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论文集

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论文集

发布时间:

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论文集

明知酷暑难当,我却“策马扬鞭”,打马下江南,直奔被誉为"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         这是我近年来的第三次江南之行,杭州、绍兴、南京,所不同的是,前两次是江南气候宜人的深秋,而这次却是骄阳似火的酷暑,真正体验过一次挥汗如雨、汗流浃背的酷暑,才知天高气爽的秋天是多么令人向往!三次的江南之行,只为一个共同目的:寻师问道,破解困惑。         三天的学习是短促的,躺在返程的T112次列车硬卧床铺上,和着西行列车沉甸甸的轰鸣声,伴着车轮滚动的和弦,莫名的心情令我辗转难眠,也许只有及时记录下此次行程的要点后,我才能酣然入睡……         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瓶颈,我的名师工作室成员也不例外,得知由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中学生物教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生物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8月5日――8日在南京一中举办,原本打算工作室9名核心成员全部参加,接到邀请函后,与单位会计对接,才知工作室账号上余额不足,遗憾地只能带着三名核心成员来参加这次研修。         8月5日中午,我们一行四人抵达南京,报到、入住……一切安排井然有序,会务组成员热情的服务态度、高效的办事效率令人称赞!        8月6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多名学员参加了本次研修。        简短的开幕式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吴举宏教授的《漫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生物学实验教学》拉开了这次研修的序幕。         讲座包括三部分:(1)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解读;(2)对当前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反思;(3)以丰富的案例激发大家思考:怎样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进行生物学实验教学。         说实话,我对吴教授了解不多,只是时不时在一些专业刊物上拜读到他的文章,但从他的讲座里,可以感受到他对生物教育的炙热情怀、对新课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目前实验教学现状的担忧和期待……深入浅出、接地气的讲座令人敬佩!"多给自己一方思考,多给课堂一份真诚。"这也许是新课标对一线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学生物学》杂志执行主编解凯彬教授作了《中学生物教学实践与研究相关理论探讨》主题讲座。             解教授介绍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与课程改革相伴的热点问题、理论依据,倡导大家在质疑中思考,在反思中学习。此外,解教授还介绍了《中学生物学》的投稿须知,阐明对投稿论文的结构和规范要求,帮助广大学员提高投稿“命中率”。解教授知识理论深厚,报告案例丰富,语言生动有趣,授课深入浅出,深受学员好评!         8日7日上午,李高峰教授作了《例谈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生物学教学策略》主题报告。        李教授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顶层设计中的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与初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相结合,以文理兼容中的人文精神为切入点。李教授结合17个生物学字词的读音及概念教学中两点阈的内涵定义,与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并通过现场演示DNA双螺旋模型制作,录屏、概念图等软件的应用,将讲座气氛一次次推向了高潮……        下午,蒋桂林校长作了报告《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总结——例谈课程建设中的论文写作》报告。        蒋校长介绍了自己在课程建设中的三次突破,他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将课程建设、学校建设、个人发展充分结合起来,为我们展示了“从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总结”的成功之路,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报告后,蒋校长让本校生物教师带领学员参观了南京一中的“江苏省环境生物技术课程基地”,陆鹏老师为学员介绍了基地情况。该课程基地是构筑“以创设新型教学环境为载体,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以活动、实践、体验、探究为主线,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与学”的新平台。南京一中《环境生物技术》课程基地于2015年4月申报,2015年7月通过省教育厅审批。该基地以微生物培养为基础,以生物技术与环境为主线,搭建环境生物技术应用平台,开发、完善并实施相关环境生物技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及应用能力,全面提升生物科学核心素养。        8月8日上午,学员代表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        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初中朱建老师:“从‘事件策略’到‘事件哲学’”。        兰州四中张改相老师:“我的中学生物教学研究之路”。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郭军英老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学策略研究”。贵州省高中生物冉启国名师工作室冉启国老师:“团队发展——靠课题研究涵育气质”。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许东升老师:“精诚合作  共创辉煌”。         河北省秦皇岛市胡宝权高中生物名师工作室冯娅老师交流汇报。        徐州沛县第五中学闫云侠老师:“基于‘学习力’发展的初中生物‘创客’研究”。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吴久宏老师:“只为彼此的抵达——一位草根教师的微教研”。        最后,南京市教研员岑芳老师对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对本届研修班给予高度评价,并为交流代表颁发证书。      校园里巨幅桁架,在这里,我们留下了美丽的身影,在这里,我认识徐州市名师曹广忠老师。          三天的研习,我们不仅仅是拿到了研修证书和荣誉证书,更多的受益是:差距产生的迫切感、理念产生的冲击感、使命产生的责任感……教师培训,不在于聘请的专家"腕"有多大,而在于教师从中受益了多少。        南京的高温天气让人窒息,令人焦躁不安,而玄武湖的水却是那么清澈,充满灵动祥和!难道我们不能从中得到一些教育改革的启示吗?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音乐 教育 论文中引用、参考过的文献资料,包括观点出处和引文出处,是音乐教育论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下文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王婷. 郑州市小学校外古筝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2] 刘育锋. 东莞农民工子女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3] 陈志圣. 洋蛮河镇古河小学音乐教育现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4] 张云鹏. 浅析乌海市小学音乐教育问题及改善 措施 [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5] 王莹. 上世纪末河南省洛阳市小学音乐教育状况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3

[6] 綦琳娜. 大城市小学音乐教育改进策略[D]. 黑龙江大学 2013

[7] 徐晓妹. 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 儿童 心理发展[D]. 辽宁师范大学 2010

[8] 张丽. 天津西部小学音乐教育课堂教学问题与现状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 2012

[9] 罗杰. 丹巴县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10] 何芳. 小学音乐教育与儿童良好性格培养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5

[11] 蒙桂生. 从了解价值入手,让学生爱上音乐课[J]. 基础教育研究. 2011(14)

[12] 马婧. 浅谈音乐课实施创新教学的思考[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1(06)

[13] 范子泉. 河南温县司马懿得胜鼓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4] 何宇鹏. 河南新乡“中州大鼓”的调查与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5] 韩晓娜. 唐宋曲子词的音乐学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 薛建男.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 夏晨伶. 幼儿园保育质量评价指标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3] 冷雪姣. 幼儿园组织创新气氛现状的调查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 冯宝安. 幼儿园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 西南大学 2013

[5] 张向葵,王元,刘佳,郭彦文. 教育执行力:家长对落实幼儿《纲要》满意度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6]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

[7] 胡彩云,__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

[8]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

[9]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10]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11]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 王聚伍. 流行音乐事象中的刘欢演唱风格研究[D]. 河南大学 2011

[2] 辛颖. “女子十二乐坊”的发展及存在方式研究[D]. 河南大学 2010

[3] 金亚文主编.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 喻先贵. 音乐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重“个性发展”[J]. 考试周刊. 2010(39)

[5] 贾涛. 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问题与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23)

[6] 甘民. 中学新教师的成长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2011

[7] 王永平.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中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状况与建议[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8] 张敬敏. 第四代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策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9] 王敬环.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考试周刊. 2009(06)

[10] 马莹.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07(Z2)

[11] 唐松林着.中国农村教师发展研究[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12] 周世斌着.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 方法 [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

[13] 高慧娟. 新课程背景下流行音乐与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衔接初探[D]. 河南大学 2011

[14] 王安国.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4(04)

[15] 钱建良. 音乐教学中的审美[J]. 小学教学研究. 2003(02)

[16] 张向秋.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17] 刘洪良. 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猜你喜欢:

1. 浅谈音乐教育论文

2.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论文

3.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

4. 音乐论文的参考文献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

1.论文:☆于海波、金迎九:《农村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教学与管理》,2013(16) ☆董博清、于海波:《韩国农村教育政策及发展新趋势》,《外国教育研究》,2013(2) ☆于海波:《如何打造一堂好课:基于前科学概念、课堂水平分层与教学时间观的思考》,《天津师大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1) ☆冯利、于海波、孟昭辉:《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 ☆郭桂周、于海波:《美国农村教师短缺困境及其补充策略》,《比较教育研究》,2012(6) ☆董博清、于海波:《韩国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7) ☆郭桂周、于海波:《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新《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述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 ☆郭桂周、于海波、孟昭辉:《整合技术的科学教学法知识(TPASK):基本内涵与提升策略》,《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01) ☆郭桂周、于海波、孟昭辉:《与环境教育的互动: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04) ☆于海波:《论教师的哲学素养》,《社会科学战线》2011(9) ☆于海波:《返璞归真:让物理感觉成为教学的内在追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4) ☆于海波、刘艳超、孟昭辉:《初中物理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现状与优化策略》,《物理教师》2011(3)。人大复印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 ☆庞芳、于海波:《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师课程知识结构的建构》,《中学物理》2011(5) ☆王晓娟、于海波:《大师之殇》,《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3.17 ☆冯利、于海波:《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学物理》,2011(7) ☆冯利、于海波:《农村理科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问题、成因与对策》,《当代教育科学》,2011(9) ☆于海波:《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研究》,《当代教育科学》2011(12) ☆于海波、于冰、郑泰玉:《物理师范专业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教学研究》2010(12) ☆于海波:《试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定位与发展走向》,《课程·教材·教法》,2010(9) ☆余雪妹、于海波:《深挖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有效开展情感教育》,《中学物理教学探讨》,2010(7) ☆王晓娟、于海波:《打造教师的精神家园——教师文化》,《吉林日报-理论版》,2010-11-25 ☆秦玉友、于海波、赵忠平:《区域推进小班化教学的理念选择与实践模式》,《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 ☆于海波:《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要警惕辍学率反弹》,《求是》,2009(8) ☆于海波:《为基础教育服务是师范大学的使命》,《教育评论》,2009(6) ☆余雪妹、于海波:《新课程背景下高三物理复习课变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物理教师》,2009(12) ☆张楠、王双维、于海波:《物理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灰色关联分析》,《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12) ☆于海波:《中国无人获诺贝尔奖的教育反思思》,《教育时报》,2009-11-25 ☆于海波:《生活视域下的科学课程理想》,《教育时报》,2009-3-4 ☆于海波、王志坚:《科学观教育价值的多维审视》,《新长征》2009(11) ☆于海波、马云鹏:《重建科学课程的生活世界》,《社会科学战线》,2008(5) ☆于海波、马云鹏:《科学课程生活的内在张力》,《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8) ☆于海波:《提高农民科技素养 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理论版》,2008-5-7 ☆于海波、秦玉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建构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8(8) ☆于海波:《俄罗斯提高农村教师职业素质的策略与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8(3) ☆孟凡丽、于海波:《国外多元文化教师培养的探索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8(2) ☆吴晓巍、于海波:《“人教版”“粤教版”必修本“科学探究”内容比较与启示》,《中学物理参考》,2008(4) ☆刘艳超、于海波:《新课程背景下“物理规律教学”探析》,《中学物理教学探讨》,2008(5) ☆刘艳超、于海波:《论物理课程能力》,《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8(3) ☆于海波、李祖华:《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与建议》,《教学与管理》,2008(12) ☆于海波:《俄罗斯农村教育现代化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7(12) ☆于海波、钱柱:《农村物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物理教师》,2007(11) ☆于海波、孟昭辉:《科学观的教育价值及其课程实现》,《课程·教材·教法》,2007(9) ☆于海波、孟昭辉:《科学史教育价值的文化解读》,《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8) ☆于海波、孟昭辉:《论科学观的教育价值》,《大学物理·教育专刊》,2006(4) ☆于海波、马云鹏:《教学反思的内涵、向度和策略》,《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6) ☆于海波、孟昭辉:《“李约瑟问题”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中国科学论坛》,2006(1) ☆于海波、刘艳超:《反思与建构—李约瑟难题对我国高等理科教育的启示》,《高等理科教育》,2006(6) ☆赵丽萍、王双维、于海波:《运用粗糙集理论分析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因素》,《华中师大学报》,2006(2) ☆于海波:《科学素养理念发展的历史考察》,《物理教师》,2005(4) ☆刘艳超、于海波:《教学违法现象的理性思考》,《教学与管理》,2005(8)(合作2) ☆于海波:《西方科学课程的历史考察》,《当代教育论坛》,2005(15) ☆王颖、于海波:《“李约瑟问题”的文化启示》,《广西社会科学》,2005(3) ☆于海波、孟昭辉:《科学观的后现代转向与理科教学改革》,《现代教育科学》,2004(2) ☆于海波:《科学素养理念的前设、特征与结构》,《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1) ☆于海波:《论科学课程发展的人文化趋势》,《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5) ☆于海波、孟昭辉:《科学课程的文化学研究:内涵、价值和走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3) ☆孟凡丽、于海波:《课程实施研究:问题与检讨》,《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4(1) ☆于海波:《科学课程结构化运动的时代解读》,《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3) ☆于海波:《“合法化”时期科学课程思想及其启示》,《教育史研究》,2003(4) ☆孟凡丽、于海波:《课程实施研究20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于海波:《科学课程的文化学研究:依据、价值和目标》,《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4) ☆于海波、孟昭辉:《科学文化的建构属性与科学课程学习方式变革》,《全球教育展望》,2003(11) ☆于海波、孟凡丽:《课程设计研究20年:历程、问题与走向》,《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3(5) ☆于海波:《科学与技术源流简考》,《吉林日报·理论版》,2003.3.30 ☆于海波: 《杜威科学课程思想研究正误》,《教学与管理》,2003(4) ☆于海波:《课程设计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基础教育研究》,2002(9) ☆于海波、孟凡丽:《论教学系统的自组织机制》,《教育科学》,2002(5) ☆于海波、孟凡丽:《教学策略的定义、操作过程及结构》,《新疆师大学报》(哲社版),2002(2) ☆孟凡丽、于海波:《课程实施研究历程、问题与展望》,《宁波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3) ☆于海波:《科学与人类历史的演进》,《吉林日报(理论版)》,2002.4.28 ☆于海波:《科学精神的文化解读》,《吉林日报(理论版)》,2002.9.21 ☆于海波:《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与融合》,《吉林日报(理论版)》,2002.11.24 ☆于海波、孟昭辉:《论优秀物理教师成长的四个阶段》,《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10) ☆于海波:《教学论新思维:教学系统的混沌性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 ☆于海波、孟昭辉:《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9)(4) ☆于海波、王双维等:《物理实验能力的认知分析及相关培养策略》,《物理通报》,2000(4) ☆于海波、孟昭辉:《知识分类理论与物理教学策略的选择》,《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12) ☆于海波:《学生创造力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10 ☆于海波:《线性振子微动相图》,1998东北亚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会论文集,1999(12) ☆于海波、孟昭辉:《论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人大复印资料·中学物理》,1999(4)2.著作: 1. 于海波著:《重建科学课程的生活世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12 2. 于海波著:《科学课程发展的文化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3. 于海波主编:《初中物理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7 4. 于海波副主编:《高观点下的中学物理问题探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 5. 于海波参编:《课程论研究2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8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和辽宁大学学报都属于省级刊物你也可以上网进行了解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大学

高师基础教育研究期刊

教师评高级职称认可的刊物有:《中国教育研究》,《中国教育书刊》和《教育科学》等。

选择的期刊等级分为普刊(省级、国家级)和核心期刊,一般的评定文件上分都会有着注明要求,显示需要期刊的等级是普刊还是核心。根据文件要求,对应的选择级别相同的期刊。有期刊投稿目录的,需要在期刊目录里面选择投稿期刊。

若没有任何要求,则可以根据自己论文质量,选择适合的期刊。论文方向须与期刊要求一致:不同的教育期刊的登刊范围都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期刊都是可以接受各个教育论文的主题方向。

扩展资料:

教师评高级职称介绍如下:

不同地区不同地点的职称要求不一样,教师们需仔细观察职称文件做好相对于的准备。有要求需要在万放或者是在知网上有收录的,建议选择已被收录的期刊。

在选择已被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会比在没有被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收录率大。不能选择增刊、套刊与论文集等,这些是在期刊上被磨灭的不会被认可。例如期刊的级别专业方向等都需和职称文件一致。无法与文件匹配的刊物是不能进行职称评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职称评定,走到尽头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教师职称评聘要回归本真

一般评职称发表的刊物只要是正规期刊且国际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齐全一般都是认可的,有的单位、地区是不认可电子期刊的,这个具体看当地的评审要求。1.怎么样的期刊发表的文章才是符合评审要求的1)职称申报评审前,一定要了解当地的职称评审文件的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期刊投稿2)期刊可划分为:中文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学术期刊和一般期刊。因各地职称评审部门对期刊和论文的数量有所不同,所以申报职称之前要参考单位职称评审对刊物的要求,进而投递论文并发表。3)期刊的专业方向和文章所研究的方向也有要求,要根据自己所报专业进行综合考量期刊是否合适。2.职称评审不认可的期刊,都有哪些特点?1)无刊号的刊物。便宜是他们的一大特点,这种既没有国际国内刊号,也没有内部准印证号的非法刊物,一定不能选。2)假刊号的刊物。就是胡乱编造一个刊号,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假刊。3)冒用刊号的刊物。对于这类刊号是上当最多的,他们为了蒙蔽读者和作者,进而冒用了其他刊物的刊号,所以一定要注意,发表论文之前必须查询刊号的真伪。4)使用境外刊号的非法刊物。有些非法期刊,只有国际刊号或缀有NR或者HK即香港刊号,在境外注册而在境内出版、印刷和发行。

根据你提供的期刊名称已经检索过了,该刊目前应该不在核心期刊目录当中。检索结果如下图:

如果只需要教育类的核心期刊,在期刊vip有“教育类”分类。

您好,刊物从级别上讲分为一般刊物(省级刊物、国家级刊物)和核心刊物发职称论文首先要选的就是国家正规刊物(这里有5个鉴别办法)具体要发核心还是一般就看您自己的职称级别和贵单位具体规定。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

好过。除了极个别态度不端正或大篇幅原文抄袭的个例外,毕业论文基本可以顺利通过。注意尽可能减少原文抄袭,还有端正态度可以提升成绩。

需要代写吗?包过私我

陕西学前教育师范学院学报

一、目标的长远性追求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大目标,是幼儿科学教育界价值取向。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已经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革。终身教育的倡导和实施,使儿童的学习已经走出以往的狭小范畴,开始成为贯穿一生的完整过程。为了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幼儿科学教育应注重幼儿乐学和会学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强调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幼儿不断学习的能力。如果通过科学教育培养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幼儿就有了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如果孩子们通过学习科学,获得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就能不断运用这些方法去获得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当我们预想的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发生矛盾时,我们决不能以牺牲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为代价来求取知识的传递。二、内容的生活化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与条件。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不仅为幼儿获得能真正理解和内化的科学知识、经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而且,只有幼儿真正体验到学习内容对自己及与自己相关的人的意义,是自己当前想要知道的东西和解决的问题,他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才能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才能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儿科学教育的这一特性是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幼儿理解科学的实际意义,获得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的根本保证,也是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经验的根本保证。三、过程的探索性幼儿科学教育应该是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发现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幼儿的知识经验不再是教师直接告诉和传授给幼儿的,而是幼儿自己获得的。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用范例或操作实验向幼儿分步讲解或示范,而是支持、引发和引导幼儿的探索和发现过程。四、结果的经验性与以往不同,幼儿科学教育更加尊重幼儿的认识特点和科学的本质特征。它不追求幼儿说出来的、准确的、科学的概念,而是强调让幼儿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的经验。这些经验可能是幼儿可以悟到但说不出来的,也可能是在成人看来是幼稚的、童话般的,但幼儿却在探索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了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过程。更何况任何科学知识都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在引导孩子们认识风时,我们不应在期待着他们能说出“空气流动产生风”,而应为幼儿发现和感受到“风真有劲,把我的帽子吹跑了!”“风让我的风车一会儿转,一会儿停;一会儿往这边转,一会儿往那边转”感到满足作者:园长头条链接:来源:简书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摘要:幼儿教育对一个人成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影响着儿童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形成,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幼儿教育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幼儿教育的具体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给我国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启发,促进我国幼儿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特点;教育方法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年轻的父母都有自己繁忙的工作,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同时也为了让孩子能早点接触学校,适应学习环境,一般都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送他们入幼儿园。所以,幼儿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幼儿园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地掌握幼儿教育的特点,不能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制定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提出一些幼儿教育的方法,以供同行参考。一、幼儿教育的特点幼儿园是幼儿离开家庭到社会接触的第一个环境。而幼儿在家里都是被宠着惯着的,因此个性非常明显。教师应首先了解每一个幼儿的行为方式及表达方式,然后用鼓励、赞美的方式去引导幼儿成长。这个时期的幼儿正处于一个强烈的认知阶段,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想要一探究竟。幼儿的模仿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发育。因此,每一位教师在语言和行为上都要积极地鼓励幼儿,注重幼儿的心理状态和对他们的自信心引导。幼儿教育还要重视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智力和能力等各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幼儿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幼儿教育不应太注重结果,应按照幼儿的喜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多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开拓他们的思维,而不能不顾幼儿的天性,只按照教师的想法来要求幼儿。幼儿教育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及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只有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积极地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为他们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幼儿教育的特点与传统的教育不同,现在幼儿入园年龄偏小,不能独立完成最基本的生活,衣食起居都需要有人照顾,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从穿衣、吃饭等基本生活常识来引导、教育,让幼儿逐渐形成独立的意识。在这个阶段主要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为主,为幼儿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以此来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实现幼儿教育质量的逐步提升。二、当前幼儿教育的方法当前我国教育快速发展,各类人才辈出,社会也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幼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所以我们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教育。要想使幼儿教育更成功,方法最为重要。首先要重视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利用幼儿的模仿本能更好地教育幼儿;其次要进行必要的常识性教育,使幼儿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对事物最基本的判断能力;再次就是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1.重视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幼儿的年龄虽然小,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性格,教师应该尊重和爱护他们的想法。只有让幼儿感到被尊重,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时候我们感觉他们的行为怪异时,不应盲目地指责、批评他们,那样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的培养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对他们今后学习也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以他们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他们的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和呵护他们。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的想法,理解他们的行为。在他们发表意见时,要耐心倾听;与他们交谈时可以蹲下来,与他们视线平行,同时说话的语气尽量温柔,不要让他们感到恐惧;要鼓励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呵护和关爱;要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这样才有助于他们形成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2.利用幼儿模仿的本能幼儿有模仿的本能,在教学时教师应好好利用幼儿的这一本能。这就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比如吃饭时,教师和幼儿一起吃,告诉他们用哪个手拿勺子,哪个手拿筷子,怎样拿筷子,一边说一边演示,再加上周围小朋友的影响,幼儿很快就能进入状态,学会跟大家一样的吃法,这样会让他们自己很有成就感。在玩耍的时候,教师要先告诉幼儿怎样是正确的,怎样避免受伤,通过引导,让幼儿找到玩耍的乐趣。幼儿除了模仿教师,周围的小朋友也是他们模仿的对象。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强烈的责任感,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不良习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都与教师的细心和耐心是分不开的。除了行为模仿外,就是语言模仿。语言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教师同幼儿一起玩耍、学习时,要教导幼儿多用敬语,如谢谢、对不起等,这样对幼儿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是非常有用的。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幼儿爱模仿的天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进行一些必要的常识性教育对幼儿还要进行生活常识方面的教育,这是幼儿独立适应生活、认识世界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所以,进行常识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要让幼儿多认识周围的事物,如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会伤害自己等,让幼儿多看、多学,教师多引导,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好处的。此外还要教幼儿文明礼貌方面的常识,如怎样与小朋友相处,对帮助自己的朋友要说谢谢等。教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都要注意,有时很细微的动作被幼儿看到也可能会模仿。因此教师对自身言行的任何细节都不能忽略,要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4.多与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充分的发挥家长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教育赢在起跑线上。每位家长都希望幼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和家长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家长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所以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更为重要。幼儿教师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全面了解幼儿的情况,并将幼儿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幼儿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都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为了幼儿能更好地成长,教师和家长都需要付出努力。5.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年龄较小,接受知识的能力与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这就给幼儿教育带来了挑战。但是,幼儿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对很多新鲜事物都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特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激发幼儿对于知识兴趣,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兴趣的培养,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这才是幼儿教育的真谛。三、结语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设立的。幼儿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照顾幼儿的饮食起居,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制定符合幼儿的教育方法,让幼儿更加健康地成长,使幼儿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必须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作者:张君 单位:烟台市福山区实验幼儿园参考文献:[1]赵海峰.初探幼儿师范教育专业美术学科的教学方法——以汾阳师范幼师专业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5-57.[2]徐永军.试论幼儿英语教师职前教育模式的构建——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4):9-14.[3]闫振华,袁惠莉,鲍荣颜.道德教育以人为本——浅析当前中专生的特点及德育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2(4):42-44.[4]徐永军,王夫娟.幼儿英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1).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怎么样教育非常好?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院校代号是14390,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校简介: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以培养学前教育师资为特色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陕西教育学院,1963年由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1906年建立)和陕西省教师进修学校(1956年建立)合并成立。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更名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是目前全国唯一以“学前师范”命名的本科院校。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的校训和“立身传道,自强不息,大气大度,止于至善”的办学精神,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突出学前教育和教师教育特色与优势,扎实推进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积极构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实践锻炼”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古都西安,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雁塔和长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720余亩。本专科在校学生13362余名,校园环境优雅,办学条件优越,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活动中心、师资培训楼等;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150万余册,电子图书146万余册。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设有教育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学前教育系、学前教育二系·音乐系、学前教育三系·美术系、学前教育四系·环境与资源管理系、学前教育五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系、中国语言文学系、政治经济系(思政教学部)、历史文化与旅游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数学系、化学与化工系和体育系14个教学单位,开设28个本科专业,25个高职专科专业。

师资力量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培并重,不断壮大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89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与专业技术人员66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6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21人。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7人,获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省级师德标兵等以上荣誉称号30余人次;省级教学团队3个。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质量立校。截至2018年3月,学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教师教育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四项、部省共建实训基地1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创新创业试点院系1个(学前教育系)、有省级优秀教材6部、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特等奖一项)、省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22项。

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积极服务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截至2016年4月29日,学校有省级科研机构2个,校级科研机构20个。有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教育平台“陕西省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研究中心”、陕西省社科联科普基地“陕西学前教育书画艺术展训基地”和“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设立了陕西区域发展研究院(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生物工程研究院、创新创业研究中心等24个校内科研机构。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83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3项。先后与高陵县、咸阳渭城区、淳化县等县区开展教育战略合作;同陕西云天药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天路通公司等企业开展产教研合作,共建“葛根深加工研发中心”、“杜仲深加工研发中心”、“柿子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等,开发应用技术成果66项,40余个品种。实现成果转化15项,制定企业标准20余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截至2016年4月29日,学校先后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美国威斯理安学院、台中教育大学、新西兰幼儿早期教育委员会等大学和科研机构签署高校管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校际合作协议,与陕西师范大学建立了对口支援、帮扶合作关系。

学校是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园长和基础教育管理干部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陕西省创业研究和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展中心、陕西省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陕西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等机构均设在学校。多年来,共培训基础教育教师和管理干部16万余人次,为陕西省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三秦基础教育教师和校园长的摇篮”。

学术期刊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是由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原陕西教育学院)主办、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85年8月,1991年获陕西省高校学报“优秀奖”;1992年获全国教育学院“优秀学报”;1995年被评为陕西省一级内部期刊;1998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正式公开发行,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了刊名;1999年7月获得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证书;2000年5月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2年7月加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1年12月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2年5月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二等奖。期刊设有学前教育和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两个专版,逢双月交替出版,自2016年1月起期刊从双月刊变更为月刊出版,设有学前教育、教师教育和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三个专版,开设的重点栏目有:学前教育研究、初等及高等教育研究、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专业学科研究等。

优势专业

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英语、历史学、生物科学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心理学、汉语言文学

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前教育

陕西省一流专业名单(培育项目):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学

  • 索引序列
  • 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论文集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
  • 高师基础教育研究期刊
  •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
  • 陕西学前教育师范学院学报
  • 返回顶部