团共建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累计获市级教学成果奖19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3项,市级及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4项,市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47项。近三年,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868项,市级奖3073项。 学校深入推动学科建设“高峰计划”和科学研究“攀登计划”,学科科研工作成绩喜人。现有市级重点学科4个、市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建有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等市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18个,牵头建成市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与波兰卢布林天主教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高校共建国际合作研究基地3个,与重庆中涪科瑞工业技术研究院共建科技创新平台5个。主办有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长江师范学院学报》《三峡生态环境监测》。近三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科基金、社科规划项目5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总数为300余项,年科研经费已突破1亿元;公开发表论文3500余篇,其中SCI论文500余篇、EI论文400余篇、C刊以上论文1400余篇,职务授权专利400余件;先后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等省级及以上政府成果奖30余项。 当前,学校全体师生秉承“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校训精神,坚定“举师范旗、走应用路、创特色牌”的办学道路,践行“创新为魂、应用为要、能力为本、服务为重”的办学理念,按照“长师2050”远景规划和“三步走”战略设想,奋进******,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 长江师范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长江师范学院在哪里 长江师范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长江师范学院有几个校区 长江师范学院教务处电话 长江师范学院招生办电话 长江师范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长江师范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长江师范学院是几本 师资评价怎么样 长江师范学院有什么专业 附招生专业目录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长江师范学院简介学校是一所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9月,由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办学声誉,在重庆市高校布局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形势下,学校一如既往地担当起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积极进取,努力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地方高校建设新局面。学校所在地涪陵区,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素有“乌江门户”、“千里乌江第一城”之称,地处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城市发展新区核心增长极。涪陵是先秦时期的巴国国都,文化积淀深厚,多元而独特的巴枳文化、易理文化和榨菜文化,孕育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涪陵精神。涪陵有辉煌的书院办学史,北宋时期在长江北岸创办的北岩书院时称“理学圣地”,书院遗风及其理学精神厚泽涪陵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在地方文化的浸润孕育下,长江师范学院承袭“诚意正心、钩深致远”的治学旨趣,形成了“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校训,确立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重学崇术、尚知笃行”的办学理念。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有沪渝高铁、渝怀、南涪等3条铁路和沪渝(南线)、重庆三环、渝涪等3条高速公路,学校距涪陵高铁车站3分钟车程,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福州、成都等地,30分钟可到达重庆火车北站;距高速公路入口2分钟车程,40分钟可到达重庆主城。2001年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办学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校现有李渡和江东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1900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建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11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84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有纸质藏书150多万册,购置和自建各类专题数据库14种,数字资源容量达43TB。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音乐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美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传媒学院17个二级教学单位和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设有5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学、理学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为主干,多学科相互融合、各具特点,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学术性和应用技术类专业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结构。中国语言文学是“十一五”重庆市重点学科,民族学、物理化学是“十二五”重庆市重点学科。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1个。有市级重点建设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18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校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学校是教育部初中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培训院校、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重庆市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重庆市属高校唯一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00多人,其中教授103人,副教授286人,高级职称比例43%;博士151人,占专任教师的17%,硕士557人,占专任教师的62%。有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有兼职硕士生导师3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1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职业道德标兵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重庆市终身教育奖1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资助计划28人。另有兼职教授26人,外籍教师6人。学校现有科研机构15个,其中有国家部委联合共建研究基地3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主办有《长江师范学院学报》、《三峡环境监测》、《长江师范学院报》三种全国公开发行报刊和《三峡教育论坛》、《乌江论丛》、《巴渝教育探索》等重庆市内部连续出版刊物。“十二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24项,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科研项目30余项,重庆市级科研课题300多项。学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文学艺术奖、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学术荣誉30余项。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1977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多名各级各类人才,毕业生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水平高”的良好形象著称,学校因此被誉为“培养‘三区’教育子弟兵的摇篮”。近三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珠江钢琴杯”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200多项、市级奖420多项;先后获国家级、重庆市级学生先进集体奖40多项,国家级、重庆市级学生先进个人300多人(次)。学校大力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常年聘请多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2004年开始招收来自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波兰、日本、韩国、泰国、斐济等国的留学生,是重庆市同类院校中招收留学生最多的高校。三年来,学校先后与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芬兰坦佩雷应用技术大学、澳大利亚艾迪斯科文大学、波兰卢布林天主教大学、韩国公州立大学与草堂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以及泰国38所皇家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合作与交流,已形成互派留学生“1+2+1”人才联合培养等合作机制,并资助教师到国外进修访学70多人(次)。当前,学校正处于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发展新阶段,已经明确了“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学科强校,服务荣校,文化名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新思路和“办一所受当地人民尊重的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新目标,启动了“131”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四步走”行动方案。以硕士点立项规划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我校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水平;以服务涪陵及周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使命,推进学校学科专业转型;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以特色发展、错位竞争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目标转向;以办教学应用型大学为统领,全面提高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到2020年,努力将学校建成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成为渝东南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基地和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重要基地。

一,非个人化理论在《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运用《华北电力大学》社科版2005年第1期二,反讽,作为一种开拓手段在美国新英格兰诗中的应用《国外文学》2007年第3期(核心)三,康拉德小说中的叙述视点与主题表达的关联性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社科版2007年第3期四,从《飞蛾》看伍尔夫的印象主义叙述手法的现象学特色《名作欣赏》2007年11月文学评论版(核心)五,“父亲之名”,作为一种能指符号在陈染作品中的体现《梧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六,人物心理发展的场景对照---小说《米西朗加酋长》欣赏《文教资料》2009年第7期七,成长中的生态焦虑-海明威《两代父子》的修辞欣赏《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第1期八,伊甸园结构中的生存意义指向——《一个女士的画像》解读《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九,《密执安以北》中女性话语方式的总体性眼光《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十,李治邦《新闻眼》与偏正手法《当代小说》2010年11月下十一,人性的张扬与升华——读张一弓的《浪漫的薛姨》《考试周刊》2011年第4期十二,弗洛斯特诗歌的现代主义特色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十三,《了不起的盖茨比》欲望叙事的后现代审视《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十四,从身体美学看迟子建的《逆行精灵》的生态意味《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十五,约瑟成长叙事中的关联性研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十六:《雨中猫》的对照艺术及身份寻求《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五期十七:毕飞宇小说《玉米》中的权力人物与权力话语《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十八:A.E.罗宾生诗歌的戏剧性表现手段分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4第5期十九:《蝇王》中的场景模式分析《中州大学学报》编辑部2014年6期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拒稿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社科)、辽宁师专学报 (社科)、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沈阳工程大学学报(社科)、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山西能源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学报》、《长江大学学报》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硕士读作可发,优质稿件不收版面费.

审核速度很快,大部分投稿一个月就能拿到终审结果,审核难度也不高。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硕士独作可发,不收版面费。

虽然是社科类学报,但主要还是发布农业研究,三农问题等方向的论文。

审核速度方面,初审就要大半个月,外审也经常要拖两三个月,不过编辑态度貌似还不错,联系询问都会有回复,退稿也会多少写点意见。

21世纪文论文革文学研究重庆文学史女性文学研究重庆少数民族研究西南民族文化研究重庆区域经济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难度

我在这学校读,老实说不是太好。。。 如果想学知识,只要自己哪里哪里都是你的天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思想政治教育

市级特色专业(9个):汉语言文学、化学、物理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环境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学

长江师范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31年,前身是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2001年,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

学校所在地重庆市涪陵区,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是闻名中外的“榨菜之乡”和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校园占地面积1739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馆藏各类载体文献526.81万册(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2.6亿元。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万余人。另有来自波兰、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换生和学历生140多人,其中学历生101人。

学校扎实推进人才队伍“梧桐计划”,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现有专任教师1248人,其中正高职称152人,副高职称339人,博士学位教师386人。有双聘院士2名、“巴渝海外引智计划”国际知名专家10人,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8人;有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市级高层次人才40余人,兼职硕士生导师80余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余人;有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海智工作站各1个、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学校大力实施本科教育“四个一流”建设计划,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现设有二级教学院(部)22个,其中,有市级新型二级学院2个,共建新工科产业学院5个。开设了5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市级特色专业10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2个。有与中兴通讯共建的“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基地”、与中科曙光共建的“教育部—曙光大数据应用创新基地”、与太极集团共建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累计获市级教学成果奖19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3项,市级及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4项,市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47项。近三年,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868项,市级奖3073项。

学校深入推动学科建设“高峰计划”和科学研究“攀登计划”,学科科研工作成绩喜人。现有市级重点学科4个、市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建有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等市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18个,牵头建成市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与波兰卢布林天主教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高校共建国际合作研究基地3个,与重庆中涪科瑞工业技术研究院共建科技创新平台5个。主办有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长江师范学院学报》《三峡生态环境监测》。近三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科基金、社科规划项目5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总数为289项,年科研经费已突破1亿元;公开发表论文3500余篇,其中SCI论文500余篇、EI论文400余篇、C刊以上论文1400余篇,职务授权专利400余件;先后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等省级及以上政府成果奖30余项。

当前,学校全体师生秉承“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校训精神,坚定“举师范旗、走应用路、创特色牌”的办学道路,践行“创新为魂、应用为要、能力为本、服务为重”的办学理念,按照“长师2050”远景规划和“三步走”战略设想,奋进******,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

长江师范学院位于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市。其前身是1931年兴建的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1977年建为“涪陵地区师范学校高师班”,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涪陵师范专科学校,后更名为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5月,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涪陵师范学院。(涪陵教育学院的前身是1962年建立的涪陵地区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更名为涪陵教育学院,2000年涪陵工业学校和涪陵 师范学校并入涪陵教育学院。)2006年9月,教育部批准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在地方文化的浸润孕育下,长江师范学院承袭“诚意正心、钩深致远”的治学旨趣,形成了“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校训,确立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重学崇术、尚知笃行”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办学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校现有李渡、江东和建涪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9.44万平方米(1,642亩),建筑面积达50.7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549万元。建有校级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1个,校系共管实验教学中心6个及各类专业实验室32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97个。有1000座的语言实验教学中心,11间现代化微格训练室。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86万平方米,有藏书157.09万册、CNKI数据库1,564.5万条、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检索数据库25.88万条。校园网光缆22.5公里,信息点12,153个。建有篮球馆、体操馆、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学生活动中心等,各类体育设施完备。 学校现有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等19个二级教学单位,设有37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工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学、理学为主,多学科相互融合、各具特点,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结构。现有重庆市“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学科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重点扶持学科8个。现有市级精品课程7门、市级重点建设课程4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41门。学校是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重庆市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重庆市属高校唯一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775名。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43人,副高职称的19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369人,正在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146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9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1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4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38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教学带头人15人、学术带头人50人、中青年学术骨干30人。另有兼职教授26人,外籍教师5人。 学校现有科研机构14个,其中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是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有《长江师范学院学报》、《长江师范学院报》两种全国公开发行报刊和《三峡教育论坛》、《乌江论丛》、《巴渝教育探索》等重庆市内部连续出版刊物。学校紧紧围绕教学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特色明显。2004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0项(国家社科基金4项),重庆市级科研课题117项。2004-2006年,共出版著作7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品2,689篇/件,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作品784篇/件,被SCI、EI、ISTP收录36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7篇。获省部级以上奖55项、区级政府奖29项。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827人,其中,本科生10,702人。1977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4万多名各级各类人才,毕业生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水平高”的良好形象著称,学校因此被誉为“培养‘三区’教育子弟兵的摇篮”。近三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珠江钢琴杯”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100多项、市级奖300多项;先后获国家级、重庆市级学生先进集体奖40多项,国家级、重庆市级学生先进个人300多人次。 学校大力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常年聘请多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2004年开始招收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泰国、斐济等国的留学生,是重庆市同类院校中招收留学生最多的高校,与新加坡创新计算机学院开展了合作办学。三年来,学校先后与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活水女子大学、美国查尔斯顿大学以及泰国38所皇家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了交流和合作,资助教师到国外进修访学20人次。 学校是“全国部门绿化400佳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文明学校”、“重庆市园林式单位”。先后获得“全国保护母亲河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重庆市民族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高校校园网络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高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集体”、“重庆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涪陵师范大学

  • 索引序列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格式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拒稿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难度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